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希望大家把問題僅僅怪在「亞洲父母」這個圈圈內
糟糕的父母當然世界各地都有
我想前面幾樓留言中之所以會想要替他們辯護的原因也是這樣
但是 這類的問題是確實存在
而包括這幾樓的樓主都是當事人
所以我希望各位不要在捍衛某個價值的同時硬生生撞進他人內心的痛楚
首先我希望大家知道一句話
「在受害者面前不要談道理」
他們此時此刻需要的是解決問題以及被包容
在這個案例中 我們所談到的問題就是
「亞洲父母很會打擊小孩信心」
在這裡不是要比較亞洲和歐洲父母的差別
而是要一起談談這個問題
亞洲,當然這裡的亞洲是指東亞還有南亞
升學主義所籠罩的亞洲太平洋地區
我們因為人口眾多,經濟壓力大
升學則成了人們把孩子送上去上層社會的一個管道
父母在孩子表現不好時責罵
在孩子表現好時也不給予肯定
不斷要求其考到更好的地方 找到更好的工作
伴隨著升學、考試、補習班、頂尖大學
壓抑、憂鬱、精神病、自殺不斷出現在孩子們身上
紀伯倫說: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因為他們是神的孩子,
你不能把你的思想交給他們,
而是要愛他們。」
可在亞洲
真正可怕的問題不是父母強把思想加給孩子
而是他們確實愛他們 卻以錯誤的方式來愛他們
以為把外在環境 不論是學費、學校、補習班和經濟支持給予他們,他們就能像機器一般輸出相對應的回報
但不是的 把愛當成數字(不論是金錢數目還是成績)跟把愛當作能拿來比較的東西(例如李爾王)一樣愚蠢
愛不是這樣的
亞洲,不論是台灣、日本、韓國、香港,或甚至印度等地,都有在改變
各種不一樣的工作的興起、
社會型態的轉變、
網路的普及都在改變這點。
但根本的「愛」這點尤為重要,
如果愛出了問題,就什麼都不是了。
我的父母可能比起其他亞洲父母開明一點
他們會要求成績
會在看到我考很爛時責罵我
會拿我替你出學費這點來說話
但 同時
他們也願意尊重我不希望走他們給我的路的權利
他們允許我去追夢
允許我去找屬於自己的路
也願意在後面支持我
我相信很多父母都可以如此 也相信很多孩子都希望如此
我希望身為父母的 能更加傾聽孩子的聲音
我希望身為孩子的 能更加敢於訴說自己的內心
我希望人們受傷的內心能夠得到安慰
如果我講的不夠好 也請原諒
我的話說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