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37
GP 288

【心得】客製化鍵盤入門指南-初階-入坑心得及成果展示

樓主 MelonTime

立志成為優文大師!

FB00371665
GP313 BP-
前言:
    時代不同,先前還在用一般品牌鍵盤的樓主,入坑鍵圈後第一感想是感覺被台灣市場給詐騙,說詐騙確實過頭,但這是樓主的真實感想,當然其中包含許多因素才會造就現在的台灣市場,既高價又沒有應有的表現。
    我會寫這篇的原因有三,一是版上沒人PO過整合型的入門指南,可能有人PO過但用關鍵字查找不到;二是一個鍵盤小白入坑後的經驗分享,故不會有太專業、過於細節的部份,適合剛入門的玩家觀看,同時也是引流,期盼有其他大老補充中、高階更細部的整合型指南;三是推廣,現在(2023)仍處鍵圈熱門時期,能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合理的產品,來客製化屬於自己的鍵盤,何樂不為;文章後半段有心得及手邊客製化鍵盤的成果,皆為先前PO過開箱文的鍵盤,僅提幾把我認為值得探討的型號或特色,其餘沒提到的鍵盤不是不好,只是沒有亮點的特色或表現就不佔本篇的篇幅。
    提醒本篇描述的皆為根據自身經驗及各平台的資料所整理出的文章,每人經驗不同,對鍵盤需求也不同,正篇會盡量用客觀的角度去描述提供參考,也歡迎各路人士補充或分享;另外如果對鍵帽、鍵盤、軸體有興趣的可以點以下傳送門,觀看我發佈的其他篇開箱文,謝謝。


注意事項:
    1. 本篇非廣告、絕無涉及任何政治議題,僅分享購買物品的開箱及使用心得。
    2. 若文內有講錯的部份,還請告知,會盡快修正或補充說明,先說聲謝謝。
    3. 本文篇幅極長,超過兩萬字,如果覺得太長可以只看想看的段落或圖片就好,基本上會盡量維持一個段落配一張圖搭配講解。
    4. 本篇歡迎推廣,但禁止轉載,本文只會PO在巴哈板上,推廣時請用本篇網址推廣,也是對平台的支持,謝謝配合。
    5. 本篇段落講解會搭配圖片進行說明,圖片為講解會包含各國、各產品的照片,故可能會包含各國語言,不喜請見諒。
    6. 撰寫本篇的時間點為2023/09月底至11月初期間,若本篇有提到時間點、價格皆為此時間範圍內所標示的。

本篇適合哪類人觀看?
    1. 對客製化、主題性的鍵盤有興趣,但不曉得從何開始
    2. 還在用無法更換鍵帽、軸體鍵盤的玩家
    3. 在市面上找不到適合的鍵盤
    4. 像樓主一樣有換換病

章節段落:
1. 何謂客製化鍵盤?
2. 客製化鍵盤與一般鍵盤的差異:
    2-1. 替換鍵帽:
    2-2. 替換軸體:
    2-3. 拆解鍵盤:
    2-4. 尺寸:
    2-5. 售價:
3. 客製化鍵盤的優點及缺點:
    3-1. 優點:
        3-1-1. 高度客製化:
        3-1-2. 預算的掌控:
    3-2. 缺點:
        3-2-1. 海外購買的售後與維修風險:
        3-2-2. 期貨:
        3-2-3. 多樣性帶來的花費:
4. 套件與成品鍵盤:
    4-1. 成品鍵盤:
    4-2. 套件:
5. 客製化鍵盤各部件說明:
    5-1. 尺寸:
    5-2. 外殼:
        5-2-1. 塑料:
        5-2-2. 金屬:
        5-2-3. 木頭:
        5-2-4. 其他異材質:
        5-2-5. 鍵盤外殼對聲音的影響:
    5-3. 鍵盤結構、內膽:
        5-3-1. 鍵盤結構:
            5-3-1-1. 船殼結構:
            5-3-1-2. TOP結構:
            5-3-1-3. Gasket結構:
        5-3-2. 內膽:
            5-3-2-1. 定位板材質:
                5-3-2-1-1. PC定位板:
                5-3-2-1-2. FR4定位板:
            5-3-2-2. 熱插拔軸座:
            5-3-2-3. 上燈位、下燈位:
            5-3-2-4. Poron棉:
    5-4. 軸體:
        5-4-1. 軸體種類:
            5-4-1-1. 線性軸(Linear):
                5-4-1-1-1. 線性靜音軸(Silent Linear):
            5-4-1-2. 有聲段落軸(Click):
            5-4-1-3. 無聲段落軸(Tactile):
              5-4-1-3-1. 無聲段落靜音軸(Silent Tactile):
       5-4-2. 軸底三腳、五腳差異:
        5-4-3. 軸體導光柱:
            5-4-3-1. 額外加裝導光柱:
        5-4-4. 全透軸體:
        5-4-5. 挑選軸體的心得:
    5-5. 鍵帽:
        5-5-1. 鍵帽材質種類:
            5-5-1-1. ABS材質:
            5-5-1-2. PBT材質:
            5-5-1-3. PC、透光材質:
            5-5-1-4. 其他異材質:
        5-5-2. 鍵帽圖案工藝:
            5-5-2-1. 雷射雕刻:
            5-5-2-2. 二色成型:
            5-5-2-3. 熱昇華:
    5-6. 挑選鍵盤的規格總整理:
6. 入手管道解說:
    6-1. 中國電商平台:
    6-2. 鍵圈群:
    6-3. 硬派精璽:
    6-4. 台灣C2C交易平台:
7. 結語:

附錄
1. 文章流程邏輯:
2. 入坑鍵圈後的心得與抱怨:
    2-1. 台灣鍵圈的現況:
        2-1-1. 資訊落差
        2-1-2. 台灣售價貴
    2-2. 入坑鍵圈感想:
3. 成果展示與心得:
    3-1. Kzzi K75 Pro
    3-2. LEOBOG K81 Pro
    3-3. RK(Royal Kludge) R75
    3-4. 黑爵 AK820 Pro
    3-5. 狼蛛 F75

正篇開始
1. 何謂客製化鍵盤?
    客製化鍵盤意指根據客戶的喜好、需求去定製鍵盤,可從無到有建造鍵盤,或根據現有鍵盤進行改造以符合需求;原理與台灣流行很久的組裝桌上型電腦相似,組裝電腦從機殼、內部零件、線材、個性化裝飾都能根據自己的需求,挑選零組件購買回來自己組裝,並有輕易替換、加裝的特性;客製化鍵盤同樣有這些特性,從鍵帽、軸體、內膽結構、外殼、個性化裝飾都能從無到有建造,也能買現成的成品鍵盤,單買零件回來改造;舉例,先前開箱過的RKR75,圖片上方為R75原本的樣子,透過更換軸體跟鍵帽後變為圖片下方,從背光變成光汙染,煥然一新。

    客製化鍵盤的定義如上述,廣義來講更換鍵帽算客製化,鍵盤貼上貼紙也算客製化,樓主認為[客製化]一詞屬於行為,只要經過自己的想法或親自動手,將產品變成非原廠模樣就算客製化。
    現行店家也稱自己販賣的量產型產品為客製化鍵盤,但量產型產品比較適合稱為[支援客製化]的鍵盤;以現在(2023)店家販售的產品要稱為客製化鍵盤,樓主認為需要具備兩點最低的需求:鍵帽可替換、具備軸座熱插拔功能,由於這兩項已下放到台幣百元級別的產品上,某種程度上屬於鍵盤的基礎功能,若連這兩項最低標準都沒有,實在稱不上自己的產品是客製化鍵盤;以下文章將以店家所販售的[客製化鍵盤]產品做介紹。

2. 客製化鍵盤與一般鍵盤的差異:
    樓主針對一般鍵盤的定義是只要產品不支援鍵帽 + 軸體更換,就稱為一般鍵盤;那客製化鍵盤跟一般鍵盤有何差異? 差異清單圖如下,這邊只列差異明顯的項目,差異項目將逐一說明。

    2-1. 替換鍵帽:
        以往一般鍵盤無法更換鍵帽,或鍵盤是特殊規格,只能透過品牌自家推出的鍵帽來替換,而客製化鍵盤所採用的鍵帽是十字插槽規格,為目前主流;以下圖為參考範例,一般鍵盤如下圖舉例的無十字軸或薄膜鍵盤,由於軸體接口不是十字型,非主流、品牌自有規格或自有鍵帽長度,導致以往要換鍵帽,只能指定該廠牌該型號的鍵帽才能換。

        目前客製化鍵盤的軸體,幾乎都是採用接口是十字型的軸體,如上圖範例舉例的十字軸、側牆軸、BOX軸,接口中間皆是十字型,鍵帽的插槽也採用這種十字型,如下圖;由於十字型接口是統一規格,現行市面販售的鍵帽,只要鍵帽插槽是十字插槽,且沒特別備註只適用哪款鍵盤,通常就能替換使用。

    2-2. 替換軸體:
        以往一般鍵盤的軸體是焊死在鍵盤上,若需更換軸體只能解焊拆下軸體,再焊上新軸體才能完成更換,既不方便也有危險性,另外像薄膜鍵盤這類沒有軸體設計的,如果損壞通常建議直接換鍵盤,維修成本高於購買成本不划算;而客製化鍵盤採用熱插拔軸體設計,軸體能隨意插拔、輕易替換,此設計也是通用規格,故與鍵帽同理,只要軸體不是特殊規格,多數都能支援熱插拔,舉例如下圖,甚至可以插上不同軸體在一把鍵盤上用。

    2-3. 拆解鍵盤:
        以往一般鍵盤本身就不是設計給使用者輕易拆解用,故如下圖的卡扣式是常見的形式,只能用翹棒或細長物插進縫隙才能撬開,也導致拆解非常容易破壞鍵盤本體;而客製化鍵盤目前品牌商推出產品時,會偏向設計成拆解難易度低,例如螺絲孔位裸露未遮住;當然也有客製化鍵盤採用卡扣式的設計,多數會出現在低價的鍵盤上,所以購買前還是要注意鍵盤外殼的設計。

    2-4. 尺寸:
        通路販售的鍵盤尺寸,仍販售100%、TKL這類主流的尺寸,當然通路大廠各家也有推出量產型的65%這類小尺寸的鍵盤,價格高外款式也少,也沒有其餘尺寸可挑,主流尺寸仍然是65%、TKL(80%)、100%為主;而客製化鍵盤除了品牌商有販售主流尺寸,也有專門推出小尺寸鍵盤的品牌,例如下圖的40%尺寸的鍵盤,或各種異類尺寸的鍵盤,廠家多也代表可挑的款式也多。

    2-5. 售價:
        售價應該是最直觀的差異,通路販售的一般鍵盤,多數都有品牌價值,產品也只販售組好的成品鍵盤,故價格就算近期熱門便宜的MONTECH MKey也要NT$2000起跳;客製化鍵盤除了有販售成品鍵盤外,也有販售套件,如下圖,成品鍵盤除去鍵帽及軸體,由於少了這兩項成本,故能進一步降低售價,同樣下圖為例,CIY狼派的100%尺寸套件,定價只要約NT$621。

         依客製化的程度,成本可以低到很低價,也有成本無天花板的富豪級,舉例我自己滿喜歡的埃及主題 Helix Lab Aaru TKL ,有網友組好後整套埃及主題的成本破NT$40000以上,不管在哪個級距都有相對應的鍵盤零件可選擇,故也好抓預算。
    
3.客製化鍵盤的優點及缺點:
    上述提到客製化鍵盤的定義及與一般鍵盤的差異,這邊簡單整理一下客製化的優缺點。

    3-1. 優點:
        3-1-1. 高度客製化:
            客製化鍵盤的所有零件都能隨意替換、改造、建造,如前言說的目前是鍵圈熱門時期,不管是大廠或自創的小品牌,都有推出客製化鍵盤的相關產品,加上多數的部件屬通用型,故能輕易替換,也能綜合各家的特色打造一把屬於自己的鍵盤;另外改造、維修的難易度也非常低,更換軸體也只需手動拔起再插上軸體。
        3-1-2. 預算的掌控:
            如上述除了客製化鍵盤的特性外,通用型規格加上不斷推層出新,選擇性多樣化,針對每個零件的成本更容易掌握。

    3-2. 缺點:
        3-2-1. 海外購買的售後與維修風險
            從台灣國內購買自然享有售後與維修保障,很遺憾的是客製化鍵盤這項產品,目前(2023)在台灣不流行且高單價,從海外購買甚至比台灣國內購買還要便宜許多,但如果是從海外購買的商品,俗稱水貨,在處理售後與維修上會比國內購買還要麻煩許多且耗時,仍有一定的風險。
            售後的部份,如果收到商品有瑕疵、無法使用等狀況,依店家、電商平台不同,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以淘寶、天貓舉例,若店家支持台灣便利商店退貨,可從7-11直接寄件退貨,後續款項會退回銀行帳單,若不支持便利商店退貨,依嚴重程度可能部份退款或全額退款。
            維修的部份,依店家不同,有些含售後維修,有些則不接受海外寄回維修,另外寄回出貨地的運費可能就已經佔鍵盤本體售價的一半或更多,相對不划算,若不考慮寄回店家維修,可考慮自行維修或找維修店;自行維修有技術門檻,若無法自行維修可考慮找維修店,台灣還是有接受維修鍵盤的店家,若只是零件掉件需補焊接,多數情況下可修復,但仍有可能因其他原因無法修復,故建議自行維修或找店家維修前,先洽詢店家。

        3-2-2. 期貨:
            嚴格來講這點不算是客製化鍵盤的缺點,算是一種現象,由於鍵圈產業算相對成熟,不斷有小型工作室或小品牌投入研究、開發新產品,再請代工廠生產,但小品牌所推出的產品常以數量限定或期間販售,原因有很多種,成本考量、少量販售測水溫、版權等,導致如果錯過發售時間,想再入手只能期望二手市場或無止盡等待二次生產,所以時常要關注消息,決定購買的時間也短。
            其實這種現象在其他圈子也很常見,只是期貨現象在鍵圈是常態,鍵帽、軸體、套件等能輕易設計,既有產線也能配合研究生產,自然產生各種定製限量商品,例如最近有討論度的鋼彈-第08MS小隊主題鍵帽,整套鍵帽做舊設計,第一批生產300套,會不會有第二批還是個未知數,加上高機率沒取得授權,大量生產也可能帶來麻煩。

        3-2-3. 多樣性帶來的花費:
            同樣這點也不算是缺點,主要看使用者的自制力、需求及財力;如果使用者只需要熱插拔功能或易維修特性,對鍵帽、軸體無特殊需求,當然一把鍵盤就可退坑;如果開始對鍵帽有需求,如上述期貨、新產品推出快等因素,腦波弱的收一套難免會想再收第二套鍵帽;如果開始追求軸體的手感與聲音,軸體的坑是個無底洞,由於每款軸體所呈現的聲音、手感都不一樣,除非親自按過不然光憑雲點評要找到適合的軸體,很有難度,通常會開始收各種單一顆的軸體,親自試按或試裝在鍵盤上符合需求後,再買來裝在鍵盤上用,像樓主手邊的軸體400多顆,不多也不算少,光這些零散的軸體也是一筆成本。

4.套件與成品鍵盤:
    初步瞭解客製化鍵盤的優缺點後,開始決定打造一把客製化鍵盤的方式,大致上可分為三種:從無到有定製、購買套件、購買成品鍵盤改造;從無到有定製本篇將不談,因資訊量過多,不推薦新手直接踏入這領域;套件及成品鍵盤改造是目前主流、最容易進行的方式。

    4-1.成品鍵盤:
        成品鍵盤意指含鍵盤所有物件,不需動手組裝或額外購買其餘東西,買來可直接使用;例如先前開箱過的Kzzi K75Pro、iQunix ZX75、新盟M71、RKR75等都是成品鍵盤;由於成品鍵盤已經包含鍵帽、軸體、套件等物件,相比套件來說客製化的難易度是簡單的,可單獨更換鍵帽或軸體就能煥然一新,另外如前言所述,現處鍵圈熱門時期,各家為搶生意價格越來越低,成品鍵盤的價格不一定比套件貴,例如下圖的VGN N75三模熱插拔鍵盤,含PBT鍵帽及定製軸,定價約NT$886,入門門檻也低。

    4-2.套件:
        套件如2-5提到的,套件意指不含鍵帽、軸體的鍵盤,相反只要裝上軸體跟鍵帽後就可使用,故也包含外殼、內膽結構、衛星軸等,若有旋鈕功能也會包含旋鈕,舉例先前開箱過的黑吉蛇DK66V2、LEOBOG K81 Pro、維咖 Sugar65皆屬於套件。
        套件的優點有三;一是價格,因缺少軸體、缺少鍵帽的成本,能將販售價格壓得更低,故有不少品牌推出過成品鍵盤後也會推出套件的版本,以更優惠的價格買到,另外有些商家也會同時販售軸體跟鍵帽,比起各部件分好幾家訂購,有時在同一家買套件+軸體反而更划算;二是方便,由於缺少鍵帽跟軸體,也省去移除鍵帽、軸體的時間,對於拆解鍵盤加以改造內膽結構的玩家來說方便;三是喜好,這點比較直觀,成品鍵盤包含軸體跟鍵帽,但往往預裝的軸體跟鍵帽是不符合自己的喜好,購買套件也省去拆下軸體跟鍵帽的存放空間。
        另外有不少品牌也只推出套件,不推出成品鍵盤的案例,多數情況是舊有型號加以改良再販售成套件來增加收益,例如先前開箱過的 LEOBOG K81 Pro 就是這種情況,K81是包含軸體及主題鍵帽的成品鍵盤,而K81Pro是基於K81再增加小螢幕並移除軸體、鍵帽的套件,價格比成品鍵盤低一節。

5.客製化鍵盤各部件說明:
    接下來介紹鍵盤的組成,大方向可分為[尺寸]、[外殼]、[內膽結構]、[軸體]、[鍵帽],本段落會逐一講解各部件及購買時需要注意的點。

    5-1. 尺寸:
        鍵盤尺寸可直接看下圖,下圖列出目前鍵盤常見的尺寸,一般鍵盤最常見的100%全尺寸、緊湊型的98%、移除數字鍵區的80% aka TKL、移除數字鍵區及編輯區,但保留幾顆編輯按鈕的75%、基於75%再移除上排F區的65%、只保留主要按鍵的60%、還有移除主要按鍵數字符號一排並縮小大鍵的40%;如果已經用習慣100%全尺寸的鍵盤,突然換其他尺寸會有學習成本,但只要習慣就能獲得更多桌面空間。

        100%全尺寸,擁有所有按鍵區,但以目前(2023年)來看,在客製化鍵盤中推出100%全尺寸的產品很少,有一說是全尺寸的鍵盤成本太高,以定價低的市場來說不划算,也導致就算有推出全尺寸的款式,普遍用料與同價位的其他尺寸相比差一截;型號:LEOBOG K108。

        98%緊湊型尺寸,盡量保留所有按鍵,縮小大鍵並調整位置以縮小整把鍵盤的尺吋,以下圖VGN S99為例,直接減少整個編輯區的大小卻又能盡量保留所有按鍵;在客製化鍵盤中有不少品牌推出這類98%緊湊型的鍵盤,讓習慣全尺寸鍵盤的玩家可以快速上手,同時98%的價格卻沒比98%以下尺寸的高出許多,例如下圖VGN S99+阿尼亞軸的定價約NT$1421,定價不高,長時間銷量都不錯;型號:VGN S99。

        80%也是俗稱的TKL,很直觀就是依全尺寸直接減少數字鍵區,由於缺少數字區,從100%或98%切到TKL用會有很重的學習成本,若不習慣的也有另外買數字小鍵盤的選擇;與98%鍵盤相同,在客製化鍵盤中TKL的尺寸也是不少廠商有推出產品,價格與98%相近,例如下圖狼珠F87三模版+灰木軸V3的定價約NT$1332;型號:狼珠 F87。

        75%尺寸,也是樓主最愛用的尺寸,減少數字鍵及編輯區,往外擴一點增加幾顆編輯按鍵,整體尺寸更加縮小;75%尺寸也是目前客製化鍵盤中常推出的尺寸,一是尺寸比上述的尺寸還要小,成本能更低,二是迎合市場主流,依樓主的觀察只要生產品質穩定,75%尺寸都能有一定的銷售量,也導致更多品牌願意推出75%並不斷疊代更新;由於尺寸比上述提到的更小,成本更低的同時定價也比上述的尺寸更低,以先前開箱過的RKR75為例,R75三模版-魅影配色+雪皇軸的定價約NT$886;型號:RK(Royal Kludge) R75。

        65%尺寸,75%直接減少上排的F區按鍵獲得更小的尺寸,減少F區的影響就大了,部份遊戲會常用到F區按鍵,加上由於缺少更多的按鍵,需要靠組合鍵來達到對應的功能,比起75%有更多的學習成本,65%樓主認為比較適合打字、辦公使用;雖然尺寸比75%還要小,但售價卻沒因此降低,普遍價格仍然與75%相近,猜測與75%類似有一定的客群,故能選擇的款式比98%、TKL還要多;以下圖為例,前行者C65V2三模版-白色配色+抹茶軸的定價約NT$797;型號:前行者 C65V2。

        上述提到的尺寸,因有一定的銷量且為現在的主流尺寸,故都有成品鍵盤能購買,更小的尺寸由於使用人數不多,或可能銷量不好,在客製化鍵盤中多數是期貨,限時限量生產;另外上述提到範例的鍵盤型號,僅列出具代表性且價格低的型號當作範例,品牌也是在中國或國際中有名的,價格為定價不包含運費,若加運費加關稅普遍不超過NT$150,提到價格的原因如前言所述,能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合理、更優秀的產品,可以對照現在的台灣通路販售的款式,更優秀的產品卻只要台灣通路販售價格的一半或一半以下。
        除了上述提到的尺寸外,客製化鍵盤中也是有各種特殊的尺寸,例如下圖的非常規 Alice 配列,俗稱分裂鍵盤、分體鍵盤,Alice 配列雖然號稱符合人體工學,但仍然算小眾市場,故能選的款式比上述都還要少許多,價格也偏高;型號:Keyclicks65 Alice。

        特殊尺寸也有像數字小鍵盤、單獨一顆按鍵等,也有像下圖這類極客車庫型的定製特殊客製化鍵盤;這類特殊尺寸的鍵盤,有些品牌也會推出可在電商入手,若是小店家或個人販售,通常是跟團或私人群才有辦法入手。

    5-2. 外殼:
        鍵盤的外殼主要影響外觀、重量、聲音表現,最常見的材質為[塑料]、[金屬]、[木製]、[其他異材質],以下將逐一講解;外殼的材質沒有絕對,只有依個人需求或喜好來挑選。

        5-2-1. 塑料:
            塑料外殼為最常見的鍵盤外殼材質,不僅色彩可鮮豔,變化也大,在客製化鍵盤中仍然是最為廣泛使用的材質,塑料材質的外觀見仁見智,有人覺得塑料感太重過於廉價,但其實也有塑料外殼做的有質感,例如先前開箱過的Kzzi K75Pro、iQunix ZX75皆屬於塑料外殼且有質感;型號:iQunix ZX75。

            塑料外殼中有一種是透光的款式,使用ABS或PC或壓克力等高透光的材質當作鍵盤外殼,來增加美觀及光污染效果,這種材質雖然美觀,但缺點是不易維護,上述不透光的塑料材質表面多數會額外處理,讓外殼接觸時不易沾油,也好清潔維護,但透光的材質表面光滑,表面非常容易沾油、劃傷,加上依材質無法使用酒精清潔,像壓克力材質使用酒精這類有機溶劑清潔會造成腐蝕、裂開,故很難維護,例如先前開箱過的iQunix ZX75、黑吉蛇DK66v2、LEOBOG K81 Pro皆屬於透光塑料外殼;型號:Machenike K500F。

        5-2-2. 金屬:
            金屬外殼因加工處理、原材料等因素,都導致成本居高不下,以往金屬外殼的售價總是比塑料外殼高出許多,入手門檻高,但由於鍵圈越來越熱門,許多品牌商也開始推出低廉的金屬外殼產品,入手門檻相對低很多,不過價格低對材質的用料也會有所改變,這所謂一分錢一分貨還是有它的道理;金屬外殼的特性是重,隨便一把都可以輕易破1kg,重一點的甚至可以到3~4kg,不是可以輕易帶出門的重量,比較適合定點使用;例如先前開箱過的新盟M71、維咖Sugar65皆屬於金屬外殼;型號:MELETRIX Zoom75。

        5-2-3. 木頭:
            木製外殼是除了塑料及金屬外殼以外第三種常見的材質,但不像塑料、金屬外殼可塑性高,除了內部結構可用CNC切割區塊外,其餘部份仍需人工打磨加工,也導致價格無法壓低,入門門檻仍然偏高,換來的是截然不同的風格;型號:CroLander Wooden Keyboard。

        5-2-4. 其他異材質:
            除了上述常見的材質外,也有其他材質拿來當作鍵盤的外殼,例如玻璃、純銅金屬、矽膠等,但比起上述常見的材質,異材質在鍵盤外殼仍屬極少數,研發、成本高相對售價自然也高;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開始陸續有品牌商推出矽膠外殼的量產型產品,且售價不高,例如下圖的外殼材質為全矽膠,外殼軟彈也讓打字音特殊,不過矽膠在鍵圈屬新材質,耐不耐用僅能待時間驗證,但考慮到早期手機外殼的矽膠材質慘況,如果沒額外處理,仍可能有不耐髒、硬化脆化等狀況;型號:YUNZII C68。

        5-2-5. 鍵盤外殼對聲音的影響:
            外殼材質對聲音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以塑料、金屬外殼為例,體驗過後大概是軸體40%、內膽填充40%、鍵帽10%、外殼材質10%,主要影響聲音的還是軸體與內膽填充,只要填充調教的好,就算是塑料外殼也能呈現以往只能在金屬外殼呈現的麻將音體系;其他材質則不適用上述占比,木頭材質對聲音的占比就偏大,網友描述空白鍵在木頭外殼的聲音向啄木鳥似的,實際聽過後非常特殊。

    5-3. 鍵盤結構、內膽:
        內膽部份若細講可到非常細,這邊只簡略提兩點,一是鍵盤結構,二是內膽,此兩點在挑選客製化鍵盤時也是重點,很大程度影響手感、聲音表現。

        5-3-1. 鍵盤結構:
            鍵盤的內部結構有多種形式,這邊只舉三項最常見的結構:船殼、TOP、Gasket。
            5-3-1-1. 船殼結構:
                船殼(Tray)結構是透過PCB固定在底殼上,定位板上的洞用來固定螺絲;船殼為最常見的結構,所有的配件都是標準化設計,而且工藝簡單,造價較低,常見於量產機械鍵盤,也是上述俗稱的一般鍵盤最常用的結構,缺點是觸底反饋不同、手感一致性差、聲音不一致。
                手感一致性差,這點補充說明,由於定位板未固定、PCB只靠與底殼的螺絲固定,導致邊緣處的軸體會有下沉的現象,變成手感不一致的狀況;但船殼結構使用多年,各大廠也是有針對該結構的缺點進行改善,普遍的做法是將定位板更換為硬材質、PCB加厚、PCB與底殼增加多處螺絲鎖點,來避免產生彎曲下沉導致手感不一致,故仍需看每家品牌的調教方式。

            5-3-1-2. TOP結構:
                TOP結構是將定位板與上殼進行固定,然後上下殼進行連接,優點是一致的手感、聲音反饋一致,特性是手感偏硬,這種結構的定位板需要定製,故常出現在高價位的客製化鍵盤上;另外鍵盤採TOP結構的產品雖然數量不多,但仍然持續有新產品採用TOP結構,故此結構並不是僅存在老鍵盤上。

            5-3-1-3. Gasket結構:
                Gasket結構是在定位板的四周會有墊片,墊片作為底殼與上蓋的緩震層,定位板的固定是通過上下殼的壓力來完成,達到減震、軟彈的手感,也是許多目前低價(捲王)鍵盤常用的結構,且為追求更軟彈的手感,有些將定位板做開槽處理、定位板換成PC材質更軟彈、PCB做單鍵開槽更多下沉幅度。
                這種結構不適合每個人,追求軟彈的同時,許多人反而不喜歡軟彈手感,像樓主喜歡TOP結構這類偏硬的手感;不過低價鍵盤目前採用Gasket結構,其中有不少產品的Gasket結構設計有問題,內部填充太厚導致墊片浮起、內部下沉空間不夠無法達到軟彈手感等,倒成為偏硬的手感,所以仍建議購買前先看開箱拆解,確認該型號是否符合自己所需要的結構。
                補充說明,Gasket結構這段沒有使用 Keyboard University 常見的Gasket結構圖,是因為目前主流螺絲沒有穿過定位板,加上定位板也沒有與上下蓋一樣長寬,反而像下圖是靠墊片支撐達到懸浮的狀態。

        5-3-2. 內膽:
            內膽,本文意指軸體以下底殼以上的中間物件,以先前開箱過的新盟M71為例如下圖,客製化鍵盤的商品頁通常會提供鍵盤的爆炸圖,詳細描述內部每一層並描述所使用的材質,或沒提供爆炸圖僅描述內膽的填充材質為何;商品頁特地花篇幅介紹的原因是,內膽每一層結構、每層所使用的材質都會影響手感、聲音表現;由於內膽若細講也是非常深奧,這邊僅提大方向講解。

            5-3-2-1. 定位板材質:
                定位板的作用是固定軸體、讓軸體扣住定位板,定位板材質有一定程度影響手感、聲音表現及燈效效果,定位板雖然每款鍵盤的板型都會不同,但接受訂單裁切客製定位板的店家不算少見,基本上只要想得到的材質多數都能當作定位板來使用,故材質也是非常多種選擇;這邊舉例兩種最常見的材質:PC及FR4。
                5-3-2-1-1. PC定位板:
                    PC材質,塑料的一種,擁有高透明性、剛硬韌性兼具的特性,這些特性很適合當作鍵盤的定位板使用,高透明性可讓燈效的亮度、光的擴散範圍增加,剛硬性在插拔軸體時有一定程度的耐磨損,韌性在Gasket結構下可達到更好的軟彈手感,加上PC材質成本低,是目前低價(捲王)鍵盤中最常使用的定位板材料;與FR4定位板相比,PC材質的音量更小、聲音更飽滿一點,若要追求麻將石子音體系的,選擇PC定位板是相對划算的選擇。

                5-3-2-1-2. FR4定位板:
                    FR4材質俗稱玻璃纖維板,具有絕緣、耐高溫耐潮、易加工的特性;起初在高價位的鍵盤上會看見,由於FR4材質成本不高,目前許多低價(捲王)鍵盤中會做成選配定位板,有些款式甚至把FR4作為預裝定位板,例如先前開箱過的維咖Sugar65就是如此,反而PC定位板當作選配;與PC材質相比,硬度偏硬、聲音更響亮、亮度遠低於PC。

            5-3-2-2. 熱插拔軸座:
                熱插拔軸座意指在PCB上添加軸座的元件,達到可隨時插拔軸體的功用,屬客製化鍵盤中最重要的功能,如2-2提到的以往一般鍵盤將軸體焊接在PCB上,有軸座後不需焊接解焊就能替換軸體,且不挑軸體的針腳粗細,方便性大幅提升。
                軸座的原型是套筒,在PCB的軸體金屬觸點位上增加套筒,達到熱插拔軸體的功用,事前需先焊接在PCB,且套筒尺寸固定需依照軸體的針腳粗細來挑選套筒尺寸,與軸座相比耐用度低、支援度低;起初是方便焊接鍵盤能有熱插拔軸體的功用,後續軸廠研發軸座後,套筒立刻變成舊時代產物;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仍有店家標榜熱插拔軸體的功能,卻使用套筒而不是軸座。
                軸座需在規劃PCB時預留空間及電線走線,故一般焊接PCB也不能直接使用軸座,辨別熱插拔軸座與套筒的方式如下圖,紅圈處是長方形的即為軸座,若非長方形卻標榜熱插拔則為套筒形式。

            5-3-2-3. 上燈位、下燈位:
                上燈位、下燈位意指PCB的LED燈珠位在上方還是下方,燈位方向直接影響鍵帽、軸體、燈光亮度,故挑選鍵盤時屬重要的項目之一;上燈位PCB樣式可參考5-3-2-2的附圖,由於LED燈珠在上方,若裝上非透明的鍵帽及軸體,燈光僅會出現在上方,導致平常打字的角度看鍵盤時,燈光呈現偏弱,若需增強燈光效果,可更換透明鍵帽及透明軸體,以下圖先前開箱過的LEOBOG K81 Pro為例,更換透明鍵帽後由於軸體非透明軸體,燈光僅出現在上方,此時若更換成透明軸體,由於軸體全透明可讓光延伸到另一面,如下圖DEL鍵更換成透明軸體,可讓上燈位的另一面發亮;另外上燈位的特性通常不建議裝上側刻鍵帽,就算換成全透軸體,由於亮度受限於LED燈珠亮度及材質的透光性,側刻字符的亮度仍偏低,下燈位則相反,適合裝上側刻鍵帽。
                上下燈位並無好壞,純粹依個人喜好挑選,另外光的亮度、擴散範圍很大程度受限於鍵盤本身,不少鍵盤的設計可讓整區平均發亮,改善只亮一邊的狀況,若喜歡光汙染,則可直接選下燈位,畢竟下燈位是打字角度第一眼看到的燈位。

            5-3-2-4. Poron棉:
                鍵盤內不同元件間不可能完全貼合,故鍵盤內部會存在一定的空腔(空間、縫隙),在敲擊按鍵時聲音會在這些空隙中傳播反彈,形成俗稱的空腔音;內膽填充材料主要作用是讓空隙填滿,達到消除空腔音、去除雜音、減震等作用;由於填充材料同樣細講可以非常複雜,加上各種材質起到的作用、表現、每家品牌調教方式都截然不同,故這邊僅提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填充材料:Poron棉 講解。
                Poron棉,簡單說屬發泡形式的泡棉,內部有許多細微孔洞,擁有密封性高、能量吸收力強、抗壓縮抗形變等特性,並比起一般的EVA、矽膠、一般海綿等填充材料來說,減震緩衝、填滿空隙的同時能將聲音更加飽滿、一定程度的消音,屬目前客製化鍵盤中最常提到的填充材料之一,鍵盤呈現的麻將音、水滴音、木魚音、石子音等,多數都有採用此材料當作鍵盤內部填充。
                以樓主先前開箱過的鍵盤為例,多數鍵盤內部填充都有用到此材料,但Poron棉也不是萬能,甚至有些定製材料的減震效果比Poron棉更好,不過單論低價(捲王)鍵盤來說,目前至少七成產品都有用Poron棉,若填充材料沒用上Poron棉,單看介紹會認為聲音表現不佳,算是可以有但不能沒有的概念。

    5-4. 軸體:
        由於近兩年熱插拔功能逐漸變成標配,軸體從以往只有幾家國際軸廠推出軸體,變成大至國際廠,小至個人都推出自有軸體,可說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邊僅提購買軸體時需注意的幾個項目。

        5-4-1. 軸體種類:
            軸體如上述,由於款式眾多,甚至近期流行縫合軸,把各家軸體的部件,合在一起變成一款全新軸,導致以往靠顏色辨識軸體的方式已不適用,目前軸體種類大致上可分為線性軸、有聲段落軸、無聲段落軸。
            5-4-1-1. 線性軸(Linear):
                線性軸,意指按壓過程中手感直上直下,沒有段落感,並按壓觸底時與底殼碰撞,導致觸底時有聲音,俗稱紅軸;以軸廠 TTC 為例,著名的有金紅軸Pro、金粉軸V2、快銀軸、鋼鐵軸、愛心軸V2,如下圖。

                5-4-1-1-1. 線性靜音軸(Silent Linear):
                    線性軸還有個分支,線性靜音軸,線性軸按壓觸底時仍然有聲音,為了解決此現象,軸體內添加橡膠或其他消音件,達到真正的無聲;以往將紅軸稱為靜音軸,不能算錯,畢竟當時還沒有靜音軸,不過目前已有不少軸廠推出靜音軸,靜音軸也能算是自己一個分支;同樣以 TTC 為例,有靜音紅軸V3、冰靜軸V2、兔軸、淺雲軸V2,如下圖。

            5-4-1-2. 有聲段落軸(Click):
                有聲段落軸,意指按壓過程中會發出聲音,並且有段落感,觸底時也有聲音,俗稱青軸;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推出新軸體的種類佔比,有聲段落軸最少,甚至可說願意推出新的有聲段落軸的品牌商,必需稱讚,其中凱華軸廠是少數願意持續推出新的有聲段落軸的軸廠之一;以凱華軸廠為例,有BOX白軸V2、知夏軸、知秋軸、白梟軸、夜螢軸、棉花糖軸-有聲段落版,如下圖。

            5-4-1-3. 無聲段落軸(Tactile):
                無聲段落軸,意指按壓過程中不會發出聲音,並且有段落感,觸底時也有聲音,俗稱茶軸;同樣以凱華軸廠為例,有BOX茶軸V2、知冬軸、知更鳥軸、冰海精靈軸-段落版、黛螺軸、棉花糖軸-提前大段落版,如下圖。

                5-4-1-3-1. 無聲段落靜音軸(Silent Tactile):
                    無聲段落靜音軸,與線性軸相同狀況,以無聲段落軸為基礎,在軸體內部增加消音件,達到觸底時不會發出聲音;由於同一家軸廠或品牌出的段落靜音軸不多,這邊舉例幾款有代表性或有知名度的軸體,有凱華BOX靜音茶軸、凱華BOX鯨落軸、凱華夜闌軸-段落版、高特青檸軸V2、高特奶油黃軸Pro、TTC靜音月白軸,如下圖。

        5-4-2. 軸底三腳、五腳差異:
            針對熱插拔軸體,底部目前有三腳、五腳兩種規格,如下圖,五腳是基於三腳的基礎下,左右兩側各增加一根腳;需要注意的是PCB,PCB要注意軸體插槽是三孔還是五孔,若五孔則三腳、五腳軸都可使用,若僅有三孔則無法使用五腳軸;另本段落僅提常規的熱插拔軸體,光軸、靜電容等軸體因軸底不適用現行的熱插拔五腳軸座,故不再本段落範圍內。
            三腳、五腳軸底的差異僅有左右兩側多增加腳,其餘不變,目的是為了讓三腳軸增加穩固,新增兩根腳插入PCB達到更穩定的效果,理論上五腳軸會比三腳軸的按壓穩定性更好,穩定性好理論壽命會延長,但依樓主實際使用,由於軸體仍然是靠定位板固定,只要定位板卡軸體夠緊,三腳或五腳軸差異不大,依需求挑選即可。

        5-4-3. 軸體導光柱:
            軸體導光柱意指在軸體燈口處增加透明物件,讓PCB上的LED燈,透過導光柱來增加發光亮度,對於喜歡光污染的使用者來說,導光柱是不可或缺的軸體要件之一,故挑選軸體時需注意這點;以下圖為例,燈口處沒有導光柱的青檸軸自然亮度最低;導光柱的高低也會影響亮度表現,例如夜闌軸、月白軸、白梟軸的導光柱矮,亮度低;導光柱的表面處理也會影響亮度表現,例如藍莓奶糖軸、Betty軸、灰木軸,雖然表面有處理藉此增加光亮,但由於沒有聚光效果,導致亮度仍然不高,只能讓光透過導光柱達到延伸效果而已;雪頂咖啡軸、烈焰紅軸因導光柱額外設計,霧面處理或特殊形狀達到聚光效果,讓光的亮度更高。

            5-4-3-1. 額外加裝導光柱:
                軸體導光柱以往是各家軸廠為配合自己的軸體,燈口處及導光柱都做成符合自己家軸體所適用的規格,故屬於特規,無法拆下軸體裝在其餘品牌的軸體上;近期市面上逐漸開始出現軸體導光柱的通用版,以下圖為例,從左邊只要軸體燈口處沒有連接桿都可用的Duhuk導光柱,適用燈口處有一條連接桿的FBB視物所推出的導光柱,適用燈口處有兩條連接桿的LEOBOG導光柱;目前這些通用型導光柱的優點是不需拆解軸體,可直接插在軸體燈口處上,缺點是亮度偏低,仍然無法像TTC導光柱那樣高亮度,不過可從下圖右邊圖中比對,裝上導光柱前後仍有點差距,除了可讓沒有導光柱的軸體也能增加亮度,也能讓下燈位且沒有導光柱的軸體,可裝上側刻鍵帽。
                LEOBOG導光柱於樓主的開箱文也多次提起且有開箱過,以喜好光污染的使用者來說,這類通用型導光柱仍然有用且有效提升光亮。

        5-4-4. 全透軸體:
            全透軸體意指軸體的上蓋、底殼皆為透明非實色,如上面舉例的軸體,以往軸體的外殼是不透明、做成實色外觀有特色,但點亮燈光時就算有導光柱,因光源被軸體擋住,故除了導光柱外其餘三個方位都不會亮,可參考 5-3-2-3 的章節附圖;此時若將軸體外殼做成透明,光源可穿透軸體達到全方位都會發亮的效果,同樣可參考 5-3-2-3 的章節附圖,DEL鍵換成全透軸體後,與其他非全透軸體的按鍵相比,光亮程度差非常多。
            全透軸體可參考下圖,軸體上蓋、底殼、軸柱都是透明;但全透軸體也是有缺點,手感普遍偏差,由於軸柱需採用透光的塑料材質,塑料與塑料間的摩擦,就算有潤脂潤滑,手感上仍然有卡卡或沙沙感,對手感極其要求的確實不太適合用全透軸體;但也是有例外,下圖中間的皎月軸,由於潤脂足夠,按壓過程中順暢並沒有全透軸體的通病,只是手感換來的是不美觀,軸體左右兩側明顯看見乳白色的潤脂,有外觀要求的來說不美觀,皎月軸樓主也有在迷你開箱文開箱過,詳情可去觀看開箱文供參考。

        5-4-5. 挑選軸體的心得:
            平心而論,只有親自按過、聽過、裝上鍵盤親自試按才是最準確、最能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軸體;要親自試按,最簡單的辦法是直接購買零散軸體或軸體全家桶,例如先前開箱過的凱華92顆軸體全家桶,92顆軸體互不相同能體驗到各種軸體;截稿前也順手拍下樓主手邊的軸體,老實說零散軸體也是一筆不小的成本,尤其買到後面要決定何時收手、或只購買特定規格的軸體。
            另外雖然商品頁都會附上軸體的壓力克數、各種詳細參數,但沒有一套通用標準的驗測SOP,參數都是各家自己驗,故所謂的軸體參數僅供參考;簡單舉個例,DUHUK Lumia 抹茶軸 V3 Pro 55克壓力,樓主實際按起來卻與30克左右的輕壓力軸差不多,單看壓力克數仍然可能會不準,不過多數軸所標示的壓力克數不會與實際相差特別多,故仍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我相信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流派,這邊僅分享樓主如何為鍵盤挑選適合的軸體,簡單說買零散軸體親自按過、裝在鍵盤上按過,確認符合自己的需求才買大量軸體。

    5-5. 鍵帽:
        鍵帽,意指裝在軸體上面並與手指直接接觸的物件,鍵帽除了影響鍵盤顏質外,鍵帽材質影響聲音表現及耐用度、圖案工藝影響耐用度、外觀設計影響燈光效果等,鍵帽同樣是玄學,若細講也是可以非常深奧,本篇只提常見的鍵帽材質種類及圖案工藝。
        補充一點,本篇不提鍵帽高度的原因是每個人適合、喜好的高度不同,加上逐漸有品牌商或店家推出自有高度,故本篇不推薦或建議採用哪種鍵帽的高度,依自己的需求挑選即可;像樓主的類型是只要鍵帽主題喜歡,不管哪種高度都可接受。

        5-5-1. 鍵帽材質種類:
            這邊簡述幾款常見的鍵帽材質種類,另外鍵帽材質沒有好壞、等級高低之分,沒有所謂PBT材質就比ABS或PC塑料還要高級,任何材質的鍵帽都有其優缺點,只有符不符合自己的需求。

            5-5-1-1. ABS材質:
                ABS,塑料的一種,擁有加工簡單、易著色、密度低的特性,優點是色澤精準、透光性強、觸感細膩;相反缺點是硬度較低、易磨損,導致 ABS 鍵帽與手指長時間接觸後變得光滑,不但觸感光滑黏手,光滑表面也會影響整體顏質,即 ABS 鍵帽常說的打油(沾油)問題。
                ABS材質的鍵帽,普遍大眾印象不好的原因來自上述提到的易打油問題,及容易掉漆,這些情況確實常出現在以往一般鍵盤的預裝鍵帽上,成本低的情況下自然用料不會好,但許多品質優良、色彩精準的鍵帽都是採用ABS材質,相較傳統ABS鍵帽,更不容易掉色;以下圖為例,前陣子有討論度的 Domikey 瑾瑜鍵帽即採用ABS材質。
                ABS鍵帽的售價可高可低,低可NT$200左右可買到全套,但品質自然無法與高價位ABS鍵帽相比;高價位的單基礎按鍵區就會破NT$3000,整套甚至可輕易破NT$4000,故需慎選店家、品牌商。

            5-5-1-2. PBT材質:
                PBT,同樣塑料的一種,擁有硬度高、密度大的特性,優點是更耐磨耐用、不易打油;缺點是色彩度、透光度一般,觸感稍略粗糙,高溫下PBT材質容易變形,不少PBT材質的空白鍵不平與此特性有關。
                PBT材質的鍵帽,有不少人認為PBT材質優於ABS材質,單論不易打油程度確實PBT優於ABS,但不易打油並非不會打油,用久兩者都會打油,加上ABS的色彩精準度及手感是PBT材質難以匹敵的,故各有優缺點,無法以偏概全。
                PBT鍵帽同樣售價可高可低,並售價範圍與ABS鍵帽差異不大,低可NT$300、400買到全套,高價位全套可輕易破NT$4000;由於PBT鍵帽普及度高、需求量大,售價不像以往PBT鍵帽每套都超過NT$1500,相反各家各廠都有生產PBT鍵帽,品質也會參差不齊,也會出現百元級別的PBT鍵帽,品質優於千元級別的PBT鍵帽案例,以先前開箱過的仿郵票鍵帽為例,NT$217就能擁有全套的PBT鍵帽,且觸感優秀,其觸感優秀程度甚至與千元級別的指尖文創鍵帽差異不大,故仍需慎選店家、代工廠、品牌商、作者。

            5-5-1-3. PC、透光材質:
                鍵帽材質除了ABS、PBT兩種主流的材質外,有陣子也很流行全透鍵盤,鍵帽、軸體、鍵盤外殼全部透明,透過LED燈達到光汙染的效果;由於鍵帽需要透光度高,材質會用PC、壓克力這類透光材質作為鍵帽,例如下圖,鍵帽整顆都是透明,可讓光完整呈現;優點是透光度比ABS、PBT還要高出許多,缺點是非常容易沾油,手指只要有一點油脂就會附著在鍵帽上,另外清潔不易、易刮傷等難維護特性,可說美觀的代價不少;為了解決沾油問題,許多品牌也推出雙層鍵帽來達成效果,表面其他材質,下層仍為透光材質,達到手指接觸鍵帽時不易沾油,下層又可透光。

            5-5-1-4. 其他異材質:
                除了上述講的材質外,鍵帽與鍵盤外殼相同狀況,同樣任何材質都能做成鍵帽,但由於其他材質不太有標準化生產設備,需大量人工處理,自然售價居高不下,例如個性鍵帽常見的樹脂、金屬、木頭等材質,舉例下圖為金屬材質的個性鍵帽,由於耗時、耗工、高成本,多數與期貨相同,採期間限定或數量限定的方式販售。

        5-5-2. 鍵帽圖案工藝:
            鍵帽的圖案工藝,影響字符與圖案的色準、耐用度、複雜度,很大程度影響外觀與壽命,本段僅提常見的三種工藝:雷射雕刻、二色成型、熱昇華。
            5-5-2-1. 雷射雕刻:
                雷射雕刻,意指高功率雷射在鍵帽上雕出字體或圖案,缺點是耐用度低,使用一段時間後字符可能變黑或模糊;另外雷射雕刻若用在ABS材質上,此搭配常在以往一般鍵盤常見的預裝鍵帽上可看見,並如5-5-1-1提到普遍大眾對ABS鍵帽印象不好,原因也包含因ABS字符多數使用雷射雕刻,也導致用久常出現字符掉漆、剝落等狀況。

            5-5-2-2. 二色成型:
                二色成型,意指使用模具將兩種不同顏色的鍵帽材料,結合在一起,兩種顏色差來呈現字符,如下圖所示;二色成型的的優點是耐用性極高、鍵帽正面手感一致,缺點是無法呈現複雜的圖案,故多數二色成型的鍵帽,圖案並不複雜;另外以往二色成型由於工藝不成熟,價格高且良率低,僅出現在高價位的鍵帽上,但工藝成熟的現在,許多品牌商也將二色成型 + PBT材質的鍵帽作為成品鍵盤的預裝鍵帽,售價依然低廉且有品質與耐用性兼具。

            5-5-2-3. 熱昇華:
                熱昇華,意指根據熱昇華油墨遇高溫後染料昇華的特性,使油墨進入材質內部,實現色彩轉移;優點是可將非常複雜的圖案轉印在鍵帽上,這也是目前多數主題鍵帽採用熱昇華工藝的原因,如 3-2-1 提到的鋼彈鍵帽,及先前開箱過的海綿寶寶鍵帽都是熱昇華工藝;缺點是字符與圖案的清晰度會出現暈染、模糊等狀況,及加熱轉印期間鍵帽因加熱可能會變形,如 5-5-1-2 提到的PBT材質加熱變形即與熱轉印相關。

    5-6. 挑選鍵盤的規格總整理:
        這邊先簡單做個整理,上述提到鍵盤各部件需關注的點,可能有人會覺得仍然太雜,這邊簡單整理表格如下圖,以先前開箱過的魔咖3075V2為例,樓主寫的鍵盤開箱文每一篇都會附上以下圖的格式,再依序填入對應的資料彙整,這樣做的原因是商品頁描述多且雜,圖文並茂但細節藏在圖片中的小文字,或藏在圖片中沒明文說明,表格形式是方便快速確認鍵盤規格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細項就沒放在表格內,例如填充、評價等,與購買任何3C產品同理,仍建議購買前需多查評價、多看開箱點評。

6. 入手管道解說:
    這段樓主相信也是非常有爭議的一段,畢竟3C產品且身處在台灣,能購入的管道僅有幾項,這邊依樓主自身經歷僅列出幾項做說明。
    6-1. 中國電商平台:
        中國電商平台,如淘寶、天貓、京東;最直觀的兩個因素:售價低、款式最多;售價低如 5-1 提到的,中國電商的售價比台灣便宜兩到三倍,就算加運費、刷卡費,價格仍然比台灣的定價便宜很多;款式單論軸體,每一到兩周就有一款新的軸體推出,既有成熟的生產線可配合生產及研發,加上有固定市場,大至品牌商小至個人都在推出新產品,自然成為有CP值、適合購入的平台之一。
        不過從海外訂購,建議一律當作無保固來看待,雖然電商平台有一定的保障,但退貨、退款、換貨流程過於繁雜且等待時間長,除非是嚴重瑕疵,不然難以推薦走流程,故挑選購買時機、店家、品牌就很重要,店家、品牌與其餘3C產品同理,多看評價、品牌規模來篩選;購買時機建議注意兩點,一是避開大型購物節,例如618、雙11,依鍵圈網友評價,在購物節後收到的產品,發生不少翻車、多處瑕疵的狀況,大量生產的同時品控跟不上,故建議平時有小節日或電商給的折價卷購入即可;二是避開首發、第一批生產時期,依歷史狀況來看,品牌商推出的產品,首發即第一批生產的產品,品控差勁,有高機率拿到瑕疵狀況大小不一的品項,像樓主連續三家賭第一批生產,結果三家都出現瑕疵、翻車的狀況,故建議避開首發時期,可等首發後一到兩個月後再購入即可。

    6-2. 鍵圈群:
        在截稿前,鍵圈仍屬小眾,相關最新資訊、團購開團等都僅侷限在圈內資訊流通,並未出圈;加入鍵圈群的好處是團購開團、交易平台、鍵圈大老的專業答覆;大型的鍵圈群,有時會找國外廠商洽談,進口商品指定販售,由於採團購形式,大量進口的同時可拿到較優惠的價格,甚至比自己買還便宜,且開團者多半有提供售後諮詢,有問題還可直接向廠商反應;群內多半會設立C2C的交易平台,可在平台上投稿販售,有時還可買到稀有或絕版品,由於是私人販售,多數採用7-11賣貨便等類似便利商店的販售平台販售,對賣家來說免手續費的誘因很大。

    6-3. 硬派精璽:
        在截稿前,應屬台灣最知名的客製化鍵盤通路商,除了頻繁開團團購外,店內也販售不少鍵盤相關產品,也持續預購、進口販售新產品,無疑是適合購入的平台之一。

    6-4. 台灣C2C交易平台:
        台灣蝦皮、露天等這類C2C交易平台,多數商品仍然是從中國進口販售,普遍比淘寶、天貓等定價貴兩倍以上,不過優點是免進口稅,若是從海外購物進口,只要報稅金額低於NT$2000,每人每半年有6次的免進口稅次數,超過NT$2000或超過次數需收取進口稅,以蝦皮為例,就算店家標示從中國進口直送台灣,雖然購買會用掉免進口稅次數,但超過次數仍然不會被收取頻繁進口稅,當初下訂價格即實付金額,不需額外再多付。

7. 結語:
    客製化追求的不是流行,而是打造一把符合自己的鍵盤,只要自己覺得合適就是一把好鍵盤,鍵盤相關產品也是如此,任何產品都有優缺點,沒有絕對的好壞,只要符合自己的需求就是款好產品;本篇說長非常長,說短也短,如前言所述,本篇主軸是入門指南,為了讓剛入鍵圈的比較好懂,省略許多細節部份;再次提醒,本篇歡迎推廣,但請用本篇網址推廣,另外若有錯誤資訊需更正或建議,收到通知後會盡快修正,每一則留言樓主都會看,感謝各位。

附錄
1. 文章流程邏輯:
    本篇花超過一個月才產出,文章的流程調整了很多次,最終決定先講定義 > 差異 > 優缺點 > 各部件在鍵圈需注意的點 > 購入方式 > 結論,考慮到客製化鍵盤最入門者或多或少都有接觸過鍵盤,而不是完全都不懂,故決定寫給有看過鍵盤的使用者來閱讀。

2. 入坑鍵圈後的心得與抱怨:再次聲明我只是個剛入坑的新人,以新人的角度來看、來寫心得的。
    2-1 台灣鍵圈的現況:
        2-1-1. 資訊落差
            四個月之前,完全不曉得客製化鍵盤的門檻壓到如此低,印象還停留在一把隨便都會破萬元,平常多少也會簡單過一下電子業、3C的產品、新品資訊,單指文章,影片類型的比較少看,但台灣幾個比較大的電子資訊平台,至目前仍然很少談起客製化鍵盤的資訊及現況,就算在版上也只有幾位有持續分享,但多數偏開箱,介紹推廣類型的很少看到,至今年(2023/10)來看,客製化鍵盤在台灣的資訊非常受限,仍然只在圈內交流,資訊不流通、沒推廣 > 沒品牌願意投資 > 款式少 > 價格高 > 購買意願低,整個惡性循環...
            我感覺現在的台灣鍵圈很像早期的桌上型電腦狀況相似,早期只有品牌的套裝電腦可以選擇,但透過社群媒體、新聞報導,DIY、自己組裝電腦才逐漸出圈被大眾認識,後續也越來越多台灣廠商跟進,推出各種零組件,演變組裝電腦成台灣特殊文化之一;雖然有組裝電腦的歷史案例,但客製化鍵盤能不能出圈且變成主流就要看有沒有廠商願意加入,其實以通路-硬派為例,硬派不斷開團不斷進新產品,代表仍然有一定的銷售量,需求與市場是有的,還有近期台灣 POJUN 也跟進推出PQ01的客製化鍵盤新品,所以才說關鍵在本土的廠商、工廠、品牌商上;反向思考,如果本土產的軸體、鍵帽、套件價格低,自然購買意願會提高,門檻降低願意入坑的人數也會增加,使用人數增加自然會增加關注度,正向循環也會增加銷量。

        2-1-2. 台灣售價貴
            前言也有提到,能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合理的產品,這也是我寫這篇文章想傳達的理念,包含我寫的所有開箱文,每篇每個產品的售價都有標示,都是圍繞這個主題,開箱文內標示的購買管道、售價可以當作參考依據,以哪個管道用什麼價格可以買到怎樣的產品。
            老實說台灣通路現在賣的鍵盤及相關周邊價格貴,通路指B2C不是C2C平台,同樣規格不同廠牌從淘寶就算加稅加運費,保守估計,兩者相比淘寶還便宜三成以上;撇除品牌迷思,舉例MONTECH MKey TKL要NT$2190,對比淘寶,隨便挑一款有知名度的新盟X87,同樣TKL、PBT鍵帽、塑料外殼,但新盟X87有三模、大全套鍵帽、內膽填充更好,X87價格最貴的紫色外殼加淺水玉軸定價約NT$974,加運費也不會超過NT$1124,更好的規格卻只要一半的價格,就算鍵帽跟軸都不喜歡,仍然有預算可以自己換掉;當然便宜的代價就是保固跟售後處理非常麻煩,基本上可當作沒保固沒售後,但慎選店家跟時機就可避免這種狀況,老實講從淘寶買過12把鍵盤,只有一把ZX75價格高,其餘都是低價捲王,只遇過一把出廠瑕疵很慘的GK83,這把還是我知道可能出問題還硬要下訂的,其餘大品牌還沒遇到需要售後,如上述只要不要在第一發售時間下訂,後續品控都會穩定。
            另外整篇一直提到淘寶、天貓,講多便宜多款式,撇除政治因素,老實講身處在台灣,針對原廠全新品,對方就是有辦法把售價定這麼低,低到進口仍然划算,哪邊售價低自然往哪邊買,與實體店面對比網路商店的案例同理,如果台灣售價低或價格合理,自然購買的人會多,現階段無疑中國電商平台是划算的選擇。

    2-2. 入坑鍵圈感想:
            客製化鍵盤,我覺得在DIY產品中很能即時反饋效果,鍵帽換一套就變成完全不同的外觀,換個軸手感、聲音全不一樣,想改造聲音的難易度也簡單,貼模或加個底棉聲音截然不同,加上入門門檻不高,對比DIY PC來說已經便宜很多,既實用也能充分展現自己需求的產品。
            鍵圈目前的坑很大,如果自制力好,事前做功課大可一次買齊到位,可能一把成品鍵盤就退坑,也可能像樓主一樣玩過一把後想嘗試不同的鍵盤,另外不斷有品牌或工作室不斷出新款軸體跟鍵帽,如果追求手感或想收藏的,也會買各種不同的軸買回來試按,鍵帽很看人,但不管是鍵盤、軸體、鍵帽都有期間限定或生產數量限定的狀態,其實不管哪項產品都一樣,許多小工作室或店舖推出的產品只接單生產或售完不補貨,尤其是鍵帽更容易有這種狀況,可能礙於版權或成本考量,只販售一定數量就不再補貨,錯過只能往C2C的平台找,所以鍵帽才建議看中意就收,不收會後悔。
            我自己偏好挑捲王買,軸體有零散才收,試按過才會買大量裝在鍵盤上用,鍵帽剛好我的口味偏門反而收的不多,成本還是有稍微控制,目前收的十二把鍵盤,除了數字鍵盤外,其餘十一把如先前開箱文提到的,現在還真的看當天心情想用哪一把就用哪一把,想吃巧克力就拿Sugar65,想看燈拿RKR75,想聽感舒適拿K81Pro或F75,客製化鍵盤是少數既實用又好玩的產品。

3.成果展示與心得:
    這段是拿先前開箱過的鍵盤,樓主覺得值得一談或優秀的型號會列在下面分享;另外我對鍵盤的需求只有主題性、軸體手感、整體聲音,其餘的不是很重要,以下鍵盤都是根據上述條件去入手、調整的。

    3-1. Kzzi K75 Pro
        這款作為入坑鍵圈的第一把客製化鍵盤,滿慶幸當初選這把的,雖然填充不夠滿,甚至有點漏音及減震不足,但目前來看整體素質仍然不錯,換成郵票鍵帽後,整體變成樓主非常喜歡的復古風,拿出來使用次數很頻繁。

    3-2. LEOBOG K81 Pro
        這款以透明外殼的鍵盤來說,表現中上,雖然沒設計成LED燈透過外殼也會亮,但填充足夠,用灰木軸V4變成石子音體系,打字非常悅耳,加上有小螢幕的加持,拿來用的次數也偏高,不過這把也是認知到自己不適合用透明外殼的鍵盤,時常替換鍵盤用,清潔、移動都要小心翼翼,著實不太方便。

    3-3. RK(Royal Kludge) R75
        這款長時間作為捲王的領頭羊,即使放到現在來看,價格與配色多的特點仍然非常有優勢,填充素質就見仁見智;這把樓主滿意的點在於重量、顏質及獨特的聲音;重量760g是手邊鍵盤中最輕的,偶爾還真的會帶著這把出門辦公;換軸體及鍵帽後,光汙染程度拉滿,想看光汙染就點燈,出門在外關燈的顏質也足夠;最後聲音獨特,RKR75本身屬塑料音體系的,加上高特水晶軸的獨特塑料聲,塑上加塑,形成另種截然不同的塑料音,既有特色也特殊,至少樓主滿喜歡的。

    3-4. 黑爵 AK820 Pro
        這款老實講鍵盤本體設計不足,未來會考慮轉手,目前仍在使用純粹為了鍵帽主題,不過這把鍵盤倒是啟發樓主對鍵盤外殼改造的注意,在旋鈕簡單加工一下就有個性化裝飾,下一把的魔咖3075v2也是簡單貼上貼紙能更突顯主題,當然在鍵圈不算什麼稀奇案例,但親自動手做還是滿有趣的,目前挑選鍵盤反而注重在外殼設計及改造難易度。

    3-5. 狼蛛 F75
        這把實際入手的感想,捲王可以捲到這程度也是不簡單,比RKR75多NT$300多就有麻將音,基本上換套鍵帽就完工,雖然到手外殼也有一點瑕疵,但整體素質好太多,目前真要推75%鍵盤,第一首選無疑是這把,不管是初心者、光汙染愛好者、喜歡麻將音體系的,樓主都推這把。
313
-
未登入的勇者,要加入討論嗎?
板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