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英國科學家拉塞福以α粒子撞擊極薄的金箔後,發現絕大部分的α粒子穿透金箔而不偏折,少數α粒子發生較大角度的偏折,僅極少數的α粒子反向彈回。 因此,拉塞福根據實驗結果預測,原子中心應有一個體積極小且帶正電的原子核,整個原子的質量大部分集中於此核,核外絕大部分空間散布著質量極輕的電子,電子如行星繞日般繞核旋轉。↑一名女子認為現今高中化學過於艱澀而眼冒金星,眼冒金星的運行軌道恰與拉塞福原子模型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