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一篇討論串,覺得三立撰寫新聞的表達方式嚇死人
「6地置產+買入部分總價超過1億7千萬元」
另一篇自由時報寫的也是報喜不報憂。明明同一場記者會購屋過程有賺有賠
賠的都裝沒聽到,只提供片段的資訊
應該會有人在下面回覆舔共支那、韓粉、親中賣台尛的
不是,大哥你聽我說,每個人都會有立場,重點是論述的內容
我也買不起房子啦,「庶民」說文解字每個人見解不同
當然可以覺得感受落差很大
無法直接看,請點標題03:13分開始
跟大家說「投不下國民黨可以投民眾黨」的張善政算不算庶民
庶民要怎麼定義,可以聽聽看。能拿幾百萬出來選總統的韓國瑜會多窮?
一直講7200萬7200萬講到最後變成1億7千萬元有夠誇張的
6地置產不是同時出手&擁有。投資理財是個過程
最後是付了頭期款1800萬但繳不起房貸賠400多萬賣掉
台肥的2成借貸,是基於當初合約就是說7成借貸
但因政策情況改變,許多買賣雙方達成的共識
真有不法也是台肥方的財務處理方法有問題
我最喜歡拿俗稱「阿北」的柯文哲比喻了
大家覺得柯文哲很平易近人吧,他背景可能比韓國瑜還有錢
還不是騎腳踏車搭公車上班,幕的款也比韓國瑜多
仇富還是討厭韓國瑜,仇富炒房地產的話那不是更要討厭蔡英文
主觀感受是一回事,客觀事實更重要,並列比較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