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開始派對吧: 以3顆星星通過第一關。 *"Get the party started"為紅粉佳人(P!nk)的一首歌名。 |
豺狼人剋星: 打倒900隻豺狼人。 |
桑琪、斑仔和艾德: 在不驚嚇超過3隻獵狗的情況下通過第三關。 *《獅子王》(The Lion King)當中三隻鬣狗的名稱。 |
矮人瀑布: 拯救13名困在桶子裡的矮人。 *好像是個電影《哈比人》(The Hobbit)裡面的梗,不好意思還沒看過。 |
勇敢的小小裁縫師: 在第四關中別讓英雄死於雙頭怪之手。 *迪士尼1938出品的一部打倒巨人的小短劇名稱。 |
喬治撞樹: 找到喬治! *George是1997年電影《森林泰山》(George of The Jungle)當中泰山的名子。 |
手指剪: 找到對應的草叢組合。 |
黑桃A: 不建造任何兵營就通過第五關。 |
空襲大師: 以獅鷲騎士打倒25隻佩里松鷹。 |
魔法風雲會: 使用魔法花朵殺死80名敵人。 *應是指卡牌遊戲"Magic: The Gathering"。 |
白色兔兔: 嚇到11隻正在發呆的兔子! |
幹嘛這麼認真?: 打敗西西艾漢,豺狼人的首領。 *《蝙蝠俠》中反派角色小丑經典台詞。 |
精靈森林羅賓漢: 在所有精靈森林的戰役中都得到3顆星星。 *"來自於"Robin of the Wood",一款惡搞羅賓漢(Robin Hood)的1985年遊戲。 |
仰望者: 得到15顆星星。 |
躲貓貓: 找到三位在玩躲貓貓的好朋友。 |
糖果大逃亡: 拯救漢斯和埃塞爾。 *應該是把Candy Crush改成Candy Rush無誤。糖果屋的兩個小朋友不知道為什麼不是用本名Hansel跟Gretel。 |
Fee-Fi-Fo-Fum!: 把魔豆長到天上去! *《傑克與碗豆》中巨人愛哼的曲調。 |
侏儸紀湖泊: 使一名敵人晶化超過10秒鐘。 *從《朱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改過來的,當中以封在琥珀中吸了恐龍血的巨型象蚊成功複製出了恐龍。 |
賈不妙: 壓扁10隻地精! *賈不妙(Gargamel)是漫畫《藍色小精靈》(The Smurfs)當中一直想抓住小精靈的反派角色。 |
蘑菇說: 連續9次挑戰蘑菇遊戲成功。 *是的,國外也有老師說(Teacher Says)這個遊戲。 |
滅克羅: 在他們自我複製前打倒100隻克羅米。 |
番茄殺手!: 使用毒藤植物殺死500名敵人。 *出自1978年恐怖電影《Attack of the Killer Tomatoes》。 |
花園之歌: 觸發50株魔法植物。 *為David Mallett的一首著名美國民歌名。 |
真理之語:[*1] 僅靠給予傷害來打倒5隻潘達斯奈基。 |
我說的是紅線: 讓士兵閃避50次爆破魔法。 |
妖精鈴聲: 在所有妖精樂園的戰役中都得到3顆星星。 *應該是來自遊戲《泰拉瑞亞》(Terraria)當中的道具妖精鈴鐺(Fairy Bell) |
權力遊戲: 打倒暮莉希婭! |
繁星點點: 獲得30顆星星。 |
我喜歡動來動去!: 跟有趣的狐猴好好玩一下。 *電影《馬達加斯加》(Madagascar)裡出現的曲目。 |
叫我豬先生: 讓衝鋒野豬踩死20名敵人。 *《獅子王》當中疣豬彭彭被叫成豬(Pig)怒而說的話。 |
魔法師的學徒: 找到三件學徒的遺物! *來自於迪士尼1940動畫片《幻想曲》(Fantasia)當中的第三個段落主題。(感謝Lumos大大協助補充) |
龍與地下城: 使用貝爾薩特或阿什比特打倒100名敵人。 *D&D即為桌遊Dungeons and Dragons的簡稱 |
這是個陷阱!: 阻止瑪格袒斯封印防衛塔至少8次。。 *《星際大戰》中阿巴克上將(Admiral Ackbar)的經典台詞。 |
兄弟對決: 讓反叛者打倒50名暮光精靈。 |
凜冬將至: 使用巫術石凍結100名敵人。 *《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裡史塔克家族的族語 |
爬的越高...: 在穿過一半的場地前打倒7隻石魔像。 *應該是來自諺語"The bigger they are, the harder they fall.'(爬的越高,跌的越深),這裡不太清楚跟大金剛有什麼關係。 |
光輝之城: 在所有古代都市戰役中都得到3顆星星。 *《龍與地下城》的其中一個版本名稱。 |
我們是冠軍: 打倒蜘蛛女神! *皇后合唱團(Queen)的一首經典曲名。 |
搖滾巨星: 得到50顆星星。 |
星海爭霸; 贏下所有戰役中的星星。 |
孫子兵法: 閱讀所有提示卡。 *真的是這樣翻的。 |
模擬城市: 在所有的建地裡都建上第四階的塔。 *《模擬城市》(Simcity)為一款遊戲的名稱。 |
綠箭俠: 使用援兵的投射武器打倒500名敵人。 *綠箭俠(Green Arrow)為DC漫畫中的一位超級英雄。 |
戰爭總是如此: 葬送1500名士兵。 *遊戲《異塵餘生》(Fallout)裡固定的開場詞。 |
叮!叮!叮!: 將三名基礎的英雄都升到等級10。 *指的可能是Spider LOC的一首歌"Ring Ding Ding Ding"。 |
人骨拼圖: 由打倒敵人得到總計10萬塊錢。 *1999年的一部電影名稱。 |
真心話大冒險: 在任一關卡中提前叫來13波以上的敵人。 *是的,國外也是有Truth or Dare這個遊戲的。 |
只能算一個:[*2] 使用落雷一次解決10名敵人。 |
1.21吉瓦!:[*3] 釋放總計1210道閃電。 |
英雄,我需要你: 在英雄不死亡的情況下通過三個關卡。 *"I Need a Hero"指的可能是邦尼泰勒(Bonnie Tyler)有出現過在《史瑞克2》當中的同名歌曲。 |
可不是今天!: 在英雄不死亡的情況下通過七個關卡。 |
我自願當犧牲者: 派出500名以上的援兵進入戰場。 *《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中主角自願代替抽選為遊戲參加者的妹妹時所述。 |
渾身是勁: 完美格擋合計1000點傷害。 *1984年的一部歌舞電影與主題曲名稱,於2011年出品同名改編版。 |
陶烈兒學徒: 使用600次幻影刃舞。 *陶烈兒是電影《哈比人》(The Hobbit)出現的女精靈名稱。 |
1,2,3......種植!: 生長100次刺藤! *遊戲《植物大戰殭屍》(Plants vs Zombies)每個關卡開始時都會出現的句子。 |
王之葉:[*4] 給予同一名士兵25次恢復效果。 |
藍波戰法: 使用魔爆箭殺死50名飛行的敵人。 *從電影《第一滴血》(First Blood)衍伸出來的詞語,多代表用機槍隨機掃射的戰鬥方式。 |
搖籃曲!: 殺死50名睡著的敵人。 |
幻影隔離: 將敵人關押至時光牢籠共計1000秒。 *"Phantom Zone"為《超人》中用來關卡犯人的異空間,這裡改成Zoned比較類似動詞的區隔的感覺。 |
紅五: 在5體奧法哨兵啟動的情況下通過任何一關。 *《星際大戰》裡主角成為反抗軍飛行中隊「紅色中隊」5號隊員而獲得的代號;圖即為反抗軍的X翼戰機(X-Wing)。 |
這是一種魔法: 使用異能毀滅的爆破打倒50名敵人。 *皇后合唱團(Queen)經典歌曲"A Kind of Magic"當中的歌詞。 |
反制大師: 打倒250名處於沉默狀態的敵人。 |
凡人皆有一死: 同時標記5名目標。 *《冰與火之歌》(A Song of Ice and Fire)當中的「高等瓦雷利亞語」,故事裡厄斯索斯地區的一句常用語。 |
大殺特殺!:[*5] 以赤色處決殺死一波中的10名敵人。 |
波寧人:[*6] 在單一關卡中同時存在著8頭以上的符文熊。 |
沒有痛苦,沒有收獲: 使用樹林咒詛造成10萬點以上的傷害。 *"No pain, no gain"本意為「沒有付出,沒有收獲」,不過這裡的pain應是一語雙關為「痛苦」的意思。 |
重量級拳頭: 用一次怪木重擊就暈眩10名以上的敵人。 |
野火收成: 丟擲1000顆炙熱堅果。 |
穩住陣線!: 在英勇止息生還10波。 *應與電影《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有關。 |
還不到時候...還不到...:[*7] 在英勇止息生還20波。 |
別跟我扯什麼機率: 在英勇止息生還30波。 *《星際大戰五部曲:帝國大反擊》裡角色韓˙蘇羅(Han Solo)所說過的話。 |
有種就過來搶阿!: 在英勇止息中殺死總計1萬名敵人。 *電影《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對敵人開戰前要求斯巴達軍交出武器投降的回應。 |
帶著你的盾回來,或躺在上面也好: 在單一場英勇止息的戰役中送葬300名士兵。 *《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斯巴達王出征前其妻子對其所說。 |
堅守陣地!: 在暮光侵襲生還20波。 |
血日東昇: 在暮光侵襲生還40波。 *《魔戒》中精靈王子勒苟拉斯臺詞,象徵曾發生過血戰。 |
那個不算數!: 殺死總計43隻暮光暴徒。 *不太清楚由來是什麼,可能是來自中文對44的忌諱,所以只算到43隻。 |
古嚕: 打敗100隻血曜豺狼。 *向《魔戒》中著迷於魔戒力量的咕嚕(Gollum)致敬而來,手中的魔戒也被替換成了血曜石。 |
米切爾 - 海吉斯: 收集三顆異樣的骷髏頭骨。 *持有聲稱具神祕力量的「末日頭骨」的家族名稱,然而今持有人拒絕將其接受科學檢測。 |
解放馬力克: 協助馬力克脫離困境。 |
大笨狼:[*8] 幫助大笨狼抓住快跑鳥兒。 |
斬首斬首者! 打倒斬首者,斑姆! *原句為電影《魔鏡夢遊》中紅心皇后常說的話,簡單講就是「把他頭給斬了!」這裡刻意把"His/Her"改成了"Your",用來反指斬首者自己遭到斬首。 |
病蟲害防治: 殺死100名復仇騎士。 |
美麗的寧羅斯: 使用白樹的力量沉睡總計200名敵人。 *"Nimloth the Fair"為J˙J˙R托爾金作品《精靈寶鑽》中努曼諾爾帝國的聖白樹,Nimloth本身在辛達爾語中則是「盛放白花的」的意思。 |
百足退治: 擊敗憎惡者,班傑冥門。 *日本古代一篇有關前往龍宮城打倒大蜈蚣的故事名稱。 |
紅旗之旅:[*9] 以伯弗克殺死100名敵人。 |
命運撥片: 擊敗黑炎魔戈狄斯。 *電影《吉他狂想曲》傳說中由惡魔角製成的吉他撥片。(原文雙關亦有「命運的節選」之意) |
偉大防衛者: 戰勝所有普通模式的戰役。 |
英豪遠征:[*10] 戰勝所有戰役的英豪挑戰關卡。 |
鐵之遠征:[*10] 戰勝所有戰役的鐵腕挑戰關卡。 |
至尊防衛者: 戰勝所有專家模式的戰役。 |
*1 "Vorpal Blade"指的是"Vorpal Sword"的劍刃,為出現在愛麗絲系列作品中的一把寶劍,被用來殺死怪物「傑伯沃基」(Jabberwocky)。Vorpal的意思作者本身並沒有完整說明,有人推測是verbal(口語)跟gospel(真理)的複合字,由於圖片也已經有劍了所以這裡直接以「真理之語」作為Vorpal Blade成就的翻譯。至於跟潘達斯奈基有什麼關係,這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2 "Only counts as one"是電影《魔戒》中相當有名的句子,大致是在說解決了再大的敵人還是只能算殺死了一個;這裡應該是在表示還是只能算放了一次落雷。
*3 "1.21 Gigawatts!"這句話出自於1985年電影《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好像是啟動時光機所需要的能量。劇中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是因為被送回過去還沒有足夠的科技能夠產生那麼大的能量,所以必須使用落雷的電力來啟動。
*4 "Kingsfoil"為出現在《魔戒》中曾用來治癒佛羅多與伊歐汶的草藥「阿夕拉斯」(Athelas),又稱「王之劍」(Kingsfoil);至於為什麼會有王之劍這麼詭異的譯名我查到的結果有一說是精靈語原先全句應為「王者助益之葉」(asëa lassë aranion),後來才演變成athelas,所以正確的意思應該就是「助益之葉」。這裡取比較順的翻法直接將"Kingsfoil Leaves"翻為「王之葉」。
*5 "Killtacular!"是遊戲《最後一戰》(Halo)系列連續快速殺死4個人時會出現的系統語音。"Tacular"就我查到是那種「有點好又沒有真的說那麼好」的意思,也有人表示是類似「做的好」那種意思。這裡最後還是決定採比較簡單的翻譯。
*6 "Beornings"來自於《魔戒》裡的變形人比翁(Beorn),能夠變形成大黑熊的他帶領了一隻人類部隊被稱之為波寧人(Beornings),其主要即是以變形人和住在森林裡的人所組成。
*7 好像是引用電影《神鬼戰士》(Gladiator)的結語詞,全句為"I'll see you again... but not yet... not yet..."(我會再見到你的... 但還不到時候... 還不到...);不好意思還沒看過那部不是很清楚詳細狀況。
*8 "Wile E."來自美國華納兄弟動畫《大笨狼與嗶嗶鳥》(Wile E. Coyote and The Road Runner),劇情內容簡之為詭計多端的大笨狼永遠抓不到跑的快的嗶嗶鳥的連續短篇系列(這部真的超可愛的XD 沒看過的一定要自己去GOOGLE看個幾部)。值得一提的是,「大笨狼」或者另一種翻譯「威利狼」都不算是準確的翻譯,Wile E.為由wily(詭計多端、老謀深算)變化而來,不過我也喜歡大笨狼這個翻譯,畢竟也沒有更好的了。此外,成就圖示上的字母"ACME"為劇中大笨狼取得各種各樣神秘道具的公司名稱(Acme Corporation),Acme本身代表的則是「頂點、頂峰」之意。
*10 老實說我一直盡量避開了去翻譯Kingdom "Rush",一來是沒必要英文比較有質感,二來是真的很難翻。我的理解Kingdom Rush指的不是什麼王國或皇城突襲什麼的,明明就是自己被人突襲怎麼會突襲;他指的是「王國方反擊並討伐敵人的遠征」這種Rush的感覺,所以如果要我翻譯的話應該會是「衛國遠征」、「護國遠征」之類的東西。所以這裡才會用「遠征」這個詞才翻譯R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