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大河劇或是玩信長之野望,在講到三方原之戰的時候,本來家康是固守在城池裡面的,但武田軍卻繞過家康的居城,直接往京都方面前進,於是家康認為武田不把他放在眼裡,憤而出城追擊武田,結果中了信玄的誘敵之計。
我最近在想,撇開後人所猜想的中計這個說法,當初家康是否有不得不出戰的苦衷:
1.當時織田跟德川是同盟關係,武田繞過德川,下一個攻打的目標就是織田,敵人跑去打盟友,我卻龜縮在城池裡面,眼睜睜地看著盟友被打,這在道義上怎麼都說不過去。更何況信長是殘暴出名的,要是他大難不死,改天一定回來對德川下手,為了維護兩國的關係,就算明知會輸,也還是要硬著頭皮打。
2.信長事先雖有撥出三千兵給德川,但只能算是杯水車薪。而領軍的佐久間信盛、瀧川一益、平手汎秀、林秀貞、水野信元這些人,美其名是隨軍將領,其實更算是另類"監軍",監視並確保德川跟武田交戰,目的不管是拖延,或削弱武田軍都好。
各位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