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相關類型的文章:
https://forum.gamer.com.tw/Co.php?bsn=60076&sn=97585150
活俠傳發售至今,漸漸的快逼近一個月了。
至今還能在各大討論版有居高的人氣,是我從業遊戲配樂至今難以見到的景象。
雖然,我的發文與身分不能代表鳥熊,但僅以音樂創作者的身分,在這裡,再次深深感謝各位對於遊戲的支持。
雖然,我的發文與身分不能代表鳥熊,但僅以音樂創作者的身分,在這裡,再次深深感謝各位對於遊戲的支持。
在BGM這塊,也看到了一些討論,好險作曲表現沒有太糟,若不是鳥熊的才華,我也沒有盡情發揮音樂創作的空間,我不確定大家是否會對於音樂BGM這塊有更多的興趣,想嘗試寫點替活俠傳作曲的一些背後小故事。
我要說的第一件事,就是鳥熊真的很有,很有才華。
鳥熊在請我做曲時,多半會對需求音樂做一個介紹,但與其它團隊不同的是,雖然劇情保密到家,但他們很懂得不贅述,不透漏劇情,只用簡短的文字讓我帶入情緒,用情緒告知我音樂製作方向,如下圖。
第一人稱敘事法,會讓人不自禁的帶入自身角色到文字中,這招在遊戲中也經常可以看到。
音樂總共22首,全部一一寫心得其實滿多的,我可能重點的挑幾首網路上比較有被討論的音樂做分享。
介紹搭配就不放BGM音樂連結了,敬請支持Steam的官方購買連結搭配服用。
介紹搭配就不放BGM音樂連結了,敬請支持Steam的官方購買連結搭配服用。
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983230/_/?l=dutch
================
曲目1:某人的傳說
雖然說子夜寄君書出現頻率很高,不過這首才是實際官方意義上的主題曲,大概四年前鳥熊找我到台北討論時,他們希望第一首就做主題曲,讓主題曲的風格為整個遊戲配樂製作做大的方向定位。
至於劇情/風格/使用的樂器/參考曲,這些鳥熊都沒有指定給我 "也可能是因為沒想到需要指定這些"。
================
曲目1:某人的傳說
雖然說子夜寄君書出現頻率很高,不過這首才是實際官方意義上的主題曲,大概四年前鳥熊找我到台北討論時,他們希望第一首就做主題曲,讓主題曲的風格為整個遊戲配樂製作做大的方向定位。
至於劇情/風格/使用的樂器/參考曲,這些鳥熊都沒有指定給我 "也可能是因為沒想到需要指定這些"。
只跟我說,要武俠,要帥一點,[我問可不可以讓音樂聽起來很中二],他們沒意見。
所以我想嘗試做出[武俠版本的火影忍者音樂],也就是大方向上中國傳統樂器搭配搖滾樂的合奏曲。
0:00~0:03
先用短促的三聲太鼓,打響第一拍,吸引聽眾的注意。
0:03~0:15
先用一些零碎的鈴鐺聲,和鈸這類小一點的中式打擊樂器定出曲子的速度,中國樂器葫蘆絲作主奏,有些聽眾可以從這裡聽到我已經偷偷加了電吉他,但很沙啞,很不明顯,用以預告這首曲子後面註定會用電吉他作些什麼不一樣的變化。
0:30
這裡開始直接用笛子進入主題曲,古箏音色位置伴奏放在整體音場的左後方,目的是不要去強奪了笛子的表現度。
0:58~1:26大致上是把主旋律再覆頌一次,但這次多用了一高一低兩隻笛子,增加旋律的厚度,撥弦樂器多加一支月琴,放在右前方,讓它跟古箏互相輝映,但注意不要踩到兩隻笛子的齊奏。
在此之前,打擊樂器已經不知不覺地從小鈸小鈴鐺梆子這種小樂器,換成大鼓
1:26開始
0:00~0:03
先用短促的三聲太鼓,打響第一拍,吸引聽眾的注意。
0:03~0:15
先用一些零碎的鈴鐺聲,和鈸這類小一點的中式打擊樂器定出曲子的速度,中國樂器葫蘆絲作主奏,有些聽眾可以從這裡聽到我已經偷偷加了電吉他,但很沙啞,很不明顯,用以預告這首曲子後面註定會用電吉他作些什麼不一樣的變化。
0:30
這裡開始直接用笛子進入主題曲,古箏音色位置伴奏放在整體音場的左後方,目的是不要去強奪了笛子的表現度。
0:58~1:26大致上是把主旋律再覆頌一次,但這次多用了一高一低兩隻笛子,增加旋律的厚度,撥弦樂器多加一支月琴,放在右前方,讓它跟古箏互相輝映,但注意不要踩到兩隻笛子的齊奏。
在此之前,打擊樂器已經不知不覺地從小鈸小鈴鐺梆子這種小樂器,換成大鼓
1:26開始
搭進來了很基本式的爵士鼓和BASS,我本來想直接插入電吉他演奏主旋律的,但偶然發現嗩吶的音色更具有衝突性與攻擊力,而且我也不想第一首就被客戶打槍說聽起來不武俠XD。
嗩吶的特色,就是有些曲調會在尾音的時候稍微下降,像是歷盡滄桑的無奈,我很喜歡這種演奏技法。
嗩吶的特色,就是有些曲調會在尾音的時候稍微下降,像是歷盡滄桑的無奈,我很喜歡這種演奏技法。
1:55秒的時候,爵士鼓換成較為密集的打擊演奏(拍速仍沒變),古箏多了一隻,放在右側用輪指彈好奏滿每個小節的根音。
2:29開始,是間奏,屬於讓其他剛剛演奏的很燃的樂器休息一下,我使用男中音合唱搭配古箏,這裡的樂器,還有"笙",這種樂器給我的感覺是"神聖的、靜幽的、書香的",有效的讓氣氛緩下來。
2:42~2:53必須加點東西,讓後面氣氛重新回來之前做點鋪陳,所以我用了點大鼓和日本太鼓搭配前面的絲竹樂器,有點像是跟聽眾說等下氣氛要回來了,先定個拍子讓大家心裡有底。
2:54之後的,就是複製貼上的事了XD,通常大部分的流行曲會在這時候做移調(整體音域變高的作法),但我覺得這不是流行歌曲,所以就沒做。
3:57我把一開始進入音樂的那段旋律抓回來,看會不會像繞了江湖一圈,回歸初心,但這曲子我最後故意沒有做終止式(一種作曲在收尾時候的技巧,讓聽眾知道音樂結束的做法),我讓音樂斷在一個像是該結束而未結束的地方,讓人發想這段傳奇該自己如何結尾,才有意思。
================
曲目2:春暖花開搓圓圓
這首曲子做的很像在春暖花開的季節迎娶新娘的那種感覺,我覺得新娘是主角,笛子就像新娘一樣。
所以我讓笛子靠近音場中間小偏左,一搭一唱的揚琴(媒人婆)放在右邊。
0:17秒開始轎子抬到新郎官家,親戚賓客都笑臉迎人,鞭炮也開始放了,我覺得這裡應該是最熱鬧的地方,所以加了比較多的打擊樂器帶入鞭炮的感覺。
0:32開始宴客,好吃的端上桌開始各種品嘗,吃飯皇帝大,音樂不要太吵,所以氣氛就拉回來了,不過注意不要失去開心歡樂的感覺就好。
後面..又是另一個複製貼上的故事了。
================
曲目3:得意須盡歡 & 曲目8:每天都歡似過年
這兩首其實是同一時間一起做的,鳥熊也很天才,對於這兩首的製作方向解釋僅有如下:
男方搞事....(後來的每天都歡似過年)
2:29開始,是間奏,屬於讓其他剛剛演奏的很燃的樂器休息一下,我使用男中音合唱搭配古箏,這裡的樂器,還有"笙",這種樂器給我的感覺是"神聖的、靜幽的、書香的",有效的讓氣氛緩下來。
2:42~2:53必須加點東西,讓後面氣氛重新回來之前做點鋪陳,所以我用了點大鼓和日本太鼓搭配前面的絲竹樂器,有點像是跟聽眾說等下氣氛要回來了,先定個拍子讓大家心裡有底。
2:54之後的,就是複製貼上的事了XD,通常大部分的流行曲會在這時候做移調(整體音域變高的作法),但我覺得這不是流行歌曲,所以就沒做。
3:57我把一開始進入音樂的那段旋律抓回來,看會不會像繞了江湖一圈,回歸初心,但這曲子我最後故意沒有做終止式(一種作曲在收尾時候的技巧,讓聽眾知道音樂結束的做法),我讓音樂斷在一個像是該結束而未結束的地方,讓人發想這段傳奇該自己如何結尾,才有意思。
================
曲目2:春暖花開搓圓圓
這首曲子做的很像在春暖花開的季節迎娶新娘的那種感覺,我覺得新娘是主角,笛子就像新娘一樣。
所以我讓笛子靠近音場中間小偏左,一搭一唱的揚琴(媒人婆)放在右邊。
0:17秒開始轎子抬到新郎官家,親戚賓客都笑臉迎人,鞭炮也開始放了,我覺得這裡應該是最熱鬧的地方,所以加了比較多的打擊樂器帶入鞭炮的感覺。
0:32開始宴客,好吃的端上桌開始各種品嘗,吃飯皇帝大,音樂不要太吵,所以氣氛就拉回來了,不過注意不要失去開心歡樂的感覺就好。
後面..又是另一個複製貼上的故事了。
================
曲目3:得意須盡歡 & 曲目8:每天都歡似過年
這兩首其實是同一時間一起做的,鳥熊也很天才,對於這兩首的製作方向解釋僅有如下:
男方搞事....(後來的每天都歡似過年)
女方搞事....(後來的得意須盡歡)
其他呢?沒有了,所以我是在不知道劇情設定與角色長相的情況下寫出這兩首。(其他很多曲也是這樣)
男方搞事主要用"pizzicato 撥弦"演奏提琴類的聲音,中半部搭配鋼琴與笛子演奏"
提琴類的聲音,比較容易讓我聯想到男性。
我也是差不多從這兩首曲開始,決定後面一些音樂可以放一些鋼琴進來,畢竟是樂器之王,很難有什麼音樂是鋼琴搭不起來的XD
提琴類的聲音,比較容易讓我聯想到男性。
我也是差不多從這兩首曲開始,決定後面一些音樂可以放一些鋼琴進來,畢竟是樂器之王,很難有什麼音樂是鋼琴搭不起來的XD
女方搞事則是以揚琴輪音+顫音的音色技法做整首曲的主旋律,中間伴奏也是拿鋼琴搭襯。
選擇揚琴做主旋律表現,是因為揚琴比起古箏,聲音聽起來較為高亢一點,演奏者大多也是容易聯想到女性。
=================
曲目4:山中好歲月
0:00~0:30
這首幾乎全用古箏作主樂器,但為了想要用聽覺塑造出遊戲中的遼闊度,此曲用了比較多的"殘響效果",也就是讓音樂聽起來更有空間感。
另外我也用"笙"的音色,不把它當樂器,我當音效用,時不時在旁邊吹一個細細的聲音,但去頭去尾,增加殘響效果,增加唐門環境的遼闊感。
0:33仍是主旋律,但加了鼓,以及笛子齊奏、齊奏是一種國樂常見的形式,粗淺說就是讓不同樂器都在同一個音域演奏同一個聲音,組合成新的音色。
0:54我就嘗試用了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月契作齊奏,一個是古箏,一個是鋼琴,沒想到聽起來還滿搭這首曲子的意境,這個段落的背景襯底音則是把剛剛拿來當音效用的笙,抓回來乖乖做襯底演奏。
1:11這個吹奏樂器,我記得好像用的是尺八,一種聽起來滄桑古老充滿木頭香味的日本傳統樂器,同樣的也是使用了殘響效果器,增加他的音場寬度。
=================
曲目05:好戲開場
鳥熊給我的指示是普通戰鬥曲類型,不是太過於緊迫或壓抑的戰鬥。
這是一首拍子跟段落清清楚楚的音樂。
0:00~0:12
用短促銅管樂器音色,點出曲子的基本風格,有點像是先給觀眾建立好聽覺畫面,這場戰鬥不是硬戰。
0:13~0:25
我用二胡拉短音作主旋律,其實聽起來覺得有點黏黏的,感覺不夠"跳",激不起戰鬥的心,搭配了搖滾樂的那種爵士鼓,又覺得聽起來不夠清脆爽快,所以用木琴來跟二胡做齊奏,一個用拉的,一個用敲的,總是聽起來比較豐富一些了。
0:27~0:55
氣氛急轉直下,二胡短促音變成長音並且把笛子也放進來了,爵士鼓很可憐沒同類型的同伴,所以電吉他也進來湊一腳,但你們兩個還是只能當配角。
選擇揚琴做主旋律表現,是因為揚琴比起古箏,聲音聽起來較為高亢一點,演奏者大多也是容易聯想到女性。
=================
曲目4:山中好歲月
0:00~0:30
這首幾乎全用古箏作主樂器,但為了想要用聽覺塑造出遊戲中的遼闊度,此曲用了比較多的"殘響效果",也就是讓音樂聽起來更有空間感。
另外我也用"笙"的音色,不把它當樂器,我當音效用,時不時在旁邊吹一個細細的聲音,但去頭去尾,增加殘響效果,增加唐門環境的遼闊感。
0:33仍是主旋律,但加了鼓,以及笛子齊奏、齊奏是一種國樂常見的形式,粗淺說就是讓不同樂器都在同一個音域演奏同一個聲音,組合成新的音色。
0:54我就嘗試用了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月契作齊奏,一個是古箏,一個是鋼琴,沒想到聽起來還滿搭這首曲子的意境,這個段落的背景襯底音則是把剛剛拿來當音效用的笙,抓回來乖乖做襯底演奏。
1:11這個吹奏樂器,我記得好像用的是尺八,一種聽起來滄桑古老充滿木頭香味的日本傳統樂器,同樣的也是使用了殘響效果器,增加他的音場寬度。
=================
曲目05:好戲開場
鳥熊給我的指示是普通戰鬥曲類型,不是太過於緊迫或壓抑的戰鬥。
這是一首拍子跟段落清清楚楚的音樂。
0:00~0:12
用短促銅管樂器音色,點出曲子的基本風格,有點像是先給觀眾建立好聽覺畫面,這場戰鬥不是硬戰。
0:13~0:25
我用二胡拉短音作主旋律,其實聽起來覺得有點黏黏的,感覺不夠"跳",激不起戰鬥的心,搭配了搖滾樂的那種爵士鼓,又覺得聽起來不夠清脆爽快,所以用木琴來跟二胡做齊奏,一個用拉的,一個用敲的,總是聽起來比較豐富一些了。
0:27~0:55
氣氛急轉直下,二胡短促音變成長音並且把笛子也放進來了,爵士鼓很可憐沒同類型的同伴,所以電吉他也進來湊一腳,但你們兩個還是只能當配角。
這段旋律,大概的重複了四次,但四次每次加入的東西越來越多,每個原本就存在的樂器也都在這四次中各自有不同的變化。
0:55~1:10
複製貼上XD
1:10~1:38
算是為了做重新LOOP的一個鋪陳,我習慣性的手法是這種鋪陳用的段落,會把音符拉長,然後木琴音色在這首曲子發揮很大的功用,一些過場補足音域不夠的部分,我都用木琴敲好敲滿。
之後就是重複的樂段了。
=================
曲目6:君所願兮江湖行 最是輕狂不願醒
好像是很多人都喜歡的音樂,因為我實在太喜歡把根本不同兩個次元的樂器放在一起演奏的這種奇葩做曲法。
0:00~0:008秒我用古箏+太鼓、然後意外的發現尼龍吉他跟他們兩個很合。
0:08秒開始我加了美式搖滾或爵士樂會出現的反拍High Hat 。
之後在一個高亢的笛聲後0:16進入主題曲,這裡使用的節奏樂器,我使用的是台灣一些八音與廟會會出現的"拔、芒鑼、梆子"這些樂器,製造出比較熱鬧的感覺。
00:48開始我又加入電吉他放飛自我,只是保險一點的我還是拿古箏加一點三味線在背後以撥奏的方式搭配,低音則是以Slap Bass增加音樂的攻擊力和熱度,在曲子中後半段,把笛子拿回來跟電吉他一起合奏主旋律。
1:18秒,希望讓整首音樂有點呼吸,不然整個樂器一直中西大亂鬥,玩家聽了會覺得吃力,所以這裡把氣氛給稍微緩和下來,(我稱為緩和區),緩和區用古箏+尼龍吉他演奏有別於主旋律的樂句,1:33秒改用中+小提琴再次演奏緩和區同樣的旋律(有簡化一點),最後再重複一開始的音樂一次,收尾。
0:55~1:10
複製貼上XD
1:10~1:38
算是為了做重新LOOP的一個鋪陳,我習慣性的手法是這種鋪陳用的段落,會把音符拉長,然後木琴音色在這首曲子發揮很大的功用,一些過場補足音域不夠的部分,我都用木琴敲好敲滿。
之後就是重複的樂段了。
=================
曲目6:君所願兮江湖行 最是輕狂不願醒
好像是很多人都喜歡的音樂,因為我實在太喜歡把根本不同兩個次元的樂器放在一起演奏的這種奇葩做曲法。
0:00~0:008秒我用古箏+太鼓、然後意外的發現尼龍吉他跟他們兩個很合。
0:08秒開始我加了美式搖滾或爵士樂會出現的反拍High Hat 。
之後在一個高亢的笛聲後0:16進入主題曲,這裡使用的節奏樂器,我使用的是台灣一些八音與廟會會出現的"拔、芒鑼、梆子"這些樂器,製造出比較熱鬧的感覺。
00:48開始我又加入電吉他放飛自我,只是保險一點的我還是拿古箏加一點三味線在背後以撥奏的方式搭配,低音則是以Slap Bass增加音樂的攻擊力和熱度,在曲子中後半段,把笛子拿回來跟電吉他一起合奏主旋律。
1:18秒,希望讓整首音樂有點呼吸,不然整個樂器一直中西大亂鬥,玩家聽了會覺得吃力,所以這裡把氣氛給稍微緩和下來,(我稱為緩和區),緩和區用古箏+尼龍吉他演奏有別於主旋律的樂句,1:33秒改用中+小提琴再次演奏緩和區同樣的旋律(有簡化一點),最後再重複一開始的音樂一次,收尾。
=================
曲目7:戰令堂
戰鬥曲來說,這首也是我自己比較喜歡的。
0:00~0:07
是我習慣的手法,先用打擊樂器把節奏感決定下來,之後做其他樂器進去都會比較好想出合適的旋律去搭這個節奏。
0:08~0:29
因為還沒想到主旋律可以怎樣寫,所以做成戰鼓連連的感覺拖一下時間XD,打擊樂器可以說是打好打滿。
0:31
開始主旋律叫"馬頭琴",我覺得這是一種聽起來就很高亢,但充滿抑鬱、很嚴肅的樂器。
背後襯底的是中提琴+大提琴組,打擊樂器仍在演奏沒有偷懶。
0:56
嘿~的一聲之後,馬頭琴的長音主旋律稍微變了樣,國樂常出現的鈸也開始固定的在拍點上打擊,這時候才進來的古箏音場在左後方,我讓它的聲音對著拍子演奏,製造出進行曲的感覺。
這時候背後西洋樂器組的中提琴+大提琴作用,就是托住整首音樂的基底,讓馬頭琴的演奏可以發揮它獨有的滄桑音色,有種馳騁於大漠中的孤寂和遼闊感。
2:06
為了重複LOOP而做了稼接的橋段,把氣氛一分為二的感覺和音樂的調性拉回來。
講真的我不知道鳥熊最後把這首曲命名為:戰令堂。
我以為會是大漠風情或黃沙戰場什麼的,但我喜歡戰令堂XD,戰,都戰!
=================
曲目7:戰令堂
戰鬥曲來說,這首也是我自己比較喜歡的。
0:00~0:07
是我習慣的手法,先用打擊樂器把節奏感決定下來,之後做其他樂器進去都會比較好想出合適的旋律去搭這個節奏。
0:08~0:29
因為還沒想到主旋律可以怎樣寫,所以做成戰鼓連連的感覺拖一下時間XD,打擊樂器可以說是打好打滿。
0:31
開始主旋律叫"馬頭琴",我覺得這是一種聽起來就很高亢,但充滿抑鬱、很嚴肅的樂器。
背後襯底的是中提琴+大提琴組,打擊樂器仍在演奏沒有偷懶。
0:56
嘿~的一聲之後,馬頭琴的長音主旋律稍微變了樣,國樂常出現的鈸也開始固定的在拍點上打擊,這時候才進來的古箏音場在左後方,我讓它的聲音對著拍子演奏,製造出進行曲的感覺。
這時候背後西洋樂器組的中提琴+大提琴作用,就是托住整首音樂的基底,讓馬頭琴的演奏可以發揮它獨有的滄桑音色,有種馳騁於大漠中的孤寂和遼闊感。
2:06
為了重複LOOP而做了稼接的橋段,把氣氛一分為二的感覺和音樂的調性拉回來。
講真的我不知道鳥熊最後把這首曲命名為:戰令堂。
我以為會是大漠風情或黃沙戰場什麼的,但我喜歡戰令堂XD,戰,都戰!
=================
曲目09:猜猜無猜心
在鳥熊未命名曲目前,這首在我電腦檔案名稱叫 "很皮的中國蘿莉"
總之是心相+100的可愛曲子,整首旋律都用附點音符的演奏方式,做出有點雀躍活潑的曲風。
0:00~0:19
打擊樂器使用一隻木魚調變它的音高成兩個版本,一高一低作出輕快的節奏。
0:19~0:35第一次主旋律,0:35之後加入鋼琴做音樂的襯底,為了凸顯音樂的躍動性,我就沒有在這首使用拉長音的襯底樂器,讓音樂聽起來不要太"黏"。
0:54旋律改變了,算是進入副歌第二階段,一直到1:11我又把日本的尺八給放進來,讓吹氣的氣聲能迴盪在整個山谷之間,可是原本跳著跳著的箏仍在演奏,只是它把主旋律讓出來,不要搶走尺八的風采。
=================
曲目10:黃沙起雲飛揚
鳥熊給我的指示,說這首是打團戰,很熱鬧,但你在裡面只是個躲來滾去撿漏檢錢還得擔心自己抱頭鼠竄中不至於被踩死的角色。 (所以要聽起來很熱鬧、手忙腳亂、但其實又有點搞笑)的氛圍。
當時看了一個日本Sapporo的啤酒廣告,非常喜歡裡面那種太鼓齊鳴,但又沒有旋律的音樂,[加上鳥熊給我的參考曲也是這種,沒有旋律只有各種磅礡打擊生的音樂],所以第一版是沒有旋律的,只有各種打擊樂器。
後來鳥熊覺得沒有旋律只有各種打擊聲表現力不足,因此我才基於打擊聲的音樂上,加上旋律創作。
0:18秒以前,我先用弦樂把主題曲的曲式點出來。
0:33秒,用古箏揉弦的技法,製造出聲音彎曲的搞笑效果+吉他一搭一唱。
0:48秒再演奏一次主旋律,只是這次加了揚琴齊奏。還有台味十足的拔聲。
1:29秒開始,我想放大整個音樂能表現的畫面,用嗩吶插入了一段高亢的新的主旋律,低音則用超大喇叭,每個小節只吹一個音,一高一低去拉闊氛圍。
1:58秒,把之前的一些節奏複製貼上,補足需要的長度XD
2:20秒,嗩吶的那段旋律加上一開始原本的旋律疊在一起,把所有師兄弟招換回來,一起演奏完最後段落,收尾。
在鳥熊未命名曲目前,這首在我電腦檔案名稱叫 "很皮的中國蘿莉"
總之是心相+100的可愛曲子,整首旋律都用附點音符的演奏方式,做出有點雀躍活潑的曲風。
0:00~0:19
打擊樂器使用一隻木魚調變它的音高成兩個版本,一高一低作出輕快的節奏。
0:19~0:35第一次主旋律,0:35之後加入鋼琴做音樂的襯底,為了凸顯音樂的躍動性,我就沒有在這首使用拉長音的襯底樂器,讓音樂聽起來不要太"黏"。
0:54旋律改變了,算是進入副歌第二階段,一直到1:11我又把日本的尺八給放進來,讓吹氣的氣聲能迴盪在整個山谷之間,可是原本跳著跳著的箏仍在演奏,只是它把主旋律讓出來,不要搶走尺八的風采。
=================
曲目10:黃沙起雲飛揚
鳥熊給我的指示,說這首是打團戰,很熱鬧,但你在裡面只是個躲來滾去撿漏檢錢還得擔心自己抱頭鼠竄中不至於被踩死的角色。 (所以要聽起來很熱鬧、手忙腳亂、但其實又有點搞笑)的氛圍。
當時看了一個日本Sapporo的啤酒廣告,非常喜歡裡面那種太鼓齊鳴,但又沒有旋律的音樂,[加上鳥熊給我的參考曲也是這種,沒有旋律只有各種磅礡打擊生的音樂],所以第一版是沒有旋律的,只有各種打擊樂器。
後來鳥熊覺得沒有旋律只有各種打擊聲表現力不足,因此我才基於打擊聲的音樂上,加上旋律創作。
0:18秒以前,我先用弦樂把主題曲的曲式點出來。
0:33秒,用古箏揉弦的技法,製造出聲音彎曲的搞笑效果+吉他一搭一唱。
0:48秒再演奏一次主旋律,只是這次加了揚琴齊奏。還有台味十足的拔聲。
1:29秒開始,我想放大整個音樂能表現的畫面,用嗩吶插入了一段高亢的新的主旋律,低音則用超大喇叭,每個小節只吹一個音,一高一低去拉闊氛圍。
1:58秒,把之前的一些節奏複製貼上,補足需要的長度XD
2:20秒,嗩吶的那段旋律加上一開始原本的旋律疊在一起,把所有師兄弟招換回來,一起演奏完最後段落,收尾。
=================
曲目11:窗影燈深處
這是一首結構上比較怪的曲子,基礎上它沒有整曲調性、沒有明確旋律、每個小節一個調(但整體來看組合起來是小調),本來用在音樂裡當主角的古箏,變成躲在暗處時不時出來唉兩聲的音效工具。
重複性很高的鈴聲與鈸和木魚,在殘響與迴音效果氣的作用下變成像在深夜裡頌經的陰森詭異法器。
=================
曲目12:晚鐘聲千燈行
我自己在電腦內把這首命名為"噹噹噹",很明顯這首曲子從頭"噹"到尾,每小節的定音跟音都是那個"噹"。
曲目11:窗影燈深處
這是一首結構上比較怪的曲子,基礎上它沒有整曲調性、沒有明確旋律、每個小節一個調(但整體來看組合起來是小調),本來用在音樂裡當主角的古箏,變成躲在暗處時不時出來唉兩聲的音效工具。
重複性很高的鈴聲與鈸和木魚,在殘響與迴音效果氣的作用下變成像在深夜裡頌經的陰森詭異法器。
=================
曲目12:晚鐘聲千燈行
我自己在電腦內把這首命名為"噹噹噹",很明顯這首曲子從頭"噹"到尾,每小節的定音跟音都是那個"噹"。
實際上,這是一種始於青銅時代就有的,叫"編鐘"的中國打擊樂器。
但音色實在很像管鐘,所以鳥熊把他當成晚鐘其實也不意外XD
但音色實在很像管鐘,所以鳥熊把他當成晚鐘其實也不意外XD
0:32開始,我拿古箏加一點豎琴,搭配吉他和弦,讓旋律越演奏越往上爬,增加緊張感。
各位可以耳朵注意一下,這時候背後有一些尖銳、聽起來遙遠又稀疏的做襯底,增加背景的遼闊,然後我刻意有點讓這支小提琴沒有對上音樂的調性,讓一點點的不和諧製造出音樂本身的危機感。
=================
曲目13:恐怖君臨
打南宮深V的音樂,當時鳥熊給我的指示與方向,我整個認為根本就是最終大BOSS的音樂 (沒想到最終是打瑞笙),所以想說以為是最後一首了,乾脆就給他重金屬樂和人聲大合唱給他下去了。
1:29做一些古箏和編鐘的敲擊聲,是希望多少拉回一點"這是武俠遊戲、不要被鳥熊打槍"的味道,但很快的我又在2:13放飛自我了。真的感謝鳥熊讓我每首曲子都很放飛自我的創作XD
曲目13:恐怖君臨
打南宮深V的音樂,當時鳥熊給我的指示與方向,我整個認為根本就是最終大BOSS的音樂 (沒想到最終是打瑞笙),所以想說以為是最後一首了,乾脆就給他重金屬樂和人聲大合唱給他下去了。
1:29做一些古箏和編鐘的敲擊聲,是希望多少拉回一點"這是武俠遊戲、不要被鳥熊打槍"的味道,但很快的我又在2:13放飛自我了。真的感謝鳥熊讓我每首曲子都很放飛自我的創作XD
=================
曲目14:仙侶宮 哪吒令 龍遊淺水
鳥熊把曲名叫得好長XD,這首在我電腦裡的檔名只有叫"吵架的枇杷"。
罕見的這首鳥熊有把溫夫人的圖像給我,他們說是中BOSS,所以要有點肅殺,要充滿不爽,情緒起伏的感覺。
0:00~0:13
一開始就先把怒氣沖天的主旋律給演奏出來,實際上使用的音色也不全是枇杷,因為聲音不夠渾厚,我有偷偷加了一點月琴和古箏在裡面,但音量被我放很低。
曲目14:仙侶宮 哪吒令 龍遊淺水
鳥熊把曲名叫得好長XD,這首在我電腦裡的檔名只有叫"吵架的枇杷"。
罕見的這首鳥熊有把溫夫人的圖像給我,他們說是中BOSS,所以要有點肅殺,要充滿不爽,情緒起伏的感覺。
0:00~0:13
一開始就先把怒氣沖天的主旋律給演奏出來,實際上使用的音色也不全是枇杷,因為聲音不夠渾厚,我有偷偷加了一點月琴和古箏在裡面,但音量被我放很低。
0:14秒開始,我用了編曲很常見的手法,就是把音域往上提高,然後加了進行曲常見的小鼓,旋律不同但演奏的節奏不變,藉以昇華音樂的緊張氣氛,一直到0:41我覺得音樂有點爬不上去了...
0:41開始,畢竟吵架總會有冷戰的時候,各位應該聽出來我又在旋律上緩緩降下來。
1:08很明顯地這裡吵架其中一方說了讓人超火大的話,憤怒的情緒甩鍋在各種重節奏的打擊樂器。
之後重複LOOP。
=================
曲目15:歷劫知俠氣
因為唸起來有點拗口,所以我都叫這首"荔枝"
0:00~0:29 算是整曲裡面唯一有用到中式樂器豎琴的地方,跟著齊奏的笛子還是普通的長笛,也是整首的主題旋律。
0:41開始,畢竟吵架總會有冷戰的時候,各位應該聽出來我又在旋律上緩緩降下來。
1:08很明顯地這裡吵架其中一方說了讓人超火大的話,憤怒的情緒甩鍋在各種重節奏的打擊樂器。
之後重複LOOP。
=================
曲目15:歷劫知俠氣
因為唸起來有點拗口,所以我都叫這首"荔枝"
0:00~0:29 算是整曲裡面唯一有用到中式樂器豎琴的地方,跟著齊奏的笛子還是普通的長笛,也是整首的主題旋律。
0:31開始,我想要有一個驚人的破題,用一個比較尖銳的鈸聲之後,首先殺進來的中提琴的Tremolo演奏(連續快速小幅度來回拉動琴弓的演奏技巧),0:36跑進來一小段的電子重拍打擊節奏,然後在0:41跟著Tremolo突然消失。
0:42我用長號+法國號做前奏,小鼓則是比較保守派的在穩住節拍。
1:10秒,最初的主題旋律回來了,0:36只出現一下下的電子重拍打擊再次出現搭配原本就屬於他的主旋律,一直到2:05前,都是主題曲一直增加各種樂器層疊上去,直到某個高度。
2:06這裡我把主旋律拿掉,位置留給其實從頭就一直存在的弦樂的短奏,總是也要讓他們帥一回。
1:10秒,最初的主題旋律回來了,0:36只出現一下下的電子重拍打擊再次出現搭配原本就屬於他的主旋律,一直到2:05前,都是主題曲一直增加各種樂器層疊上去,直到某個高度。
2:06這裡我把主旋律拿掉,位置留給其實從頭就一直存在的弦樂的短奏,總是也要讓他們帥一回。
2:20再把主旋律和各們師兄弟拉回來,後面又是Ctrl+C與Ctrl+V的故事了。
這首曲其實我當初有點在賭鳥熊不會使用,搞不好會叫我重做,因為這首"非常的不中國風"。
不知道有沒有人聽出來這首曲根本沒用到什麼中國樂器,音樂的結構和配器根本就交響樂,副歌亮點的打擊樂器也根本和中國扯不上關係,只有部分旋律有點在跑著五聲音階走沒錯。
後來果然他們還是用了^ ^
大概是為曲子聽起來有點帥吧XD
那麼為什麼當時覺得鳥熊可能不會用,我還是把它做完交出去呢?
大概也是因為曲子聽起來有點帥吧XD
=================
曲目16:正心而後知己
我印象中這首原本鳥熊給我的曲名叫"唐門會議"。
我想像的反而是類似端坐在佛像面前定心神閉關的樣子,既然要"定",我就讓每個小節頭一拍都是一個"噹"。
0:00~0:38用揚琴做主旋律,0:38之後枇杷加進來,作用是用輪指做旋律的襯底,並增加豐富度。
1:16開始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橋段,除了主旋律變成有點Delay效果的鋼琴,裡面用了一個我很中意的清脆悠遠鈴聲,叫"Himalaya Ice",是來自一台2009年代的日本合成器裡的Preset音色,只要這音色一丟進去就可以讓音樂變得很禪定XD,很清涼。
1:16開始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橋段,除了主旋律變成有點Delay效果的鋼琴,裡面用了一個我很中意的清脆悠遠鈴聲,叫"Himalaya Ice",是來自一台2009年代的日本合成器裡的Preset音色,只要這音色一丟進去就可以讓音樂變得很禪定XD,很清涼。
=================
曲目17:吾往矣
這是一首定音鼓的表現很吃重的交響樂類型音樂,大量背景樂器是用交響樂編制風格,主旋律只用單一中國樂器做主角,但沒有定音鼓去算拍子,整首曲子會感覺頭重腳輕。
這是一首定音鼓的表現很吃重的交響樂類型音樂,大量背景樂器是用交響樂編制風格,主旋律只用單一中國樂器做主角,但沒有定音鼓去算拍子,整首曲子會感覺頭重腳輕。
0:00~0:35用二胡的聲音鋪陳音樂,定音鼓的音高有照著旋律現在動,二胡也是從低音慢慢飄到高音,直到最高處的0:35。
0:35~0:48讓男女中音跟著二胡齊奏,但旋律線還是慢慢在往上飄。0:48一陣豎琴刷過之後,進入正式的進行曲階段,長號、上低音號的演奏可以增加恢弘度,主角位置仍留給二胡,定音鼓持續扮演好基座的角色。
1:16~1:30讓二胡休息,剩下這邊要收尾交給管絃樂隊來接手就好。
0:35~0:48讓男女中音跟著二胡齊奏,但旋律線還是慢慢在往上飄。0:48一陣豎琴刷過之後,進入正式的進行曲階段,長號、上低音號的演奏可以增加恢弘度,主角位置仍留給二胡,定音鼓持續扮演好基座的角色。
1:16~1:30讓二胡休息,剩下這邊要收尾交給管絃樂隊來接手就好。
=================
曲目18:青山舊歌謠
這首是我自己最喜歡的作品。
鋪陳使用鋼琴帶入情緒,中間副歌部分使用中國的"二胡",與西方的"大提琴",一高一低,一哼一唱,互相交錯演奏,節奏使用日本的太鼓定拍,用很大的樂器世界觀去濃縮一個小小的故事,表現小師妹的無口但真誠善良的人物設定。
這首是我自己最喜歡的作品。
鋪陳使用鋼琴帶入情緒,中間副歌部分使用中國的"二胡",與西方的"大提琴",一高一低,一哼一唱,互相交錯演奏,節奏使用日本的太鼓定拍,用很大的樂器世界觀去濃縮一個小小的故事,表現小師妹的無口但真誠善良的人物設定。
=================
曲目19:子夜寄君書
沒錯原始作曲者就是熊,這首應該是遊戲最有名的曲目了吧XD
這首是這樣完成的:熊先用鋼琴大概彈奏了一些聽起來類似中國風的曲調,我再將這些曲調節錄初聽起來較有意境且合理的旋律,重新編排,之後為彌補長度不足的問題,我再於曲子中間與後段增加我自己的旋律補上去。
所以曲子的結構來看:0:44秒以前都是熊原創,只是我稍微潤飾過,並加了合理的伴奏樂器,0:44秒以後則是為了補長音樂完整性,我做了其他旋律接在熊後面,1:26秒之後則是全曲重複一次。
另外,這首曲最早版本是全古箏音色,是熊對於意境的要求,他原作那段改成用笛子演奏(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出乎意料好聽的好決定)。
===================
曲目20:唐門薪火自古如今
因為遊戲裡,已經有太多曲子都是開頭以中式樂器演奏的類型,所以既然鳥熊要求做一首有"誓師大會"感覺的音樂,我就拿西洋的管樂器 "Tuba / 長號 / 上低音號" 做開頭。
00:57有個很明顯的管鐘樂器敲三下,是參考自從小看周星馳古裝電影配樂,都會加入管鐘樂器"噹噹噹"做一個曲式的收尾。
1:00開始,讓音樂有個喘息的段落,並做下一次複製貼上之前的鋪陳,所以使用弦樂器合奏,1:15開始加入中國樂器"二胡與笛子與日本樂器太鼓、1:30加入台味十足的拔,並開始把弦樂的演奏拉長音、疊厚"。
1:44回到原本的主旋律,1:59把所有的師兄弟們都找回來一起演奏最後兩個小節,收尾。
====================
沒錯原始作曲者就是熊,這首應該是遊戲最有名的曲目了吧XD
這首是這樣完成的:熊先用鋼琴大概彈奏了一些聽起來類似中國風的曲調,我再將這些曲調節錄初聽起來較有意境且合理的旋律,重新編排,之後為彌補長度不足的問題,我再於曲子中間與後段增加我自己的旋律補上去。
所以曲子的結構來看:0:44秒以前都是熊原創,只是我稍微潤飾過,並加了合理的伴奏樂器,0:44秒以後則是為了補長音樂完整性,我做了其他旋律接在熊後面,1:26秒之後則是全曲重複一次。
另外,這首曲最早版本是全古箏音色,是熊對於意境的要求,他原作那段改成用笛子演奏(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出乎意料好聽的好決定)。
===================
曲目20:唐門薪火自古如今
因為遊戲裡,已經有太多曲子都是開頭以中式樂器演奏的類型,所以既然鳥熊要求做一首有"誓師大會"感覺的音樂,我就拿西洋的管樂器 "Tuba / 長號 / 上低音號" 做開頭。
00:57有個很明顯的管鐘樂器敲三下,是參考自從小看周星馳古裝電影配樂,都會加入管鐘樂器"噹噹噹"做一個曲式的收尾。
1:00開始,讓音樂有個喘息的段落,並做下一次複製貼上之前的鋪陳,所以使用弦樂器合奏,1:15開始加入中國樂器"二胡與笛子與日本樂器太鼓、1:30加入台味十足的拔,並開始把弦樂的演奏拉長音、疊厚"。
1:44回到原本的主旋律,1:59把所有的師兄弟們都找回來一起演奏最後兩個小節,收尾。
====================
曲目21:餘生可慶
我注意到中國那邊,好多人都有點名喜歡這首,是因為這首終於是完美結局抱得美人歸的關係嗎?
在所有22首曲目中,這首我是唯一有點刻意做成能[搭配歌詞唱出]的音樂。
0:00~0:18主旋律我同樣使用揚琴做開頭,並用了前面用過的老招式"笙"當音效來做點綴。
0:19開始,我加入調皮輕快的木琴在音場左邊,跟著揚琴一起表演。
0:19開始,我加入調皮輕快的木琴在音場左邊,跟著揚琴一起表演。
0:39打擊樂器進來了,我選擇使用比較像探戈的節奏,讓音樂聽起來像跳舞。
1:17是我喜歡的橋段,我好像都喜歡音樂中間那種間奏的感覺,有點像沉浸在心愛女孩美好髮香還偷偷笑的感覺。
2:01其實說來老套,就是流行曲常會在後面做一個移調的動作,讓整體音樂往上爬一個高度。
2:25,我把所有的樂器拿掉,只剩下兩組:揚琴與鋼琴,以及老是被拿來當音效玩的笙,我想做出的是,不管剛才外面世界多紛擾,剩下就是妳和我。
====================
曲目22:謝幕時分 雨花零落
就是某人的傳說的鋼琴改編版,鳥熊要求一首悲傷的曲子,我靈機一動把主題曲改成用鋼琴彈奏,然後速度放慢點,鍵盤上彈過一次就差不多快完成80%了,剩下就是疊一點弦樂,把曲速跟鋼琴的表現力度調整出來,這首完成很快,大概三個小時內就搞定。
我覺得不得不說,鳥熊是真的有認真在思考音樂的編排,故意把這首放在專輯的一頭一尾,讓此專輯跟此曲一樣,總能夠前後呼應。
就是某人的傳說的鋼琴改編版,鳥熊要求一首悲傷的曲子,我靈機一動把主題曲改成用鋼琴彈奏,然後速度放慢點,鍵盤上彈過一次就差不多快完成80%了,剩下就是疊一點弦樂,把曲速跟鋼琴的表現力度調整出來,這首完成很快,大概三個小時內就搞定。
我覺得不得不說,鳥熊是真的有認真在思考音樂的編排,故意把這首放在專輯的一頭一尾,讓此專輯跟此曲一樣,總能夠前後呼應。
====================
有時候,鳥熊給我的曲子與指定方向,成品最終好像也不一定照設定的方法去使用。
常常在我實際看到遊戲呈現後,才有一種..[喔原來沒想到你其實要這樣用啊,效果比我想像中的好耶]的感覺。
有時候,鳥熊給我的曲子與指定方向,成品最終好像也不一定照設定的方法去使用。
常常在我實際看到遊戲呈現後,才有一種..[喔原來沒想到你其實要這樣用啊,效果比我想像中的好耶]的感覺。
其實做中國風的音樂,活俠傳不是第一個,在之前我就接過很多博奕類型的音樂,都要中式的曲風。
對他們而言,短短30秒的中國風就分成"財神爺類型 / 武則天類型 / 土地公類型",那實在是很燒腦筋,不過也就是因為這樣,做曲對我而言才那麼有趣好玩。
篇幅有限,所以沒有把所有音樂拿出來說。
我僅以音樂製作單位的身分發言,並不代表原始鳥熊官方,所以對於劇情、遊戲更新、鳥熊的動向等不適合做過多的評論。
再次感謝各位對於遊戲的支持。
我留下個人網站與粉專,也請各位抽點時間支持我其他服務配樂過的遊戲作品。
個人網站:
https://kevintpoptpop.wixsite.com/tpopstudio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popstudio
對他們而言,短短30秒的中國風就分成"財神爺類型 / 武則天類型 / 土地公類型",那實在是很燒腦筋,不過也就是因為這樣,做曲對我而言才那麼有趣好玩。
篇幅有限,所以沒有把所有音樂拿出來說。
我僅以音樂製作單位的身分發言,並不代表原始鳥熊官方,所以對於劇情、遊戲更新、鳥熊的動向等不適合做過多的評論。
再次感謝各位對於遊戲的支持。
我留下個人網站與粉專,也請各位抽點時間支持我其他服務配樂過的遊戲作品。
個人網站:
https://kevintpoptpop.wixsite.com/tpopstudio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pop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