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在一年半前寫過一次P4G的心得,但是私心覺得寫得並不好,並沒有把這款遊戲的優秀之處帶給大家,一直覺得特別遺憾。
前陣子閒暇之餘看了P4的動畫版,不看還好,一看瞬間就沉迷在順暢的節奏和優秀的改編上了。我後來還重新看了好幾次,完全看不膩。
也是因為看了動畫的緣故,我又重新把P4G跑了一遍,細心的體驗所有人的社群,而我驚訝的發現跑第二輪的體驗比第一輪還更好更美,可以說直到今年我才真正愛上P4的故事。
所以想趁著餘溫留存之時,再一次試著撰寫P4的心得。
經典永不過時
既然是第二次寫,重複的想法就不重寫第二次了,如果想看有關遊戲性上的進步可以去看我第一篇的心得,雖然稚嫩但依舊是我很努力寫出來的作品。
這次因為第二輪玩了所有人的社群,重新看了一次主線,所以想說一說我對P4故事的想法。
另外這一段大部分都沒有暴雷或者微雷,但某一段有嚴重暴雷,有鑑於P4的題材被暴雷會非常影響遊戲體驗,所以沒有通關的人請小心觀看。
P4的故事敘述高中生的主角到了鄉下地方八十稻羽,在這個小鎮發生了連續殺人事件。被捲進謎團的主角覺醒了人格面具,並且與夥伴們一起尋找真相的王道故事。
沒錯,是王道故事,還是那種最套路的王道日系故事,如果期待P4有什麼跌宕起伏的發展的話,可能會覺得有點失望。
但是這並不是在說P4的壞話,相反,P4的故事非常飽滿完整,製作團隊花了很多努力完善這個老套到不行的套路,相信玩過P4的人都能感受到。
首先P4其實是一個包著推理解謎的皮,實際內核在歌頌青春的校園故事。大部分的看點都是在與朋友打混、與鎮民們建立羈絆、和與妹子們約會。
作為少數建立在現實世界,實際也在過現實日子的遊戲,P4從骨子裡就與其他遊戲不同,所有的故事都為角色服務。
遊戲獨特的社群系統讓每個角色都有各自的故事,玩家可以自行選擇跟誰建立羈絆,這個設計就和其他遊戲被動的接收故事不一樣,有一種真的是自己與角色們互動的錯覺。
比起其他JRPG系列以故事為重,用故事襯托角色的塑造,P系列則採用相反的方法—先塑造好每個角色,再讓他們融入進故事裡面。加上五維系統,這些設計都讓P系列有著無與倫比的帶入感。
而在此之上,P4的真實性在系列裡又屬於特別精細,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日常選擇對話時有機會增加五維,選錯選項女生會生悶氣跟你冷戰,勇氣不夠不能正面向女性隊友要電話,現實交不到女朋友到遊戲還要顧慮東顧慮西真是謝謝阿特拉斯了。
這些要素在P5都做了一定程度的縮減,雖然可以理解是為了方便玩家所改變的策略,但也是因為這份較真的態度,造就了P4獨一份的真實性和帶入感。
社群體驗是P系列重要的要素,一段社群故事的好壞會很大程度影響你對這個角色,甚至整款遊戲的評價。
在八十稻羽裡你能看到漸漸失去初衷的護士;用分數討好母親的家教學生,也可以看到姐姐去世,不知道怎麼面對事實的學弟;以及丈夫死後,充滿內心糾葛情感的老婦。
他們的故事無一例外都跟主線沒有關係,他們的困境也都無法用人格面具輕鬆解決;他們的煩惱更貼近我們的現實,他們的故事深入玩家的內心,正是因為有著連超能力都無法解決的痛苦,才能讓釋懷之後的笑容更加燦爛。
P4的社群故事雖然傳統,沒有特別突破的故事,但P4很認真的對待每一個角色的細節,盡力飽滿每個人物。
主線劇情就像我一開始提到的是一個王道故事,作為一個推理為主的故事,P4的推理很少出現驚人轉折的神推理。
但就像社群故事一樣,P4的主線故事非常注重細節,角色不經意的對話、電視上的晚間新聞、甚至一個不起眼的橋段都有可能成為後期重大發展的伏筆。
比起那些過度彰顯個性的做案手法,P4的推理顯得相當純樸,就是安安分分的從現有線索裡慢慢推敲,一步一步接近真相的故事。
【這裡開始嚴重暴雷!】
就像我上聞所說,P4的故事非常注重真相,這個「真相」不單只事件的真相,更廣義的說也代表每個角色自己追求的「真相」。
不滿無趣鄉下想追求刺激的人、被身邊朋友依賴感到自滿的人、想擺脫家庭束縛追求自由的人、明明是男生卻喜歡可愛娃娃的人、逃離演藝圈卻又搖擺不定的人、被性別框架限制總是自我懷疑的人,他們想要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P4主角團的覺醒是歷代最殘酷的,他們不想被看到的自我被強迫放在聚光燈下檢視、他們想盡辦法藏起來的情感用近乎殘暴的方式撕裂在大眾眼前,看到每個角色屈服在自己醜惡的陰暗面之下,那種痛苦幾乎傳遞到了螢幕之外。
但也因此,真實的認識自己的P4主角團擁有系列裡最融洽最像家人的氛圍,即便拔開主角你也能感受到每個角色之間深厚的情感,這一點是P3或P5都很難做到的。
追求自我的真相很痛苦,追求事件的真相也一樣艱難。
當故事發展到最高潮,當菜菜子死去的那一刻,如果你被憤怒情緒沖昏頭殺掉兇手的話,故事便會走向最糟糕的bad end。
霧沒有散去,菜菜子也沒有活下來,整個故事會以最殘暴的方式回應你的選擇,這個結局給了我很大的衝擊。
或者如果你沒有把矛點重新專注在真相上,故事也不會繼續進行,P4安排了幾乎是最能讓玩家暴怒的手段來考驗玩家的決心,是要輸給一時的衝動,還是繼續追求可能沒人期待的真相?
所以重複一次,P4雖然是老梗,卻不會讓人覺得無聊。
豐富且深刻的社群刻劃、認真對待細節的偵探故事,互相結合成P4故事的高完成度。
經典之所以是經典,就是因為它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比起各種追求爆點反而忽略合理性的劇本,P4用心的刻畫讓它變成到了今天都會讓人沉醉其中的經典故事。我想這份用心和純樸才是P4故事真正的魅力。
經典之所以是經典,就是因為它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比起各種追求爆點反而忽略合理性的劇本,P4用心的刻畫讓它變成到了今天都會讓人沉醉其中的經典故事。我想這份用心和純樸才是P4故事真正的魅力。
回不去的八十稻羽
我第一次玩P4G的時候是2020年P4G上steam的時候,真正通關是2022年;完成第一次心得的時間在2023年,而真正愛上這款遊戲是在2025年。
無論P5還是P3,都讓我第一次遊玩時就深深著迷,唯獨P4是在過了很久之後我才逐漸找到它的魅力。
誠然如上文所說,我是因為看了P4的動畫才提起興致打二周目,但我認為這不是最大的原因,肯定有什麼改變才會讓原本無感的作品突然變得熱愛,究竟是為什麼,我思考了一陣子。
而找到原因的契機,不在P4這款遊戲,反而是它的續作P5上。
P4到P5中間隔了八年,故事舞台也從鄉下小鎮移到了東京。八年間翻蓋手機進化成智慧型手機、電視也早已不是娛樂媒體最主要的戰場;東京不需要特別騎摩托車才能到最近的電影院,東京也沒有一早就在門口兜售種子的婦人。
隨著時間過去,P4的故事離現在的我們越來越遠,雖然我不是那個時代的高中生,但我也曾體會過沒有智慧型手機,人與人的互動遠沒有如今般疏離的時代。
我從小就住在台南的鄉下,街坊鄰居的黏著度都很高,小時候我可以沒有任何戒心的與人交流,大家都是和睦相處,我很享受這種氛圍。
直到了我升了大學,到了台北念書,都市之間的繁忙及冷漠讓我很不適應,這時我才知道原來純樸和天真不是每個地方都有。
當我年紀小時,鄉下是一個充滿貶意的詞,但隨著時間過去,鄉下這個詞在我的心裡越來越神聖,就像一段忍受不了一點汙衊的童年回憶。
我覺得很諷刺,小時候我總是嫌棄鄉下,恨不得趕快長大到都市去,長大了我才發現原來我真正想要的東西...屬於自己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所以我發現了,我喜歡P4的原因,不在主角團深厚的羈絆、也不在協同者豐富的社群、更不在主線優秀飽滿的故事,它們都很優秀,但不是這樣。
我真正喜歡P4的原因,是八十稻羽。
許多人的故事發生在這座小鎮,小鎮也因為這些人的存在散發光芒,特殊搜查隊想找到的不只是事件的真相,更想找回寧靜小鎮的平凡日常。
我打從心裡覺得P4真正的主角不是玩家,而是八十稻羽,是這座小鎮把大家聯繫再一起。
玩P5時我正好是高中生,我從P5上看到了憧憬,玩P4時我已接近職場,在P4上看到的是回憶。
我羨慕特殊搜查隊的羈絆、羨慕八十稻羽的純樸、羨慕不用煩惱什麼的2008年—我羨慕過去的自己。
也許我打從心底,就是一個不想長大,只想沉溺過去的笨小孩。
不過就算我再怎麼懷念鄉下,再怎麼歌頌過去,時間也只會不留情地往前走。
每段故事都有結束,結束之後日子還會繼續,離開了八十稻羽的鳴上悠和他所建立的羈絆都會繼續生活,2008年的故事在幾年之後也只會變成茶餘飯後的話題吧。
回憶可以讓人感到溫暖、可以讓人充滿力量,但回憶不是讓你停留原地的絆腳石,更不是停滯不前的藉口。
人們會去,人們會來,所能做的也只是盡力活在當下,讓每個瞬間都變成未來最精采的回憶。
希望讀到這裡的每個人,都能成為享受回憶、享受當下的人。
感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