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ilentSoul ()》之銘言:
> 這跟商業不商業沒有關係,也沒有什麼重大的決定,
> 我只是用我覺得最容易帶新手的方式來推廣DM,
> DM沒有熱起來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大部分是台灣的紙牌遊戲市場已經很飽和了。
> MTG、AA、鋼彈、遊戲王,再加上其他滿坑滿谷的小遊戲,
> 這些族群中很多人其實都已經跨足不少遊戲了,一個人的經濟狀況就這樣,
> 你要怎樣讓這些人心甘情願再掏出錢來加入新遊戲?
> 而新的紙牌遊戲玩家,在這些族群強力拉攏下,又有多少人會加入尚未成氣候的DM界?
*sigh*價錢還是一個比較難解決的問題
畢竟再經代理商一層價格會再升(代理商利潤),這麼一來更多人會卻歩,DM也自然乏人問津
所以才有中文版的出現
售價調整至HKD$5.00,大概是80Yen
可是不知道是包裝差戓是少宣傳的關係,完全沒人有興趣
也許是那些家長認為孩子玩中文卡牌只會浪費時間金錢,又學不到英文(這才是重點),所以也不允許他們玩DM
因此我才説,那些名字的來源和譯名是關鍵,要是不認識的人看了根本不知道那是有典故的.
> 我在做的就是這個,因為一個新的遊戲(DM)沒有一些有熱情的人來帶,是不太可能熱的起來的。
> 中文譯名繞口不全是譯者的問題,你看日文看習慣了當然不覺得怎樣,
> 有些東西就只能音譯,無論如何都會繞口的,我自己翻了一大堆,
> 光是每個生物都要取一個名字,像什麼雷卡布之類的,我就已經很頭大了。
你説的也是無法否認的*sigh*
> 我本身不是以這個為業的,說白點,DM會怎樣根本不關我的事。
> 目前我所做的一切都源自個人的熱情,很幸運有一群朋友支持我,
> 讓我現在有點起色,我相信您也是有熱情的人,大家一起努力讓DM熱起來才是正途。
> 我並沒有擅自簡化,我也不會去翻譯史克威爾的遊戲。
> MANA這東西在MTG裡面就是譯作魔法力。
我的意思是Mana一字既然有這麼的用法,就不要用些不統一的翻譯
> 對我而言,已經有前人這樣譯了,而且又是比較大宗有組織的紙牌遊戲,
> 更是同一個公司(威士智公司)出品的遊戲,
> 直接參考其譯名是很正常且合理,更容易統一譯名、避免混亂的。
我個人認為的是,不是官方譯的就是對的
特別翻譯上的問題,錯了很容易令人會錯意
> 我主業不是搞DM推廣,我只是一個有熱情的玩家,跟你一樣。
> 要吸引家長級玩家在目前的台灣簡直是天方夜譚,
> 我不是說沒有,只是比例還沒有多到像國外那樣。
> 只能說你我日後成家立業了,再帶自己的小孩繼續接觸紙牌遊戲,
> 我們就會是未來的家長級玩家。
為這個生孩子也太過分了吧!?@@
決定培育下代的原因不該那麼輕率才是==|||
> 以現在的環境來看,光靠所謂對用語的執著是不可能吸引玩家的,
> 為什麼,因為有興趣的玩家自己會有管道知道這些典故,
> 就像我也知道你所發的文章中有關MANA的意義一樣。
> 一個遊戲要吸引玩家只能靠本身的遊戲性豐不豐富,目前我覺得DM在這方面是很豐富的。
也是呢
也許在動漫推出時才能帶起熱潮吧(天阿~DM Charge甚麼時候才播=A=)
> 此外,我本身比較注重遊戲的技術面,如套牌構築、對局研究、組合技之類的東西。
> 因此我所做的推廣也大都以這些東西為主,主要是吸引年紀比較成熟,如高中以上的玩家加入,
> 比較少注意到有關DM的歷史研究之類的文章,若您有看過類似文章,能整理出來供大眾參考,相信對DM的推廣也會非常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