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23
GP 1k

【討論】念╳燃╳心源流(對動畫據透,文長,慎入)

樓主 Cater sirogane0080
大家好~小弟又來發文囉:)

這次的主題,
是小弟長年以來整理出的理論,
也就是要來談談..「念」,這個重要設定。


可能一開始,
富奸老師並沒有想過作品會使用到「念」這個機制,
但隨著時間與劇情的推進,
「念」的機制,已成為作品中不可或缺之主幹。

不論「念」,是一開始就有、或是中途加入,
「念」真的,是一個很成功的設定。

所以,
小弟今天就是想盡量由淺入深、全方位的,以小弟個人的觀點,分享「念」之心得。

※ 請暫時先不要做下拉的動作,   ※
※ 請先看完這段黃色的文字:    ※
※ 礙於小弟沒有看再版之動畫,   
※ 故對於只看再版動畫之大大,   
※ 小弟必須先聲明,        
※ 以下可能有《據透》的成分,   
※ 如大大不想被小弟捏到的話,   
※ 請您先上一頁,         
※ 直到再版動畫追上漫畫的進度後, 
※ 再進敝樓觀看討論~謝謝~    






如沒有問題的話,
請問大大,您準備好了嗎?
文長是一定的,因為會使用很~多很多例證或舉例來提出說明,
如果您準備好了,
那麼,
就讓我們開始這次的主題吧:)請耐心觀看~謝謝~



=「燃」=

在介紹「念」之前,
小弟想先介紹「燃」。

「燃」,可以說,是學「念」的正心方法,
雖然作品未提到,
但這很可能是「心源流」門派的方法。


「燃」,就小弟的解讀,即為《了解自己》的方法。

當時,
雲古是這麼解釋的:

所謂「念」...



同時,
心源流的宗旨,
不建議《心智尚未健全之人》習得「念」,

↑圖中的《厭》字可能為錯字,正確可能為《壓》

心智尚未健全,並不是指未成年,
而是《觀念尚未成熟》以及《觀念不同於常人之人》,
心智≠身心

所以,
雲古的說法不是《你們還未成年》,
而是《心智正值成長》,
所以,
只要心智成熟,剛出生之人也算符合條件。(蟻王梅路艾姆?)


而,
上圖雲古也說到,
心智尚未成熟之人,
要學「燃」的話,最多學到「點」就好。

雲古提到的《氣勢》,應該就是《惡意、殺氣》,
所以雲古可能是在暗示《學到「纏」就好》。

所以整句就是:
心智尚未成熟之人想學「念」的話,學到「纏」就好。


「纏」-防禦「念」的重要關鍵之一,可有效防禦「念」的惡意、殺氣。

「點」-設定目標、凝視自我。

這兩項都很適合初學者優先學習呢~


且,
「纏」和「點」,其實是息息相關的喲~
修習「點」,
會使「纏」發動得更順暢、使「氣」更飽滿渾厚。


「燃」,
就小弟的觀點,其實是類似於「瞑想」和「禪」。

「燃」不僅是《審視自我》的手法,同時也是強化「念」的其中一種方法。

還記得尼特羅會長,為了積存力量,
好全力以赴和蟻王對決,而在某坐山頭上打坐嗎?

那應該就是「瞑想」和「禪」了~

到目前為止,
「禪」的最高境界保持人,應該還是獵人協會前會長-尼特羅。


那麼,
「燃」就介紹到此~

剩下或沒說明到的,會在後續補充或引用。




=「精孔」=

在介紹「念」之前,
除了「燃」,還要多介紹「精孔」。

有沒有這麼多前置呀?小弟認為,有~

要徹底了解「念」,
就必須把它當作一門學問,
至少,
要先了解一下「精孔」-人體能發出「氣」的結構。


一、「精孔」封閉=「絕」?


「精孔」,
這名詞絕不陌生,
卻於作品中,很少被引用...

其實!
「精孔」正是學「念」的第一項要素!
要想發出「氣」,就得先想辦法讓「精孔」開竅!


上圖為共分為六個部份,
即是小弟把作品中介紹到「精孔」的部份進行重點整理,
以下為這六個部份的說明:

1、「精孔」如果要靠他人強制撬開,就會用到「發」。

2、「發」可以調整強弱,只針對「精孔」攻擊而不傷人。

3、沉睡的身體=「精孔」封閉=「氣」無法流通。

4、「發」必須傳進體內,才能撬開「精孔」。

5、「精孔」正確開啟方法,
  是自己靠「瞑想」和「禪」來領悟「氣」的存在,
  「精孔」才會漸漸打開。

6、「精孔」在學會「念」後,可以自行封閉。


了解了作品介紹的「精孔」後,小弟就要來提問了~

請問!「精孔」封閉=「絕」?

上圖已有說明,「精孔」封閉=「氣」無法流通,
而,
「氣」無法流通=「絕」?


如果是這樣,
那雲古和奇犽,怎會說《一般人也會發出「氣」》呢?

「絕」=使「氣」與外界隔絕,也就是不發出「氣」。
而,
「精孔」封閉,卻還是有「氣」在流失...


所以,
從這個問題可以得知兩件事:

1、「精孔」封閉,不代表「氣」,不會外洩。

2、「精孔」封閉=「氣」無法流通,
  在理論上,
  應該是可以套用於「絕」。

基於這個矛盾,
小弟就腦補出了一個輔佐名詞-「氣孔」


「精孔」應該是有《末梢》的。

小弟認為,
「精孔」的末梢應冠一代名詞以方便作區隔,於是借「氣孔」一詞。
~好記又不失其注釋~

以下將開始說明「氣孔」的由來與定位:
「精孔」,形同人體之血脈,
但不同的是,
血脈從出生就有在流通,
而「精孔」則不見得,至少大部分的人都是沒有流通的。

「精孔」內的「氣」沒有流通的話,
「氣」是趨近於靜止的狀態,或相當緩慢的流動,
這是因為人體尚未認知與掌握到「精孔」這個結。

而,
一旦「氣」於「精孔」內開始流通,
發生的第一件事,就是「氣」會大量外洩,
這是因為,
「精孔」是掌握到了,所以「氣」會流通,
但是,
《如何操作「念」》卻還沒掌握...

因此,
才需先學四大行-「纏」的概念,
才能讓「氣」的流失降低,
使「氣」有點像是在身上打轉、繞圈,讓它纏繞於身上流動,不要那麼快就散掉。

有了概念後,
即使不刻意去發動「纏」,「氣」的流失自然也就跟著減少了~



以上為,
「精孔」開竅後,「氣」於體內流通之示意簡圖和概念來源。
(小弟繪圖技術不好,小畫家畫的,有點簡陋,請見諒...)

血脈有粗,也有細,而,「精孔」也有。

粗的血脈,即是血管,「精孔」類似血管;
細的血脈,即是微血管,故,「氣孔」即類似微血管


「氣孔」之位置,應於人體皮膚(表皮)附近,
即為「精孔」之最末梢。

其功能則類似於《毛細孔》之概念,
不同的是,
毛細孔為排汗之排泄器官,
而「氣孔」則非排泄器官,其正確解讀為《釋放生命能量之閘門》

小弟的分類法為:
對外流通=「氣孔」
內部流通=「精孔」


那麼,
「精孔」封閉=「絕」?

相信各位大大看完後,都能有概念啦~
希望小弟的這個理論設定(就是腦補啦!),能夠得到各位大大的共鳴:)




二、「精孔」資質怎麼分?

作品中,
每個人的「精孔」資質都不同。

相信各位大大在看作品時,
都有對各角色之間的「精孔」差異性互相比較。

如果沒有,也沒關係~
小弟這邊呢,
就是要來討論,各角色之間的「精孔」差異性~


「精孔」資質,
小弟將之分為五大類型:

1、天生全身開竅型~一出生就會「念」。

  可以說,
  這類型的根本天生生命能量滿到破表!
  簡直就像滿到「精孔」自動打開的吧?!
  其威能應該不用小弟多做解釋了...

  代表人物:
  梅路艾姆(王)、彼多、普夫、尤匹。


2、天生眼睛開竅型~看得到「念」,但等看到才知道「念」的存在。

  這類型的雖然看得到「念」,但卻不會使用,
  因為他們和上述的《整體資質》差太多,
  雖然有可能屬於天生全身「精孔」開竅類型,
  即可能天生就會「念」,
  卻對「念」完全沒有概念,
  等碰到才知道,有這種能力。(七個字:身在「念」中不知「念」。)

  這類型很可能是介於全身要開不開(微開)的情況,
  只要稍微指導一下就能很快的學會「念」。

  代表人物:
  殺殘、派庫(部分師團長、軍隊長疑似屬於這類型)。


3、天生全身封閉A型~看不到「念」,卻能感受得到「念」的存在。

  這類型對「念」的敏銳度超絕!
  即使看不到,
  卻能靠敏銳的五官甚至第六感,
  來察覺到「念」的存在。

  這類型學「念」也很快,
  只要經過高人指點一下,也是馬上就能上手。

  在人類之中,
  這種類型可以說是天才中的天才了!

  代表人物:
  小傑、奇犽。(拉摩多、部份師團長、軍隊長疑似屬於這類型)


4、天生全身封閉B型~比上述資質差,但靠著努力不懈還是能學會「念」。

  跟上述差不多,所以不解釋了。

  在人類之中,
  這種類型已經算是天才了。

  代表人物:
  智喜。(部份師團長、軍隊長疑似屬於這類型)


5、天生全身封閉C型~比上述資質還要更差,甚至,
             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連自己領悟「念」都做不到。

  不屬於上述四種類型的全歸類在這兒啦~

  代表人物:
  一般人。

  疑似人物:
  妮翁、小麥、亞路加(*)。

 ※妮翁、小麥、亞路加的「精孔」資質可能會產生爭議,
  是因作品未明確說明習得能力之時間、領悟過程,
  故將此暫時歸類於C型。

 *亞路加的「念能力」得視第二人格的存在是先天或後天,
  以此來判斷「精孔」資質是屬於天生全身開竅,還是封閉。


就「精孔」資質而言,以好記的代表人物來當類型的區分,
所以「精孔」資質排列如下:
彼多>殺殘≧小傑>智喜>一般人。

而事實上!
「精孔」資質,不代表「念能力」的資質~

因為「念」,
是能被《眾多因素》所影響,「精孔」資質,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

有些人,
在《特定領域》中,
可以激發出相當獨特的「念能力」,
但,
不代表這些人,就能做到自己開啟全身「精孔」!


因為《自己開啟全身「精孔」》可能不在他的《特定領域》範圍內...

例:
女高音應該不會用腳唱歌吧?跑者應該不會用頭踩地吧?

所以,
某些人雖然擁有「念能力」的招式,卻可能一輩子都學不會「四大行」,
甚至連漸漸喚醒《全身「精孔」》都辦不到...
這種情形,
可能就是上圖所說,《會使用部分潛力的人》


因此,
才會有《獵人試驗》?!但,這算是題外話...

~這裡介紹的是「念」~

所以,
題外話的部份,小弟統一於最下方再說明:)




三、「精孔」開竅的方式有幾種?

作品中呢,
提到的「精孔」開竅方法有兩種...

1、漸漸喚醒。

2、強制喚醒。

再加上後期很威的~

3、天生就會!

所以到目前為止就是三種啦~

漸漸喚醒的部份,
作品已清楚說明,
靠「瞑想」和「禪」,悟出「氣」包覆全身時,「精孔」才會漸漸打開。


所以,
接下來要談的是《旁門左道》-強制喚醒。

小弟又來問一個問題了~

請問!被「念」攻擊卻沒死(洗禮)=強制喚醒?

如果要拿案例出來討論的話,
那螞蟻篇可能就一堆堆了...

就是那個拉摩多呀~
可以打上司和別人的上司~
打完他們還可能會在心中想著《感謝你~》...

首先,
我們先來看以下兩張圖,共四個案例:


以上為《沉睡之人受到「念能力者」攻擊過》的案例。


{案例1}可以得知,
雲古使用他的「氣」,去包覆小傑、奇犽全身,
《各個方向各種角度》去撬開這兩人全身的「精孔」。

由於這種攻擊是經過控制的,對人體的傷害,
並非沒有,而是非常的小,
可以說,
完全是針對「精孔」所做的攻擊,只有能熟練使用「念」的人才做的來。

再來,
{案例2、3、4}則疑似是被《可以致死的「發」》所攻擊,
也就是俗稱的「洗禮」。


各位大大發現問題點了嗎?


為什麼雲古這種熟練者,
要大費周章的用「周」,去包覆沉睡之人全身,
但其他「洗禮」,
卻只要攻擊身體任何一個部位,
沒死的話,
就能《全身「精孔」強制喚醒》?


難道是「念」在被洗禮之人的身體裡亂竄,
結果竄到全身的「精孔」都開啟了嗎?!


小弟必須說,
並非人人都會放出系...
雖然{案例2、3}已確定,被能使用放出系能力之人所攻擊,
(小傑做過放出系的修行;蝦人布羅布塔的招式則有放出系招式)
但,
如果被不會使用放出系的「念能力者」攻擊身體的一部分後,
全身「精孔」依然全開的話,
那麼,
這...又該如何解釋呢?

例:
拉摩多就是強化系能力者,
雖然放出系就在強化系的旁邊,但剛學會「念」的他應該還沒練,
就被彼多找去當「傳念士」了...(傳教士,哈!)
拉摩多,
是否能使「氣」離身並維持強度還很難說...


基於上述的矛盾,
於是!
小弟為了將理論與制度更完整、更合理~
腦補出了既屬於強制喚醒、又屬於漸漸喚醒...


4、先強制喚醒!後漸漸喚醒!


不會使用「念」的對象被「念能力」的招式攻擊後,
通常非死即傷,
而傷的,大致上都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來休養。

在休養期間,
形同在修習「點」,
《我要活下去!》的想法正好就是「點」的體現!

(詳情可以上拉到小弟介紹「燃」那邊,看一下「點」的說明)

而,
前面也有提到,修習「點」!可以促進「纏」的發動!

所以,
被攻擊的部位在休養期間,
「精孔」天資高的,都學會了「纏」。

由於眼睛「精孔」未開竅,所以看不到包覆在受擊部位的「念」,
但小弟認為,
部分「精孔」開竅後,
可能較容易掌握到全身「精孔」開竅的要訣,
再加上《我要活下去!》的這種非常激進的想法,導致《人類的潛能》被激發出來。

而,
所謂人類的潛能,
不就正好是...「念」嗎?!


接著,
我們繼續來看{案例3}

{案例3}很有趣呢~
這位警官疑似被放出系能力者洗禮,卻說《發生什麼事他都不知道》?!

就案例的表現來看,
應該是被洗禮活下來,所以應該學會了「念」,
但,
實際上會不會,作品並未說明...


可能,
是攻擊這位警官的蝦人布羅布塔認為:
好無聊~
想說螞蟻天生身體比人強健~
反正我全身甲殼硬子彈射不穿~
再加上我的腿也很快~
(是否真的很快不知道,但後面他有使用過《放出系的推進力》後,真的還滿快的...)
所以我就用「絕」這狀態,再用我的大鉗子來夾殺人類~
潮爽德~


但也可能,
電視台被《某勢力(高層)》施壓,《禁止散播有關「念」的存在之資訊》,
所以把該名警官的採訪做了剪輯。


不過小弟認為,
{案例3}很可能,正是說明了:
即使強制喚醒部分「精孔」,只要此人「精孔」資質不夠,
就算有《我要活下去!》的執念,
可能也沒法完全掌握「念」,
進而開啟全身「精孔」。

可以說,
一般人能維持住自己的生命,就已經是將執念發揮到最大極限了...
如同小弟於上述腦補的說明~天生全身封閉C型~
這應該就是最佳案例了吧:)

作品中,
除了小傑和奇犽,
是否還有其他的人,屬於《全身被「念」洗禮》的案例呢?

小弟這裡只能說,目前疑似的案例只有出現一位,
而這一位,
正好是...酷拉皮卡的前輩(學姊?!)哦~

誰?

她就是...旋律啦~她也是職業獵人呢~

她會使用「念」的情形是:


被友人演奏的「黑暗奏鳴曲」所發動的「念」攻擊,(並非她友人的「念」)
疑似為放出(和操作)系的能力,
雖然旋律只露出手臂給酷拉皮卡看過,以及她的臉也可能整形過...

但是她說過,
她朋友已經《全身》和她手臂的狀態一樣,
所以照理說,
旋律也應該全身都是這個狀態,只是傷勢沒有他朋友嚴重。

可能就這麼剛好,
旋律離她朋友的距離較遠,受到的攻擊威力較小,
以及活下去的信念相當堅定!
再加上,
喝得酒可能比她朋友少那麼一丁點,所以意識還很清醒,
但還是難逃全身壟罩在「黑暗奏鳴曲」的邪念中...

因此,
旋律才能在《諸多巧合》之中,(如地球適合生物生存的環境存在般)
活下來,
並開啟全身「精孔」,學會了「念」。


從旋律的能力可以了解到,
她專練《聽力》,
以及利用笛子演奏樂曲,發動招式「原野之春」舒緩他人情緒,
所以,
如果她沒被「念」洗禮的話,
可能就屬於一輩子無法自己漸漸喚醒全身「精孔」的類型...

成為一流音樂家後,
頂多開啟嘴巴(吹奏笛子)、手指(調整音調)、以及耳朵(絕對音感)的「精孔」,
形同妮翁,
只有拿筆的手能使用「念能力」。


「精孔」這部份,就介紹到此啦~
文很長對不對?呵~這只是個開始...
所以,
小弟就在此做個總結與重點整理:

「精孔」封閉=內部不流通=「沉睡」。(「氣」於「精孔」中呈靜止狀態)

「氣孔」封閉=對外不流通=「絕」。(「氣」於體內「精孔」還是有在流通)

《沉睡》之人=「精孔」封閉,但有細縫,大小因人的資質而異。

「精孔」開竅的方式分為四種:
天生就會、強制喚醒、漸漸喚醒、先強制後漸漸。




=「念」=

呼...各位大大辛苦了!
終於來到了本樓的重點地帶-「念」!

那麼小弟就不多說廢話,請繼續看下去吧~


一、何謂「念」?

作品中,
光是「念」就有一大堆的稱呼...


一下說這是「氣」、一下又說那是「念」...
一下說這是《生命能量》、一下又說那是《精神能量》...
一下說這個在放《殺氣》、一下又說那個在感覺《氣息》...

這麼多的名詞!很容易搞混的呀!

沒關係!
攏總底加!小弟將它們全~部整合!理論化(腦補化)
所以,
何謂「念」?

所謂「念」,
就是發自人體的《生命能量》,後期也稱之為《精神能量》,
同時,
也將這種能量,叫它作「氣」。

而,
從人體洩漏出微量的「氣」,則被稱為「氣息」。

※目前於作品中,
 尚未出現魔獸天生就擁有「念」的個案,
 除了有融合到人類DNA的情況例外。
 例:嵌合蟻。
 所以,在此樓會使用「念」的生物,一律當作《人》來看待。

人活著,
就會在人體內生成「念」,所以是生命能量;
人死後,
「念」會因為《執念(殘念)》,而留在人世間,所以也是精神能量。

往往死者的「念」,
會優先流向生前最在意的某件事物,並附著其上。

例:
某作曲家創造了一篇奏鳴曲,
在臨死前對此奏鳴曲有執念(殘念),死後這執念(殘念)就影響到此奏鳴曲,
聽到這首曲子的優美旋律之人,
將會受到死者的「念」所影響。(黑暗奏鳴曲?!)


前面的說明有提到,
不論人是否還在《沉睡》,人體都會散發出「念」。

小弟認為,
「念」原本,應該是很單純的能量,所以稱之為「氣」。

但是這種能量,
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而改變了「氣」的本質,
導致「氣」會以不同形式來呈現。


就好比在「氣」之中,注入《觀念、理念、想法》,
作者以「念」這個單一中文字來詮釋,
小弟認為真~的是相當貼切啊!

人的性格、個性、人種、情緒、情感、體能狀態...等內在因素
同時,
還有生活環境、經歷、知識、週遭友人...等外在因素
都會影響到「念」的強度表現。

上述所有能影響「念」的因素,小弟在此,統稱為《變數》!


誇撩姆薩灑吼~對各位大大真是抱歉~
所以,
小弟於下方做了重點整理,應該會比較容易理清頭緒...


重點整理:

何謂「念」?
又謂之「氣」?
以及「氣息」?

「氣」是人體所發出的生命能量。

「念」是綜合所有變數的「氣」,
因受到執念(殘念)影響,所以也稱為精神能量。

「氣息」即是人體所外洩之微量的「氣」。


當「氣」加入不利於對方之因素,
「氣」就會變成「念」,
而,
這種不利於對方的「念」,
從對方的角度來觀察,
就是作品中所提到的《惡意、殺氣》,即使它們細微如「氣息」般...

上述為小弟對「念」的詮釋,不一定是最正確的啦~
但,
小弟都是按照作品中的說法和表現,
以及參考各路大大的理論,加以整合、加油添醋的結果,
這已經是小弟最滿意之版本了~(自豪~)




二、「念」之數值化與名詞縮寫

小弟認為,
「念」的數值化後,
以不帶變數的「念」,來對帶有變數的「念」進行演算
否則,
「念」的變數會造成量的浮動,
微量的浮動,則小數點變化的加減法,則還好,
但量的浮動也可能會大到十位數、甚至百位數的乘除法變化!
這絕對不是小弟隨便腦補隨口說說...

接著,
我們來了解一下,作品中提到的名詞縮寫、以及概念。

酷拉皮卡的師父有提到四個名詞縮寫:


AP=肉體攻擊力:
即是不包含「念」的肉身攻擊,
可靠平時鍛鍊肌肉來強化。

DP=肉體防禦力:
即是不包含「念」的肉身防禦,
也可靠平時鍛鍊肌肉來強化。

SP=「發」(已非單純的「氣」):
即是將「氣」賦予其他功能或改變其性質。

因為SP非常重要!
所以在此舉例:
使「念」帶有殺氣、惡意,就算是「發」了!

「發」可靠努力不懈、不間斷的修行,來提升其威力。

MP=制約與誓約:
將「念」進行《限制(約定)》後在要求範圍內得到大幅度的威力提升,
也可以說是《「念」之精隨所在!》。


在酷拉皮卡的師父對酷拉皮卡說完後,
過了約一年,(作品裡的時間)
拿酷戮又對小傑說了三個名詞縮寫:


AOP=顯在氣量:
亦即人將流動於體內的「念」拿出來使用時之稱呼。

《AOP最大值》可經由修行、鍛鍊來提升。

POP=潛在氣量:
亦即人《未》將流動於體內的「念」拿出來使用時之稱呼。

POP會持續遞補AOP所消耗的量,直至POP消耗完畢為止。


MPO=氣之最大容量(總量):
亦即最初的AOP+最大POP=「氣」保存於人身上之最大值,
即是人的最佳狀態。

MPO也可經由修行、鍛鍊來提升。


然後呢~
小弟也來個補其實也不算腦補的名詞縮寫:
由於「念」的純粹能量的單位為「氣」,
作品中的單位中文寫法也剛好是「氣」,
而,
「氣」=能量,
能量於上述的英文縮寫似乎是「P」(Power?)
因此,
「氣」=「P」。

在此樓將引用「P」的概念當作「念」的單位縮寫。




三、「四大行」介紹




「纏」:
前期的解釋為《保留、留住》的功能,
後期加入《凝縮》的功能。

修習「點」,可以使「纏」發動的更順暢。

「鍊」:
前期的解釋為《發出更強更多的「氣」》,
不久後加入《使「氣息」的範圍更廣闊(「圓」的概念)》。

「絕」:
使「氣孔」封閉,不讓「氣」或「氣息」外洩,
以及發出難以被察覺的「氣」(「隱」的概念)。

《極度疲勞》時,也能靠此回復體力。

「發」(SP):



強化系-強化物品《原有》的功能,
    後期疑似也能強化《附加》的功能。

放出系-以《射出》的方式釋放「氣」,
    後期加入《移動》的功能。

操作系-操縱物質或生物。

變化系-改變「氣」的《性質》,
    後期加入改變「氣」的《形狀》。

具現化-將「氣」物質化。

特質系-其他沒歸類的「特殊氣」。

所謂「發」,
除了上述的「六性(六種系統別)」之外,
小弟認為,
「念」之中帶有惡意和殺氣等情感因素,都可以稱之為「發」!也就是SP!
名詞縮寫那邊就有提到一次,
但因為太重要了!
所以小弟才在這邊再說一次,加強印象:

SP=「發」,「發」=SP。惡意、殺氣屬於SP。(是屬於不是等於~)

各系能力者在「六性」的強度表現(效率)和習成率都不同,
依序是...
主要系統別100%
鄰近系統別 80%
其次系統別 60%
對角系統別 40%

上述的「六性」習成率,只有特質系能力者例外!

主系為特質系之人,特質系能力的習成率為100%,
其他五種主系來看特質系能力的習成率,卻永遠都是0%...

至於強度表現,小弟的腦補是依舊照上述公式。




四、「四大行」應用技介紹


「堅」:
即為「鍊」的《持續維持》狀態。

小弟認為,比司吉這邊說的「氣」的總量,是指總AOP。


「凝」:
前期的解釋為《使「氣」凝聚於雙眼可以看破「隱」》之功能,
後期加入《攻防力》的功能。




「流」:
即為「凝」的《攻防力的位置移動與比例調整之速度》。



「硬」:
即為《最極端的攻防力》之狀態(不是0,就是100!)。



「周」:
使「氣」附著於自身以外的物體上。



「圓」:
使「氣息」的範圍更廣闊。



「隱」:
發出難以察覺的「氣」。


應用技是可以互相搭配與結合的。

例:
強化系Lv1修行即是同時使用「硬」和「周」、
飛坦也曾使用「硬」加諸於劍尖。

而,
應用技本身,也是從「四大行」的應用與結合而來,
目前已知名詞定位的應用技就這七個,
之後應該會有更多的應用組合技出現才是~

※如有漏掉沒說到的,請大大幫忙補充~謝謝~


最後,
修行「四大行」的應用技至筋疲力盡,
能有效提升總AOP、MPO的最大容量,
但每次提升的量都不多,
都是一點一點慢慢累加上去的,
所以「念」的修行才需要持之以恆不能間斷,
否則,
「念」每次都沒用完,會讓身體以為已經適應了就沒再繼續進步成長。


↑小弟認為,
比司吉說能提升的那些資質都藉由「周」,是因為
使用「周」可以搭配「凝」、「鍊」、「硬」等技術,
不只P量容易清空,使用更多的應用技反而需要花費更高度的集中精神力,
藉此從中得到成長。


以上為小弟對「念」之設定與讀後心得,
當然,
內容說得比較簡略些,
但意義上,都是盡量以作品之內容去詮釋的。




五、真正的主題!「念之加法」!

於上述在介紹「念」之數值化時就有提到,
「念」是可以進行加減乘除運算的,
其中,
SP應為最基礎的《加減》法,
而,
MP會影響到「念」的部份,即是《乘除》法。

由於MP相當複雜多變,還得考慮到加減法的作用,
運算下來比只有SP還更多《變數》,
所以,
在此我們先將MP放到一邊去,
來看比較簡單的部份~只有SP的《加減》法~亦即小弟所說的,「念之加法」!

說真的,
光是「念之加法」,就討論不完了...

小弟認為,
「念之加法」只有四個重點,
只要了解這四點,就可說「念之加法」幾乎都能搞懂了!

這四個重點分別是什麼?
即是以下這四個問題之解答:

1、西索說過:《記憶體過度使用》...
  以及雲古後來提到《華石鬥郎浪費大部分的才能》...
  其正確之解釋?

2、放出系=SP。
  為何,放出系的念彈可以《SP>DP+SP》?

3、強化系=應用技?
  為何,強化系感覺就像應用技的系統別?
  為何,離強化系較遠的主系統別能力者,
  能防禦較近的攻擊?(例:特質防住變化)
  這不就和公式有些許出入嗎?

4、「發」的等級制度。
  難道「發」...真的是等級越高,招式就越強嗎?


這四個問題,
相信各位大大看完後,
會開始思考(或早就有)一套完整的理論設定,
而~小弟也有~

所以,
各位大大對這些問題,如有不同的見解與更好的詮釋,
請務必提出來,
供大家一同研究討論,
讓我們一起為研究「念」更精進~

以下為小弟的見解:

1、記憶體過度使用、以及浪費大部分的才能。

  西索曾說過,
  華石鬥郎因《記憶體過度使用》而輸給西索。


  接著,
  雲古也說到...


  以前小弟認為,
  《記憶體過度使用》和《浪費大部分的才能》是合起來一起在說,
  人的一生所學的《招式》數量有限,華石鬥郎白白浪費了位置,
  因為華石鬥郎學錯了招式,
  西索認定他《招式練爛了!砍掉帳號重練比較快!》

  但自從...螞蟻篇的開始,
  小弟看到了,拿酷戮的MPO理論,
  以及,
  普夫能在短時間內,不斷給予兵蟻新的「念能力」後,
  小弟就改觀了...應該是要分開來說...


  所謂《浪費大部分的才能》,應該是:
  在自身總AOP範圍內,招式與應用技所分配之比例!

  華石鬥郎的「二重身-虎咬真拳」這招,
  將大部分的比例,
  都分配於具現、操作、放出(維持二重身的「念」)上,
  只有一小部份被分配到強化四隻手(包含分身)的手指上,也就是二十根手指~

  攻擊西索時,
  除了咬斷西索的雙手以外,
  其餘時間對西索造成的傷害,只是皮肉傷,
  西索的雙手根本就是真的要送給華石鬥郎咬斷,才沒有用「凝」和「堅」...
  不,應該說,西索可能變態到整場都懶得使用「鍊」...
  降低水準陷自己於不利,
  只是為了找樂子...
  所以,
  浪費大部分的才能,即有可能是比例分配的問題。


  所謂比例分配,
  就是將總AOP分成100等分,(意即100%)
  在應用技(包含「發」)之間投資多少等分。

  例:(※此比例為小弟引用實際案例來腦補預估之情形,方便說明用,並非實際比例)
  奇犽使用「電光石火」的時候,
  全身被「堅」包覆的AOP,佔總AOP的80%,
  而「電光石火」這招,佔總AOP的20%。

  小弟認為,
  作戰招式最佳的比例分配,排除「應用技」的部份,
  應該是《山型比例分配》

  然而,
  華石鬥郎的情形應該是反過來的《V型比例分配》
  在「氣」的整體最高效率的表現,演算下來的話,可能就輸奇犽的案例相當多...
  甚至輸到一半以上的情形都有可能發生...

  例:
  上述假設比例之延續,
  奇犽用「堅」《強化肉身》為80%X80%,
  (↑變化系能力者在強化系表現上之最高效率)
  所以實際相乘後,
  最高效率只有發揮到64%;

  而,
  「電光石火」為20%X100%,
  (↑變化系能力者在變化系表現上之最高效率)
  所以最高效率可達到20%;

  所以,
  整體最高效率=64%+20%=84%!!

  奇犽就是以整體最高效率84%來進行作戰!!

  反觀華石鬥郎...

  一樣,上述假設比例之延伸,
  華石鬥郎的比例可能如下:

  放出系佔10%X80%=8%(維持二重身之念量)
  操作系佔30%X60%=18%
  具現化佔30%X60%=18%
  強化系佔30%X100%=30%(強化了包含分身四隻手的手指)

  所以,
  整體最高效率=8+18+18+30=74%!!

  因此,
  以這兩個假設比例來看,
  奇犽的整體最高效率>華石鬥郎。

  小弟必須說,
  在預估華石鬥郎的整體比例上,還多估了在強化系上的比例,
  實際案例是否真的達到3成那麼高,
  其實還很難說...

  而,
  這裡必須說明一下:
  並不是《V型》的招式,就一定是弱技,因為「念」還有MP這個因素!
  請大大千萬不要忘記~
  作品也有提到,
  《對特定的能力(系統別)有執念以及個性吻合》,也可能會生成更強之「念能力」!

  意即每位能力者在MP的效率上,都不一樣~


  上述所有假設比例之延伸,
  假如,華石鬥郎的MP倍數為200%的話,整體最高效率就會達到174%。
  反觀,奇犽的MP倍數只有150%的話,整體最高效率就只會達到126%。

  那麼,
  華石鬥郎的整體最高效率,將會>奇犽!


  雖然上述的假設比例,和實際案例相比,的確是誇張了些...
  實際上,
  MP的倍數必須依照《制約與誓約》的嚴苛程度而定,
  普通的情感因素,
  事實上能成長的倍數可能只有小數點...頂多不到10%的浮動量,
  小弟只是想說明加入MP後的差異性,
  所以才弄得稍微誇張了些~


  不過這裡所探討的是「念之加法」!


  所以MP的部份暫時不考慮的話,
  《山型》的整體最高效率,還是優於《V型》的:)
  因此,
  非必要的情形下,使用《山型》絕對比《V型》在起步上,更具有優勢!!

  必要之情形的舉例:
  這招如果不加入對角系統別的能力來輔助招式的話,我會覺得我用不上手,
  加入對角系統別的話,我就一定可以把這招用得很好!

  如果能力者有這種執念的話,
  那麼,
  你就加吧...
  不過,這算是一個風險賭注就是了...說不定是錯覺...
  ※最下方有補充西索送雙手的真正原因之可能性。


  接下來我們來看西索提到的《記憶體過度使用》:
  於上述介紹「念」的應用技時,比司吉說到「周」那邊就有提到,
  「念」的筋力、持久力、以及《精神力》,都可以提升。

  所以,
  西索想表達的,應該是:
  一項招式,
  如果自己用不上手,
  就會對這招付出較多的心力,
  這反而會讓自己長期處在《高度集中力》的狀態,
  人不可能一整天都能處在高度集中的狀態,
  這其實相當的耗費體力...
  扯上「念」的話,就是相當於耗費多餘的P量。

  「二重身」等同一台電腦雙開遊戲,還要不斷切換視窗來控制角色...
  沒錯!
  華石鬥郎的P量根本不夠讓「二重身」擺在AUTO!只好自己手動操作!
  因此整場戰鬥下來,
  只要分身在場,他的集中力一直都是《破表》的高度集中呀!
  一下又要顧西索,一下又要顧分身...
  所以表面上的總AOP是100%,但考慮到精神層面,
  其實可能已超過100%了...

  反觀西索...

  給左手要右手,沒關係~
  上帝說過,當敵人打你的左臉,你要把右臉也給他打~
  所以要完右手再送左手哦~呵呵~

  西索根本從容自在!

  整場下來,
  西索純粹在享受《可能刻意捏造的公平》,以及《解開對方能力謎題的樂趣》...

  小弟這不是說西索沒認真戰鬥,
  而是,西索很認真的《沒拿出全部實力》來戰鬥,
  其實這根本!

  孫子兵法-兵者,詭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西索魔術師,欺人最擅長,也就是詭道~

  華石鬥郎就是一直猜不透西索的想法,以及看不破西索的招式,
  再加上最重要的在分身上使用的集中力一直破表...
  正所謂分身乏術,
  而導致最後的最後,華石鬥郎的行動完全被西索牽著鼻子走而腦衝,
  西索自然也沒放過這個機會!
  正確來說,
  是西索的招式環環相扣!
  趁他使用「凝」,將「氣」凝聚於手指之時,
  給他一記飛拳,(Wow~真的是飛拳!)
  讓他的意識無法清醒,如此一來~精神根本無法集中,
  自然也就無法叫出分身來擋掉西索的「追蹤彈」啦~


  《記憶體》和《才能》這部份,就解說到此啦~

  所以,
  何謂《記憶體》?又何謂《才能》?

  記憶體乃精神集中力、才能乃整體比例分配。

  以前小弟的腦筋轉不過來,(也就是想太多)
  才會產生最初所想的那種繆論...



2、為何放出系的念彈可以《SP>DP+SP》?

  小弟認為,
  如果只是單純的將「念」之惡意,(也就是SP)
  和使用「念」防禦的肉身相抵,(也就是DP+SP)
  那麼,
  除非SP的量相差太多,
  否則DP+SP都能防禦成功。

  但,
  作品中已出現過好幾次SP>DP+SP的案例存在,
  其中以雙手機關槍射爆屋簷下的十一人之案例為最!
  所以以下我們將來探討這個案例。

  這裡先介紹一下這兩招的持有人:
  富蘭克林,放出系能力者,
  持有的招式是放出系能力-「雙手機關槍」。(以下簡稱「機關槍」)
  多奇諾,放出系能力者,
  持有的招式是放出系能力-「屋簷下的十一人」。(以下簡稱「十一人」)

  小弟認為,
  「十一人」的SP量,不見得比「機關槍」遜色,
  但「十一人」卻被「機關槍」射爆,
  甚至還能傷到躲在後方的多奇諾,
  這表示SP>DP+SP!(即使DP與SP是分開的,也可以算在加法上)


  為何會有如此差異性?


  其實這可以從四大行-「纏」來下定論!

  小弟於先前的四大行簡介中有提到-「纏」具有《凝縮》的功能!
  當時會這樣說絕不是憑空隨口說說~

  所謂的《凝縮》,
  就是把物體或能量不斷的壓縮,使密度提高,
  一旦密度提高,
  在強度的表現上自然就有落差!

↑小弟認為,比司吉所說的《顏色》,是在暗示《凝縮》之表現。

  例:
  1KG的豆腐和1KG的鐵,
  重量相同,
  但是體積卻不同。
  所以,
  鐵的密度>豆腐的密度。

  接著是放出系,
  「六性圖」上就說明的很清楚,放出系,就是《射出「氣」》!

  而,
  比司吉更是提到了,
  如果把「硬」,加上《出拳速度》,再使用「流」
  那麼,
  其威力可以上看數十倍!您沒沒錯!!是《數十倍》!!!


  所以,
  假設1KG豆腐為「十一人」,
  又假設1KG彈藥為「機槍關」,
  現在彈藥上膛後對著豆腐射擊,
  那麼豆腐將會被射爆!無庸置疑~

  當然,實際案例並沒有這麼誇張啦...

  「機槍關」的密度可能只比「十一人」要壓縮個兩、三倍,
  但由於射速過快,
  導致「機槍關」的威力在和「十一人」接觸時,
  「十一人」的防禦無法完全抵銷子彈的SP,
  就穿透並擊中多奇諾啦~


  其實,
  正確解讀,應該正是《攻防的接觸面積》!


  但,
  這在作品中,其實並未提到,
  小弟認為,
  攻擊與防禦的接觸面積,絕對是勝負的關鍵!!

  在此舉個強化系的實際案例:
  小傑使用「硬」護住頭,
  被磊札丟的球給推飛,
  小傑卻只受到皮肉傷。

  這表示,
  球的AP+《SP密度》小傑頭部的DP+《SP密度》,
  兩者的強度在接觸面積相抵後,
  球因為《反作用力》而向上飛去,小傑也因為《反作用力》而向後飛去,
  所以,
  小傑是被磊札丟球的《移動力》給推飛出去的。


  SP>DP+SP的部份就解說到此~
  小弟相信,
  各位大大一定對此更有概念了,至少,也擁有自己的一套理論~

  小弟認為,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

  《密度》、《速度》以及《接觸面積》。



3、強化系=應用技?

  相信少部分的大大也有這樣的感覺,
  因為小弟一開始看獵人的時候,也是這種感覺...


  一樣,小弟再提出一個問題:

  為何,庫洛洛能防住桀諾的肉身拳?

  照理說,
  特質系能力者,在對角強化系的最高效率應該只有40%
  而,
  桀諾的主要系統別可能是變化系,
  在此以桀諾是變化系能力者進行假設的話,
  所以在強化系的表現,最高效率應該是80%
  又,
  假設此二人總AOP可能相差不大。

  那麼,
  在SP效率相差兩倍的情形下,
  為何,
  庫洛洛能防住桀諾的肉身拳?


  在開始之前,
  先來了解幾個概念...

  「氣」在一般的狀態下,應該是一種很單純的能量,
  也就是「P」。

  當「P」被《凝縮》後,
  其能量就會讓人產生《壓迫感》,
  但這時的「P」,不會讓人感覺不舒服。


  加入惡意、殺氣後,
  P就會變成SP!「念」就達到能傷人、殺人的條件!

  光是放出系的「念彈」,就能把一艘快艇給打爆!

  所以,
  包覆在能力者身上的「P」,
  一旦變成SP,就具有《攻防力》之效果。


  接著我們來了解強化系這個系統別...
  究竟,強化系SP,
  是《包覆於物體上作用》
  還是《於物體內作用》

  小弟認為,應該是後者。

  而前者可以說,類似放出系的「念」凝縮原理,
  所以,
  強化系能力和包覆在能力者身上的「氣」,
  應該要進行拆分,才比較合理。

  例:
  (※此比例為小弟引用實際案例來腦補預估之情形,方便說明用,並非實際比例)
  庫洛洛將總AOP量全部使用在「堅」的狀態,也就是100%的「堅」,
  而,
  桀諾則進行拆分,50%用於「堅」、50%用於強化系,強化全身攻防力,
  也就是50%作用於體外,50%作用於體內,
  演算下來,
  庫洛洛的整體最高效率=100%,
  桀諾=50%+50%X80%=...只有90%,少了10%...


  雖然桀諾的整體最高效率上,確實是輸給了庫洛洛,
  但別忘了
  小弟於先前提到的《攻防力接觸面積》和《密度》,
  所以如果加入這兩項因素,
  其實是回到五五波的。

  強化系的強化,絕對是佔最大優勢!

  不僅直接強化物體的攻防力,
  論攻防力接觸面積,
  作用於物體內的強化系能力,永遠都是最佳凝縮之表現!

  所以,
  桀諾的整體最高效率,帳面上來看的話,是庫洛洛,
  但,
  加入《攻防力接觸面積》以及《密度》後,則可能是庫洛洛的呀!


  那,
  庫洛洛何以能防禦住桀諾的攻擊?


  其實,
  作品中也有提到,
  「流」,
  就是影響勝負的關鍵!即是攻防力的移動、「凝」的移動。

  而「凝」,
  於戰鬥中,
  是可以增加「容錯率」的!

  即是說,
  當「A」知道「B」欲使出左拳60%的攻擊時,
  「A」自然會使用右手60%來防禦;

  但「B」在攻擊之中,可能會進行微調與偏移,
  於是「A」可能用右手70%以上來防禦,
  並將SP的防禦面積與範圍擴大,
  以此來增加容錯率,
  避免「B」的攻擊打到沒有用「凝」的部位。

  簡單來說,
  就是把SP當成《緩衝器》或《盾牌》。



  接著小弟還要再說一個概念:
  當物體是處於能被移動的情形下,
  自然就可利用後退當做《緩衝》
  《攻防力接觸面積》為瞬間的威力承受,
  而《緩衝》才是真正承受那股力量帶來的《後勁》!

  這和之前小弟提到,放出系移動力的《反作用力》不太一樣,
  那次是《雙方同時飛出去》,所以移動力是被分攤掉的,
  然而,
  這次所說的是《單方承受所有的移動力》,也就是單方承受對方全部的攻擊威力!

  總不可能,
  揍人的人,跟著被揍的人一起往相反的方向各自飛出去吧?這不科學!
  (是說「念」原本就不科學...)

  所以,
  後退絕對是最佳的《緩衝》~

  因此,
  庫洛洛即使將總AOP全投資在100%的「堅」,
  還是可以靠「流」以及,
  後退《緩衝》來降低肉體受到的損害。


  但是,
  如果是100%強化系招式,再加上100%的「硬」,
  可能就得另當別論了...

  從作品中可以得知,
  包覆在窩金身上的SP,都是一丁點兒~
  或是幾乎沒有威力的「鍊」,
  感覺就只是讓讀者知道,哪個部位在發功,才隨便畫出來的「凝(硬)」...


  但小弟認為應該這麼說:
  因為大部分的強化系SP,
  都已集中在拳頭之中,
  所以雖然包覆的SP很少,密度鬆散,但拳頭的威力絕對驚人!


  目前出現最接近完美的表現,
  就是大傑的《一開始出拳頭之長大後的猜猜拳》!

  一開始出拳頭,可清楚看見大傑的SP包覆於拳頭上,
  那個量甚至還外擴得比身體還大藉以說明和還是小傑時候的差別...
  之後凝縮時,全部集中在拳頭內,
  沒錯!
  強化系真正100%全身根本看不到「氣」包覆於身體外!
  只能靠感覺來得知「氣」的強度與集中位置!

  其實貓女能在快失去意識的時候還撐住那一拳,
  真的是靠種族天生的肉體韌性強度,
  換作是普通人類的肉身,
  應該在死前連死者的「念」都發動不了吧...


  而剛好,
  這正是強化對上特質的案例,
  當然,
  必須得先無視小傑強制讓自己的總AOP量和技術水平,
  成長到能和貓女的相抗衡的,MP這點...

  貓女疑似使用黑子想舞來提升基本素質,也就類似於強化系的強化能力。

  但是,
  論《凝縮》表現的話,還是輸給自由度高的強化系。
  因為,
  強化系可以用「流」、「凝」、「硬」,
  而,
  黑子想舞卻是《整體強化》,無法集中於一點...
  所以,
  這正好體現「念之加法」的重要性!

  酷拉皮卡他的師父,真的!沒有騙人~
  以「念之加法」來看,
  強化系在攻防力的表現上,就是比他系要更具有優勢。


  再回頭來看,庫洛洛對上桀諾時,
  小弟雖說了100%的「堅」也可以防住桀諾,
  不過可能,
  庫洛洛還是有挪出一些比例到強化肉體上的。
  (例:90%用於「堅」、10%用於強化肉體)

  其實,
  [強化系Lv1]修行,正好就說明了此點,
  所以先來看一下[強化系Lv1]修行。


  其修行的內容在於《強化石頭的攻防力》
  但事實上,
  每個人對「念」的喜好各自不同,
  講的更明白點,
  就是每個人所擅長的系統別、等級、應用技,都完全不同,
  (例:西索擅長「隱」、小傑擅長「硬」、奇犽擅長「流」)
  所以當他們倆第一次同時使用「周」和「硬」,
  不可能一下子就能上手,那是在更之前的修行中,所累積來的經驗運用,
  如同小傑,
  即使對「硬」有天份,有多喜愛,
  當初也不是馬上就能使用「硬」,還是需要經過努力練習的。
  (雖然時間算起來,還是學的很快就是了...)

  因此,
  他們第一次在敲石頭修行時,
  使用強化系在強化石頭本身的比例,其實很少...
  幾乎都是包覆在外面的「念」在壓碎石頭!

  那就怪了...那手上的石頭...怎麼還是會碎?

  這就是重點啦~!
  小弟說過,
  「念」的凝縮是可以起到「緩衝」的作用,但「緩衝」也是有「極限」的!
  再加上石頭是不知道「痛」的~
  (正確說法是能力者不知道石頭內部是否有損傷,
   可能裡面早就已經有裂痕甚至碎光光...)
  所以,
  敲石頭敲到最後,當「周」無法維持包覆在石頭外的「氣」之時,
  石頭很容易一敲就碎,
  畢竟,
  手掌>手上的石頭<底下的大石頭
  一點緩衝的空間都沒有...自然會壓迫到手上的石頭啦~

  這項修行,
  小弟認為最主要的,除了必須維持「氣」包覆於物體上的持久力
  共重要的是,
  如何找到《強化石頭攻防力》的方法。
  (方法因個人體質不同,所以不能直接傳授心法,否則可能會造成反效果。)


  所以繼續回到庫洛洛對上桀諾,
  後面不是有出現,《桀諾把庫洛洛壓在牆上(地上)打》嗎?

  那時就沒有所謂的後退緩衝,純粹只靠「堅」的緩衝。

  但這麼一來,
  照理說,庫洛洛的手會承受不住才是,
  看看蚯蚓和窩金互打臉...損傷的都是蚯蚓...


  因此小弟認為,
  庫洛洛還是有把比例拿來投資在強化肉體上的:)


  看到這裡,
  相信各位大大又有更新的體悟了吧?呵~
  其實光是說到這,
  就已經將小弟的「念之加法」,給說完了~真的~

  不過,
  接下來還是必須針對「發」的等級制度進行一下說明,
  因為,
  這個部份,
  小弟認為相當重要,
  以及小弟最近對它的看法和觀點,有很大的變化,
  所以才會提出此論點...



4、「發」的等級制度

  難道「發」的等級越高,能力就越強嗎?

  首先來看一下作品中出現過的系統別等級修行:



  看完,我們來了解一個問題...《磊札的念彈威力強嗎?》

  小弟認為,
  磊札的「殺球念彈」,如果要歸類,
  應該是把它歸類在〔放出系Lv1〕才對,
  因為它的移動力,
  純粹是靠磊札的手掌《拍》出去,
  而不是本身就具有推進移動力。

  富蘭克林的「機關槍」,
  才是有包含〔放出系Lv5〕的推進力才對吧?

  但,
  小弟認為,
  磊札的殺球如果拿來丟富蘭克林,
  「機關槍」應該是來不及抵銷「殺球念彈」的威力...
  即是說,
  雙方以這兩招互拼火力的話,富蘭克林,可能會輸...

  所以,
  這不就是說明了,
  Lv5可能會輸給Lv1了嗎?


  繼續來看,
  〔強化系Lv1〕的修行,是強化石頭的硬度。
  那麼,
  〔強化系Lv2〕的修行,難道還是一樣...繼續在《強化硬度》上打轉嗎?

  拿強化系來舉例的話:
  Lv1石頭敲石頭,
  Lv2石頭敲鐵塊,
  Lv3石頭敲鑽石,...以此類推,難道真的會是這樣嗎?

  小弟認為,
  可能是這樣才對:
  Lv1硬度修行,
  Lv2速度修行,
  Lv3旋轉力修行,...以此類推。

  就如同放出系:
  Lv1維持「氣」離身的形態與距離,
  Lv5推進力。

  應該是層級越高,《技巧》越難才對!

  而不是~《越強》~
  《越強》應該是看能力的《整體效率表現》《投資的SP量》
  以及《實戰應用》《其他因素》來看的吧?

  看看窩金!
  根本專練〔強化系Lv1〕,看他打不到酷拉皮卡還說他蹦蹦跳跳好敏捷
  這不就說明...
  窩金連原有的《反應力》和《速度》都沒強化...好樣兒的!窩金~


  接著,
  小弟在這邊必須說明上述提到的,《技巧》

  所謂的技巧,
  隨著能力者對「念」的了解、能使用的應用技增加、
  以及是否能熟練的操控體內的「氣流」,都會影響到「發」的等級習成率。

  所謂習成率,
  就是有多少機率能《學會》
  習成率可靠努力不懈的鍛鍊、修行來提升;

  而,
  所謂的《學會》,
  就是必須達到該等級的《門檻》

  〔強化系Lv1〕為例:
  必須一天之內敲1000顆石頭,且,手上的石頭沒有碎,才算《習成》

  因此,
  「發」的等級制度,
  很可能是「心源流」,或是《獵人協會》本身,
  就制定出的一套,按照順序學習的制度。


  此學習制度之等級排列優先順序,
  可能為以下三項條件來判斷:

(1)習得條件:

   酷拉皮卡的絕對時間表有提到,
   以具現化能力者為例:
   Lv10的具現化能力者,最多能習得〔強化系Lv6〕
   〔強化系Lv7〕以上,具現化能力者會突破不了門檻...
   也就是無法習成,習成率=0%




(2)實用度:

   以放出系為例:
   〔放出系Lv1〕-使「氣」離身並《維持型態和距離》,
   比起,
   〔放出系Lv5〕-《推進》的浮手來說,
   更該優先學會。

   如果先學「浮手」的話,
   那麼在實戰上,
   頂多只能達到《牽制》的移動效果,也就是推飛對手,
   或是讓自己移動的輔助,如狸狽多的「爆發推進力」
   而很難起到攻擊作用,
   因為《沒有凝縮就沒有攻擊力》!這是小弟一再提倡的觀念~
   攻擊的部分還是得靠Lv1維持型態及有效距離


   以強化系為例,
   攻防力很重要!相信各位大大也認同~
   所以〔強化系Lv1〕才會編排人人都該會的《強化硬度》

   就算是特質系,
   最好也要學會...
   如同小弟前面提到庫洛洛和桀諾之案例~

   學會強化肉身,再以「堅」和後退來緩衝,
   會比單純只用一種技巧要來得更有效率,
   最理想的就是像「流」一樣,
   能自在切換轉換自如,
   《發動速度》也是攻防力的重要一環!


(3)優先習得項目:

   以具現化為例:
   若沒有天天去想像要具現的物體,
   又怎能憑空造出想要的物體呢?


   而具現化總得有一個《如何具現出來》的修練方式吧?
   所以,
   Lv1可能是教人如何《使「氣」變成實物》,
   就算修練是具現出頭皮屑,
   應該也算不為過吧?呵~
   只是,
   不知道其《門檻》是要具現很多頭皮屑,還是具現一大~片的頭皮屑?
   這只是假設啦~「念」的修行應該沒有這麼膚淺...


  獵人之中的等級上限是多少?
  於作品中並沒有透露...
  目前看到的最高等級就是10
  而且還只是《舉例說明》,
  所以小弟是以《全系統別最高等級10來做詮釋的。

  「發」的等級制度,
  相信各位大大也有概念了~
  這的確有別於其他作品的《等級越高,能力越強》之概念,
  小弟認為,
  獵人是跳脫一般人的《習慣思維》之作品,
  以《全新思維》來詮釋新一代的作品理念與深度。

  其實這就和小弟一樣也很喜歡的作品-『植木的法則』一樣,

  招式不是重點,重點是如何有效的運用手上能掌握的技術。

  以前的小弟,
  也是認為《越高越強》很合理~
  現在?
  則支持上面的腦補說法:)


那麼,
「念之加法」的部份,就到此結束啦~
各位大大能看到這一段,小弟真的衷心感到佩服...

因為文實在長字實在多,這真的是沒法度~

要說明,
一定得引證和舉例,所以才會用上很多的文字和圖片來贅述。

但是,
「念」之博大精深,
小弟的文到此,其實還只是講到「念」的毛皮...

蛤~?此樓都是在講毛皮哦?

很~抱~歉~
「念之加法」真~的只是毛皮而已,哈哈~
真正的精髓...其實是「念之乘法」!


老實說,
小弟沒太多的自信去說明「念之乘法」的部份...
因為牽涉太廣,
以及作品中有些能力是可以用《兩種系統別》(甚至三種以上)來詮釋...

例:
《變形》(改變物體的形體)的能力。

比司吉改變年齡外表,使外型從(兄)(貴)(姊)變成小女孩、
奇犽改變手的構造、
殺殘的轉生注射,改變外型且活下來的對象,則會聽命於殺殘、<-複合系能力最難搞...
伊爾謎的「念針」改變臉型。

小弟合理懷疑,
《變形》這種招式,疑似為操作系或(和)變化系的應用,
且,
這兩個系統別,就這~麼剛好是《對角系統別》...機~車~咧!
如果把它歸在某一系,
則勢必要用上MP才能進行說明...

當然!也有可能,
這兩系都擁有《變形》這種效果,
或是,
必須結合這兩系才能使用...
(具現化疑似也行的樣子...那個「大和撫子七變化」這招...)


因此,
MP的部份,
以及部份的能力該定位在哪種系統別,或是結合應用,
由於目前的證據並不充足,
小弟就此打住~不多做說明了:)

但如果大大有心想討論這些的話,
小弟還是會在回覆之中進行說明~畢竟,心中還是有一個小小的版本啦~呵~


相信光是「念之加法」,就夠我們討論了...真的!
「念之乘法」的部份,
就期待富奸老師的再作畫,

獵人協會V.S.會長之子?
以及
黑暗大陸?

是否會介紹更多的應用設定了~



...
......
.........
............
...............


好吧~小弟對於「念之乘法」的部份,
只做一~點~點的說明...

其實,
如何才算是《習成該系統別之等級》,
小弟已於上述做了推論。

而,
Lv10能力者雖然無法習成旁系Lv10的能力,
但是依靠MP,
則疑似...可以《撐高等級限制》?!


以酷拉皮卡為例:

酷拉皮卡所突破的是《已習成》能力的《同等級別之準度和威力》
那麼,
酷拉皮卡是否能做到,
突破旁系能力的《習成等級限制》?

小弟相信,特質系的能力最容易使用到MP,
限制雖然多,
但是成長浮動率大,幅度也很高,
也比一般人更容易打破對「念」的觀念!像亞路加...根本...


小弟也有說明到,
《習成》的正確解釋,亦即跨過規定的《門檻》,
但事實上,
如果對那些《有成功做到效果,但沒達到門檻標準》的情形...

是該說他會好呢~還是要說他還沒學會呢~
但如果套用在酷拉皮卡的「絕對時間」裡,
好像就等於是會了厚...


接著說說「六性圖」...
這是「心源流」或《獵人協會》在教學「念」時,
給予初心者的《能力分類系統之觀念圖》

即是說,
「念能力」,雖有歸類,
但,
其實沒有限制?!

流派和協會為了「能力者」自身,
也就是不想讓能力者使用《超過自身極限之能力》,
如同他人濫用亞路加的「請求」般...

這也正好可以詮釋:
《除主系是特質系的能力者外,
 不管主系是哪種系統別的能力者,特質系的習成率永遠都是0%》...

學會了,就是100%!
沒學會,就是  0%...

特質系使用MP的代價,
以「六性圖」的說明來看,
可能比強化系來的低,因為MP可能是屬於《特質系的效果》。

假設上述成立,
以《威力和準度》...也就是效率表現來看的話:
特質系能力者使用特質系能力,效率最高達100%,
強化系能力者使用特質系能力,效率最高只有40%...

表示,
強化系能力者要達到和特質系能力者相同的《特質系能力效率表現》,
則必須花費《兩倍以上》的代價(是代價不是「P」量)才能達成囉?



小弟是認為,
主系越靠近強化系,越是使用「念之加法」的概念、
主系越靠近特質系,越是使用「念之乘法」的概念,
但無論如何,
「山型」的修煉,絕對比只練單系要來得優!

既有「加法」,又有「乘法」,搭配上既豐富又多變,不會死板板,
才不會一遇上招式被剋就沒輒的窘境。


那麼,
「念之乘法」的簡介就到此結束~

如果大大有興趣討論MP的話,當然~歡迎一同來討論~
畢竟MP也是很有趣的~
只是要說明的話,
絕~對是超多文字的啦~哈哈~


那麼,全篇介紹結束!

以下為補充說明和心得感想。




~心得感想~

老實說,
這篇文章,小弟約在十年前就已開始構思了...

但...
每次都打不到一半,最後的下場不是停止,就是刪掉重打...

原因在於:

每次重打後,感覺排版和表達上,還是不太順暢,所以重打!

要完整詮釋的話字數會太多這是在所難免的...
但小弟還是想盡量稍微精簡化,所以再重打!

再加上,
隨著小弟年齡的增長,以及重看的次數增加,
在想法與詮釋上,
都會產生變化...每當想法產生變化或有更好的IDEA,又再重打!

且小弟本身也非常沉迷遊戲,
只要一出好玩的遊戲就會丟下喜愛的獵人...停滯!
(難道小弟的懶惰是遺傳自富奸老師?!)

所以,
文就這樣~打了又停~停了又打~反反覆覆...

光是花在校正的時間,就不下於文章完成的時間...
沒辦法~
只是小弟犯懶~唉~


每次小弟的心中,都有都有一個希望...
(雖然這個希望已不下十次...)

拜託~讓我能將此文順順利利的打完吧~!

結果這個心中吶喊,終於啊~終於!

小弟是真的希望獵人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因此才會不辭辛勞的打出這篇,
可以說,
小弟工作都沒這麼認真...因為都在想著獵人...
好吧~
現在終於要認真工作了...唉~暫時來換海賊王好了?!




=獵人協會=(題外話的開始)

在之前談「精孔」的時候,提到了獵人試驗,
所以現在就來說說題外話-獵人協會。

獵人試驗的主要考試項目,
很可能為測試考生是否具備《自己開啟全身「精孔」》的條件!

畢竟,
學「四大行」雖因人而異,有的學得快~有的則較慢~
但,
通過「獵人試驗」的話,
協會方至少能保證,
通過試驗之會員,
具備習得最低限度之武術...也就是學會「四大行」!

至於考試項目,
雖然因考官而異,
且有些考官也對考試內容相當的偏激...(門淇?)
但大致上,考官都在測試考生的《全身素質》及《臨場反應》。

小弟認為,
獵人協會可能是由尼特羅當上會長後,
才導入「心源流」和「燃」的概念,
它的宗旨提倡「念能力者」必須先正心,再修習「念」,後努力不懈修行、鍛鍊,
這對新進弟兄來說,
不僅可以強化自我,還可達到自我管理之目的。

而,
前面小弟也說到,
「心源流」說穿了,就只是一個「流派」。

「念」之博大精深,
應該不可能「心源流」說了就算,
一定還有些是「心源流」無法解釋的現象,
像「特質系」的介紹就很籠統...
所以,
「心源流」可能也具有《約束》的效果,(制約與誓約?!)
防止有天份之人發展出人類無法駕馭的「念能力」。(黑暗人士?!)


因此,小弟有一個大膽的推論...
畢竟,
「心源流」只是一個流派,
是否?
「六性圖」本身,只是適用於「人類」的制度?
而,
其實真正的「六性圖」,
會是這個樣子?(至少中後期給小弟這個感覺...)


同時,
尼特羅還以《十誡》,
加入傳承的概念,由星等獵人指導後輩才能升星。

但,
《十誡》,
表面上,是《全體獵人公約》,
實際上,根本就是拿來暗藏條款,用以約束《旁門左道》或《心術不正》之獵人,
這些獵人,
可能是早在獵人試驗之前,
就已經習得了「念」之人士。

其流派是否同為「心源流」...還有待查證~
至少,
揍敵客殺手家族就不太可能也是「心源流」...


所以,
獵人協會表面上,對外宣稱是《獵人協會》
實際上,
根本就是 《「念能力者」培養暨管制加盟協會》...應該吧...



=補充說明=

其實,
上述理論可能還有很多小弟忘記,而沒有說到的,
小弟會在此一一作補充輔助說明~
可能會陸續更新。
(到後面不知道補充的長度會不會超過主文的...)


一、《自我領悟「念」》的重要性!

所謂《自我領悟「念」》,
即是,
在沒有學習過「念」的應用之情形下,
卻能《靈機一動》、《舉一反三》的,悟出應用之手法!

以下,
小弟將舉幾個案例:

1、妮翁

  沒有學過「念」,
  但對占卜抱有極大興趣的她,居然學會了《預言能力》?!
  相信這「念能力」...夠獨特了吧?

2、亞路加

  幾乎可以說天生就擁有實現別人願望的能力,
  只不過,
  不是三個願望一次滿足(你),
  而是一個願望滿足(他/她)三次...

  他(她)應該也沒學過「念」,
  但其能力的獨特性...
  已經...超越《除念師》的層級了吧?(有求必應?)

3、小麥

  在此只能說很可惜~
  小麥的能力尚未成熟,生命就結束了...
  會提到小麥,
  是因為她也有機率能發展出獨特的能力~
  (說不定她的能力會是-《運籌帷幄》?!戰略指導師?!)

4、小傑

  小傑很想要一個必殺技,
  但對必殺技的《定義》很執著...
  直到雲古給他提示,
  他才《舉一反三》!學會了「硬」!

  且,
  「硬」的風險與威力,
  和小傑的個性很合,
  加上《自我領悟》的那份體悟,使他的必殺技能更靈活運用於實戰上!

5、奇犽

  雖然奇犽能力的雛形是《從小被電習慣》,
  而發展出《把「氣」變成電》的能力。
  但!
  在一次瀕死,以及敵人發動的「念能力」搭配下,
  奇犽從中悟出《「念」做出的電也可那樣用》的想法,
  於是,
  《靈機一動》!《神速》這種超乎常理的招式,就此降世!

所以,
自我領悟「念」,重要嗎?很重要~

就像比司吉的指導,並非將《全部》傳授給弟子,
而是,
不斷提出問題,或讓他們多參與幾場戰鬥,
讓他們盡量從問題和戰鬥中,自己找到(悟出)答案:)
此乃,
訓練作戰時之《瞬間思考爆發力》!


身為能力者,寧願尼特羅,也不要絕茲絕拉!小弟是希望這句話能成為經典~

※尼特羅=對「念」抱持著感謝,幾近走火入魔的感謝+修行,悟出能力-「觀音」。

※絕茲絕拉=怠惰的代名詞,曾幾何時自己為能力頂天,靠頭腦戰略就好,
      殊不知,《基礎不穩何來戰略之有》?
      但後期的確有悔改,重打基礎,所以在此抱歉拿你當代名詞。



二、漸漸喚醒和強制喚醒之區別

小弟認為,
漸漸喚醒,會比強制喚醒多一份對「念」的體悟,
也較容易上手體內的「氣流」

所謂體內的「氣流」,
即是指「氣」於人體內流動之情形,
可以使其全部靜止,也可以使其快速流動,當然也可以部份靜止、部分流動。

可是,小弟亦認為,
靠「瞑想」和「禪」,還是可以找回這份體悟的。

畢竟,
起步的確很重要,但是努力、恆心更重要!



三、「絕」能有效的捕捉「念」的位置?

這裡小弟一定要來說說,
雲古提到的「絕」...


看到這一段,
不知~是否有大大誤解,《「絕」的狀態會提升搜索「念」的敏銳度》
因為,
小弟一開始也誤解了...所以小弟一定要對這部份提出說明!

上述即是,
不需要用眼睛看,就能感覺到「念」的動向。

但事實上,這是錯覺...因為,這是《小傑個人的情形》
他之所以會在「絕」的狀態下,
是因為小傑過去為了捕捉獵物,自然而然學會的本領,
為的是讓獵物不發現小傑的存在,
而,
小傑不會「念」之前用「絕」的時候,捕捉獵物需要敏銳的五官,
因此,
《「絕」的狀態會提升搜索「念」的敏銳度》,是小傑的《個人習慣》
雲古因為小傑的這個習慣,
而精準的猜到小傑以前是在大自然中成長的小孩,

畢竟,
雲古在前一句也說了那種情況下使用「絕」太亂來,
小弟也認為,
要用的話,用「圓」一定比「絕」好。



四、華石鬥郎的二重身

其實,華石鬥郎的能力並不爛,只是他自以為能用的很好...

小弟認為,
西索得知華石鬥郎是使用了「二重身」的時間點,
不是西索送出右手後,
而是早在自言自語的時候,西索可能就開始演戲了...

西索是用什麼方法找到華石鬥郎的技倆?

小弟認為,
西索一開始用「凝」的確看不破,
但之後改用「圓」+「隱」,(誠如小弟之前所說,應用技可以再結合使用)
華石鬥郎就被「圓」給《摸》出身體不自然,
而確定是「二重身」的時間點,
就是華石鬥郎第一次做出類似瞬間移動的假象繞到西索背後。

而西索後來第一次送手的舉動,
目的有二:

1、讓華石鬥郎摸不透西索的想法,以為西索是因為華石鬥郎的成長而送手

2、真正目的其實是用噴出來的血《標記》華石鬥郎!
  隱藏在這個詭譎的決定中。

由於西索隱藏得很好,
再加上小弟前面也說過,
華石鬥郎只要開分身,就是集中力破表
因此西索只是利用魔術-移開對手焦點的原理,
華石鬥郎就不攻自破了...


而,
西索更進一步,完成更大膽的舉動...再送手!

上帝說過,當別人要了你的右手,你就得把左手給他...不是啦!

這是因為,西索要試探華石鬥郎的《個性》

「二重身」麻煩的地方就在於,
即使能力被看破,
只要分身還和本尊還是《黏》在一起,
華石鬥郎受到的傷害就會減少,
由於,
華石鬥郎對這招有下過苦功,所以應該能收放自如

因此,
西索才要試他一試,
在華石鬥郎得知西索已經識破「二重身」的手法後,
華石鬥郎會向之前一樣採取主攻,
還是只靠分身來打,即使輸了也沒多大損傷?
故,
西索才會以大膽瘋狂的舉動,
來給華石鬥郎施加壓力
如果是前者,那麼西索將會很頭(快)(樂)...

因此,
西索以《魔術》做障眼法,開始佈下層層心理和精神陷阱...


西索厲害的地方,
就是連不起眼的細節,也能充分的利用!


西索撿回右手,就是為了製造《斷手復原》的假象;

西索把右手變不見而灑在地上的紙牌,
除了使觀眾的焦點模糊,亦同時紙牌也是陷阱攻擊的一部分;

西索為了能自然的把口香糖的「氣」射向華石鬥郎,
而先撕咬自己的斷手,使對方認為西索很瘋狂,不敢輕舉妄動,
再表演一場魔術-從斷臂中拿出正確答案的紙牌,
而這一切,
都只是為了能將「氣」射向華石鬥郎呀!


為何華石鬥郎沒看破?

誠如小弟所推測-西索是靠「圓」+「隱」《摸》出來的,
對象如果被「圓」包覆,
也會得知對手的強度,以及會有《被監視》的感覺,
但是華石鬥郎沒發現!
因此,
從這可以得知,華石鬥郎的雙眼並沒有用「凝」找錯。

西索就是沒放過這一點!

所以當西索確定華石鬥郎是屬於謹慎型,
自然就利用他這個個性...
來一場只有謹慎型才看不破的魔術-斷手復原!


不過,
在這之前,西索一樣要設餌...才能顯得《自然》...
所以,西索把沒斷的左手也在此賠上啦~
雖然作品中的旁白說,
華石鬥郎原本還在困惑,但這時就有點醒悟過來,這是「念」的效果,
事實上,
華石鬥郎就是在這時掉入西索的陷阱啦!心理與精神層面的陷阱!

表面上,
華石鬥郎佔優勢,西索佔劣勢,
但心理層面上,
西索知道華石鬥郎的招式原理,但華石鬥郎卻不知道西索的!
因此,
西索才會慢慢逼近華石鬥郎,然後直接對他宣言,
「二重身」被看穿,以及打法也被洞悉,
一切的局面都在西索的掌握中。

華石鬥郎的二重身真的是被西索看破,
因為《血》就是最好的標記!尤其是在白色的衣服上!

華石鬥郎因此腦衝,
在攻防的比例上分配錯誤,
他用了太多的「氣」凝聚在雙手,
忘了提防有陷阱,
因此下巴才被打中關鍵之一擊。

其實,
如果華石鬥郎在賽前有多用點心留意到《隱藏分身》,
應該就會想到利用花色的衣服來隱藏污漬,
這樣一來,
西索就會更頭(興)(奮)了...

只能說華石鬥郎身為一介武師,不知變通呀...唉~

華石鬥郎的能力並不爛,只是他自以為能用的很好...
可惜,
真假虛實的部份,他真的,沒那個天份...

西索給予的評價,
也只是說《記憶體過度使用》,並沒有說,他這招爛...
說這招爛的,是雲古。

難怪西索會對他痛下殺手...戰鬥觀念錯誤啊...



五、放出系的迷思

小弟認為,
說到能使用超越總AOP100%的方法,
所想到的,就是MP,也就是「念之乘法」。

但其實,
「念之加法」似乎也有超越100%的特殊情形...

那就是放出系!

依照慣例,小弟都會先丟一個問題...

請問,小傑的猜猜拳如果是在「硬」的狀態下,
先使用「布」,
再使用「再猜一次-石頭」,
接著排除因聚「氣」的制約與誓約而造成的總AOP提升這點,
如此算下來的話,
小傑是否已經用了200%的總AOP?
(不考慮耗損,也就是排除效率來看的話,
 即使不到200%,應該也有150%...)


所以,
小弟認為,
六個系統別只有放出系在「念之加法」中,
不需要MP來制約與誓約,
就能達成總AOP超過100%的情形!

前提是,
不能超過MPO
因為超過MPO就是MP了...也就是特質的範疇了啦...



六、小傑的猜猜拳變化

小傑的猜猜拳,
於作品中一開始是「硬」演變而來,
事實上,
小傑對於「硬」,也的確有獨特的情感,一直以來都喜歡使用「硬」...

比司吉第一次提到攻防力,小傑馬上就答「硬」!

比司吉說小傑對錯各半。

比司吉第二次提到攻防力,小傑還是馬上答「硬」!

比司吉就罵小傑是笨小孩...

躲避球的時候,磊札說會「堅」就不會丟了性命,如果沒打中要害的話...

看看小傑!用了什麼!「硬」!

小傑真的笨嗎?
小傑只是對「硬」有份執著!
他認為「硬」這招,他可以控制得很好,而實際上,他還真的控制得很好!

不過,比司吉是對的...

因為到了後面和拿酷戮決鬥,
小傑才體認到「念」戰鬥上的複雜多變...

因此,
小傑後期慢慢轉型,從原本的「硬」猜拳,改變成「凝」猜拳!

不難看出,
小傑的猜猜拳一開始只有拳頭有「氣」集中,
但遇上拿酷戮後,
小傑身上也會纏繞微量的「氣」,
小弟認為,
這點「氣」不是用來《防身》,
而是為了強化身體的《反應》《假動作》而預留的「氣」!

像後面有對蝙蝠女的大吼啦~還有追擊梟猩猩的「再猜一次」啦~
這都證明了小傑使用了「凝」猜拳,
不過,
猜猜拳的最高境界還是「硬」猜拳沒錯...
先用攻防力牽制對手,
再以「硬」猜拳給予致命一擊,
這是小傑打貓女時之表現。

此乃二擊必殺之哲學!

第一擊非致命一擊,但速度較快,命中率高,目的是使對手暈眩無法防住第二擊;

第二擊乃速度較慢,命中率低,但威力十分驚人的致命一擊!

在現實中,
一擊必殺是很難做到的,
所以,
二擊必殺,絕對比一擊必殺更具優勢!

小傑能靈活運用這個原理,真的是靠天份呀...

奇犽表示:我都一擊必殺哲學,殺不了的就跑...然後交給郝搭檔了,呵~




板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