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到
http://lyrics.meicho.com.tw/game/
上面那邊有原來的格式。
下面有部分劇情討論
------------------------------------------------------------------
Ever17 -the out of infinity- Premium Edition永恆的17-無限之外-
全部結束之後,果然還是感覺「ああ、素晴らしい作品だね。」唯一的缺憾,論理がボロボロだね。而且,還是相當根基的部分出了問題。
一反只知道嚴酷批評(應該說是摧殘)的過去常態(某讀者:「啊!現在才發覺,おそ~い!」k氏:「其實早就發現了,只是壞習慣一直改不過來…」),來說說此作到底好在哪吧。一開始是聽到的midi,karma。這是梵文「業」的意思。宿業,過去的所作所為其後果,應當承受的罪業與報酬。這字在動漫界中意外的不是常用外,大概因為現在的動漫界討論這方面的東西不少吧。此曲現在已經擺到本地來了。說來丟人,(啊…不是,這詞只能用在自己謙遜的時候啊。)這部也只有此曲旋律最動人;擺在選項畫面不是沒有原因的。不過,不論其他做的如何,縱使旋律並沒充分變奏發揮並增添新一章,(算了,這大概只有大師級的做得到。)karma幾乎已可算是小品的傑作。那哀傷的旋律中,如似深藏著多少述說不盡的辛酸及悔恨…(「言不由衷?」「違う!」)
然後就是無止境的尋找這遊戲。一兩個月後,終於發現PC版,成交,拆封。Piece Of Key Heart那兒寫得實在很詳細,是個相當不錯的攻略站。而「Ever17時事について」(staff roll的抽出物)及「キャラクターについて」(「自分色に染まっているキャラクター紹介」って…這麼說來,我這站不全都是充分的被「自分色」浸淫了嗎?自分色重到令人窒息的地步了。←笑)這兩篇也是了解此作不錯的お土産。只是,先看攻略實在要小心。 《以下,開始進入本文部分。》ネタばれ部分相當多,但是光是讀此篇心得並不能了解到什麼東西,甚至很容易讀不懂;沒玩過者請斟酌。還沒覺悟者,請跳到劇本討論結尾部。
一開始つぐみ攻到一半時,我幻想此作含有三層意涵:
1. 逃出LeMU。普通的game大概就停留在這個層次,有的邊逃還邊揭開一點內幕:為何會造成這情況。沒記錯的話,innocent Eye's就是這樣的遊戲。
2. 「不老不死與改造基因之細菌、我們不過是生物電腦」等三主題。好遊戲大概也只到這程度。
3. 神探し計画。神不過是四次元的人嗎?どうやって?知らん。這就是我繼續看下去的原因之一,因為我早就放棄這計畫,所以本來也不是很感到興趣。不過,能夠將玩家的地位定位成「神」,並利用遊戲來探討如何(例如利用邏輯性)找出神或證明其不存在,我想這是相當有趣的project。這樣的遊戲,已經到普通「好小說」的程度了吧。
…當然這不是一個這樣的作品,仔細想想水準不太可能到那地步,而那時的我也知道;只不過覺得偶爾做做白日夢也好。當知道整個計畫只不過是Blick Winkel為了救ココ而造出來的的時候,總感到有些惋惜(糟蹋了前面那麼好的佈局…)。這大概是此作最令我不滿(不屑←お?)的一點了。
裝完後就開始感激又有人寫出好劇本來給不才的自己欣賞啦(笑)。設定的繁雜及摸不透的內幕是我在ココ編之前最感心的。雖然是日常的流逝,但那底下總蠢動著若有還無的黑幕。說實話,這就是我一直能玩下去的憑藉。(要不,中途間斷了那麼多次,還有整天參考資料的,換作是其他game,應該已降溫到興趣缺缺了吧。)而其中所探討到的某些主題,則是我認為此作的價值所在,這些將在下面討論。
OK,好的說完了。(某看倌:「啥?就這樣?虧你還100%跑過所有劇本!」k氏:「沒辦法,我是二次元的虫啊,除了中心思想之外,看不到其他東西。」← 意味不明)某人對此作的完成度感到滿意,但我只能說,我甚至懷疑Ever17的構思期到底夠不夠長。假如不是構思期尚不夠用心(原諒我用這樣的措辭,因為這部分的表現實在是いまいち。)的話,這應該會成為一個更完美的作品。對於我一直放在口頭上嘟噥的「論理上的瑕疵」,下面就舉出一些較明顯的:
1. RSD(レティナルスキャニングディスプレイ、網膜走査による表示装置。)
… 未だ信じ難いね…「出力装置は館内のすべての部屋に設置されていますし、光線を反射させる為のミラーも、壁・天井・床の構造材に埋め込まれています」假如有東西圍在四週不就看不到了?這麼不確定而複雜的技巧,應該會被其他的方法所取代才對吧。就算不說視覺方面,這樣的程式在整體實作具現化上恐怕也有其矛盾點。
對情境設定有莫大影響。因為依其邏輯,事實上我們無法做到「共同生活數日竟沒發現空很奇怪」的程度,這使劇本需要某程度的改寫,例如將空的身分提早暴露。
2. つぐみ:五年基因全換?因人因年紀而異吧。而且,就算說是五年,也不可能剛好就停在五年後的面貌啊,臉部細胞和身材在五年後同時被替換掉,太奇怪了。假如Cure(キュレイ)的感染不若其他病毒,而是以細胞替換的方式進行的話,(順帶一提,這應該不叫作「病毒」了。)以劇中設定,那是一步步漸漸改變的,因此有的地方尚停留在12歲時,有的地方17歲才替換。所以事實上つぐみ就算能活得很好(不受「有的器官只能發揮12歲的功能,有的卻有17歲的需求」的影響),身材恐怕也會異於常人。另外,以「細胞替換」來說,つぐみ的卵子等應該是不會變動到的,除非以分子層次的替換來說…那就不知道了。只是,Cure被設定成「替換基因」,所以不可能進行到這種層次。總之,依劇中設定,そんなことはありえない。
CG及部分描述說明需要因此改變。假如無法解釋卵子的部分,則劇本將大幅改寫,甚或無法成立。想想,つぐみ的兒女若在胎兒時期就感染Cure,而帶原者其母又具有順利感染的基因,他們理當在胚胎時期就已成為Cure亞種,和母親一樣不老不死。
3. 12.5大氣壓…人體承受得了嗎?
此點以我現在手邊的資料(お宅加上沒網路)無法確認,但IBF那種壓力,還有直接通往海中的port,信じ難いね。
4. 果真如其所言,先上去的人也當會感染Tief才對。感染者隨便亂跑是很危險的,警察沒出動緊急封鎖現場,很奇怪。而2017最後,也不可能說救就救,一定得有萬全準備…全套防護才行。
可能得增加幾句台詞吧。
5. 接著上面,來個致命的缺陷:優春也真有勢力,能重現2017。照理來說,2018.10會重建完(復旧工事,說起來因為Tief Blau,這工程沒被當局及WHO擋下來也奇怪。そもそも、參與的工人應該全部陣亡了才是。)LeMU,是因為ライプリヒ製薬對那下面的海洋バイオラボ(IBF)仍然有野心(還想再利用)才對。如此一來,哪有可能優春說「不要動到」就真的沒人動冬眠的ココ及武?而新的LeMU用的竟然還是十七年前的材料,這也不簡單了。
優春或桑古木及ライプリヒ的背景可能得重新設定才能解決這問題。然後,為了解決病毒及工程問題,竣工時間的設定恐怕得延後。
6.
【空】
「IBFで通信が行われているのがわかったので、
LeMUの外壁を伝う微弱な電波から内容を解析してみたのですが……」
…怖え~これ程か?!這在技術上…沒有困難嗎?
7.
【少年】
「じ、地震……?」
【優】
「そんなわけないでしょ……」
「ここは……」
「海の、中なんだから……」
海中就不會受地震影響嗎?んな訳ねえだろ。改改台詞吧。
8. 最後的『生体反応:1』:大家好像都覺得是ココ,只是這一部分本來就有些矛盾的樣子。這恐怕只能等作者自己出來解釋(出設定集)了。
9. 優春路線的密碼:有時間印,卻沒時間辨識?後來明明一下子就知道的。ま、慌亂之下,這還能接受。
10. 2017偵測得到チャミ,2034卻連空都說「それにしても、LeMUにネズミがいたとは……驚きです」LeMMIH的偵測儀器不知道是怎麼被設定的。依劇本需求,後面那段需要改掉。
11. 少年視点/優編Noah's arc:崩壞的時間能準確到秒?除非「崩壞」是指為了保護整體結構,故意將閘門打開,否則不太可能吧。為了這個可能得改掉很多段。
12. 武冬眠時身體竟是濕的,而十七年來沒有細菌感染?人都能活了,我想不出有什麼理由裡面沒法長細菌。那幾張人物像還是改掉吧,別讓我看到,讓我沒機會想起這樣的問題就算了。
13. BW的身分在設定上無法在物理上影響到實體。所以就算忽視直接對「心」說話的論理,(這包括他能藉優春之手策動此事件,以及ホクト能借其能力而對武說話的部分。)而其存在比你與我之間的間隔更遙遠;所以頂多只能是實體接納他的意見而實行,不可能替代;正如同我不可能控制你一樣。替代ホクト的意識?超越人類極限下抱「天国」(石塊)跳海?
【優春】
「石碑を抱えて海に潜るなんて正気の沙汰とは思えないわ」
─俺もそう想う。就算是附身,照理也不能超越極限。但這樣的情形已經像是把人趕下車,把車開到水中,引擎都故障了卻還能再把車開出來。這在現實中都不可能發生的事,只能以一種方法解決:BW具有強大的超能力。不過這樣就不好玩了啊。
14. 最後一擊─致死因。「2017年の世界で、ボクはボクをだますように言い、2034年の世界で、ボクはボクにだまされて出現した。」─これもあり得ない。正如同我不可能回到過去和母親結婚而生下我一般,這說法有根基上的因果錯誤。我就搞不懂,都知道直接下去救ココ及武會造成タイムパラドックス了,卻沒發現這點嗎?
不過,故事需要這項假設。只能以改變時空的設定來說明這現象,但這對一個小小的作家將是莫大沉重的任務,他們得自己建構出成套理論:即使他們能天馬行空,不過那也只能在現實之外。碰到現實,那真是殘酷的事。所以無解。
隨便舉幾項明顯的,就出這麼一堆了,令我想起ほろほろ那時候。(-_-)還是別想太多,把他當作「遊戲」吧。可惜他掰的有模有樣的。
最後終於到了ココ編,所有疑惑的謎底。迷惑解的有點快,故事很流暢的進展下去,雖然主角們歷盡千辛萬苦,でも最後は大団円。良かったね、良かったね。然後,完了。…嗯、完了。……啥?這樣就完了?不會少了什麼東西嗎?「不會啊,該團圓的都團圓了,還有啥好抱怨的?」違いま~す!以這樣的構局,BW(=玩家我自身)不會有點白爛嗎?そして、肝心なところを見逃しなんて、酷いですよ。(少年風)說實在,我本來期待的不是一個這麼無茶苦茶(胡搞瞎搞),霸王硬上弓(?)的HappyED,而寧可是一個發人省思的遺憾。(話說回來,我哪次不是這樣?聽都聽煩了。原來我一直期待的,不過是一個具有「找出神」野心的幕後黑手,以及能使我飲泣的哀傷故事。)但既然都結束了,就以其中提到的幾項主題拿出來作討論吧。
1.
【空】
因為有人觀察,我才存在著。
當你將眼睛閉起來時,我就消失了。
空在這之後還提到「假如全世界的人都把眼睛閉上,那月亮到底還存不存在?」的問題。基本上這是唯心論一個很有名的議題:因為有觀察者,才能存在。當無人觀察時,也就無從存在了。不過這種說法實在有點古老了,因為沒有觀察者應該是「形同」不存在,因為這時其存在對觀察者主體之思考不構成意義。當很久沒浮現過某位朋友的身影時,他對我們不是就「形同」不存在了嗎?因為他到底存不存在對我們是沒有差別的。但這和我們普通所說的「存在」之意義是不同的。搞清楚「實際上」不存在及「形同」不存在的差別後,這議題的真意就很容易可以搞懂了。唯心論那套…是有點古老了。現在畢竟是個唯物論比較佔優勢的時代。
真的要徹底的唯心的話,我還曾經考慮過:這世界,我所接觸的人,我所知悉的一切,會不會都不過是我的想像所造出的幻影?我不過是活在一場自己製造出的夢中,就連親友、陌生人那看起來似乎具有理性的behave也不過都是我意識的投影罷了。果真如此的話,也就不會有在這閱讀這篇文章的看倌,在我看不見的地方也就不會有人上網路了。而這種說法的真偽,就和神的存在一樣難以證明。只是,假如這是真的的話,又要如何解釋這世界上存在有太多我所想像不出的高深(科學)知識呢?假如那些也是從我的想像中衍生出來的,那為何其中有一些甚至是我的理智所不能輕易理解的呢?
…所以,我還是放棄了絕對唯心論。反正我寫不寫是我的興趣,況且,就算這世界真的就只有我一顆心靈,事實上沒人看我做過什麼,對我來說也不會有致命的打擊。(啊,我是指對我的「人生觀」而言。For me,我這臭皮囊不算什麼,「人生觀」比較重要。但另一方面,我卻因為期待著那「致命的打擊」才能不顧人生觀的建議而持續活下去。←真是矛盾的人啊。ぼそぼそ…)
2.
【つぐみ】
若將你碎屍萬段,那「你」到底在其中的哪一部份呢?
這是我一兩個月前開始構思的劇本其主題之一。(啥?你也會構思?那是啥劇本啊?)我們的靈魂到底存不存在,和肉體的關係又是如何(如何依附於肉體之上)?雖然只是個小小的橋段,作者的解決法是:
【つぐみ】
心靈不過是在稱作「肉體」的硬體上執行的程式。
這也是蠻古老的解決方法囉~(嘆)老實說要證明靈魂的存在的話,真的得架構出一套叫做「宗教」,可能備受爭議的龐大理論。沒搞好,連「神」的定義都會摻上一腳。所以有種方法是姑且不論到底「有沒有」,僅僅以現象界的「現實」來描述。這裡就是這樣:別看他用軟硬體來比喻人哪,事實上他一點都沒說到靈魂的去向啊。假如沒多說其他東西的話,到時要掰「我的意思是…」都是隨他自由的,不是嗎。而我,也傾向於這種解釋方法。但若真的要逼問到底,我寧可將我們的生命現象解釋成腦內的化學作用,也就是說「不存在」。
再說下去就要引起爭議了,就此打住。再看下面一段:
【空】
假如能準確而完整的複製出一個活生生的你,那你到底是哪一個呢?
兩個都是你。
哈~作者和我的同調律還頗高的。從這段可得知,就算他主張靈魂的存在,那靈魂也是「可以複製」的。有關這議題,我在鬼哭街提過,不再贅述。只是,總有種大家漸漸達成共識的感覺…
3.
【空】
為了掌握所有n次元的資訊,必須提高到n+1次元來觀察(「俯視」)「所有的」n次元。
只有在更高的次元,才能發現到原來還有與我們同樣次元的時空存在。
(這是指「時空」加上「平行時空」的概念,僅僅空間無此特性。)
這是此作中心議題,雖然Blick Winkel不是「四次元星人」,而只比我們多了回溯時間的能力(「四次時空人」?←笑)。BW的存在為了配合劇本的都合,其設定有點奇怪(矛盾),而且一直強調「n- 1次元の視覚情報」等等,和BW也有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的感覺:那是以「次元」而論,但BW的情況是「時空」。總之我還是以自己理解的程度來闡釋(揣摩詮釋)這項主題。
以時空來說:空上面所述的論理不適用。BW能做的,是自由跳躍時間。不過若我僅僅能跳躍時間,而跳回十小時前,我可能身在宇宙吧。很多劇本在「跳躍時空」時都沒仔細討論到這項因素:星體是不斷移動的,僅僅能跨越時間,並不能保證其座標仍在原點上。的確宇宙現在仍沒個好的度量尺度,但光以現在的物理理論加上地球繞太陽轉,而太陽繞銀河系中心轉(還上下振動)的事實來說,跨越時間很可能意味著落入暗黑宇宙空間。所以,「四次時空人」是不夠的,還得加上同時瞬間移動的超能力。假使是如此,卻又不能限定他「只能」回到原點了,他可以隨時隨地出現。順帶一提,空也提到「到處都存在(遍在)」的議題,不過並不是我指的這項。
【空】
所以不同的時空中還有不同的自己,我們都是「遍在(到處存在)」的。
但若是你能與所有其他的你合而為一,那你真的就可算是唯一的存在了。
「平行時空」的觀念,其中的一個版本是:我們的每一抉擇(不論主被動)都造出了不同的時空,今天有我走路被車撞死的世界,也有我平安回家的世界。當我同時是所有時空的「我」時(劇本中以「體驗過」代替),我就是唯一的存在了:不論哪個時空,都是這個我。當然這不太可能,因為狀況有無限多個,時間軸與空間軸的差異是很大的。就算能跨越時空,也不代表所有時空內的我都是同一人。在此,應當不能以「無限多個」時空(以「可數」為基礎概念)來理解,而應當代之以另一個更渾沌的概念(以「不可數」為基礎)。
以上姑且不論,假設我們的理論已有能力handle,跳躍時間同時能回到原點;BW的設定即是如此。即使如此,也不會是「全知」的,因為還是得要到過、看過、親自體驗過才知道。所以,「四次時空人」能做的,好像也沒我們想像的那麼多啊。BW的設定其特別點在他「僅僅具有視點」(卻又好像不只是那樣子),他只能觀察。這種設定通常只會在看哲學書籍時看到,老實說(笑)。因為他只能觀察,而不是個活蹦亂跳的人,所以他不能行動。這種設定過於不實際,「真的」只有視點的話,他應該連思考及情感表現都不可能才對。但他及ココ竟然還能借用他人的視點,匪夷所思。
以次元來說:這也是大家都討論過的東西了,像是「四次元的人能夠透視三次元的一切,因為他能藉由第四空間軸穿過在三次元空間無穿越的屏障」等等特性,與其在此聽我班門弄斧(說難聽點,臭屁兼亂蓋),不如還是找本書來讀。
簡單的說,四維空間(=空間三軸+第四空間軸)和四次時空(=空間三軸+時間軸)根本就是不一樣的東西,不知道劇中算不算是搞錯方向,混在一起了。
這些對於時空維度的探討,記得都是十幾二十年前的理論。假如還要討論的更深,可以參考M理論(參考文件列在CLANNAD)。現在的宇宙,基於M理論,是個11次元時空(空間10次元+時間1次元)。不過總歸一句話,這些都還只是純理論的探討。そもそも(再怎麼說)、我們也沒看過二次元人的存在啊。(「你不是嗎?」「お…(o_o!)…い…いい突っ込みだ」)
4. 「しばしの眠り」中つぐみ又提及「命は、それが存在した時点で、既に汚濁にまみれているの」,而優春也因為複製成了另一個自己而感到鑄成了大錯。有關人的原罪在noir中已稍微提過,不再贅述。只是,這些不都是人們自己身勝手な思い嗎?
5. 不論是つぐみ路線的武或優秋路線的少年,都極力要「活下去」,縱使女主角都已經放棄了。熱血ですね。和もののけ姫一樣,「生きろ」?不過總覺得他們可沒人家那麼深的哀傷,只不過純粹是熱血馬鹿而已(笑)。
若真的要思慮到為何活下去,恐怕很多人都會過得很痛苦吧。你真的想過自己活下去還有什麼重大的意義嗎?目的なんていらねえぜ。パーと生きるだけだ。
6. ティーフ與SARS(最近這邊流行的東西):在這故事中出現了兩種病毒,使人長生不死(…いい好都合だ。)的キュレイ(帶原者Cure.Virus-P-Carrier)及數日內絕命的ティーフ・ブラウ(Tief Blau 2017-Rev.17)。
遊戲中出現病毒或疾病,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ロケットの夏。的確,我們至今還無能從因疾病死亡的魔手下逃脫,甚至因為過度開發,許多不知名而對我們來說是「劇毒」的病菌也不時出現。也有人想利用病毒造福人群。利用病毒治癒疾病,不論是否改造基因,是某些人的異想天開。這種方法大概多還是用在治癒遺傳性疾病方面。詳細情形我不知道(好久沒接觸這方面的資訊了)。不過,無論病毒病菌是殺人或救人,我只是覺得他們是無「罪」的。「罪」應該是一種在有能力作出抉擇之下卻作出某些人(包括自己)的觀點中是「錯誤」的抉擇時的情況。但病毒等比較像是工具,而不是兇殘的殺人劊子手。
算了,這應該是無庸置疑的。雖然許多人對現代這種病毒很容易橫掃全世界(地球村)的情況感到擔心,可現在就是這麼一個時代啊。談談另一個題材:「被病毒改造過全身每一細胞的基因」吧。可能性我不知道,假如真的因此成為亞種,那這恐怕是超強亞種了。這種病毒自然演化發生的可能性:接近於零。有人說粒腺體曾是種細菌,但自演化至今人類也不過帶有這樣一個唯一的例子,這還是在極早期發生的事件;要有キュレイ這樣的病毒,其發生機率恐怕是普通「好」突變(能使個體的生存競爭力比沒有突變過的更強那種)的不知幾億、幾兆分之一以下。不過假如是人為造出,那就難說了。只是,也不用那麼麻煩啊,在胚胎時期就改造不是比較快嗎?要「人為造出」,恐怕不會是用在「好」的地方吧。
假如真的能夠將human being改種,成為適應力更強的族群,是不是就真的是「好事」呢?雖然這對我來說無關痛癢,但假如能夠定義「好」「善」,我說不定會知道。只是這樣的定義是否真能圓融(無論在任何角度、遇上任何事件都能自圓其說)?(參見說佛)以我所知道的,這樣的價值觀太少了,幾乎就是現今世上大家所熟知的幾種。優生學,這個詞和政治、主義、權利及金錢一樣,對我們來說,太沉重了。
7. 其他嘉言選讀(笑):
【空】
閉上眼,世界隨之消逝。
但一旦睜開,再怎麼不想知道的事,都如洪流般湧現,映照眼簾中。
寫到後面有點上氣不接下氣了,感覺好像隨便寫。有些畫面「自稱」蠻有趣的(好冷…),不過說實在此作劇本作家搞笑功力尚比不上君が望む永遠或秋桜の空に。「俺と少年は即興で、掛け合い漫才をした。炸裂する俺のノリツッコミと、容赦ない少年の天然ボケは、人知を超えたスケールで笑いを取っていた。」…本当にあるなら、聞きたいね…そんなのは。
劇本的討論到此為止(何故か、好像可以聽到某人鬆口氣的聲音…(笑))。也多虧這次九天的長假,才使我有心の余裕寫這篇心得。這部不例外,也引入的不少奇幻題材。但總覺得以前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現在是見怪不怪:就算真有怪事發生,那些勞碌命的新聞媒體可能放過嗎?接下來例行性簡短的(←又犯了「除了劇本其他全不放在眼裡」的老毛病。)「其他類」評價。
音楽はいまいち…如上所述,由karma獨得Ever17音樂獎。其他?嗯…好像有印象的樣子。(←托辭)的確有幾首還能聽的,不過因為karma光環太亮,就像是十六夜(滿月時)的星星一樣不起眼啊。原先我還因為某站的推薦而很期待結尾曲Aqua Stripe,不過怎麼聽就怎麼不起眼,那起頭甚至令我想起RainyBlue的OP「Blue rain」與ONE2的OP「夢幻譜」,還是算了。這還是一首多聽幾次才會喜歡上的曲子。
配音相當努力,惚ける音声が素晴らしいんだ。這部中出現我在其他作品中還沒見過的耍爆笑配音,聽那些配音員在那清唱,還真是不容易。不愧是多少有名氣的声優達。BGM及聲音取樣率過低,撥放時會聽到沙沙的雜聲是另一點特性…應該說是缺點才對。
系統過慢。升級時請注意,既読flag會被全部清掉。而就算升級過,skip還是相當的費時,雖然能bg skip,不過像是效果及bgm處理等,skip時最好還是能略過。既読判斷有時會錯誤,未讀當作已讀過。存檔延續Memories Off,存檔包括讀過的劇本,這點令人激賞。這次心得引文就是原原本本copy出來的。
遊戲設計、華麗度倒都還不錯,有上等水準的演出。CG也相當好,可惜有的地方色素用的不夠。
找碴找過頭,加上引言過多,致使結果變那麼長(這已經是我至今最長的遊戲單篇評論了。銀色~完全版~不算,那次還加上一半的大意介紹;這次可只做了ネタばれ而已。),失敬。
一言:這部作品中包含許多的主題,以遊戲來說相當值得推薦。不過,這不是Hgame。
最近對於比較長的心得,IE好像都會出現無法開啟的錯誤。剛剛發現那可能是因為語法錯誤(css用太多的懲罰),或是charset=big5的設定沒擺夠前面(應該在<title>之前)。語法錯誤導致無法開啟,描述方法怪怪的;但無論如何,問題還是要解決。現在測試的結果,語法都是正確的。解決方法:[F5]重新整理吧。
Ever17~the out of infinity~OP
LeMU~遙かなるレムリア大陸~
LeMU~遙遠的Lemuria大陸~
詞‧曲:志倉 千代丸
編曲:磯江 俊道
唄:KAORI
連些微的預兆皆無 對襲來命運的真相一點都不知曉
時間就這麼加速 無聲的嘲笑著
(如此甜美) 那兒 (如此急促) 是遙遠彼方的 傳說之國
(如此甜美) 僅憑著叛離神 (如此急促) 一般的弱小力量…
歡迎來到「深處」
距離無垠夜空 最遠的地方
來到足以令人膽怯 潔淨透明的樂園
如同螺旋般纏繞著的解答是
一起來吧 共同來見證
超越時間 正在此處
總覺得有人 在身旁 的樣子
感覺到冷冽 極度虛幻 的視線
(如此甜美) 那兒 (如此急促) 是無人知曉 往昔之事
(如此甜美) 僅有無論在何方 (如此急促) 都不斷馳騁的 時間方能傳承…
歡迎來到「深處」
連未來的空中都 探測不到的底層
如同深藏於單面環中的謎般
那眼中到底映照出何種色彩?
一起來吧 共同來見證
探索那光明
尋求心之安樂處 而後,向著嶄新的未來
雖無以知曉 有朝一日 終將吹起柔和之風
漸漸 被喚醒 那清新的景象…
(如此甜美) 那兒 (如此急促) 是遙遠彼方的 傳說之國
(如此甜美) 僅憑著叛離神 (如此急促) 一般的弱小力量…
歡迎來到「深處」
距離無垠夜空 最遠的地方
來到足以令人膽怯 潔淨透明的樂園
連未來的空中都 探測不到的底層
如同深藏於單面環中的謎般
那眼中到底映照出何種色彩?
一起來吧 共同來見證
探索那光明
※メビウスのリング:Mobius ring has only one side.
※レムリア(Lemuria):這是某些人為了說明如lemur(狐猴)等生物的分布而提出的學說,指出在極為久遠的過去(較誇大的數據有到數億年前),曾經存在過一個在Lemuria大陸上的高度文明;但如今此大陸已和Atlantis一樣,淪為波臣。詳細情況可以參照レムリア大陸の謎とゴンドワナ大陸、Lemuria、Esoterica:ナンマドール(後編)、疑似歴史学事典/レムリア大陸、Lemuria & Atlantis、ノアの箱舟 洪水伝説は黒海だった!?等等。當然,需要注意的是這理論並不被正式承認。
有趣的是這裡也出現了「有些時候Lemuria被引申作Mu,或是Mu的母體」。Mu該不會就是ラーゼフォン裡面那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