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野凝視著雪野綻開笑顏:來還原言葉之庭小說最後一段的甜度吧!
言葉之庭小說的最後一段,特別是最後一句,很甜。但是中文小說的翻譯雖然在語意上沒甚麼問題,卻把原文的甜度減弱不少。在這一篇,讓我們來試著還原小說最後的甜度。(同時也順便要訂正這一樓第一篇當中的一個錯誤:請容我先小小辯解一下,這的確是中文版誤譯所誤導造成的錯誤。)
言葉之庭小說最終話的最後幾段,與第一話的最後幾段是完全對應的(滿符合新海誠對於對稱與完整的偏執)。我們先來看中文版翻譯:
中文版言葉第一話最後,第32頁:
中文版言葉第一話最後,第32頁:
“天邊再次響起遙遠的雷鳴。
──隱約雷鳴。
孝雄的腦海忽然浮現出這句話,隨即消失。
那是什麼?究竟在哪裡聽過的句子?他甚至想不起剛剛出現在腦海裡的那句話,可是渾身上下卻悄然有一種預感。
常去避雨的涼亭,逐漸出現在水氣豐厚的楓葉後頭,但裡頭竟然已有人坐著。孝雄的心情彷彿看見不應該存在的東西,忐忑且緩慢地走近涼亭。穿過層層綠葉後,整座涼亭映入眼簾。
那是一位穿著套裝的女人。
孝雄停下腳步。
蓄著一頭長不及肩柔順短髮的女人,正把啤酒舉到嘴邊,輕輕瞥了他一眼。
兩人的目光僅是一瞬間的交會。
在那一刻,孝雄沒來由地想,這場雨或許就快要停了吧!”
接著來看中文版最終話最後,第374頁。
“不知從何處傳來老烏鴉強有力的鳴叫,遠方的天空隱約響起了雷鳴聲。
──隱約雷鳴。
孝雄脫口而出這句話。
一股預感充滿全身。
已經可以看到浸溼楓葉後側的涼亭,那裡坐著一個人。
孝雄吸入雨水的氣味,克制住自己的心情,繼續走向涼亭,穿過層層樹葉後,整座涼亭映入眼簾。
那是一位穿著淺綠色裙子的女人。
孝雄停下腳步。
有著一頭剪至齊肩柔軟短髮的女人,正把咖啡舉到嘴邊,她輕輕瞥了他一眼。
看著雪野從快要哭出來的緊繃表情,逐漸綻開笑容。
孝雄心想,雨好像停了。”
先來說前幾段。新海誠在這裡非常浪漫。天邊響起的隱隱雷鳴是兩人緣分與愛情覺醒的象徵,「隱約雷鳴」的贈答和歌是兩人的感情言葉信物。孝雄在第一次見到雪野時就產生了緣分的命運預感,雪野則在第一次見到孝雄的時候就自己把「隱約雷鳴」的贈歌紅線綁上去了(那個誰麻煩把前前前世放一下)。
五年後再次相會時老天爺又送來了一聲隱隱雷鳴,讓孝雄知道這個緣分還是斷不了的。而五年後再次相見時,多了一句“不知從何處傳來老烏鴉強有力的鳴叫”。小說裡有說明,烏鴉象徵孝雄在當年對自己的理想,希望能用有力的雙翼突破陰雨,飛到陽光照亮的雲層之上。五年後,孝雄終於實現理想,成為一個充滿自信的大人來見雪野。
接下來是關鍵段落,讓我們來比較日文原文(從孝雄走近涼亭開始):
日文版言葉小說(文庫版)第一話最後,第32頁:
日文版言葉小說(文庫版)第一話最後,第32頁:
“濡れたカエデの葉の奥に、いつも雨宿りをする東屋が見えてくる。そこにはしかし人影が座っている。あるはずのないものを見るような心持ちで、そのまま孝雄は東屋に近づいていく。葉群れを過ぎて東屋の全体が目に入る。
スーツを着た、女性だ。
孝雄は立ち止まる。
缶ビールを口の位置に持ち、柔らかそうな髪を肩より上で切り揃えた女性が、ふわりと彼を見る。
一瞬だけ目が合う。
この雨はもうすぐやむのかもしれないと、その瞬間に理由もなく、孝雄は思う。”
日文版言葉小說(文庫版)最終話最後,第383頁:
“濡れたカエデの葉の奥に、東屋が見えてくる。そこには人影が座っている。雨の匂いを吸い込んで気持ちを鎮め、そのまま孝雄は東屋に近づいていく。葉群れを過ぎて、東屋の全体が目に入る。
淡い緑色のスカートをはいた、女性だ。
孝雄は立ち止まる。
コーヒーを口の位置に持ち、柔らかそうな髪を肩より上で切り揃えた彼女が、ふわりと彼を見る。
泣き出しそうに緊張した雪野の表情がゆっくりと笑顔に変わるのを、まるで雨がやむみたいだと思いながら、孝雄は眺めた。”
可以發現,新海誠寫開頭第一話的結尾與最後一話的結尾幾乎是用一模一樣的語句在寫。用意非常明顯:就是要讀者注意不同的地方。
不過,請先讓我訂正這一樓第一篇文章的一個錯誤:雪野的髮型並沒有變,一樣是不及肩的短髮。(請讓我再小小辯解一下,很明顯中文版把同一句話前後翻譯成”不及肩”與”齊肩”兩種不同髮型。還好,這不影響結論,就是孝雄先注意到雪野是穿著約會裝扮來了。)
讓我們來比較五年前的初會與五年後的重逢有甚麼不同:
(1) 五年前孝雄沒有想到涼亭會有人坐著,所以有點忐忑地慢慢走過去。五年後他知道雪野就在那裏等待,所以他先深呼吸一下,以鎮靜自己又興奮又不安的心情。日文的”鎮め”可以翻譯成”克制”沒錯,但是看這裡的前後文,顯然以一般的”鎮靜心情”或”平靜心情”來翻比較適當。
(1) 五年前孝雄沒有想到涼亭會有人坐著,所以有點忐忑地慢慢走過去。五年後他知道雪野就在那裏等待,所以他先深呼吸一下,以鎮靜自己又興奮又不安的心情。日文的”鎮め”可以翻譯成”克制”沒錯,但是看這裡的前後文,顯然以一般的”鎮靜心情”或”平靜心情”來翻比較適當。
(2) 孝雄在五年前跟五年後第一眼先注意到的都是服裝(原文就是斷句,所以不是倒裝的問題)。只是五年前是”怎麼會有人這時候穿上班套裝坐在這裡?”的驚訝,五年後是”啊,心上人穿了約會的淺綠裙子春裝來赴約了!”的喜悅。所以翻譯最好還是將”第一眼先看到服裝”的感覺表現出來。
(3) 五年前兩個人還是陌生人的時候,只稍稍對望一下就錯開眼光,這裡把”ふわりと彼を見る”翻譯成”輕輕瞥了他一眼”可以。但是五年後兩人在對上目光後接著就彼此凝視(最後一句),還這樣翻就很怪。不如原句照翻”輕輕地看著他”。
(4) 五年前孝雄與雪野只交會一下目光,所以孝雄當然不會注意雪野的表情。五年後是心上人久別重逢,彼此都凝視著對方,所以孝雄看著雪野從緊張到快要哭出來的表情逐漸綻開笑顏。這裡原文就是”緊張”,翻譯成”緊繃”明顯太過頭了。
(5) 五年前孝雄與雪野交錯目光後就回到自己的內心小世界,最後幾個字是”孝雄は思う”,五年後孝雄與雪野對上目光後當然就是凝視著自己久違的心上人,特別是心上人也在凝視著自己,最後幾個字是”孝雄は眺めた”。原來的中文翻譯用”看著”來翻譯眺めた,並將動詞放到前面,然後是”孝雄心想”來描述同時在思考的動作,雖然語意上沒有不合,但是就把原來強調”凝視”的語言弱化,而且因為原文最後的語言畫面很美,所以值得我們累贅一點來翻。
(6) 這個問題比較大,原文中的”まるで雨がやむみたいだ”,就我的極為有限日文水準,まるで…みたい應該是在修飾前面,說雪野的笑顏彷彿雨停了一般。如果是這樣,就跟原翻譯會差別比較大。然後我們應該可以用中文語意強一點的”雨過天青”,來詮釋”雨停了”。
根據以上的討論,可以來試著修改中文版翻譯的結尾,而這樣修改後的甜度,應該會明顯提升,也比較貼近原意:
“不知從何處傳來老烏鴉強有力的鳴叫,遠方的天空隱約響起了雷鳴聲。
──隱約雷鳴。
孝雄脫口而出這句話。
一股預感充滿全身。
已經可以看到浸溼楓葉後側的涼亭,那裡坐著一個人。
孝雄深吸入一口雨水的氣味,鎮靜自己的心情,繼續走向涼亭,穿過層層樹葉後,整座涼亭映入眼簾。
穿著淺綠色的裙子,有位女人在那裏。
孝雄停下腳步。
蓄著一頭長不及肩柔順短髮的女人,正把咖啡舉到嘴邊,她輕輕地看著他。
看著雪野從快要哭出來的緊張表情,逐漸綻開了笑顏,就好像雨過天青一般。
孝雄一面心裡這樣想著,一面凝視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