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拖稿了,因為在煲機突破20小時後,低頻整個暈開音場也變得更寬鬆一些,讓我必須重新思考跟試聽整體聽感,所以多花了一個晚上,那我們開始吧。
在談聽感前得先聊一下甚麼是「靜電味」,聲音是靠震膜做往復運動推動空氣產生聲音,麥克風接收空氣振動轉成電平訊號,單體就是要把電平訊號轉回空氣振動,只要震膜能百分之百模仿訊號移動就不會有失真了嘛,但這時候牛頓三大難題就來搗蛋,必須要克服震膜的慣性,導致動圈單體聲音有種累贅感,像被彈簧拉住,而靜電單體的震膜極薄加上高電壓驅動,讓慣性非常容易克服,聲音更加自然貼近真實的聲音,但相對的缺乏了動圈的低頻音壓,因此鳳凰座有加了一組動圈彌補,讓這附耳機三頻極度寬裕,自然無累贅的聲音就是所謂的「靜電味」。
這附耳機的表現大致上跟其包裝盒上寫得差不多,豐富的低頻、不會刺耳的高頻,但中頻薄了一些,讓人聲少了些厚度,或許在鐵三角的荼毒下我對人聲的要求相對較高;
音場方面已經打到一些封閉耳罩,而解析度方面在雙靜電加持下沒有動圈能比下它,在聽大編制交響樂,其細膩程度真的是原音呈現,音場加解析度的綜合表現只有音響才能比下去。
上次讓我如此驚豔的耳機是鐵三角的旗艦ADX-5000,仔細回憶其實兩附走向還蠻接近的,及寬裕的三頻,跟嚇死人的解析度,同時又有相同的缺陷,人聲表現欠佳,也許這就是為什麼鐵三角選擇犧牲低頻來成就女毒的特色,當我用鳳凰座聽人聲流行樂,背後的樂器常常亮過人聲,使人無法專注於歌手的唱聲,注意我用的是「亮」而非「蓋」,這也是它的特色低頻再多永遠不會把中高頻「蓋」下去,這項優點在電子樂更是顯著,或許你會以為解析度高的電子樂不會吵死嗎?或許因為電子樂是直接以電平訊號收音,普通動圈沒辦法應付這種非自然聲,但靜電單體卻處理的相當自然我也是意料之外。
總結上述內容,這附耳機以純樂器為主力,大編制交響樂及爵士樂等著重三頻解析度及音場,豐富的細節及聲音的結像讓我莫名其妙地把貝多芬五號全部聽完;電子樂,這會顛覆你對它就只是咚咚咚的印象;流行樂就不太推薦,人聲常常被伴奏群「亮」過去,真的想聽就必須要靠前級還有換線換耳塞來調音。
現在就來看前級的表現,首先ZX300:
用轉接線插4.4平衡,在無增益下音量得拉到90格,高增益70格,沒有推力不足的情況,ZX300主要集中在人聲跟低頻的表現,在鳳凰座的表現下,人聲跟樂隊勉強站在同一線,但豐富的低頻很快就搶走你的耳光,要讓這隻鳳凰唱歌不是那麼容易,換大編制貝多芬5號,拜那寬裕的三頻跟細膩的解析度,每把樂器的表現都完整展現,而音場也有出來,只是好像有點狹小,像拿手機看電影一樣,能看但用大螢幕會更棒,用這小機器要鳳凰座有好聲音真的不行,那該上大傢伙了。
audiolab M-DAC + 這台英國美聲,原本看上的是teac 的 UD-505,但試聽後被這台的音場吸引住了,儘管解析度小輸505,但整體表現確實是M-DAC + 得勝,蛤505 + 時鐘,買不起啦不用試了;
配上鳳凰座明顯將音場跟解析度顯著的提升,在電子樂的低頻變得相當Q彈,沒有像ZX300 缺乏細節而顯得僵硬,人聲方面在豐富的低頻及清晰的伴奏群就被擠到後面一點的位置,但不代表人聲就表現很差,其實仔細聽可以和退役的ATH-CKR100的人聲並駕齊驅,打到這我耳邊便傳出 花たん 唱的 歌に形はないけれど ,在僅有鋼琴跟小提琴伴奏下,人聲便清晰可見,相比於鐵三角微甜的調音,鳳凰座的人聲就相對直白了些,完全靠演唱者的表現來賦予感情,只能說它的低頻跟樂器的表顯比人聲來的突出。
再來自製的小管擴MINIQ-MKII:
在反覆試聽下我選擇使用最溫潤渾厚的配置:
WIMA MKS4 1uf 訊號交連,提升低頻的質量,並讓聲音活潑一點。
EPCOS Sikorel 470uf 輸出電容,這顆有不錯的音場,中下盤的音頻。
RIFA PEG124 4.7uf 並聯輸出電容,超補品,冷冽的高頻但卻有飄逸尾韻,還會把音場拉到正前方。
12AU7 前級真空管 便宜的長屏美國管。
SE5532AFE/883B Buffer op ,有著濃厚的中頻。
在這樣的配置聲音的厚度就顯現出來,人聲也在豐富的樂器中站出來,老實說有管機根本就不會再插DAC上的耳機孔,管機的溫潤是晶體機無法比擬的。
總結上述Astrotec Phoenix鳳凰座在寬裕的三頻能將純音樂做到原音重現的地步,聲音非常自然,但也因靜電單體的特性,聲音亮卻有些單薄,間接讓人聲在豐富的低頻跟聲樂擠到後方去,但別忘了先前提到的特點「亮」卻不會把它「蓋」下去,前級的配置勢必要挑溫潤厚聲的器材來彌補聲音的厚度,這附耳機真的要花心思下去搭配才不會讓聲音顯得太過自然,因而失去其音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