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機體介紹:
【 新生十字骷髏先鋒軍 】
XM-X1 骨十字‧鋼彈X1
機體名稱:クロスボーン・ガンダムX1( 骨十字‧鋼彈X1 )
機體編號:XM-X1( S.N.R.I.的機體編號F97 )
英文名稱:Crossbone Gundam X-1
隸屬部隊:新生十字骷髏先鋒軍
製造工廠:海軍戰略研究所( S.N.R.I. )
性能諸元
裝甲材料:鋼彈尼姆合金陶瓷複合材料
內部環境: Core Fighter( 核心戰鬥機系統 ) 全天周銀幕駕駛艙
頭頂高:15.9m
全高:15.9m
本體重量:9.5t
全裝備重量:24.8t
發電機出力:5,280kW
推進力:100000 kg ~ 120000 kg
感測器有效半徑:
加速度:4.03g ~ 4.84g
戰鬥武裝:60mm火神砲x2;熱能短刀x2 ;光束護盾×2
手持武裝:光束來福槍( 可兼作光束軍刀 )x2 ;短槍 ; ;大型光束刀( 可兼作ZAN BUSTER )
固定武裝:爪錨×2
特殊武裝:抗光束外套披風
主要駕駛員:
金凱杜‧拿胡( キンケドゥ・ナウ / Kincaide Nau )【XM-X1、XM-X1改】
托比亞‧阿羅那克斯( トビア・アロナクス / Tobia Arronax )【XM-X1、XM-X1改‧改】
烏蒙‧沙門( ウモン・サモン / Umon Samon )【XM-X1】
登場作品:機動戦士クロスボーン・ガンダム
機體說明:
骨十字‧鋼彈是地球圈軍事企業為其他行星( 如木星 )專用而正式開發的第一架MS機種。由海軍戰略研究所( S.N.R.I. )制造,公司內部正式型號為F-97。為隱瞞制造商行號,在交付海盜時編為XM-X( 表不明 )。
骨十字‧鋼彈最大的外觀特征是開展在背後的X字形火箭推進器。這是為了有效克服木星的超重力引力而重新設計的結果。在地球圈的MS,可以藉由將小型推進器廣布全身即可達到高機動化的效果,但若用在木星圈MS上,則會使得各推進器需要大型化,連帶使機體會超大型化。為了能夠使用大處理的推進後燃器,就需要大型發電機,也必然增加機體重量。為了讓變重機體活動自由,又需要更大型的推進後燃器……就這樣惡性循環下去。
於是開發人員想出一個點子,就是讓主力火箭推進器能夠很靈活地可活動且轉變方向。藉此,在海盜鋼彈機體重量不變的情形下,達成高機動化的目的。
就特殊裝備而言,採用了抗光束外套披風( Anti-Beam-Coating-Manteau,ABC披風 ),然而通常的MS因為會成為火箭推進器而少見。能覆蓋全身的形式完全可說,是有可動式主火箭推進器可以將它折疊在背後才開始的。
為遷就海盜軍的戰鬥風格,骨十字‧鋼彈的武器較偏重於接近戰。光束步槍相等的ZAN BUSTER可分為光束槍部與光束刀部,可說是多功能型武器。槍的功能是屬於輔助,主要功能還是在軍刀部分。光束之所以可以變寬,是因為產生光束時光粒子有增加縱向的加速,因此它的威力即使在對方使用光束護盾防禦時,也可以連盾帶機切過去。
其他武器還有收藏在腳底內部,利用腳底火箭推進器的余熱瞬間加速產生之熱能短刀;緊急時突然變形可扣的前大腿護具兼用的爪錨;以及完全展開時間可當光束盾的手臂部光束產生器,烙鐵標識器。
另外,本機為了有利於散熱,頭部面罩會開、閉次數頻繁。這是因為為了增加機體耐接近戰之程度,裝甲加厚,使構造上薄弱的空氣導流孔的面積縮小,為於便於散熱,只好增加開閉次數。
P·S:抗光束外套披風是受到光束攻擊後藉由蒸發表層而抵消其能量,抗光束專用的反應式裝甲。平均可承受5發。與光束盾相較下的優點,一是不易被敵人發現。再者,因為不消耗能源,使MS啟動時間能延長。肩部光束槍抽出可作光束劍用,光束護盾變形後能作烙鐵標識器用。
~ XM-X1 骨十字‧鋼彈X1實體模型 ~
日本達人改
********************************************************
機體名稱:クロスボーン・ガンダムX1改 ( 骨十字‧鋼彈X1改 )
機體編號:XM-X1( S.N.R.I.的機體編號F97 )
英文名稱:Crossbone Gundam X-1 Kai
隸屬部隊:新生十字骷髏先鋒軍
製造工廠:海軍戰略研究所( S.N.R.I. )
登場作品:機動戦士クロスボーン・ガンダム
機體說明:
在與死之旋風隊戰鬥後,發覺XM-X1對EMS-VSX1處於不利境地的技術人員對XM-X1進行了改修。修改部分在後護裙部位,內裝螺旋鋼鞭而已。之前這個空間是收納剪爪錨鏈的地方,因此,剪爪錨已經無法使用了。螺旋鋼鞭的攻擊力雖不及誇巴塞的蛇型手,但對付該機種的攻擊是發揮了效用的。
~ XM-X1 骨十字‧鋼彈X1改實體模型 ~
日本達人改
********************************************************
機體名稱:クロスボーン・ガンダムX1スカルハート(X1改・改)( 骨十字‧鋼彈X1改‧改 )
機體編號:XM-X1( S.N.R.I.的機體編號F97 )
英文名稱:Crossbone Gundam X-1 Kai‧Kai
隸屬部隊:新生十字骷髏先鋒軍
製造工廠:海軍戰略研究所( S.N.R.I. )
登場作品:機動戦士クロスボーン・ガンダム
機體說明:
骨十字‧鋼彈改‧改,是木星帝國戰結束後金凱杜‧拿胡的骨十字‧鋼彈改的改裝機體。
胸部裝甲加厚,裝備方面是在XM-X1和XM-X1改之間。
木星帝國戰結束後,就成為了經營回收和物流生意的托比亞‧阿羅那克斯的機體。
在制止木星帝國軍極秘開發的Amakusa(一部外型好似X-2+吉翁號+RX-78-2+NU鋼彈的機體)時所用到的雀屏式碎擊弩 ( ピーコックスマッシャー / Peacock Smasher ),是一把可以同時射出九發光束的廣域射擊武裝,由海盜軍獨自開發。新裝備"全覆式披風( フルクロス / Full Cloth )",是用抗光束外套披風的物料積層成形,一層已經有抗光束外套披風的同樣防禦力,而耐光束能力會隨著積層的枚數提升。
~ XM-X1 骨十字‧鋼彈X1改‧改實體模型 ~
日本達人改
********************************************************
XM-X2 骨十字‧鋼彈X2
機體名稱:クロスボーン・ガンダムX2 ( 骨十字‧鋼彈X2 )
機體編號:XM-X2( S.N.R.I.的機體編號F97 )
英文名稱:Crossbone Gundam X-2
隸屬部隊:新生十字骷髏先鋒軍
製造工廠:海軍戰略研究所( S.N.R.I. )
性能諸元
裝甲材料:鋼彈尼姆合金陶瓷複合材料
內部環境: Core Fighter( 核心戰鬥機系統 ) 全天周銀幕駕駛艙
頭頂高:15.9m
全高:15.9m
本體重量:9.5t
全裝備重量:24.8t
發電機出力:5,280kW
推進力:100000 kg ~ 120000 kg
感測器有效半徑:
加速度:4.03g ~ 4.84g
戰鬥武裝:60mm火神砲x2;熱能短刀x2 ;光束護盾×2 ; 投射矛
手持武裝:光束來福槍( 可兼作光束軍刀 )x2 ;短槍 ; ;大型光束刀( 可兼作ZAN BUSTER )
固定武裝:爪錨× 2 ; 長距離光束步槍 ; 小型核彈
特殊武裝:抗光束外套披風
主要駕駛員:
札比尼‧沙路 ( ザビーネ・シャル / Zabine Chareux ) 【XM-X2、XM-X2改】
登場作品:機動戦士クロスボーン・ガンダム
機體說明:
X1的同型機,基本資料和裝備的適應性都和X1相同,但是由於PILOTE ZANBINE的戰法緣故,同X1不同的是,X2慣用長距離MEGA粒子炮,槍騎兵取代光束手槍以及光束馬刀等裝備。
~ XM-X2 骨十字‧鋼彈X2實體模型 ~
日本達人改
********************************************************
機體名稱:クロスボーン・ガンダムX2改( 骨十字‧鋼彈X2改 )
機體編號:XM-X2( S.N.R.I.的機體編號F97 )
英文名稱:Crossbone Gundam X-2 Kai
隸屬部隊:新生十字骷髏先鋒軍
製造工廠:海軍戰略研究所( S.N.R.I. )
登場作品:機動戦士クロスボーン・ガンダム
機體說明:
XM-X2號機改被木星9號接收並由木星帝國的技術所修改後所得到的機體。
X2的核心機被托比亞‧阿羅那克斯逃脫時給開走了,所以X型推進器和駕駛倉是根據X2本體電腦上的資料以及從外部觀測的戰鬥資料基本上修復成原來的樣子。
********************************************************
XM-X3 骨十字‧鋼彈X3
機體名稱:クロスボーン・ガンダムX3 ( 骨十字‧鋼彈X3 )
機體編號:XM-X3( S.N.R.I.的機體編號F97 )
英文名稱:Crossbone Gundam X-3
隸屬部隊:新生十字骷髏先鋒軍
製造工廠:海軍戰略研究所( S.N.R.I. )
性能諸元
裝甲材料:鋼彈尼姆合金陶瓷複合材料
內部環境: Core Fighter( 核心戰鬥機系統 ) 全天周銀幕駕駛艙
頭頂高:
全高:15.9m
本體重量:
全裝備重量:24.8t
發電機出力:5,280kW
推進力:100000 kg ~ 120000 kg
感測器有效半徑:
加速度:4.03g ~ 4.84g
戰鬥武裝:60mm火神砲x2;熱能短刀x2 ;光束護盾×2 ; 小型核彈
手持武裝:光束來福槍( 可兼作光束軍刀 )x2 ;短槍 ; 長距離光束槍 ; 村正狂刀
固定武裝:爪錨×2 ; ( 胸部 )光束機槍x2 ; ( 腕部 ) I FIELD發生器x2
特殊武裝:抗光束外套披風
主要駕駛員:托比亞‧阿羅那克斯( トビア・アロナクス / Tobia Arronax )
登場作品:機動戦士クロスボーン・ガンダム
機體說明:
クロスボーン・ガンダムX3是實驗用少量生產的機體。只是改裝了部分的武器外,基本上與之前的機種大同小異,機種性能沒有太多變化。改裝的部分是胸前裝甲與手腕前部。胸前裝甲是在裝甲厚度增加的同時,追加兩門格林機砲,主要是重視接近戰的火力。
最大的差異點是,腕部的光束盾由I力場產生裝置代替。I力場是對付光束武器最有效的防禦裝置之一,從一年戰爭時期就被採用了。但當時只裝載在具有高出力發動機的MA系列機體上,而不是普及在一般機種上的技術。
U.C.0123年後,小型MS隨著高出力化而重新考慮被裝設了。就機制作用上,是利用產生強力磁場,折曲對手的光束,或者將它擴散開。所以愈強力的光束愈能反彈回去,甚至可以借力使力殺回去,基本上,與光束護盾構造不同。性能上各有優劣。若在被戰艦炮級的光束命中時,用光束盾的機體十分之八九會重創,但從可以回避光束這一點來看,I力場可以使機體免於直接命中,利於防禦。
但是以現有的技術,只能做到啟動時間105秒,冷卻時間120秒的程度;在連續使用的情況下,也會有15秒的完全無防備狀態。從駕駛員的生存幾率考量來看,並不是很理想的應用方法,只能說是實驗機體才會有的不完全裝備。
後來,在高成本光束盾的性能進步的時代潮流下,這項技術也逐漸湮沒了。
與XM-X3同時開發的新裝備還有村正狂刀( 如同ZANBASTER是源自日本斬馬刀之名,這把也冠以日本名刀村正名之 )。
武裝的基本要點是,帶最強的“矛”( 攻擊武器 )與最強的“盾”( 防具 )。村正算是繼海軍戰略研究所裝設ABC披風與I力場之外,另一項開發的“矛”。沿著劍狀形體的邊緣有14支光束劍,加上一門光束槍(劍端),這些威力應該可以無堅不摧了( XM-X3的I力場是唯一最有效的防禦對策 )。但這也有能量耗損過多的缺點,無法長時間使用。
這些都是十字骷髏先鋒軍的戰鬥資料,為王牌駕駛員量身製造的,但唯一的失算是,它竟然傳到幾乎完全外行的托比亞‧阿羅那克斯手上了。
最大的差異點是,腕部的光束盾由I力場產生裝置代替。I力場是對付光束武器最有效的防禦裝置之一,從一年戰爭時期就被採用了。但當時只裝載在具有高出力發動機的MA系列機體上,而不是普及在一般機種上的技術。
U.C.0123年後,小型MS隨著高出力化而重新考慮被裝設了。就機制作用上,是利用產生強力磁場,折曲對手的光束,或者將它擴散開。所以愈強力的光束愈能反彈回去,甚至可以借力使力殺回去,基本上,與光束護盾構造不同。性能上各有優劣。若在被戰艦炮級的光束命中時,用光束盾的機體十分之八九會重創,但從可以回避光束這一點來看,I力場可以使機體免於直接命中,利於防禦。
但是以現有的技術,只能做到啟動時間105秒,冷卻時間120秒的程度;在連續使用的情況下,也會有15秒的完全無防備狀態。從駕駛員的生存幾率考量來看,並不是很理想的應用方法,只能說是實驗機體才會有的不完全裝備。
後來,在高成本光束盾的性能進步的時代潮流下,這項技術也逐漸湮沒了。
與XM-X3同時開發的新裝備還有村正狂刀( 如同ZANBASTER是源自日本斬馬刀之名,這把也冠以日本名刀村正名之 )。
武裝的基本要點是,帶最強的“矛”( 攻擊武器 )與最強的“盾”( 防具 )。村正算是繼海軍戰略研究所裝設ABC披風與I力場之外,另一項開發的“矛”。沿著劍狀形體的邊緣有14支光束劍,加上一門光束槍(劍端),這些威力應該可以無堅不摧了( XM-X3的I力場是唯一最有效的防禦對策 )。但這也有能量耗損過多的缺點,無法長時間使用。
這些都是十字骷髏先鋒軍的戰鬥資料,為王牌駕駛員量身製造的,但唯一的失算是,它竟然傳到幾乎完全外行的托比亞‧阿羅那克斯手上了。
~ XM-X3 骨十字‧鋼彈X3實體模型 ~
日本達人改
********************************************************
XM-10 佛林特
機體名稱:フリント ( 佛林特 )
機體編號:XM-10( S.N.R.I.的機體編號F97-E )
英文名稱:Flint
隸屬部隊:新生十字骷髏先鋒軍
製造工廠:海軍戰略研究所( S.N.R.I. )
性能諸元
裝甲材料:鋼彈尼姆合金陶瓷複合材料
內部環境: Core Fighter( 核心戰鬥機系統 ) 全天周銀幕駕駛艙
頭頂高:
全高:15.8m
本體重量:
全裝備重量:
發電機出力:5,280Kw
推進力:
感測器有效半徑:
加速度:
戰鬥武裝:60mm火神砲x2;熱能短刀x2 ;光束護盾×2 ; 小型核彈
手持武裝:光束來福槍( 可兼作光束軍刀 )x2 ;短槍 ; 長距離光束槍 ; 村正狂刀
固定武裝:爪錨×2 ; ( 胸部 )光束機槍x2 ; ( 腕部 ) I FIELD發生器x2
特殊武裝:抗光束外套披風
主要駕駛員:烏蒙‧沙門( ウモン・サモン / Umon Samon )
約拿( ヨナ / Jonah )
傑瑞德( ジェラド / Gerard )
登場作品:機動戦士クロスボーン・ガンダム
機體說明:
劇情後期取代ZONDO GEI作為CB最新配置的主力量產機,以CBX的3機為原形,對裝備和性能進行一定程度簡化後的機體,主要駕駛員為新生十字骷髏先鋒軍的烏蒙、約拿、傑瑞德3人等。
劇情後期取代ZONDO GEI作為CB最新配置的主力量產機,以CBX的3機為原形,對裝備和性能進行一定程度簡化後的機體,主要駕駛員為新生十字骷髏先鋒軍的烏蒙、約拿、傑瑞德3人等。
********************************************************
MX-08 Zondo Gei
機體名稱:ゾンド・ゲー
機體編號:MX-08
英文名稱:Zondo Gei
隸屬部隊:十字骷髏先鋒軍
製造工廠:十字骷髏先鋒軍
性能諸元
裝甲材料:
內部環境:
頭頂高:
全高:
本體重量:
全裝備重量:
發電機出力:
推進力:
感測器有效半徑:
加速度:
戰鬥武裝:光束馬刀x1;光束護盾x1
手持武裝:光束來福槍
特殊武裝:可選式抗光束披風
可選式助推器
可選式助推器
主要駕駛員:
登場作品:機動戦士クロスボーン・ガンダム
機體說明:
它是約10年前製造,用於宇宙巴比倫紛爭末期的機種,因此已經屬於淘汰機種了。
它是約10年前製造,用於宇宙巴比倫紛爭末期的機種,因此已經屬於淘汰機種了。
它明顯特色是機體大小。全高10公尺左右,以當時十字骷髏先鋒軍的機體而言,是小一號的。這是製作廠商應十字骷髏先鋒軍MS小型化積極的要求所產生的結果,而並非有革命性技術進步的德前提所引起的,只是單純的回應“小型化”的要求下的產物,自然性能也不盡人意。決定要與木星帝國抗爭到底的貝拉‧羅那一行人,只是用它來彌補戰力的不足。
雖然他們在引擎等部分裝備方面做了改裝,改良,但畢竟無法彌補其整體性能的低下。
=========================================
【 地球聯邦軍 】
機體名稱:量産型ガンダムF91
隸屬部隊:地球聯邦軍
製造工廠:海軍戰略研究所( S.N.R.I. )
登場作品:機動戦士クロスボーン・ガンダム
機體說明:
鋼彈F91的性能經過調整過的量產機,量產型鋼彈F91的稼動方式與鋼彈F91不同,在必要的時候量產型鋼彈F91會自行強制散熱,以免在界限進行稼動時發生突發狀況。
由於是量產型的機體,鋼彈F91的特殊特徵開關式的面罩被省略了。
********************************************************
ガンダムF91 ハリソン・マディン専用機
機體名稱:ガンダムF91( ハリソン・マディン専用機 )
隸屬部隊:地球聯邦軍
製造工廠:海軍戰略研究所( S.N.R.I. )
主要駕駛員:哈里遜‧馬汀( ハリソン・マディン / Harrison Maddin )
登場作品:機動戦士クロスボーン・ガンダム
機體說明:
F91 部隊的指揮官機,哈里遜‧馬汀( ハリソン・マディン / Harrison Maddin )上尉所搭乘的機體。
鋼彈F91的修改型,機體的顏色依舊搭乘者的需求被塗裝成藍色的。由於是哈里遜搭乘的本機的生化電腦、散熱器都經過強化與改良。
~ ガンダムF91( ハリソン・マディン専用機 )實體模型 ~
萬代官網
********************************************************
改造型鋼球( B鋼彈 )
機體名稱:改造型ボール( Bガンダム )
隸屬部隊:地球聯邦軍
製造工廠:
主要駕駛員:烏蒙‧沙門( ウモン・サモン / Umon Samon )
登場作品:
機體說明:
在一年戰爭時期由烏蒙‧沙門( ウモン・サモン / Umon Samon )所駕駛的。
將RB-79鋼球的外側掛著一張巨大的鋼彈的面具作為特徵,本機的操作系統一般人是無法操作的,也由於掛著鋼彈面具導致機體的平衡力也相當糟糕。
唯讀自稱是新人類的烏蒙‧沙門才能駕馭。
在期間烏蒙‧沙門駕駛著本機擊落6架MS-09R里克‧德姆( リックドム / Rick Dom )。
但,由於阿姆羅‧雷( アムロ・レイ / Amuro Ray )戰績太過優異,引起地球聯邦政府的高層注意,迫使本機的鋼彈臉必須取下。
********************************************************
133式鋼球
機體名稱:133式ボール
隸屬部隊:地球聯邦軍
製造工廠:
主要駕駛員:地球聯邦軍一般士兵
登場作品:
機體說明:
RB-79的改良型,由於是在宇宙世紀0133年時期,因此被稱為133式鋼球。133式鋼球與一般鋼球的最大不同之處就是133式鋼球的頭頂部擁有3門砲管。
*資料、圖片來源,轉自各大網站與日文維基
*有問題請告知小弟,小弟會馬上修正的謝謝
*如有不妥,小弟會將文章給砍掉的
*有問題請告知小弟,小弟會馬上修正的謝謝
*如有不妥,小弟會將文章給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