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45
GP 338

【心得】2024入手的STEAM用PC手把心得分享

樓主 夏芽葵

我沒錢了..G胖不要!

NatsumeAoi
GP455 BP-
前言
來分享一下個人在2024年間入手的幾支手把主觀感受
給有興趣想衝手把的人可以參考
我的心得都只限定我買到來手上這把的體驗
無法保證其他品管誤差部分
現價是以我寫文當下的查價為基準

本身主玩的是雜食3A
前陣子荒野封測 多了集中模式
外加蟲棍一堆要按住蓄力的反人類操作
此時更加體會到一個手把有沒有背鍵(額外按鍵)跟陀螺儀的重要性
因此XBOX沒陀螺儀 蛋雕
DS沒背鍵 蛋雕

正文
先上圖
上清單
除了原本就有的XBOX跟PS5 DS
谷粒KK3MAX
墨將烈風 霍爾版
PowerA FUSION Pro Wireless Controller for Xbox Series X|S with Lumectra
北通鯤鵬40
致動Y影翼
致動超級傳奇 Lite
八位堂獵戶座2青春版 有線版
蓋世小雞風行者2
原生XBOX+墨將 戰甲X pro

主要是手把的發展在近兩年大爆發
新技術的應用疊代迭代超快
外加各廠商間的"內捲"競爭
幾乎每幾個月就蹦出新品
好奇之下就想買來玩玩看就變這樣了= =

先介紹一下
現在手把裡面零件部大致上是怎樣
給大家對手把可以有一個初步了解

ABXY動作鍵:
1.導電膠
由按壓導電柱體觸發電路板上的金屬接點
通常按起來的感受就是舒適軟彈
手感做得差的會變軟爛
做得好的就是Q彈感
代表就是XBOX或DS手把就是

同樣都是導電膠
部件構造的些微差異(Like高度、矽膠是獨立的還是整片的之類)
跟按壓力度大小是影響手感差異的主要因素
缺點就是導電膠會劣化按久或按大太力破損或失去彈性無法回彈就卡鍵或接觸不良了

但也是有首發翻車的例子
對就是在說谷粒
自創的號稱導電柱+彈簧的手感軸東西
結果是因為彈簧疲軟太快一下彈不起來就卡鍵了

後續版本有修正成獨立的純導電柱結構就沒事了

2.機械開關
微動開關或光軸什麼的我都歸在同一類
本體其實就是 滑鼠的左右鍵
特色是按壓清脆 回饋明確
按下去喀哩喀哩的 有人會覺得這樣有聽覺爽度

就像現在鍵盤是一種樂器一樣
什麼段落軸、麻將音、Hifi音同理
比較可能被人詬病是手感太硬 按久會手痠手痛

現在多數方案都是中間會塞厚一點的矽膠
讓其可以同時兼顧軟彈跟清脆
你就想像你按按鍵像在按滑鼠的感覺
至於喜不喜歡看個人了

微動也會因為使用不同廠的克數力道有所差異
優點是反應速度普遍都很快 光軸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缺點是因為接觸點很小 沒有特別去設計很容易會有按壓動作鍵的晃動感

我是在想廠商該不會不久就要推出磁軸動作鍵了(x
可外加自定義反應速度跟RT之類的
跟鍵圈、滑鼠圈一起捲起來

十字鍵:
現在主流普遍都是用導電膠輕觸開關
(輕觸開關)
有些使用微動開關
XBOX算奇葩的用更傳統的鍋片仔
(鍋片仔)
但不得不說 其實我滿喜歡XBOX十字鍵的手感設計的
輕觸開關其實就是進化的鍋片仔
原理是一樣,但壽命就有差了

三者的理論壽命是微動>輕觸>鍋片仔
十字鍵的手感除了觸發方式影響
主要影響來源就是本身的結構設計
像是XBOX的、飛智黑武士、北通鯤鵬20、40這種有另外做類似的獨立懸浮十字鍵的
手感上來講都不會太差
DS就是十字鍵本體直接貼導電膠的代表
這種的我沒那麼喜歡

肩鍵:
大部分是輕觸開關
有些廠商會用微動開關
DS是用按壓導電膠
不過這跟他自適應板機震動設計有關係
他肩鍵跟板機其實是一體的模組
輕觸開關就做不到他想要藉由判定按壓力道大小來回饋不同震動的目的了

影響肩鍵手感最主要因素是本身結構的設計
我喜歡的是清脆快速 反應明確的

板機:
大部分是霍爾
比較早期有碳膜
DS是壓感導電膠
現在也有廠商開始上TMR板機了

板機除了本身設計手感差別
最大的差異來自於有沒有板機鎖、板機切換跟板機震動
板機震動我就不說了
微軟跟索尼兩家還是獨領風騷

板機鎖跟板機切換目的都是在改變板機的功能
板機鎖僅是鎖住行程而已
屬於是一種硬鎖
把原本的板機形成直接截短成只需按壓更短就能觸發
主要拿來玩需要短時間反應的遊戲用(例如FPS的開火鍵)

一種是可以直接從霍爾切成機械開關的雙切
我喜歡的是這種
直接雙切成反應快速的機械按鍵
長行程就留給主要玩賽車的油門跟剎車這種需要有一定的行程跟阻尼感的

線性板機這部分XBOX跟DS的手把表現都不差
有些手把的板機行程太短或按壓力道太輕(主要是彈簧太輕)玩賽車會沒那麼適合
會有一下子就頂到底的生硬手感跟板機鎖硬鎖住行程都差不多是這樣

搖桿:
現在市場就大家都知道的三種
1.碳膜 2.霍爾 3.TMR
TMR是2024下半年才被拿來用在手把上
碳膜優點就是精度高適合FPS
對廠商的優點是成本便宜
對使用者的缺點是壽命短
碳膜卡粉、銅片氧化你不會自己DIY處理就是再見下一把
我最早只有買XBOX S系列手把一隻在用
恩 還好剛好在滿保固三個月的前幾天搖桿開始飄
馬上RMA換一把新的(怕

霍爾搖桿技術最早可以追溯到SEGA的DC、PS3、PSV有嘗試開始使用
俗稱沒有磨損壽命無限 想也知道不可能
磁感應部分沒有接觸磨損 但你搖桿本身轉向卡準的地方還是在磨
回中彈簧久了也是會彈性疲乏
頂多只能保證霍爾搖桿壽命可以普遍比碳膜還長很多

霍爾的問題在中心精度差跟回中會有誤差
廠商解決辦法就是自己另外調教算法跟加中心自動校正
現在出廠調教的測試幾乎都沒什麼問題
就算差點的不拿來玩要高精度要求的高端FPS也不會有什麼差異

職業級的FPS還是以碳膜為大宗
畢竟壽命不是他們考量的點

TMR其實是霍爾效應的進化版
現在是俗稱可以有碳膜精度+霍爾壽命的搖桿
但現在在手把界的應用還算挺新的
可以多觀望看看成效如何再入手
我自己看到有新玩具是沒忍住就首衝了啦
手邊的北通鯤鵬40跟小雞風行者2就是TMR的

還有一個就是飛智自研結構的霍爾搖桿
你如果有去了解一下他那個翹翹板的雙槓桿結構
就知道那個底部的接觸部位如果磨損了基本沒救 沒人能幫你修或換 DIY要找料件也困難

還有調節阻尼的災情
阻尼調到最重塑膠部分會先撐不住斷裂


調節阻尼的設計有直接調節的,還有出熱插拔搖桿的廠商,可以自由換阻尼大小換搖桿種類

背鍵或額外按鍵:
這東西就是需要的人需要 不需要的就不需要
觸發大部分都輕觸開關
有些連背鍵也上微動開關

額外按鍵的重點在使用什麼設計方案
這方案跟你本身使用習慣到底合不合
還有背鍵本身能映射的功能夠不夠滿足你的需求

我就誇讚過微軟的菁英2雖然很騙錢
但是他4背鍵的結構設計就很吻合我的使用需求
我也有為了那個背鍵去買了類似的谷粒KK3MAX
但實際到手後差別還是挺大的
那個撥片如果做得不夠貼合手把

不只會讓手把本身很難拿 還很容易誤觸

這點菁英2的撥片做工不但做得很貼合把手
也有撥動空間可以觸發
這部分還是很厲害的
像致動L系列其實也是背後四撥片的設計方案 但我就沒買了 無法比較

我手邊還有另一把POWERA的四背鍵設計也是很合我的
他就直接附在握把上
要說小缺點就是只能映射手把上的單一鍵
沒有組合鍵沒有 鍵盤沒有巨集

4背鍵的設計
接著吐槽一下類似的飛智黑武士4、八爪魚4的背後一字排開那個方案
對我來說算難用的
我手上的墨將烈風也是一樣的設計方式
你根本找不到一種能夠手掌不用動就能輕鬆勾到所有四顆的握法
手放定兩顆 想按另外兩顆就要特別喬手過去按
當然你如果只是寫了某個巨集放在某鍵偶爾要按一下的 影響就不那麼大

相對的2背鍵問題都不大 各家放的位置都大差不差
有些會把額外按鍵設計在肩鍵跟板機旁邊
那邊我比較少用了
這裡如果位置設計不好還容易誤觸就是

終於把一些部件的基礎介紹完

插播一段聊一下關於回報率
這部分會牽涉到比較複雜的知識領域
通常也只對高端FPS競技領域比較有差別
對於像我的這種一般雜食3A的玩家真的沒有到那麼重要

XBOX的有線無線藍牙回報率都是約125hz
DS的有線是250hz 藍牙「理論」350hz
(實際測起來的數值都有可能會受設備、環境而影響)
透過超頻的則不在此列

所以假如你原本使用起來覺得沒什麼問題的
那只要後面換得是比以上數值還高的都是升級
回報率高低除了直接影響到對於按按鈕的觸發速度

另一個與回報率息息相關的數值就是搖桿的採樣分級
什麼是搖桿採樣分級?
就是操控搖桿水平左右總共切分了多少採樣點
XBOX的搖桿是約1000分級(意即從搖桿中心到最左或最右端各分了500個採樣點)
DS的搖桿是255分級(意即從搖桿中心到最左或最右端各分了128個採樣點)

正常來講是分級得越細 你的搖桿操作起來在遊戲中的表現應該要更滑順跟手
但如果回報率跟不上 空有高採樣分級是沒有用的

以XBOX為例
我就算1秒瘋狂經過了1000個採樣點
但由於受限於125hz的晶片頻率
我手把1秒最多也只能抓其中的125個採樣點
反過來說像DS的回報率跟搖桿採樣分級就是適配的
實際表現DS的操作感受會比XBOX的使用起來更滑順

當然再往更深聊去跟滑鼠回報率、螢幕刷新率類似,都會有遇到頻率跟採樣對不上的空採樣情況發生
但這裡不用聊到那些
重點就是回報率跟採樣分級兩者要適配 回報率>分級 比 分級<回報率重要


接著我就一把一把心得講
感受我都會盡量跟原生XBOX、DS手把比較
畢竟這兩支大家人手一把
我自己以滿分5分來打分數
一、XBOX基本款
ABXY動作鍵 4分
導電膠 但回彈明確 微晃+聲音有點大

十字鍵 4分
鍋片仔 手感極佳 回饋清脆 按壓轉圈也很明確地告訴我觸發了幾次按鍵
按習慣DS導電膠手感的會覺得XBOX的太硬 痛手 不適合長時間拿來格鬥遊戲搓招

肩鍵 3.5分
輕觸開關 脆度在我及格線

板機 3分
霍爾 純論按壓手感可以給3.5分 沒板機鎖板機切換扣分 板機震動加分

搖桿 3分
碳膜 1000分級 沒POM圈 沒金剛圈
不自己加工鐵氟龍圈使用起來就是搖桿周圍肉眼可見的一圈粉掉爛

背鍵 0分
沒有

回報率
有線無線125hz


陀螺儀
沒有

總評 3.5分
論外型的做工 握持舒適度還是前段班的
但內裡的給料不怎麼樣 還沒有陀螺儀


二、PS5 DS
ABXY動作鍵 3.3分
導電膠 滿軟的 但也有人是比較喜歡軟一點的舒服手感

十字鍵 2分
導電膠 壓下去轉圈的時候手指沒什麼回饋感 整個黏在一起
雖然感受是糊成一坨 但實際壓著連打左下左下右下右下之類的是沒問題

肩鍵 3.8分
導電膠 但Q彈度還不錯

板機 3.7分
壓感導電膠 純論手感可以有3.8分 沒板機鎖/板機切換扣下來 獨門自適應有加分

搖桿 3.3分
碳膜 採樣分級255 有做防磨圈

背鍵 0分
沒有

回報率
有線250hz 藍牙125hz
以下為我的電腦實測圖


陀螺儀
有 而且很強 是第一梯隊等級的

總評 3.7分
價格高了點
畢竟有獨家的震動體驗跟還搞很多什麼觸控板、耳機跟獨立發聲等很多花樣
除了手把基本盤普通了點 科技研發力還是有在進步
陀螺儀調教得很好 加分


三、谷粒KK3MAX
ABXY動作鍵 3.5分
導電膠 跟DS的差不多 這把的ABXY按鍵是可以自己拔起來更換成NS布局的

十字鍵 3分
導電膠 單按跟按壓轉圈回饋都有 就是稍嫌軟了點

肩鍵 2.5分
輕觸開關 有點疲軟 觸發前有一小段空行程 所以整體使用起來感受會不太跟手

板機 3分
霍爾/輕觸開關雙切 但兩者手感都普通 就是勝在有而已
然後我這把在拿到用幾個禮拜後右邊板機就鬆鬆的搖晃扣分
我看拆機構造研判應該是鎖板機的螺絲鬆了
可能是沒鎖緊或運送過程鬆動

搖桿 3.5分
霍爾 2000採樣分級 金剛圈 POM圈 該給的都有 校正也沒什麼大問題
蘑菇頭能自己更換高度 但配件要另外自購 沒出程式或APP 對搖桿曲線沒有任何調整空間

背鍵 3.8分
4金屬撥片背鍵 可映射個別按鍵也可錄製巨集 沒有程式搭配 無法映射 鍵盤
配件給得很豪華 左右各三種撥片可以自由搭配(包是我自己買的)
後來有找出自己用的比較順手的組合方式
但要觸發半圓形的撥片的力道不太輕鬆 還是會過於出力造成手變形

回報率
有線無線1000hz


陀螺儀
有 是第一梯隊的陀螺儀

總評 3.5分
現價319人民幣
算是我2024前半年滿愛用的一支手把
配料齊全 該給的都有給
類膚塗層
可更換的ABXY布局
霍爾 搖桿加防磨POM圈、金剛圈
四背鍵+6個金屬撥片可以自己組合
可更換搖桿高度(另外自購)
板機切換成輕觸開關
收納盒是另外自購

但誰知道2024後面可以卷成那樣
後面一堆各有所長的手把這把就被我冷凍封印了
主打著一把什麼都有給一點 但都沒給很好的代表

這把沒有外部程式或APP搭配
所以全部的軟體功能都要在手把的按鍵組合上調整
你突然想調個什麼如果忘記或找不到說明書的時候會有點麻煩

我遇到的小問題
右邊板機我用沒多久他就有點鬆鬆的會搖晃

然後很妙的別支手把用STEAM玩都不用特別改
就這把XINPUT要停用STEAM輸入遊戲才抓的到
(插上去電腦抓的到手把 但STEAM抓不到)

這把考量進價格沒辦法給太高分


四、烈風墨將 雙霍爾版
ABXY動作鍵 3.8分
導電膠 回彈力道比XBOX大一點 按鈕本身比XBOX小一點
大概是內部周圍比較空 按壓聲音聽起來有個很明顯的空腔音 比XBOX還吵

十字鍵 3分
導電膠 單按可以 按壓轉圈時就有點糊成一坨了

肩鍵 4.3分
輕觸開關 這把意外的肩鍵超對我的菜
那個按壓的清脆度跟明確的回饋感
整體已經很優秀 要挑就是手感有一點生硬

板機 3分
霍爾 手感可以有3.3以上 沒有板機鎖或切換
行程比XBOX略短一點 按鈕本身小一點 阻尼比XBOX略輕
大概是模具問題 放手回彈有明顯的塑膠撞擊聲
按到底頂住的墊片也不夠靜音 按起來整體偏吵

搖桿 4.5分
霍爾 500採樣分級 墨將家幾乎是專攻FPS調教的 精度沒什麼問題
APP軟體裡能客製的
空間也很大 搖桿曲線能自己拉
除了0死區 還能拉到負死區去抵銷某些自帶死區補正的遊戲

背鍵 4分
輕觸開關 背部一字排開的四背鍵 按壓手感不錯 就是位置設計鳥了點
自家軟體裡能錄製巨集 巨集只能錄製手把按鍵
除了能映射手把按鍵也能映射鍵盤 不能映射滑鼠

回報率
有線1000hz 無線125hz


陀螺儀
有 很強
不愧是FPS專精的墨將 連陀螺儀調教也是第一梯隊的
完全沒有輸DS

總評 4.2分
現價179人民幣
這支真的是超划算全家桶
這價位可替換的蘑菇頭也給你
完美充電底座(充電+2.4G可以插在上面二合一一條type-c解決)也給你
頂級肩鍵 很棒的搖桿調教 可高度自定義的搖桿 連陀螺儀都是頂級
缺憾是沒有板機鎖 無線回報率僅有125hz(插線玩就是1000hz)
但這價格拿來玩雜食3A、FPS能買到這個配置已經不虛了


五、PowerA FUSION Pro Wireless Controller
ABXY動作鍵 4.2分
導電膠 按起來很接近XBOX了 按鈕穩定度比XBOX高 壓下去沒那麼晃

十字鍵 3.8分
導電膠 單按跟壓住轉圈回饋都沒什麼問題 同時做到了舒適軟彈+回饋明確

肩鍵 4分
輕觸開關 這把肩鍵手感也前段班的
壓力克數比 XBOX的輕 肩鍵整體很長 非常隨意都能按到 且回彈明確
手指可以貼著蜻蜓點水

板機 4.3分
霍爾 3段板機鎖
雖然板機鎖只鎖行程 雖然最長鍵程比XBOX的還短 雖然鎖到最短的行程還是偏長
但按壓下去的阻尼力度回饋是頂級的 猶如踩在油門上 配上XBOX授權板機震動
拿來玩賽車遊戲完全是頂級表現足以彌補前面提到的那些缺憾
小小缺點是板機最後面的觸發是有一點空鍵程的
板機還沒按滿判定就已經跑滿255

搖桿 4分
霍爾 採樣分級200 搖桿精度不是這家所長 如果是拿來打FPS已經被網民吐槽過了
但我給這麼高分是喜歡他獨家專利的可調節蘑菇頭高度
我通常喜歡左邊用正常 右邊用高一點的
用轉的就能直接調整矮中高三種高度 不用插拔超方便

背鍵 4分
輕觸開關 兩邊握把各上下左右的完美布局
美中不足只能映射手把上單一按鍵 無巨集無鍵盤

回報率
有線無線250hz


陀螺儀
沒有 問就是原版授權

總評 3.5分
現價899人民幣
那麼為什麼前面分數給那麼高 總結這麼低 因為貴阿XD
這個價位你做工品質該給到位合理吧?
配件有給磁吸充電底座 但2.4G跟充電是分開使用的
磁吸還能從底座拔下來邊充邊玩 線給得很長大概就是讓你這樣用的
還有給收納硬盒

我承認我腦衝買了這把只是被那個隱藏塗層RGB給燒到的
我沒有X盒子不需要XBOX授權
所以我買這把對我來說真的就是收藏大於使用價值

我不知道更便宜的POWERA菁英戰龍
一樣有完美四背鍵方案跟可旋調蘑菇頭 是否有一樣的做工品質
如果有可能會是CP值更好的選擇


六、北通鯤鵬40
ABXY動作鍵 4分
光軸 終於寫到首把非導電膠的
我不會說什麼機械按鈕一定>導電膠的手感
機械跟傳統導電膠兩者是完全截然不同的手感
我覺得兩者無法放在一起比較
單純就是看你比較喜歡哪種手感而已
兩種手感差異實在很難用文字讓人理解
這裡附上一點ASMR聽聽看差異
(前兩把是導電膠代表XBOX/八位堂獵戶座2青春版
後兩把是機械軸代表北通鯤鵬40跟致動超級傳奇lite)

所以導電膠我會盡量只跟導電膠比 機械跟機械的互相比較
機械按鍵的特點就是清脆 反應快速
我覺得缺點就是因為開關跟按鍵的接觸點很小
比導電軸更容易產生晃動或向下施力不均勻

而這把的光軸給我的手感感覺比我其他微動開關會稍硬一點

十字鍵 4.8分
輕觸開關 頂級的十字盤手感 北通自家專利的懸浮十字鍵
看結構拆解就是有點做成類似XY軸 搖桿+中心還有一個回中彈簧
不管用按的、壓的旋轉、推的都有夠順手 回饋感十足

肩鍵 3分
輕觸開關 這手把讓我稍嫌可惜的地方 就是肩鍵稍弱 手感有點軟綿
用高情商的說法是安靜 這叫靜音肩鍵!

板機 3.5分
TMR 板機鎖硬鎖 就普通板機 論手感大概3分 沒什麼特別的

搖桿 3.5分
TMR 8000採樣分級 APP裡可以任意調整曲線、死區、負死區、圓形畫圓、方形畫圓
也可以設置一鍵切換你的設定
這搖桿最強的點飛智以外的可調節阻尼
像我個人喜歡右搖桿重手一點的
左邊是負責移動 右邊是視角
阻尼高一點比較適合微操

在軟體實測我這把回中必歪 回中精度有點差
這狀況我自己看應該是要拆蓋物理校正搖桿本身的磁鐵位置才行
不拆蓋的情況就只能設死區或玩不需要高精度的遊戲比較沒差
需要高精度的基本不行


背鍵 3.5分
輕觸開關 2背鍵 只能映射手把上的按鍵跟錄製手把按鍵的巨集

回報率
有線無線1000hz


陀螺儀
因為我的右搖桿的校準本身是歪的
所以連帶陀螺儀映射右搖桿也是歪的

總評 3.9
現價299人民幣
這個價位能買到 光軸按鍵、頂級十字鍵、可調節阻尼TMR、板機鎖、兩背鍵

要可調節阻尼再往上就只能買飛智黑武士了
所以這把我覺得算拿來雜食3A很划算的,覺得通路麻煩的,台灣電商現在也能輕易買到

提醒一下
鯤鵬20是鯤鵬40的下位版
鯤鵬50不是上位版 他反而是更早之前的產品
雖然名字都叫鯤鵬


七、致動Y影翼
ABXY動作鍵 4.8分
微動開關
在這把上居然能找到這種頂級的機械按扭手感 輕盈、回饋明確、按鈕穩定不晃動
我猜測是得益於按鍵設計是平頂的
相對我其他的把都是凸頂的按鈕 按起來都難避免有個晃動感
不過這種平頂按鈕對C手玩家就不太友善,一般C手會比較喜歡圓潤凸頂的

十字鍵 4分
微動開關 認真講用機械式的十字鍵手感上都不會差到哪裡 基本都保有一定程度的下限
這把頂多是十字鍵周圍的圓角處理太少了小扣分 按壓手感還是頂的

肩鍵 4分
輕觸開關
看拆機是手把系統裡使用比較少見的大四方矽膠頭開關+肩鍵觸點也上矽膠套保護
大幅減低機械按鈕帶來手感過於生硬的問題

板機 3.3分
霍爾 板機鎖硬鎖 鎖住短行程幾乎是塑膠撞塑膠的手感 非常硬 不是很舒服

搖桿 4分
霍爾 2000採樣分級 防磨+金鋼圈該給的都有給
在手機APP裡可以設死區、曲線,還能左右搖桿跟十字鍵功能互換

背鍵 4.3分
微動開關 手機APP裡可以映射手把、 鍵盤、滑鼠、巨集可寫手把、鍵盤、滑鼠

回報率
有線500hz 我沒買接收器就不測無線了

陀螺儀
有 但爛到可以當不存在
畢竟這價格 會省在該省的地方

總評 4.3分
現價109.9人民幣 在這個價格 小手用機械手把這把沒對手 光這把就上了10個微動開關
還有他是使用電池 非鋰電池
可以自己裝電池 也有另外販售充電電池模組 有需要的也可以自行購入
然而後面我還會介紹機械狂魔致動更瘋魔的另一個產品
致動在中國算是比較新的小公司 論手把的做工質感比不上其他大廠
但捲王之王致動靠的是很敢給料 別家不給的他靠堆料堆死你
本身陀螺儀很爛 可以當不存在 扣分


八、致動超級傳奇Lite
ABXY動作鍵 4.2分
微動開關 機械按鈕都難逃晃動的問題 但整體已經比鯤鵬40的光軸還穩了

十字鍵 4.5分
微動開關 方形十字盤+矽膠+微動開關 一樣也是頂級的十字手感

肩鍵 4.5分
微動開關 頂級肩鍵 輕盈 清脆 回饋明確

板機 4分
霍爾/微動開關雙切
原線性板機手感普通 不如XBOX、PowerA FUSION Pro 大概跟鯤鵬40差不多
但這把能切成微動開關板機 就變頂級手感了 當然這只限定在用不到線性板機遊戲的場合
有給板機震動 但是走的是xbox的藍芽協議 所以只有藍芽才有原生板機震動
有線無線也可以靠APP調成跟握把震動同步

搖桿 4分
霍爾 500採樣分級 防磨+金鋼圈該給的都有給
手機APP裡可以設死區、曲線,還能左右搖桿跟十字鍵功能互換

背鍵 4.5分
微動開關 背面兩顆+肩鍵旁邊兩顆 共四顆可以設置
手機APP裡可以映射手把、鍵盤、 滑鼠、巨集可寫手把鍵盤滑鼠

回報率
有線500hz 沒買接收器

陀螺儀
有 堪用 不算好用

總評 4.7分
現價189.9人民幣 我買的是lite版 只有手把本體
致動超級傳奇的官方版本表格

如果是超級傳奇S帶2.4g接收器+可替換十字鍵是¥229.9
大全配手把+底座+接收器+可替換十字鍵是¥286
可以依自己需求評估購買
手把全身上下瘋魔般地給了16顆機械按鍵
動作鍵*4+十字鍵*4+肩鍵*2+板機*2+額外按鍵*4
這把是有磁吸上蓋可以拆卸換殼外觀的
然後我上殼跟下殼邊緣就有點沒那麼合有一點點刮手
除了模具的做工稍微粗糙了點
裡面用料給好給滿加上這價格實在沒什麼好挑的
而且可替換的零件又多 RGB也好看 小缺憾是回報率500hz 但整體已經瑕不掩瑜

陀螺儀部份因為弱了我要把他小扣分

九、八位堂獵戶座2青春版 有線版
ABXY動作鍵 4.2分
導電膠 這個價位能做到這個手感很可以 回饋感也就稍弱 xbox一點
但勝在穩定度好 晃動比較小

十字鍵 4.5分
導電膠 頂級的導電膠十字鍵手感 每個方向的按壓跟轉圈的回饋感都是清晰明確
同時還具有舒適軟彈 我看別人內容拆解其實判斷比較像撐高十字盤+矽膠+鍋片仔在PCB上

肩鍵 4.5分
輕觸開關 脆度不下我的墨將烈風 但回饋沒墨將烈風的那麼生硬 是帶有點QQ那種彈脆
但由於手把整體比較小 肩鍵也相對小那麼一點 有人可能會不習慣手指握上去比較虛一點

板機 2.8分
霍爾 板機基本就不怎麼樣 本來就不是這把的長處 鍵程偏短 就是個我有板機的概念

搖桿 3.5分
霍爾 1111分級 採樣率 防磨跟金鋼圈都有
阻尼感比一般霍爾跟XBOX重 比DS的輕一點 比較有阻尼會比較好做微操
設定只能完全原廠 我沒找到程式或APP能調整 本身中心自帶有一點死區

背鍵 3.5分
輕觸開關 這把不在背面,兩顆L4、R4做在肩鍵跟板機旁邊的位置 聊勝於無
需要直接在手把上操作設定映射手把上的按鍵

回報率
有線1000hz

陀螺儀
沒有

總評 4.5分
現價99人民幣 這個價位能買到頂級十字鍵跟肩鍵已經值了
你不是拿來打很高端操作需求的遊戲 只是要個萬金油那這把很可以了
不過這把整體比一般手把小 堪稱是給小手玩家的
這把的很多結構技術都是從獵戶座追光版下放的
這讓我很有興趣想體驗看看追光版的加上完整板機體驗會是如何了


十、蓋世小雞風行者2
ABXY動作鍵 4.4分
微動開關 整體按起來比致動超級傳奇lite還舒服 按鈕大一點壓力分散體感比較輕

十字鍵 4.3分
輕觸開關 十字鍵+矽膠盤+輕觸開關

肩鍵 3.3分
輕觸開關 跟鯤鵬40一樣難兄難弟的靜音肩鍵

板機 4.3分
霍爾/微動開關雙切 線性板機小輸 XBOX 切成微動後的手感非常棒
透明板機很好看 切換方式略微不順手
別人都是做在手把背面 小雞這把是做在板機本身身上

搖桿 4.3分
TMR 2500分級
程式裡可以更改曲線、死區、負死區、圓形畫圓跟方形畫圓
回中沒什麼問題 比我的鯤鵬40要好

背鍵 4.5分
輕觸開關 兩顆在背面 可以在程式映射手把、 鍵盤(包含小鍵盤部分功能鍵)、滑鼠
只可寫手把巨集,額外自定義功能還算豐富

回報率
有線無線1000hz


陀螺儀

原生的可以 第一梯對手感
映射右搖桿則會有強烈抖動不能使用
要用記得注意看說明書怎打開

總評 4.2
現價219人民幣 含充電底座就是269人民幣
跟北通鯤鵬20、鯤鵬40都是搶在2024年底推出的TMR搖桿手把
論搖桿本身精度的調教 我手上這把小雞的是比北通的TMR要好一些
兩個手把等級我覺得伯仲之間
風行者2贏在絕佳的雙切板機手感
鯤鵬40贏在絕佳的十字盤手感跟最低價的可調節搖桿阻尼
考量進價格的話 小雞的風行者2 CP值更好一些
但小雞家是出了名的要賭品管


十一、原生XBOX+墨將 戰甲X pro
最後補充一個非手把的

推薦度 4分
現價199人民幣 算是XBOX的副廠配件
可以幫你把原生的XBOX基本款手把升級成破產菁英版
透過外部掛件的方式幫你添加四個額外背鍵+陀螺儀
還可以在手機APP裡調整搖桿死區、曲線、陀螺儀的細節等等
而且陀螺儀部分僅小輸墨將烈風
也可以不用買微軟的無線接收器

適合給已經有XBOX基本款懶得研究或不知道要買什麼手把
但又想要有額外背鍵或陀螺儀功能的人可以考慮
戰甲裝起來整體握感還是舒服的 按鈕也很好按
大概就是整體增加的重量比較無法忽視 拿起來會顯得更沉手


後話
這篇只依我的使用習慣為出發點去評定每個手把的功能性與帶給我的主觀體驗感受
對於我不在意或不常用的功能實在無法評斷
例如陀螺儀的部分、續航力、無線的穩定度、震動的感受、座充好不好用
甚至不同平台能不能連等等
這些算是我不care的地方就無法給予回饋了

我評定價格是以RMB為主
如果覺得用某東或某寶麻煩又有風險,有幾款台灣也有大電商通路能買到
但價格當然就不同了,好處是速度快、有保退保險
不用冒著之前看過被集運亂綁包偷渡的風險
不然找蝦皮上一臉就中國經營的或水貨商,也是一種用多點錢買風險轉嫁的保險

表格比較式的閱讀下來一長串大概不是很方便
在此再附上Google Sheet方便觀看

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了
希望2025手把市場會更捲
就像自從櫻桃機械軸專利解禁後
鍵圈一股”內捲”浪潮狂襲
連帶不少3C周邊也都開捲
( 滑鼠、手把、工學椅等等)
雖然廠商不可能不賺
但我們消費者連帶也是能撿便宜的得益者
也算是種WINWIN啦
而且可以讓一些大廠有對手警惕一下也好
如果你對我手上某把的功能有什麼疑問想提出也可以告訴我

往後有新入手的手把體驗也會在此文章進行同步更新分享
目前預計的購買名單內有
致動O+卓越版
八位堂獵戶座追光版
蓋世小雞超新星

=====2025/2/11更新=====
大家好
這幾天的荒野公測
我都在嘗試用我手把的陀螺儀來體驗遊戲
想跟大家說
如果你是注重陀螺儀的玩家 因為看了我上面的推薦而購買到某幾隻手把的
你可能會失望 在這裡先說聲抱歉了> <

我其實從小是PC鍵鼠黨玩家長大的 過去手把體驗僅止於XBOX系列
本身也很少碰任系遊戲 所以對陀螺儀的認知真的很白紙

經歷這次荒野的測試我才知道了陀螺儀的好壞對遊戲帶來的體驗真的天差地北
因此我必須得修正前面手把的部份給分了

實測陀螺儀的過程如下影片

陀螺儀的表現結果
第一梯隊
這梯隊基本指哪畫哪
可以拿來做為主力視角操控沒問題
DS 分數上調0.2 3.5→3.7
谷粒KK3MAX 分數上調0.2 3.3→3.5
墨將烈風 霍爾版 分數上調0.2 4.0→4.2

1.5梯隊
這梯隊就略遜上面梯隊
精準度不如前面
墨將戰甲X pro 維持不動 4

第二梯隊
這梯隊在操作上開始會有偏移產生
不太適合做為主力的視角操控
只能進行遊戲輔助用
北通鯤鵬40 分數下修0.1 4→3.9
致動超級傳奇Lite 分數下修0.1 4.8→4.7

第三梯隊
這梯隊的陀螺儀可以當作不存在
致動Y影翼 分數下修0.2 4.5→4.3
蓋世小雞風行者2 分數下修0.2 4.2→4.0

測完陀螺儀後讓我對墨將的迅龍2其實多了不少興趣

=====2025/2/19更新=====
找到方法可以在PC上開啟蓋世小雞風行者2的原生體感
在插線或接收器模式下

原生的陀螺儀使用起來沒有像映射右搖桿那樣測起來瘋狂抖動
操作手感進入第一梯隊
故分數上調回4.2
455
-
LV. 45
GP 528
2 樓 汪汪姆特專用 psshare001
GP19 BP-
個人也陸續買過對岸的手把近10支了,但都是邊賣邊買因為用不完XD
目前自用就圖中這三支.還有兩支給親友了分別是冰狼2與powerA戰龍.
樓主的金剛3max與八位堂我也買過.
我的2支ds5也有買TMR搖桿付費給巴友改好了






19
-
LV. 46
GP 66
3 樓 姚小新 timyau
GP3 BP-
想問肩鍵是否應該不易壞...這樣問怪怪的
就是我買了兩支XBOX 手把拿來玩快打6,它的肩鍵 RB 鍵老是很容易就壞了,拆開看裡面是裂開。
不曉得這些手把有人遇到過類似的狀況嗎?
3
-
LV. 43
GP 459
4 樓 是奇點呦 flower80325
GP2 BP-
想請問有沒有 xbox 授權在 PC 上會差很多嗎?
之前有在電應板問,雖然都死圖了:
現在來看,在有 steamInput 的情況下好像沒什麼差別,而且好像有 xbox 授權就不能做其他功能,像是陀螺儀。
2
-
LV. 43
GP 101
5 樓 失控的青春 johnny69
GP2 BP-
請問我在台北三創買了一支gamenir 的手把,好像沒有什麼人評論,用起來感覺是蠻硬的,其他倒是沒有什麼不同。
2
-
LV. 45
GP 3k
6 樓 風流無名 devil2959203
GP13 BP-
因為我是實用主義者,東西沒壞也沒需求的話不太會亂買。
所以雖然想多玩幾種把手,但兩年前買的XBOX菁英用到現在沒壞就沒打算在入手。
但很常去找實體店面摸摸手柄

以前三創只有雷蛇和ROG
兩個都是蠻雷的信仰手柄,前者價格更是突破天際。
後者就是非常普通,CP值低。

今天才開始出現大量飛智的手柄被代理進來。
XBOX菁英摸習慣了,冰原狼除了輕跟便宜以外,用料跟手感真的挺廉價的。

黑武士就是一般般,造型很帥,最新這代可以直接外部調整蘑菇頭硬度很有噱頭而已。

反而是八爪魚4我蠻喜歡的,八爪魚3相比之下醜到不行。
八爪魚4是真的有帥,磨菇頭回彈手感很讚,方向鍵很不錯。
按鍵好像是機械的,跟熟悉的X菁英導電膠不同,很棒

但就是力反饋版機感覺有點薄弱

順便聊一下,大家都喜歡說DualSense不支援什麼的......
其實這是個謬誤,從來不是自適應去支援遊戲,而是遊戲要支援自適應。
之所以sony第一方的遊戲都支援,那是因為遊戲針對這個硬體去逐一做設定。
第一方遊戲才能在遊戲過程中做出各種複雜的版機狀態切換

因此只要遊戲本身有支援,不管是PC還是VR遊戲,總是有辦法開啟這項功能的。
會聽到別人說沒支援自視硬板機,再次強調,這是那款遊戲本來就沒開發這項功能而已。

而力反饋就是在沒有第一方遊戲支援的狀況下,拿掉"自適應"這個前提下的純粹板機功能
所以玩家只能自己切換板機的回饋狀態,並且不會因為遊戲武器改變自主調整
不過八爪魚官方也有開發自己的程式,自己主動去幫遊戲做適配。

話說回來,八抓魚4撇開力反饋扳機,各項按鍵和握持手感
應該是目前除了XBOX菁英和DualSense外,綜合調鍵我最喜歡的。
重點是他大部分的手感特色及賣點都不重複,不會是誰的低配或平替版。

另外北通這次台北電玩展也有展出30、40、50三種型號。
只是我有點握不出優勢特色來,就還行。
而且也搞不懂50跟之前北通最強的宙斯2有什麼差別。
手感部分整體沒到八爪魚這麼獨特及優勢,整體來說也不算差。

單純就是我沒搞懂這款有多強跟優勢在哪而已。

另外配件販售區有另一款不知道是哪家的手柄
很妙,整隻手感都又差又爛,但就只有扳機鍵有那種滑鼠點擊聲音及獨特的觸感。

真的是一坨XXX中出現一粒金砂的感覺

不知道還有哪裡有大量手柄可以試用~

目前我心中喜歡的手柄優缺點
XBOX菁英,基本硬鍵功能及優點全部都有,幾乎獨有的三段式切換扳機,背鍵手感和拆裝無敵,弧面版的十字鍵搓招舒服。
缺點:軟體相關功能(巨集之類)和自適應都沒有

DualSense,光一個自適應無敵加上戲膩的震動效果,加上現在幾乎沒有對等造型手柄,這款基本只能第一。
缺點:不喜歡一般版的類膚光滑材質,Edge又太貴上看6000多,背鍵只有各一。但背鍵本來就屬於多配的功能,如果不常用滿,其實兩個也很夠用。

八爪魚4,機械軸按鍵和十字鍵操作、回彈力十足的蘑菇頭,各項按鍵手感都很優異,且優點特色都不重複上面兩款。力反饋看人,對我來說是雞肋,可能我還沒試過官方應用程式,不過直接切換體驗的感覺也很薄弱。
缺點:硬要說沒啥缺點,就只是上面兩款的優點都沒有而已。

如果之後我SONY第一方遊戲入手夠多,就會優先考慮購買DualSense
八爪魚4就得等我換手柄了,目前他跟XBOX菁英的實用性來看過於重複。
多買多放,我很討厭電子產品變擺設
13
-
LV. 48
GP 1k
7 樓 傾云 love61701
GP2 BP-
從xbox跟 菁英2跳
飛智的八爪魚4 整個體感很不錯,之前黑悟空上市時就去訂聯名款的
Xbox菁英就…只有賭爛,品質對不起那個價格…
對岸的飛智則是因為剛使用一個多月,不知道壽命
但體驗還行,保固也買了三年應該能撐..
2
-
LV. 44
GP 80
8 樓 玄關之戰大將軍 tungfeng1523
GP7 BP-
前幾天連假開始買的黑武士4PRO 買來準備用在荒野的
這幾天只玩無雙起源 2680的價格
按鍵的反饋很好 搖桿阻尼很不錯 習慣玩賽車或FPS的會很喜歡
目前用下來遇到的問題

鍵位設計不太好 中間的開始鍵和選擇鍵不是很好按 距離很不人性化 我直接改到後方的額外鍵位了
XYAB鍵下方的兩顆ZC鍵不是很好用 可能是我不習慣
XYAB鍵的材質會留手汗 這點可能要看個人

不太會介紹 但我覺得很好用 設計也好看 我是從PS4手把跳過來的

7
-
LV. 47
GP 1k
9 樓 極限轟炸 a1238046
GP10 BP-
先稍微給原po一個建議,我看你買的手把價位落差滿大的
如果是給新人比較、當成購買參考的話,建議分幾個價格區間比

另外原po剛好沒有買飛智的產品
我曾經用過Xbox 360有線、PS4、Xbox One手把,握持手感偏好Xbox系
去年雙11從對岸平台的買黑武士4 pro用到現在也三個月了,我也分享一點粗淺的心得跟一些潛在的問題
純屬個人想法



選購思路
1. 尋找跟Xbox手把同價位的產品,先找到台灣代理的飛智冰原狼2

2. 鎖定冰原狼2後,看了中國的一些手把評測,發現冰原狼2的定位其實是「比Xbox手把低價但有99%功能的替代品」(部分測試影片中還特地提到冰原狼2的震動馬達調教過,模仿Xbox手把的震動波型),代理貨跟中國原價差太多

3. 後來發現要找Xbox手把同價位的產品,應該往原價300~400 RMB的價位找,最終又多看了幾個手把評測,挑了飛智的黑武士4 pro

使用感想
我沒有原po那麼多需求,也不會做那麼多測試
我就打打魔物獵人、無雙,一些動作遊戲跟或其他獨立遊戲
手把不會用來打FPS
這些基本需求絕對是沒問題的,霍爾搖桿的死區我也沒什麼感覺
也有專屬軟體(飛智空間站)可以調整很多細部的東西
整體使用上我是挺滿意的

缺點
1. 外觀:
飛智黑武士、八爪魚產品線為了相容自家的手機支架跟充電座
上面開了「||」型的兩個大洞(卡支架用)、下面多了兩個金屬觸點
金屬觸點是還好,那個兩個洞真的一言難盡
雖然沒有人會沒事拿起來看上面,但一旦注意到了就真的覺得醜

連這種東西都有銷路你就知道不是只有我覺得醜
反而是低階產品線的沙漠狐、冰原狼閹割掉這些東西,沒這問題
說到底誰真的會拿這種手把上面架個手機玩手遊啊……

2. 類比的阻尼調節環內部是利用塑膠齒輪調節的,齒輪這種東西用塑膠件,在未來的某一天一定會崩掉,只是不知道時間多久而已

3. Select跟Start鍵難按,會卡類比,幾乎所有評測都這樣評價飛智手把,祖傳設計感覺也沒打算改

4. 可能是我的問題,我覺得背鍵滿容易誤觸

題外話
我當時下的是含手把包的組合,手把包組合價差30 RMB
手把包本身很普,手把放進去鬆垮垮的,而且沒有固定住
平台上其他通用手把包也差不多這個價,還可以挑喜歡的圖樣跟有魔鬼氈固定的
10
-
LV. 50
GP 13k
10 樓 泰瑟熱巴 pig20004
GP3 BP-
手把真的很有趣
每個地方的觸覺上各家都不同
真的很細膩只能用身體感受
還有舒適度 重量感
外觀
真的是很好玩的工藝品

雖然沒像大大你玩那麼多
個人蠻喜歡微動按鍵的手感
尤其玩動作遊戲更舒服
害我很好奇你的第七把按起來是什麼感覺

有在批踢踢回過你
PS4 PS5 手把真的可惜
感覺握持舒適度還是差了點
還有止滑部分也沒這些PC端副廠好

最近玩PC個人喜歡良值天狼
良值四五代已經被我拋棄

之前試過飛智手把感覺按起來沒那麼喜歡
偏重  類比太Q彈

雷蛇的是太貴不然也會買來玩玩
Victrix的手把好像也很棒
不知道大大有沒有碰過
還有圖碼斯特
3
-
LV. 50
GP 13k
11 樓 泰瑟熱巴 pig20004
GP3 BP-
喜歡搖桿的話
這頻道我之前滿喜歡的
純做搖桿的
英文系品牌可以查YT

3C YT Linus Tech Tips
中國品牌就查B站 不少開箱影片
因為整體還是算小眾愛好
有在做的不多
有其他推薦的頻道可以分享一下我也很想看
3
-
LV. 47
GP 101
12 樓 囚鳥 qooqoo988
GP4 BP-
想問一下
如果我到時候想打魔物荒野的話
我目前看下來是不是推薦致動超級傳奇S(LITE好像都沒貨了)
或是蓋世小雞風行者2
有比較推薦哪一隻嗎?
看樓主的評價感覺都蠻適合的XD
個人感覺比較偏向致動超級傳奇S
謝謝

4
-
LV. 44
GP 48
13 樓 exan0313
GP1 BP-
這幾天也在找無線手把,已經受不了菁英2的卡頓了
有個疑問想要請教一下,現在的藍芽延遲還會很嚴重嗎?
我在國外看到manba one無線控制器,有點心動
但他的傳輸介面是藍芽.....讓我縮了一下,很害怕藍芽的延遲

1
-
LV. 48
GP 111
14 樓 Kenyon A127820589
GP1 BP-
請問這些都是藍芽手把嗎@@,我之前有買過羅技的無線手把,都沒有連上過XD,所以我都不太敢買無線的.....
1
-
LV. 33
GP 350
15 樓 waterry waterry
GP1 BP-
太專業了~打算購買其中一款4分以上的把手
不過有個很大的問題
哪款可以像Swicth Pro把手一樣,按個home鍵就連接上了?
之前有買過一款小雞把手 其實使用感不錯
但是連接開關時比較麻煩 每次都要接USB連電腦才能連上
1
-
LV. 47
GP 287
16 樓 一一ㄛㄛㄌㄛ mo77
GP1 BP-
提醒各位會海外購買含無線通訊功能的設備的人,2/3日起開始海關會加收750檢測費,包含RMA也會被收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令
中華民國114年2月3日
通傳北字第11350043251號

修正「電信管理業務規費收費標準」第十四條。

--

有鑑於網路購物普及,民眾透過網路網路訂購並進口供自用之無
線電信終端設備或低功率射頻器材之案件漸增,每日均有近百件,本
會審查進口核准證申請,需投入相當的人力及硬體資源,爰新增自用
第二級電信管制射頻器材輸入核准審查費。

收費項目:自用第二級電信管制射頻器材輸入核准審查費
收費金額:每件 七百五十元
備註:經網際網路申請二部以下之自用第二級電信管制射頻器材進口核准,無須申請進口核准證。

*這裡的備註意思是
"二部以下之自用第二級電信管制射頻器材進口核准,無須申請進口核准證"  每件收750元
"三部以上" 是另個規範(要交更多錢+繳一堆文件)
不是說2部以下的自用就不收這750
--

中華民國113年7月12日 公示預告修正
中華民國114年2月3日  正式施行

補充:「第二級電信管制射頻器材」,包含手機、平板電腦、WiFi AP 分享器、無線及有線電話機、傳真機、藍牙耳機、藍牙喇叭、藍牙鍵盤、藍牙自拍器、藍牙尋物器、藍牙觸控筆、藍牙群組通話器、無線遙控器、無線麥克風、無線遙控玩具、無線影音傳輸器、無線電腦週邊。


昨天在幾個群組都看到這消息 是不是以後淘寶買手把都要加750了? 還是要看賣家有沒有照實報?
1
-
LV. 33
GP 350
17 樓 waterry waterry
GP1 BP-
八位堂的pro版本如何呢?價錢接近xbox
1
-
LV. 47
GP 481
18 樓 巴哈認真講幹話 gtogto3838
GP1 BP-
唉,應該1月時就要買新手把才對,沒想到現在有這750的問題,只好繼續觀望等這事件看如何處理,不然只能買便宜難用的手把了
1
-
LV. 44
GP 339
19 樓 雨田 a0922967576
GP1 BP-
好奇問下這邊有人用過致動o+卓越的嗎?
想問一下評價如何?
我自己的elite2因為左肩鍵掛了打算換隻新手把
目前是看上他可更換模塊這點
原本是打算試試b站跟qq群裡很多人推的八爪魚4
(這隻是真的被吹的很神 想看看到底是真的頂還是過譽了)
但平時比較常一起玩的幾個推的是o+卓越
目前還在猶豫當中 希望有用過的人能給點建議
1
-
LV. 42
GP 61
20 樓 K.N.Kamui gwtfm1234
GP6 BP-
小分享一下目前已入手的

黑武士4PRO
目前主力,使用上的手感跟按鍵判定沒甚麼問題。
比較明顯的缺點就是START跟SELECT的位置,還有那個沒什麼人想用的手機支架孔看起來很敗外觀,殼的材質感覺很容易髒,錯覺?
背鍵屬於最常被批評的一字排開的形狀,雖然我的手夠大,四顆背鍵都可以輕易按到,但我也想不到這種設計究竟是什麼人會想出來的。
還有那個跟八爪魚4通用的充電座,既沒自動啟停的功能,形狀也不貼合手把,也沒有為2.4G接收器做收納倉空間,價格也不算便宜。
目前正在等第三方能夠量產形狀更貼合且更便宜的充電底座。

鯤鵬40
第一支入手,ABXY和十字鍵的鍵程反饋我是覺得做得比黑武士4PRO還好一點點。
搖桿使用上我自己的感想是沒有黑武士4PRO那麼精準。
外觀只有白色,不太合我意,START跟SELECT的位置我覺得比黑武士4PRO還要更容易卡到搖桿(為了給LOGO燈讓出一個空間但是LOGO燈本身也醜)
我這支的左搖桿阻尼環有個小問題,疑似有公差很容易在稍微用點力推到底會有異響,拆開確認是阻尼環會微微晃動撞到上蓋殼產生的。
搖桿堆到底的聲音很清脆(可能過於清脆)
(之前買的時候問客服以後會不會出底座,客服說已經在規劃中了,等了好久欸,好像終於出了,不過我還沒入手)

風行者2PRO
搖桿的手感沒有想像中好不過算是很OK的。
不過這支我現在是完全收起來的,對我來說有兩個大問題。
扳機切換的開關做在扳機鍵上,本來以為這個設計挺好的,結果上手後發現,
很難切,我寧願把它切回去線性扳機我也這輩子都不會再去碰那個開關。
十字鍵上浮超嚴重,我感覺像在按單眼相機的快門一樣,按下去一小段後再用力才會觸發輕觸開關,手感及其詭異,拆開後發現十字鍵圓盤底下是有彈簧的,把那個彈簧拿掉之後組裝回去再試試看手感,十字鍵就比較接近正常手把該有的樣子了。(然後我就把彈簧丟了)
(不過這應該是這三把裡面充電底座做最好的)

以上都是淘寶購買
我相信看到黑武士4PRO的價差應該不太會有人會選擇代理
6
-
未登入的勇者,要加入 37 樓的討論嗎?
板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