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瞜大家好我是牧書亞
今天自費購買來開箱的是技嘉 RTX4070 AERO OC 12G
影片中會介紹
- 開箱簡介
- 核心規格
- 散熱能力
- 理論跑分
- 遊戲表現
- 專業軟體性能
讓想買4070的人做個參考
忍術 我業配我自己之術
🌱影片
🌱技嘉 RTX4070 AERO OC 12G 開箱
先看4070 AERO的包裝盒
正面為白底加上簡約的AERO LOGO
背面則是顯卡的規格簡述
👆GIGABYTE RTX4070 AERO OC 12G盒裝
打開盒裝
與顯示卡放一起的配件有
👆內部配件
接著來看顯卡本體
採用雪白與金屬銀的配色
並使用3顆9公分風扇來進行散熱
兩側風扇採逆時針旋轉
減少相鄰風扇之間的亂流並提高氣流壓力
有著智慧停轉功能
可惜官網並沒有特別寫GPU在多少攝氏度之前會停轉
👆顯卡風扇尺寸量測
比起讓它不明所以的轉轉停停
我偏向讓它在低負載下維持低轉速運行
既然是技嘉卡可以下載AORUS ENGINE進行調整
但是我拒絕~
直接用MSI Afterburner
到風扇控制區調一調就行
這邊提供我的曲線給大家參考
55度以前都是保持低轉速 安靜且散熱足夠
👆我der顯卡風扇轉速曲線
實測尺寸 :
👆顯示卡尺寸量測
AERO配的是兩槽PCIe檔板
核心使用8根沒有鍍鎳的銅熱管進行散熱
好…好喔
丐版不鍍就算了連AERO白卡也這樣
隔壁七彩虹顯卡熱管/鰭片都白化處理
連PNY都鍍鎳了 鍍一下沒很難吧
👆兩槽PCIe檔板
這次非公版的4070針對晶片體質有分兩種接口
體質更好可以超更高頻的晶片使用的是16PIN接口
體質一般的則是使用常規8PIN接口
AERO這張使用的是前者
👆12+4PIN接口
建議使用ATX3.0規範電源
只要有16pin接口 我就會再講一次
大家裝機時要確認是否插緊避免左右彎折
並且彎折處必須距離接頭至少35mm 免得燒起來
👆12+4PIN電源線注意事項
技嘉有提供2個8PIN轉接頭,如果舊電供有支援便可以繼續使用
在強化背板的右方有做簍空設計 用以強化風流
金屬表面有技嘉和AERO LOGO做點綴
👆簍空設計的金屬背板
整張顯卡可以調整的RGB控制為左下方的AREO字樣,(RGB特寫)
可以同步技嘉主機板或者使用技嘉控制中心進行控制
另外AERO周圍的色板會根據視角呈現不同顏色
我覺得蠻漂亮的
👆唯一的亮點 : AERO
接口部分有3個dp1.4a 1個hdmi2.1a
👆影像輸出接口
顯示卡設有雙 BIOS 切換
出廠預設的OC模式
也可以切換到Silent模式提供較安靜的使用體驗。
不過還是建議直接用OC模式就行
嫌太吵可以調整風扇降低轉速
👆雙 BIOS模式 : OC MODE/SILENT MODE
🌱RTX 4070 核心規模
在了解性能之前我們先來講講一下nvidia RTX4070的核心規模
雖然與4070TI同為AD104核心
但有稍微做閹割
其中包含
- 4組GPC
- 23組TPC
- 46組SM單元
- 5888 個CUDA
- 46個RT CORE以及184個 TENSOR CORE
比較一下開箱過的4070TI和前一代3070 3080
除了上述提到的閹割版核心
鑒於N卡的ROPs單元和流處理器掛勾
這次4070只給64個光柵化處理單元(ROPs)
導致遊戲裡的抗鋸齒和光影效果會略遜於其他三者
得益於40系使用台積電4N工藝
與3070同為5888 CUDA數
但是電晶體數量幾乎相差兩倍
這樣的話多的電晶體跑哪去了?
當然就是用在L2快取
至於記憶體頻寬的部分
雖然整體頻寬比3070高值得欣慰
但對照3080就知道4k遊戲表現肯定慘不忍睹了
不過支援AV1編碼、DLSS3.0補禎、新光追單元、SER
作為40系顯示卡的優勢都還健在
🌱GIGABYTE RTX4070 AERO OC 12G 性能測試
測試平台如下
CPU : INTEL 12代 I7-12700
主機板 : 微星B660M MORTAR WIFI DDR4
記憶體 : 威剛16*2 DDR4 CL16 3200雙通道
散熱器 : 利民FC140
電供 : 追風者AMP1000W
機殼 : AP201+上3後1共四顆積木扇
系統 : WIN11 21H2
NVIDIA驅動版本 : 531.61
並且與之對照的3080也在同版本下重新測試
【理論跑分】
首先是DX12
與3080相比
代表2K遊戲的time spy成長了5.4%
代表4K遊戲的time spy extreme由於頻寬的問題下降了2%
測試 DirectX 12 Ultimate 的SPEED WAY中
渲染解析度2560×1440下小輸3080 2%
即時光追測試中
略低3080 2%
用來衡量純光線追蹤的DirectX測試裡
4070算是扳回一城
成長了約11%
在3dmark time spy extreme 壓力測試環節
OC MODE滿載頻率落在2.8GHz左右
滿載功耗在210~219W徘徊
這和3080相差的不只一星半點阿
差不多的遊戲性能功耗卻整整低了43%
這麼低的功耗在AERO這張三風扇 的顯示卡的冷卻下
溫度幾乎沒破過60度
涼到哭
即便使用AIDA64+FURMARK
讓CPU與顯卡同時滿載
在室溫25度的環境下依舊沒有過65度
【遊戲測試(影片展示)】
測試對CPU要求較高的FPS遊戲
APEX 特效全開 對槍的情況下
- 1080p畫質下平均偵數222;1%low為158偵
- 2K畫質下平均偵數168;1%low為112偵
- 4K畫質下平均偵數129;1%low為61偵
虹彩六號特效全開
- 1080p畫質下爆炸效果平均偵數422;1%low為266偵
- 2K畫質下爆炸效果平均偵數386;1%low為241偵
- 4K畫質下爆炸效果平均偵數188;1%low為112偵
再來看看3A大作的表現
刺客教條維京紀元
- 1080p畫質下平均偵數162;1%low為113偵
- 2K畫質下平均偵數125;1%low為87偵
- 4K畫質下平均偵數74;1%low為56偵
2077 特效全開+瘋狂模式的光線追蹤
(DLSS品質:自動/DLSS清晰度:0.50/DLAA:關閉/DRS:關閉)
- 1080p畫質下平均偵數87
- 2K畫質下平均偵數71
- 4K畫質下平均偵數14
開啟DLSS3補禎後
- 1080p畫質下平均偵數139
- 2K畫質下平均偵數109
- 4K畫質下平均偵數47
極限競速地平線5
(DLAA:開啟/DLSS AI超高解析度:關閉/光追品質:高)
- 1080p畫質下平均偵數117
- 2K畫質下平均偵數101
- 4K畫質下平均偵數72
開啟FRAME GENERATION補禎後
- 1080p畫質下平均偵數178
- 2K畫質下平均偵數144
- 4K畫質下平均偵數92
【專業軟體實測】
Blender渲染BMW27場景
4070渲染速度比3080快了8%的時間
Octane渲染測試
分數相差15%
顯卡可不只能用來玩遊戲和渲染
他還能用來畫老婆!
測試NOVEL AI
取樣50
一口氣做出16張圖
結果4070完成的速度比3080慢220%
終究是吃了CUDA數少的虧
最後是specviewperf 2020 8項專業軟體的跑分
🌱總結
技嘉 RTX4070 AERO OC這張顯卡
散熱能力可以說是過剩了
如果出雙風扇版本將售價進一步降低就好了
頻率也幫你超頻到比官方標示的高0.3GHz
讓遊戲性能提高一點點
【4070對照3080】
2K遊戲性能小贏一咪咪
4K因為頻寬問題小輸一咪咪
優點 :
- 擁有媲美3080遊戲性能
2K遊戲性能小贏一咪咪4K因為頻寬問題小輸一咪咪
- 耗電量低
與3080那如瘋狗般的750W峰值功耗相比
採用台積電4N工藝的4070
搭配65W的處理器
使用650W電供都嫌多讓組機花費可以再進一步降低
- 40系的專屬功能AV1編碼、DLSS3.0......
如果你想組台遊玩2K遊戲的桌機
4070是非常推薦入手的
缺點:
- 記憶體介面頻寬被砍
4K遊戲的性能表現偏差
- CUDA數也大幅減少
如果運行需要CUDA計算的程式表現會挺雞肋的想到花了與上一代顯示卡相同的價位,深度學習、AI繪圖等功能卻大打折扣,不免令人唏噓
最後再提一次
AERO這張卡整體來看蠻漂亮的
買這張卡就是為了組這一台全白機美美的
但那隱約瞧見的銅管真的越看越賭爛
那銅色就像髒東西狗在我的電腦上
還是摳不掉的那種
鍍個鎳 好嗎
以上是對技嘉 RTX4070 AERO OC 12G的心得
我是牧書亞
謝謝大家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