LV. 9
GP 14

【心得】鍵盤樂器的基本分類(一)

樓主 天堂子羽 paradiseplum
前言:
看了一下板上好像沒有類似的文章,所以想把之前在社團上課使用的資料整理一下分享出來。
鍵盤樂器其實有著相當久遠的發展歷史,而某種程度來說鍵盤樂器可以看成打擊樂器的一種變體,因為發出聲音的方式是琴鍵帶動琴錘打在弦上面(或是發音體)發出聲音,或是琴鍵帶動鉤弦的裝置撥動琴弦而發聲,甚至木琴、鐵琴類的是直接由演奏者手拿琴錘敲擊琴鍵發聲。這邊篇幅有限就不太深入探討相關的歷史,以後有機會再看是不是能寫些文章分享。

以下我們就先以鍵盤運作的型式來介紹幾種不同的鍵盤樂器。

第一類是最大宗的,以手指按壓琴鍵發聲的類型。

.鋼琴(Piano)
這個系列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鋼琴,又可簡單分成平台式(三角鋼琴)和直立式兩種。差別在於內部鍵機的排列方式,平台式是水平排列,內部的琴錘是向上抬起打在和地面同樣平行的琴弦上,因此琴鍵按壓起來的手感會比較重,能夠演奏出更多層次的表情變化。平台鋼琴的型號通常和琴本體的長度成正相關,例如山葉的琴,C2到C7的長度一路從200公分做到300多公分。而在演奏家的手上,一台平台琴的音量就足以和整個交響樂團匹敵。

而直立琴是為了節省空間而改進的設計,把鍵機設計轉了90度,琴錘變成是和琴弦一起垂直地面設置,因此琴鍵的手感通常就比平台琴輕,但便於搬運和適合較小的空間使用。

鋼琴的名稱由來其實是「能自由表現音樂的強弱的樂器」,義大利原文是Pianoforte,簡稱Piano,這個字在音樂術語代表的就是弱,Forte則是強。在遊戲作品的相關角色有capcom名作「洛克人」系列中的反派角色「佛魯迪」,動畫作品的話則有銀河天使中的「佛特」。

中文之所以被稱作鋼琴,是因為鋼琴的骨架是用鋼鐵製作,用以支撐88個琴鍵(大型平台琴會到92鍵)共200餘條琴弦共約20公噸的強大張力。

鋼琴在現代樂器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以音樂科班來說,通常主修跟副修一定有一個是鋼琴。有著「樂器之王」的綽號。能夠勝任各種獨奏和伴奏或是室內樂的需求,也有不少一台琴兩個人彈的四手聯彈曲和兩台鋼琴一起演奏的雙鋼琴作品。例如當年因為交響情人夢而紅極一時的莫札特K448 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

不過鋼琴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最為音樂人詬病的一點就是音色無法改變。鋼琴不像其他弦樂器或是管樂器能做出抖音或是加強等等音色的變化;然而可同時做出二聲部或是三聲部的演奏仍舊是其他任何樂器所望塵莫及。

而在電子樂器開始發展之後,鋼琴的鍵盤型式也被大量的應用在各種不同的電子樂器上面。也因此,很多人會搞不清楚電子琴的分類,尤其是初學者。

.大鍵琴(Harpsichord)
在鋼琴出現之前的古鍵盤樂器,發聲的方式是鍵盤帶動撥弦器,像吉他那樣彈動琴弦。因此音色和音量和鋼琴都完全不一樣。基本上除了古典樂已經很少有人在演奏大鍵琴了,但大鍵琴的音色還是時常出現在各種流行樂曲當中。

外觀上,大鍵琴和平台鋼琴相當類似,但體型上小很多。琴鍵的顏色則是和鋼琴相反。

.管風琴(Pipe Organ)
這應該是現今體型最大的樂器,通常會和建築本身一起設計製作,完全無法移動,在文藝復興之後幾乎每座一定規模的教堂都會有一座管風琴。除了雙手演奏的雙層鍵盤之外,還多了腳踏的琴鍵,能夠演奏低音域的旋律,也因為需要操作的部分相當多,管風琴在演奏上比鋼琴要難上不少。同時因為結構的關係,可以說這世上沒有兩台完全相同的管風琴。

在動畫電影中,哭抖洗衣機(aka江戶川柯南)這個設定上的音痴居然可以聽出管風琴的風管內因為裝設了炸彈的感應器而影響到音準,堪稱是恆星級的Bug。

.口風琴(Melodica)
發音的方式是用嘴吹氣進樂器內部振動簧片,嚴格來說是管樂器的一種,因此音色上會和口琴有點接近。受限於樂器的體積,音域通常只有不到三個八度。但便於攜帶的優勢反而適合行進樂和街頭演出。例如曾多次來台演出的Bra Bra final fantasy就有和台下觀眾一起演出的橋段,這時植松伸夫和主持人和特別來賓也會拿著口風琴加入演奏,小弟也因此達成「在國家音樂廳的觀眾席現場演奏」的人生成就。

.手風琴(Accordion)
同樣是籍由空氣流動振動簧片,但送風的機構是用手拉動風箱。按鍵其實有分成鍵盤式和鍵鈕式兩大類。前者的演奏方式就和鋼琴相同,但後者就大相徑庭。手風琴也是街頭演出常見的一種樂器,甚至在探戈(Tango)樂曲上佔有一席之地。小弟就認識幾個相當厲害的手風琴演奏家。

.鋼片琴(Celesta)
外觀和結構上都和直立式鋼琴類似,只是發聲的主體從琴弦換成了金屬片(目前以鋼鐵片為大宗),因此音色上會比較接近鐵琴。不過鍵機結構上相對沒有鋼琴複雜,無法完全像鋼琴那樣有豐富的演奏技巧。小弟也碰巧有認識擅長鋼片琴的演奏家。

.電子琴(Electrophones)
其實電子琴只是電子鍵盤樂器的通稱,實際上根據功能的不同又可以細分如下幾種:

電鋼琴/數位鋼琴(Electric Piano / Digital Piano)
可以看成電子化或是數位化的鋼琴,琴身比較著重在鍵機的設計上,追求接近於鋼琴的彈奏手感,通常會省略其他額外的調整功能。會有內建的揚聲器和耳機接口,琴鍵的數量一般都會是88鍵。

這種琴相當適合學習鋼琴的使用者作為鋼琴的替代品,因為電鋼琴的音量可以自由調整甚至是搭配耳機使用,因此完全不怕練琴吵到鄰居。然而不同品牌不同級數的產品在鍵機設計和聲音取樣等等設定均有落差,購買前請務必試彈過,以便找到你心目中的最佳選擇。當然價格落差也很巨大,入門級的例如FP-10或是SP-170對上旗艦級的NORD Piano那可是不得了的差異。

伴奏琴(Arranger Keyboard)
顧名思義,這種琴具備自動伴奏的功能,台灣較具代表性的大概就是孔鏘老師和阿咪老師這樣的綜藝節目現場演奏時所使用,或是許多自彈自唱的街頭藝人或是接case做場的音樂老師採用。多會具備揚聲器,內建各類型樂器採樣資料,可以自由切換不同的音色,並有多種伴奏曲風可選擇。然而這種琴就會在鍵機本身做出取捨,最常見的就是61鍵的配置,也有73/76鍵可選。

合成器(Synthesizer)
這種琴通常是流行樂團中較為常見,具備多種可調整參數的功能和效果器,能夠變化設定出各種音色或者是音效。硬體配置上就會捨棄鍵機功能、揚聲器和伴奏功能。琴鍵數多以61鍵為主流,也有會73/76鍵或88鍵可選。

工作站(Work station)
通常是功能最多樣的電子琴,能夠直接進行歌曲的編輯甚至是混音的後期工程,一般會在錄音室中比較常見。高階機型甚至可以串接麥克風和其他樂器進行錄音。對於鍵機的設計和揚聲器較不重視。按鍵數也是以61鍵為主,但73/76鍵和88鍵全配置也不少見。

舞台鋼琴(Stage Piano)
演唱會這種場合大概就是最容易看到這種琴的地方。具備強大的各種功能,可以solo可以玩音色可以做出各種變化組合。通常價格也最高,也都會是88鍵的全配置。

主控鍵盤(MIDI Keyboard / Controller)
毫無反應就是個鍵盤。簡單的說,這東西就是電腦鍵盤,只是它長成鋼琴琴鍵的樣子。沒有揚聲器、沒有效果器、沒有調整的機能也不會有什麼音源引擎。它通常就是用來向電腦輸入音符的紀號。因此鍵數也最少,從37鍵到49鍵都有。近年也出現藍芽無線設計。


隨著音樂和科技的發展,鍵盤樂器已經有著不只以上介紹到的各種機種,除了常見的大品牌也常常會有一些新創品牌或是集資計畫。老實說小弟個人會比較保守一點建議,在沒有試際試過琴的情況下不要隨便購買或加入那些募資的產品。現有各品牌不論是Yamaha、Roland、KORG、CASIO、NORD、Kurzweil都有各個價格帶和各種功能的產品,實在沒必要在沒摸到東西的情況下就先把錢花出去。經驗上要有一定水準的琴都會要20k左右,換句話說低於10k的琴不管是合成器還是伴奏琴還是電鋼琴都很難會有好貨。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整理,如果有什麼寫錯或是用字說明有誤的地方還請各方大德可以指點一二。

板務人員:歡迎申請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