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夢幻光o,就是曾經有在DL時期製作過影片的那位
去年底,我花了三年多時間補完代四代,就順著來接捕第五代了!
花了大半天寫了篇慣例動漫評語,想說也發來巴哈姆特這邊和大家分享下!
(我平常都會將看完的動漫,寫篇心得文發在我的FB粉專粉上,有興趣也可以追一下
遊戲王 ARC-V(第五代) 1~148集
(2023 12/5看 2024 1/21完
------
遊戲王 怪獸之決鬥(第一代) 1~224集 看完
(2017 4月那邊
GX(二代) 1~180集 看完
(2017 12月那邊
5D's(三代) 1~154集 看完
(2023 12/5看 2024 1/21完
------
遊戲王 怪獸之決鬥(第一代) 1~224集 看完
(2017 4月那邊
GX(二代) 1~180集 看完
(2017 12月那邊
5D's(三代) 1~154集 看完
2018 9/15看 10/21完
ZEXAL(四代) 1~146集看完
(2020 9/26看 2023 12/5完
劇情 前期普優 中期普 後期下
動畫品質 普上
早在看之前,就知道這部的臭名,而我也有想親自去了解看看(就像當時看獸娘2和鐵血孤兒 這兩部臭名一樣),但因為當時連第四代ZEXAL都還沒看完,所以也沒多想。
而近期在b站看到"泛式"up主說過,"前幾十集,雖然現在被大家當成那種系列之恥,然後經常被人拿出來說什麼爛東西,但這部作品的前幾十集真的非常好看,節奏又好,劇情又好,然後人物又討喜,巨好看啊當時"。
聽他這麼說,所以也更加好奇想看了,而就趁著終於補完四代了,就順著來看這第五代吧!
不然我以後可能會後悔,想到"要是我幾年前有看的話,早就看完了"的想法。
且我要是看完,我也就同時擁有了這方面話題的話語權,而不是只是看看解說,大家都說爛,而跟著跟風喊爛。
而且我看前也聽說,這部有結合前三代的「融合」、「超量」、「同步」等各種召喚方式,這也讓我就更加有興趣!
因為前幾代,幾乎都是整季專注一種召喚法...同一種戰術布局展開 真的很膩。
接下來說看完的觀感了。
首先是動畫前20集(左右)的決鬥方式,男主除了鐘擺召喚很酷以外,都是很無聊的普通召喚而已,甚至低攻的怪獸就赤裸裸站場,真的太普通無趣了,畢竟才剛看完超量召喚的各種華麗展開來比,真的很無聊。
而大概是20~30開始吧,男主慢慢開始運用靈擺召喚,去結合融合召喚! 而再結合超量召喚,整個戰鬥,有一說一,比前幾代的很多一塵不變的決鬥都還要精采不少。
像是初代,224多集中,9成以上,都是劇情的占比居多,而戰鬥基本上,都是以"上級召喚"為主,像是黑魔導、青眼白龍、真紅眼黑龍、三幻神等,和少量的"融合召喚"、"儀式召喚"而已,且由於是初期,規則還不完善,很多口湖。
*上級召喚:
5~6星的怪獸,要一個祭品犧牲召喚,7星以上的要兩個,三幻神要三個)。
*融合召喚:
透過魔法卡或陷阱卡發動,將所需要的素材(怪獸)依所需的條件,看是要送墓還是除外啥的條件達成,即可從額外牌組特召融合怪獸。
*儀式召喚:
透過發動"儀式魔法卡",將該卡所指定的條件達成後,所進行的特召)
而二代(GX)開始,決鬥的規則也完善了起來,也沒什麼口湖了,決鬥的占比增加超多,幾乎每集都有決鬥,而決鬥很多都是以"融合召喚"為主軸(什麼超融合啊、墓地融合、接觸融合種種)。
而第三代(5Ds),新出了"同步召喚"的方式,而整部劇情,印象中,除了"地縛神"和"機皇帝"的系列以外,幾乎所有人都只用同步召喚來決鬥。
而雖然這代剛開始不少人吐槽,怎麼一邊騎車一邊決鬥啊......但看習慣後,作為觀賞,也挺不錯好看的。
*同步召喚:
將帶有"協調"字眼的怪獸,和其他怪獸作為素材,就能把等級合計數值相同,並且符合召喚條件的同步怪獸,從額外卡組同步召喚,例如3(協調)+4(非協調)=7,又或是1(協調)+3(非協調)+4(非協調)=8) 是在玩簡單的加法遊戲,且也能把那些星數低,較為弱的怪獸作為素材同步掉。
而來到第四代(ZEXAL),則是多了"超量召喚",而跟前代差不多,這代的幾乎所有人,都是以"超量召喚"來進行決鬥,說真的,當時在看這兩代的時候,都會懷念起其他的召喚法...甚至感覺有點膩, 要不就是整代上百集都在用同步召喚,要不就是也是上百集,但都只用超量召喚... (尤其那男主的印卡,實在太誇張過頭),而且在這代,也沒看過同步召喚了。
*超量召喚:
就是將相同星級的怪獸疊放來從額外牌組特殊召喚,而被疊放的怪獸素材,會作為"超量素材",通常是作為超量怪獸發動效果,有點類似子彈的存在,像是要發動某個效果,就可能需要拔除超量素材來發動。
而第五代(Are-V),也就是這代,則是多了"靈擺召喚",就是將兩隻靈擺怪獸放置到左右靈擺區,並視兩隻的刻度數字之間的星級,可以一回合一次地盡量特殊召喚,例如如果左邊刻度是1右邊是8,那就可以召喚2~7星級的怪獸,並且靈擺怪獸被破壞是回到額外牌組。
而就是這種可以一瞬間多次召喚的規則,再去結合融合、超量、同步的玩法,簡直華麗的不要不要的! 。
那以上這部分,是我對於這第五代在決鬥上的優點讚賞之一。
那接下來就來吐槽,我認為決鬥中最失敗的東西,就是「動作卡」的設定。
可以透過在場地跑來跑去,去撿動作卡來發動,真的超級無言。
也不是什麼速攻魔法卡,撿到就能隨意發動,真的大大的降低了決鬥中的策略性和緊張感。
而更離譜的是,男主每次拿到的動作卡,都是剛剛好可以對應的場合...而要拿去當作代價而捨棄的卡,卻都很剛好都卡手-.-
而且前期的某集,動作卡還會有時撿到坑自己的「動作陷阱」卡,結果後面都沒出現了= = 完全都是增益卡而已了。
而且我印象深刻有場決鬥挺離譜,那些動作卡就直接被當作為了發某些卡而要的代價去捨棄掉,像是有張永續魔法卡,效果是當有卡片加入手牌時,只要將那卡送墓,就能燒對方300血,而那忍者就很無恥的,一回合撿了三張,發動了三次,簡直無語了。
動作卡沒有額外的限制說一回合只能發動一張,而是撿起張發幾張.....
要說動作卡的限制,也就手上僅可持有1張動作卡,不能瘋狂撿而已 (且去查了才知道,原來還有"如果在自己回合內,除了撿卡以外不做任何動作,超過一分鐘會判輸"的規則)
且動作卡的出現,也讓男主常常在決鬥中遇到危機時,都是靠神撿動作卡來迴避壓血...(而且此時,對方怪獸的攻擊都很延遲)
這點對比前幾代,還會靠手坑、墓坑、後台來擋的決鬥來說,簡直沒啥策略性可言,更沒辦法對實卡/遊戲玩家有任何參考意義。
所以也有網友常言,"當我們很想同情這男主的遭遇時,他就又去撿動作卡了"。... 真的 唉。
至於劇情上,我也看了不少關於這部番兩岸的評價,並且這部還包攬了niconico差評TOP20,真的很狂,不過我雖然後面有一一去關注每集在巴哈姆特的動畫討論上的網友們評價,看大家都在噴罵男主一直用決鬥帶來微笑,但我實際看完,感覺也沒大家說的那麼誇張(?)
畢竟"決帶笑",本意就是讓別人意識到打牌其實是一件開心的事,而不是作為戰爭和侵略的武器,畢竟玩遊戲本身,要快樂這點是能理解的,而男主對付的那些敵人,很多都是苦大仇深,把決鬥當性命那樣對待(雖然能理解,那邊的世界觀就是這樣),而男主希望大家能從決鬥這遊戲上感到歡樂這點,是還可以理解的,奈何劇中的表現太差了。
不過就是男主那一直在那邊執著父親,那幾段像小孩般不成熟的執著,真的很掉格,很扣分就是了。
再來順便說說,這男主是真的很衰小,人設本來就是個被霸凌過的小孩了,而卻在劇情中還被多次虐以及被否定,甚至男主最後還變成最終BOSS,來讓其他十幾個人集體圍毆攻打,真的太衰小了= =
再來繼續說劇情,只能說這部的劇情架構,真的很大,在前期,原本大家都期望是集結遊戲王歷代之作的大神作,畢竟連前三代(GX、5Ds、ZEXAL)的一些主要配角都有出現在劇中,簡直超感動!
結果奈何編劇駕馭不住,後期整個拖垮......
先簡單講這部的劇情設定,簡單說,這部的世界觀,其實有四個不同的次元 (可以當作有四個地球,四個平行宇宙吧),分別為男主所在的「基礎次元」,以及「融合次元」(GX的世界)、「同步次元」(5Ds的世界)、「超量次元」(ZEXAL的世界),並且這部作品不光有世界觀和百花齊放的召喚方式而已,甚至還將2~4代的歷代主要配角也會拉到這代的故事裡,到這裡,大家當時原本都對這部作品給予了超高的期待。
而這四個次元當中,「融合次元」的某位教授,因為某些緣由,就想將四個次元整合為一個世界的統一想法。
於是先侵略了「超量次元」,而男主所在的基礎次元的LDS社長,就想組團集結打牌高手們,去"融合次元"對付那教授 (那教授還是那社長的父親),而為了集結隊友,就先去了「同步次元」那邊找隊友,而也就是這裡開始(53集),劇情的一些槽點也相繼出現。
雖然我個人感覺除了第92集以外,劇情雖然挺拖,但其實都還算起碼圓的過來,好看。
但在「同步次元」的最後,那世界的上層居民和下層居民都打起來造反了,而在這非常緊張的關頭,男主卻僅用一場決鬥,就讓前一秒還互相仇視的居民瞬間擁抱和好,這轉折真的是太詭異了... 但畢竟確實是場不錯的決鬥,所以還行吧。
於是乎,男主在「同步次元」花了那麼多時間 (54~99 共46集),終於進到了另個次元,也就是最初被「融合次元」給侵略的「超量次元」,卻只花了短短的13集講完(100~112),而其中登場的gx代的艾德,更是將其原本塑造好的形象給拉垮了...
並且在一波光速洗白後,連身後的一群侵略隊員也瞬間洗白,簡直超大型降智現場。 真的,劇情太趕火車了 駕馭不住了。
而最後來到「融合次元」(113~140),不說了,最後BOSS原來是男主是自己,而這點也早在「基礎次元」時就埋下伏筆了...(眼睛發光的戰鬥)。
而最後8集(141~148)回到了「基礎次元」就是要讓那個被封印的BOSS笑出來而進行的幾場決鬥。
雖然很多人噴這最後8集是硬水出來的,但我感覺其實還好,起碼劇情還算圓的上。
最後來總結下吧。
缺點問題:
1.決鬥構成,動作卡的設計太過隨便,主角的危機,很多都是靠神印動作卡解危,也讓"卡差"的問題崩壞,服不了人。
以及後期很多決鬥都是中途亂入,甚至有些決鬥還沒打完就終止。
2.中後期的主線節奏把控爛,很多場決鬥感覺就是為了賣卡而誕生的,對於劇情推進沒啥幫助,而劇情後期更是崩了,且最讓許多觀眾不爽的是,最後四個次元的男女主都各自合而為一,等於有三個次元的男主和女主,是直接在其時空消失了(隼爺太慘了)。
以及結局很倉促,很多角色都直接被神隱消失,沒後續交代,而且不僅角色而已,連男主用的一些卡,也都是只出現一次後就神隱,除了那幾張卡以外,搞得根本沒啥羈絆感。
3.讓歷代角色,尤其是艾德的形象崩壞,並且甚至還有一幕(在108集),居然能在比賽中透過看決鬥盤來確認敵方卡片的效果的橋段...... 以往動畫中的決鬥,雙方都未知對手卡牌效果的前提下,決鬥都挺刺激的,然而這作品居然有一幕可以看敵方的卡的效果的橋段...也就意味著不管是之前或是之後,動畫那群打牌的角色,不事先看效果而踩到坑的人都顯得特別的白癡......
ZEXAL(四代) 1~146集看完
(2020 9/26看 2023 12/5完
劇情 前期普優 中期普 後期下
動畫品質 普上
早在看之前,就知道這部的臭名,而我也有想親自去了解看看(就像當時看獸娘2和鐵血孤兒 這兩部臭名一樣),但因為當時連第四代ZEXAL都還沒看完,所以也沒多想。
而近期在b站看到"泛式"up主說過,"前幾十集,雖然現在被大家當成那種系列之恥,然後經常被人拿出來說什麼爛東西,但這部作品的前幾十集真的非常好看,節奏又好,劇情又好,然後人物又討喜,巨好看啊當時"。
聽他這麼說,所以也更加好奇想看了,而就趁著終於補完四代了,就順著來看這第五代吧!
不然我以後可能會後悔,想到"要是我幾年前有看的話,早就看完了"的想法。
且我要是看完,我也就同時擁有了這方面話題的話語權,而不是只是看看解說,大家都說爛,而跟著跟風喊爛。
而且我看前也聽說,這部有結合前三代的「融合」、「超量」、「同步」等各種召喚方式,這也讓我就更加有興趣!
因為前幾代,幾乎都是整季專注一種召喚法...同一種戰術布局展開 真的很膩。
接下來說看完的觀感了。
首先是動畫前20集(左右)的決鬥方式,男主除了鐘擺召喚很酷以外,都是很無聊的普通召喚而已,甚至低攻的怪獸就赤裸裸站場,真的太普通無趣了,畢竟才剛看完超量召喚的各種華麗展開來比,真的很無聊。
而大概是20~30開始吧,男主慢慢開始運用靈擺召喚,去結合融合召喚! 而再結合超量召喚,整個戰鬥,有一說一,比前幾代的很多一塵不變的決鬥都還要精采不少。
像是初代,224多集中,9成以上,都是劇情的占比居多,而戰鬥基本上,都是以"上級召喚"為主,像是黑魔導、青眼白龍、真紅眼黑龍、三幻神等,和少量的"融合召喚"、"儀式召喚"而已,且由於是初期,規則還不完善,很多口湖。
*上級召喚:
5~6星的怪獸,要一個祭品犧牲召喚,7星以上的要兩個,三幻神要三個)。
*融合召喚:
透過魔法卡或陷阱卡發動,將所需要的素材(怪獸)依所需的條件,看是要送墓還是除外啥的條件達成,即可從額外牌組特召融合怪獸。
*儀式召喚:
透過發動"儀式魔法卡",將該卡所指定的條件達成後,所進行的特召)
而二代(GX)開始,決鬥的規則也完善了起來,也沒什麼口湖了,決鬥的占比增加超多,幾乎每集都有決鬥,而決鬥很多都是以"融合召喚"為主軸(什麼超融合啊、墓地融合、接觸融合種種)。
而第三代(5Ds),新出了"同步召喚"的方式,而整部劇情,印象中,除了"地縛神"和"機皇帝"的系列以外,幾乎所有人都只用同步召喚來決鬥。
而雖然這代剛開始不少人吐槽,怎麼一邊騎車一邊決鬥啊......但看習慣後,作為觀賞,也挺不錯好看的。
*同步召喚:
將帶有"協調"字眼的怪獸,和其他怪獸作為素材,就能把等級合計數值相同,並且符合召喚條件的同步怪獸,從額外卡組同步召喚,例如3(協調)+4(非協調)=7,又或是1(協調)+3(非協調)+4(非協調)=8) 是在玩簡單的加法遊戲,且也能把那些星數低,較為弱的怪獸作為素材同步掉。
而來到第四代(ZEXAL),則是多了"超量召喚",而跟前代差不多,這代的幾乎所有人,都是以"超量召喚"來進行決鬥,說真的,當時在看這兩代的時候,都會懷念起其他的召喚法...甚至感覺有點膩, 要不就是整代上百集都在用同步召喚,要不就是也是上百集,但都只用超量召喚... (尤其那男主的印卡,實在太誇張過頭),而且在這代,也沒看過同步召喚了。
*超量召喚:
就是將相同星級的怪獸疊放來從額外牌組特殊召喚,而被疊放的怪獸素材,會作為"超量素材",通常是作為超量怪獸發動效果,有點類似子彈的存在,像是要發動某個效果,就可能需要拔除超量素材來發動。
而第五代(Are-V),也就是這代,則是多了"靈擺召喚",就是將兩隻靈擺怪獸放置到左右靈擺區,並視兩隻的刻度數字之間的星級,可以一回合一次地盡量特殊召喚,例如如果左邊刻度是1右邊是8,那就可以召喚2~7星級的怪獸,並且靈擺怪獸被破壞是回到額外牌組。
而就是這種可以一瞬間多次召喚的規則,再去結合融合、超量、同步的玩法,簡直華麗的不要不要的! 。
那以上這部分,是我對於這第五代在決鬥上的優點讚賞之一。
那接下來就來吐槽,我認為決鬥中最失敗的東西,就是「動作卡」的設定。
可以透過在場地跑來跑去,去撿動作卡來發動,真的超級無言。
也不是什麼速攻魔法卡,撿到就能隨意發動,真的大大的降低了決鬥中的策略性和緊張感。
而更離譜的是,男主每次拿到的動作卡,都是剛剛好可以對應的場合...而要拿去當作代價而捨棄的卡,卻都很剛好都卡手-.-
而且前期的某集,動作卡還會有時撿到坑自己的「動作陷阱」卡,結果後面都沒出現了= = 完全都是增益卡而已了。
而且我印象深刻有場決鬥挺離譜,那些動作卡就直接被當作為了發某些卡而要的代價去捨棄掉,像是有張永續魔法卡,效果是當有卡片加入手牌時,只要將那卡送墓,就能燒對方300血,而那忍者就很無恥的,一回合撿了三張,發動了三次,簡直無語了。
動作卡沒有額外的限制說一回合只能發動一張,而是撿起張發幾張.....
要說動作卡的限制,也就手上僅可持有1張動作卡,不能瘋狂撿而已 (且去查了才知道,原來還有"如果在自己回合內,除了撿卡以外不做任何動作,超過一分鐘會判輸"的規則)
且動作卡的出現,也讓男主常常在決鬥中遇到危機時,都是靠神撿動作卡來迴避壓血...(而且此時,對方怪獸的攻擊都很延遲)
這點對比前幾代,還會靠手坑、墓坑、後台來擋的決鬥來說,簡直沒啥策略性可言,更沒辦法對實卡/遊戲玩家有任何參考意義。
所以也有網友常言,"當我們很想同情這男主的遭遇時,他就又去撿動作卡了"。... 真的 唉。
至於劇情上,我也看了不少關於這部番兩岸的評價,並且這部還包攬了niconico差評TOP20,真的很狂,不過我雖然後面有一一去關注每集在巴哈姆特的動畫討論上的網友們評價,看大家都在噴罵男主一直用決鬥帶來微笑,但我實際看完,感覺也沒大家說的那麼誇張(?)
畢竟"決帶笑",本意就是讓別人意識到打牌其實是一件開心的事,而不是作為戰爭和侵略的武器,畢竟玩遊戲本身,要快樂這點是能理解的,而男主對付的那些敵人,很多都是苦大仇深,把決鬥當性命那樣對待(雖然能理解,那邊的世界觀就是這樣),而男主希望大家能從決鬥這遊戲上感到歡樂這點,是還可以理解的,奈何劇中的表現太差了。
不過就是男主那一直在那邊執著父親,那幾段像小孩般不成熟的執著,真的很掉格,很扣分就是了。
再來順便說說,這男主是真的很衰小,人設本來就是個被霸凌過的小孩了,而卻在劇情中還被多次虐以及被否定,甚至男主最後還變成最終BOSS,來讓其他十幾個人集體圍毆攻打,真的太衰小了= =
再來繼續說劇情,只能說這部的劇情架構,真的很大,在前期,原本大家都期望是集結遊戲王歷代之作的大神作,畢竟連前三代(GX、5Ds、ZEXAL)的一些主要配角都有出現在劇中,簡直超感動!
結果奈何編劇駕馭不住,後期整個拖垮......
先簡單講這部的劇情設定,簡單說,這部的世界觀,其實有四個不同的次元 (可以當作有四個地球,四個平行宇宙吧),分別為男主所在的「基礎次元」,以及「融合次元」(GX的世界)、「同步次元」(5Ds的世界)、「超量次元」(ZEXAL的世界),並且這部作品不光有世界觀和百花齊放的召喚方式而已,甚至還將2~4代的歷代主要配角也會拉到這代的故事裡,到這裡,大家當時原本都對這部作品給予了超高的期待。
而這四個次元當中,「融合次元」的某位教授,因為某些緣由,就想將四個次元整合為一個世界的統一想法。
於是先侵略了「超量次元」,而男主所在的基礎次元的LDS社長,就想組團集結打牌高手們,去"融合次元"對付那教授 (那教授還是那社長的父親),而為了集結隊友,就先去了「同步次元」那邊找隊友,而也就是這裡開始(53集),劇情的一些槽點也相繼出現。
雖然我個人感覺除了第92集以外,劇情雖然挺拖,但其實都還算起碼圓的過來,好看。
但在「同步次元」的最後,那世界的上層居民和下層居民都打起來造反了,而在這非常緊張的關頭,男主卻僅用一場決鬥,就讓前一秒還互相仇視的居民瞬間擁抱和好,這轉折真的是太詭異了... 但畢竟確實是場不錯的決鬥,所以還行吧。
於是乎,男主在「同步次元」花了那麼多時間 (54~99 共46集),終於進到了另個次元,也就是最初被「融合次元」給侵略的「超量次元」,卻只花了短短的13集講完(100~112),而其中登場的gx代的艾德,更是將其原本塑造好的形象給拉垮了...
並且在一波光速洗白後,連身後的一群侵略隊員也瞬間洗白,簡直超大型降智現場。 真的,劇情太趕火車了 駕馭不住了。
而最後來到「融合次元」(113~140),不說了,最後BOSS原來是男主是自己,而這點也早在「基礎次元」時就埋下伏筆了...(眼睛發光的戰鬥)。
而最後8集(141~148)回到了「基礎次元」就是要讓那個被封印的BOSS笑出來而進行的幾場決鬥。
雖然很多人噴這最後8集是硬水出來的,但我感覺其實還好,起碼劇情還算圓的上。
最後來總結下吧。
缺點問題:
1.決鬥構成,動作卡的設計太過隨便,主角的危機,很多都是靠神印動作卡解危,也讓"卡差"的問題崩壞,服不了人。
以及後期很多決鬥都是中途亂入,甚至有些決鬥還沒打完就終止。
2.中後期的主線節奏把控爛,很多場決鬥感覺就是為了賣卡而誕生的,對於劇情推進沒啥幫助,而劇情後期更是崩了,且最讓許多觀眾不爽的是,最後四個次元的男女主都各自合而為一,等於有三個次元的男主和女主,是直接在其時空消失了(隼爺太慘了)。
以及結局很倉促,很多角色都直接被神隱消失,沒後續交代,而且不僅角色而已,連男主用的一些卡,也都是只出現一次後就神隱,除了那幾張卡以外,搞得根本沒啥羈絆感。
3.讓歷代角色,尤其是艾德的形象崩壞,並且甚至還有一幕(在108集),居然能在比賽中透過看決鬥盤來確認敵方卡片的效果的橋段...... 以往動畫中的決鬥,雙方都未知對手卡牌效果的前提下,決鬥都挺刺激的,然而這作品居然有一幕可以看敵方的卡的效果的橋段...也就意味著不管是之前或是之後,動畫那群打牌的角色,不事先看效果而踩到坑的人都顯得特別的白癡......
而至於原作漫畫,雖說男主的形象以及決鬥方式,是真的比動畫好上不少,但是結局,卻甚至把男女主的超罕見夫妻CP,僅憑幾畫,硬是變成了母子關係? 這是啥鬼操作? 且就算沒這劇情,也不會影響故事結局,真的是明明可以好好完結,卻硬是搞砸自己的作品。
而且konami在實卡,還印出了"歌冰麗月"這NTR卡片...
明明卡圖是四名女主的手,這麼好看的圖,效果卻是能檢索寄生蟲...哦對,講到這個也想起來,動畫的劇情,還搞了精神洗腦控制... 而那洗腦控制的博士,還很隨便的就被教授不決鬥的秒了...劇情就很隨便。
而至於本作的優點部分還是有的。
1.決鬥的召喚法很多樣,真的華麗不少 (而且靈擺召喚的設置動畫真的超帥),也就不像上面所提到的,前幾代都偏那幾種召喚法,所以這代作品雖爛,但很多決鬥還是可以跳集直接去觀賞看的,就像AV一樣(。
2.人設的塑造,許多角色的人設是真的塑造的非常棒,尤其是本代的那四名女主,每位都超香的!(甚至我個人覺得是歷代以來,最香的巔峰了) 並且劇情前期,也是少見的以女性為主軸的劇情,和遊戲王歷代中罕見的感情戲。(奈何後面...
3.很多BGM,音效真的好聽。
總之,千言萬語對於這部作品,我跟大多數人的想法一樣,就兩個字,可惜。
真的,超超超超超可惜。
明明有超好的題材和一堆人設,以及百花齊放的華麗召喚法決鬥,結果編劇沒那能耐掌控不住,暴走翻車,真是太可惜了= =
會無聊嗎? 老實說,就前面對我來說比較無聊,大概花了一個月從第1集看到了40多集,記得39多集男主第一次黑化真的超帥,整個雞皮疙瘩起來,劇情逐漸開始步入狀況的另一階段,就一口氣花不到兩周 就從40多集那邊 一路飆到100多集 可見其精彩! 真的頗好看,一集接著一集 停不下來 (想當時看第四代 就煎熬的看了三年多才看完= =),而後段的劇情發展能感覺得出編劇駕馭不住,雖然翻車暴走了,但還是能看,還行。
推薦嗎? 基本上就前51集 較沒什麼爭議,可以推 (缺點就是有個會扭來扭去的胖子真的超煩),而後比較好看的就一些決鬥吧,這點有興趣的各位,可以自己搜尋爬文找集數了。
故事簡介:
《ARC-V》的舞台在多個次元中進行,它們原本是一個統一世界,卻因為一場決鬥而分裂成四個次元。四個次元中各有一個以作中角色視點與男、女主角長相相同的角色。標準次元(スタンダード)是主角遊矢所在的次元,是中心的世界,該世界盛行動作決鬥(アクションデュエル),動作場地內隨機散佈名為「動作卡片(アクションカード)」的魔法卡或陷阱卡,若決鬥者找到動作卡片,即可拾起並在適當時機發動。隨著故事進展,鏡頭依序拉到不同的次元中,有前作部份角色登場。(取自百科
#遊戲王ARC-V
#Yu-Gi-Oh! ARC-V
#ゆうぎおうアークファイブ
感謝大家的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