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隨著Sonos系列產品已經在2024年被談下代理,代表台灣也正式邁入SONOS公司貨時代😊。尤其Sonos在去年也推出了最新的旗艦聲霸「Sonos Arc Ultra」,以單件9.1.4聲道之姿正加入了戰國時代的杜比全景聲聲霸市場! 尤其在體驗過「Sonos Arc」7.1.4全配之後,對Sonos在聲學上的表現印象深刻,不論是音樂,還是劇院效果,透過TruePlay的調校後在空間感與三頻力道都有很大的增益。 也因如此,「Sonos Arc Ultra」倒底又有哪些進境,就很值得盲狙先生進一步探究了!
█ 開箱與工藝
與其說工藝上有什麼創新,不如說「Sonos Arc Ultra」在工藝上如何將原本的優點做到最好。
▓ SONOS Arc Ultra
由於本體比「Sonos Arc」更寬,所以外包裝更長了,不過盒裝的風格的確與前作類似。
![]()
正面可以看到「Sonos Arc Ultra」的插畫。
![]()
盒裝採用上下蓋環保紙質,要先把兩側解鎖,方能開箱。
![]()
盒裝左右兩側有鎖定開關,照箭頭方向剝開綠色的紙板。
![]()
再把鎖頭往左往右扳開,就解鎖了。
![]()
如特寫,我習慣保留綠色的紙板,搬動聲霸時就很好用。
![]()
「Sonos Arc Ultra」的織布全身照。
![]()
拿走上蓋,可以看到聲霸本體用織布包覆,用「Arc Ultra」貼封。
![]()
本體右方特寫,可以看到右側的底座有鎖的凹槽,可以知道就算有上鎖,對再生硬紙板而言也是不能有大動作以免超出應力的承受。
![]()
左側特寫,可以看到上蓋還印著藍牙、無線與語音助理的圖示。這次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也加入了「藍牙連線」的功能。
![]()
第二層則是配件,從電源到連接線都裝在盒子裡。兩邊的紙盒只是支撐聲霸用,裡面沒有東西。
![]()
左邊的底座特寫。
![]()
開啟中央的配件盒,照例會有個「快速開始(Let's get started)」的紙卡。
![]()
可以看到原廠HDMI線、電源線與轉接頭。這次沒有再附光纖線囉,因為背板已經拿掉光纖支援了,這次就是純粹的電視eARC專用全景聲聲霸了。
![]()
撕掉封貼、打開織布,開始取出「Arc Ultra」本體。
![]()
利用織布的延展性,可以從兩邊稍微施力「解套」,就可以一次一邊把「Arc Ultra」露出。
![]()
來張全家福。
![]()
從底部端詳「Arc Ultra」,可以看到主板的空間更大。
![]()
除了自家的「Sound Motion」之外,實體上也搭配兩排低音反射口讓低音傳播更有效率。
![]()
左側低音反射口,可以看到壁掛鎖口。
![]()
上方的觸控按鈕做到極簡,只有播放相關觸控,電源也不用了。(有eARC與手機連動開關)
![]()
後方左側配有收音麥克風,語音助理也共用。
![]()
背面的接口也相對簡單,左右兩側則分別是HDMI與電源接口,正中央則配置藍牙、麥克風按鈕與網路接口。
![]()
迫不及待接上電源就先聽一下藍牙跟AIRPLAY2,不過還是用TREUPLAY調完音再聽比較正點喔!
▓ SONOS SUB 4
科瑞國際訂的Sonos Sub Gen4已經到了(搓手)
![]()
在頂部有著封條,撒開後就可以掀開了。
![]()
第一層掀蓋上就有提取重低音的圖示,很好懂。看得出這種中空對稱單體設計真的很易於搬運。
![]()
第一層是配件盒,裡面就是「快速開始」與「電源線」。
![]()
第一層紙模下方有圓孔,用手指就可以勾起紙模。請注意電源線是特規插頭,除非特意到電子器材行找到較短的插頭,不然一般電源線不是無法插入,就是插頭太長導致重低音無法站立。
![]()
黑色版就是用黑色織布,白色版就是白色織布。
![]()
還是一樣建議織布留起來,未來收納到箱子用。
![]()
中空的「手把區」裡有對稱的低音單體。
![]()
造型一如往昔,不過表面有作磨砂霧面處理,是與Gen2或Gen3不同之處。
![]()
Sub4底部,連腳座都有講究。由與表面有作霧面處理,所以橫著放也不容易產生刮痕,完全可以是家中的空間來做擺位調整。
![]()
▓ Era 300
同樣Sonos紙箱風格,左右兩側有解鎖開關。
![]()
側面的解鎖開關。
![]()
正面有Era300的電繪照。
![]()
開箱後很好拿取的紙模設計。
![]()
底部留有配件收納空間,上面先給一個「快速開始」。
![]()
下方就放著電源線,一樣也是特規造型。
![]()
開箱完畢,來個全家福。
![]()
Era300的頂部俯瞰,可以看到「SONOS」LOGO與面板垂直交錯,如果想要直立,只要跟支架搭配時轉一個方向也是可以做到。
![]()
上方的控制面板,一樣也是播放相關觸控,沒有電源按鈕了。
![]()
底部一樣配有電源接口與藍牙按鈕與USB TYPEC接口。USB接口無法外掛DAC輸出,但是可以當作類比輸入(3.5轉USB-C LINE IN),也可以當作網路串接用(需轉接)。
![]()
底部留有兩個懸掛孔,剛好店長也買了專用支架,待會可以用用看。
![]()
一對Era 300全家福,簡單明瞭。
█ 安裝與設定
「Arc Ultra」與「Sub 4」都很簡單,HDMI與電視對接,電源線插入,就完成。 但是Era 300專用支架可沒那麼容易,基本上建議兩人一起組裝會比較快。
![]()
首先把T型支架與Era300底部上鎖。
![]()
完成,可以發現就是對準底部那一對鎖孔上鎖。
![]()
再來就是與底座支架結合(底盤與支架已經鎖好)
![]()
可以看到電源線是穿過支架內的收納機制,要訣是留好跟Era300對接的足夠線長。
![]()
最後這一對終於也組裝完畢。(汗)等到Sub4白色版到貨老闆應該會換下黑色Sub4吧😁
![]()
█ 初步體驗
▓ 前作對比
體驗之前把店內的「Sonos Arc」拿來跟「Sonos Arc Ultra」做個對比,可以看到Ultra更高更大了,還有底座。
![]()
「Sonos Sub Gen4」與「Sonos Gen3」從外型幾乎看不出差異,只有烤漆與磨砂霧面、包裝的用色更為明亮,可以辨別出來😁。
![]()
在店內一樣可以TruePlay,各位可以參考拙作:Sonos Ray那篇的步驟,基本上是一樣的,本篇就不贅述。
[iframe]https://www.mobile01.com/widget.htm?mobile01=origin&f=348&t=7101834[/iframe]
😊 安裝Sonos S2 App😊 使用S2掃描加入Sonos Arc Ultra😊 加入Sonos Sub G4😊 加入Sonos Era300😊 等待各別加入後的韌體更新😊 定義為同一個群組「客廳」😊 進行TruePlay空間校正 |
這樣就可以開始享用7.1.4全景聲的表現啦!
▓ 網飛-驚天營救2
![]()
跟店內的85"電視連線(沒錯,最大的聲霸給最大的電視),打開「驚天營救2」裡的列車攻堅戰,我只能說「Arc Ultra」一定要跑完TruePlay!在廣大的展間仍能讓皇帝位保有一定的空間感與三頻穿透力,這一場攻堅戰真的是子彈亂舞,拳拳到肉,我跟老闆說試聽完滿意度一定高!!下單率Up!!
▓ Youtube Music-A Ha
![]()
本來想找JPOP的,不過非本家電視就直接取材跳出來的KPOP音樂,剛好孝琳的「A-Ha」不僅歌曲動態佳,舞也跳得好,順便讓老闆吃個冰淇淋,就點出來播放了😁。 大尺寸加上上混7.1.4聲道,整體樂聲不僅低音力道猛,三頻調和而優美,看完老闆就收到播放清單啦!哈哈! 至於Airplay2則是透過iPhone串流連線到「Sonos Arc Ultra」播放音樂,一邊拍Sonos Ray開箱,假日午後的悠閒感就出來了,舒服。
█ 結語
這次可以說是「Sonos嘗鮮之旅」的下篇,就2024年發表的「Sonos Arc Ultra」全配做初步的開箱跟體驗。
![]()
整體來說透過S2 App,所有無線喇叭都可以快速加入群組(客廳),安裝容易,專用腳架也很穩固,Trueplay調音過程也有充分的圖卡說明,對入門用戶來講並不困難。任何在官網發布的創新技術透過劇院與音樂播放都可以直接感受,沒有繁複的設定。 就算用老闆店內的OO大寬頻WIFI都可以順暢連線,Sonos S2 App算是過關了。😊 接下來還有更多「Sonos Arc Ultra」大全配的各種體驗分享,敬請大家期待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