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37
GP 1k

RE:【情報】逆A鋼彈系列機體設定

樓主 日助 Deltagundam
GP11 BP-
MRC-F20 斯摩


從番號可以知道是月球軍第二十台登記的機體,名字的由來是機動戰鬥單位(SUMO,Strike Unit for Maneuver Operations)金色和銀色的裝甲材質略有不同,頭部有差

關於本機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從月球發掘出來的,另一種是月球獨自開發的,而個人覺得比較可能是基本架構被發掘出來,月球人再大改。

雖然裝甲是月球的技術結晶,I.F.B.D.驅動系統又遠遠超過當時月之民的技術,而從一些特徵和駕駛艙的高通用性來看,應該跟逆A同時期。

本機被配備給迪亞娜回歸軍,當作女王的親衛隊機體,也有考慮到在月面都市裡面戰鬥,所以武器以輕便的外形為主,也沒有大火力,防止對周遭造成損害,同時也兼具重裝甲和高運動性。

然而也是因為這個定位,推力在設計時受到限制,雖然足夠在空中纏鬥,長距離飛行還是要加裝組件。



動力爐:

HPHGCP(Helical Phase Hyper oscillation Gauge Collapser Pile)
螺旋相位型超振動計場縮退爐,內部有類似黑洞的結構,將物質以極高的轉化率變成能量,出力約34000(+-5000)kW
但跟逆A的不同,除了運作時能減輕機體重量(34.2t>27.4t),還能發揮I.F.R.(i力場限制器)的功能。

驅動系統:
I.F.B.D.(I-Field Beam Drive),能夠在機體外側形成i力場的框架,用來控制機體的動作,讓機體有極高的運動性,也有常駐的i力場防禦光束攻擊。
除此之外,也能夠節省大多數的關節驅動系統,讓機體內部有更多空間可以利用
斯摩的I.F.B.D.是由身體表面的黑色條紋發出,I.F.B.D.超出了當時月之民的科技,所以本機無法量產,也證明了基本架構極可能是挖出來的。

裝甲材質:
MFE鋼迪烏姆FGI複合材料(Moduration Fractal Edge Gundium Functionally Gradient Intelligent Composite Materials)
是月之民奈米科技的結晶,最開始的目標是能夠自我進化的裝甲,一旦受到某種傷害時沒有大破,下次再受到相同程度的攻擊會毫髮無傷,然而最後沒有成功
金斯摩的裝甲比銀斯摩好一點,可能是完成度較高的關係,裝甲的防禦力比逆A的FE型奈米裝甲好一點。
雖然是奈米裝甲,沒有自我修復的功能

裝甲配置:
以條狀分布為主,條形框架能夠有效地分散衝擊力,讓物理防禦力達到極高的程度,或許這是沒有配備盾牌的原因之一,但最主要還是怕盾牌在月面都市裡造成阻礙。

I.F.R.(I-Field Restrictor):

代表斯摩的開發時間可能是在I.F.B.D.的全盛期,能夠藉由裝備輔助(i力場增幅器)將自身的I.F.B.D範圍擴大,使同樣驅動模式的機體失去自身的控制權,但這招對吸收能量的逆X無效。

主要推進系統:

F.R.P.(Field Repulsion Processor)
空間斥力處理系統,內藏在小腿裡面。
跟米諾夫斯基飛行裝置很像,在重力下能進行氣墊式移動或是飛行,持續力足夠進行高速纏鬥,只是長時間飛行不適合,在宇宙則能有高運動性和高機動力。

長距離推進器裝備“裙子”:

掛在腰部左右各一個,各有一個主要噴口和六個輔助的噴口,是混合式引擎的推進器
用來在長距離飛行確保穩定性,並且提升速度,近戰時會妨礙下半身動作所以要排除。

本裝備原本是宇宙船的零件,可以拆下來使用,可能是為了節約成本,畢竟親衛隊也不常有需要長距離獨力飛行的時候。

頭部:

內藏高精度的感應器,金斯摩能夠打開面罩露出眼睛,功能不明,可能是類似高精度瞄準,劇中用來對人處刑時有展開。

手掌:
手指的構造很精密,能做出跟人體一樣的柔軟動作,但拳頭卻非常堅固,曾經一拳打凹逆A的頭部,同時打斷鬍子。

背包:
有兩個推進器,造型很小,不是主要的推進力來源,比較像姿勢制御或是緊急提供推進力的用途。

駕駛艙:

跟逆A一樣在襠部,沒有核心戰機的功能,內部配置比較簡單,也有類似全天周螢幕的構造。

雖然不能變核心戰機,但脫出的功能很完善,平時也能夠用鋼索下垂或是打開圓頂進出
無修改就能裝到逆A上,可以代替核心戰機來操控機體,但性能有限制

腿部:
小腿裝備有F.R.P.,逆A是葉狀推進器,兩者的腿形狀類似,但推進系統看不出關聯性。

腳掌:
重視抓地力與穩定性,配合推進器和F.R.P.讓本機的跳躍力很優秀。

武裝(非原本武裝,都是後來月之民製造的):
1.i力場發生器(充當i力場增幅器)

可以產生i力場增加防禦力,也能把本體的I.F.B.D.增幅、擴展和投射,幫助I.F.R.的進行。

劇中用來擴大i力場保護戰艦,長時間抵擋強化型沃多姆的大型光束炮,光束威力太大又長時間抵擋讓裝備超載,斯摩右手也爆炸


除了防禦和輔助,也能產生i力場打擊器,將高密度的i力場聚集成圓錐狀進行打擊。
(黑歷史後期的i力場密度夠高時有對抗光束和實體武器的功能)


2.光束手槍

握把可以摺疊,雖然是手槍,但射程有中長距離光束槍的等級,大多數情況威力也夠用,內部獨自供能,瞄準是由機體進行,能量用完可以用背包來充能。

3.軍配型電熱刀(電熱扇)

近戰用武器,比較短小,跟本機的定位有關,刀刃加熱變紅後進行物理攻擊,不使用時可以摺疊掛在腰後面。


能產生i力場,劍尖的部位能產生光束刀
11
-
未登入的勇者,要加入討論嗎?
板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