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免強算是作電子業的
以我周圍同事來說 有3個課長或副理級的同事
他們純粹是看到品牌好買了 然後不會用 丟防潮箱封印
路上出去玩 認識了5個路人朋友全都是我從0教他們用(有位連閃光燈都不會關閉)
一個朋友爸爸以前有玩底片機 但數位化後 他也還是不懂 要稍微講解什麼是AUTO ISO
巴哈我教了至少3個朋友拍攝 含打光
PS.追加剛剛來我們公司的兩個客戶 也是一個用AUTO 一個A模式
唯一我知道兩個會懂攝影的朋友
就是推薦我買OMD 他們玩相機超過五年的這兩位朋友間指導老師
而我那位國中同學會願意教我 原因就是他每講一個要領 我就立刻去實驗
而其他人可能問問就算了 從這邊也可以推測他朋友中有買相機的
應該也是大多數不懂這些基礎 因為他說 我是"問過他的人當中" 學最認真的
綜合上述經驗比例來說
買了相機後 懂這些基礎的 不到20% 我自己剛買前半年也是荒廢
因為懶得看書 懶得爬文
但就跟我一樣
我這些朋友 我讓他們問之後 他們學習和了解的意願會大幅度提高
因為問人總是更有親和力一點 加上我會比喻(雖然有可能錯誤)
所以我寫本文其實是要給以後 我遇到 新的不懂攝影的朋友用
這樣我可以看著我文章來講 以免東漏一個 西漏一個

這是我參加百度小比賽的照片 這張照片的重點就是逆光打光
因為你說:
其實在實用上AUTO有它不可取代的地位
例如 拍會動的物體 瞬間的景物 極明亮跟極陰暗的場景
例如 拍會動的物體 瞬間的景物 極明亮跟極陰暗的場景
我這就是極亮的場景 假如用AUTO來模擬一下:
這張手動閃燈 還好我光圈夠大 不然我閃燈全開也沒用 而且光圈開大也模糊了主體
縮了光圈整體清晰 表現更好
同我本文 模型不會動 長曝也沒差. 利用長曝補足光線就好了 沒必要拉快門到1/125S
而你這句:
很多職業攝影 AUTO照樣用爽爽
我覺得已經超出我標題了 這是變成在講照片的故事性
例如:那種國家地理雜誌拍貧困黑人那種照片了
而且我也沒實際範例 只是猜測你是指那種照片
且構圖我也還在練習 也不是本文擺脫AUTO的重點 就先不提了
我的目的只是讓大家掌握相機基礎電子可控要素 謝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