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的名字」,可能是我這輩子以來,看電影遇到最多一波三折的一次。從各種約不到人─因為身邊的一堆人都看過迷版─到被質疑幹嘛去電影院看日本動畫,然後刻意選在口碑場之後訂票結果差點沒訂到。最慘的是居然被電影版的惡作劇人士給劇透,搞到我都有點身心俱疲了。
所以我這篇文,前半段會是無雷的形式,後半段才是有提到劇情,向還沒看過電影的人推坑,因為不知道劇情越多,觀賞本片的體驗越佳。
新海誠的大名我早在三四年前就有聽過,當時有個朋友推薦我看他的「秒速5公分」和「星之聲」,不過當時不知為何一直沒有找來看。直到這次為了你的名字,我一口氣惡補了「言葉之庭」、「追逐繁星的孩子」,「她與她的貓」則是原作和改編版都看了。我很喜歡言葉之庭安穩平實、最後感情爆發的劇情步調,她與她的貓的旁述手法也很吸引我,追逐繁星的孩子則是讓我有著在看宮崎駿的錯覺,而且節奏控制不算很好。
雖然追逐繁星的孩子有稍微降低我的期待程度,但是我多少還是擔心我的期望值會不會太高。用滿分100來比喻,一開始我對「你的名字」的期望值大約是130分(爆表無誤),看過繁星一片之後大約降到110分,那麼即使本片的實際表現有95分,我可能還是會覺得失望。沒想到,本片完全沒有辜負我的期待。
全片大致上都在一個很輕快的節奏,稱得上是我看過新海誠的作品中節奏最快的,雙主線的敘事不會顯得繁雜,觀眾能夠很輕易判斷男女主角的狀況。除此之外也多了我上述幾部新海誠作品中沒有的東西:笑點,還有熱血,尤其是後者,我完全沒想到某段劇情居然讓我燃起不亞於少女與戰車的諾曼第暗號的興奮感。
畫面表現無疑是一等一的,言葉之庭的湖面風光已經很賞心悅目了,本片的場景華麗程度恐怕更勝一籌,用大銀幕來看非常壯麗。除此之外看新海誠作品中有如實物的作畫也是我個人的看點之一,除了極度逼真的手機和建築景物,食物也看起來特別好吃啊。
角色刻畫方面很用心,雖然主要還是聚焦在男女主角的關係和成長,但是並沒有忽略掉他們身邊的親朋好友們,反而是充分利用了雙主線的優勢,讓觀眾對配角群都有一定的印象,即使是個性煩人的角色,到後來都似乎顯得沒那麼討人厭了。除此之外有個小配角是新海誠給粉絲的彩蛋,當我察覺到的時候嚇到差點喊出來,請各位可以注意一下。
最後,我個人觀影前另一個擔心的部分是聲優,男主角立花瀧的聲優是演員神木隆之介,女主角宮水三葉的聲優則是資歷相當淺的上白石萌音。本來有點擔心演員和菜鳥會不會在配音上有捧讀的狀況,沒想到兩人都稱得上表現優異,同個角色隨著劇情出現的不同語氣和音調都有呈現出來(好啦我承認,我根本忘記神木隆之介早就配音過好幾個角色了)。另外聲優名單也藏有不少的驚喜。
----------------------------------------以下部分有雷-----------------------------------------
其實本片的幾個概念其實算有點老梗。用過交換靈魂要素的,我印象中最早的作品是1976年的「怪誕星期五(Freaky Friday)」;兩個人隔著一段時間,用特殊方法溝通、改變過去,最有名的就是「黑洞頻率」了,基努李維和珊卓布拉克主演的「跳越時空的情書」和本片也有一些相似點。不過最神奇的是,新海誠不知道施了什麼魔法,讓舊梗也能夠炒出完美的新滋味。
由於節奏算快,加上到後面會揭曉三葉和瀧交換靈魂的時間點差上三年,對於不常看時空電影的人來說可能會有點複雜。不過故事大體上是採用順序法(把開頭算進來的話也可以說是倒敘法),日期也是相同的,整體而言不會特別難懂,拿張紙來稍微整理就一目了然。如果有看過用非線性敘事的頂尖對決的話,本片算是小兒科。
故事前三分之一的視角主要在三葉這邊,接著完全轉入瀧的視角,直到疏散計畫的後半才轉回三葉為主,最後又換回瀧。兩個主角個性不同,瀧的外柔內剛搭配直率中帶有細膩的三葉,兩人相輔相成,不會彼此搶戲。除了個性之外還利用記憶和時間落差來安排一些謎團,比方說三葉神秘的東京之行。
不得不說神木隆之介的配音實在精湛,他詮釋瀧被三葉附身時的女性化語氣和不同口音可說是唯妙唯俏;上白石萌音在這方面的表現少了點,大概就是帥氣踹桌子嗆聲那段,不過我也很喜歡她大喊「下輩子要投胎做個住在東京的帥哥!」有充分感受到她被家鄉綁住的無奈。以新人來說,她的表現算是很棒了。
順帶一提,本片資訊量最大的其實是片頭曲,二刷時應該能發現更多細節。另外我當意識到本片有片頭曲時其實蠻驚訝的,完全沒想到新海誠會用這個模式,不過四首插入曲都很好聽,而且歌詞明顯有特別設計過。我非常喜歡兩人發現彼此交換靈魂後在日記上互嗆、交流,穿插著前前世世(應該沒記錯吧)的歌聲,整段一氣呵成地流暢。
另外我也超愛糸守高校三人組窩在廢棄的社辦裡面,制定他們的疏散計畫,有著滿滿的「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熱血感,看到被瀧附身的三葉和勅使有如好哥兒們一般的互動很有趣。勅使這個角色我還蠻喜歡的,雖然對父親的作為有些微詞,但是他安分守己,認為自己可能就一輩子待在糸守鎮,但是當村子需要他來拯救時,他依然挺身而出。看到新海誠願意在5年後給他和早耶香一段畫面,著實讓我感到開心。
可惜的是,由於我被爆到雷,因此在幾個感人或是情緒激動的點,肯定比不上沒被劇透的狀態。讓我最感動的當屬三葉跌倒時,看見瀧在手上寫的字不是姓名而是「我喜歡妳」,當時我整個眼眶泛淚,讓畫面都有點看不清楚了。要是我沒被劇透的話,搭配上前面幾段,如:三葉特地跑去東京找瀧卻沒被認出、瀧看見隕石坑的震撼、兩人在分身之時總算見到面等等,一路疊加下來的虐點肯定會讓我大哭。本作半開放式的Good Ending無論對觀眾還是角色都稱得上是救贖。
不過我很確信,新海誠如果有心要在結局繼續虐下去,他能用的方法肯定一大堆,不過他這樣幹的話大概會被觀眾寄刀片吧...
當然硬要挑Bug絕對是有,但是這樣反而會破壞本片那些揪心的部分,顯得有些煞風景了。像是手機日期、彗星軌道的問題我也有注意到,不過比起一直在這種地方鑽牛角尖,我還是寧願欣賞故事和畫面構圖的如詩如畫,那個彗星分裂、落下的畫面實在美呆了,還以三葉為中心,整個鏡頭環繞了360度,光是看到那幕我就覺得值得。
至於本片究竟是被過譽還是真是神作,我想這部分本來就會因每個人的喜好而異,實在沒什麼好爭的。對我個人來說,你的名字的確是有資格被列入我心目中的神作之列。
最後提一下應該不少人發現的彩蛋。三葉就讀的糸守高中的古文老師,就是「言葉之庭」的雪野老師,我實在很慶幸我在觀影前看了言葉之庭和她與她的貓,對花澤香菜的聲線相當熟悉,使我在當下就有九成的把握兩人是同個角色(或是說同個設定的角色),後來看聲優名單時候更是確信自己的猜測。
PS:關於被爆雷的部分,當時有人故意不在集中討論區發文,還在標題寫下「女主角死掉」這個大雷,讓我超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