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遼一有一部漫畫『信長』
裡面的說法很有意思
話說信長一直很欣賞光秀
也認同他的能力
而光秀也認定信長有能力成為天下霸主
傾盡全力匡扶他
可是
由於個性上的不同
使兩人漸漸生出嫌隙
信長性格較為激進
志比天高
光秀較為溫吞
野心也不大
這樣的兩個人自然很難和平並存
到了秀吉攻打毛利
秀吉雖然勝劵在握
但是為了做面子給信長
還是特地要使者請信長親自領援軍來協助
而當時的信長已經在考慮由光秀來接自己的位子
但是又怕光秀已經安逸的失去了武將的勇武
所以特地下令光秀即刻領軍出征
把這個揚名立萬的機會給了光秀
而且奪去光秀的領地以激勵他破釜沉舟的決心
在信長的想法
雖然光秀失去領地
但是這根本是唾手可得的功勞
到時他再把毛利的領地封給光秀
穩定他的地位
以後光秀接下他的地位時
就是順理成章了
可是光秀卻誤以為信長有意奪去他的地位
在不安的行軍中
熟知信長的手下軍團都不在身邊
只有幾十人護衛在本能寺時
才毅然決然的舉起叛旗
由此可知
光秀是逼不得已才叛變
自然沒有周詳的計畫
才在三日後慘敗在秀吉手中
雖然這只是漫畫的劇情
可是我想
這樣的情節
算是最合情合理的解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