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系顯卡剛出的時候沒有想過會有京東啟動潮,那時我跟朋友吐槽為什麼只有他們跑過來買我們也該跑過去阿
結果隨著各種大禮包、黃牛與漲價...也真的變成我們跑過去買了,挺繃不住的(有一些人跑去買合理但海量個案就...哇塞

首先為什麼會是筆電?
當然是因為用的到
這是我最常用筆電的場景,躺在床上用。雖然我有一台還可以桌機(5700x3d+3080配上43吋的4K螢幕),但在床上用筆電仍然是一種我的選項。
拿個便攜桌子,開啟筆電處理簡單的事情或者就打遊戲,尤其生在冬天
…棉被外冷到北邊,處理完一天的工作我已經沒有勇氣面對寒冷只想洗完澡往被子裡鑽。
再者就是一些比較輕鬆或者愜意的聚會,把筆電帶到客廳還是屋頂
既能繼續看新聞與打點遊戲也能有一搭沒要搭的跟人互動。
眾所皆知的事情是:筆電跟桌電是有效能差的,絕對實力上桌電幾乎是碾壓的存在
但筆電有其適配的環境:
一、便攜性:可以帶著走,但老實說要跑點效能的筆電其實不算好帶,本體+變壓器與滑鼠,重量其實跟當兵扛步槍差不多重了。
專門拿來處理文書的輕薄筆電效能通常不高,基本上就是奔者更輕更便捷的構想去設計,很難拿來打遊戲或跑高負載類應用(所以這個品類我跟他不熟)。
效能型與電競型筆電更多的便攜多是搬家換宿舍與連假要換家(?)時更方便帶走。
二、可收納:你不用特別準備一個空間(電腦桌)放筆電,用完就可以收起來。
對於有電腦需求但沒有意願或可以有多餘空間的人來說…筆電是比較好用的。
三、易展開:類似於第一點,但是是指一個空間內的移動。
像我可能在床上用、客廳用、頂樓用、書房用。
拿起來拔電源(也可能不拔)就可以換位了
當然一個專門使用環境桌子還是比較舒服的,但就是可選。
四、開機即用:對於很多人來說組電腦挺費力的,組機的零件有CPU、主機板、記憶體、顯示卡、硬碟、電源、機殼、螢幕、鍵盤...等可已自挑。
但整個機箱內的零件來看就有6個。換句話說要理解6種規格,你才能比較好的買硬體,而如果有狀況要跑保固,那也要找出是哪個硬體出問題,並自己去找對應的廠商反應
(要自己排查是哪一個或哪幾個零件有問題)。
而筆電不用,就賣你筆電的那個廠家。
不一定是好事...但就是簡單,買了開機完事,有毛病就跟誰賣誰保或著就換掉沒得糾結。
也不用裝機與灌系統,一來就有。
老實說不是所有人都會把一台電腦組起來與找問題。很多時候變出硬體來交叉除錯也有難度,這些技術本身就是一種能力。
這年頭筆電效能基本上沒有這麼羸弱,已經不是"1050電競筆電"那時候了。我很常說如果預算在3萬5以內要一台電腦那確實可以考慮一下筆電,就目前來說選個顯示晶片為30系、40系、50系的50或60(3050(相對不建議除非真便宜)、3060、4050、4060、5050(未出)、5060)
效能其實還可以,1080P打個3A遊戲是能流暢的
但預算是奔著四萬往上的那筆電的競爭力就會一路往下滑了,最主要的原因是筆電晶片的效能成長追不上價格成長了
因為筆電給電是有限制的,縱使高階模具往往也有雙晶片(cpu+gpu)250瓦的限制,然後因為散熱可能再壓功耗牆跟電壓牆上限,這時效能要跟桌機比肯定是打不過的。然而設計上花的錢可不會少,效能比不上定價也不會比桌機便宜。
除非你對上面敘述的便攜性與展開性有很強的需求(但往往是它可以,但你不一定要是僞需求;建議勿自己創造需求按須購買)要不然高預算下筆電針沒有競爭力
我是想得很明白我的需求所以桌機跟筆電都有。
再來聊聊為甚麼我會從中國買筆電了
因為很便宜,便宜到你會懷疑到底是誰被制裁?誰被貿易限制?的那種...
相對於顯卡那種價差不大(但他們不綁也有貨),筆電上兩岸價格是差得離譜
最簡單理解兩岸的價差:
一、同產品台灣大約先貴9000台幣(2000人民幣)上下
二、台灣能選的品牌與品項比較少
三、品項不但比較少也多是最高端的,傳統的、高階的台灣有賣,那一種看起來為了價格妥協一點或者比較有趣的筆電...不好意思台灣沒有
舉個實際狀況,我這次買的機械革命旗下產品-極光X(12800HX、4070)
我買的是比較高選配的版本(32GB、1TB;這裡加了500人民幣),總共花了5999人民幣(在台幣猛升的那兩天下單不到兩萬六台幣到手的;台幣沒猛升前其實我還在觀望。最後淘寶信用卡大概4.2結算的)
(編按:小抱怨,明明那兩天猛升匯率逼近到1:4.0X了QQ)
而台灣這邊呢?
一台4070筆電能找到的歷史最低價格是42400起(13620H+8G+1TB),現在能買得普遍要5萬2以上
對的,極端狀況下效能約略相等時價格直接差到一倍去了(兩岸價差、處理器老當益壯處理器(N-2;跟最新已經差了兩代)、二三線品牌、性價比模具...等)。
兩萬六在台灣4060筆電都不一定買的到...就挺好笑的。
但中國的筆電來台灣是不能直接用的,你得做一些適應與處理,暫且不談先來說說整個過程。
過程來挺簡單的,下載淘寶或京東辦好帳號基本上就能買了,對,就這麼簡單
只是有時候會被帳號不安全還什麼毛搞就是了
接下來就是看品項比較值得一提的就是淘寶有在發展台灣業務或著說台灣小包裹業務
…現在有99人民幣就免運費的服務(通常是海運)
你可以直接點那個,主要不是省運費,而是直接篩掉不寄台灣的(但也有沒掛99免運但最後能買的店家就是了)。
京東的話把地址先設定好寄不了的就會在購買頁面提示(好像也會搜不到,不是很確定)
阿...搜尋結果列表的價格可能是寫爽的,類似於蝦皮顯示商品價格很便宜
但是點進去是好幾種商品,搜尋結果顯示的是裡面品項最低價
還有圖片綠底白字說有國補的看看就好,那跟台灣沒關係。那中國的國家補貼政策台灣人吃不到,除非你能找到願意幫你寄台灣又自己不用補貼買東西的中國人。
變成覺得可以買地品項都要點進去看比較準,至少要看價格(京東好一點,基本上是同一台筆電
只是晶片或小差異產生的不同機型,淘寶很多是全混在一起的多品項...甚至可以是跨年代的一起賣)
再來我在下單的時候有遇到不給我付款的狀況,說交易繁忙請稍後再試,後來找朋友大哥幫我付錢,填我的身分證、地址與電話過EZ Way
我再轉帳給朋友來交易成功的
(我不太確定是真繁忙還是其他原因,因為我買其他東西的時候沒有遇過)
喔對了...如果怕抽稅,用手機下單的時候有一個尊榮服務選項22人民幣可選它服務之一是有稅包稅接下來就是等淘寶通知或自己去EZWay看有沒有報關訊息,並且確認
再來就等筆電就到貨了
(對了家裡比較沒有人幫忙收貨的可能要選擇送便利商店會比較方便一點)
(但我的感覺,真的是感覺。走便利商店比較會被抽稅)
簡單看一下長怎樣
送到後馬上開箱驗機
所有的東西:一箱內含泡棉保護的筆電、一個很爛但能用的雜牌滑鼠、一個很爛的滑鼠墊、一個很爛的手提式電腦包。恩...在我知道的筆電贈品這些真的是算爛的。但也是我買過最便宜的筆電就是了
(這台極光X的包裝真是五花八門...我網路上看到比較多的是一種有塑料握把的紙箱,但我這個是黑紙箱裝的)
筆電A面,闔蓋。對,髒污是我弄髒的,沒有業配我隨便拍。電源口、網口都在後面,還有外接螢幕用的迷你DP、Type C、HDMI。對了它上面有貼一層黑紙保護刮花
B面(螢幕)跟C面(鍵盤)。可以幾乎180度的轉軸。螢幕不是烙印,那是文章打到一半直接把螢幕調到罪暗補拍的結果,這台筆電的最暗亮度真的挺嘿。上方攝影機設有一個物理遮蔽蓋左關右開。C面跟A面一樣有黑紙保護,我也沒撕。然後沒有鍵盤指示燈,變成調整時顯示在螢幕上我比較不喜歡
。

橘色貼紙提示送office(雖然我重灌所以沒了)
接下來就來講講中國買的筆電會有的問題了
一、你一定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變壓器插座規格的問題,它會是八字頭的,但問題不大。
因為它是變壓器,現在變壓器為了全球適配幾乎都是通用規格了,只要是正常人類會用的交流電它都能依照需求轉換成對應筆電用的直流電
簡單講你只要有轉接插座頭就行,萬用轉B型大概是70塊錢,品項全一點的五金行問一下都有
八字頭插座頭
二、中國筆電鍵盤是不會有注音的,你必須要會盲打。
想要有注音高貴一點的方法是請人去雷刻,大概一千台幣就有人幫忙刻了(查到的)。
有沒有更便宜的處理方法?有的,兄弟有的,網路上有在賣鍵盤注音貼紙,一份十幾塊到幾十塊錢就有,自己買來貼
要再省…我也是看過有人用立可白自己寫就是了...
不是我,我盲打
三、微軟作業系統。中國區的微軟作業系統跟國際版略有區別,可以直接用但就是有差別。
主要在系統語言只能簡中(你是能打繁中的;鍵盤設定還是有包含注音的各種語言),各種網站程式也是看自己的語言設定。只是諸如:開始、設定、程式集...等作業系統的玩意...就都是簡中
語言列表唯一選擇只有簡中,不能修改。
然後就是AI,微軟表示自己限制了中國系統裡的AI應用。雖然這點非常的...隨便吧,Copilot有非常吸引人嗎?優先要選不都是ChatGPT、DeepSeek、GoogleGemini…之類的
然後Edge一打開微軟也是直接導入copilot問你要不要用,大概是出了中國網域微軟強推自己的AI中
...我的結論是其實我也不知道限制了啥.jpg
作業系統多少有一點不一樣,因此要不要重新灌看個人,不是不能用(原版的還說送你office套裝XD…反正我幾乎是拿到就重新灌了)
簡單說一定得買個轉接解決插座問題,很重要也很好解決。其餘的就是語言所產生的硬體與軟體適應問題,看要自適應還是找對應方法解決。要跨海買中國筆電請思考自己能不能解決或妥協。筆電漂過來不是只有保固麻煩所以乾脆當沒有而已。
說說效能
CPU上R23多核可以兩萬分
單核有1800分上下
3D MARK的
CPU分數跟顯卡分數分別是13463跟12884
換句話說它可以主流的桌面中低端處理器掰掰手腕的(I7、R7以下的;不太含)
這裡要強調不是說筆電就很猛,因為高階定位的(I7、I9、R7、R9)筆電就要開始大輸特輸了,但在中低端挑選的當的話...恩,真的還可以
另外有一些物理限制因素之類的(散熱),所以在效能預期上還是要比跑分分數減一點去看待,但底子就是有的
強調一下這是一台兩萬六不到的機器
而顯示晶片部分,4070筆電相當於桌面端4060的效能,就還是那句還可以
但老實說我其實會更推薦買4060的筆電就好。因為在它倆的效能其實差不到15%
4060Lap跑不動的4070Lap也跑不動,那現在價差大概2000台幣吧(?)
我會買4070Lap最主要原因其實就是貴一點但價差看著爽而已(O
回到處理器挑選,可以考慮AMD的或者也可以買intel13、14代的,我買12800HX這台是價格考量
AMD的處理器會更省,而intel13、14在網游、線上射擊那種高幀數的遊戲表現會比較好(雖然差距大概是跟GPU那樣:該跑不動的還是跑不動;也有人說影響很多)
但換較新處理器版本的筆電那原本4070降4060的價差又會被補回去就是
(編按:同方這種比較性價比的模具,有人在反應主機板的散熱比較差,南橋跟記憶體的溫度偏高,而AMD南橋晶片組說整合到處理器裡了,約等於發熱點都壓在散熱管下;我看監控數據...主機板監控溫度還真可能是最高的,有可能比GPU晶片熱,但沒到網傳的110度)
核顯意義不大,除非你真的不插電用,那可能會續行久一點...但你不插電用,電競筆電、效能型筆電是沒辦法全力跑的(我本來想說讓核顯來處理小黃鴨美滋滋,然而畫面有點抽象還是得用顯示晶片)(攤手
最後說一點重灌的心得吧
如果遇到BIOS更新結果BitLocker鎖定,問題在微軟,微軟覺得你得操作不安全幫你把電腦鎖了
通常是因為你有登錄微軟帳號,網路上有解法,別怕去找尋那24碼吧
重灌的時候建議斷網,因為微軟愈來愈機車了。它在我USB安裝好ISO檔要確認重灌後就問我金鑰...現在這麼積極了嗎?然後問完開始灌的畫面也還是在問金鑰...你TM不是問過了

你是否成為了正版軟體的受害者.JPG
雖然網路上有人推薦灌WIN10,然而我灌了驅動沒抓到。對的連網卡的都沒抓到,去官網抓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後來我接了手機網路,讓它自己一路更新回WIN11
而機械革命的驅動網站...一股戰錘40K的獸人感:俺尋思之力 的味道
驅動要找找的到,要裝也是能裝...就是頁面非常的簡潔,非常的想當然
樸實無華的驅動下載介面
產品分類到產品型號那一排是可以點的...請從左到右點過去不然就沒用
...真要我說有甚麼要裝的,可能就只有搜尋:电竞 去把電源選項實體控制鍵的使用權抓回來...其他的就不是很必要了,下載了還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