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耳機心得文算是五虎之一阿頭家訪的前導文,起因是另一個以K812報名家訪的燒友有天私訊跟我提到:
812:
812:
911大我印象中你之前好像有提過想去試expanse? 我聽完後覺得 有讚 但很難搞 |
911:
哦哦!對啊,阿頭報名參戰的耳機 |
正好阿頭的耳擴有點問題正在維修中,我想說既然沒在聽 那直接請他寄過來讓我聽看看好了。但後來才知道 他還有DAVE可以直推。。。。算了…反正就收到耳機了
動筆時我發現我好久沒有寫耳機心得文了
突然有種生疏感-.-
![]()
動筆時我發現我好久沒有寫耳機心得文了
突然有種生疏感-.-
DCA Expanse 未亡人♀律音靜謠
Dan Clark 專屬世界觀──未亡人
不是你各位常看的愛情動作文藝片那種未亡人形象,單純是指這個品牌因為音樂色彩通常較淡而自帶一份孤寂感。延伸之意是:Expanse(以下簡稱EXP)目前雖然是這牌耳機的最高階耳機,擁有該品牌耳機由史以來最上等的聲音細節,但我覺得她聽起來 仍然隱隱約約有「未亡人」的味道在。
「未亡人」世界觀
♀姬型耳機 分類的一個變化型,這類耳機會有「質」或「量」的上偏感。以這支耳機來說 低音域雖然一如品牌風格是相對清淡的低音呈現,但鮮明度極佳的低音形體,以及極具通透感和空氣感的高音也讓我印象深刻。
非為「歌姬」型
因為較缺少低音或是厚聲向量感上的潤飾感,在人聲演唱的方面,即使本身的細節很多但還是沒有歌姬型耳機那麼迷人的歌聲。更進一步來說 因為自帶有若干程度的「單薄感和孤寂感」,在特質上會比較像單樣樂器向的特質。
所謂的單一樂器向的說法,可以參考西木康智先生為歧路旅人2創作《盗賊ソローネのテーマ》這首的音樂的樂曲講解,我節錄重點部份:
在具體的編曲上,本曲的結構以弦樂為核心(如小提琴等弦樂器),但這次特意選用了小編制的弦樂組。通常,《歧路旅人》的弦樂編制為 8-6-4-3-2 (數字依序代表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與低音提琴的人數總計23人) 但這次則改為1-1-1-1-1 的編制。 這樣的變化帶來的效果是,樂器數量減少後,每件弦樂器的音色與表情變得更加清晰可辨。當演奏細節更為鮮明時,弦樂器透過琴弓摩擦琴弦所產生的音色質感也更加直接地傳達給聽眾。 (當樂手人數較多時,這些細微表情會變得較不明顯,但同時也能因集合而形成另一種獨特音色的魅力。) 這次的編曲特意保留了弦樂器特有的顫動與生澀,使之與索洛涅的故事產生共鳴。 如果你對歧路旅人2的音樂解說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這篇我正在進行的翻譯文 |
總的來說我想表達的是──EXP對我來說更傾向「單一」和「樂器特化」的聲音特質。
【單一】
如節錄裡所說:樂器數量減少後,每件弦樂器的音色與表情變得更加清晰可辨
【樂器特化】
則指「透過琴弓摩擦琴弦所產生的音色質感也更加直接地傳達給聽眾」
而很可惜的是「人聲」這個樂器它更像是濕式的聲音特質,在特性上自然與琴弓摩擦這種乾式聲特質不太一樣。雖然兩者中間還是會有一些能共存的區域,但在大方向上潤飾與清晰可辨之間會有一個平衡點在,並且相互之間彼消此長。
至於你覺得怎樣的平衡最好,這就要看你怎麼去拿捏軟硬體之間的平衡。
而以EXP的情況來看,我覺得她在初始值上更容易傾向清晰可辨這一方,但相對的就是會失去一些水份或是油脂上的潤飾感。
對!會有你剛剛一閃而過 油歌會不太油 的疑慮 畢竟它的聲音濕潤感確實比較乾
空間感
空間感
跟以往接觸到的耳機音場不太一樣,音場左右雖然有向外延伸之感,但主旋律(例如歌唱聲)比較貼臉 ,似乎不太有"前方遠處"這種概念。
空間感大部份的感覺是──
這樣的空間感呈現得很"新鮮" 會讓人想提一下但不致於會到很奇怪或不自然。
延伸來說的話,因為左右音場有向外透出感 所以音場我覺得足夠大會有寬闊感,但縱深上的深淺及遠近營造則比較淺平一些,聲音大部份的感覺是從頭前至頭內這段距離內傾,確實會少掉一些聲音從遠至近的強弱樂趣,但少掉的這些樂趣會改由環繞於頭中來作呈現。
嘛.......雖然有替代的東西端上來,但少掉的聽趣畢竟還是少掉了 你會懂我的意思
這樣的空間感呈現得很"新鮮" 會讓人想提一下但不致於會到很奇怪或不自然。
延伸來說的話,因為左右音場有向外透出感 所以音場我覺得足夠大會有寬闊感,但縱深上的深淺及遠近營造則比較淺平一些,聲音大部份的感覺是從頭前至頭內這段距離內傾,確實會少掉一些聲音從遠至近的強弱樂趣,但少掉的這些樂趣會改由環繞於頭中來作呈現。
嘛.......雖然有替代的東西端上來,但少掉的聽趣畢竟還是少掉了 你會懂我的意思
樂器
我覺得要分成兩個層面來看,一是聲音的細節──也就是清晰可辨這個面向上的細節。
這方面,個人的感覺是幹爆強!
她有非常優美強弱變化,比如連振動上的細緻感她都能做到非常有生命力的程度,同一個樂句或是演奏片段就是比其他耳機有更細膩的起伏感。而這一「更細膩的起伏感」則是音樂更有生命力的依據。
也因此我覺得在技巧上的豐富性或是音色上生命力的呈現,她強得可怕。程度上比我目前所聽到的大烏SG、1266、D8000P(LTD)都要更強。但要特別說明一下,這裡的強是指細緻感上的強,就是連很小的起伏或是很細微的量感流動變化都能做到細膩的呈現。雖然這個地方的確很"強",但與我心目中的最高階的「強」──音樂性上的強 相比還是有所侷限,畢竟要構成音樂性上的強,實際上需要由更全面性的音響性共同支撐才有辦法達到。
另一層面則是指聲音的音色,這裡對我而言會有褒貶不一之感。
主要是我覺得他的中高音-高音這段,比如鋼琴、顫音琴、吉他弦這類樂器聲經常帶有一股染色,的確!每一支耳機或每一對叭 或多或少都會有自己的染色,但我要說的是 我覺得EXP的染色,相對於那些"讓人覺得中性的耳機"來說都要更多。具體的情況是:
我覺得她有多去強調聲音亮度和光澤感 而讓有些聲音會有強度較高的明亮色澤,接著是尾音的部份,她在聲音的尾段的渙散感更大一點,她並不是以尖細感穿透出去做為收尾而是以渙發感擴散出去作為結束。而當強調金屬聲響+擴散出去兩者一起來的時候,因為片狀面積較大 大概就形成我所謂"音染"的來源。
接著我繼續觀察這個情況於是找到一個規律性:
例如撥奏、非為鼓的打擊樂器 這一類前強後弱的聲音,我很容易會覺得有個明亮染色。比如鋼琴、箏或是吉他這一類的樂器在特定的音域時就會有這個情況。
例如撥奏、非為鼓的打擊樂器 這一類前強後弱的聲音,我很容易會覺得有個明亮染色。比如鋼琴、箏或是吉他這一類的樂器在特定的音域時就會有這個情況。
但是當音樂換成「拉奏、吹奏」這種持續推進的聲音時,我則是較常讚嘆他的音色+細節之美(畢竟有更多剛剛所說的起伏感為其加持)特別是小號或長號這兩個樂器,我可以明白的說!EXP所呈現的這兩項樂器,是我目前所聽到詮釋得最好的耳機。
有一段時間我很想幫他取名為管樂最強!但後來聽到笛、排簫這類須帶有溫暖感和濕式感才能更好聽的木管樂器時又讓我退縮了,主要的原因是木管樂器的表達上就跟人聲演唱一樣,有時會因為缺少一些溫厚感和濕潤感而讓聲音有乾澀感或微怪感。
好吧!所以目前我只能說她是 銅管最強...(小號和長號)
順帶一提,比如像薩克斯風這類 外表是銅管但實際是木管的樂器在表現上如何?
我覺得跟木管樂器差不多,雖然在音響性(技巧性)上確實厲害,但在音色(音樂性)上的呈現就一般般。
說到底,即使她是「全未亡人體系」中的最強,但依然逃不出「未亡人」的架構。
我覺得跟木管樂器差不多,雖然在音響性(技巧性)上確實厲害,但在音色(音樂性)上的呈現就一般般。
說到底,即使她是「全未亡人體系」中的最強,但依然逃不出「未亡人」的架構。
因此細細的去觀察,還是能窺見她有一部份的情感仍然被冰凍中,至於是哪部份的情況?大致上是 熱情、開朗、SEXY…等這類比較彰顯型的情緒表達會比較冷感一點。
推力相關
推力相關
比如以我常聽的Z1R音量當準則,這個音量切換至EXP = 幾乎無聲,所以她是非常難驅動的耳機。可這裡有一個分歧:
物主阿頭或其他人,他們常一直跟我說EXP很難推好、很難搞
可是我實際玩下來後並沒有這樣的感覺,我覺得這隻耳機只是較吃驅動而已,但一經驅動後 我認為它的均衡感和全面感很好,並沒有"單就"某個頻段過份凹陷的情況,因此我不但覺得她不難搞,我甚至還覺得她的未來性超好!
總感
以上我雖然有提到她不少的缺點,但這些缺點是從一個「重來就沒有為她做過任何事」的系統上所發出的聲音,我因此認為,她不只到這裡而已,她還能更優美、更好聽。並且在判斷上覺得這些小缺點是有辦法修正的,所以就等她的主人 怎麼去融化她被冰凍的那些東西
讓她溼吧,阿頭!!
最後解釋一下律音靜謠這四個字:
「律音」指的是有條理感的聲音律動
「靜謠」則指沉靜氣質
而物主阿頭當初是這麼跟我形容這支耳機的:
911
對你來說Expanse是怎麼樣的一隻耳機 |
阿頭
中性,精準,乍看之下是不起眼的女孩子,但其實是出色的知性美女 聽久會比較能體會到她的那種慢性毒 |
以上
Close your eyes, keep silent Think about the reason you are born
閉上眼睛保持平靜 想想自己存在的信念
Look inward to learn the truth You're born to develop your soul
直視內心去了解埋藏在靈魂深處裡的真實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