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哲(右3)出席洪申翰(左2)舉行的氣候變遷危機記者會。曾盈瑜攝
2020/11/30
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今(30日)出席「科學家披露氣候變遷危機」記者會,媒體關切他對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的看法,他說,今天討論的是全球暖化問題,不過他認為,「(美國準總統)拜登選上對人類將來是更有希望的,這是很重要的議題,(現任總統)川普不相信氣候暖化」。
李遠哲說,台灣人一直覺得川普保護台灣,覺得川普比較好,但對全世界來講,這不一定。人類面對全球暖化問題,這會全盤帶給人類最大的傷害,「川普對全世界是一個災難」,不相信全球暖化,退出很多國際組織。而拜登了解氣候變遷的重要性,會採取行動,回到COP21的組織裡,這是好事。
李遠哲也認為,台灣政府與美國兩個黨都應該有交往才對,美國究竟是川普還是拜登當家,對美中關係影響不是那麼大,因為美國一個國家政策的調整,不那麼快、那麼容易,畢竟美國還有參議院、眾議院。他也以自身經驗為例表示,自己在美國多年,他自己支持民主黨,但他三次受總統邀請到訪白宮,卻都是共和黨(發出邀請)。
國內面臨56年來最嚴峻乾旱,農委會日前正式宣布明年嘉南一期稻作區停灌,民進黨立委洪申翰今邀李遠哲等科學家舉行記者會,強調氣候變遷的嚴重性,李遠哲說,全球暖化不是即將發生,而是已經降臨,熱浪或缺水、洪水、森林大火,都已經降臨,現在的人能為後人所做的,已經不是防堵,而是「別讓事情變得太壞」。
台大風險政策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說,台灣的社會動能太慢,呼籲總統蔡英文提出綠色新政的架構,盤點碳排放與相關的政策法規治理工具,進行去碳的情境評估,以幫助台灣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自然、社會的衝擊。
洪申翰則提醒,過去只要談氣候變遷就會有人跳出來說要核電,但核電因為很昂貴、興建時間很長,早已被放到很末端,希望台灣之後討論氣候變遷時,不要又陷入「要不要核能」的問題,這只是模糊焦點的假議題。
他也預告,接下來會推出一波波行動,包括法案、政策,必須把氣候政策補破網。洪申翰強調,台灣在疫情上獲得極大稱許,相信台灣在氣候上也有機會成為國際典範。相信只是有沒有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差別。(曾盈瑜/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