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808更新
這篇我有發在場外,但其實更有需要放在職場版,職場困境跟工作憂鬱是目前台灣重大問題
如果你在職涯過程感到痛苦,那你必須要知道:
「會想躺平根本不是你的錯,更不是年輕人不努力」
簡單觀察世界各國的躺平狀況,美國有安靜辭職(Quiet quitting),日本有低慾望時代、韓國有一個N拋、MZ世代,連英國這種先進國家都有哥布林模式(Goblin Mode),這是一個現代社會的普遍現象,並非純粹的個人問題。
躺平族一直以來都跟不上進、放棄競爭、啃老族之類的負面名詞混在一起,並被當成社會問題,而今天,必須要有個人出來告訴你,躺平是一個積極、且充滿生命意義的人生選擇。
我會在這篇持續更新躺平族的趨勢跟研究數據,並且推廣怎麼躺得又平又心安,有躺平跟厭世問題都可以來討論,全都會更新上去,我還會製作躺平QA讓你隨時可以在被老人靠北要努力的時候督回去,溫馨感人,全網最頂躺平指南。
EP1、躺平最底限的形式與定義
目前最廣泛的躺平定義,是指「被低薪、高物價、高房價、搞到被迫放棄追求傳統成功價值(買房買車結婚生小孩組建家庭)的人」。
這人可能是一般公司職員、店員外送保全、或者是打工仔還是學生,總之都不是富二代,辛苦上班上課、也認真過生活,偶爾也想發奮振作,工作了這麼久、換了這麼多公司,薪水卻沒什麼變,近年物價、房價不斷上漲,收入越來越跟不上,光只是活著而已就得花一堆錢了。
漸漸的你每天面對這個沒有前景的人生,開始被迫放棄存錢、放棄戀愛、放棄婚姻、放棄生育、放棄正職、放棄買房買車、放棄夢想。
但你沒有放棄生命,依然還肯活著,而且你沒有造成別人的困擾。
我會用數據告訴你,不是你不努力,而是現在的世代確實難以生活,憂鬱症比例更是破紀錄
世界各國都躺平是人類選擇上的理性做法,因為你的投入跟產出跟以往比起來已經不成正比
政府說經濟十年來最好
但可知道一般人民獲得的經濟果實跟GDP完全是脫鉤的嗎,你的所有努力都被bang不見了:
但可知道一般人民獲得的經濟果實跟GDP完全是脫鉤的嗎,你的所有努力都被bang不見了:
傳統的內捲、拚命升遷、職場內鬥並不是唯一的道路
「比起搶第一第二,你更可以思考的是人生的獨一無二」
躺平族不是懶,而是評估完一切人生的可能要件後,選擇不踏入深淵,轉走另一條路
一條不被傳統價值束縛的路
躺平族懂的是選擇;知道如何學會放棄,進而給人生更多際遇
韓國的的N拋世代不是拋棄了人生,而是拋棄舊時代的觀念,讓這個社會形成新的價值體系
比起跟著炒房當30年房奴、組建家庭面對50年的婆媳關係、生育小孩養出下一個世代的奴隸
揚棄傳統的躺平族在未來可以選擇的路會更多,你不需要緊握手裡的傳統包袱。
「比起搶第一第二,你更可以思考的是人生的獨一無二」
躺平族不是懶,而是評估完一切人生的可能要件後,選擇不踏入深淵,轉走另一條路
一條不被傳統價值束縛的路
躺平族懂的是選擇;知道如何學會放棄,進而給人生更多際遇
韓國的的N拋世代不是拋棄了人生,而是拋棄舊時代的觀念,讓這個社會形成新的價值體系
比起跟著炒房當30年房奴、組建家庭面對50年的婆媳關係、生育小孩養出下一個世代的奴隸
揚棄傳統的躺平族在未來可以選擇的路會更多,你不需要緊握手裡的傳統包袱。
EP2、上位者不敢告訴你的秘密——年輕人根本沒有錯
你可以拿來跟老人對線PK的躺平QA(持續更新,最新版本:2023.6.12)
- 人只要努力就可以改變人生,你就沒有別人努力啊
好啦,這時代最大的錯誤觀念出現了
「努力可以改變人生」這件事已經被現代科學證明錯誤百出,因為成功最大的因素在於運氣。「投胎比投資重要」 是經過科學回測後的真實現象,你可以在近代很多期刊裡找到。
你窮困或學歷不好可能根本不是因為你不努力,而是你運氣較差而已。
那些有錢成功人士、高學歷份子、有好工作的人,就是風口上的豬;在科學數據上,你的能力其實不比他們差多少。【數據篇】誰是台大生?台灣教育翻轉了誰?如果無法置信,再來看看這張圖,不同家庭所出生的人類,大腦認知部位的灰質體積大小幾乎一樣。但高社經地位卻慢慢隨著年齡超越低社經地位,因為高收入族群的父母家庭可以給予小孩更多的認知擴展跟教育刺激,也就是天才,根本就是後天養成的。
- 為什麼要躺平呢?人生是自己的,為何不努力奮鬥?
人生是自己的,但資源卻是上一代占走的
1940年代後的壯年老年人享受了國際人口、經濟成長的黃金時期,當時的薪資購買力高,傳統價值盛行、結婚生子加買房是得以預期且合理的。 雖然早期時代物質條件較差,但當時要組建家庭、購屋、養育子女的財務社會氛圍難度比現在容易更是鐵打的事實。
現代人努力奮鬥已經難以負擔傳統價值的要求。 以往的生活必需品已經被人炒做成奢侈品了,老人不是最愛說人不要買奢侈品,要好好存錢嗎?
婚姻跟房產就是你們創造的現代化奢侈品,當我們不強迫自己追求奢侈品了,還要譴責我們不努力,這到底是什麼人格分裂。 - 買不起房是你自己不努力,為何不多賺一點錢呢?請老人至少先去查一下房價所得比並搞懂它(買房困難指數,中位數住宅價格除以中位數所得,越高越難)最近幾年台灣的買房難度不只是世界前段班,在這幾年大量QE下,更是難上加難到不可思議,平均不吃不喝17年才能買到房,是歐美先進國家的三倍難度以上(以Numbeo上的資料來看台灣世界排名是16名,但台灣採虛坪制,如算上實坪穩坐世界前5名)。所以不斷說台灣年輕人都不努力買房的,不是無知就是惡劣。※更新的數據可以到其他資料網查詢,2021~2022因美國QE大幅上漲,台灣更是漲到數一數二,2023年中國、韓國房價已崩盤,剩台灣獨步全球繼續剝削年輕人。
台灣房價所得比 美國房價所得比 英國房價所得比 中國房價所得比 2009 9.9 3.5 6.0 8.2 2010 10.6 3.4 5.6 7.2 2011 11.4 3.3 5.7 6.9 2012 12.5 3.4 5.8 6.7 2013 12.8 3.4 6.1 7.1 2014 12.7 3.3 6.4 7.6 2015 13.5 3.4 6.9 9.0 2016 14.8 3.7 7.6 11.3 2017 15.7 4.0 7.8 14.3 2018 16.5 4.1 8.0 15.7 2019 17.1 4.1 8.0 16.8 2020 17.6 4.0 5.2 17.7 - 還是有人買得起房結得了婚阿,人家這麼努力,你怎麼解釋?
有一群人願意吃大便、或被強迫吃大便,不代表大便可以吃啊
依照近幾年台灣的購屋現況,首購族比率持續下降,換屋族持續上升,已經顯現資產階級持續向上流動,新興青年階級無法跟進,靠薪資已經越來越沒辦法買房,貧富差距加速擴大。高收入族群的購屋比例越來越高,低收入購屋比例越來越低,有錢人越買越多,沒錢買的人只能租,形成一種現代圈地運動。
所謂的「還是有人買得起」,在數據上的意義是家裡有資產可以接受幫助的人,以及少數收入在極頂尖的人,看一下主計處的薪資結構就可以知道了。當大部分的資源只集中在少數人身上,用極少數人去以偏概全、說年輕人有規畫就可以買房實在是非常無知。
再看以下這張表,近十年25~30歲年輕族的房貸收支比達歷史最高點,從台灣有人類、有房子以來都沒有這麼高過,薪水的80%必須都拿去繳房貸,竟然還想要台灣人生孩子?到底哪裡叫做現在年輕人更爽?
一百萬個人裡面,有1個人中樂透頭獎,會說很多人買樂透都中獎嗎?
一百萬個人裡面,有1個人買房結婚了,會說很多人都買房結婚了嗎?
延伸閱讀:8成薪水都要繳房貸!一表看年輕人購屋有多難 - 你們年輕人都貪圖享樂,不會少喝點星巴克、少買點哀鳳多存錢嗎?沒問題我們來算算看假設我就是你這老人口中貪圖享樂的年輕人,每年都拿最新IPHONE、每天喝星巴克。先假設我現在28歲,然後我從22歲畢業開始工作
1.每年換最新IPHONE:2萬5*6年=15萬
2.每天喝星巴克:100*365天每天喝喝到死*6年=22萬
我就算這些全部省吃儉用兩千多杯星巴克跟IPHONE,總值37萬。換你一間郊區兩房平車啊,一半頭期款都不到,到底怎麼幻想年輕人能夠靠薪水存到買房錢? - 我們年輕時候也很辛苦啊,都沒有智慧型手機也沒有網路,你們什麼都有了我這輩子的所有智慧型手機+網路費換你一間重劃區兩房要嗎?
用任何一個時代的環境條件來要求任何一個時代都是愚蠢的,
每一個時代都有各自要面對的難題
生在戰爭時期的人,要躲避砲火的摧殘;
生在經濟大蕭條時期的人,要歷經失業的風霜
這些人面對的問題就不會是你任何一個時代的可以隨意評價的,譴責不同時代人,就像譴責大戰時期的猶太人幹嘛不努力躲避納粹屠殺就好,自己不努力閃集中營,被殺掉怪我?愚蠢又無良。
你不是生在那個時代,就好好閉嘴別秀下限,你們早二十年生,賺到了經濟成長跟房地產的漲幅,那恭喜你投胎的時間還不錯,但別以為都是自己努力來的,更別自以為是的對年輕人說教譴責年輕人不努力,因為經濟跟環境就是你們留給下一代的,怎麼好意思說一代不如一代?。
後續章節
(待更新)EP3、如何才能躺得又平又心安——建構你的財務方向與新生活模式
(待更新)EP4、想躺平但又想努力改善人生——躺平人的價值體系與宏觀格局
(待更新)EP5、規劃專屬於你的無厭生活——美式Soft Live、日式極簡主義示範
(待更新)EP6、結論與附錄——實踐紀錄與未來
《後記》
這篇想特別給正在憂鬱、自我放棄邊緣的朋友
以上數據極度真實,但社會卻不常揭露,因為這會讓既得利益者的權力動搖
資本主義社會最常洗腦你「人要為自己人生負責」,這讓你更自責,但根本的問題出在環境。
你根本沒做錯什麼,唯一錯的就是你活在艱難的時代,而這並不是你的責任。
人生這麼痛苦你都還能活著,現代年輕人根本超強好嗎,給自己肯定才對吧。
※1120615更新回應
我很開心那麼多人支持這個主題,也有那麼些逆風的指教。
我直接統一回應最多人的質疑—「大環境是你不努力的藉口嗎?全部怪給環境就好?」
這非常簡單,直接先給一個問題各位可以想想
「當所有人都在檢討個人時,誰來去檢討社會環境?」
是的,你會發現沒有人在檢討。
這就是台灣社會欠缺的,或者說,這就是經濟右派國家所欠缺的公民社會觀念。
因為台灣崇尚功績主義(meritocracy),也就是預設「人生成果」都是自己造成的,人定勝天,人要為自己負責。
但如果人定真的勝天,社會為何存在貧富差距跟階級化歧視?在北車要飯的乞丐幹嘛不去讀台大?
他們是沒辦法翻身的。
如果所有人類社會產生的問題,都是個人造化、自行負責,跟環境沒有任何關係,
那社會福利、公共政策、政治制度就不會存在現代人類社會百年以上。
你可以不躺平,你當然可以很努力奮鬥往上,
但你必須知道,有些人的人生是不得不躺平,只能在苦難中求生存,而這些人可能比你我都要認真,
但他們欠缺了我們的經濟資源、家庭背景、以及最直接的運氣
千萬別以為你的一切都是靠自己努力來的,縱使你只是打工仔,有些人連工都打不了。
我很喜歡下面巴友玄米的留言 一句就說盡一切的道理 「我拼盡一切卻自稱躺平」
然後我覺得我說這些一點都不雞湯,這些數據是在告訴你這世界多糟糕,你有多難成功
雞湯只會要你正向思考、積極努力什麼的才對??? 我沒在看那種爛書所以不懂,大概就這樣
※1120806-更新-新增臉書專頁-
剛剛建了一個FB專頁,名稱是解厭,我會持續在臉書談現代年輕世代的困境,都跟本文一樣會用客觀資料分析,到底是年輕人不努力,還是這世界太糟,解決你的厭世感。
覺得生活很厭煩、人生充滿成就焦慮、社會比較,歡迎追蹤我的頁面,目前採至少每2天更新1篇短文的進度
我會持續做這方面的倡議宣導,如果你覺得有幫助,歡迎追蹤我的專頁,越多人支持就能讓更多人重視貧富不均的社會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