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第一次寫手機開箱文XDDD
我把考慮的跟用過的經驗一起寫下去比較,只是還是以ZF5Z為主
軟體跟相關測試是從20180906~20180930
軟體跟相關測試是從20180906~20180930
ASUS Zenfone 5Z 128GB版 (ASUS_Z01RD)
版本
WW_ZS620KL_80.30.96.80_20180820 => WW_ZS620KL_80.30.96.111_20180921
WW_ZS620KL_80.30.96.80_20180820 => WW_ZS620KL_80.30.96.111_20180921
因為工作上,我一直有兩台手機並行使用,
Zenfone 5z是我手機裡面,感覺很不錯的手機...少數讓我很想寫一個文章記錄拿到這支手機。
嘗試整理一下,我手機更換的歷史大概是下面這表,坦白說我超過三年的有些不太記得了,
大多手機如果不太合適,我會在買下一隻前就賣掉...
所以有些手機完全沒記憶。
大多手機如果不太合適,我會在買下一隻前就賣掉...
所以有些手機完全沒記憶。
主(2w±) | 副(1w5↓) | |
2009 | iPhone3gs | |
2010 | ||
2011 | SamsungS2 | |
2012 | SONY SOLA | |
2013 | SamsungS4 | |
2014 | SONYZ2 | ASUS ZF5(只用半年剩下靠Z2) |
2015 | ||
2016 | iPhone 7+ | ASUS ZF3 |
2017 | LG V20 | |
2018 | U11=>ZF5Z |
這是我對各隻手機的回憶,看看就好XD
- iPhone 3gs: 那時代好像沒有這麼多遊戲,都是簡單的遊戲,所以3GS撐了好一段時間。
- Samsung S2: 可以換電池,手機很穩定可靠,還滿喜歡這支手機的。
- SONY SOLA: UI做得不錯,還有隔空操控的功能,不過穩定性是沒有S2好,裝太多程式會當機,連打電話都有困難,不過照相不錯。
- Samsung S4: 因為S2品質不錯,所以上市就打算買這隻,不過這隻手機做得不是很好,可能是CPU問題,暖暖包。
- SONY Z2: SONY Z2整體表現令滿意,無論電力跟性能表現都很好,讓我不用副屬機,是我最愛喜歡的手機。
- ASUS ZF5: 早期有個Intel CPU的ZF5,他是非常便宜,待機打電話沒什麼問題,但是如果拿來上網打電動就很燙也很快沒電...半年就沒有繼續用,當時附屬機幾乎只上電話功能。
- iPhone 7+: 買了iPhone後我恢復拆開兩隻在用,整體來說穩定流暢算這裡面最top的,雖然iPhone遊戲真的很厲害,他有個問題就是玩國外遊戲很麻煩,導致我還是得回頭買個android,不過這三年下來,我覺得遊戲上還是iPhone (Plus版)還是有不錯的優勢。
- ASUS ZF3: 這是款讓我覺得很划算手機,整體流暢穩定,軟硬體相對於ZF2以前有很大幅度的跳躍成長,不過Android 7.0更新事件倒是惹惱我。
- LG V20: 如果沒記錯是買來聽音樂用的,聲音以手機來說非常優秀,跳水過後價格已經在一萬五左右,順便取代ZF3,不過電力上,跟ZF3有很大差距,很快沒電,偶而不是很流暢,有烙印,烙印應該只是遲早問題。
- HTC U11: 當時跳水,不小心一時衝動就買了,當時概念是嘗試買來取代LG V20,玩遊戲跟相機表現還不錯,其他部分軟硬體品質表現算是跟ZF3水平相近,只是電力有點弱,還有沒耳機孔,當機次數有點高。
因為i7+跟U11都沒耳機孔,反倒是帶來些麻煩,所以就將U11賣了換Zenfone 5Z。
進入ASUS Zenfone 5Z正題了
- ASUS Zenfone 5 硬體資訊
表格源自https://www.sogi.com.tw/articles/asus_zenfone_5z/6251153 然後加些修改系統 Android 8.0、ZenUI 5 雙卡雙待 4G + 4G 尺寸 / 重量 153 x 75.65 x 7.7mm / 165g 螢幕 6.2 吋 FHD+ Super IPS+ 處理器 Qualcomm Snapdragon 845 八核心 RAM / ROM 6GB / 128GB(UFS 2.1 64/128/256三種,256版用8GB RAM)
可額外microSD聲音輸出 DAC WCD9341,AMP則採用兩個NXP Smart Amplifier(TFA9874)
理論上比前代Zenfone 3更好前鏡頭 800 萬畫素(F2.0 光圈) 後鏡頭 1,200 萬畫素(F1.8 光圈)+ 800 萬畫素(F2.2 光圈)、LED 補光燈 電池 3,300mAh(不可拆卸) 連接埠 3.5mm、Type-C(可至QC3.0 18w充電) 通訊協定 2G GSM 四頻、3G WCDMA 850 + 900 + 2100
4G LTE 700 + 900 + 1800 + FDD 2600 + TDD 2600 - 購買前,個人需求與比價清單(*20180905)
價格會一直波動,主要是當時我在選手機時做比較用的,
這大概是我當時買比較合適我的。
我的需求很簡單,一要完整介面如耳機孔、NFC,二可以跑高需求的遊戲,三、外型質感別太糟,四、台灣品牌(HTC or ASUS),
至於照相別太爛錄影沒差,系統穩定性我表中大致上都用過,單以Android來說,現在要很差的真的少見了。
以下我就抓64GB的去比較,因為有些牌子沒128GB,
我不做特殊排出,而是先列出來再刪除,價格就取地標。手機 價格 CPU RAM ROM 耳機孔 DxO
Photo備註 ASUS ZF4 Pro 10990 S835 6 USF 2.1 Y 查無無 ASUS ZF5Z 13500 S845 6 USF 2.1 Y 93 無 HTC U1111500S8354USF 2.1 N90自己已經有一隻 HTC U11+13990S8354USF 2.1 N無無 HTC U12+19800S8456USF 2.1 N106無 HTC UU7300S8214USF 2.0 NNA因為用過S820所以不考慮 LG G6 11500 S821 4 USF 2.0 Y NA 無 LG V30+ 18800 S835 4 USF 2.1 Y 87 只有128GB版本 LG G7 26900 S845 6 USF 2.1 Y NA 只有128GB版本 三星 S8+ 15000 E8895 4 USF 2.1 Y 88 PCHOME 16000左右 三星 Note 8 21500 E8895 4 USF 2.1 Y 100 無 三星 S9+ 27900 E9810 6 USF 2.1 Y 104 PCHOME 26900左右 三星 Note 9 31700 E9810 6 USF 2.1 Y NA 只有128GB版本 SONY XZ1 12300 S835 4 USF 2.1 Y NA 無 SONY XZ219300S8456USF 2.1NNA無 SONY XZ3?S845??NNA沒研究 小米813999S8456USF 2.1N105只有128GB版本 小米 Pocophone F110100S8456USF 2.1YNA只有128GB版本
無NFC,LTE 無700頻段(台哥遠傳亞太會影響,其中台哥跟亞太影響較大,可以看雲爸資料)VIVO NEX 21990 S845 8 USF 2.1 Y NA 只有128GB版本
我自己有U11(S835)跟LG V20(S820),
性能而言,
U11在安兔兔測試上面大概就是190000分,而新的S845網路上測試約260000~270000分,簡單來說,差距算是比起當時S820(V20 一萬五)到S835(U11 一萬九)之間大不少,所以如果是要玩遊戲,自然S835就次要選擇了。
照相部分,
DxO給予U12+不錯的分數106,不過價格實在太高了點,相比之下便宜6000的小米8同樣在照相上得到不錯的105分,如果你在意的是相機的人,又不在乎品牌,應該選擇小米8比較划算,不過U11 U12 ZF5Z會比小米8貴是有原因的,質感有差,不做贅述,當然,對我而言因為沒耳機孔,加上照相分數ZF5Z > U11,至少能取代原本U11,所以就直接淘汰考慮這兩隻了選擇ZF5Z。如果你金錢上沒有疑慮U12最好,但若要耳機孔那麼S9+會是你照相不錯選擇,而Note 9應該會更高分。
價格部分,
當時已聽說小米還有一款Pocophone F1有機會在台灣上市10000元,
他有耳機孔,不過還是以台灣品牌為主,所以包括小米八也不考慮,
加上他有缺700頻段,我備用機就是遠傳跟亞太,這點如果不是中華電信,都建議避免使用,像台灣大哥大跟亞太在700使用比例上都不少,而且你無法避免可能某一區以700為主的可能,700頻段在物理上算是穿透力跟距離表現都比900 1800 等等好,所以初期搶LTE執照時遠傳 台哥大等公司都只搶700,如果有700,大多都盡力建設利用,其餘頻段可能就是電信業者額外簽約取得,不一定有固定建設...
另外他背面質感是塑膠,照相不太好、無NFC、Random Write超低(LINK1 LINK2 今年旗艦要接近100 MB/s,他只有20 MB/s)等等,簡單來說就是中低階手機的機身裝上S845,所以對我來說相對小米8更沒考慮價值,就完全排除了,當然如果只是因為S845優點買來打電動的人,我覺得倒是可以考慮搶搶。
不過這表格大概只能給跟我需求相近的人參考... - 開箱
盒子正面
盒子側面
盒內第一層
殼內就是從Zenfone 4開始都有附贈的殼,Zenfone 3那時候沒有
手機本體,不知道為什麼袋子外髒髒的
內部就變壓器跟耳機還有簡單的配件
聽說這充電器在ZF5只有QC2.0,ZF5Z則是PD3.0,只是我個人沒QC沒差的那種,因為我一直有兩台手機出門XD
開機後設定一部分(含一鍵換機,有興趣看後面寫的)進來是這樣
一個瀏海跟19:9設計
上了2K 402ppi螢幕之後,都有個好處是顆粒不容易看到,要用相機拍比較容易看到
背面
老實說我猶豫藍黑跟銀色很久,
其實正面螢幕沒有像LG G6那樣隨著顏色改變有點不成形,
所以藍黑色反而比較一體成形的感覺,
只是因為我用過U11,他也是雙色...我反而能適應...
至於指紋機這說法不只銀色會...
在ASUS體驗館看,無論藍黑或者銀色,都是嚴重指紋機,玻璃缺點。
最終選擇銀色主要是因為他背面還是好看很多,
藍黑色比較沒這麼奪目,適合保守的人,
銀色如果你手油少,擦乾淨之後,背面光澤是滿多變化的,可以拿出去閃亮亮的。
我備用機從U11移轉到ASUS Zenfone 5Z主要還是因為有耳機孔...
工作需要
鏡頭位置放在一邊是不錯的,實際上過去Zenfone 3、LG V20跟HTC U11我經常橫著玩遊戲時,一直摸鏡頭(我手式習慣用掌機的那種拿法),所以這設計對我來說比較好。 - 螢幕表現
(1) 瀏海感想
瀏海其實不是很聰明的一種概念,
主要是因為他雖然增加了螢幕可顯示的寬度,但是卻也遮住一些原本資訊欄功能,
我用過iPhone X,他那時沒有電力的比例顯示,或許未來會有...
當然ASUS Zenfone 5Z預留空間大很多,顯示資訊完整多,
只是沒想到iPhone X噓聲一片的情況下,超過一半手機廠商都跟進,
這跟拔耳機孔或者拔外接卡差不多的概念,
我記得以前拔掉外接MicroSD卡曾經被形容是種趨勢,
但現在全部都裝回來了...
如果是跟風防水我覺得對消費者是不錯,但耳機孔或SD卡就是直接損失東西,
至於這種瀏海...嗯,利弊各一半,
我認為Vivo NEX這家早期先推出的升降前鏡頭是比較好的概念,或者滑蓋~
(2) 色彩
色彩方面他是支援到DCI-P3等級,
不過調色上面,比較偏向沒有照片實感的NTSC,我是認為看影片跟看動漫圖片還不錯。
不過看照片就不然,預設廣色域偏暖,標準則比較適中。
在設定下的螢幕可以調整:
首先是常見的藍光工具,還有色溫表現。
次之就是螢幕色彩
色彩模式有三種: 廣色域、標準、自訂
(3) 19:9
這是另一種流行,他同時參雜了好與壞的事情,其實ZF5Z用19:9不例外會遇到下面這些狀況。
我認為手機簡單可分三大工作
I. 文書
II. 影音
III. 遊戲
ZF5Z的大小其實跟ZF3幾乎一樣,只是他邊框更窄,塞入了6.2吋螢幕
I. 文書
文自我泛指上網看文章或打文章,
我認為文書是90%絕對加分的存在,
主要優點在於你一次可以看更多文,而且打字鍵盤佔據後,還有更多空間可以看東西。
(PS: ZF5Z有開護眼)
II. 影音
很主觀,
我認為16:9比較合適現在普遍影片...
雖然有些人會說看電影原片是21:9,所以買越長的螢幕越好,但我認為真的隨人而異...
以前大家會用16:9看影片,主要是因為電影影片跟字幕通常分開,
所以可以讓黑幕的地方可以放字不擋到影片剛剛好,
現在大家又要全螢幕full的感覺的時候,其實大多影片又變成16:9為主...
所以你用大於16:9的設計就會出現左右黑邊的問題。
但是19:9就不能看16:9全螢幕麼?
可以
但是沒意義就是了,他的概念就所有Android手機都一樣,可以拉大這樣,用過Samsung S8+也是這樣表示,所以就不詳寫了
III. 遊戲
遊戲方面,能支援19:9全螢幕的其實老實說,2018年九月還是在一半以下,
大概分三類
A. 完全不支援
B. 支援
C. 支援但實際上沒用到 = 其實還是不支援
A. 完全不支援
其實還滿多的,尤其是以作畫為主的遊戲,但大多以2016年之前為主。
不支援的情況下,拿他跟ZF3比較就看得懂了
缺點就是多餘的範圍就是浪費電而已
B. 支援
大多以3D的遊戲七八成都是有支援的,畢竟3D建模的遊戲本來就很難有螢幕框的問題
有支援的遊戲就能獲得比較好的視野
可以切換的如下面圖片
標準:16:9顯示
預設:顯示19:9長度
全螢:包含瀏海
C. 支援但實際上沒用到 = 其實還是不支援
其實19:9手機都有差不多問題,兩種狀況,這些主要就是程式設計上的差異導致的,
第一種是直接用背景圖填滿
第二種就是你可以選但是實際上用起來是沒差
第一種狀況
第二種可以設定但是沒影響 - 跑分
買手機大家測試都是跑跑分,所以我也來跑跑安兔兔、Geekbench、Androbench
ASUS Zenfone 5 Z 我實際測出來效能是272523分,比我iPhone 7+(等於U11)多了7萬分,不過這分數我覺得倒是參考參考,畢竟我i7+自己測跟U11差不多,不過實際遊戲中表現卻是i7+反應比較好,只是ZF5Z多7萬分至少肯定,在更高負荷的運算時,是比i7+的A10或U11的S835可以相對流暢玩遊戲。
random write能到116MB/s 還不差,看其他人測試ZF5Z似乎比同期HTC U12+好一丁點 (LINK) - 遊戲表現
整體來說,S845還滿厲害的,目前所有遊戲畫質全開錄影都不會LAG。
(1) 偏寫實MMORPG-天堂2 革命、黑色沙漠、暗黑復仇者3
這三款遊戲我在S835之後就沒遇到全開不流暢的狀況,
甚至有幾款在S625都很流暢,
不過有個特例,
我I7+、U11跟這隻在黑砂都開不到最高的那個Button,但ipad pro2017版的可以...
此外,我發現最吃資源的不是這種遊戲,而是充滿多維跟貼圖的卡拉幫。
Demo: 天堂2 革命
全開沒問題,溫度上LG V20 > U11 > ZF5Z = iPhone7 >> ZF3,
是都比起ZF3是高,S625溫度真的滿低的。
耗電 V20 > U11 > iPhone7 >= ZF5Z >= ZF3 。
流暢度S820難免有卡一下,S835以後的手機就沒遇到
Demo 黑色沙漠
全開還算省電。
黑色沙漠其實因為貼圖跟反鋸齒都比天堂二低,其實省電很多。
S820能輕鬆全開,S625要開中才會順
(2) 偏動漫MMORPG-卡拉邦、SAOIF、幻想神域R
Demo 卡拉邦
卡拉邦意外的耗資源,
這款卡拉邦i7+我開高是流暢的,U11反倒是有點頓頓的,不過開最高兩者就不夠用了
而ZF5Z跟iPad Pro才能開到最高又流暢的,
而且相對之下低溫省電不少。
Demo SAO IF
看起來有沒啥問題,除了錄影影片雜訊真多之外XD
(3) 直立-戰鬥女子學員
其實玩起來還算省電,並沒有因為他是高階CPU而很快沒電
(4) 節奏遊戲-偶像大師灰姑娘女孩
這款遊戲在S625原本標準是最高畫質的時候能全開,後來就不行了,
S820不知道為啥也沒有很順,S835之後算是沒問題。 - 聲音
(1) 喇叭
我這邊沒有測試工具,
不過就持平來說,
就音量與音質來考量,
iPhone 7+ > U11 = ZF5Z >> ZF3 & LG V20
i7+實感比較好,不過現在喇叭都不錯,其實ZF5Z跟U11也沒說差到哪裡去,不過網路上有人說糊這點,我必須說U11跟ZF5Z都相對i7+糊是真的,聲音大小我覺得都算滿大聲的,他採用兩顆NXP Smart AMP TFA9874,聲音自然OK。
至於單喇叭ZF3或LG V20就比較落後了。
(2) DTS Headphone X與音效魔術師(耳機支援)
其中音效魔術師它有很大量的耳機支援這部分是引起我的好奇的,
因為很少耳機有這麼大量的耳機支援。
ASUS ZenEar Pro
這隻耳機聽起來意外的滿合的,整體來說還滿輕鬆耐聽的。
ATH IM50
開啟音效之後,老實說反而不搭,他的EQ太過強調低音,而IM50其實是在三頻均勻跟解析不錯的耳機,低音有點破壞原本設計,有趣的是,反而不開好聽很多。
Philips Fidelio L1 L2
從一萬多降價到七千左右的耳機,聽感其實還滿接近X1 X2,但是淡一些,可以透過高階播放器增益的範圍相對少,不過Philips Fidelio L2 擁有低歐姆,倒是滿合適手機聽得。
在裡面他只有針對Philips Fidelio L1跟Philips Fidelio,並沒有L2,在我聽感內,
Philips Fidelio合適度比較高,L2我目前搭配所有機器來聽...他在聽古典樂時,雖然沒有拜耳近似價位耳機的那種濃郁感,但是相對耐聽的輕盈感是我滿喜歡的,Philips Fidelio會比較合適。
SONY MDR-1A
SONY MDR-1A 是款不錯的耳機,他的聲音塑造有很大的展現空間,不過我是在UK買的,歐姆數相對台灣的高一點,48歐姆,因此如果推力不足,解析度差異滿明顯的。
我用這台聽的時候,我發現大致上有點硬直,但也不是不好聽,簡單來說,這支手機極限我覺得差不多就是在這裡了,雖然裡面還有HD650跟一堆耳機我有...但是我想到此為止吧!
老實說,
我覺得有那裏怪怪的,
實際上他DTS聲音也很微妙,
其實DTS在一般MP3沒有什麼聽感變化,但是如果用Hi Res的音源檔聽的時候,發現卻滿搭的,但是聲音就是怪怪的,原本以為是他DAC或AMP不足,認真聽好像又非如此,就是哪裡怪怪的~~
(3) 總體聽感
ZF5Z在中高音的部分,細節跟解析度無非都在很多手機之上,然而重低音(小於50Hz)的部分質感很差。
用不錯的APP在聽一般音樂,老實說聽感還算OK,老實說用Hi Res聽古典樂時,這種在400~2000Hz之間遊走很多的音頻,我覺得還比前一隻U11清楚,但是如果有動漫那種大量需要失真的動態感重低音配樂時,就有種向後退而推不出來的劣化感,這種感覺會快歌時包含整個中頻。
其實這種調音過去也不是沒有,低音動態部分相對乾澀,這種表現方式過去在中國手機跟耳機滿常見的,而且很有趣的是,也有一批支持者,不過缺點很明顯不耐聽,很多泛音或者轉音表現就展現不優美,在錄製弦樂器SOLO或者尾音的毫毛之音就會失去味道,快歌就會整個爆掉,此外市面上是有不少耳機特別強化動態表現的耳機對上這樣調音時,會變得很糟,這導致他用不同耳機時,聽感落差不小,這部分過去經驗其實是能透過軟體改進而變化的。
綜合多支手機表現而言,我認為還算合適聽大多華語歌曲跟歐美流行樂,不過在大量BASS、部分日韓跟低音音樂表現上就相形失色。
合適的耳機是偏向中高音優異的耳機,目前認為最搭的大致上是ASUS ZenEar Pro、ATH CKR 7跟IM50。
聲音是整個手機唯一缺點。
我看很多文章,很多人歸咎於調音或DAC的問題...
我覺得有待討論!
(4) 真的有Hi-Res?
在討論以下的東西時,建議要自己先對整個聲音的東西做功課,最起碼要知道Hi-Res詳細精神、DAC跟AMP是什麼,還有這兩樣東西,其實遍布所有聲音的設備這件事情。
老實說,如果是古典樂或者慢歌,我認為可能可以過關,
但如果聽搖滾樂或者強調低音的音樂時,
主觀上,我不認為這種表現能通過Hi-Res。
JAS的Definition of Hi-Res AUDIO 有三個測試重點,
第一是類比測試-麥克風、AMP、揚聲器
第二是數位相關測試-編碼、I/O、解碼、DSP、DAC
第三則是他有專業人員去做聽感測試
第一第二可能隨著測試對象變化,但是整體上就是要滿足上面條列的項目,
我認為聽力還算正常的人,聽過Hi Res差異就不會認為這台手機在低音可以過關...
Hi Res其中大致就四個部分重要,音源檔、DSP、DAC跟AMP,
音源就錄製的時候就必須有Hi Res考量的那種才算hi res,除此之外就是播放器工作了,
就我使用經驗來說,
DSP雖然說很少被討論,他是實際音場跟音色表現的重點,
DAC好壞主要帶來聽感差異是解析度,但這不代表它是最終結果,
然而,通常最終聲音實感感通常來自AMP的功勞。
不過,我不認為他是DAC的問題...
現在很多手機DAC都用到很恐怖的等級,
早期手機採用的DAC都做在SoC裡,跟著通話一起運用音質僅能聽而已,所以在我記憶中,到2014年之前一直都是笑話,但到今天的S625 S820之後,內建Aqstic Audio已經具備不錯的24bit/192KHz轉換表現,THD跟動態範圍表現也不差,能上-109dB,而S835的DSP在進行DSD直接硬解表現都已經超出過去可以想像的快速增長。
高通大概在2014年開始有轉變,DAC這部有獨立出來的高通DAC晶片WCD9320,SONY Z2在這部份下了不少功夫,當時SONY起頭講Hi-Res引起不少注意,以當時而言這個晶片被調整的不差,算是有獲得好評,不過從Hi-Res開始推廣之後,各家手機追求有點走火入魔,近年更加完整獨立出來的DAC應該比各位想像中得多,而且品質都不差,很多都採用更進階ESS晶片,可以參考這三篇LINK1、LINK2、LINK3,從Samsung、小米、Vivo跟LG等等都有用到ESS晶片,整體來說比較能討論的還是G6 G7 V10 V20 V30,有獨立 ESS ES9218(*G6以後為ES9218P) 4-Channel 32bit ,或者ONKYO DP-CMX1,採用兩顆ESS DAC ES9018C2M 2-Channel 32bit(這樣是比很多只裝單顆的手機好),另外還附加不錯的AMP晶片SABRE 9601K兩顆 ,ONKYO雖然沒去試聽過,但算是音樂界有名有實力的,畢竟音樂有主觀成分在,聲音表現我猜ONKYO調音會優於LG。
至於拔出來一條線Type-C音源線的DAC也叫獨立出來,至於品質如何,網路上其實有人針對U11跟iPhone進行拆解 ,兩者都是使用 Cirrus Logic CS42L42,根據官方資料,這晶片分辨率/轉換率應為24bit/192KHz(實際使用我發現只有到24bit/96KHz),但THD本質上以現今來說是差的,原廠只有-90dB而已,整體算是不如高通SoC的WCD9341,也不如ESS的低功耗系列中相對性能稍低ES9018K2M(後來有後繼),所以價位上,iPhone跟HTC賣這線的價格分別為300跟600,其實就聽音樂的人角度而言,並不貴,但不好是事實,而且這線還一路用到U12+,我猜iPhone也不例外,無非省了一筆成本,不過我當初買U11時候,也不少人很喜歡這條線的聲音表現,甚至幫他背書,因此喜不喜歡是滿主觀的偏好。
差異可以看這個圖DAC那段,簡單來說DNR高、THD低通常表示越好,另外音頻採樣則越高越好,而這些數據單純比較的話,高通S835之後SoC內的DAC表現應該都能超越CS4398而略遜ES9018K2M,最大差異還是各家晶片經過品牌(如ibasso FiiO SONY等等)調整的音質表現是否悅耳。
在這種百家爭鳴的年代,
回頭看ZF5Z,我不認為ASUS會浪費錢額外做獨立DAC,簡單來說她應該就是採用S845內部的Hexagon 685 DSP跟Aqstic Audio WCD9341達到DNR(130db)、 THD (-103dB)、解碼編碼(24bit/192KHz)在手機來說算是不錯,另外Aqstic Audio也具備AMP的控制能力,或許在這之後在透過一些電晶體跟operational amplifier的方式進行聲音的增益....
(From LINK)
所以如果你要說DAC,以我現有的手機來說,LG V20、U11、iPhone 7+、ASUS ZF5Z、SONY Z2。
LG V20 (ESS ES9218 *2) >>>> ASUS ZF5Z (WCD9241) > U11 = iPhone 7+(CS42L42) >= SONY Z2(WCD9320)
目前S845的晶片而言,其實我認為DSP => DAC => AMP這段Zenfone 5Z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除非ASUS有亂搞什麼,我認為最大問題...或許是ASUS軟體層面的缺陷。
(5) 問題追蹤:避開音效魔術師、DAC、AMP,只考量ARM的DSP解碼
S820之後,Hexagon DSP功能越來越多樣 LINK
我們一般聽音樂時,除了ARM中央運算會執行你的APP方式去做音訊資料改編外,DSP也扮演很重要角色,DAC之上通常都是直接接DSP,DSP將影音檔轉譯完bit之後,傳給DAC轉化為類比聲音,當然,USB中間可能多了一個容錯、打包封包跟解開封包的動作,不過原則上應該差異不大。
我們如果要確認Zenfone 5Z上面的原生的軟體或ASUS對DSP應用是否異常,
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外接USB DAC,這時候ASUS會主動關閉 音效魔術師 與 內建DAC跟AMP,
直接將DSP轉換的Digital傳遞到你的外接USB DAC進行解碼,並且透過AMP相關的晶片或設計將聲音放大出來。
網路上是有流傳使用HTC Type-C轉3.5mm,但算整體音質水平其實就我聽這麼多聲音來說,其實細節在中高音是下降的,反之不難發現一點,他低音逆向比起Zenfone 5Z豐富而自然很多...
這意味著一件事情,我目前現有的APP跟系統,其實透過外接DAC能改善低音的聲音表現!
不過老實說,當然如果你只是因為低音無法接受,HTC Type-C轉3.5mm我覺得是方案,但如果要好聽,算是浪費錢。
個人建議要換就用Spectra X nextdrive或者更好的,HTC Type-C並沒有什麼推力提升,但是Spectra 就會有推力提升感,此外音質也不會像HTC 這條線糊成一團,價格上,我買HTC 這條線$690,不過Spectra 才 $3400,便宜一點的Nexum AQUA 也才$2600,這兩款內部晶片相對於HTC好上非常多,聽感才是真的有提升。
所以問題回來啦,真的是DAC或音效魔術師的問題麼?
(6) 問題追蹤:只避開DAC、AMP,加入音效魔術師會有問題麼?
這個實驗其實也沒有非常複雜,
有哪個裝置具備DAC又不會讓ASUS關掉音效魔術師,
答案是藍芽...
我找了兩個藍芽,普通的藍芽,
藍芽運作原理,各位自己去網路上找電路圖,
藍芽本身在接收聲音時,對於聲音的封包確實具備運算上的應用,
不過他運算單元通常非常兩光,越便宜,越單純,通常就是將你傳來的格式拆封後,直接稍加整理後丟給內部DAC轉成類比音源,不會主動去做加料或改變,
同時ASUS藍芽也不會關掉他的音效魔術師,
所以如果是音效魔術師的問題,那麼他的音場或者就會直接展現出來。
交叉測試其他手機,如iPhone跟ZF3等等,
不難發現,ZF5Z的低音怪怪的...
一定是音效魔術師搞得鬼!
是音效魔術師的問題!!
是音效魔術師的問題!!
是音效魔術師的問題!!
我沒打算把ZF5Z root,所以不能有效移除音效魔術師,
所以只能從這裡大約70%肯定就音效魔術師的錯...
(7) 問題追蹤:好吧,所以這台的AMP真的沒問題麼?
經過藍芽測試,我覺得整個聲音怪怪的部分,就是ASUS 音效魔術師的問題....
當然低音厚重缺乏解析感,也不能排除他AMP推力低的可能,
其實這問題測試上並不困難,
只要找個簡單的AMP進行類比增益就知道問題,
我第一台最低階的是iBasso D-Zero MK2進行測試,
它裡面具備雙DAC跟AMP功能可做交叉測試,
是雙WM8740跟Operational AMP,不過這次只用他的AMP。
我用AMP擴大音效實驗...
不過我剛接上聽大概不到十分鐘,很明顯,Zenfone 5Z的推力表現確實也有點不足,如果有AMP的情況下,低音不會那麼厚重,相對展開不少,或許他可以提高推力,當然缺點是待機會受影響,最好的做法還是音效魔術師就讓人選擇可以關掉吧。
我猜他能做修正,這部分我有事後請教一個做主機板的朋友,他說這種要改善應該可以做到,只是同時也要看當初做這個設計的人有沒有想到預留一些設計,回想ASUS過去對於事情的反應...不是不做,只是都很慢,慢到誇張...
老實說,以上是我推論,
詳細我不知道他怎麼做...民間藏高手,應該會有人知道ASUS怎麼做比較好,
不過我認為....
問題比較朝向音效魔術師的設計不良!
音效魔術師有兩個程式,一個叫音效魔術師,他應該只是改EQ用的,另外一個是audiowizard service,他似乎近似包著一些改良過的驅動,雖然大部分人應該都認為他不是改良改善...
在國外的人形容是...恐怖的聲音XDD
Sound terrible with audio wizard
其實,ZF3的聲音在音效魔術師第二次改進修正出原音之前,
也是低音爆多又沒質感...
我不知道設計音效魔術師的人是不是特愛低音炮...
但這低音炮也太缺少質了,好痛苦阿...
雖然網路上竟然還有人喜歡音效魔術師XDD
回頭拿起LG V20聽聽,
看到這段字 "...更自然的....",
LG V20 沒什麼音效EQ可以調,但是就是相對自然,也就更好聽...音效魔術師,建議ASUS讓人可以自己選擇完全關掉吧!!
不過我自己的ZF3後來有改善,
聽說ZF4也比ZF5好很多,
我覺得是可以期待ASUS改善。 - 照相
我有貼鏡頭保護貼
慢慢補上,因為最近沒拍到覺得OK的照片
(1) 照相功能介紹
以下室內
我認為比較有趣的事情,是他會主動偵測你是照什麼,而且還算精準,例如這個花朵...
以下下午5點過後,夕陽
藍天
花
ASUS 新版WW_ZS620KL_80.30.96.111_20180921 更新之後-對照1
ASUS 新版WW_ZS620KL_80.30.96.111_20180921 更新之後-對照2
ASUS 新版WW_ZS620KL_80.30.96.111_20180921 更新之後-對照1
ASUS 新版WW_ZS620KL_80.30.96.111_20180921 更新之後-對照1
傍晚,閃光燈
FOOD
近拍
-----
後續...
WW_ZS620KL_80.30.96.111_20180921 更新後其他照片
我剛好遇到跨版本,這次更新是提升照相功能,除了前面的圖片,也額外照幾張供大家參考
不過時間上,我去這公園時間點比較早兩小時,所以光線相對比較白一點
夜拍我就沒額外測試新版本了
(2) 夜拍 (當天起霧)
我認為目前我用過的所有手機,夜拍相對於正規相機算是都慘不忍睹,雖然相對於十年前真的大躍進,但是不能稱得上可以細細討論,不過我終究討論討論ASUS。
這天測試的時候,是起霧的,以手機品質來說,實際上能拍成這樣我也挺欽佩的
這邊路燈少了點
這是台北河濱公園其中一段完全沒路燈的地方向河另一邊拍的,可以看到美麗華摩天輪
無聊放大看,幾百公尺外的房屋沒想到還滿清楚的
(3) 錄影
嗯,雖然沒在用,嘗試用4K 60FPS錄影
沒想到上傳後,Youtube沒支援直立,找一天再錄個橫的...
(4) 小結論
以近期我有的手機來說,我分兩類人,各自推薦如下:
自動拍 => iphone 7+
手動拍 => U11與Zenfone 5Z基本上算是一致
老實說,如果你不是個喜歡花太多時間對一個景物調ISO或者其他手動設定的人,我I7+、U11跟ZF5Z這三隻用下來,我認為還是 iPhone明顯比較好,主要是iPhone對於易手震或者沒耐心等照相的人而言,照相速度除了快之外,表現也不俗,相對之下,依賴自動拍照強的人還是用iPhone比較合適,當然也別小看iPhone鏡頭,如果你願意花錢買APP來作手動拍攝也是更上一層。
至於提到手動拍照,我覺得DxOMark分數反應得不錯,DxOMark在文中並別沒有提及iPhone使用額外軟體作測試,而原廠iPhone所提供的相機軟體是完全沒調整空間的(可說只有補光燈跟相機按鈕),基本上可以視為out,例如雖然U11內文中很多提及與iPhone 7+等同,但是U11可以在調整中帶來測試主觀偏好的色彩或曝光等表現,因此手動上面,Android陣營有極大優勢,至於ZF5Z沒有送測,假設ASUS沒有刪減S845針對照相,理論上會比ZF5好,不過我們就以現有看得到的分數來看,DxOMark在照相分數是比U11高分的,主要拉低的是攝影部分,當然因為U11是使用SONY IMX362,而ZF5使用SONY IMX36使用3,自然會相對好評價,不過我並不認為DxOMark帶來ZenFone比U11高的分數會有很大差異,實際上兩台使用起來是非常接近的。
以下是DxOMark官方網站提供的資料:
Apple iPhone 7: Retested with new DxOMark Mobile protocol
HTC U11: 使用新的DxOMark Mobile 评测基准重新测试
華碩ZenFone 5 評測: 傑出的中檔手機手機 照相 攝影 心得 iPhone 7+ 85 85 三台裡,自動拍照最佳選擇 U11 90 89 三台裡,手動合適,白日色澤略勝ZF5Z遜於iPhone 7+ Zenfone 5 93 86 三台裡,手動合適,夜拍略勝i7+跟U11
其實三隻手機綜合表現我認為是伯仲之間,只是個有優缺,適用於不同人。
.
. - 電力表現
目前電力表現在我用過的Android手機中算是不錯的,
相對於HTC U11跟LG V20是好很多,
網路上有些人會擔心S845會不會比S835耗電,
雖然我ZF5Z相對U11省電很多,
但我認為比較原則不能這樣比就是了,
兩者設計還是會受到品牌設計原則影響。
整體來說,我目前用了心得是偶而比ZF3更省電一點點,
電力測試這部分我是加減測試
我在滑網頁的部分,
我做兩次測試,
第一次是整天上班到下班使用,但是那時候沒SIM卡還沒開通但有連線,你會發現他一直浪費電做網路搜尋,中間我還有用WIFI玩遊戲跟上FB,回到家他還有70%。
第二次是偶然想到先放了幾小時,然後滑了35分鐘FB,大約用了5%,也就是1% FB可以用6-7分鐘左右。
玩遊戲上面,
首先2D這種,我連續玩了兩個小時,80%
3D黑色沙漠最近一直玩,
第一次測試的時候我沒有SIM卡,連續玩40分鐘(我不知道為啥他寫24分鐘,可能中間休眠不算?),用10%。
第二次測試我有行動網路,
大概玩十分鐘,比較神奇的是他只有耗掉1%
用一周之後
以下是經驗上獲得的心得,如果你要看數據我沒時間測XDD耗電量
(1) 4G 3G掛網待機 (電力壽命)←省電|| iPhone 7+ > SONY Z2 > ASUS ZF3 >> ASUS ZF5Z(2018) = HTC U11 = LGV20 = SONY SOLA >> ASUS A500CG 2014 INTEL Z2580 ||耗電→
iphone 7+曾經放了三天還有96%電力…在iOS 11.3的時候。SONY Z2如果有使用他省電模式大概兩天還能95%(記憶中Android 4.3時候最強),ZF3還是不錯只是稍弱,
至於旗艦CPU,U11 ZF5Z V20,多半一天就剩9X%左右,還是比較不耐。
(2) 4G 3G上網(電力壽命)←省電|| Iphone 7+ = ASUS ZF5Z(2018) = ASUS ZF3 >= SONY Z2 > HTC U11 = LG V20 = SONY SOLA >>> ASUS A500CG 2014 INTEL Z2580 ||耗電→
上網其實運算還滿多元的,尤其有FB那種有時候還夾帶影片,
但現在手機似乎都還應付得起,除了SONY SOLA因為太老,滑FB她影片是停播的之外XD
不過一路下來,除了早年INTEL噴電很恐怖之外,整體來說彼此並沒有強烈印象。
(3) 遊戲 天堂二 黑沙(電力壽命)←省電|| ASUS ZF3 >iPhone 7+ = ASUS ZF5Z(2018) > HTC U11 >=LG V20 >= SONY Z2 >>>> ASUS A500CG2014 INTEL Z2580(幾乎當機) ||耗電→
雖然ZF3的電池只有3000,但是整體來說卻是相對省電的,出門想到一直玩遊戲,回家大多都還有60%以上,主要還是S625似乎有不錯的調整,如果像ZF3 Zoom或者小米NOTE4那種大電池,可以想像帶出門整天打電動不用換電池的好處。
高階CPU就耗電,iPhone 7+通常玩遊戲算是相對一般手機省電,不過ZF5Z確實帶來不錯表現,目前帶出門如果玩遊戲,玩個一兩小時最起碼還有70~80%左右,比較不用擔心噴電噴。(4) 最高溫度(天堂二 黑沙)←燙|| ASUS A500CG 2014 INTEL Z2580 >> SONY Z2 >= LGV20 >= HTC U11 > iPhone 7+ >= ASUS ZF5Z(2018) >> ASUS ZF3 ||不燙→除了INTEL之外,我認為同品牌同階級主要是受到晶片奈米製程成熟度影響比較直接,10nm多少會比14nm低溫,同樣10nm後面出的S845也是真的會更低溫點,除了當年接觸過的S810因為那時代設計問題(LINK)導致比較特別燙之外...
iPhone 7+溫度算不錯,大概金屬機身也有好處,不過後出的ZF5Z用S845就相對低溫,另外ZF3因為用S625,相對明顯低溫度,當然換得就是性能差,不過老實說ZF3在android 6.0的時候跟S820性能差感覺超級低,玩天2還能直播,7.0 8.0變成全部遊戲都不能全開,更別說直播。 - 軟體更新及穩定表現
更新分為兩種
a. 作業系統 (e.g android 7 => 8)
b. 程式更新 (e.g 他會內文提到,此次提升 XXX穩定性等等)
古代手機兩種都經常出問題,現在多半只剩下作業系統會有問題。
以前曾經對ASUS更新感到失望,甚至絕望,
Zenfone 2這類早期系統更新的時候,經常像在抽命運籤,有時候更新完可以讓你手機一小時內沒電,不過Zenfone 3之後就沒這類事情消失,不過有一點讓我曾經恨過ASUS...
就是Android 6.0升級7.0的時候,有強迫症,網路上有個 "ASUS流氓更新" 是事實,這倒是讓我很不高興,因為他很瘋狂的提醒,那時有一次不小心安錯就強升級然後就變成磚了,不過這問題,ASUS總算在Android 8.0改掉了,當然這時候我就Pass掉ZF4 Pro,改買HTC U11,我希望ASUS工程師真的要體諒使用者,iPhone基本上也只有開機時會提醒,要不沒關機都一個月才會問。
Zenfone 目前的更新,我覺得算是穩定很多了。
軟體穩定性的體驗來說 (我比較在意不要中途停止運作或資料損失)
iPhone 7+ (ios 11.3~12) >> SONY Z2 (6.0) = iPhone X (11.4) > ASUS ZF5Z (8.0) > ASUS ZF3 (6.0) = iPhone 7(10.3~11.2) > Samsung S8+(7.0) = LG V20 (7.0) = ASUS ZF3 (8.0) = HTC U11 (7.0) >>>> ASUS ZF3 (7.0) = HTC U11 (8.0)
iPhone 7+ 在11.4之後幾乎沒什麼問題,可以說用過這麼多手機裡,超級穩定的存在,比較多問題在10.3~11.2之間,有時候會很耗電,有些小bug,但整體不至於當機,建議用11.4以後
SONY Z2 最後記憶在Android 6.0之後,我一整年幾乎沒有重開機過,照樣玩遊戲跟上網,非常穩定...
ASUS ZF5Z 目前為止都沒有任何異常、卡頓或閃退,算是優異的。
ASUS ZF3 在Android 6.0的時候非常穩定,當時真的是接近旗艦機的水平,一年來只有當機兩次,主要是7.0的更新半強迫有扣分,7.0 的系統表現跟垃圾沒兩樣....是場惡夢,8.0又恢復一定水平,但是程式有一定比例閃退,整體來說6.0最好。
Samsung S8+ 除了閃退程式之外,我因為用得時間只有半個月,所以沒有見到太多問題。
HTC U11 記憶中在7.0的時候穩定算是還可以,有問題都算是小問題,閃退難免,但是好像升級8.0以後開始變得非常糟糕,主要是會完全死當,以我用這麼多手機來說,後來版本是可以說跟ZF3 7.0差不多。
LG V20 其實沒有什麼太多問題,整體就是偶而溫度高,偶爾性能狂降,但是有幾次改版稍微解決,閃退也有一些。
IOS這邊除非遇到幾個版本較差的之外,通常越更新是越穩,
Android跨OS版本升級有點算是抽籤的概念,目前為止我比較聽到好評的也只有SONY,而自己經驗是SONY Z2跟Samsung兩個平板有漸入佳境之外,其他品牌都沒有原始第一版的作業系統好... - 軟體服務
(1) 一鍵換機
在新手機第一次開機後,他就會進入這功能。
這項功能非常好用,他能節省你重新設定的時間。
其實他原理就是兩支手機網路互聯後,透過軟體做有計畫的資料傳遞。
分為兩部分,新手機與舊手機,新手機作為熱點,舊手機安裝這個軟體,按照上面步驟要求,就能做資料同步傳遞,不過有些很大容量的遊戲,你進去後還是要另外更新。
整體速度不快,我嘗試 ZF3 => ZF5Z ,4GB要二十分鐘,大約3.4MB/s傳輸速度。
傳送方:
接收方:
(2) 拿起手機即可查看
過去SONY也有智慧抬起開螢幕的功能,不過相對之下,ZF5Z精準快速很多,我認為這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3) 遊戲錄影
無論iPhone還是其他Android手機,其實要直播都不難,只要稍微GOOGLE一下軟體就能學會了,不過ASUS提供了一款不錯的軟體,可以錄影或者直播,過去我在用Zenfone 3的時候,會錄到外面的聲音,不過現在改良可以錄內部聲音
(4) GOOGLE 空間
每次買ASUS產品,就贈送一個100GB空間
(5) 智慧分類
他會自動整理程式,而且精準度越來越高,以前還有幾個沒成功,現在完全都算很正確。
其他家有沒有這功能,我覺得應該都有類似的,只是我在我記憶中比較深刻的就ASUS的。 - (*補充)WIFI測試
20181002補上,
因為聽到有人說WiFi不是很好,所以做了一些測試。
WiFi這邊其實分兩種網路,一個是2.4Ghz,另一個是5Ghz,
5Ghz雖然漸漸普及,但還是中高階的基地台為主,
詳細又可分非常多,不過為了方便,現在就簡單分兩種,
2.4Ghz就是一般WiFi,傳遞距離較好,但速度遠不及5Ghz,
反之5Ghz不能穿牆,在無隔間辦公室用的話,大概能在100坪以內,
但是一但有牆的房間的話,大概連4坪都穿不透,
不過速度是2.4Ghz好幾倍,除非基地台太爛...
如果很抽象的話可以看我這台基地台,他有兩個網路。
因為為了快速傳遞我的畫作到另一台電腦,
所以買了這台還不錯,
兩台電腦在1G Ethernet的 LAN傳遞下可以到120MB/s
是真的就傳統硬碟最高速度XD
是足夠應付我的畫作大小...
只是五六年前價格好像六七千元左右(*忘了),至少算當時不錯的。
(1) 2.4Ghz- 收訊不差,但可能稍不穩
進入主題,
首先是WIFI 2.4Ghz,
2.4G是ZF5Z被詬病的部分,不過我總覺得很奇怪,我用沒問題,
所以就利用網路上很有名的AIDA64,大家可以回去測試看看...
請注意兩個東西
A. 訊號強度: - dBm是數值越接近0越好
B. 連結速度: 越高越好
從下面測試,可以發現ZF5Z比其他兩台好,連連線速度都比較快
不過為了公平起見,我嘗試換位,因為WIFI這種東西也是有互相干擾的問題
可以發現...
LG V20很微妙的沒什麼變化,
但是如果擺在中間那台,表現會是最差,而擺在最左右兩邊則會收訊較好,
一路比下來,我認為其實三台差異不大,
然而測試中,我發現ZF5Z在2.4G的訊號強度跳動較大,偶而會衝到50,另外兩台也會,但相對較少見,不過都很快就消失,來不及照相,
我猜這是可能引起某些人覺得wifi不太好的原因,
然而我的基地台因為本來就不差,所以我就算帶超過兩樓都還有wifi訊號...
所以整體來說,對我感覺上並沒有傳說中差,而且遠比上一代ZF3好太多。
(2) 5Ghz - 表現優異
5Ghz似乎沒有人說什麼,不過經過測試後,發現表現還真的不錯
如果讓ZF5在收訊最好的左右兩邊位置,可以看到他的dBm表現最好,除此之外速度是ZF3兩倍。
就算左右夾擊的最差中間位置,
ZF5Z的5Ghz仍舊表現相對另外兩台好,無論是收訊品質跟速度表現。
在我的測試,
可能我的基地台不錯,所以其實並沒有真的測試出2.4Ghz不好,
但從數據看約略知道可能不是很穩,
反之在5Ghz的部分,
雖然沒有被人褒獎,但是表現我看是很不錯的。
.. - 結論
優點:
(1) 擁有旗艦機質感且價格不錯
(2) 省電表現佳
(3) UI與軟體有下功夫
(4) 照相不俗
(5) 重量適中好握(手機同尺寸中算偏輕)
(6) 充電快
缺點:
(1) 聲音表現
(2) 少數旗艦沒有防水
(3) 鏡頭玻璃好像沒有藍寶石
不過防水這事情...回想起來以前LG V20的時候還有不少人說這有什麼用呢?
就我經驗來說,如果你住南部應該真的只有防意外掉入水中的功能,
不過如果你住在花蓮台北基隆之類的地方,多雨的地方就很好用,因為雨中拿出手機比較不用多慮,雖然說防水不是絕對防禦...
另外,
在我買來兩周後,ASUS剛好進行一次改版,我嘗試在這篇文章進行回顧,
目前使用起來系統穩定與品質表現皆不錯,
這次改版主要針對照相,這部分我覺得顏色有變好一點,
不過各位就看看前面我拍得比較自行判斷吧!
其他推薦閱讀:
謝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