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43
GP 3k

【心得】《芭比》這不是另一部有權的電影(有雷)

樓主 軍曹 keroro810503
GP2 BP-
大家好,我是一個人跟七位女性觀眾一起看《芭比》的軍曹,聽到我這麼說,證明了兩件事,一是我沒跟風,完全憑個人意志,二是沒有女性陪同,包括家人在內,我知道有的男性觀眾是被女方帶來看的,但他們不一定有興趣,我覺得很可惜,假如你被全片的粉紅氣息勸退,不妨換個角度看看,這是一部無論男女都能輕鬆享受的作品,那麼接下來進入影評時間。











以下影評討論為暴雷,還有我沒玩過芭比,有什麼講錯的地方還請見諒。


















打從看了《淑女鳥》,我就記住了葛莉塔•潔薇,這位從演員轉戰導演的新秀,目前推出的作品雖然不多,但都讓人驚豔,首度執導商業作品可說是相當成功,雖然說《芭比》首支預告惡搞了《2001:太空漫遊》,展示了史上第一個芭比,但說實在的我並無太大興趣,直到下一支預告的芭比樂園,又帶出了現實世界,越來越像人的芭比該如何生存?這可提起我的興趣了,於是乎我在早場買了票,在只有我一個男性觀眾的情況下看了《芭比》。

「芭比是玩具」這個概念從第一首歌就完整傳達,典型芭比起床,她的腳是踮著的,在沒有水的塑膠蓮蓬頭淋浴後,她從二樓優雅的飄到一樓,當然冰箱、吐司機、早餐全都是塑膠,接著就是跟每一位「芭比」說嗨,接連不斷的「嗨!芭比」聽的我雞皮疙瘩掉滿地,直到肯尼登場才中斷,而肯尼在芭比樂園的定位就是陪襯,甚至沒人知道他們住哪,整體而言樂園就是由芭比們維持的烏托邦,但她們其實就是玩具,所幸導演沒有試圖讓飾演芭比的演員有塑膠感,光想就覺得恐怖。

有人說男生看《芭比》會覺得被冒犯,我倒不這麼想,或許片中從肯尼視角表現出的男性刻板印象,是有些戲謔、嘲諷的意味,但作為男性又不禁自問,我們好像蠻常做這種看似體貼,實則尷尬到爆的行為,無論「不懂嗎?我教妳」或者是「妳不知道嗎?我跟妳講喔」,前者是自以為的體貼,後者是把別人沒興趣知道的知識硬塞給對方,當然我們不是肯尼,也不需要馬,但在男生獻殷勤之前,可否問問自己夠尊重對方嗎?

在芭比樂園每位芭比都有不同的身份,相比之下肯尼只是附屬品,是襯托芭比的物品,當然芭比娃娃本來就是這樣,但這也有點借古諷今,要知道在中世紀女人可是男人的財產,電影只是徹底發揮了換位思考的概念,肯尼到了現實世界發現了父權,帶到芭比樂園卻成為風潮,父權反而成為芭比們眼中的趣事,好像開啟了另一扇門,芭比輕而易舉的被父權所洗腦,那就像新型病毒般毫無防備的擴散,對芭比而言是危機,對肯尼來說則是轉機。

典型芭比前往現實世界本來是想修好自己,但在遭遇些許事件後她逐漸變的像人,雖然契機是她的主人葛洛莉無意間的創意揮灑,造成她有了「死亡」這個概念,也許那些「故障」反而讓自己更往人類接近,當肯尼征服了芭比樂園,自己的地位受到挑戰,芭比不再像過去那樣自信滿滿,她變的消極、且失去了芭比的美,但美是由誰定義的?美泰兒那群西裝筆挺、腦袋空空的高層?還是芭比自己?葛洛莉那番激勵喊話有點說教意味,但她說的不只是父權社會對女性的要求,也是在告訴女性們不必遵循那套標準而活,只有自己能決定自己的樣子,這也被拿來當作讓芭比們洗腦狀態的方法,說實在是老生常談,但放在本作很適合,還有紳士們別這麼好挑撥好嗎,得不到女孩的關注也不需要開打啊。

很意外我居然蠻喜歡肯尼的心境轉折,畢竟從一個陪襯品到成為受到尊重的男人,最後又回到那個渴望得到芭比關注的男孩,對肯尼而言芭比就是他的全世界,就算他征服芭比樂園又如何,肯尼依舊快樂不起來,可當芭比找到屬於她的方向,肯尼也需要,不必是「芭比與肯尼」,只要「肯尼」就好,看著眾肯尼鼓舞肯尼振作,莫名的有點感動,改變不會馬上成真,至少從今以後肯尼會找到自己的定位,畢竟美泰兒也賺了不少,那間什麼道館全名到底怎麼唸?

最後典型芭比在芭比創造者羅絲•韓德勒的魂魄帶領下離開了芭比樂園,她向羅絲請求許可,這大概是所有尋找造物主的角色們最想做的事吧,然而大部份情況是悲劇,但芭比的運氣還不錯,造物者是她心目中的樣子,這段劇情搭配上怪奇比莉演唱的主題曲《What Was I Made For? 》特別的有感,這首曲子完整訴說著芭比的心境,可惜的是電影沒把歌詞打出來,讓芭比轉化為人的唯美畫面少了點感動。

因為「芭本海默」的宣傳方式讓《芭比》的票房衝破10億,正如主角同時也是製片人的瑪格羅比最初的預測,而目前也來到12億了,當然另一邊《奧本海默》又是不一樣的情況,不光是電影本身,連影評都不是普通的難寫,就請大家再等等吧,那麼心得分享至此,我們下部電影見。
2
-
未登入的勇者,要加入 2 樓的討論嗎?
板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