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怒月時提到另一本當時正在看的便是本書The Rediscovery of Man了,而它的知名度遠低於借用標題的新世紀福音戰士,但仍然高於怒月。至於我多次在書店找到本書并買下看完,但我買的仍然只是電子書,而怒月只是在圖書館檢索發現才借到的。
這作者史密斯Cordwainer Smith ,和宇宙戰士或月怒的作者同樣是美國軍旅出身的,而且還是二戰時在中國搞心理戰的。雖然作為作家知名度未能和海萊茵并論,但是因為官職和職務較高得多了。所以不能寫些太過敏感的題材,還是用多個不同筆名發表的。
這個在木馬文化的紙本書是兩册,總編幅看很長,但是完來只是22個短編組合成單行本,但是被能夠輯錄成書,是因為作者逝世後女兒(父親逝世才知道他的副業)集齊手稿。被發覺這部分作品都有個叫人類補完計劃的背景組織活躍著,并行有可以當作同一個時間軸的超未來科幻小說。
而實際沒有明顯的主線或中心思想,而時間應當用虛擬的二戰做引子,跳到本傳開始的數百年之後,而結局應當是一萬年後。
但是實際上那些不是宇宙世紀的GUNDAM ,完全可以當作單元或獨立故事欣賞,共同不過是有個人類補完計劃做背景。只有些不相連續的作品,是有共同的人物和明顯和前很多集相關,而中間隔很多集其他的故事,時間都過去千百年之後。
那麼看完根本不是庵野秀明,簡單說都是玄之又玄的黑色幽默喜劇,那像是今敏想要的風格:真的不沉悶更加治癒讀者的意味,感到經歷兩次大戰的人的想像,自己的治癒或者治療別人的。
所以都是些即使故事中仍然不知真假的敍事,但是細看仍然有紋有路所以可以識別那些是故事的真相(第一個故事在假託斯大林時代,一個科學家想進入別人的精神世界,結果進入自己的模擬現實的天堂而暈迷),滿滿的人情味和想像力,而不是有意把未來與現代或過去融合,但偏硬說要傳承現代文化。
這樣的好看的書當然要頂置了。
最後在怒月後再借到一部標題有些像美少女戰士和經典科幻小說,便是我看了再寫過的海伯利昂的系列的第三集安迪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