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20
GP 1k

【心得】天氣之子-爆雷劇情解讀心得

樓主 紅茶讓我High整晚 keroroxzz
GP23 BP-
超級爆雷警告,還沒看的先去電影院看一看再來吧~
 
 
最近終於去看了天氣之子。雖然有點慢了,等到了一天只剩一場才跑去看。但好處就是位子真TM棒,超爽的。

趁現在還有些印象,來小談一下電影本身。
 
先說說大家幾乎都會認同的部分,動畫。一如往常,畫面非常漂亮,不愧是新海誠,大部分真的是沒什麼好挑剔的。甚至有幾幕場景配合運鏡、音樂,那氣氛跟情緒渲染,真的是體驗極佳,差點就讓我落淚了。特別是煙火大會前,陽菜穿著和服在屋頂祈願的片段,個人認為堪稱全片最高潮。再來還有音樂的部分,雖然不如你的名字中來的那麼印象深刻,但我想裡面夾雜的情緒絕對遠大於你的名字中的歌曲。大多數的配樂也是非常的動聽。我對天氣之子的音樂表現也是相當的滿意。
 
電影中東京停不下的雨,讓水這個元素不斷在電影中出現。水滴、漣漪,還有在空中穿梭的空之魚,其刻劃之細膩。彷彿自己就身處於電影場景,感受到雨天的涼意,體會到四周的冷漠。當陽菜每一次讓天空放晴,看到陰暗的天空漸漸散開,陽光灑下,畫面逐漸溫暖,音樂也隨之起舞,身為觀眾的我們和帆高一樣,都被陽菜所「拯救」。

 
我敢說,光是這些感官體驗,我就肯花錢去電影院了。
 
然而,還是不得不提起劇情上的硬傷。這次在看天氣之子之前,就先在網路上看到有評論標題打了負評,為了保留自己的看法,所以我並沒有去看任何的評論或心得。只知道這次天氣之子似乎在劇情上評價兩極,而我看完電影後也是這麼認為的。「我剛剛看了三小?」有幾段劇情讓我看電影的時候心中忍不住吐槽了。沒錯,就是被蠻多人挑毛病的後半段,我自己覺得主要是在鐵軌上奔跑還有持槍對峙那邊。對,有毛病的大多都是我們帆哥。當然部分角色在某些片段也有一點,不過這篇不討論他們。
 
看完後,走出影廳,心裡總有點複雜,不知道該如何評價。於是回家後聽起音樂,回想電影,慢慢思索幾天後得出了一些結論。
 
我覺得這部作品大致可以拆成三種視角來看。分別就是我們的三位主角,陽菜、帆高、須賀(也是最初電影封面草案的三位角色,挺合理的)。
 
帆高的部分其實歌曲就已經講得差不多了,主要還是側重在陽菜身上。而須賀因為定位也蠻明顯的就不細細討論了。
 
以下腦洞大開及一大堆藍色窗簾
 
電影第一幕,陽菜陪在臥病的母親身旁,深深盼望可以再一次與母親一起看到晴天。如此盼望著的同時,天空就像在指引著她一樣,引導她發現了一處神秘的神社。經過強烈的祈願,天空也回應了陽菜,做出了改變
 
這是第一次,陽菜對身邊的變化與期待主動做出正面回應,也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堅強。(稍後解釋)
 
在這之前還有一幕是母親手上的藍色綴飾,與陽菜脖子上的同款式。我想這段暗示了陽菜的綴飾,其實代表一種負擔或理由──讓她第一次為他人而做出強烈的改變(祈願)的理由。
 
想想也是,她母親過世時陽菜也不過14歲,還只是一個國二、國三的女孩。不只自己頓時失去了依靠,身邊還有一個需要由她照顧的弟弟。陽菜因為這次家庭劇變,意識到自己必須主動改變自己(第一次祈願放晴)。或許是敵不過環境的壓力,最後仍然只能順著社會,被動地改變自己(謊報年齡工作,甚至找上特種行業)。
 
同時我們的主角,帆高,也因為家庭暴力,最終無法忍受而選擇了逃離。為了尋找那天看到的「光」而隻身前往東京,雖然逃離了家,但依然找不到自己內心的那道陽光。在陌生的地方,處處碰壁,甚至有一餐無一餐的。就在這樣的日子之下,有一天他偶然撿到了一把槍,或許代表著每個人心中的自我防衛,從暴力環境下逃出的帆高自然是學不到好東西了,所以自然就給了他槍枝這類負面的物品作為一種表現。
 
直到有一天,他終於遇見陽菜。有著年上屬性的陽菜自然是照顧照顧了主角 (連我都照顧到了,那樣相遇,我內心整個嗨爆)。那是來到東京後第一次,帆高感覺到了溫暖。但這也不過只是偶然,帆高還是一樣無依無靠。
 
在工作上仍走投無路的帆高,最後找上了曾經坑過他的須賀先生,被動地開始了忙碌卻充實的生活。
 
這邊必須先提一下須賀這個角色。個人認為他的定位,是「帆高軟弱、隨波逐流的一面」,或者也有人說是這個社會的代表。最初,帆高是為了想要找尋那道「光」而來到東京。但屈就於現實的壓力,帆高漸漸的遺忘最初的理想。帆高找上須賀這個「順應社會法則的自己」,或許代表帆高在追尋理想的過程,自己也已經漸漸迷失在社會中。
 
然而有一天,帆高卻在路上,偶然看到陽菜被可疑分子帶走,帆高奮不顧身衝上前,最後卻被反壓在地上挨揍。為了守護第一次碰到的溫暖,同時也是為了保護自己,舉起了槍。本來以為是玩具槍,也以為這樣子反抗沒甚麼,因為過去他所生活的環境裡,也都是這樣的。隨後槍聲響徹雲霄,也讓帆高為之震懾。驚嚇之餘,帆高也發覺到他現在似乎就跟過去傷害自己的人沒兩樣。隨後兩人逃到廢棄大樓中,陽菜一巴掌打醒帆高,帆高把手槍丟掉,也拋棄醜陋的一面。雖然陽菜對帆高一陣姐系爆罵,但卻沒有拋棄帆高。之後陽菜更是在帆高面前展現晴女的能力,陰暗的天空漸漸散去。自此其實帆高的心中其實已經放晴了。因為他已經找到了,即使在看見他黑暗的一面,也沒有離他而去,甚至可以依靠的「陽光」。
 
自此帆高越來越少幫須賀先生工作,因為帆高重新找回了自己的理想。就是如此的偶然地找到了。帆高也不再需要順著社會隨波逐流,過著得過且過的日子。
 
後來帆高與陽菜互動越來越頻繁,甚至陽菜開始當起了「晴女」。而陽菜在第一次工作後,再次找回為別人祈願(改變自己)的意義,而不是因為屈服而被迫變化(謊報年齡、找特種行業)。找回作為晴女的意義的陽菜,在接了許多晴女的工作之後,也似乎越來越疲憊。同時夏美去調查了某神社屋頂的古老壁畫,隨著老爺爺的解釋,事情也漸漸明白。
 
電影中多次提到,天空與陽菜是連結在一起的,天空或許就是陽菜的內心的寫照。陽菜一次次的祈願,強迫陰雨放晴。對應的或許就是人隨著外界,改變自我,變成這個社會所認同的人。
 
就如老爺爺提到,人類開始觀測天氣也不過就短短一百年,誰知道數百年前,天氣是怎麼樣的?瀧的奶奶在最後也說 :「這只不過是回到原本的樣子罷了。」沒有人知道原本天氣應該是什麼樣子,沒有人真的了解陽菜的內心應該是什麼樣子。但大家總認為晴天是正常的,因為晴天才是被普世所接受的。自從母親過世後,陽菜就一直在改變自己,來符合社會的規則或期待。為了維持生活並照顧弟弟,所以陽菜只好不斷祈禱放晴,強迫天氣(陽菜的內心)轉晴。正面回應並做出改變或許本身不是壞事,但要是為了他人而做過頭,不論是誰,最後應該都會失去自我,也就是成為祭品並且消失在世上。
 
帆高因為與陽菜相處的關係,心裡漸漸有了勇氣,正當他要鼓起勇氣表白時,導演搞事了。警察找上門,陽菜因為能力使用過度逐漸透化,相依為命的姐弟倆或許要被拆散,須賀也離帆高而去,好不容易擁有的日常,或許就要這樣子消失了。即使陽菜對這個「世界」做出這麼多次的正面回應,改變自我,世界仍然背棄了她,就像漠視她所做過的一切努力一樣。於是三人開始逃難,途中找了許多旅館,卻沒有一家願意讓他們住。平時總是為他人付出,但需要他人幫助時,卻沒有人願意伸出援手,最後只能逃到一夜要價不菲的旅館,格外諷刺。在旅館,他們度過了這趟旅途中,最後的日常。深夜裡,陽菜告訴帆高她有可能會消失的事,帆高於是鼓起勇氣,將準備好的戒指給陽菜戴上,同時安慰陽菜。這或許是陽菜在母親逝去後,唯一一次從別人那得到真正的「依靠」。
 
同時,陽菜也問了帆高是否希望放晴,帆高也似乎有些疲憊的說了自己的意願。陽菜對於帆高來說是陽光,是晴天一般的存在,但就算相處的再久,或許也仍未真正看見陽菜的內心。我們的身邊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人,平時看起來總是相當開朗,但或許其實他們的內心並不如表現的堅強,或許正是因為內心脆弱,所以刻意裝作堅強或開朗。當這些人有煩惱時,身邊的人或許也都是一句 :「你平時都那麼開朗,沒事啦。」於是他們還是只能裝作堅強,只能倚靠自己。我想對於這種情況,也許一句 :「逃跑了也沒有關係。」才是對方所希望聽到的。
 
然而此時帆高對陽菜來說早就已經變成了重要的人。為了帆高,我想陽菜願意再做出一次,最後一次的努力。
 
終於,陽菜因為過度犧牲自我,消失在世上。而帆高被警方帶走,途中也知道了陽菜其實比自己小的事實。發現陽菜才是獨自承擔了一切,最需要支柱的人。一直依賴她的帆高,對自己應該是感到相當憤怒。
 
發現自己想要、必須要成為她的「大丈夫」。
 
為了拯救陽菜,成為他的依靠,帆高直奔廢棄大樓。與過去的自己不同,不再逃避。即使一路上他人不斷冷嘲熱諷,也只是一直向前奔跑。因為他早就從陽菜身上得到了勇氣,有勇氣去面對這個世界。就是現在,帆高為了陽菜,而使用她給予的勇氣。
 
「從你那得到的勇氣,只想為了你而用」
 
終於到達廢棄的大樓。然而須賀早就到了,並且試圖阻止帆高繼續前進。須賀曾被夏美說過「與帆高很像」,不管事從經歷或者處世。但須賀在妻子過世後,漸漸地順從這個世界,即使世界絲毫不回應他的努力,也只能隨波逐流。此時帆高再次發現當初丟掉的手槍,為了陽菜,即使是真槍,也豁出去,再次將它撿起來。帆高用手槍對空鳴擊,彷彿是在對須賀(軟弱的自己)怒吼。接下來與警員對峙,帆高拿著槍試圖想要威嚇,因為這是帆高心中最後的一道防線。在與陽菜相處的那段日子,我想帆高也成長了一些,現在的帆高似乎已經知道如何控制自己了。與第一次開槍不同,倘若不是當時不習慣持槍,否則早就鬧出人命了吧。我相信此時的帆高是不可能會想要傷害的人的。
 
看到如此為所愛之人反抗、掙扎的帆高,須賀也被打動了(或許可以理解成帆高最終說服了自己軟弱的一面),或許是想一償未圓的夢,或者不想再看到帆高重蹈覆轍,須賀最終也幫了帆高一把。
 
成功到達屋頂後,帆高帶著強烈的意念穿過鳥居,天空(陽菜內心)也回應了帆高的意念,將他帶到天上。帆高將陽菜帶離雲頂,並且告訴陽菜,她沒有必要為了他人祈願。
 
「天氣什麼的,讓它失控就好了!(天気なんて狂ったままでいいんだ!)」一句的原文中,まま有著「保持、照著原樣」一類的意思,いいんだ則帶有一些包容、原諒語氣(以上依據來自看動畫的經驗www)。所以我想這句話同時也是在告訴陽菜:「你只要保持原本的樣子就好了。」
 
陽菜自從開始獨自承擔責任後,終於第一次為了自己而祈願(找回自我),於是兩人回到地面,一同躺在鳥居下。而陽菜脖子上,象徵為她第一次為別人改變自己的項鍊斷了,代表陽菜正式從之前所背負的東西中解放。同時因為長久壓抑的內心得到釋放,東京瞬間被狂風暴雨所侵襲,龍雲四竄,彷彿末日降臨一般。
 
幾年前開始雨就從來沒停過,就可以知道陽菜雖然看似堅強,但其實內心一直都相當壓抑,從為自己祈願後天氣的慘狀來看,或許之前陰雨綿綿已經是非常壓抑自己情緒的狀態了。
 
隨後兩人便被分離,除了直接見面,也沒有其他聯絡的手段。三年後,或許是陽菜在那之後聽到了帆高為它所付出的一切,心裡有所愧疚,也可能是其他因素,由於這段幾乎沒有提到,我們也只能猜想,總之陽菜的內心仍下著綿綿細雨。而東京儼然已經成為一片汪洋,但此時雨並不大,相信現在陽菜已經不會壓抑自己的內心,所以陰雨綿綿可能還是代表陽菜的心境有所好轉。
 
最後讓我來猜一下結局黑幕之後的事。帆高終於鼓起勇氣去找了陽菜,回到熟悉的坡道上,看到陽菜雙手合十。我想這一次,陽菜或許是在祈願,祈願自己能夠再次見到帆高一面。就在兩人發現了對方後,便衝向對方並在坡道上相擁,此時天空也漸漸晴朗,陽光從雲隙中滲透、擴散,這一次是真的,世界終於重新迎來了第一道陽光...。
 
 
懶得打在上面的推測
 
1.東京不停的雨開始時間或許與陽菜母親的病情有關,但這部分並沒有提到,不過我覺得蠻合理的,畢竟沒有特別說過她是穿過鳥居才當上了晴女,而且在那之前空之魚似乎早就呼喚過陽菜了。

2.陽菜每次祈求後,可能會出現大型的空之魚,天氣是陽菜內心的表現,空之魚破裂則是內心情緒無法承受、控制,最後無法壓抑於是破裂並溢出的狀況。

3.陽菜還是與天空連結著,我認為項鍊的斷裂僅僅象徵負擔的消失,而不是與天空斷開連結,如果斷開了,天氣似乎沒有一個好理由要連下三年。

4.沒有人了解陽菜的內心,就連觀眾也是,仔細回想其實陽菜的內心戲真的不多。我猜是刻意減少的。
 
 
結語
 
我想世界上任何作品都不會在創作結束後完成,只有在最後交給觀眾時,才可能完成一部作品。甚至常常有以前看和現在看,感覺卻不同的狀況,或許一部作品不會有迎來「完成」的一天。看完天氣之子後,連續兩晚睡不好,想來想去還是天氣之子 (陽菜真的很正 阿斯)。雖然觀看當下總覺得有些讓我不太接受的地方,但或許在打完這篇心得後,我才「真的」看完了這部電影 (或者還沒 如同前述)。
 
我想天氣之子與你的名字最大的不同,在於該創作本身的目的。你的命字偏向相當單純的一個說得很好的故事,動聽且有趣。天氣之子則比較像是導演透過角色訴說理念或引導觀眾思考,但卻又沒有非常刻意的彰顯理念,同時也拿掉角色在一些關鍵時刻的內心戲,或許是希望觀眾回去後能頭痛吧。這麼做的缺點很明顯的就是容易犧牲部分劇情的說服力。我想這也是這次使觀後感分歧大的原因之一,不過新海誠本人似乎早就說過,看完天氣之子後,或許會有蠻兩極的看法。
 
想了幾天之後,我才比較能接受電影劇情、了解人物的行為。同時也發現,或許自己在觀看時,就被引導成了電影中那些否定主角所作所為,只會阻撓與冷嘲熱諷的群眾。這是自己發現的一個蠻有趣,並且值得思考的一點。
 
現在的我已經可以接受、了解帆高所作的一切。這是不是也暗示著帆高與陽菜在最後也能被世界所回應,並且不再孤獨了呢。
 
 
 
謝謝各位觀看
 
 



以下閒話
 
上面說陽菜國二、國三,本來要配合日本「初中」改成初二、初三,但改完後整個都農民曆了。所以還是改回來了。
話說看完電影後出來外面整個都是濕的,看來剛剛下過大雨,我想是多虧了陽菜,天空已經放晴了…,我不禁為此感到驚奇與意外,或許電影最後,東京真的放晴了也說不定。然而就在走去牽車的時候,發現我的安全帽是倒過來掛著的,而且機車的坐墊是容易積水的網墊。
23
-
未登入的勇者,要加入討論嗎?
板務人員:歡迎申請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