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15
GP 4k

RE:【閒聊】為何很多動漫都會把女角設定成比男角還要強很多

樓主 心葉 zer007
GP95 BP-
這邊有一個解釋,信不信就見仁見智了:

用日本評論家宇野常寬的說法,就是「矮小的父性」與「肥大的母性」,
在男角挑戰冒險失敗,回到母親大地的懷抱以後,能夠包容並且繼續去冒險的都是女性,
而這種母性的重力,則一直束縛著宮崎駿的思想。

而所謂環保(風之谷)、反戰反核(天空之城)、民俗學(千與千尋)的思想,
其實只是母性框架碰上其時日本社會的流行思想而已。

怪不得愈到後來的作品,就愈多廢柴男與勇武女神的組合
用這種看法去解讀宮崎駿,雖然未必人人能夠接受,不過亦算是非常有趣的一家之言。

1990年代以前,社會觀是「支持一個宏觀敘事」、「加油,然後就會富足」,
因此絕大多數的作品有兩大特徵:「善惡分明」以及「努力然後成功」。
1970年代很流行熱血的運動漫畫,男主角一個人(或帶著隊友)不斷地特訓、打倒敵人,
最後獲得最高榮譽。
1980年代流行的偶像動畫,大多是女主角增進自己的能力,並克服壞心女配角們的陷害,
最後成功成為偶像歌手、演員。這些都是符應了當時的社會觀。

而其大成,則是鳥山明的《七龍珠》。
七龍珠主要是敘述主角悟空特訓、打倒越來越強的敵人維持正義,最後死於心臟病的故事。
「特訓、打倒實力越來越強的敵人們」是當時各種作品都會存在的結構,
儘管細部表現會因為作品的世界觀,而有所不同。而七龍珠則把這個結構,發揮到了極致。
值得注意的是,七龍珠的每個角色,都可以用特殊的儀器測得「戰鬥力」。
而戰鬥力必須經由特訓,才能增強。而戰鬥力低的敵人,絕對打不贏戰鬥力高的人,
除非突然覺醒或意外發生。
而這點,與00年代以後,各類作品中設定「屬性相剋」的設定有著截然不同,
戰鬥輸贏不再只是以戰鬥能力決定,而是以屬性相剋、主角的能力決定。

而之後的動畫走向更不同了,《新世紀福音戰士》的男主角碇真嗣,
在作者的眼中,是一個不願意,也沒有勇氣做出重大決定的年輕人。
即使做出重大決定,那也是被逼到最後關頭,不得不迫於情勢所做得決定。
最後真嗣是靠著外力的「人類補完計畫」,才找到自我認同與幸福。
而這個設定,非常符合「隱蔽社會」的價值觀。

在當中,碇真嗣的機體其實象徵著母親,代表碇真嗣一直在母親的保護下戰鬥,
這也非常乎合「肥大的母性」這種想法。

歸結言之,現在的動畫大多具有以下的特色:

a.本質上,是「男主角與女主角」的故事。
女主角對男主角的一切都採取包容的態度接受,而男主角擁有女主角的一切。
也就是說女主角不會說:「感覺真差」然後排斥主角。

b.男主角一定是平常人,女主角通常是背負重大使命(甚至是世界興亡大人)的人。
而女主角無條件地愛上平凡的男主角。
《最終兵器彼女》的女主角是可以毀掉一個城鎮最終戰鬥兵器,
而男主角只是個平凡不過的學生。
「女主角無條件地愛上平凡的男主角」這一點,又可以歸結到「隱蔽社會」中的精神。
這個精神就是「包圍在女性本能的母愛中,獲得精神上的滿足與昇華」
讀者從中獲取滿足。

c.當劇情到達必須做決定的時候,男主角通常不會做決定,
而是交給女主角(戰鬥美少女)做決定。

用簡單一點的方法來說,日本動畫出現強勢的女角,而男主太廢,
就是影射了日本男性在少子化的環境中,被母親過度保護下成長,
以至長大後面對社會殘酷的競爭時感到不知所措和自卑,
所以希望在其他女性角色身上找到這種無條件的「母愛」,
得到強勢女性的保護和精神上的滿足。

動畫只是照著日本觀眾的需求去做而已。

上面有部份內容是節錄的,完整的在這裡:宇野常寬《00年代的想像力》導讀
更多的,去谷哥一下「宇野常寬」和「肥大的母性」就找到不少了。




----------------以下為編輯內容----------------

看到留言有人問可能到現在這個說法已經不再正確了,我也是這樣想的。
而對201X後,我的確有新見解,但因為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我並沒有花時間去找證據支持,
而是片面地把我從漫畫、動畫及遊戲等有限的渠道觀察和總結到的東西整理出來,
所以現在我只能空口說白話,信不信自己看著辨。

在2000前後我覺得因為「肥大的母性」和「隱蔽社會」令日本出現不少的所謂尼特族和御宅族。
在201X年開始,因為源於父母已老,不能再供養的生活的壓力或是家人的壓力,
不少尼特族被逼出來工作以養活自己。在這情況下,很多日本男性發現他們的所謂「救贖」,
也就是女性,在他們躲在家中時,已經成為了他們強而有力的競爭者,而非保護者。
而日本女性也發現原來自己並非一定需要男性的保護,因此食草男和肉食女等種名詞應運而生。
在這環境,日本男性就傾向找一個比自己更弱勢的角色來彰顯自己,那就是偽娘的熱潮了。

在他們眼中,偽娘就是比女性弱的男性,比自己更弱的偽女性。
不難看到偽娘漫畫的趨向都是男主(偽娘)是可以同時受到男性及女性的欺壓和各種玩弄(?),
也就是處於絕對弱勢的位置,強勢的偽娘相對少見很多(但不是絕對,比如祇堂鞠也就很強勢)。
不管多強勢的男人,一但穿上女裝,性格馬上變得軟弱,從這定位中可見一斑。

不是每個喜歡偽娘的都是這樣,一般人只是對這種中性有強烈的獵奇心態而已,
比如我自己就是對別人怎著釋男性和女性之間心理的轉換而著迷,
所以我喜歡的不單是偽娘,還包括扶他,性轉換及偽男,證據是把我的簽名檔下拉就知道了。

但有些人卻會去尋求更多精神上的滿足:偽娘同時包含了對男女性別定位模糊,
對中性的神祕感,保護慾,彰顯慾,對當今女性某些特權的渴望等因素。
比如代入女性角色中,得到他們想像中的當女性的快樂,和逃避作為男性的責任。
所以不少偽娘漫畫在主角穿上女裝後都感覺到別人的視線,並宣稱得到快樂。
這對覺得自己不起眼的他們來說,不用付出就能成為眾人焦點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而且也覺得可以避免社會上普遍要求男性比女性更強勢,更自信,更有擔當,更主動等責任。

同樣女性對男性作女性裝扮有一種侵犯男性權力,挑戰父權的滿足感,比如是腐女。
基本上我自己所知的腐女並不會想要現實中的男朋友,他們只是喜歡男男而已,而不是男性。
而腐女也不一定是強勢的女人,被壓抑太久而反彈,但軟弱性格不變也是可能的。
雖然我認識的都是比較強勢的……

而合百則是另一個極端,其已暗藏一些徹底否定男性的想法了。
特別是堅稱男女根本不合適,或是傾向否定一切對男性的稱讚,並得到精神上的滿足。

也就是說,201X年開始,正風向正慢慢變成偽娘、基友、百合的天下了。

以上是我不成熟的看法。

歡迎指教及討論,但希望是理性的,不要吵起來,尊重一下別人的意見
95
-
未登入的勇者,要加入討論嗎?
板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