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者:Leonard
【目錄】
一,前言
二,介紹口琴
三,介紹拿法
四,吹法簡介
五,扎實技巧與基本功
六,特殊技巧
七,配合演奏
【內文開始,煩請準備爆米花與溫開水】
-------------------------
【一,前言】
可能以後還會發篇藍調介紹(初學)之類的,因為自認此篇並沒用上本人所有知識。但這脫離重點啦,先前言交代清楚,趕快別掉人胃口
Q:為甚麼我會想寫這篇文
A:大概有人會好奇,坊間以及網路都不缺這類的介紹和書籍啊,為甚麼還要來此脫褲子放屁。你們的疑惑或許沒錯,但我幾乎都有看過坊間的教學書本或是網路教學。容我自大幾句,實在不是合格。常常詳盡處不夠詳盡,往往會在無意中誤人子弟。或是介紹的方法都屬於舊式,一點都不方便。尤其是那種網路教學,許多都讓我根本看不起。完全不是亂來,要嘛就是給人笑。甚至還有一堆連自己都吹得不是很好,連我都比不上就出來吹,是真的很衝動的。
本人完全無師自通,不是誇耀。而是告訴各位,正由於我是無師自通,而且不去搞那些網路教學還去買書之類的。因此練習途中所有我曾遇到的問題當然也能很詳盡地跟各位做說明等等。
編者自按:
首先,相信沒跳過的各位都看到我的目錄了。裏頭寫著好幾個章節,為分頭且依序做介紹教學的。在此也先說明,到時章節裡頭,肯定會有許多子目錄和子分類,或是本人自按的問與答。族繁不及備載,因此屆時的子分類我會使用 a~z 來做歸整,在此聲明。
另外,本人目前手頭上有兩隻藍調口琴。若各位在乎的話,是Golden Melody的C調與Marine Band的A調。因此要是看到我的圖片中,口琴變不同隻時。請別報警或感到驚慌,我不過是調換下,冷靜,兄弟。
而且我將不會在這裡介紹甚麼Do Re Mi,或是1,2,3是甚麼東西。這裡或許是音樂教室,但我希望各位能先做些一點都不麻煩的小功課。體諒本編者,好嗎
前言在此正式結束,煩請移駕第一章節:
-------------------------------
【二,介紹口琴】
a:別鬧了,口琴大家族
口琴有分很多種。十孔、二十一孔,二十四孔,半音,複音等等。
而很剛好的,我們本次的主角藍調口琴就是口琴大家族中,孔數最少的一個。也就是十孔。
但是很多人看到這,就會以為藍調口琴是個簡單且毫無變化的樂器。我想我到此時會很勇於出來指著各位鼻子說你們錯了。
確實,藍調口琴孔數少。但這不代表他沒有變化,而且藍調口琴絕對遠比各位輕視的情況下難得些。這個人是敢保證,而原因將留到後頭再講。
b:選購藍調口琴
要是看倌看到這兒了,那您大概是對這個樂器真正有興趣喔~~
因此在這裡要先對某部分尚未有藍調口琴的朋友們,稍微推薦囉!要是讀者已經有隻藍調口琴在手,不想聽我廢話,b部分可以請直接跳過,謝謝
一隻藍調口琴,最基本便宜遇過的大約是七百塊附近。而目前手上的這兩隻都是九百五的。較貴的藍調口琴可破千,但我認為真正初學者不必要用到那種破千者。原因其一是不需要,九百五的夠吹了。原因其二是很多藍調口琴大師也不會用到那麼貴的,常見到這種平價位的依然會被很多大師喜愛
選購的部分,我會推薦從沒接觸過的好朋友們,買隻C調的,因為C調可以吹很多歌。
但我知道有某些人是衝著自己是藍調迷而來,那麼我會推薦這類人士買個A調或G調。
廠牌部分,事實上要看囉。我個人是對德國製造的比較喜愛,而且確實品質也很有保證。Hohner是各位的首選呢,我十分推薦。但是Hohner的哪一種的話,就要看個人偏好囉。
要是先生喜歡比較沉悶、稍微粗曠,很適合吹Old Blues的話,我會推薦買個Blue Harp或是Marine Band。
但要是比較喜歡聲音較響亮、較細的話,很適合吹鄉村藍調,我想我會推薦您Golden Melody
圖1-1,口琴兩種基本外型
白色盒子的是Marine Band,紅盒子是Golden Melody。可看出口琴的形狀是跟音色有差別的,而Marine Band這類方形的藍調口琴是歷史比較悠久的,Golden Melody的流線型是較近代才發明的。對初學者而言會較推薦Golden Melody,除了好拿,好吹外。還有原因,後頭會提到的
c:外型與構造
先講好了,本子分類將會拿Marine Band的來當模特兒
圖1-3,藍調口琴前視圖
圖1-4,藍調口琴後視圖
以上兩張圖就是藍調口琴的大致構造,可能有人會覺得拍得不好,但這根本毋須要求。
先從前視圖看,這些稱作「琴格」。就是要請各位大大將嘴唇放在這裡,然後開始用你的肺製造出美妙的音效。可看出一般口琴的上方都會有號碼,告訴你這是第幾格。簡單說琴格就只有這樣而已,沒啥可講
接著看到圖1-4,這是口琴後方。而您吹出的美妙音樂就是從此發出聲音的,就這麼簡單,一樣沒什麼可以介紹的。而或許有人會看到裏頭有些東西,那就是簧片,以後會跟各位稍微講講
d:開箱吧,可愛的藍調口琴
這個子分類會教你如何保養,如何開光之類的。慢慢看,我認為這各位也需要知道的。
首先先講到保養,我會希望各位可以購入一瓶口琴清潔液,其實大體上就是酒精。因為口琴常會有超多口水流入的,所以消毒保養這方面不能馬虎,不然你家的口琴會死得很快。
圖1-4,口琴清潔液
保養的部分,還有個地方值得注意的,就是我在上頭選購口琴的小章節處故意不先提到的,便是材質問題。而剛好我的兩個老相好就是很棒的典範。藍調口琴都是金屬外殼沒錯,但材質有分兩種,木質與塑質。Golden Melody就是塑質,而Marine Band為木質。
首先,木頭很容易受潮陰暗等原因,因而壞掉之類的。因此木質的老型號口琴較不好保養,反觀塑質的口琴,比起木質講,並沒如此的養尊處優。而這也是為甚麼我會比較推薦初學者先買Golden Melody的原因之一。
但保養還是不能馬虎,因為要是真的沾完自己口水後,清都不清就放回去,是個錯誤的決定。口琴會壞掉常常是簧片的關係,後面會再深入講解
而常會有人問開光的問題,例如說第一次吹口琴要如何開嘴,要如何吹之類的。答案就是沒這規定,你高興用鼻子吹就吹,我不會攔你。要是你怕上頭會有甚麼坊間所流傳的「化學藥劑」之類的,或許你可以暫時別杞人憂天,因為你不會因為開光時用錯方法因而減少八年壽命。甚至更深入來講,根本沒什麼關於開光的錯誤方法。
而既然講到開光和保養,接著就要談到口琴的忌諱。絕對,不要,拿口琴,去泡水。絕對不要。
別問為甚麼,這個舉動會讓你的口琴很快成仁的。要是想做個實驗,記得幫我拍下來,我想看看先生將口琴拿到水龍頭下泡時,那副場景會有多史詩。
接著來細講如何拿清潔劑來保養口琴。我個人認為口琴每次拿出來吹,吹到當你發現拿琴格朝下往你的大腿上打,可以打出口水時。或是已經吹了好幾次這樣。就是時機了
拿起清潔劑,朝琴格的表面噴。噴完後,再透過琴格,往口琴的內部噴。就這麼簡單,噴完後,將表面可以用衛生紙擦乾的部分先擦掉。接著便將口琴琴格朝下,放置在桌面或啥的上面,讓消毒液從琴格流出來,等個幾分鐘吧,再拿起來清一清就好
而確保先生清好口琴或是吹好後,請放回盒子內。口琴買時都會附盒子的,別跟我講沒有。放外面是很容易受潮的,口琴盒是你的寶貝口琴的家,請把他吹完後記得放回去。大概就是這樣
e:最後深入介紹
口琴的發聲原理,是讓簧片震動的。藍調口琴有十個孔,一個孔有吹和吸兩個音。所以簡單來講一個藍調口琴可吹出二十個音(嚴格來說是十九個,但可以忽視這個附註)。現在搭上你的嘴唇,用手拿好口琴,隨便你亂吹亂吸,發甚麼音都可以。好了嗎,現在我想請你深入輕輕感受,當你在吹口琴時,是否感到琴體是有在微微震動的,這就是簧片震動的發聲原理呢!
圖1-5,口琴拆卸後的模樣,其中為兩片金屬外板加上口琴內部本體
拿螺絲起子就能夠拆下來啦,很簡單的。因為後頭有東西要介紹到跟這有關,所以稍微講到下
圖1-6,藍調口琴吸音內部簧片
圖1-7,藍調口琴內部吹音簧片
稍微觀察可看出,吹音與吸音的簧片為不同的樣子。一個是被埋在長條狀的洞裡,另一個是像被浮貼在本體上的簧片。你可以拿起本體,先不管金屬板,直接吹下去。可以很容易觀察到簧片在震動~~另外我事實上有點不確定到底哪面是吸音簧片,哪面是吹音簧片。雖然我是這樣認為的,但依然不是很確定。或許這是因為我不怎麼在乎,口琴吹得好不好跟知不知道結構沒啥關聯
拆開來口琴,能要幹嘛嗎。當然囉,例行性的維護呢。首先,你可以看到本體上有著許多口水垢與灰塵類的,因為易於累積,所以一段時間推薦各位拆開來清理。記住,不是叫你拆開本體啊啊啊啊,一個藍調口琴頂多只能拆到我圖1-5的地步喔。
f:藍調口琴的美麗之處
藍調口琴到底有何美麗?讓我來揭密吧!
首先,我認為藍調口琴是個很好隨興獨奏的好樂器。隨便想吹哪個音再配哪個音,都很不賴。
而且也可以配上鋼琴和吉他,更能增添風味。以下的影片便是本人的隨興獨奏,可稍微看看
(要觀看時請調小音量點,因為是拿老相機拍的,音質會不是很好)
因為影片是用老相機拍的,因此音質方面會有點不好,過於大聲或刺耳之類的,請見諒。
但可以看到這樂器的隨興獨奏方面,是很出色的。而且吹出來的音樂很有老藍調的滄桑感
另外耳朵靈的朋友可能聽得到我會用鼻子哼個幾聲,呃,這是我打節奏的方式,事實上不是甚麼技巧,所以不要學,這算是個不好的習慣。
再來,就是價錢實惠。前面提到過那些價錢囉。再加上藍調口琴十分小隻,大概才不過手掌的大小罷了,因此攜帶方便,而且音色又很有變化,可以運用技巧加上不同的升降音。是的,這我後來會教你,謝謝。
這個章節結束囉,現在要開始各位所最最最期待的囉~~~^^
-------------------------------
【三,介紹拿法】
a:拿法的關聯性
老實說,要是各位是初學者,我認為啥拿法對各位都沒啥差別。但要是今天您是玩真的,拿法確實有些差別。例如說本人是吹老藍調的,就會認為拿法其實在音色上會有某個程度的重大影響。
而拿法我會介紹好幾種,但基本上這些拿法都不會脫掉幾個原則:
1,不要拿得太用力,放輕鬆拿住就好囉
2,低音在左,高音在右。簡單說就是琴格的那排數字為朝上
3,口琴的發聲原理是用嘴巴吹,因此其實跟手指的關聯性不會很大,除了後頭講到的音色部分
b:基本拿法1
圖1-8,基本拿法(一)
請將您可愛的手握拳,好了嗎,是不是五指都握住了。很好喔,現在請將你的食指與大拇指伸展開,但其餘三隻手指依舊保持本來握拳時的那種狀態。然後就可以用手指與拇指捏住口琴,開始吹。那左手要幹嘛呢?呃,你高興就好。要嘛可以學習以下的另種拿法,讓你左手至少有事幹
c,基本拿法2
圖1-9,基本拿法(二),步驟一
圖1-10,基本拿法(二),步驟二
我相信看圖各位就能知道這要怎麼拿的,因此我不願在此多做解釋。下個我才會較詳細的說明。
另外,我會較建議手指重疊部分上,慣用手的手指被往下蓋,非慣用手是在上的 (看圖看官就可明白我的意思的
d,悶音式拿法
圖1-11,悶音拿法,步驟一
圖1-12,悶音拿法,步驟二
圖1-13,悶音拿法,步驟三
這種拿法叫悶音拿法,或是有其他稱呼我才不知道,因為我不在乎。
總而言之,有非常多的藍調大師是採用這種方法拿口琴的。因為用這種方法拿琴,會有種悶蓋式的音色感,會使得琴聲更有Blues的味道。讓我來示範下差別在哪
聽完了嗎,聽完後相信可以聽出些差別的喔。一開始我是以最基本的拿法(一)來做示範,吹完單音Do後,我再用悶音拿法來吹單音Do。相信明耳人可聽出悶音到底作用何在
另外順帶提下,我方才介紹的基本拿法(二)其實也可以達到某點悶音效果,只是不如悶音拿法明顯。另外,我所提到的這兩種拿法都可以很簡單的配合上麥克風夾在手中,開始吹奏。
另外,這兩種兩法,也都可以讓你吹壓音時很有Blues的滄桑風味。但我後面會再談到壓音是啥,現在聽聽就好。
現在來解說下,以免有人認為這幾張已經夠清楚的步驟分析圖不夠詳盡。
首先,慣用手呈現基本拿法(一)的手勢,完全一樣不必懷疑喔。
接著,將你的另手給大開門,成個比「五」的手勢。只是除拇指外,其餘四指要併攏
好了後,你的樣子現在大概跟圖1-11沒兩樣。
接著,將你的慣用手處的小指最下方的拳眼處給搭在非慣用手的手掌心正中央上。
好了後,就會是圖1-12的樣子
接著沒意外的話,將你非慣用手的食指至無名指之四指給搭在慣用手的拳關節那附近上,全部都要搭上,但非慣用手拇指不必說有啥改變,自然就好,但盡量別太用力頂到口琴。
沒意外的話就會像圖1-13,那是張換個角度的圖,會比較好看到樣子
要是你還是很疑惑自己是否做得是對的,可以回到上方【示範悶音拿法的不同之處】此影片,照著我後面的拿法比對,相信你做得到的。
e,手包麥克風
手包麥克風會有種很讓人咋舌的悶音效果,因為這裡無法讓各位聽到我用手包麥克風的吹法,因此我想直接給各位影片。各位可以聽聽可手包麥克風到底可以把聲音悶成甚麼程度,但是要包得夠緊,不然是無法成功的
我有用過,現在手頭上沒有麥克風因此無法本人示範。但是效果真的很厲害。
用我講的那種悶音法包住就可,只是差別在於多了隻要被包緊的麥克風。
但初學其實不必管這個,除非您真的有興趣,因此現在就不講囉
f,兩支口琴的合併
圖1-14,雙持口琴
看起來很像在吃漢堡吧,沒錯。
兩支口琴以正常的位置先確認好,不要上下或左右顛倒了。接著如圖中抓好。大拇指在最底下托住下方口琴的琴底,食指可以夾在兩個琴的中間位置,當作固定。而中指則是在最上方,壓在上頭口琴的上方。剩下兩個指頭隨你高興,以不打擾到為原則。
正常來說,兩支口琴合併時。是要用一個主調和一個升降調。例如說C調配上C#調的,或是B配上Bb調的。主調放在上頭,而升降調在下頭。可以搭配上這兩隻,來配合上曲子中的升降調。但事實上,我個人是不會為了這樣而去買另外隻口琴來雙手持琴,雖然我是有這樣幹過啦.....(望向簧片已經壞掉三個的Alabama E調)。但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吹單隻琴就好,而且其實這樣幹雖然是會讓曲風更多元化,但事實上,單隻藍調口琴就可以用技巧吹出升降音,也就是壓音。但很抱歉,這個大伏筆我要留到後面再講。
好啦,願各位能夠先學好拿法再往下看~~~~
-------------------------------
【四,吹法簡介】
a,囉嗦的前言
問與答,學口琴最難的地方在哪?就是要正確的吹啊!所以啦!希望各位能夠好好閱讀學好這章節!學好後,有點基礎,再搭配本人的第五章節,也就是扎實技巧與基本功來練習,肯定會使各位的技巧快速成長,或是至少穩穩打好根基。但我重申,一定要認真且確實的學好,再跳下章,我是有分順序介紹的,就是為了能夠系統性學習。真的有照我的方法學好,我保證你可以很快且穩健的學會藍調口琴,不論各位是不是從零開始學習的。但要是各位有跳章之類的,尤其當你是從頭學習的那一類型,那麼我就不敢保證你的學習狀況囉。就這樣,廢話結束,趕快切入本章節,請每個字詳讀,不然會漏掉某些東西,害自己學不會
b,吹法分類
吹法有分兩種,舊式的吹法以及所謂的舌頭吹法。還有一種很難的技術叫舌加,我不認為適合各位,因此後頭只會微微帶過。由於吹法是要用口腔內的構造來解釋,因此無法拍照給各位參考示範。我將會用口頭白講,但會很詳細的,所以請別怕會學不會。
舊式吹法是比較古老且不那麼實用的吹法,缺點很多。除了在孔與孔之間很難到處移動嘴唇外,也很容易沒練到爐火純青的話就會常吹到旁音。而舌頭吹法會十分的簡單,唯一的缺點就是你要稍微控制與好好訓練自己的口水量,不然很容易堵住孔讓你發不了聲。不,這不是開玩笑,這是個要好好訓練的問題,但依然,舌頭吹法會比舊式好用。但很不幸的,在本人的教學中,我會先要求各位學好舊式,再學舌頭吹法。原因很簡單,因為舊式吹法是基礎,先練好再吹舌頭吹法,肯定很快速上手又厲害。但要是沒學好,我不敢保證各位的學習狀況喔。
c,口琴孔位
我不想浪費時間打太多字在這上方,一來網路都查得到,二來自己吹也會知道如何升冪下去。
圖1-15,口琴孔位
我相信十分的簡單明瞭,吸音第幾孔以及吹音第幾孔對上哪個音,請自行閱讀,並看好自己是買那個調性喔~~
由於再吹口琴時,你無法看著口琴孔上的號碼移動,所以我會要求各位要技術進步的話,要熟悉各孔位置,但當然是要花時間練習的,所以各位可以慢慢習慣
比較要注意的是二孔吸音與三孔吹音會音調性不同,而決定兩者是否為相同音
再來第七孔吹吸音是把中央7和高一度1給反過來,而後面的更高音便是維持此改變後的規律囉。要注意下
然後請各位要注意,口琴有幾個孔是有缺音的,不是這樣一字排下去,慢慢看,我不多做解釋。
d,吹法(如何用氣)
這對我來講,一直以來都不是個問題。因為小時候有學點聲樂,會腹式呼吸。
但我知道還是有些人不大會在吹口琴時的呼吸法,常常吹得很沒力,音很弱,或是上氣不接下氣。個人是覺得沒那麼難啦.....
我不想講解甚麼是腹式呼吸,可以去自行搜尋網路。但在這裡還是輕輕帶過.....一個人正常時是吐氣時肚子縮,吸氣時肚子脹。別跟我說你是反過來,沒人是真正反過來的,請觀察好自己的身體。謝謝。
這就是腹式呼吸了,在你吹氣時,肚子就會自然消沉。而吸氣時則反過來。好了,結束這方面的介紹了。以後請各位吹藍調口琴時,都盡量用腹式呼吸。這樣音就不會很弱或是不宏亮。腹式呼吸是最棒也最好吹的選擇。
要是想要知道更多關於腹式呼吸的資訊,請善用網路。這裡不是歌唱教室。我這樣講已經算是可夠各位吹口琴了,這就是腹式呼吸,沒什麼特別的,恩恩.......
e,示範
首先我先讓各位聽聽舊式吹法:
這部影片中,我正在吹中央C的音。首先的那個是示範錯誤的,嘴唇形狀沒弄好,很容易吹到旁音。但後面那個就是我嘴型抓好後才吹,這樣就不會吹到旁音,但是要抓嘴唇形狀和位置是很麻煩的。我先用錯誤與正確的比對給各位看後,再教各位
f,舊式吹法
所以到底如何吹奏舊式吹法呢?現在就來講
首先,把你嘴唇搭上去琴格,來!吹氣或吸氣,隨你高興!
有沒有弄出個很雜很亂的音呢,很正常,因為當你嘴唇搭上去沒有調整時,大約就是涵蓋三個琴孔,因此便會同時搞出很多音,聽來很難聽很吵。
所以這裡的重點是要教你如何學會正確的方式!來,再次把嘴唇搭上去,這次別急著吹
現在,確認你的上嘴唇含著上琴蓋,下唇含碰著下琴蓋喔。好,現在讓你的外唇盡量縮成O型,但依然都要每個地方都確實的貼著琴蓋,不要有漏洞!這時候你再吹氣,大概就只會吹得到兩個音了,但依然不是我們要的
因此,我們要繼續的縮小嘴唇。這時就要動用的內唇囉!各位大概不難發現,當你在動用外唇縮小時,其實內唇並不會很大幅度的變動,而是要看官去自己有意的縮小內唇才會縮小喔!
也就是說!現在您已經把外唇縮成你所能縮到最可接受的O型了吧?很好!現在用力的縮小你的內唇,然後要確保你是在正確的孔的位置上。要嘛你怎麼吹,還是會有旁音的。對!關鍵就是內外唇都是要呈現O型!而且還要確保自己的嘴唇位置正確喔!加油!
現在可以的話,我想請您從中央1吹到高一度1。對,依序吹下去,這會有助於你熟悉孔位以及盡早熟悉第七孔的怪異定律。請確保這條訓練的十分完善,經得起考驗,再繼續往下學。
而各位在練習途中可發現,其實吹音比較容易不吹到旁音。但吸音會很容易吸到旁音,因為我們常會以吸音來判定自己到底有沒有到位,或是嘴型有沒有正確
舊式奏法就只有這樣,該講的全說囉。
而關於我為啥不推崇舊式吹法的原因,前頭提到過了。
g,舌頭吹法
舌頭吹法,跟舊式吹法大不同,有很多東西是你不必在意的。
例如嘴唇,雖然還是要求各位要貼合在琴板上。但這次,您不必讓嘴唇用力內縮成O型啦~
就讓您的嘴唇自然的鬆放在上,沒意外的話就跟前面所講一樣您大概會口含三個孔。
但跟舊式吹法不同,你要用舌頭。
是的,請把您的舌頭給伸向要吹或吸的那孔,要我建議我會建議把舌尖給放在那孔的最下方
圖1-16,舌頭放置處
對,就是那邊,輕輕放在那裏就好,不必整個用力塞進去,輕輕靠著,謝謝。
然後吹吸,你可以發現音會很準的吹出來。但是要小心口水量。
一般來說都是吸音時,可以稍微控制口水這樣。
有了舊式演奏的基礎,相信這下子各位可以很快上手
h,舌加
對初學者來說,這種吹法十分的難
他是要用到舌頭去堵住左邊所有你不要吹的音後,在去吹最右邊先生所含到的那個孔,也就是你想吹的音。簡單說是用舌頭擋住孔就是了。但我認為這種吹法,不適合初學。請各位暫時先練好舌頭吹法就好。這已經不賴囉(默
稍微聽聽吧,就只是這樣啦,我認為我可以結束基礎吹法部分囉。因為該講的都OK了。
-----------------------------
五,【扎實技巧與基本功】
a,前言
其實說到扎實和基本功咩,前面我都已經很強調很多東西的穩健性了,所以其實這裡不用強調啥
但是我這裡還是有東西有告訴各位,也就是教各位如何在扎實弄好吹法和拿法後,繼續加強
另外,有人可能會疑惑拿法不是非慣用手才是持琴的手嗎?有可能,事實上我個人認為反過來會更好吹,比起那些人這樣教的,我真的覺得慣用手持琴比較好吹,當然各位也能反過來。
b,如何扎實基本功與技巧
首先,要很熟悉各孔位置。你可以找個同學
他會在旁邊叫你吹甚麼音,你就要吹甚麼音,這樣練很不錯。
例如某甲吹口琴練習,某乙於旁輔助:
「中央E」
這時就請你用最快的速度吹出此音,當然要準確。而我在此破除個迷思.....
不是快就好,比起速度,我更希望各位能夠先準確地吹到某個孔某個音。速度以後在講
換句話說,要是你的資質不好到讓你要花個十秒才能移到某孔,正確吹出某音。這也沒關係,但是我希望比起速度,您更能重視吹出的音是否有旁音或不夠宏亮,等這練好了,速度自然會起來。
c,扎實基本功,重要性比較
我認為在扎實這些玩意兒時,那個音哪個音不重要,但是中央的那7個音不容小覷。
亦即從中央1至高一度1。這部分要先吹好,不然會很頭大的。
大部分的歌曲都是由這邊起音和組成,因此先練好中央音的熟悉度,是較重要的
當然啦!我還是希望各位每孔都能練好,但中央音確實重要多囉!
d,基礎練習方法
從中央C吹到高音C,停止。
再從高音C吹到中央C,停止。
先把這兩條練好,練好後就可以熟悉中央音。
接著,就把口琴的音從第一孔的最低音吹到第十孔的最高音
先升冪一次,停止。
在降冪一次,停止。
練好後,就可以很熟悉全體位置囉!
要是圖中有吹錯孔,代表你不熟悉位置
要是吹吸音弄反,代表你不熟悉相對音符
但是知道有錯就好,在練一次,練到自己都沒錯才是對的
有錯就記住就好,下次就會更熟的,心路歷程啊!
這章節結束,下個章節大家應該會喜歡))))
-----------------------------
【六,特殊技巧】
a,嗚哇音
是要用悶音拿法才能用出的小技巧,可以讓你看起來很潮(?
簡單來說,當你在用悶音拿法時。兩手圈成的就像個空氣杯,讓氣聚在裡頭包住跑不掉
而嗚哇音就是在吹時,像我影片上那用,用非持琴手來這樣反覆打開閉合,讓這個空氣杯時開時關,藉由悶音與開放音的差別,讓聽眾聽得到嗚哇聲
這技巧不會太難,各位稍微試試,其實不用啥訓練
b,顫音
這個不用管拿法,但要管你的嘴巴裡頭囉。
有很多種吹顫音的方法,個人認為我在影片中吹的這方法最簡單易行也不失效果
首先先嘗試這種感覺,用你的喉頭連續輕輕發出「赫赫赫赫赫」的聲音,記住不是用整個肚子發出的宏亮聲,我是指只有喉嚨的那種模糊坑疤的聲音。
好了齁,就把這種感覺用到口琴上,你就OK囉。
要是還不懂,那就把他想成是一口氣連續吐氣這樣,很快就會懂得
c,壓音
終於講到壓音了。
壓音,是在吹藍調口琴時,最大的賣點之一。我認為吹藍調口琴時,要有壓音才有藍調感。不然聽來會比較接近鄉村(默
壓音的原理是讓空氣要先悶住,才有那種音感。接著就是要讓通過口琴的空氣減少減短,達到效果
我裡頭是用舌頭奏法來吹壓音的,要是想看我用舊式奏法弄壓音,請稍微往下滑
一個藍調口琴內,1至6孔都是吸音才能壓,7到10孔是吹音可壓
吸音是比較好壓的音,而後面的吹音壓音難度很高,有時我都會失誤的說(難過
壓音其實沒那麼好學的來,我當時也是花到個五天才學好吧!
壓音的技巧先談舊式吹法,是說把口琴給斜個角度,然後稍微急促的吸氣(當然,或是吹氣),就可以發現音會有降音的變化。
而壓音的難度會隨著音越高而提升。因此各位都知道要先練都話,要先從哪孔開始練囉。
至於用舌頭吹法的話,會比較沒那麼麻煩啦(默
把原本輕放在底下的舌頭,給稍微移到孔正中央,然後稍微急促吸口氣,就可壓到音囉
圖1-17,正常音舌頭放置處是在紅色框處,但壓音需改至籃框處
老句話,呃,還是要花時間感受啦,就慢慢練啦,反正我該講的就都講了
d,滑音
不怎麼難的技巧,但還是可以讓你很潮(x
簡單說就在吹氣或吸氣的同時,整個嘴巴滑過去
但在滑音時,盡量少讓自己舌頭來攪局。
-----------------------------
【七,配合演奏】
給幾個各位可能會覺得很簡單,可以上手試試的藍調歌曲:
別再問我樂譜在哪,請去影片下方說明看,謝謝
另外,這些歌都是我自己抓音的,因為樂譜還要花錢買,而且這類老藍調的樂譜又難找....
各位可以去找個會彈吉他或鋼琴的,跟他配合啊~~
這樣肯定是場音樂饗宴
下次有機會,也許我會戴上口琴架,一邊吹一邊彈爵士鋼琴給各位看看
但絕不是現在
-----------------------------------------------------------------------------
課程大致上結束了,有啥問題歡迎下面問我
另外,想要借這篇文可以。但我希望各位可以先問我..
因為這篇文從頭到尾都是我自己打的,我不希望有人拿這篇文回家說是自己的論文。
稍微提醒下,上面推薦各位練的幾首歌各位絕對行,因為這些歌就是我小時候剛碰口琴時頭幾首馬上學會的。不要說很難,這些是十分簡單的歌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