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我是Jimmy,
小弟全職做周邊YT,還請各位多支持
影片版:
TUF系列的周邊產品不多,這次換上新LOGO的滑鼠有兩款,有線的M4 Air還有無線的M4 Wireless,兩者有著一樣的對稱式外型。 長126,寬63.5,高度39.6公厘,數字看起來很大但實際握起來不會。 收窄的腰身讓握寬只有55公厘,所以握住的時候掌心會有合理的空間。
側面弧線內收沒有做明顯的最凹入點,表示手指想擺哪就擺哪。 高點在中段的設計讓手可以往前覆蓋,手掌中下緣抵住鼠背,這邊就可以看出大小手通吃的野心。 然後按鍵直接拉長到從中段開始,手小爪握就可以按在按鍵中段,手大的話也很有空間可以往前擺。
這是一個非常安全也很中性的外型,握感真的很像G PRO X Superlight,非常故意。 拿FK2來做比較,長度差不多,M4要在寬一點高一點,大小可能跟FK1比較接近。
材質方面有線的M4 Air看起來像普通的霧面塑膠,實際上加上了銀離子塗層來提升抗菌力,非常適合這個對抗疫情的大環境。 這個ABS材質的防滑程度普通,按鍵部份有點滑但是Air款因為追求超輕量化所以做上了金字塔簍空設計讓重量降到驚人的47克。 金字塔線條延續到兩側手指擺放的位置,雖然剛握上去有點怪怪的但這些溝槽會崁進指腹,大幅增加握持的穩定度。
無線款這邊則是把之前Keris Wireless按鍵上的頗受好評的PBT材質直接延伸到鼠背,抗磨損也抗打油,然後一樣做上抗菌銀離子塗層,表面有相對比較明顯的磨砂感。 因為整隻滑鼠沒有挖孔,側面手指擺放部分做上了細細的條紋溝槽來防滑。 就算是中階產品,細節也沒放過。
按鍵部分兩款滑鼠有著截然不同的個性,Air款側鍵做得比較分開,按起來有一點點軟然後按下去馬上觸底,沒有後行程。
無線款按下去馬上觸發,但是有一些後行程稍嫌可惜,這邊可以看到為了減重,有線跟無線在鼠身內部結構設計會有很大的差異。 主按鍵這邊華碩對分離式按鍵的掌握已經很好,前面的Keris Wireless就是很好的例子。 TUF M4雖然為了通吃大小手把按鍵片做得很長,但幾乎沒有搖晃感。 Air上面的按鍵輕手俐落,行程短,壓下觸發後直接觸底,因為按鍵前端已經很低所以沒有負面影響。 我以為無線版上面會是一樣的手感,但意外地發現阻力感比較大,我猜是因為PBT按鍵材質比較硬,彈性比較小造成的,手感還是清脆,就是比較重手一點,尤其因為按鍵長度長,越往根部越難按。
我個人是希望無線版的按鍵也可以像有線版這樣俐落。 兩款滑鼠中間都有一個快速DPI切換鍵,無線版上面還有一個LED燈,有線版上面就沒有,只能進去軟體看。滾輪的部份兩款手感一致,段落感不太明顯,但是滾動是有阻力感的,按下去相對其他滑鼠來說是好按的。 比較特別的是滾輪上面都有一層防滑橡膠,然後都做成輪胎的紋路,真的是個輪子阿
底部鼠腳都是100%的PTFE,厚度適中不會刮鼠墊,不過造型來說我覺得有太多的銳角,如果做得比較圓邊例如像Prime那樣,滑動起來會比較順暢。 感應器的部分我參考了一下原廠的資訊,Air有線款應該是用熟悉的中階3335,無線版則是為了省電用了PMW3311,各項數據都有稍微收斂一點,但35G的加速度絕對夠用。 我實際用起來兩個滑鼠沒有什麼差異,工作高度稍微比3389高一點,我DPI400用起來OK,但真的很在乎這點的玩家要注意一下。 無線版這邊就多了開關可以切換2.4G或是藍芽,這個價位做到雙模真的很划算。
軟體Armoury Crate的裝置這邊就可以看到滑鼠,包含側鍵所有的按鍵都可以做改動。效能四檔的預設DPI,由於Air沒有LED燈所以這個Show OSD打開,每次切換的時候就會在螢幕右下角提示你,不過提示速度有點慢。 回報率,工作高度可調。 無線版部分一樣是四檔DPI可編輯,無線版就不能改變工作高度,取代的是跟電量有關係的設定,包含對省電重要的睡眠模式。 韌體更新這邊我收到這兩隻滑鼠兩個禮拜就各自有更新,華碩在優化韌體這邊一直都是滿用心的。 兩隻滑鼠因為是經濟款所以都沒有RGB,這反而是好事。
線材部分M4 Air的傘繩線看起來很廉價! 華碩是跟我說這條線非常的柔軟,但我覺得還好,甚至有點像VAXEE那種可以塑型的硬度。 出線頭也有做一點上揚,不過最重要的是這條線非常的輕,就算是我都拉很長還是會有部分接觸到桌面,這條線輕到大幅度移動的時候我都感覺不到線在甩動。 實際表現比看起來好的多。
M4 Wireless這邊就直接不給線材了,因為這是一顆吃電池的滑鼠。 包裝裡面有附上一顆3號跟一顆4號電池,4號電池還直接裝在一個套筒裡面! 鼠背滑開就可以看到電池槽,後面也可以做了放接收器的位置。 這個套筒如果有玩過G304的玩家應該會很熟悉,4號電池裝上套筒整體重量還是會比裝3號電池輕上8克。 電池續航2.4GHz模式是134小時,藍牙模式是232小時,這邊我分享一下,可以去買一組充電器加電池的組合,台幣600就可以一顆放滑鼠,一顆充電,沒電就直接換上,不用像內建電池的滑鼠需要插著線邊充邊玩。 當然這個充電器也可以充家裡遙控器的電池啊,小孩玩具的電池之類的
兩顆滑鼠的組裝品質都不算差,但因為是中大鼠,又大幅度輕量化到47克跟不含電池62克,內部結構沒辦法做到非常堅固。 AIR左右跟上下用力壓都會觸發側鍵,無線款兩側也會感覺到側邊整片被壓進去。 但這都是故意用力壓喔,正常遊戲使用不會感覺到,比較特別的是在用力往下壓槍的部位都有感覺到明顯的內部結構強化。 在這個價位帶上這個表現是可以接受的。
實際使用上M4 Air 47克的重量真的非常輕,特別是這是一顆中大型鼠還做到這個重量實在很少見,一定有人會問會不會太輕? 真的不會,可能因為尺寸大,所以需要習慣的時間比想像中少,而且因為握滿手掌所以如果你是手臂流就會有一種如臂使指的感覺。 打CS的時候也可以感覺到3335感應器被處理得很好,要精準的瞄頭線都很OK。因為真的太輕了,所以沒有重心的問題。 M4 Wireless這邊用4號電池,77克也是主流無線滑鼠的重量,可以接受。因為電池位置在中間偏後側,所以抬鼠的時候會感覺到重心偏後側,但因為我無名指小指都抓在中段所以可以接受,如果是大手都握在前段會比較明顯一點。 按鍵因為材質所以稍硬,但也不會硬到按住壓槍的時候,會有要比較用力的錯覺。 如果要我挑一個的話,其實我會比較喜歡有線款整體比較平衡的重量,相對俐落的按鍵,還有幾乎不存在的線材。
老實說華碩當時通知我要借我TUF新滑鼠的時候,我還想說嗯中階款? 實際看到規格跟收到產品的時候,真的是超乎我的預期。 47克的M4 Air建議售價是台幣990元,M4 Wireless也只要1690 很難想像電商再打到骨折下去會是多少。 我認真覺得華碩的策略很明確,方向也很好,在這個價格帶上做一個安全的外型,然後超輕量化做出差異化。 如果你喜歡中大型對稱鼠(GPW),荷包又有限,捨棄了RGB功能回到基本面的M4 Air跟Wireless是高CP值的入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