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臺灣海峽近期情勢變化(9月11日~9月20日),行為者為我國、中國大陸、美國等三方於臺灣西南海域及海峽中線進行各式活動,得參考以下之相關文章連結進行了解。
相關文章連結:
昨日(9月21日),中國大陸方面再度派出2架軍機於西南海域從事活動,基本上,根據本人連日之密切觀察,此一局面恐怕將成為常態性活動,軍事活動之規律化,儘管或可預期,但長此以往,唯恐「慣性思考」之累積,將導致軍事領導階層及相關人員之判斷逐漸麻痺,進而令應對之品質下降,係本人所不樂見之局面。關於對岸空軍之活動,如下圖所示。
圖1:國防部 即時軍事動態(9月22日)
此外,國防部方面表示,在「不升高衝突、不引發事端」之原則下,以「不挑釁、不怯敵」及「愈接近本島,愈積極處置」為原則,明確定義第一擊「自衛反擊權」之相關規定,重新律定海空軍各部隊「突發狀況處置作業規定」。
此一規定之明確化,填補過去在判斷中國大陸方面之活動時,特別是其行動對我方具有立即且可預見之危險時,得進行相關應變行動。然而,換言之,其所代表之意涵即是臺灣海峽之情勢,已然不容許灰色地帶之可能,過去以來所謂之「默契」,恐怕將在2020年代逐漸消逝。
因此,本人以為,除我國在電子情報偵測網之完善具有急迫性外,更重要的是必須讓民眾認知到臺海局勢之變化,並且應更加積極於全民國防之參與,若非如此,在現行狀態下,本人認為民眾對國防事務的無知及漠不關心,將有可能成為全民國防本身最大之破口。
網路連結:
1. 國防部 即時軍事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