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內容的概要翻譯:
小隊連結(Squad Link)不僅限於可以幫Railjack: 原本Tennocon展示還有一個是讓別的星球上的玩家呼叫太空小隊入侵一艘Grineer的船, 然後入侵Grineer船的玩家要上傳一組東西去幫助地面小隊讓他們完成任務. 用Tennocon展示的那個任務來說, 如果接收到任務的隊伍身在像是Grineer船上, 所以周圍沒有什麼看起來很像護盾產生器的東西的話, 遊戲會自動產生一個近似的目標, 比方說在Grineer造船廠上的主機之類. 如果是夜靈平原上的隊伍尋求幫助的話, 有可能會是Railjack那邊的玩家要打下一顆衛星.
小隊連結也不一定都是去處理掉一些對玩家不利的狀態, 也有可能是一個小隊完成目標後, 另外一個小隊會獲得增益效果.
首席製作人Dave Kudirka說這有點像是Uber一樣隨時隨地都可以呼叫. 他還半開玩笑的說他們想加入一個聲望系統, 讓玩家看他們回應了多少呼叫.
Railjack的進入門檻很低, 有氏族就能蓋, 不過不是新手就能加入的內容. 不過新玩家一樣可以去當人船上的成員. 創意總監Steve Sinclair說要有自己的船不會像玩家能輕易進入福爾圖娜或是夜靈平原那麼快. 他也提到設計小組也可能對此作出一些妥協, 像是用類似星際公民(Star Citizen)的出租船艦系統, 但是把客製能力暫時取消直到玩家有自己的船為止. 他們現在每次作新東西都會面臨到這問題, 老手有山積的資源可以馬上下去玩, 但是因為新東西而跑來玩的新手卻會被這卡住. 倒底要怎麼樣平衡, 他們也還在傷腦筋.
Tennocon的Railjack展示中, Danielle的Wukong Prime被船上的彈射裝置直接射進Grineer船上; 不過在閉門展示中, 她往一架Grineer戰機彈射, 結果像驚奇隊長(Captain Marvel)那樣直接從船的另外一端穿出去, 還得自己往回飛. 這彈射系統一開始其實不存在, 是設計小組發現玩家用Archwing往大船飛過去太花時間了, 所以參考了盜賊之海(Sea of Thieves)可以把海盜塞進砲管往敵方船艦射出去的作法, 讓玩家可以把戰甲用類似的方法彈射出去.
關於Railjack到底有哪些地方可以跑這問題, 答案是Railjack的有自己的一套星圖, 會採用這作法的原因, Steve的說法是雖然他們希望能將各項內容連結起來, 但是依然希望保留Warframe的特色之一, 也就是能快速的加入一個任務, 然後花個5, 10, 或是15分鐘打完收工, 而不是像精英:危機四伏(Elite Dangerous)那樣要打一次6個小時. 就連船的設計其實也比較像是一台戰甲: 有各式技能等等.
Railjack有各式內容可以客製. 主砲, 副砲, 導引武器, 誘餌等都可以調整. 船上的系統叫能量模組, 類似戰甲的技能. Steve說這樣的作法讓船有類似戰甲的感覺, 可以讓玩家自己調整能力. 另外, 船艦上的系統不是用經驗值, 而是消耗資源去升級.
另外一個Railjack的系統是讓玩家在任務中即時調整能量模組. Steve說他們希望玩家可以一個任務接著一個任務玩下去, 而不需要依據任務需求回去最佳化船艦的系統. 現行的戰甲系統在任務中mod都是鎖死的, 要更換mod只能回船上的軍械庫去調整. Railjack的系統概念則是從超越光速(FTL: Faster Than Light)而來, 船上所有的系統都要消耗能量, 玩家如果要入侵敵方船艦的話, 可能就要把砲塔關掉然後打開隱形裝置之類.
現階段船上每個人都可以調整這些系統. 但是有個可能的問題是會一堆人搶系統操作權, 像是在激戰中關掉砲塔的能源之類的. Steve是說他們眾多的想法之一是讓船的擁有者可以鎖定特定系統的權限, 不過這也還沒決定就是.
至於玩家搭乘的船艦, 則是看是誰在旱塢把船叫出來, 就是用他的船.
劫船方面, 所有艦上的玩家都可以去劫船, 也就是最多場上可以有4艘玩家控制的船飛來飛去. 被玩家控制的船甚至還會拿到速度方面的加成, 讓玩家可以結隊飛行. 雖然在Tennocon展示中, Danielle輕易的就搶到一艘Grineer的船, 但實戰中玩家如果不把敵艦上的敵人清光的話, 可能開船開到一半就會被打. 另外一個是在Tennocon展示中關閉的系統: 如果敵艦受損嚴重, 玩家在操作敵艦前得先把船修到能開的程度才行. 不用彈射系統的話, 玩家得先把敵艦的引擎射掉才能進去; 但若是用這作法, 玩家就要先把引擎修好才能繼續飛. 另外就是敵方船艦都沒有能量分配系統, 那只有玩家的船才有.
如果船上的人都跑光了, 駕駛就得自己處理所有的事情: 從開船到處理其他甲板上的雜事都得自己包辦. 不過玩家也可以找NPC幫忙. 像是升級在輪機室的NPC可能讓護盾補充速度增加, 但目前還是不太清楚詳細這系統到底如何運作. Steve對這系統的講法聽起來像是刺客教條:奧德賽(Assassin's Creed Odyssey)的招募系統. 舉例來說, 玩家從索拉里斯的Ticker那邊幫NPC還債, 然後招募他到船上來.
(中間有一段是在講遊戲引擎的部分, 他們會升級遊戲引擎, 但是也會注意不讓玩家的電腦跟不上.)
死敵系統的概念則是從中土世界:魔多之影(Middle-earth: Shadow of Mordor)而來. 讓玩家有個會隨著進度跟著提升的敵人. 玩家用什麼戰甲或是能力殺死他的話, 他下次出現就會獲得該戰甲的能力或是對特定能力免疫. 他會跟Stalker一樣出來偷襲玩家, 但是不會出現在劇情任務或是無盡任務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