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上級難度先玩了長曾我部家熟悉系統,又玩了毛利家,發現好像太簡單了
第三局就開最難,以及所有對手增益,選擇真田家
在這之前沒有玩過騎兵專長的大名,不過凡事總有第一次,就試試看吧
在這之前沒有玩過騎兵專長的大名,不過凡事總有第一次,就試試看吧
武將陣亡也打開,虛擬兒子和女兒出生就開著吧,反正好像也沒啥用
武將能不殺就不殺,前期會建忍之里防止被挖角順便防逃
但後來都直接放走了
武將能不殺就不殺,前期會建忍之里防止被挖角順便防逃
但後來都直接放走了
這局的目標是盡量減少讀取,所以也很少存檔
出征失敗不讀、重要人物被挖角不讀
就算有重要武將陣亡也不讀,就是要陣亡才有戰國的感覺啊!
以下為開局圖(以下的圖點圖都能放大)
上田城北方是上杉謙信,現在不除掉未來一定會很麻煩
西南和東南方的上村、長野比較不成威脅,所以先往北方進軍!
之前在玩的時候發現,如果沒有將武將編組的話,那麼在出陣時就會很亂
忘東忘西,不然就是會漏了誰,所以這次我手動編組,將武將名單寫在紙上
在要出陣時就看一下,這樣子素質固定,又不會把人弄丟
而隊伍的素質是看隊員武將單一最高素質決定的
例如A武將統領100,B武將統領90,那麼整個隊伍的統領就是100
所以我這次選武將,除了主要武將(統武智高)外,其他部將就是看技能
至此
第一騎馬隊成立:由家督真田昌幸領軍,部將真田幸村、真田幸隆、真田信倍、真田信鋼
開局後立刻出兵用主力攻打上杉,削掉對方六成兵力,同時用道路將雙方連結後把所有村莊偷光並設置箭塔防被拿回去,完全奪取上杉家產兵能力,回城休息到士氣一百後進攻,發現他們並不出城應戰便直接圍城,上杉家滅亡,長尾為景收入後立刻叛逃結城家。
![]()
↑剛開局時
↓奪取村莊並設置防衛設施後
![]()
第二騎馬隊成立:由上杉謙信領軍,部將政景、景勝、直江謙續、景家。
局勢圖
![]()
因為一開始進行的太激烈,導致兵糧困窘,於是就一邊防範結城家的騷擾一邊耕了兩年的田,等到兵糧足夠後出兵結城,比想像中的軟,沒兩下就收拾起來了,結城家滅亡,長尾為景收入後立刻叛逃最上家。
![]()
才剛攻下結城家,發現最上家也幾乎同時攻下伊達家的米澤城,因為沒城牆的守兵很軟,於是我立刻發兵趁著城的耐久還沒回復的時候快馬衝到米擇,才打兩下,就又發現伊達家最後一座城-利府城政被相馬家猛攻,於是我毅然決然繞過米擇城,偷襲相馬軍後背,將相馬軍擊退之後利府城很驚險的只剩下923兵,我就順理成章的接收了,伊達家滅亡。
![]()
攻下利府城之後我看兵糧還有盈餘,就立刻揮軍奪取還沒回復城耐久的米擇城,不一時即攻陷。此時長野家揮軍攻打春日山城,第一騎馬隊諸將立刻回到上田城出兵由西路進攻箕輪城,第二隊從米擇城出發,由北路進攻箕輪城,甫交戰,長野家督落馬,長子即位,戰事正激烈時武田軍突襲箕輪城,箕輪城被奪,長野家滅亡,我軍被武田信玄打退。
第二隊戰後回到米澤城,北方山形城才正抵擋下安東家一輪猛攻,只剩下五千多兵,我方第二隊立刻北上,不見守軍出城應戰,包圍奪城,最上家滅亡,長尾為景收入贈與家寶,不再叛逃。
![]()
第三騎馬隊成立:由伊達政宗領軍,部將長尾為景、片倉、戶澤、伊達誠實。
此時,武田家與宇都宮家結成大聯合,隨後包圍網成立,雖然我方只能固守且被奪數町,但除了武田家以外並無威脅,武田家由第二隊檔下,名生城由第三騎馬隊固守,東北由最上義清等人防守,第一隊則回到上田城抵檔箕輪城的武田軍以及高遠城的上村軍,經過一段時間惡戰,我方檔下輪番猛攻,為節省兵糧並不主動出城應戰,只待敵軍快接近城下時才出城,並不讓敵軍直接攻城。
![]()
包圍戰後,盧名家與武田家不斷騷擾,東北大崎家屯兵過多攻打不下,擁兵十萬的安東家與擁兵二十萬的律輕家同盟,又因路途太遙遠且兵糧不甚充裕不能久攻,因此築分城與之展開拉鋸戰,在武田方面跟他互有勝負,主要是我一直騷擾耗損她的兵力,但因為騷擾的太過忘我而導致兵糧不足,另一個兵糧不足的原因則是我突然發現的,就是如果城被攻擊,那麼該城所有屯兵也會跟著吃兵糧,這點是我在這時才發現的,兵糧也都是被這樣吃掉的。
過了一段時間,正值休養,忽見武田攻打盧名黑川城,德川、武田聯軍攻打村上高遠城,我立刻調回第三隊用米澤城補充衝到黑川城下、第一隊用上田城兵力趕往高遠城,此時黑川城已被武田攻陷,高遠城也被德川攻陷,盧名、村上家滅亡,但我軍立刻攻打武田黑川城、德川高遠城,雙城皆落,取得蘆名、村上家數名俘虜。
戰鬥過後確定戰無危險後我調動後方補給兵力到東北前線,第一、二、三隊攻擊安東上檜城並應付律輕家援軍,不斷來回拉鋸消耗掉安東家與律輕家兵力後奪下上檜城,安東家滅亡。此時包圍網再次成立。
![]()
依照之前模式抵擋,待攻勢停歇後,第一隊更進一步拿下律輕大浦城;第三隊於名生城抵擋大崎軍;第二隊跟武田來回拉距,並拿下小高、黑羽兩城,在黑雨城陷落同時,包圍網再次成立。
![]()
這次包圍網並無特別,第二隊在武田攻勢結束後尾隨道太田城下,趁著城內守軍還未恢復、援軍來不及救援的情況下,順利拿下太田城。稍做休息由後方補充兵力,此時蠣崎家不斷派兵騷擾,但無大礙,僅派第一隊就能提退對方三四隊。接著立刻揮軍拿下律輕家最後之三戶城,律輕家滅亡。
此時大崎家派兵奪我分城,我立刻揮軍下取,配合名生城兵力兩路夾攻大崎高寺山城,大崎家滅亡後立刻調動兵力揮軍蝦夷攻下蠣崎德山館,蠣崎家滅亡。
此時正好發展出了發展出幹懸文化,經過幹懸與武田同盟後,這時調來各地文將,大興土木把後方所有關軍事的建築拆除,全改建為軍糧、金錢、文化建築,並同時取蠣崎家,完成東北統一。
此時本家與武田家情報
![]()
![]()
接下來我開始思考,要與武田家決戰?還是要先阻斷不斷擴張的武田家阻斷其後路?
我選擇了前者。
下了決定後我立刻將東北兵力調往武田前線以做未來戰事之用,再整合中部兵力調往西方戰線,準備由北方一路西進直取界港封住武田擴張。
由北向西一路破城,滅本願寺後止於弓木向南進軍破八上城,直取秀吉居城石山御所,第一隊圍城,雖三好家領十萬軍馳援,但皆被第二騎馬隊打退,秀吉滅亡,守軍十餘萬投降,並將原屬秀吉之諸位人納入門下,我西征軍兵力大增!
接下來不做休息,第一、第二隊由石山御所發軍前往三好岸和田城,不一時攻落,同時鈴木雜賀城被武田攻陷,三好、鈴木家滅亡。
經過整頓,將石山御所、岸和田城以及八上城建置為後援基地,命本願寺諸將為三城奉行,留下十萬軍防守岸和田城繼續朝西發進先下尼子姬路城,再攻尼子天神山城,調秀吉諸將防守天神山城並調兵於此,整頓後出兵尼子備中高松城,城落。
![]()
兵力在次集結後朝擁有守軍二十餘萬的長曾我部吉田郡山城出兵,出征除第一、第二、第三騎馬隊以外也會同秀吉足輕隊以及弓箭後援隊出發,甫出征,美濃智將竹中半兵衛重治率領部隊投靠長曾我部家,隨即在包圍下覆沒,竹中半兵衛陣亡!
半兵衛陣亡後我軍並不停歇,直取長曾我部吉田郡山城,一面猛攻,一面承受吉田郡山城西方支城佐東銀山城、北方支城高櫓城各十餘萬援軍,雖因敵援軍連綿不絕而使戰事陷入膠著,但最後因吉田郡山城破而士氣驟降,城落,守軍十餘萬投降,城外數萬敵軍陷入恐慌,我軍趁機將其一一擊破。
佐東銀山城只餘五萬守軍,高櫓城仍有十五萬守軍,此時我軍與西國強權龍山寺家結盟。
我軍出動第二騎馬隊輕取佐東銀山城,突然傳令來報,長曾我部、明智、尼子三家對本家包圍網成立,我方立刻放棄佐東銀山城,調動第二騎馬隊防守吉田郡山城,秀吉足輕隊防守天神山城,第三騎馬隊防守弓木城,第一騎馬隊防守岸和田城,但因戰馬困窘,所以第二、第三騎馬隊無法發揮其率領天分,只能引領足輕搭配其餘守將所領弓箭隊苦撐。
![]()
不久,長曾我部元親親自領軍由湯築城派出十餘萬軍攻打佐東銀山城,城破被占,與高櫓城聯攻吉田郡山城,我方則由第二騎馬隊不斷出城、入城交換士兵抵擋猛烈攻勢;尼子家由家督親自領軍,由鳥取支城進攻弓木城,另出一軍由尼子國久領軍進攻天神山城,兩路皆發兵十餘萬;明智家亦由其家督光秀領軍,出兵十餘萬攻打岸和田城。
經過一番惡戰,我方悉數擊退各路敵軍。過沒多久,又再度擊退第二波進攻,第三次時長曾我部、尼子家已無力再攻,只餘明智光秀一軍竭力攻打我方岸和田城,在攻防期間,名將明智光秀落馬,由其長子繼承家督之位。
![]()
在包圍網期間,我軍從大後方的上田、春日山兩城調集物資、士兵,包圍網結束後不久物資即抵達吉田郡山,我方稍做準備後觀察局勢。中國方面,長曾我部、尼子共約五城皆有十餘萬兵。四國方面,明智家因為包圍網時過度猛攻,一城只餘兵四萬,另外一城與其支城僅只三千兵馬;長曾我部家因將兵力集結於中國,固除黑瀨城八萬守軍防守島津氏外,其餘諸城亦僅有三千守軍。
我方調動後方兵力補充弓木、天神山、吉田郡山三城,等待準備完畢,因佐東銀山城守軍不多並無影響所以我軍第一、二隊直接出陣攻擊高櫓城,不久城落,因高櫓城守兵未盡而士氣先喪,我軍再增數萬眾!
等待傷兵回復後,我方從高櫓城出發分為兩路,一路由本家家督昌幸率領第一隊,領兵四萬進攻西北方尼子對龍山寺軍前線擁兵十五萬的支城三隅城,另一路由上杉謙信率領第二隊進攻月山富田城,尼子鳥取城出兵來援,我方秀吉足輕隊從天神山城出發用錐形陣疾行在鳥取援軍之後由背後抵達月山富田城與第二隊夾擊鳥取援軍,援軍全滅,秀吉足輕隊包圍月山富田城,第二隊直接前往鳥取城趁無人時趁機攻城。
此時鳥取支城桐山城出兵援助鳥取城,我方於弓木城待命之第三隊立刻出擊,攻下空虛之桐山城,隨即發兵前往鳥取城與第二隊夾擊尼子家督所率領軍隊,尼子家至此兵力近乎全失,僅有鳥取一城,無奈勸告不城,在圍城之下鳥取城投降,尼子家滅亡。
![]()
因中國地方兵力、物資散亂且傷兵尚未恢復,所以我將諸將調往石山御所、岸和田城兩城,並直接出陣,朝四國發動總攻,第一、二、三騎馬隊與秀吉足輕隊等其餘弓箭、鐵砲支援部隊共七隊開往四國,先取明智十河城後兵分三路,一路前往長曾我部湯築城,一路前往長曾我部岡豐城,一路下取勝瑞支城上櫻城後明智僅餘一勝瑞城,經勸降後歸順我方,明智家滅亡。
納入明智家之後我方立刻出兵,越過岡豐城包圍中村御所,此時除黑瀨城以外長曾我部於四國諸城皆被我軍包圍,不一時相繼陷落。
![]()
我方立刻集結兵力由南北二路進攻黑瀨城,黑瀨城落,四國納入,此時長曾我部雖然僅餘佐都銀山城,雖然仍有十萬兵力但不構成任何威脅,僅派第二隊就將該城攻落,長曾我部家滅亡,我方將長曾我部諸位猛將納入門下。
自此中國除西方高瀨城外盡悉納入門下,除島津偶爾騷擾黑瀨城外,其餘並無戰事,因此調來家臣團建立戰後殘破之町,各地建築完成的消息相繼傳來,金錢、糧食收入也增多不少,就在兵力整備接近完成之際,與龍造寺家同盟因為時限的關係,悄悄的結束了。
之前在玩的時候發現,如果沒有將武將編組的話,那麼在出陣時就會很亂
忘東忘西,不然就是會漏了誰,所以這次我手動編組,將武將名單寫在紙上
在要出陣時就看一下,這樣子素質固定,又不會把人弄丟
而隊伍的素質是看隊員武將單一最高素質決定的
例如A武將統領100,B武將統領90,那麼整個隊伍的統領就是100
所以我這次選武將,除了主要武將(統武智高)外,其他部將就是看技能
至此
第一騎馬隊成立:由家督真田昌幸領軍,部將真田幸村、真田幸隆、真田信倍、真田信鋼
開局後立刻出兵用主力攻打上杉,削掉對方六成兵力,同時用道路將雙方連結後把所有村莊偷光並設置箭塔防被拿回去,完全奪取上杉家產兵能力,回城休息到士氣一百後進攻,發現他們並不出城應戰便直接圍城,上杉家滅亡,長尾為景收入後立刻叛逃結城家。

↑剛開局時
↓奪取村莊並設置防衛設施後

第二騎馬隊成立:由上杉謙信領軍,部將政景、景勝、直江謙續、景家。
局勢圖

因為一開始進行的太激烈,導致兵糧困窘,於是就一邊防範結城家的騷擾一邊耕了兩年的田,等到兵糧足夠後出兵結城,比想像中的軟,沒兩下就收拾起來了,結城家滅亡,長尾為景收入後立刻叛逃最上家。

才剛攻下結城家,發現最上家也幾乎同時攻下伊達家的米澤城,因為沒城牆的守兵很軟,於是我立刻發兵趁著城的耐久還沒回復的時候快馬衝到米擇,才打兩下,就又發現伊達家最後一座城-利府城政被相馬家猛攻,於是我毅然決然繞過米擇城,偷襲相馬軍後背,將相馬軍擊退之後利府城很驚險的只剩下923兵,我就順理成章的接收了,伊達家滅亡。

攻下利府城之後我看兵糧還有盈餘,就立刻揮軍奪取還沒回復城耐久的米擇城,不一時即攻陷。此時長野家揮軍攻打春日山城,第一騎馬隊諸將立刻回到上田城出兵由西路進攻箕輪城,第二隊從米擇城出發,由北路進攻箕輪城,甫交戰,長野家督落馬,長子即位,戰事正激烈時武田軍突襲箕輪城,箕輪城被奪,長野家滅亡,我軍被武田信玄打退。
第二隊戰後回到米澤城,北方山形城才正抵擋下安東家一輪猛攻,只剩下五千多兵,我方第二隊立刻北上,不見守軍出城應戰,包圍奪城,最上家滅亡,長尾為景收入贈與家寶,不再叛逃。

第三騎馬隊成立:由伊達政宗領軍,部將長尾為景、片倉、戶澤、伊達誠實。
此時,武田家與宇都宮家結成大聯合,隨後包圍網成立,雖然我方只能固守且被奪數町,但除了武田家以外並無威脅,武田家由第二隊檔下,名生城由第三騎馬隊固守,東北由最上義清等人防守,第一隊則回到上田城抵檔箕輪城的武田軍以及高遠城的上村軍,經過一段時間惡戰,我方檔下輪番猛攻,為節省兵糧並不主動出城應戰,只待敵軍快接近城下時才出城,並不讓敵軍直接攻城。

包圍戰後,盧名家與武田家不斷騷擾,東北大崎家屯兵過多攻打不下,擁兵十萬的安東家與擁兵二十萬的律輕家同盟,又因路途太遙遠且兵糧不甚充裕不能久攻,因此築分城與之展開拉鋸戰,在武田方面跟他互有勝負,主要是我一直騷擾耗損她的兵力,但因為騷擾的太過忘我而導致兵糧不足,另一個兵糧不足的原因則是我突然發現的,就是如果城被攻擊,那麼該城所有屯兵也會跟著吃兵糧,這點是我在這時才發現的,兵糧也都是被這樣吃掉的。
過了一段時間,正值休養,忽見武田攻打盧名黑川城,德川、武田聯軍攻打村上高遠城,我立刻調回第三隊用米澤城補充衝到黑川城下、第一隊用上田城兵力趕往高遠城,此時黑川城已被武田攻陷,高遠城也被德川攻陷,盧名、村上家滅亡,但我軍立刻攻打武田黑川城、德川高遠城,雙城皆落,取得蘆名、村上家數名俘虜。
戰鬥過後確定戰無危險後我調動後方補給兵力到東北前線,第一、二、三隊攻擊安東上檜城並應付律輕家援軍,不斷來回拉鋸消耗掉安東家與律輕家兵力後奪下上檜城,安東家滅亡。此時包圍網再次成立。

依照之前模式抵擋,待攻勢停歇後,第一隊更進一步拿下律輕大浦城;第三隊於名生城抵擋大崎軍;第二隊跟武田來回拉距,並拿下小高、黑羽兩城,在黑雨城陷落同時,包圍網再次成立。

這次包圍網並無特別,第二隊在武田攻勢結束後尾隨道太田城下,趁著城內守軍還未恢復、援軍來不及救援的情況下,順利拿下太田城。稍做休息由後方補充兵力,此時蠣崎家不斷派兵騷擾,但無大礙,僅派第一隊就能提退對方三四隊。接著立刻揮軍拿下律輕家最後之三戶城,律輕家滅亡。
此時大崎家派兵奪我分城,我立刻揮軍下取,配合名生城兵力兩路夾攻大崎高寺山城,大崎家滅亡後立刻調動兵力揮軍蝦夷攻下蠣崎德山館,蠣崎家滅亡。
此時正好發展出了發展出幹懸文化,經過幹懸與武田同盟後,這時調來各地文將,大興土木把後方所有關軍事的建築拆除,全改建為軍糧、金錢、文化建築,並同時取蠣崎家,完成東北統一。
此時本家與武田家情報


接下來我開始思考,要與武田家決戰?還是要先阻斷不斷擴張的武田家阻斷其後路?
我選擇了前者。
下了決定後我立刻將東北兵力調往武田前線以做未來戰事之用,再整合中部兵力調往西方戰線,準備由北方一路西進直取界港封住武田擴張。
由北向西一路破城,滅本願寺後止於弓木向南進軍破八上城,直取秀吉居城石山御所,第一隊圍城,雖三好家領十萬軍馳援,但皆被第二騎馬隊打退,秀吉滅亡,守軍十餘萬投降,並將原屬秀吉之諸位人納入門下,我西征軍兵力大增!
接下來不做休息,第一、第二隊由石山御所發軍前往三好岸和田城,不一時攻落,同時鈴木雜賀城被武田攻陷,三好、鈴木家滅亡。
經過整頓,將石山御所、岸和田城以及八上城建置為後援基地,命本願寺諸將為三城奉行,留下十萬軍防守岸和田城繼續朝西發進先下尼子姬路城,再攻尼子天神山城,調秀吉諸將防守天神山城並調兵於此,整頓後出兵尼子備中高松城,城落。

兵力在次集結後朝擁有守軍二十餘萬的長曾我部吉田郡山城出兵,出征除第一、第二、第三騎馬隊以外也會同秀吉足輕隊以及弓箭後援隊出發,甫出征,美濃智將竹中半兵衛重治率領部隊投靠長曾我部家,隨即在包圍下覆沒,竹中半兵衛陣亡!
半兵衛陣亡後我軍並不停歇,直取長曾我部吉田郡山城,一面猛攻,一面承受吉田郡山城西方支城佐東銀山城、北方支城高櫓城各十餘萬援軍,雖因敵援軍連綿不絕而使戰事陷入膠著,但最後因吉田郡山城破而士氣驟降,城落,守軍十餘萬投降,城外數萬敵軍陷入恐慌,我軍趁機將其一一擊破。
佐東銀山城只餘五萬守軍,高櫓城仍有十五萬守軍,此時我軍與西國強權龍山寺家結盟。
我軍出動第二騎馬隊輕取佐東銀山城,突然傳令來報,長曾我部、明智、尼子三家對本家包圍網成立,我方立刻放棄佐東銀山城,調動第二騎馬隊防守吉田郡山城,秀吉足輕隊防守天神山城,第三騎馬隊防守弓木城,第一騎馬隊防守岸和田城,但因戰馬困窘,所以第二、第三騎馬隊無法發揮其率領天分,只能引領足輕搭配其餘守將所領弓箭隊苦撐。

不久,長曾我部元親親自領軍由湯築城派出十餘萬軍攻打佐東銀山城,城破被占,與高櫓城聯攻吉田郡山城,我方則由第二騎馬隊不斷出城、入城交換士兵抵擋猛烈攻勢;尼子家由家督親自領軍,由鳥取支城進攻弓木城,另出一軍由尼子國久領軍進攻天神山城,兩路皆發兵十餘萬;明智家亦由其家督光秀領軍,出兵十餘萬攻打岸和田城。
經過一番惡戰,我方悉數擊退各路敵軍。過沒多久,又再度擊退第二波進攻,第三次時長曾我部、尼子家已無力再攻,只餘明智光秀一軍竭力攻打我方岸和田城,在攻防期間,名將明智光秀落馬,由其長子繼承家督之位。

在包圍網期間,我軍從大後方的上田、春日山兩城調集物資、士兵,包圍網結束後不久物資即抵達吉田郡山,我方稍做準備後觀察局勢。中國方面,長曾我部、尼子共約五城皆有十餘萬兵。四國方面,明智家因為包圍網時過度猛攻,一城只餘兵四萬,另外一城與其支城僅只三千兵馬;長曾我部家因將兵力集結於中國,固除黑瀨城八萬守軍防守島津氏外,其餘諸城亦僅有三千守軍。
我方調動後方兵力補充弓木、天神山、吉田郡山三城,等待準備完畢,因佐東銀山城守軍不多並無影響所以我軍第一、二隊直接出陣攻擊高櫓城,不久城落,因高櫓城守兵未盡而士氣先喪,我軍再增數萬眾!
等待傷兵回復後,我方從高櫓城出發分為兩路,一路由本家家督昌幸率領第一隊,領兵四萬進攻西北方尼子對龍山寺軍前線擁兵十五萬的支城三隅城,另一路由上杉謙信率領第二隊進攻月山富田城,尼子鳥取城出兵來援,我方秀吉足輕隊從天神山城出發用錐形陣疾行在鳥取援軍之後由背後抵達月山富田城與第二隊夾擊鳥取援軍,援軍全滅,秀吉足輕隊包圍月山富田城,第二隊直接前往鳥取城趁無人時趁機攻城。
此時鳥取支城桐山城出兵援助鳥取城,我方於弓木城待命之第三隊立刻出擊,攻下空虛之桐山城,隨即發兵前往鳥取城與第二隊夾擊尼子家督所率領軍隊,尼子家至此兵力近乎全失,僅有鳥取一城,無奈勸告不城,在圍城之下鳥取城投降,尼子家滅亡。

因中國地方兵力、物資散亂且傷兵尚未恢復,所以我將諸將調往石山御所、岸和田城兩城,並直接出陣,朝四國發動總攻,第一、二、三騎馬隊與秀吉足輕隊等其餘弓箭、鐵砲支援部隊共七隊開往四國,先取明智十河城後兵分三路,一路前往長曾我部湯築城,一路前往長曾我部岡豐城,一路下取勝瑞支城上櫻城後明智僅餘一勝瑞城,經勸降後歸順我方,明智家滅亡。
納入明智家之後我方立刻出兵,越過岡豐城包圍中村御所,此時除黑瀨城以外長曾我部於四國諸城皆被我軍包圍,不一時相繼陷落。

我方立刻集結兵力由南北二路進攻黑瀨城,黑瀨城落,四國納入,此時長曾我部雖然僅餘佐都銀山城,雖然仍有十萬兵力但不構成任何威脅,僅派第二隊就將該城攻落,長曾我部家滅亡,我方將長曾我部諸位猛將納入門下。
自此中國除西方高瀨城外盡悉納入門下,除島津偶爾騷擾黑瀨城外,其餘並無戰事,因此調來家臣團建立戰後殘破之町,各地建築完成的消息相繼傳來,金錢、糧食收入也增多不少,就在兵力整備接近完成之際,與龍造寺家同盟因為時限的關係,悄悄的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