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最近才補番完的。真的很慶幸是最近才補番,因為可以馬上接上小說與漫畫結局一起看,胃痛時間少了很多。
先說一下我所理解的結局編年史:
(1) 言葉之庭電影版的開放(胃痛)版結尾,嗯......
(2) 2013/09發行的秦基博"言之葉"專輯,偷偷的在MV裡把最關鍵的雪野穿上秋月鞋子的結尾藏在新歌MV裡面(這個非常重要,當初如果言葉之庭的結尾剪成MV的結尾,就是直接HE開放結尾,省掉大家很多胃痛時間)。
(1) 言葉之庭電影版的開放(胃痛)版結尾,嗯......
(2) 2013/09發行的秦基博"言之葉"專輯,偷偷的在MV裡把最關鍵的雪野穿上秋月鞋子的結尾藏在新歌MV裡面(這個非常重要,當初如果言葉之庭的結尾剪成MV的結尾,就是直接HE開放結尾,省掉大家很多胃痛時間)。
(3) 2013/11同名連載漫畫的結尾,用了MV的結尾,雪野穿上了秋月的鞋子去上班。
(4) 在2014出版的小說中,結束在秋月與雪野五年後在光之庭園重逢,秋月帶著鞋子要送雪野之時。
基本上,小說是新海誠迄今對言葉之庭的最終結局版本,所以在這個版本裡有試圖整合電影與漫畫的結局:
(1) 電影結局裡在涼亭中出現的鞋子是試作失敗品。小說中有交代,被秋月媽媽說出這雙鞋子中看不重用,所以沒送出。
(2) 小說結局中兩人重逢時的造型,特別是雪野的髮型與裙子,直接套用漫畫結局的設定。所以可以把漫畫第七話的封面頁中雪野穿上鞋子與秋月並肩行走的場景,視為是小說最後結局的延伸場景。
(3) 小說結局倒數第二句話,基本上可以對得上漫畫版結局倒數第三頁與第二頁的雪野表情變化。
不過三個版本的結局也有些許出入,特別是漫畫因為不是嫡出,出入最大:
(1) 漫畫裡面秋月是在學校的時候就把鞋子完成送出,小說裡面定調這已經是五年以後的事情。
(2) 漫畫裡出現雪野媽媽在雪野穿鞋時擔心她又要去當老師。這絕對對不起來。小說中定調是雪野第一封信寫給秋月的時候她已經又在私立高中當代課老師了。
(3) 動畫最後秋月在冬天讀雪野第一封信的時候,出現的雪野是在島上的公立高中教書的場景,但是小說中雪野是在市裡面的私立高中先教兩年半以後,才又努力考上了島上的公立高中教職,時間跟秋月畢業後出國的時間差不多。(小說中的設定比較合理,這也交代了雪野在這段時間中一直也有自己努力的目標,而且兩個人其實在默默地相互鼓勵。)
話說回來,新海誠還是有給漫畫版留空間,除了前面所說的,小說結局的雪野穿著與新髮型直接套用漫畫設定以外(但是漫畫結局中秋月的衣著設定當然是錯的,秋月20歲回來的時候已經是被義大利流行教育兩年的專業人士,腳上穿的是自製的高級雕花皮鞋,不會還是高中生的休閒打扮),另外就是新海誠在動畫與小說中都沒交代一件事情,只在漫畫裡面有交代,那就是兩個在樓梯哭完以後發生甚麼事情。(回房間去.......坐在沙發上交換地址)。此外,漫畫補上了秋月回信給雪野的景。
另外幾件值得一提的事情:
(1) 新海誠有些地方一直在改,最明顯的就是秋月負氣離開後雪野在想甚麼。原劇本是在心裡自言自語說這樣對大家都好,最後爆發說自己在說謊,然後起身去追秋月。這一段獨白在電影版沒出現,變成用影像在回想兩人世界,然後爆發。小說版變成是雪野先對秋月生氣,氣到最後想到"枉費我一直忍耐沒有說,我喜歡你",然後發現自己根本按耐不下喜歡秋月的心意,接著才爆發。
(1) 新海誠有些地方一直在改,最明顯的就是秋月負氣離開後雪野在想甚麼。原劇本是在心裡自言自語說這樣對大家都好,最後爆發說自己在說謊,然後起身去追秋月。這一段獨白在電影版沒出現,變成用影像在回想兩人世界,然後爆發。小說版變成是雪野先對秋月生氣,氣到最後想到"枉費我一直忍耐沒有說,我喜歡你",然後發現自己根本按耐不下喜歡秋月的心意,接著才爆發。
(2) 小說裡面在電影ED跟小說結局中間插入了第十話,這一話藏了好幾個彩蛋,包括雪野在這五年的心聲,以及秋月在這五年的心聲,都藉由秋月的媽媽說了出來,連結了動畫ED與小說結局。
(3) 小說第十話與最終話尾聲非常用心的交代了如果雪野跟秋月最後在一起的話,家庭與社會地位都不會是問題。秋月家習慣年齡差一輪的姊弟戀,雪野家很明顯希望有女婿入贅最好。秋月透過出國修行成為專業人士的開外掛迅速在社會地位上追上來。在高中畢業前跟伊藤與媽媽的三方會談中更是在男人氣概、成熟度、識見上都遠遠勝過保守不前的前中年男子。
(4) 小說結局最後一段完全呼應第一章最後一段兩人的初見場景,是個完整圓滿的結構。
結論:如果"你的名字"算GE的話,那"言葉之庭"的結局真的是新海誠作品迄今非常罕見的HE,而且還是發生在客觀條件最不被看好的CP上。新海誠看來真的很喜歡這對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