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爾古・卡姆蘭
前面的波爾古來自凱爾特神話的英雄庫丘林手持的槍Gáe Bolg
不知道這把的等著被死棘之槍刺穿心臟(真的不認識的請直接搜尋死棘之槍)
卡姆蘭之戰
卡姆蘭是個地名又稱劍欄,傳說中是亞瑟王最後決戰的地點
在這場戰鬥中,亞瑟王殺死了叛亂的莫德雷德,但自己也受了致命的重傷並在不久後死去。
莫德雷德
他是亞瑟王同母異父的姐姐莫歌絲的兒子,名義上為亞瑟王的外甥,但實際上卻是亞瑟王與莫歌絲亂倫而生出的不義之子(私生子)。
事件的經過
亞瑟王在出征布列塔尼捉拿蘭斯洛特的時候,他將卡美洛國內所有大小事務都託付給了莫德雷德,但令他沒想到的是莫德雷德卻趁機背叛了自己的舅舅,不但篡奪了亞瑟的王位,掌控了整個卡美洛,甚至脅迫王后桂妮薇兒與他成婚。亞瑟王聞訊後,急忙返回了卡美洛,隨後兩人便在索爾茲伯里附近展開了一場決定生死的劍欄之戰(卡姆蘭戰役)。大部分圓桌騎士,包括莫德雷德都紛紛在這次大戰中身亡。亞瑟王也深受重傷,在處理了王者之劍後,便在三位神秘婦人的陪伴下,乘坐一艘黑色的船隻前往阿瓦隆。
這隻荒神的名字結合了凱爾特和亞瑟王傳說,應該是要強調祂是來自歐洲的鋼鐵騎士
外型上也確實符合鋼鐵騎士的樣子
雙輪戰車

雙輪戰車(Quadriga)是古羅馬用四匹馬拉起的戰車,常出現在當時的奧運會上。
顧名思義就是台戰車
特斯卡特利波卡

特斯卡特利波卡(意為煙霧鏡)是阿茲特克神話中,最重要神祇之一,祂統轄阿茲特克傳說的第一太陽。祂是至上的神靈力、人類命運的操弄者。祂和中美洲其他神祇不一樣,不代表任何一種自然力,也不是某個部落的守護神。祂代表世間的無常,是「眼前、當下之主」,並像「夜晚之風」一樣無所不在、捉摸不定。
特斯卡特利波卡一旦降世,帶來的必定是混亂。如果有個富有的人本來事事順利,後來卻突然陷入赤貧,妻離子散,那必是特斯卡特利波卡在作祟。
有一次,祂在傳說中的托蘭城以年輕戰士的姿態現身。他擊鼓吟曲,聞者莫不為其所迷,紛紛不由自主地跳起舞來。人們如癡如迷;然而,每唱一首歌、每跳一支舞,都有人從危崖墜入深谷。泰茲卡特里卡的笑容,便是毀滅的訊號。人們說:「他只會著弄人;永遠不會對任何人真誠、不會做任何人的朋友。」故給他「與各方為敵者」(Necoc Yaotl)的稱號。
遊戲中稱呼祂擁有毀滅城市的力量
很符合到處製造混論的形象,外型和配色也很像
沙利葉
據《以諾書》的講法,沙利葉的任務是保護人的魂不受罪的玷污,同是也是掌管月亮的天使,古時候人們認為月亮是儲存著死人靈魂的地方。
沙利葉因為職務的關係,具有所謂「邪眼」的能力,被邪眼瞪到的生物行動將會被封死。
遊戲應該是取材自邪眼能力的部分,頭上那顆大眼睛和能力很符合邪眼的稱號
埃忒耳
埃忒耳(Αἰθήρ)在希臘神話中是「太空」的擬人化神,他代表了天堂。
他是眾神所呼吸的純潔的天堂空氣,不同於凡人所接觸的空氣(ἀήρ)。
在赫西俄德的《神譜》中他是厄瑞玻斯和倪克斯的兒子,赫墨拉的兄弟。
他是世界的靈魂,所有的生命從他而出。
埃忒耳還被作為宙斯的保護牆而為人所知,他將塔耳塔羅斯(地獄)攔在宇宙之外。
「以太」之名來源於他。(有去看索爾黑暗世界的就會認識這個詞)
感硬種是祂的老媽,因為代表太空所以會飛?
感覺和典故關連不大,似乎只是為了幫感硬種鋪梗用的
倪克斯・阿爾瓦
倪克斯(希臘文:Νύξ「夜」)在希臘神話中是代表黑夜的女神,也是希臘神話中的原始創世神之一。在羅馬神話中她的名字為諾克斯(拉丁文:Nox)。
她與自己的哥哥厄瑞玻斯(黑暗)生下了埃忒耳(太空)和赫墨拉(白晝),然後她自己又生育了摩墨斯、波諾斯、摩羅斯、塔納托斯、許普諾斯、奧涅伊洛斯,以及赫斯珀里得斯、克厲、命運三女神、涅墨西斯、阿帕忒、菲羅忒斯、革剌斯以及厄里斯。
倪克斯居住在冥界入口或冥河處的一座陽光永遠照射不到的陰暗宮殿中,她每天都要通過西門,手托睡神許普諾斯和死神塔納托斯離開冥界,將夜幕降臨到整個世界。
在希臘悲劇中,倪克斯生有一對翅膀,身穿閃耀著星光的黑衣,乘著馬車在夜空中飛馳。在特洛伊城祭壇的邊緣裝飾上,倪克斯被描繪成一個手持球體的黑衣少婦。在古希臘藝術的瓶繪中,倪克斯則是懷抱著幼年時期的死神和睡神的年輕婦女。
遊戲應該是取材自"身穿閃耀著星光的黑衣"和"手持球體"(頭上的天球)這兩段描述
和埃忒耳是母子關係可以表現祂們是同系列的荒神(然後肯德基店長悲劇........)
阿爾瓦
希伯來名,給人的感覺是崇高、聖嚴的
素材名為聖母應該是來自這段
德謬哥
這名字來自諾斯底主義
古典的諾斯底主義就是塞特派
他們認為物質世界是由一位較他們信仰的真神低位的神祇所創造
而靈界則是徹底的與物質世界不同,與真神一同存在,亦是那些醒悟的人類真正的家園。
因此,他們會表現出與世界激烈的分割,終極目標是讓靈魂脫離物質世界的阻礙。
德謬哥就是那位創造了物質世界的低位神
德謬哥在遊戲中的形象非常有趣且符合主題
平常時的臉看來就像莊嚴的神像,結果打破後卻是隻羊駝
呼應了德謬哥並非真神而是偽神的形象,素材名闇神也對應到這點
烏洛波羅斯
烏洛波羅斯(οὐροβόρος,亦作銜尾蛇)
是一個自古代流傳至今的符號,大致形象為一條蛇(或龍)正在吞食自己的尾巴,結果形成出一個圓環,其名字涵義為「自我吞食者」。
這個符號一直都有很多不同的象徵意義,而當中最為人接受的是「無限大」、「循環」等意義。
另外,銜尾蛇亦是宗教及神話中的常見符號,在煉金術中更是重要的徽記。近代,有些心理學家(如卡爾·榮格)認為,銜尾蛇其實反映了人類心理的原型。
另外,銜尾蛇亦象徵著最原始的元素。榮格派哲學家諾伊曼(Erich Neumann)曾經表示銜尾蛇是「前自我」階段(Pre-ego)「混沌狀態」(Dawn State)的實際象徵,描述出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幼童都存在著的童蒙階段。
(所以素材名的混沌來自這裡?)
銜尾蛇的圖案交織多重意義,而最主要的符號意義,發展自符號本身的外表形態。
符號中的大蛇正在咬噬、吞食著自己的尾巴,這正是一種宇宙循環觀的精神體現:建構與破壞的往復,生命與死亡的交替。而從生態的角度推摩,大蛇需要吃掉尾巴才能生存,而牠自己的尾巴又為牠帶來無限的糧食,這是另一種永恆更生的循環模式。
因為代表了無盡的破壞與再生,所以很多作品都會被形容成萌萌的歌德蘿莉

不對 我是說觸手怪物(惡靈古堡5)

看來GE系列也是打算採用觸手怪物這點子
三貴子篇
天照大神
天照大神,亦稱天照大御神、天照皇大神、日神,是日本神話中高天原的統治者與太陽神,被奉為今日日本天皇的始祖,也是神道最高神祇。其弟素盞嗚尊在《日本書紀》以「姊」稱呼,因此一般被視為女神,但民間也有流傳天照大神本為男神的說法,後因蘇我氏屢推女性天皇才把天照大神改成女神以証女性的統治權力。
根據《古事記》與《日本書紀》記載,天照大神是從日本神話中開天闢地之祖伊奘諾尊(伊邪那岐)眼中誕生:伊奘諾尊思念難產而死的愛妻伊奘冉尊(伊邪那美),親赴黃泉國。但看見她腐爛而醜陋的身軀後,因感到噁心與畏懼,遂逃離黃泉國。憤怒的伊邪那美派出數將追擊,但被他用計甩開,最後在黃泉比良坂用桃堵住陰陽兩界之路,才停止這場災難。
這時疲憊的伊奘諾尊停在日向國的橘小戶阿波岐原休息,他脫去身上的衣物跳入河流中游洗滌,於是他脫掉的衣物與洗滌的部位頓時生出二十多位神祇。最後洗臉時,左眼生出掌管太陽的天照大神,右眼生出掌管月亮的月夜見尊(月讀),鼻孔生出素盞嗚尊(須佐之男)。
伊奘諾尊便令天照大神治理高天原,月讀治理夜食原,素盞嗚尊治理海原。
屬性和外型在某方面來說很貼切...........
屬性上因為是太陽神所以是火屬
外型上因為是紳士國的女神所以有大歐派,讓我們回到約束之地去吧!!
(帰ろう…命の生まれる場所…約束の地へ…)
須佐之男
素盞嗚尊,《古事記》裡作建速須佐之男命,又作降馬頭主、素盞鳴尊、素盞雄大神、素戔嗚尊、須佐乃袁尊、牛頭天王等。
日本神話著名神祇,伊奘諾尊所生三貴子之么子。
其性格變化無常,時而凶暴時而英勇,最著名事蹟為斬殺八岐大蛇。
斬殺八岐大蛇
離開天界的素盞嗚尊流落至出雲,當他行經肥河上游時聽到哭聲,找尋後發現有對老夫婦在安慰一名少女。詢問之下才知老夫婦是出雲國守護神腳摩乳與手摩乳,他們原有八位子女,但八岐大蛇年年來犯,因此他們的七名子女全被當成獻給大蛇的犧牲。今天八岐大蛇即將到來,因此老夫婦正準備將么女奇稻田姬獻給大蛇食用。
聽完故事後,素盞嗚尊答應為其除害,條件是須以奇稻田姬許配之,而兩夫婦也爽快答應。於是他佯裝成奇稻田姬的模樣,並請腳摩乳與手摩乳準備八醞酒,分別放在八個大酒桶。不久,八岐大蛇聞到酒香後果真出現,並很快將八個頭伸入各酒桶中喝酒。不久八個頭皆醉,紛紛睡著,素盞嗚尊趁機將各蛇頭一一斬殺。由於斬殺八岐大蛇時他手持的十握劍居然有些許磨損,因此懷疑大蛇身上帶有奇物,於是將大蛇八條尾巴全剖開,並發現一把銳利的神劍,素盞嗚尊將其命名作天叢雲劍。從此,素盞嗚尊娶奇稻田姬為妻,定居於出雲國。
遊戲應該是取材自斬殺八岐大蛇的典故
外型就像是尾巴上裝有劍的蠍劍客
月讀
月讀乃月讀命之簡稱,又稱為月弓尊、月夜見尊、月讀尊,身為三貴子之一的祂是日本神話中掌管夜國之神祇,《記紀》二書皆有記載,亦散見於其他古籍。
日月相隔
天照大神在天上時發現地上的葦原中國有保食神將來,令月夜見尊前去迎接。
保食神來到後便轉頭,面對陸地的方向吐出米飯,又面會海洋的方向吐出各種魚類,等吐出各種食物後,便存起來準備庭宴時供大家分享。
見此情狀,月夜見尊臉色大變,指責保食神居然拿吐出來的食物給他吃,隨即拔劍殺之,然後把這件事告訴天照大神。
天照大神聽後很生氣,大罵月夜見尊一頓後不再見面,從此日月相隔出現。
難怪不會和天照同時出在一個任務,好像也沒看過祂出在白天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