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剪輯自「魔法堂討論區」部分文章,再加以整理)
不知你有沒有留意過「MAHO堂」各人的名字與MAHO堂的關係呢?看看吧!
MOMOKO (桃子)
(也有人認為,如果一開始沒有設定桃子的話,M則代表魔女莉卡(Majorika),不過這個影響不大。)
AIKO (愛子)
HAZUKI (羽月)
ONPU (音符)
這一點,從部分片頭、片尾、變身等都看得出,不時是以這方式排列的。
左起桃子(M)-->愛子(A)-->羽月(H)-->音符(O)
看到了吧!就像FLAT 4般,取名字的自首命名。 當然,你可以認為是巧合,不過經常性以這個陣式排列,如果略掉是因為「MAHO堂」緣故,倒是一件有趣的事。而中間的,就經常是主角DOREMI和小花了……
咦!?那麼DOREMI呢?主角DOREMI哪裡去了?!「小魔女DOREMI」,難道一開始設定,就沒有DOREMI份兒?!
沒錯,一開始設定是沒有「春風DOREMI」這角色的。設定角色的馬越嘉彥指出,第一個畫出來的角色,是瀨川音符,因為小魔女DOREMI的原本企劃,是「小魔女音符」!除了剛才的「MAHO堂」分析外,另一個証明是:音符的本身設計。
左邊蓄一條辮子的音符,看起來原本不簡單的,音符的髮型本身就特地設計成一個八分音符(♪)。
而要留意的是,四分音符是「小魔女DOREMI」的重要原素,不少東西都是包含著四分音符的符號,反而其他的音符卻沒有採用(第四部主題LOGO除外)。包括主題logo(第一、二、三、四部及OVA,請自行到官網看);轉換器(第一、二部);波龍(第一、二部);糕餅師服(第三部)等等。
魔女界的設定,本來就和音樂很有關係,不是主角的音符,不但名字上和音樂有關,就連設計上也和重要的八分音符有關係。所以,原來音符本來是主角這一點是有根據的。 也即是說,主角一位,本來是屬於音符的!
既然如此?為什麼主角後來變了春風DOREMI?動畫名稱也變成「小魔女DOREMI」?
原來是因為現實上的一些因素,小魔女音符的名字已經被別人先申請了,不能使用,只好改成小魔女DOREMI了。 加上「D」後對「MAHO堂」組合也沒什麼影響,因為同樣是「MAHO堂的意思」。(「MAHO堂」的羅馬拼音為「MAHODO」)
不過,可能聽慣了的關係,加上以中文寫起來,DOREMI還是比音符吸引得多
另外,「DOREMI」這角色,原本設定竟是音符的妹妹,即現在泡泡的角色……
或者是習慣關係吧!還是覺得現在較好。音符作為配角,由初登場的神秘與亦忠亦邪,到後來展現出明星氣魄與溫柔,結果也吸引了大批fans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