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浪潮來襲,身為美術人位於海嘯第一排必須嚴肅面對,正反雙方陣營在拉扯,我認為市場大人終會做出決定,而順從的人會存活,忤逆的則被淘汰。現在已經有許多遊戲公司開始引進人工智慧了,可搜尋到不少美術職缺要求使用的(此AI非Illustrator)。
之前有人在廣場聊天室問:「神姬的角色圖如果用AI畫出來不知道會怎樣耶?」我直覺反應是6482應該很需要吧,一張圖用十年,一人繪師包辦整個遊戲的超客家精神,上次股東會時還自稱公司2D美術能力優秀(汗)……總之祝福他們,臺灣堅持做開發的遊戲公司我都尊敬。至於用AI畫神姬我也很好奇,就趁這個機會來學習AI繪圖,平常都在創作3D,沒用到2D繪圖故一直沒接觸。
這個模型和原作各方面還原度都挺高的,首圖就是以此生成,但缺點是很容易產出畸型、醜圖,要唱很多咒語才會正常,且和其它模型(例如特定角色)難以並用。為何做鬼童丸?其實祂相當強,但身為兵階外觀又不香被邊緣有些遺憾,在此給個幻想機會。
第二個(以二號稱)不同於初號,這是需要和其它大模型並用的附加小模型,受到搭配的內容影響,畫風與原作有差異:眼睛、臉長得不同,臉部周圍及身體線條細緻,色彩對比飽和較低但較豐富。不唱多餘咒語讓AI隨便創作(右下很像白額虎純屬巧合):
畫風煉好了,那麼讓它畫個特定角色試試吧,以下以阿克婭和雷姆為例,為啥選她們?因為有名,以及過去神隱幻姬曾經合作過,有官方圖可參考:
二號搭配阿克婭模型:
感覺挺好的,二號權重加強後影響了服裝變成東方風格,我並不討厭。
二號搭配雷姆模型:
此案例我刻意加強雷姆權重,因為少了就會影響頭髮沒法遮一隻眼(釀就不像雷姆了),加上雷姆模型海量素材訓練下本體印象十分強烈,不像阿克婭案例變化得有趣。
那麼讓AI重畫遊戲角色呢?畫東方、艦娘什麼的肯定沒問題,幻想神姬就比較困難了,訓練一個角色少說要數十張圖,整個遊戲系列都沒這麼多,冷門作品也沒啥同人圖可用,天照除外,一直畫天照然後變成職業繪師的勵志案例:
我也可以用3D建立蜃的訓練素材啦,3D模型建好後各種姿勢、角度的照片要多少都有,有些遊戲公司確實會用這種工作流程,不過……還是以後再說吧。
有二種方法可以嘗試,一是唱咒語,以文字盡可能說明特徵,來讓AI畫出近似的,能夠還原的程度就考驗魔法師的實力了,而我只是個新手,這是二號搭配咒語試圖畫宇迦花嫁的案例:
另一種方法是用少數圖訓練,不是個好方法,但可以嘗試,用僅兩張圖訓練了宇迦花嫁模型,並搭配二號的嘗試,設定時用了兩種版本,一是偏重角色特徵:
二是偏重原畫風:
再一例是二張圖訓練白額虎,搭配二號偏重原畫風:
很明顯僅用兩張圖無法訓練AI學會一個角色,不過至少它還知道自己在畫什麼,基本特徵都有抓到,目前要產出能實用的冷門特定角色還是得靠魔法師詠唱和繪師修圖,或是用草稿以圖生圖,反正應該都比從零開始手工畫要輕鬆吧。
前面的圖手都有問題,手腳指畫不好是AI和人類的通病,解決辦法通常就是人工修,有些美術自嘲是修手師,還有職缺直接寫要會修手的:
不過科技進步很快,其實現在已經有許多方式能解決這個問題,例如以下讓AI依照左圖姿勢抄,便順利地把十隻手指畫出來了:
可以照著真人動作畫成漫畫圖,也能反過來讓AI畫的寫實人物cos遊戲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