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錘40K-鈦帝國各系武器原理
在戰錘40K世界中鈦帝國是一個新興的科技型種族,許多武器系統都是具備完整體系,能運用到步兵、XV8等機甲、載具甚至是星艦上,以下是個人將鈦族各系攻擊武器系統的對比和解說。
一、現代武器系統:
1、噴火器(Flamer)
2、空爆破片投彈器(Airbursting Fragmentation Projector):
用曲射後預先爆炸的破片殺傷大量敵人,具備近炸引信的破片榴彈發射器,鈦族的還有AI幫忙計算曲射的軌道,用以攻擊躲在掩體內或集結成群的輕步兵單位。
3、飛彈族系(Missle)
具有推進裝置和導引系統,並用彈頭殺傷敵人,這台XV88肩上裝的是智能導彈系統,以高拋射方式能攻擊掩體後的輕、重步兵,手上的是高能導彈艙,用以攻擊重步兵和輕載具,背後的是尋路者導彈,用以攻擊輕重載具,KV128身上還有威力更大的毀滅者導彈。
到了星艦太空海戰時,曼塔轟炸機用的轟炸武器和艦載的智能機蜂導引魚雷也都是飛彈族系。
二、磁軌武器:
磁軌砲(Railgun)
用2個產生磁力的導軌將金屬彈頭以遠超火藥的速度發射出去,用動能造成殺傷,磁軌砲是錘頭鯊砲艇的標誌性象徵兼主砲選擇之一,除了反載具能力優秀,必要時能發射破片彈殺傷步兵。小到尋路者使用的單兵磁軌步槍、XV88的重磁軌步槍,大到戰艦的主砲(對位人類帝國的宏砲),磁軌體系亦受到廣泛的使用。
三、離子武器:
循環離子爆裂槍(Cyclic ion blaster)
首先解釋一下離子和等離子=電漿兩者的差別,正常的原子都是電中性的,如果在接收能量之後若電子離開了原子,那該原子就會變成帶正電的離子,如果電子沒有離開離子太遠,電子和離子仍屬於一個集群的話,這團離子+電子的集群就能叫做等離子=電漿。由於離子和等離子=電漿的帶電特性,他們都能被電磁裝置導向射出。
而鈦帝國的離子武器是莫'托尼恩(Mor'tonium)合金裂解後形成的輻射能量波,其在星艦上裝備時是對位人類帝國的光矛,所以本質上離子武器就是莫'托尼恩合金反應裂解之後的高能雷射。
莫'托尼恩合金暴露在空氣中會加速反應,提升射線的威力,不過其暴露時會導致部分射線照到使用者,相當於拿高能X光瘋狂照自己,可能導致自身死亡或機體損壞。
離子武器從步兵尋路者到星艦都有配備,XV8的循環離子爆裂槍能對重步兵和載具造成有效殺傷
離子武器族系:
離子武器原理:
四、脈衝、爆發和電漿武器
脈衝步槍(Pulse rifle)
爆發速射砲(Burst cannon)
等離子=電漿步槍(Plasma rifle)
鈦帝國的脈衝、爆發和電漿武器的原理是共通的,利用電磁線圈加速打出高能的等離子=電漿彈丸,脈衝步槍描述上提到過彈丸初速近光速,因此彈丸質量必定極輕(可能由氫元素或氦元素製成),否則不可能被步兵承擔下來,其具備打得至少2、3百公斤的星際戰士一個浪蹌的衝擊力,應該是來自於等離子=電漿彈丸的爆炸,在對星際戰士的護甲破壞上是用燒穿這個詞,可見主要殺傷力來自其高溫。
脈衝武器族系尚有2個分支,一個是爆發速射砲(Burst cannon)的爆發族系,此分支重視發數和射速,常在載具上用以對抗輕重、步兵,到了XV104身上重型爆發速射砲的大小等級,亦能對抗輕型載具。
另一個分支則是等離子=電漿步槍(Plasma rifle)的等離子=電漿族系,此分支重視單發威力和傷害,能對抗重步兵和載具,除了XV8有裝備之外,亦能作為XV88、XV104的副武器。
KV128和KX139身上的脈衝系主武器被描述為原本是星艦在用的,由於主砲已被磁軌系和離子系武器佔據,脈衝系武器應該是作為星艦的近距離防空武器使用。
附註:人類帝國的等離子=電漿(Plasma)系武器,原理和鈦帝國的類似,但單發彈丸的質量和威力較高,發射初速較低,人類帝國的等離子=電漿武器的危害除了設計或品質缺陷,主要還是來自於使用超載功能,凝聚的等離子=電漿團過大或發射頻率太高,使散熱系統無法負荷,人類帝國的等離子=電漿彈丸有的甚至厚重到足以曲射的程度。
脈衝武器族系:
脈衝速射砲(Burst cannon)構造:
五、融毀武器
融毀爆裂槍(Fusion Blaster)
融毀武器的原理是攪動目標的亞原子粒子,導致大量熱量積聚,以能量攻擊,造成內部引爆,我調查了一下,結論是鈦族的融毀武器是微波武器,以融毀爆裂槍為例,其應該是利用兩個砲口發出微波並聚焦在目標上,目標因此生熱融毀,除了XV25、XV8和水虎魚飛艇使用的融毀爆裂槍外,XV95使用了更加強大的融毀對撞炮。
由於射程受限,融毀武器沒有像其他武器家族一樣有多到足以分布到星艦上的分支。
附註:人類帝國的熱熔(Melta)系武器,原理是高壓噴射的等離子=電漿,和熔毀武器功能類似但原理不同,操作起來的差異在於鈦族的熔毀武器是能量型的,基本上沒後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