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11
GP 148

【其他】【有雷】異度神劍3 120多小時的遊玩「感受」(9月26日更新四稿)

樓主 tonykwong kwong6607
引言:
這不是心得,是「感受」﹗
 
首先要在此聲明一句,這篇並不是專業的﹑客觀的遊戲心得及評價,單純是筆者自己花了120多小時遊玩後,決定用文字紀錄當時「感受」的一篇散文而已。
 
因此,文章的基調會以「我認為/我覺得」為主,而不是客觀地分析及體驗遊戲創作者高橋先生的用心及深意,而且筆者自己也非常期待能夠快點有高人如白銀Miyuki大大般,分享其對異度3這款遊戲「完整且全面的深度解釋及評價」的文章。
 
所以,若這篇文章出現一些您認為說得不妥及不認同的觀點與想法的話,容許筆者先在此致歉,並期望可以得到大家的留言,知悉各位又是有著怎樣的感受及想法,讓筆者及各位讀者了解到,原來還可以且能夠有這些意見及想法。
 

(這是筆者於2022年8月20日晚上10時43分,以手機拍攝正在駁著電視遊玩時的存檔介面。圖中第一個存檔就是於7月29日遊玩後一直用的存檔,來到第七章收集素材造船期間;然後為了更完整體驗這款遊戲的樂趣,在未通關一周目時就特意開了第三個存檔重玩一遍,進度剛好完成第一章,這次則花了8小時……若果筆者這番遊玩操作讓各位感到不快或有意見不滿的話,還請見諒。)
 
筆者是透過異度2認識這個系列,當時便十分驚嘆異度2竟能如此精彩好玩,之後有幸能回頭體驗異度1終極版時,同樣受其精彩絕倫的表現而感動不已。因此,這次異度3的發售筆者相當期待,甚至還刻意不去接觸異度3的所有情報,希望能以純粹﹑不帶入過多先入為主的想法及期待,好好享受這款遊戲。
 
因此,筆者才會花了120多小時都未通關一周目,而是停在第七章繼續閒逛地圖﹑解支線及英雄20級覺醒任務,整個過程的體驗有美好﹑深刻之處,亦有讓筆者費解﹑疑惑之感。
  
而在這篇文章之前,筆者也寫了一篇紀錄當時遊玩下「最即時及直接的遊玩感受」,但由於後來太沉迷及投入遊戲而沒再更新,若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去看看。接下來這篇文章將會分開幾點,以點列及分段並用的方式,去表達自己這段遊玩時間內所感受的一切。
 
正文:
1. 對跑地圖的一些私心幻想﹑跟前兩作地圖的簡單比較
 
這次的地圖比較像1代般開闊及平坦,少了2代那非常複雜的高低起伏與左穿右插式的設計,筆者自己是兩邊都喜歡,所以對這次3代地圖選擇這個取向,並沒有什麼不滿或可惜之處。
 
當然若果可以兩者兼備的話,筆者自然是拍手歡呼舉腳贊成,不過這就有點太奢侈了,故容許筆者在這邊幻想一下吧。何況遊戲其中一個殖民地「都市」,其設計就有帶點2代的味道,算是能稍為「望梅止渴」吧。
 
相比之下,筆者更渴望能有豐富多樣的載具去跑圖。尤其在第五章時,遊戲給了邊界號讓玩家能乘風破浪,體驗在一望無際的海洋上駕駛船隻奔馳的快感後,這般想法就更為濃烈。
 
雖然筆者自己也享受腳踏實地去開闢﹑走遍地圖每一角落的充實感與喜悅,120多小時的遊玩時間中,有至少三份一都是跑圖看風景。但試想想,若能駕駛汽車等載具於廣闊的草原及沙漠奔馳,那將會是何等的暢快及舒服﹗肯定能讓玩家有另一番滋味與享受﹗
 
所以容許筆者在這邊妄想「腦補」一下:若遊戲中有一具能水﹑陸﹑空三用的超級載具,在平原大地上奔馳時可以直接駛入水面飛馳,過程一氣呵成不必停下來轉換載具,甚至還可以一個按鍵直接切換成飛行工具原地朝天空飛翔,俯瞰仰望整片大地及天空,並能自由降落在任何地方,那將會是多麼寫意及嚮往﹗至少筆者自己只在3DS的終極紅寶石這款遊戲上體驗過類似的感受,若能把這體驗放在異度系列這種廣闊地圖上,相信樂趣肯定會更上一層樓﹗
 
不過,這次地圖跟前兩代比較,筆者認為少了一樣重要特色:那就是「在巨大生物上遊走的獨特體驗」。
 
異度1不用說,當筆者看到自己正在那把大劍上跑向對面的機神﹑又或者是在巨神內一些生物特徵比較濃厚的地圖閒逛時,都帶來一種除了廣大之外的獨特震撼;而異度2雖然沒有兩尊巨人般震撼,但也是在每隻體型也相當巨大的巨神獸上跑來跑去,偶爾看到天空外巨神獸的一些身體特徵時,也能感受到這種「在巨大生物上奔跑」的獨特感受。
 
而異度3在設定上就是跑在這些生物的「屍骸」上,相對的就沒有異度1及2那麼濃厚的「在巨大生物上奔跑」的獨特感受。若果真要說筆者自己對這次異度3地圖的遺憾之處,那大概就只有這點吧。
 
2. 章節結尾時的處理及呈現方式
 
這點筆者看了現時為止各種的心得感受,都沒有人特意提及這點,相信大部份玩家都不在意吧,但筆者就是很介意這點,所以特意花篇幅在此提及。
 
筆者會如此介懷,是因為自己相當喜歡異度2在章節結尾的處理及呈現方式:劇情在氣氛達到高潮及頂點後,馬上彈出一個黑畫面,正中間以打直的方式寫上這個章節的標題,表示這章完結後才再進入存檔介面,有一種飽滿及一氣呵成之感,例如最終章時雷董走向光焰後,下一幕就彈出這個畫面,寫著這章標題「於是少年與少女邂逅了」,真的是很有氣氛及感觸。
 
相較之下,這次異度3的結尾,是先跑出一張內裏有著一本打開的筆記簿圖片,然後在底下有一句問玩家是否要儲存,選「是」的話會跳入存檔介面,儲存好後又會再跳回這個筆記簿圖片,並帶有一段女主角的內心獨白,以純字幕的方式呈現在圖片下面,猶如主線劇情內有語音對話的片段般,說畢後便馬上開始下一章節的劇情。
 
對此,筆者的疑問是:為何不先播女主角的獨白後才問是否要儲存﹖
 
畢竟儲存介面一出,玩家或多或少都會抽離出主線所營造出的情緒及氣氛,這個順序安排似乎未能讓體驗及情緒更加連貫;而且女主角的內心獨白,筆者聽起來較傾向是該章節的一個小結式感受,那不是更應該在玩家於章節剛完結﹑正沉醉於該氣氛時播出會更有意思嗎﹖至少筆者自己是這樣想的,所以對這個處理是感到不解,不明白現在這樣做會有什麼好處及效果。
 
3. 音樂與戰鬥系統
單看這段小標題,相信不少讀者或多或少也能猜想到,筆者對這兩點並沒有什麼值得一寫的感受與想法,那為什麼還要自暴其短,特意提及它呢?
 
因為筆者認為談及一款遊戲的感受,若不提及音樂與戰鬥系統,就總是少了些味兒般,渾身不妥。因此,請見諒筆者在此班門弄斧,在欠缺相關造詣及經驗的情況下,硬著頭皮說一些除了「好聽,好玩」外,筆者盡己所能地想出來的一些感受。
 
音樂方面,起初只是覺得十分好聽,有配合當時劇情演繹的氛圍及情感,及後上網查看,才知道背後大有來頭及文章。
 
例如這次一首相當重要的歌曲「The Weight of Life」,其作用及地位應該是類似異度1的「Engage theEnemy」及異度2的「Counterattack」,甚至當中有部分地方更是帶有這兩首歌曲的影子,筆者對此只能驚嘆不已:音樂這領域真的是相當深奧!
 
難怪筆者在第二章劇情高潮位置時,感到如此的激昂與精彩,正因為那裏就是用了這首歌曲,說實在真的厲害到難以用筆墨形容,只能慨歎自己學藝不精,找不出適合的詞彙來描述當刻的震撼。
 
不過此時筆者就有了一個疑問:為什麼不在第一章就用這首歌曲呢?是氣氛及內容不配合嗎?還是有什麼更深層次的理由及原因?而且筆者也發現有這種疑問的,似乎不只是筆者一位,有部份玩家的留言也表達了相類似的疑問。
 
可惜如同筆者於此點的開首所言,自己對這方面的造詣近乎於零,所以也想不出什麼有內容及見地的想法及感受,只能期望對這方面有研究的讀者,可以在此分享一下相關意見及研究,對此筆者感激不盡。
 
同時,筆者也想趁此機會,向各位請教關於音樂方面的兩個問題:
 
一:為什麼這首「The Weight of Life」除了用在第二章外,接下來就要再到後期才聽得到呢?有別於異度1及2的狀況,不但在第一章高潮位便馬上運用「Engage the Enemy」或「Counterattack」,甚至還很快地在下一章的高潮時刻又再度登場。
 
舉例來說的話,異度1就是菲奧倫身亡後,修爾克來到草原與卡露娜首次組成三人小隊,對抗觸手機神兵時已經再度運用;異度2即是爺爺救了雷董脫離險境,來到古拉後為了救出被捉的妮雅,以及逃脫最強劍主梅姐的追捕,實行反擊之策時已經再次運用。
 
由於異度1及異度2在運用該音樂的間隔都不太長,所以筆者到現在還是印象深刻,但異度3在這邊似乎是採取了截然不同的處理,究竟是想塑造出什麼效果呢?又為什麼要用這種方法去塑造?塑造這種效果的目的及用處又會是什麼呢?
 
二:在異度3的第一章內,大叔臨終前那感人的獨白讓筆者印象深刻,此時背景所播放的bgm也確實恰到好處地點綴了當時的氛圍及情緒,但這首bgm究竟是哪一首呢?筆者直至動筆寫作這段的此刻,也找不到這首音樂。在youtube上有疑似異度3的全ost影片,長約11小時,自己在那裏找了一輪也不太找到符合的歌曲,是還沒有發表?還是自己過於粗心大意才聽漏了呢?
 
對於以上兩個疑問,尤其是第一點,筆者實在是想不透:是自己想太多了?還是背後確實另有深意?若果各位有什麼想法及感受,非常歡迎分享及討論,筆者先在此謝謝各位有心人願意留言分享。
 
戰鬥系統方面,遊戲不但有完整清晰的教學回顧,除了在文字上讓玩家隨時溫習這次異度3各種具特色的戰鬥玩法外,更能透過類似模擬戰的訓練形式,實際地操作遊戲內所教導玩家的各種戰鬥玩法。單以這點來看,就已經較異度2更為親民與友善,筆者是非常喜歡這個變化的。
 
而且乍看之下,有前作經驗的玩家也能輕鬆留意到,這次異度3的戰鬥系統是融合了前兩作的玩法,並在此之上有新的嘗試及改良,對於喜歡深入研究相關內容的各位玩家,定必十分滿足才對。
 
可惜筆者對此真的沒什麼天賦,可以有能耐好好挖掘這套戰鬥系統的獨特與有趣之處。不過就算如此,筆者也能靠著遊戲內的各種教學,以及其他系統的輔助下,順利玩到第七章開首且樂在其中。
 
而且筆者也能感受到這一連串的系統,與異度3裏所構築的世界觀是互相配合相輔相成,沒有出現明明遊戲內的劇情是這樣呈現,但實際遊玩時卻是另一種完全不同﹑且格格不入的表現方式。
 
關於音樂及戰鬥系統,最後若果要筆者用最精簡的言詞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就只有四隻字:「好聽,好玩」。
 
不過,由於「好」這個字本身的含義相當空泛,需要有更具體及詳細的內容與描述,否則只會變成「有說跟沒說沒有差別」的情況,所以筆者才會在造詣不深的情況下,還硬著頭皮說了上述的一番感受。
 
因此,若果對以上內容有什麼地方,各位認為是很有問題﹑說得不好的,非常歡迎指出及糾正,在此先對只能分享這種程度的內容致歉,並對各位願意分享自己的感受與卓見,表示由衷的感謝。
 
4.劇情在一周目﹑二周目的體驗,都是截然不同的!
 
筆者一直都在猶豫該如何分享關於異度3劇情的一些感受,因為從最根本的一點來看,連一周目都還沒通關﹑只是玩到第七章而已的筆者,又有什麼立場及資格去討論這款遊戲的劇情呢﹖

就算筆者現在讚賞它的劇情「有多好有多捧」,但萬一結局出乎意料地「爛尾」呢﹖又或者筆者現在就批評它的劇情「有多慘有多糟」,但結局卻把一切扭轉成「最精彩的發展」呢﹖那麼,筆者現在所分享的每一隻字﹑每一句話,豈不是誤導了所有閱讀這篇文章的讀者嗎﹖

因此,筆者反覆思考下,決定利用「欣賞異度神劍系列劇情時需要注意的事項」這個不一樣的視點,來分享筆者實際遊玩時,對異度3劇情一個最深刻的感受與體會:一周目與二周目的體驗根本是截然不同。至於為什麼同一段劇情,看第一次與看第二次會出現這麼大的差距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兩個因素:

4a.情報量與消化速度不成正比

相信有接觸過異度神劍系列的,都知道這款遊戲會運用內裏實際出現的場景與人物模型,播放非常逼近真人拍攝的動畫劇情片段(筆者簡稱:播片),來作為推動遊戲主線劇情發展的主要手段。其質素之高與數量之多,跟其他相類似的日系遊戲比較,可說是完全不在同一個次元。因此,玩家能夠更完整﹑更沉浸於遊戲所營造出來的氛圍與情感,筆者當時遊玩異度2時亦深受其震撼。但是,這個特色亦容易衍生出一種奢侈的煩惱:「未能即時消化播片中所提供的全部訊息與情感。」

就算只是一段不夠一分鐘的片段,當中已經可以蘊含對玩家來說「接收不及沒想過要接收」的巨量情報與資訊。例如在一款名為碧之軌跡的遊戲中,就有一段可以看到數節火車車廂內乘客狀況的片段。遊戲只提示玩家要「仔細看」,片段過後才問:

這幾節車廂內總共有多少人﹖

乍看這段描述或者不會感到有什麼不妥,但在YOUTUBE頻道上有不少玩家在此時都會驚呼慘叫,認為怎麼會留意得到﹗而且遊戲內還不是以多項選擇題讓玩家有猜測的機會,而是要直接填寫正確數字,更讓不少玩家直呼過份。

因此,單從這個例子看,至少對一部份玩家而言,就算只是短短一分鐘不到的播片,也會有未必能完全接收當中所有情報與資訊的狀況。那麼,更何況是以「每一段播片的質與量都相當高﹑相當多」見稱的異度神劍系列遊戲呢﹖

有誰能保證只看一次播片,且不去重溫也能完全記得當中所有內容﹖而若果只憑這樣片面且不齊全的資訊,便嘗試分析及欣賞當中劇情,自然會出現不少非常極端且相反的意見與感受。這裏請容許筆者打插一下,問各位一個簡單的問題:

異度3中主要反派人物「執政官」,第一次在遊戲內看到其身影是什麼時候﹖

憑第一次遊玩時的記憶,在沒有重玩第二次與翻看片段下,筆者會回答是在第二章執政官首次來到荒地內的4號殖民地(EP6 19:51-20:43)看到這裏時相信各位應該頗為驚訝吧,但筆者竭力回想,最鮮明最肯定的記憶就已經是這邊了,而不是在更早之前的片段。

筆者猜測同樣在不翻看片段這個前提下,僅憑第一次遊玩時的記憶,各位有可能會回答以下4個狀況內的其中一個:

I.第一章內眾人與梅比烏斯首次激戰後,敵人離開時所閃現出來的幾個片段畫面。(EP4 6:06-20)
II.第一章眾人激戰梅比烏斯過後,9號殖民地內突然出現並用紅眼操縱士兵(EP04 17:04-07)
III.第一章開頭主角諾亞在回想內的其中一個片段(EP1 24:33-56)
IV.第一章開頭的播片中兩軍交戰時的畫面(EP1 4:22-23,5:01-02)

上述內容簡介的出處皆來自YOUTUBE其中一個頻道「電玩日常小煩」中,其收錄的異度神劍3遊玩影片紀錄。當中「EP」是指其所區分出來的影片名稱,及後則是該段文字內容在影片中出現的時間(分:秒)。本文接下來也會不時引用這個頻道的影片內容作例子說明筆者的想法,若對當中所節錄出來的內容感到好奇,可在YOUTUBE頻道輸入「電玩日常小煩」,再按EP來找出相關影片遊覽。

雖然筆者此刻並不清楚各位的答案會是怎樣:是意外地全部人一致答出相同答案﹖還是如筆者提問之初所設想般,答案不盡相同。不過至少以筆者的親身經歷來看,就可以得出一個假說:

明明看的是同一段播片,但消化整理相關情報後,每個人所得出的答案內容也不能夠完全一致。

相信各位或多或少也能接受這個說法吧﹖若果針對這個說法有不一樣的見解或異議,歡迎在留言內提供各位寶貴的意見,屆時會再作更詳細與深入的探討。接下來筆者會就著這個說法提出個人的一些愚見與淺思,就是:

觀看一段播片時,我們會如何吸收與消化資訊

筆者認為,在觀看任何片段時,我們都會首先抓緊一個「主要焦點/視點」去留意片段內容,例如是一個特定人物,或是畫面位置等等,每個人都不盡相同,筆者稱其為「主體情報」。接下來才是把一些跟主體情報有所關係,或是由主體情報所引申﹑帶出的各項內容如相關人物﹑言行﹑位置﹑場景等,作為「副手資訊」去記在腦海中。到了最後才會把一些看似跟兩種都無關﹑非常零散的畫面與剩下來的資訊「順便」記下來,筆者命名為「碎片內容」。

當然這三個名稱都是筆者擅自想出來的,若有什麼得罪或不滿之處敬請見諒。以重要度來說,自然是一開始就會留意的「主體情報」為最優先,而最容易忽略及遺失的當然是最後的「碎片內容」。筆者認為在看一段播片時,觀者會下意識地以這三種方式來吸收﹑整理情報,所以當情報愈來愈多時,首先最容易忘記的就是「碎片內容」這個情報。

雖然筆者硬生生把情報拆分出這三種類型,但很多時候它們都是環環緊扣息息相關,少了一個都會影響整體內容的理解與認知,而觀者在當初接收時未能知曉這點,才會刻意區分來方便消化整理。若果接下來馬上有相關內容可以鞏固這三種情報的記憶還好,但是一旦間隔過久而遺失其中一種或多種情報時,就會對整體內容的理解出現偏差。

這個偏差一旦不斷累積起來,最壞的結果便是觀者對整體內容出現嚴重誤判與理解不當,且由於這一切都是建基於自身「不為意的錯誤理解」,所以若沒有客觀例子佐證與修改,只有「你記錯了」這種說了等於沒說的文字,是很難讓觀者認同與接納的,於是便會出現非常嚴重且極端的意見分歧,甚至彼此不會退讓與理解。

例如在第二章尾段,主角諾亞一行面對艾賽爾的猛攻時,曾跑出去嘗試對話但最終不成功的一段情節。版上也曾有以下這篇文章分享其對這段情節的感受:

【閒聊】第一次玩遊戲玩到不想玩男主角的大概是異度3了(可能有點雷)

筆者當初閱讀這篇文章時,雖然不是全盤接受與認同,但也有一些共鳴,以及勾起初玩時對這段劇情一個相當深刻的印象:

還以為諾亞是有什麼『王牌』認為可以成功才決定進行交流,怎知原來是『什麼也沒有就是想去試試』,總有種期待落空的失望與無言感。

而筆者在重玩至這邊時,再一次仔細留意劇情播片,反而找不到當初究竟是看到那一句那一幕,才令筆者發出以上這番感慨。

接下來筆者將會簡單概述這段劇情的一些細節與內容,說明為什麼當時筆者的感慨與實際內容會出現如此大的偏差。內容也是引用自「電玩日常小煩」的YOUTUBE頻道內,異度神劍3的遊玩影片EP7與EP8,而具體出現時間將會直接在描述中提及:

諾亞一行人走到主線觸發點時,蘭茲察覺有足跡,討論後得知可能是4號殖民地的人,然後馬上傳來炮擊,眾人逃跑之際發現退路被炮彈引發的落石所斷絕,只能躲在某塊巨石後避過猛攻。其後鐵巨神出場,炮火停止,士兵包圍周邊一帶,間接形成包圍網之勢,艾賽爾就站在鐵巨神上。(EP7 29:27- 32:37)

眾人留意到後討論該怎麼辦時,優妮第一個發言表示她是我們的救命恩人,雖沒明說但卻帶出若是她的話或許能有交流的可能性:

「若果是艾賽爾的的話……」(EP7 32:48-49)
 
諾亞則早在優妮發言前便若有所思,最後在優妮說到「若是她的話」才行前一步,優妮馬上開口說了句「諾亞」,語氣上似乎知道諾亞想做什麼且沒有阻止的意思,而此時諾亞則帶點自言自語的感覺說道:

「雖然也許是白費力氣……」(EP7 32:52-54)

泰恩隨即也喊了諾亞的名字,顯示出他也知道諾亞想做什麼且帶有驚訝之意,諾亞此時回了以下這句後便跑出巨石外進行交涉。

「沒問題」(EP7 32:56-33:00)

其時炮火已經停止了好一段時間,且這段討論時間內對方也並沒有進一步的行動,連一句喊話,說要討伐諾亞他們等等也沒有。其後諾亞跑出來交涉失敗後,艾賽爾才又再開炮攻擊,諾亞沒有猶豫馬上逃走,蘭茲見狀急急忙忙把他拉回來。(EP7 33:00-50)

泰恩說了句「這那裏是沒問題呀﹗」,諾亞回說下面這句後眾人便決定突圍逃亡,並沒有再提及要去說服艾賽爾。

「抱歉,本來以為是有希望的,看來是我想得太簡單了。」(EP7 33:55-59)

其後玩家可以短暫操作諾亞一行跑到洞穴前方,此時一直有上空來的炮擊,地面也不斷有士兵攻過來,眾人想不出有什麼應對方法時,諾亞看到洞穴決定先入去避避,至少不用擔心上方炮擊。蘭茲問他那進去後又該怎麼辦,諾亞回答進去後再想,蘭茲表示這不像你耶。(EP7 34:45-36:38)

面對蘭茲這個疑問,諾亞只能回說下面這句,然後眾人便逃進洞穴中。

「顧不了那麼多了」(EP7 36:38-40)

在洞穴探索一番後準備跑到出口時,艾賽爾已經帶著鐵巨神先一步埋伏,表示你們逃不掉的,後方士兵更是殺上來斷了退路。此時諾亞又再說了一句:「艾賽爾你真的認不出我們了嗎﹖」艾賽爾表示你們這班怪物竟然說人話讓她感到噁心,諾亞則說了下面這句後眾人就馬上擺好架式,開始這場BOSS戰。(EP8 1:03-2:22)

「可惡,果然還是不行嗎」(EP8 2:04-07)

好不容易在遊戲內勝利時,播片則顯示艾賽爾仍然游刃有餘,還使出強力的反擊應付諾亞一行。眾人雖然還是有來有往,但首先由瑪娜娜表示不太妙耶,聖奈則向彌央喊話。彌央知道聖奈是想表示該用銜尾蛇的力量了,於是呼喊諾亞。不過諾亞表示那力量太強太難控制,一不小心便會殺了艾賽爾,所以猶豫著該不該用。(EP8 5:40- 6:18)

就在此時,艾賽爾出現異變,紅眼變得不穩定,諾亞見狀上前問艾賽爾認不認得出自己,嘗試讓她回復正常。但此時執政官出來把艾賽爾放倒在一旁,親自上前挑戰諾亞一行人。隨後遊戲內雖然把他擊退,但他此時身旁紅光匯聚,陡然變成「梅比烏斯」,傷口也隨之回復,同時泰恩留意到旁邊4號殖民地的人突然倒下,蘭茲及聖奈似乎沒有留意,而是見敵人傷口馬上回復時再衝出去攻擊,此時敵人傷口再度回復,同時4號殖民地的人又再倒了下來,泰恩隨即留意到當中的機關:敵人利用4號殖民地的命火之鐘來回復自己傷勢。(EP8 6:21-13:33)

敵人隨即表示讚揚,並解釋當中理由是他有能力自由運用命火之鐘的生命,所以嘲笑他們儘情攻擊吧,自己會利用命火之鐘回復的,並惡趣味地走到明顯愕在原地的諾亞面前挑逗他。其後諾亞看到彌央攻擊後,敵人又再吸收命火之鐘回復傷勢時,艾賽爾痛苦掙扎的樣子,才叫蘭茲與優妮停手。(EP8 13:34-14:24)

兩人馬上反對,說不攻擊就是他們自己死了,諾亞再說「但這樣下去4跑殖民地的同伴就會……」,此時泰恩協助諾亞逃離敵方的攻擊,並叫他:

冷靜一點諾亞,他們已經不是同伴,是對方的糧食了。」(EP8 14:38-43)

重新看了一次這段劇情後,筆者可以很明確且清楚知道,諾亞是在明知「不太可能」的情況下,仍抱著少許希望且隊友(優妮)也是同一種想法,才嘗試在炮火停止了一段時間後跑出掩體交涉。而及後失敗逃回來時跟泰恩的對答,也顯示出諾亞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放棄不了那一絲絲可能性而已,跟筆者當初的感慨可以說是相差十萬八千里。

筆者猜想,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大的偏差,很大可能是在於諾亞的兩句對答「沒問題」﹑「本以為有希望的」,在消化與整理這段劇情時,不知怎的放大了這兩句的存在,卻遺失了這兩句出現時的前後狀況,才會產生出這種與實際內容相距甚遠的感慨。

而剛才筆者分享的另一篇文章,內裏提及關於這段劇情的不滿與批評時,其描述出來的內容跟筆者按影片整理出來的簡介中,存在一些分歧與偏差。例如那篇文章是這樣說的:

「但當諾亞對著從頭到尾都在追殺你的軍隊,覺得自己可以靠一張嘴能說服他們,然後跑出掩體外站在大空地上對著一台超大型多功能戰爭機器嘴砲,你有沒有想過你的隊友會因為這樣掛掉? 這時候我已經對男主很不滿了,幸好被拉了還會走,可能之後會變好吧!」

雖然文章是說諾亞覺得自己可以說服他們,但根據剛才的內容分析,可以知道諾亞根本並沒有這樣覺得,只是放不下這份希望與可能性而已,而隊友(優妮)也算是同意諾亞出面交涉的,畢竟就是她首先出聲表示這份可能性的存在。而且諾亞不是被拉了還會走,而是在交涉失敗,停止了好一段時間的炮火再度襲來時,諾亞馬上逃走,蘭茲見狀急忙把他拉回掩體內,而不是文章所說的「被拉還會走」的狀況。

同時,筆者留意到雖有讀者提及作者在該篇文章所描述的內容有誤,但當問及究竟有何錯誤時,該讀者卻並沒有作進一步回應。雖然筆者明白讀者的留言並不是必然且絕對的,但還是認為這情況不太理想。畢竟若要反駁對方觀點,自己這邊就必先要提出充實且全面的論點與例子,不但可以找出對方的缺失之處,還能確立出屬於自身的立場與論點,所以像這種「提了就算﹑沒有下文」的行為,某程度上是有礙於進行「有建設性的討論」,至少若果該讀者能更具體地舉出相關例子,作者便能清楚知道究竟誰對誰錯,而不是像現在這般各有各說﹑爭持不下。

以上這一大段內容,再加上筆者自身的經驗,相信各位讀者或多或少也可以接受與認同這節內容起初提及的假說:「明明看的是同一段播片,但消化整理相關情報後,每個人所得出的答案內容也不能夠完全一致。」所以筆者認為在欣賞與分析劇情時,最好還是清楚知道這一點的重要性,否則分享出來的感受很容易會鬧出更大的笑話與風波。

4b.情報的有無影響劇情的體驗及代入

這點其實跟上述內容非常相似,只是側重點有所不同:

擁有情報與缺乏情報,對同一段劇情的理解與投入會有很大的差異。」

其中一個筆者印象較為深刻的例子,就是在第三章可以跑回9號殖民地時,遇到一位海恩塔男子澤恩,不但帶頭攻擊諾亞一行,及後更表示雙方互相認識的這段英雄任務劇情。筆者當時便忍不住吐槽:

你哪位?我完全沒見過你耶,現在突然跑出來裝熟,說是曾經的戰友?

因此,筆者對於這段劇情及名為澤恩的這位人物,第一觀感是頗為差勁的。只是這種突然加插陌生人與主角群拉關係的寫法十分普遍,再加上這段劇情確實寫得很捧,所以筆者後來也是玩得津津有味,但就是怎樣也忘不了開初那份硬生生加進來的突兀與不爽感。

但筆者在這次重玩時再仔細觀看播片,發現這位澤恩還真不是天降下來的追加人物,是真的打從遊戲一開始那段兩軍交戰的播片中,就已經出現了(EP1 3:48)。而且在第一章時,諾亞在9號殖民地接完任務閒逛期間,是可以找到澤恩並對話閒談一番的。

若不是事先知道澤恩的存在,筆者可以肯定就算再一次重看這段劇情,也有很大機會再次看漏了他。而現在知道澤恩確實是一開始就出現,且是並肩作戰的戰友時,對於這段劇情的感受與體驗,便很自然地少了那份突兀與不爽感,反而多出了「桃花依舊面目全非」的唏噓感。

另外一個筆者同樣印象深刻的例子,就是優妮見到自己的前世與梅比烏斯交手那一幕。若不是事先已經知道這點的話,就會很容易忽視及遺忘在第一章首度面對梅比烏斯時,優妮那一閃而過的回憶畫面。至少筆者是真的遺忘了,還認為這段情節是在第三章才開始出現的,但原來實際上早在第一章就已經鋪好伏筆。只是因為及後過多的情報與資訊,加上又沒有跟當時情節扯上非常急迫與重要的關係,才會被筆者當成是碎片內容而遺忘掉。

同樣在第五章時,雙馬尾女子莎萊雅表示在第一章大叔之死那邊,自己就已經在場並留意到他們,筆者起初聽到還以為是後加上來的情節或是「馬後炮吹水」,但翻看播片確實真的有在第一章激戰後的末段出現。甚至筆者還想起當初就覺得這邊很可疑,應該是重要伏筆最好記下來,誰知道最後還是完全沒了這回事。

以上幾點均能看出,事先有沒有掌握情報地看同一段播片,對於內容的理解與吸收,以及劇情的體驗與投入,都可以造成很大的差異。因此,欣賞異度3的劇情時,看一次是不夠的,看多幾次,會發現感受真的隨著情報的累積與次數的增長,出現完全不同的感受,可說這是異度神劍系列的遊戲,一個相當獨特且吸引的體驗。

 
5 瑣碎到讓人質疑必要性的流程體驗及細節小分析

雖然有點自打嘴巴的感覺,但筆者還是很想分享一下自己對這款遊戲的劇情,有著怎樣的一種想法:是好看﹖是精彩﹖還是有什麼其他負面感受﹖畢竟上述4點筆者都沒有非常明確地表示自己的看法,就只是儘量用較為冗長的文字將感受寫得隱蔽一點,讓各位閱讀的時候不致於有強烈的情緒。就算是一些相對可能是負面感受的意見時,筆者也會儘量寫得拐彎抹角一點,為的就是希望讀者在閱讀時不致於會有種「看不下去」的感覺,但也因此筆者花了相當大的心力去咀嚼每一粒文字,每一句每一段都寫得相當痛苦相當費時,導致更新的速度與頻率差這麼多。

因此,請容許筆者在這段稍為放縱一下,用較為隨意的文字與句字,去分享自己對這款遊戲的劇情感受。單看小標題,相信各位也能猜到接下來的內容是負面居多的,若果接受不了的話,也可以直接跳過這段看最後的總結。而若果看到這裏,各位讀者還是有興奮了解筆者究竟抱持著什麼樣的負面感受的話,接下來文章將會以列點簡述的形式,把一些筆者相當看重,但可能各位認為只是小題大做,不屑一顧的感受與看法,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各位。

5a:不回憶就不懂得推動劇情了嗎﹖

5b

5c

5d

5e

(未完待續)
 
總結
 
(預定最快下周繼續更新)
 
畢峰
2022年9月26日(四稿)約1萬多字
2022年9月05日(三稿)約5千5百字
2022年8月22日(二稿)約4千字
2022年8月18日(初稿)約2千2百多字
 
板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