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個前提吧,健康飲食/減肥飲食是不衝突的事情,我自己的飲食也有在注意健康
網路上可以查到人一天建議攝取的養分,基本上1200kcal以內綽綽有餘
我會教如何減肥、如何避免肌肉流失,但是我不會教你如何吃得健康,那是一個完全不同的課題
建議攝取熱量內,你要吃得很健康,還是吃得很不健康,你都會瘦下來,只是吃得很不健康可能會導致你有一些額外的身體問題
但那並不是因為你減肥而造成的,而是因為你吃的很不健康。
總之,先上圖(懶得看圖的可以跳過,有重點文字)
(這張被教練畫成鬼畫符77777)
09/21 78.2kg 骨骼肌重32.3 體脂肪重21.3 體脂27.2%
10/30 73.6kg 骨骼肌重32.0 體脂肪重17.0 體脂23.2
11/30 69.9kg 骨骼肌重31.6 體脂肪重14.1 體脂20.1%
大體上減的速度差不多,第一次測跟第二次測差了40天,所以看起來比2~3之間多很多,以日為單位其實滿接近的
先做個我個人的科學概念
[該怎麼增肌、減脂,不同年代都有不同的答案,網路上也有眾多的說詞,科技、科學、醫學一直都在進步,所以才會有很多以前的觀念被推翻。
或許我的觀念在5、10、20年後的人看起來是錯誤的,但是至少不要去執行已經知道是錯誤的觀念]
OK,開始吧
首先,先說說我的生活型態改變
1我報了健身房(沒有葉佩)
2我控制了飲食
當然,如果有點減肥觀念的人,都會知道減肥重點就是這兩點
但是呢,很多人都有個很大的誤會,就是以為[運動比飲食更重要]
如果是發育期的孩子(20歲以下),我個人不建議從飲食上做減肥,畢竟你還在發育
但如果你已經過了發育期了,那麼飲食多半是大於運動的
運動跟飲食分別代表了減肥的什麼部分?
運動:消耗熱量
飲食:熱量攝取
而減肥的飲食,一定是朝著減少飲食的方向,所以飲食就是減少熱量攝取
所以飲食跟運動,是完全不同的事情,一個是攝取熱量,一個是消耗熱量
這也是很多人減肥卡關的一大理由,運動了就吃了更多
你把運動的熱量都吃回來了,怎麼會瘦呢?
那麼,運動跟控制飲食哪個容易?我拿一碗白飯做舉例
一碗白飯熱量約250~300kcal,肥宅的運動能力,半小時約200kcal
(我自己半小時約240~270,最高是283,不過這是已經運動兩個月的情形)
也就是說,你去認真地跑步,跑了30分鐘,跑到滿身大汗,都比不上少吃一碗白飯
除非你本身運動能力不錯,不過我想這類的人多半沒有減肥困擾吧
外面一盤炒麵動輒700.800kcal,再加上一杯含糖飲料300kcal,而別人減肥餐2顆蘋果100kcal,你要去跑步4.5個小時,跑4.5小時痛苦,還是只吃兩顆蘋果痛苦,應該是很好比較出來的
BUT
我不推薦仙女餐,主要是跟肌肉量有關係,我之後會比較詳細的解釋
如果你並不在意肌肉量,那麼仙女餐是你的最優質選擇(X)
參考了很多資料後,仙女餐還是不建議,肌肉量降低的速度有點超乎我的想像
為了健康著想,即便你沒有打算成為肌肉巨巨,維持一個健康人的肌肉量,也是必須的
而飲食方面呢,先講講
如何選擇飲食
Google
你跟我都不是營養師,面對各式各樣的食材,什麼熱量高什麼熱量低,一開始哪會知道
所以唯一解就是每次要吃啥都Google一下,大概查個1個月你就心裡有個底什麼東西熱量高,什麼東西熱量低了
不過呢,我可以點出一些滿重點的東西
(P.S.熱量高不代表不能吃,而是不能過量。
如果妳為了健康,必須吃什麼高熱量的食品,大部分的高熱量健康食品,其實一天建議攝取量都不高,適量攝取是非常OK的,但還請記得要把熱量算進去,即便他是健康食品)
1除了餐廳,大部分的食物都有標示熱量,請注意看熱量,尤其是飲品
一餐建議攝取熱量不超過500kcal,一日建議攝取熱量不超過1500kcal,一天要吃1餐還是3餐,我個人查了很多很多資料後的結論是,幾乎沒差,不是重點。
總熱量還是比較重要的數據,但是我個人目前是保持一天兩餐。
2沒標示熱量的,就有請Google大神,查不清就別吃
那種熱量不清楚的東西,你只有當下的爽快,虛假的心意(應該沒那麼肥啦)
還有進到你肚子的熱量。
除非你已經能大概大概的抓出熱量,不然不要欺騙你自己。
3能的話戒掉飲料,不能的話飲品類兩大地雷,一個是奶類,一個是糖
我曾經是喝了好幾年全糖的人,我大學時期每天2杯700c.c.半糖起跳,我知道糖跟吸毒一樣,不是說戒就戒的,所以糖以減低分量為前提,例如你原本喝全糖,那就改喝半糖,喝半糖改微糖這樣
但是奶類中毒的人我是沒有聽過啦。
飲料,不論是奶粉泡的,還是鮮奶泡的,都是熱量炸彈,紅茶、綠茶、咖啡,基本上不加糖熱量趨近為0
而鮮奶有多肥?平均100ml有60kcal上下,假如你的飲料有1/3杯是鮮奶,那光是鮮奶就佔了200kcal了,他才是飲料界的熱量之王
而60kcal/100ml究竟有多肥?肥宅快樂水-可樂,都才50初,這樣知道多肥了吧?
推薦一個我很愛喝的飲料
[茶裏王白毫烏龍]
一份600c.c才104kcal,味道好喝,甜度不會太甜,但是又不會苦苦的,價格比起手搖杯更是親民
最大的缺點就是廠商沒有找我葉佩。
4飲料熱量高,湯的熱量也不低好嗎?
看料理方式,但是台灣人的湯嘛......多半上面都浮著一層名為罪惡的油脂
不要因為湯看起來就像水一樣,就覺得他沒有熱量,就從熱量計算上刪除
除非湯是你自己料理的,你很清楚你加了什麼材料,不然湯跟飲料都是少喝為上的
如何運動
健身房一個月900塊,包水、包洗、包冷氣。
值不值得,看人。
我個人曾經嘗試用跑步減肥,結論是我忍受不住無聊。
至少我在健身房上騎腳踏車,我可以一邊看看巴哈動畫瘋,做一個優質的肥宅
(另外,根據我的觀察,健身房最多人看的節目為海賊王,其次綜藝節目,再來是手機、平板的Netflix)
若不要去健身房,免錢的像是跑步、騎車都是好選擇(雖然我覺得騎車要花錢啦...)
跳繩絕對是個良好的運動,但是各位肥宅請不要考慮,因為你跳不了幾分鐘的
(我家現在就有一條跳繩躺在抽屜裡哭)
其他的像是自己買跑步機、腳踏車機...之類的,只要能夠持之以恆的,都是很不錯的
跑步消耗多少熱量,騎車消耗多少熱量,並不是時間到了你就OK,而是強度要夠
我自己去操場跑步過一段時間,一堆人根本是用走的,或者那種小碎步跑跑跑,跑個10分鐘汗沒有流兩滴
健身房也沒有比較好,我腳踝受傷過所以比起跑步機,比較喜歡騎腳踏車機
我自己從開始騎平均7kcal/min維持20~30分鐘,到現在8.5kcal/min可以維持1hr
我自己觀察,8成的人,連6kcal/min都到不了,也就是半小時180kcal都不到
拜託,真正的運動,只要5分鐘就會開始流汗,30分鐘肯定是衣服濕搭搭得令你很不舒服
更是偶爾就能看到一些胖子,3kcal/min都可以,30分鐘連一杯白毫烏龍都踩不掉,WTF
健身房的一大好處,就是那些器材都會顯示你平均消耗熱量,還有可以測你的心跳數
(心跳建議130起跳,150~160運動效果很不錯,170個人覺得算有點操了)
並且可以看到你的卡路里消耗,讓你知道自己究竟有沒有好好地在運動
尤其我個人是屬於喜歡追著數字跑,看到數字變高會有成就感的人
從7kcal/min到現在,我可以9.4kcal/min (30分鐘),這對我而言是很大的成就感
而在外跑步,像腳踏車要比較專業就要去弄個測車速的,挑選路段,而跑步選操場比較輕鬆,手機都有APP可以測你的均速為多少,自己上網查都可以查到多少均速才行
當然,每個人身體狀況不一樣,像我腳踝不好,我去跑步的話比起累,我的腳會先受不了,所以我是腳踏車>>>跑步,沒有最好的運動項目,選擇自己願意長期做的運動項目才是重點
而如果你沒辦法有效的抓到自己的心跳、運動速度,最好的方式就是,運動30分鐘,你至少要是滿身大汗。
再來是運動該多頻繁,我的答案是
可以讓你長期維持的,就是最好的頻率
也看過那種,運動一開始就給自己一個課題,要自己跑1hr,10km什麼的,然後半個月、一個月過去後,問他怎麼不跑了,一臉心死的表情看著你說:[減肥太痛苦了,我放棄]
我自己現在是每2天去一次健身房,一個月約15天。
我的有氧都是選擇腳踏車,做多久看身體狀況,覺得好就多騎一點,覺得差就早點休息
拜託,千萬千萬不要,設一個讓自己覺得非常痛苦的運動
我自己初期平均上一次健身房消耗250~300kcal,現在約為600~700kcal(時間跟強度都拉上來了)
我也是慢慢地增強強度,才持續地做著,請不要勉強自己。
運動沒有一定要消耗掉多少熱量,運動只是製造熱量消耗的手段而已,消耗100kcal也是消耗,消耗2000kcal也是消耗,不運動減肥成功的案例也非常多。
當然,運動還能帶來其他好處,例如增加心肺能力、讓身材更好看、增加肌肉、增加基礎代謝讓自己一天可以吃更多......其他很多的優點
但這文章的目的是減肥,所以我把重點放在減肥,其他更多的優點,就給大家自己研究研究了。
關於肌肉量
其實肥胖的人,多半肌肉量都不會太少,因為你的身體要負擔你那胖胖的身體
以減肥的角度來說,很多人減肥後,會遇到一個大問題,就是自己肌肉量降低了
減肥不外乎兩種理由,讓自己更好看,或者健康
但不論是哪一個,肌肉量降低都並不是很好的狀況
除非你想要很速成的減肥效果,不然維持肌肉量,是一個值得你關注的課題
如我自己的狀況,我頭40天降了0.3kg的肌肉量,我後30天降了0.4kg的肌肉量
直接開門見山地說,要保持肌肉量,就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
該攝取多少呢?網路上有公式,但我以自己身體的測驗來說,我覺得並不太準
網路上多半建議吃到體重*1.2~1.5的蛋白質,有重訓要到體重*1.8~2.0
也就是說,假如我70kg,我不重訓該攝取84~105g蛋白質
我有重訓的話,我該攝取126~140g蛋白質
我頭40天是喝豆漿,營養成分4.6g/100ml的蛋白質,平均一日1000c.c.
也就是每日特地為了補充蛋白質的餐點,只有46g
而我40天降了0.1kg的肌肉量
我後30天是吃雞胸肉,營養成分30g/100g的蛋白質,我平均一日300g雞胸肉
也就是每日特地為了補充蛋白質的餐點,有90g
而我30天降了0.4kg的肌肉量
各位注意到了,我攝取的蛋白質變高了,但我肌肉量掉得更快。
那其中差異是什麼?
答案是,我頭40天有重訓,後30天沒有。
網路上可以找到相關的資訊,我就白話直接地說結論
攝取蛋白質可以維持肌肉,但是要增加肌肉,就要重訓+攝取蛋白質
當然,所謂重訓不一定只在健身房裡,在家裡做伏地挺身,仰臥起坐,買個啞鈴舉,都可以
只是你鍛鍊什麼部位,身體就會以那個部位為目標做主要的增肌。
對於每日該攝取多少蛋白質,其實從相關文獻看起來,是效率問題
每天攝取40g跟120g的效果沒有差到3倍之大,就幾%的差距而已
只是若完全不攝取蛋白質,那肯定是會降低肌肉量的
這方面我並不是專家,除了拿自己做人體實驗以外,我也沒有更多數據支持
所以我只說肯定的就是,要維持肌肉量要攝取蛋白質,要增加就要重訓
至於量多少,就讓各位自己選擇更優質完整的相關介紹了
那有哪些高CP值的蛋白質呢?以價錢來說
1高蛋白
2雞胸肉
3豆漿
4蛋
這些都是有著不錯的蛋白質來源,但是3/4號選手是有缺點的
豆漿熱量平均都在38kcal/100ml起跳,高的可以到45以上
蛋一顆約70kcal,看似不高,可是蛋一顆提供7~8g的蛋白質而已
假若你要吃到跟雞胸肉一樣90g蛋白質,你要吃下700kcal的蛋,這熱量對減肥而言是超高的
(膽固醇一事,YT搜尋膽固醇,吃的膽固醇跟人體的膽固醇是兩回事情啦)
高蛋白就是蛋白質的精華,缺點就是有些人覺得很難喝,還有便宜的話多半一次要買很大量
而雞胸肉是自己下廚麻煩,怕吃膩。優點則是他是這裡面最適合取代正餐的,有飽足感,熱量也還可以接受
還有其他攝取蛋白質的方式,以上4種是我查到在價位上CP值比較符合的,對照自己喜歡的飲食方式與條件,去做選擇,混合也可以
如果有其他想要攝取的蛋白質管道,也都可以查查看,網路上基本都有資料
對了,適量的補充碳水化合物也對維持肌肉很重要,只有蛋白質是不行的
最後的結尾,我的飲食規劃中呢,晚餐是不可控的,都是由母親大人親自下廚
而其中分量嘛......
約700~800kcal不等,簡單來說就是絕對不少於外面一份便當。
而這樣的情形下,我平均一週也瘦了快1kg,相信有查過跟減肥相關資訊的人,肯定看過更多1週減超過1kg的紀錄,而且還減得很健康
所以相信如果可以自由控制飲食的人,肯定能夠更接近自己的減肥目標
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邊是我自己的小小抱怨,畢竟自己是個化材系的,對於[加工食品]的概念,感到滿無奈的
教育部國語辭典的加工定義
將成品或半成品再加以製造,使它成為新的或更精美的產品
所以其實單純只是把食物拿去加熱,也是加工的一種
那麼加熱過的雞肉,跟沒加熱過的雞熱,哪個比較健康?
肯定是加熱過的阿。理由是因為,加熱這個加工過程,目的是為了殺菌
而目前普遍的[加工食品]都是為了讓食物更好吃
添加了油鹽糖等等調味劑,把食物拿去沾地瓜粉油炸,油炸的那層皮又是澱粉又吸了很多油
那當然是熱量超高的。
也有人會說[原型食物]比較健康,那把菜切一切拿去炒,比直接還不健康嗎?
像是給1歲以下的嬰兒喝奶粉泡的奶,而不會喝鮮奶
奶粉也是鮮奶的加工品阿,但是我相信任何醫生、資訊都會要你別讓1歲以下的孩子喝鮮奶
因為奶粉製造的目的就是減去嬰兒不適合吸收的成分,只吸收重點的內容
奶粉肯定一點都不原型的牛奶啊。
豆漿的原型是豆子,也完全不像吧,豆漿還是很健康啊。
所以重點是......這樣加工的過程,是為了什麼目的?
為了殺菌(食物加熱)、為了濃縮(高蛋白)等目的的加工,多半都是不影響健康的
甚至對健康有幫助的
並不是這個食物長成的跟原本不一樣,他就是不好的食品。
所以給我來說,我會說[沒調味的食品多半都比較健康]
有問題的是[調味]這道加工手續,而不是所有加工手續。
不過這只是一個化材系的小小抱怨,跟減肥一點關係都沒有,哈哈。
(化學相關科系出名的小地雷--這個食物[不含化學成分]......
看不懂的人可以拿去google就有很多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