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禗忻兄的分析,個人認為有點值得商榷的地方,
且在這裡略述一二。
首先,若說心存惡念,有機會選擇向黑暗低頭的才算「人性」/「真實」,
Tactics Ogre裡能夠選擇參與屠殺平民、放棄義姊的主角デニム,
也許不錯比較「人性」/「真實」。
但值得追問的是,
這個「人性」/「真實」的選擇是由甚麼賦予的?
是故事的設定?抑或是遊戲的系統?
答案是後者。
在正式的故事設定上,依然是カチュア登基為女王,
デニム貫徹「好孩子」角色,並沒有成為九五之尊,
詳請可以參考這個年表。
(年表中有「*」的是網主個人猜想,沒有「*」的是官方設定)
故此,FFT的「敗筆」,
不在於故事的設定,而在於令玩家毫無選擇餘地的遊戲系統,
在故事主線不設額外分岐,一條直線到底。
不錯,附帶分岐的Tactics Orge在製作劇本時得更加用心,
這一點值得欣賞,但嚴格來說這些分岐只是bonus。
歸根究柢,選擇那些「人性」/「真實」行動的,
不是デニム,而是玩家自己。
第二,是主角的出身。
我認為Tactics Ogre的デニム出身平凡,但不如禗忻大所說的平凡﹔
FFT的ラムザ出身富貴,但不如禗忻大所說的富貴。
デニム本身是パグラム人,屬於統治階治的民族,
其父プランシー神父雖非達官貴人,但社會地位肯定不算低,
而且與教廷權威人士關係頗佳,
要不然デニム小時候不會有機會多次去大神官モルーバ家裡玩。
假如不是霸王ドルガルア家變和失蹤,釀成內戰,
デニム應該可以在平穩豐足的環境下成長。
(另外,他參戰的原因最初只是和老朋友一起向暗黑騎士團報屠村之仇,
沒啥放眼國家興亡的視野,也沒有太多的政治理想,
談不上「挺身而出的理由是對大時代的不滿」。)
至於ラムザ,他不錯是出生於權傾朝野的名門ベオルブ家,
但終究不是長子,而且還要是妾生子,
加上年紀輕,仍在軍官學校讀書時對外的戰爭早已終結,
根本沒有機會建立任何堪與兩位兄長匹敵的武勳,
再怎麼說,繼承權大概也終生無望,
應該會得到一個不上不下卻衣食無憂的地位到死為止。
誠然,我同意ラムザ人生的出發點比デニム有利,
但有一點關鍵之處不得不察
──デニム在遊戲開始時的平凡不是他自己選擇的(那是他父親帶同全家隱居所致),
但ラムザ在遊戲開始時的潦倒卻是他自己選擇的(質疑貴族所為,離家出走)。
從這一點可見ラムザ的決心,雖然這份決心也許可追溯至來自他父親的良好家教,
繼而歸因為「ラムザ出身好」一句話,但我覺得這種一元論的解釋失諸粗糙。
畢竟,ラムザ初次目睹兄長旗下的北天騎士團草菅平民性命時,
他還沒有正式行軍打仗的經驗,更遑論經歷宮廷內外的勾心鬥角,
即使不是作為一個騎士道信徒,而是作為一個天真的熱血青年,
會為好友胞妹無辜被殺而反感,也是人之常情。
因此,我不會覺得ラムザ的為人特別「非人性」和「不真實」。
反過來說,從小沒有受過任何正規或非正規政治和軍事訓練的デニム,
能夠在一年半載之內學會與各方軍政要人週旋,調兵遣將甚至派間諜打情報戰,
雖說他身邊不乏前輩高人指點,
但這種成長速度也未免太驚人了。
同情地看,我們可因此讚賞デニム確是少年英雄﹔
不同情地看,這情況恐怕也不太「真實」了。
第三,是Tactics Ogre和FFT的戰爭觀之比較。
在這一點上面我同意禗忻大的觀察,
FFT較Tactics Ogre更強調超自然的鬼神對戰爭的影響。
儘管Ogre Battle系列好像沒有哪一集的最終頭目不是超自然的鬼神,
而FFT在描述超自然因素時確實也有花工夫表達當權者如何利用神話和被神話利用,
在政局戰局中扮演種種角色,
然而FFT似乎比Tactics Ogre側重超自然因素。
其實FFT本來有機會談更多「人的因素」,
它的舞台是單一民族大國,不像Tactics Ogre的多民族島國,
難以在民族糾紛上面大書特書,
不過,FFT對階級矛盾的反映卻比較深入,
前半段圍繞貴族只顧爭權不顧民生,
天災、飢荒和重稅重重壓逼,平民落草為寇憤而起義……
可惜,這些不俗的設定最終並沒有得到太大發揮,
在超自然因素以外,劇中強調的「人的因素」就只餘下個別重要人物的互動,
無法突破英雄史觀的框框,承載歷史的廣大人民都褪色了。
第四,是FFT的定位。
我也覺得FFT的世界觀不及Tactics Ogre完整,
而這頗大程度上是因為它被Final Fantasy系列的陰影局限。
看見FFT裡面經常引用歷代Final Fantasy的用語,不禁有世界觀錯置之感。
只是,除了這一點,
FFT的世界觀不及Tactics Ogre完整還有另一個理由﹕
FFT只不過是應用那個世界觀的第一套作品。
稍為妥當的做法,
是將FFT跟作為Ogre Battle系列第一集的「傳說之Ogre Battle」比較。
相比之下,不難發現傳說之Ogre Battle亦有類似FFT的問題,
諸如強調超自然因素(エンドラ女王作惡是因為她墮入暗黑道),
簡單的善惡對立(正義的解放軍對邪惡的魔導師ラシュディ)
──而且,由於當年松野經驗尚淺,
傳說之Ogre Battle的問題比FFT嚴重多了。
總之,單靠一個作品是很難建立宏大而完整之世界觀的,
繼承傳說之Ogre Battle的Tactics Ogre在定位上無疑比FFT有利。
再說,Ogre Battle系列世界的歷史比較濃縮,
每個作品的故事相隔只有數年至數十年,
要彼此牽連為互相換引的網絡較為容易。
至於FFT,它和FFTA、FF12和Vagrant Story都發生在同一個世界,
然而彼此的年代相距甚遠,簡直可說是斷層了。
劇情密度稀薄至斯,世界觀再宏大也不易讓玩家投入。
最後,是善惡的問題,
這一點恐怕也是我和禗忻大看法分歧最大的一點。
是的,現實世界的戰爭往往不易有善惡之分,
這是因為戰爭是大時代洪流,捲入其中的個人身不由己,
打人和挨打都是被逼的。
既曰被逼,即無選擇可言,
沒有自由意志的介入,自然談不上善惡之辨。
但別忘了,這種說法只適用於無權無勢的平民百姓,
對於權勢、財富、武力、情報皆遠超一般平民的軍政要人而言,
他們就算沒有絕對的選擇權,也擁有平民百姓完全無法企及的選擇自由。
故此,「戰爭無善惡」論並不適用於上述軍政要人,
更無法推論出「成王敗寇」、「力量就是正義」的應然性。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善惡體現在當下處境性的個人選擇之中。
回到正題,
Tactics Ogre和FFT的兩位主角在戰爭裡有多少選擇的自由?
不多,卻不至於完全沒有。
デニム無法阻止ロンウェー公爵屠殺無辜難民,
但至少他可以拒絕參與其中。
ラムザ呢?
他本來大可與兄長同流合污,過其安穩的貴族生活,
至少劇中的神殿騎士團雖心懷不軌,卻沒有加害ベオルブ家。
不是的,
不論Tactics Ogre抑或FFT,都不認同「成王敗寇」、「力量就是正義」,
若非如此,在デニム登基的結局裡,
他已用力量壓服全國,
為甚麼松野還會刻意設定有人心懷不滿,將他刺殺?
與此同時,Tactics Ogre和FFT亦有另一個相同之處,
就是不認同個人能夠左右整個歷史洪流,
デニム權勢足以稱王,然而一天國內民心未定,
個人的權勢仍然無法扭轉國運,
登基換來的是行刺,以及國家重歸紛亂。
ラムザ的武藝足以消滅神話中的聖大天使アルテマ,
但他能夠震懾各派勢力,讓真相大白,
妨礙ディリータ用欺世盜名的方式稱王,
阻止オヴェリア公主的悲劇嗎?
很明顯的,不能。
即使是機關算盡的ディリータ,
在成功登位之後下場不也很慘?
如果松野堅持要表達「成王敗寇」、「力量就是正義」,
他不會在兩個作品裡這樣安排「成功人士」的下場。
正正是因為他相信再強的權勢也無法盡掩天下悠悠眾口,
故此才有各種「末路英雄」、「遺憾英雄」。
儘管Tactics Ogre和FFT都充滿英雄史觀的味道,
但這裡其實隱含著「歷史主體在民眾」的人文思想之回歸。
(又,如果否定民眾是歷史的主體,
所推論出來的歷史觀就往往視百姓為權貴的工具,
為了權貴的目的──不管這個目的是甚麼──百姓可以被利用,
被犧牲,被隱瞞,被欺騙。
如是者,
銀河英雄傳說裡奧貝斯坦那種「為早日達成宇宙和平統一,不妨犧牲一小部份無辜平民」的效率思維/工具理性,
就於焉合理化了,「戰爭的善惡只視乎立場而異」也變得說得通,
反正對權貴來說──只有他們才有主體性,
歸到自己一邊的就是正義,別無其他判別標準。)
這不是「不真實」,
正是松野不將作品推演至極端英雄史觀,故事的世界才顯得真實
──假如現實世界的運作法則果真是「成王敗寇」、「力量就是正義」,
手握冠絕全球之軍力的小布殊,
他攻打弱國伊拉克之前,為何還要做足公關工作,
拼命欺騙國民說「伊拉克有大殺傷力武器」?
假如「力量就是正義」,二話不說揮軍侵略就是了,
反正世人不會非議勝利者。
總而言之,我也同意FFT的故事整體上不如Tactics Ogre啦,
但兩者的對比不至於非常懸殊。
說到底,最讓我不高興的還是Square的經營手法,
用銀彈挖角之餘,又喜歡依賴Final Fantasy的名牌吃老本,
也不管這對遊戲界多元的健康發展有沒有好處…… = =;
PS.
ラムザ沒有那麼無神經啦…… ^^;
一開始離家出走不也是因為無法接受兄長的暴行,
惟有一走了之,隱姓埋名當個卑微傭兵,既逃避現實也自暴自棄嗎?
及後得悉大哥弒父時,這個惡貫滿盈的大哥馬上就變身異形並伏誅,
連揭發真相的二哥也喪命了。
要找人追究也好,要找人團聚訴苦也好,
這些人也不在世上了,
唯一剩下來的親人只有老妹,而老妹正好在神殿騎士手中……
ラムザ會馬上追蹤神殿騎士,也許一半是為了發洩,一半是為了逃避失落感。
不過劇情交待得太快太簡單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