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38
GP 210

RE:【攻略】萬艦齊發--攻略

樓主 勇往直前的騎士團團長 indy6545
※ 引述《indy6545 (勇往直前的騎士團團長)》之銘言:
任務七凱迪許花園
艦隊構成
首先將先前任務存活下來的攻擊轟炸機除役(retire)。在本任務靈活的"群襲者戰機(Swarmer,極度快速的小型戰機)"之攻擊下,攻擊轟炸機顯得太脆弱了。接下來準備三十五到四十五架的防禦機以及十八到二十四架的重型攻擊艇,你才有辦法在接下來的混亂中求得生路。

衛星護衛艦能一次放出二十四臺高機動攻擊衛星,這些衛星可以將敵方的戰機群打得落花流水。儘早生產此種船艦──如果你有足夠資源的話──以保護最重要的主力艦(像是你可能已經在任務五捕獲的驅逐艦)。畢竟在本次任務中你會遭遇到數量多得離譜的敵方戰機。

在任務早期,艦隊情報系統會報告說你的研究部門已做好研發特殊反戰機科技的準備。立刻開始研究快速追蹤炮塔(Fast─tracking Turrets)並生產一隊火炮攻擊艇。盡可能地生產這些戰機終極殺手。
任務策略
本任務的關鍵可以歸結成下面的這段話:擊毀加油平臺(Fuel Pods)。少了這些支援平臺,敵方的群襲者很快就會耗盡油量而停在原地不動,就像捕蠅紙上的蒼蠅一樣。至少派兩隊各十二到十五架的防禦機專門進行獵殺加油平臺的任務。

在本關中的另一個重點是:別理會針式母艦(Needle Mothership)──直到任務後期。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別讓寶貴的主力艦追擊敵方的母艦。你無法擊沉它﹔它只要一受到損傷就會跳入超空間。

整體來說,你的第一個目標是在十分鐘內保住性命,直到超空間航行系統完全充能完畢為止。如果你的軍種合宜的話──大量的防禦機以及重型攻擊艇──那這個任務應該不會太難。群襲者以及先進群襲者(Advanced Swarmer)的攻擊不會對你的母艦造成太大的傷害。

然而你昂貴的主力艦可能會被這些喧鬧的戰機群噬咬致死。在戰機群攻擊加油平臺的同時,記得部署大量的重型攻擊艇作為戰鬥航艦群的護衛。

戰鬥持續到某個階段的時候,敵方的針式母艦會從我方的母艦旁擦身而過。別上當!在此重複一次,你無法摧毀它﹔攻擊它祇會造成船艦無謂的損傷而已。繼續將注意力放在加油平臺與群襲者戰機上,直到艦隊指揮系統宣佈你的超空間躍進系統已做好發動的準備。

當超空間躍進系統準備完畢後,立刻將其啟動。這可是個驚喜。超空間跳躍失敗了!如同艦隊指揮系統所說的"由於某種抑制場的緣故而造成了量子波型的崩潰。"猜猜看這抑制場是誰造成的?沒錯,就是針式母艦,它會再度出現並派出更多的群襲者以及加油平臺攻擊你。在你對它造成些許損傷後(這用不著太久),它會消失無蹤,不過這次不會回來了。艦隊情報系統會向你提示滯留場已經消失。你終於可以超空間躍進離開這裡了。

但是先別離開!記住,這個星雲有著豐沛的資源。將殘餘的群襲者以及加油平臺悉數摧毀,然後就在這裡等到你的收集船將資源搾乾為止。

在此同時,盡可能地建造攻擊艦艇,因為在下一個任務剛開始的時候你沒有時間進行這些工作。既然現在可以生產火炮攻擊艇,那就將所有的重型攻擊艇(對,所有的攻擊艇)全部除役以換成額外的RU。你的艦隊至少要有──三組各十五架的防禦機,兩組各十二架的火炮攻擊艇以及一組由十架以上的離子炮護衛艦(或同型的戰艦)所組成的戰鬥艦隊。如果還有資源的話就建造更多的戰機以及火炮攻擊艇。
任務八凱迪許聖堂


艦隊構成
在前一個任務(任務七,凱迪許花園)的尾聲,你應該已經造好了至少四十五架的防禦機以及二十四架的火炮攻擊艇。如果你不照作的話可能無法在這關撐上太久。你也應該有一支包括至少十架離子炮護衛艦(或者同等船艦)的強大戰鬥艦隊。

如果在本次任務的戰鬥中失去了既有的資源收集船,在血戰結束後再新建一群。你需要有著資源控制船護衛的資源收集船(建兩艘以節省時間)以採集這個區域的豐富資源。
任務策略
正如同任務情報系統的回報,你得摧毀將你困在這個星雲內的三具超空間抑制器──也就是針式母艦。但是如果你直接衝出去對付它們,那你的母艦就完蛋了。不是因為群襲者戰機的緣故﹔他們很好處理(和上一個任務一樣),只要摧毀加油平臺就行了。這次敵方的武力會派出八架致命的不斷旋轉的扁球體,也就是連裝光炮艦(Multi-Beam Frigate)。
這些惡魔般的戰機初看像是加油平臺,所以你很容易就忽略掉它們──直到它們開始進行迴旋攻擊。每一架戰機都會發出四道離子光束,足以在兩分鐘內單槍匹馬擊毀你的母艦。

將所有的攻擊艦艇以及戰鬥艦隊留在我方陣地。連裝光炮艦會分成四組進行攻擊。在任務開始約一分鐘後,第一組會從母艦的正前方來襲。另一組很快地就會從母艦右方開始攻擊。有一種做法是:將你的攻擊艦隊分成兩組,分別派它們對抗一組連裝光炮艦。另一種更好的做法是:派出你的回收攻擊艇。連裝光炮艦很容易就可以捉到手,因為撇開火力不談,它們的攻擊準度非常的低。

當然,在你手忙腳亂的同時,第三組連裝光炮艦會悄悄地從母艦(現在可能已經受損嚴重而開始冒煙)的左方出現。如果你的回收攻擊艇還在忙,就用主力艦群攻擊這組連裝光炮艦(防禦機以及火炮攻擊艇繼續對抗敵方的群襲者戰機)。第四也是最後一組敵艦會無聲無息地從正前方登場。你得盡快捕獲或摧毀所有的連裝光炮艦!

等八架連裝光炮艦全部都加進你的戰鬥艦隊或是摧毀一空,回去對付母艦附近的加油平臺以及群襲者戰機。守住這個區域以後,要整個戰鬥艦隊以及大量的護衛船艦前往離你最近的"超空間抑制器"(針式母艦)的所在位置。只留下一小群火炮攻擊艇以保護母艦就行了。

在攻擊艦隊向針式母艦開火後,這個"超空間抑制器"會開始緩慢的移動以攻擊你的母艦。集中全部的離子炮火力朝它猛擊。終於摧毀它之後,朝第二架針式母艦移動。(在感測器管理系統的地圖上可以找到,是個有著鉛直線的閃爍黃點。)用同樣的策略對付它。

在第二架針式母艦成了太空廢鐵後,艦隊情報系統會報告敵方艦隊(包括第三架針式母艦)正在朝地圖上的某處撤退。立刻將你的戰鬥艦隊送往該處。沿路一邊快速地說"太空廢鐵"十次,一邊狠狠地打爆試著阻擋你前進的那群可悲加油平臺以及群襲者戰機群。

接下來,留意一群以橫列陣形出現的五架連裝光炮艦。你的接近觸發了它們的背水抵抗。別錯過它們!它們會朝著你的攻擊艦隊開火,但是如果你不立刻將五架戰艦全部摧毀或捕獲,它們會繼續朝著你防衛薄弱的母艦前進。

在你接近最後一艘針式母艦的同時,艦隊情報系統會回報附近有船隻的殘骸在漂流著。該船的金相與結構組成和卡拉克外圍的卡爾─托巴完全相同。這是卡爾─托巴的姊妹船!你和這些驚弓之鳥般的星雲住民確實有著共同的來源。唉,你得將它們殲滅殆盡真是不幸。

當你接近最後一艘敵方母艦時,先派出一隊戰機。最後一架母艦的圓形"大頭"等於是個攻城槌,它會試著迴轉並攻擊任何敵人。一擊就可以摧毀任何擋在它路上的船艦,不管這艘船有多大都一樣。因此,靈活的戰機可以將攻擊引開你的戰鬥艦隊──至少可以撐上一陣子。

讓你的攻擊艦隊離針式母艦遠一點,並集中攻擊其他的敵艦。當攻擊成功而戰場上只剩下針式母艦時,將靈活的戰機群以堡壘陣形將它擊倒。這樣一來就不會危及你的大型船艦。但是請提高警戒!敵方母艦會拼命地攻擊它看得到的任何主力艦。

再重申一次,在抑制場消除之後不要立刻超空間跳躍出去。沒錯,這需要耐心。但是這個星雲滿佈著資源豐富的瓦斯雲。在《萬艦齊發》裡,跳躍到下一個任務前應該盡可能的收集每個區域的資源。


任務九遊魂之海
艦隊構成
由於主力艦無法接近幽靈船,所以這份工作就落到了攻擊艦艇群的肩上。造一群二十架強力的攻擊轟炸機,跟你既有的防禦機共同行動。對抗幽靈船的"護衛艦"時你可能會損失不少戰機,不過戰果十分值得。

你也可以考慮生產一小群(十架左右)的偵察機作為誘餌之用。如果在凱迪許聖堂的任務中損失了任何的回收攻擊艇,你也需要再建一些新的。上述的工作都完成後,你才可以開始生產其他的大型船艦。
任務策略
你的超空艦跳躍總算把你帶到了一個安全的地方。但是艦隊指揮系統報告說感測器上有異常反應,並建議你前往調查。去吧──派一架探測衛星或偵察機到有異常反應的地點去。你會發現一艘巨大的外星"幽靈船",這艘船似乎棄置已久,但是它的周圍卻圍繞著各式的"護衛"船艦,有兩架連裝光炮艦,一架突擊護衛艦,一架離子炮護衛艦以及一架新型主力艦──飛彈驅逐艦。這些船艦為某種圍繞在幽靈船半徑10公里外的球型"控制力場"所控制,並受命保護這艘外星船艦。

重要:不要派主力艦接近異常反應點!護衛艦會攻擊幽靈船半徑十五公里內的任何船隻。更糟的是,控制場會捕捉幽靈船半徑十公里內任何主力艦級以上的我方船艦,並讓它們反過來對付你。

首先,命令資源控制船保護你的資源收集船(群)並立刻開始採收資源。接下來,造出兩組戰鬥機──一組是二十架攻擊轟炸機,另一組則是十架偵察機。沒錯,是偵察機。現在將所有的攻擊艦艇移往距離幽靈船十七公里處的位置。

我們的計劃很簡單。將偵察機設定為閃躲策略並將它們部署於幽靈船的一側。這個誘敵策略會引來護衛隊,特別是飛彈驅逐艦的注意。當敵人被誘開的時候,派出攻擊部隊(防禦機以及攻擊轟炸機)從幽靈船的另一側襲擊。

重點:別攻擊飛彈驅逐艦!沒錯,它的攻擊對你的攻擊艦艇而言非常致命。可是一旦你解除了外星控制場,這艘大型飛彈艦就會立刻加入你的艦隊。這使你立刻自動獲得導引飛彈科技(Guided Missile),讓你能夠建造自己的飛彈驅逐艦。反過來說,如果你摧毀了飛彈驅逐艦,你要到任務十二才能獲得導引飛彈科技。

解除了幽靈船的控制場後,命令一架回收攻擊艇去"回收"(調查)外星幽靈船。你的回收隊會發現這艘船艦已有百萬年的歷史,使用目的不明。你的研究部門會利用外星控制場來發展重力扭曲的科技。開始研究重力製造器(Gravity Generator)。

斑圖西人會在此時出現。他們想要你從外星船艦上獲得的資訊,並願意以超重型骨架(Super-Heavy Chassis)技術與你交易。嘿,成交。最大型的主力艦需要這種科技──重型巡洋艦以及航空母艦。事實上,如果願意的話你現在就可以建一臺航空母艦。(你尚需要重型火炮(Heavy Gun)科技才能製造重型巡洋艦)。

在你同意交易之後,艦隊指揮系統會要求斑圖西人協助我們對抗泰丹人。斑圖西人不喜爭鬥,但他們保證會將你的訴因帶至銀河議會(Galactic Council)──不管那到底是什麼東西。

在跳入超空間前,讓你的資源收集隊將這個地方一掃而空。這裡有些資源,但是都分散得既廣又遠,所以你得有點耐心。記住,每批資源都很珍貴。在此同時,為你的戰鬥艦隊增添至少三架驅逐艦以及一架飛彈驅逐艦。如果你在前兩個任務中將大星雲裡的資源完全採光,你現在應該有不少多餘的資源。


任務十超新星研究站
艦隊構成
別管戰鬥艦艇了。這裡的超新星輻射會燒毀任何小於護衛艦的船隻──即使在有保護的宇宙塵帶也一樣。此外,在研究站附近還躲藏了好幾架重型船艦,包括一臺泰丹重型巡洋艦。我方最好也準備幾架重型船艦應敵。

要使用任務策略裡提到的大型部隊法,你的戰鬥艦隊至少需要三架驅逐艦,兩架飛彈驅逐艦,以及一群離子炮護衛艦──可能的話最好有十臺以上。飛彈驅逐艦在對抗通往研究站途中會遭遇到的戰機群以及空雷時特別有效。如果你的攻擊群裡連一臺飛彈驅逐艦都沒有,那就請用中型部隊法。
任務策略
在開始行動之前,派你的資源收集隊到母艦左側密集的小行星帶採集資源。途中,輻射會對你的資源收集船造成一些損傷,但只要它們抵達了小行星帶,那裡的大型岩塊可以在它們採收資源的同時提供保護。

下一步,編成你的戰鬥艦隊。下令所有的主力艦排成單一的銅牆陣形。這麼一來,你的飛彈驅逐艦可以破壞敵方的攻擊機以及雷區,同時仍可得到隊伍裡其他船艦的援護。

該是動身的時候了。重要:不要直接朝研究站,也就是感測器管理系統上的閃爍黃點移動!這個路線會錯過宇宙塵帶,這麼一來你的艦隊會失去宇宙塵的防護效果。將你的戰鬥部隊往前上方的第一個紅點處移動。注意,宇宙塵帶從你的起始點處開始走上坡,經過地圖上的紅點而通往研究站。

第一個紅點是7架重型攻擊艇伴隨著12架成X式陣形的攔截機,部署於一排空雷之前。立刻攻擊:你的飛彈驅逐艦應該很快地就可以解決它們。當戰機與攻擊艇全滅之後,將戰鬥艦隊向前移動並"強迫攻擊"前方的空雷﹔也就是按下Ctrl─Shift,並在整個雷區外拖曳出方框。

掃雷可不是個容易的工作。即使有兩架飛彈驅逐艦,你的戰鬥艦還是會錯過一些會群起襲擊艦艇的空雷(這就是為什麼如果可以的話你最好有三架飛彈驅逐艦的緣故)。等到掃雷完畢之後,繼續讓艦隊向前移動。你很快地就會遭遇到第二個雷區,這次在雷區中央的,是那臺要為所有討厭的空雷負責的卑鄙佈雷攻擊艇(Minelaying Corvette)。同上,使用強迫攻擊以清除障礙。繼續強行攻擊的策略,好將上層宇宙塵帶的數個雷區以及其他的佈雷攻擊艇殲滅。繼續在感測器管理系統上的紅點之間移動。當艦隊接近研究站時,醜陋的重型巡洋艦以及兩臺驅逐艦會登場。摧毀它們!

接著是下坡,距離研究站大約還有四十公里。當然,那裡一定有防衛部隊在。當你抵達研究站時,命令攻擊部隊全數攻擊泰丹航空母艦﹔如果讓它逃走,你的任務就失敗了!在離子炮部隊開火時,將飛彈驅逐艦個別選取並命令它們攻擊正在騷擾我方戰鬥艦隊的敵戰機群。航空母艦沉沒後,將戰鬥艦隊的注意力轉到研究站周圍的敵方護衛艦上──但繼續讓飛彈驅逐艦攻擊敵方的戰鬥機群。將敵方的防禦部隊全滅,一架也別留下。

最後,將全部的武力集中在研究站之上。在此同時,提防從兩側出現回防的兩組各五架的突擊護衛艦。在摧毀研究站以及殘餘的護衛艦後,讓戰鬥部隊留在原地並繼續採收資源的工作。和往常一樣,在離開之前將整個區域的資源採空。為你的戰鬥艦隊多造幾艘超級主力艦。事實上,如果可能的話,將驅逐艦以及飛彈驅逐艦的數量建到滿額。



任務十一坦豪瑟之門

艦隊構成
在任務十中,如果大多數的船艦都存活了下來,你應該不必建造太多新的船艦就可以應付這個任務。三個偵察機小組可以很快地將泰丹人的炮火引開斑圖西人的船艦。然後,你需要強大的戰鬥艦隊──十到十二架的離子炮護衛艦,三到五架的驅逐艦以及二到三架的飛彈驅逐艦──以有效地殲滅探單人的主力艦群。如果你要用"偷吃步法"(後敘)的話,你最好有六到八架的回收攻擊艇。你需要四架回收攻擊艇才可以捕獲重型巡洋艦,而在捕捉的過程中回收艇一定會被擊落。
任務策略
這是一個普通的老式血戰關卡。你會遭遇到的敵人有──一架重型巡洋艦,三架驅逐艦,四架離子炮護衛艦,敵艦以船艦的噸位分組,並在場景一開始的時候全都對著斑圖西人開火。
你的第一個目標是將泰丹人的火力完全從商人們的母艦上引開。方法很簡單,當你對著某一組中的船艦開火時,整個群組中的船艦都會停止對斑圖西人攻擊,轉而朝你開火。換句話說,如果你攻擊了一艘泰丹護衛艦,那該護衛艦以及其他三架姊妹艦都會棄斑圖西母艦於不顧而與你交戰。

所以立刻朝三架泰丹船艦開火──一架驅逐艦,一架離子炮護衛艦以及重型巡洋艦。立刻派偵察機或攔截機小隊出擊,同時將主戰鬥艦隊排成銅牆陣形。即使是偵察機的渺小火力都會引來同一級數中全體敵艦的注意。當然,這麼一來你在數量上就處於劣勢了。不過這就是英勇之舉的代價。

剩下的戰鬥就很單純了。當你的戰鬥艦隊進入射程後,一次將火力集中於一艘泰丹船艦上,從大到小──從重型巡洋艦開始,接下來是驅逐艦,最後是護衛艦。如果你回收攻擊艇的操控技術高超的話,你可以試著捕捉重型巡洋艦──這個戰利品相當誘人。你需要四架回收攻擊艇才能捉到一艘重型巡洋艦,而巡洋艦的迴轉炮塔讓你無論從哪個方向都很難接近。不過辛苦的代價是值得的。

在解救斑圖西人之後,它們會以世界上最珍貴的財富來報答你──你的身世。在太初之戰(the wars of the"First Time")時,邪惡的泰丹人將你的祖先逐出你們的母星。你知識的來源,引導之石,是長遠的苦難旅程後僅存的唯一遺物。但是斑圖西人表示有許多的文明都預言了你們的歸來。

他們的最後一句話:"重返你的母星。奪回你的主權。我們會招集議會的。"

現在你的資源收集船可以將這個區域的資源全部收集一空。同時,打開你的發射管理系統(Launch Manager),按下母艦圖示下方的繼續停泊鈕(Remain Docked)。當這個區域的資源收集到什麼都不剩的時候就可以躍入超空間了。


任務十二銀河之央


艦隊構成
泰丹人會試著用隱形戰機偷襲你。用距離感測器反制它!它們雖然便宜,但是卻很脆弱,所以記得多造一些:五到六架應該就夠了。你會遇到好幾波的敵方攻擊艦艇,所以確定你的戰鬥艦隊裡有兩艘以上的飛彈驅逐艦。不過,你不必補充我方戰鬥艦艇的數量,因為敵人的重力井製造器會讓它們無用武之地。
任務策略
沒錯,另一個陷阱!你剛從超空間出來就被三具重力井製造器包圍(每一具都有兩艘支援護衛艦隨侍在側),它們會讓你所有的攻擊艦艇都無法行動。接下來會有兩艘突擊護衛艦和一艘飛彈驅逐艦朝著你動彈不得的小型艦艇攻擊。當然,如果你在任務十一尾聲的超空間跳躍前就依照我們的建議點選了發射管理系統中的繼續停泊鈕,你的攻擊艦艇群會安穩地收藏在母艦的格納庫裡。

無論現在的狀況如何,你的戰鬥艦艇群應該可以馬上將敵方的第一波攻勢給擊潰。但是還有兩個泰丹空母艦隊以及一群有支援船護航的小型戰鬥艦隊躲在小行星及塵雲帶之中。很快地,敵方空母會放出戰機與攻擊艇對你發動攻勢。重要:留在基地別出去!如果追擊敵兵或者是出去獵殺空母艦隊的話,你會衝進致命的雷區,更糟的是發生不必要的戰鬥。

敵方早期的攻擊包括了:偵察機群﹔攔截機群﹔攻擊轟炸機群﹔少量的重型攻擊艇﹔上述船艦的組合﹔佈雷攻擊艇的致命三重奏(它們會先佈雷,再把你引誘到雷區),以及隱形產生器與隱形的離子炮護衛艦。如果你有三架飛彈驅逐艦以及一些距離感測器,這些敵襲應該都不會造成很大的問題。再說一次,關鍵在於──留在基地別出去!

最後,敵人展開了主攻──一艘有著二十架防禦機,五架重型攻擊艇以及四架離子炮護衛艦的重型巡洋艦出現了。這陣攻勢不容小覷,但以你完整的戰鬥艦隊應該很快地就可以解決它們。如同以往一樣先攻擊大型船艦,不過讓飛彈驅逐艦對付那些惹人厭的戰鬥艦艇。

當你擊沉泰丹巡洋艦的時候,有一名叫作艾爾森上尉的叛逃者會突然由超空間跳躍出現。

將感測器管理系統打開,搜尋他的位置。艾爾森上尉損傷慘重的驅逐艦(黃點)從左前方向你的母艦加速而來,而後面正有八架攔截機(以及一艘支援護衛艦),兩臺突擊護衛艦以及兩架離子炮護衛艦在追擊著。繼續解決掉現已沉沒之重型巡洋艦殘餘的護衛艦,但另外分出一些兵力往艾爾森驅逐艦的方向移動。你也可以放出一些停泊在母艦內的攻擊艦艇去幫助艾爾森。

等到這名叛逃者安全地著陸於母艦而你也接獲可以進行超空間跳躍的信號時,立刻進入超空間!在先前的任務裡,你一向留下來將資源採收一空,而感測器管理系統上顯示有許多的資源正為泰丹收集船採集當中。這會引誘你出擊和泰丹人爭奪資源。

這次先忍住。除非你自己送上門,否則泰丹航空母艦不會找你的麻煩。而且佈雷攻擊艇所造成的雷區會讓你在這場資源爭奪戰中得不償失。



資料來源:電玩酷寶
板務人員:歡迎申請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