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23
GP 404

【情報】BanG Dream! Ave Mujica 各話標題典故簡易考究

樓主 Dogeon EpicEricMao
GP77 BP-
總之如題,就是一些簡單的小整理,資料來源會盡量整理在各段最下方,有誤歡迎糾正。

目前為止的標題、成員代號等用語皆是拉丁文,且許多歌曲的歌名、歌詞都跟聖經故事相關。部分拉丁文翻譯為求通順,一定會參雜筆者的主觀想法,加上筆者的拉丁文也只有淺嘗輒止的程度,如果有本格拉丁文信仰者感到冒犯的話,在這邊提前道歉上護盾值得注意的是,標題最後尾是有標點符號的,都是成完整句子的,可能會有特殊的含義?很期待之後有接逗號之類的騷操作

另外 MyGO 第13話雖然跟母雞卡有關,但其標題【唯一能相信的只有自己 信じられるのは我が身ひとつ】顯然沒什麼典故可以考究,故本文不會再著墨。
以下是Notion版,我會盡量在這邊也更新到最新進度。不過因為排版之類的問題,Notion上的內容應該會比較詳細。

傳送門們:
  • 𝔄𝔳𝔢 𝔐𝔲𝔧𝔦𝔠𝔞1F
  • #1 𝔖𝔲𝔟 𝔯𝔬𝔰𝔞.【秘密。】(2F
  • #2 𝔈𝔵𝔦𝔱𝔲𝔰 𝔞𝔠𝔱𝔞 𝔭𝔯𝔬𝔟𝔞𝔱.【結果決定一切。】(3F
  • #3 𝔔𝔲𝔦𝔡 𝔣𝔞𝔠𝔦𝔞𝔪?【我該如何是好?】(4F
  • #4 𝔄𝔠𝔱𝔞 𝔢𝔰𝔱 𝔣𝔞𝔟𝔲𝔩𝔞.【戲已劇終。】(5F
  • #5 𝔉𝔞𝔠𝔱𝔞 𝔣𝔲𝔤𝔦𝔰, 𝔣𝔞𝔠𝔦𝔢𝔫𝔡𝔞 𝔭𝔢𝔱𝔦𝔰.【汝避已成之事,而求當為之事。】(6F
  • #6 𝔄𝔫𝔦𝔪𝔲𝔪 𝔯𝔢𝔤𝔢𝔰.【掌握心靈。】(7F
  • #7 𝔓𝔬𝔰𝔱 𝔫𝔲𝔟𝔦𝔩𝔞 𝔓𝔥𝔬𝔢𝔟𝔲𝔰.【雨過天晴。】(8F
  • #8 𝔅𝔢𝔩𝔲𝔞 𝔪𝔲𝔩𝔱𝔬𝔯𝔲𝔪 𝔢𝔰 𝔠𝔞𝔭𝔦𝔱𝔲𝔪𝔰.【你是多頭的野獸。】9F
  • #9 𝔑𝔢 𝔳𝔦𝔳𝔞𝔪 𝔰𝔦 𝔞𝔟𝔦𝔰.你走了我就活不下去。】(10F
  • #10 𝔒𝔡𝔦 𝔢𝔱 𝔞𝔪𝔬.【又恨又愛】(11F
  • #11 𝔗𝔢 𝔲𝔰𝔱𝔲𝔰 𝔞𝔪𝔢𝔪.【化成灰我也想愛你】(12F
  • #12 𝔉𝔩𝔲𝔠𝔱𝔲𝔞𝔱 𝔫𝔢𝔠 𝔪𝔢𝔯𝔤𝔦𝔱𝔲𝔯.【浪擊而不沉】(13F
さあ、始めましょう…
今宵のマスカレードを…。

Ave Mujica

「我不是說過了嗎?『請把妳剩餘的人生交給我』。」
豐川祥子招攬成員組成的樂團Ave Mujica,
因為演唱會及媒體的曝光度而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
失去了過去誓言要命運與共的同伴,也失去了自己出生長大的家的少女。
她究竟是為了什麼而背負他人的一生,並一直經營著樂團呢?
戴上面具掩蓋過去和真面目,今晚她也將降臨於那完美的箱庭。
――接下來各位觀眾即將觀賞的,是懷抱著祕密的、屬於她的故事。

現實中的典故

Ave 一詞在拉丁文中原意為「祝好」,後常被用於「讚美」和「歡迎」的場合。值得注意的是,Ave 一詞本來似乎沒有「歌頌」的意思(至少筆者查不到)。有一說是,該詞來自迦太基語 *ḥawe,即「使有生命」。如果這個說法成立的話,這裡的 Ave 或許也能夠呼應母雞卡世界觀中「被拋棄的玩偶被重新賦予生命」這一設定。

Mujica 一詞根據萌娘的解釋,可能有多種來源:
  • 拉丁文中的音樂 Musica,很明顯就是指母雞卡音樂的部分。(該詞源於 Muses,即希臘神話中掌管藝術和科學的一或多位女神的總稱)
  • 無自覚(むじかく mujikaku),與母雞卡世界觀中的「墮落、沈睡」等概念相關。
  • mujina carnival,是母雞卡官方 LINE 帳號跟直播的名稱。其中的狢(むじな mujina)是取其一丘之貉(同じ穴の狢),指代母雞卡團各取所需的現況。
    • 題外話,其實狢是一種叫日本狗獾的動物,而不是我們中文所稱的貉,中文的貉在日文叫做狸(たぬき)。不過むじな和たぬき在日本的妖怪傳說中經常被混用,也就是化け狸這種能用樹葉變身、蛋蛋很大的妖怪。

劇情中的引用

合起來看的話,大概就是「讚頌音樂」的意思。其他的典故大概可以看作是加料,拿來讓團名更有深度+貼合劇情的,例如 MyGO 第13話中便有出現「畢竟我們不過只是群一丘之貉罷了」的台詞、第2話睦寶「不自覺」的演技和第3話後徹底被奪舍等。
這裡的原文就是「同じ穴の狢」。

此外以戲內的視角來看,Ave Mujica 這個名字是祥子取的,可以看出她內心還是以音樂為重的,也才會在後面向喵夢堅持音樂的重要性。

資料來源

77
-
LV. 23
GP 404
2 樓 Dogeon EpicEricMao
GP39 BP-

#1 𝔖𝔲𝔟 𝔯𝔬𝔰𝔞.【秘密。】


在發起人祥子的指揮安排下,Ave Mujica的人氣及評價水漲船高。
為了讓下次在大舞台上的演出獲得成功,
祥子全心全意投入於打造完美的舞台表演。
然而,她卻和對樂團路線抱有不滿的團員起了爭執——
每個人懷抱著各自的想法,舞台現在揭開了序幕。

現實中的典故

以字面翻譯的話,Sub rosa 就是「在玫瑰花下」的意思。其中 Sub 是「在下方」的意思(同樣的字作為英文的字根也很常見);而 Rosa 就是玫瑰花,泛指薔薇科的各種花卉。不過要用正統的拉丁文的話,Sub rosā 應該會是更加標準的,其中使用的是單數奪格(Ablative)的 Rosā 而非單數主格(Nominative)的 Rosa,合乎 Sub 的使用文法之外,也凸顯出主詞是在「玫瑰之下一段距離以外」的地方。

當然這是低情商回覆,而其「秘密」的含義源自希臘和羅馬神話中的緘默、秘密與保守之神,哈爾波克拉特斯(Harpocrates)。羅馬神話中,戰神瑪爾斯(阿瑞斯)和美神維納斯(阿芙蘿黛蒂)偷情後生下了愛神邱比特(厄洛斯)。邱比特為了維護母親維納斯的名聲,因此送了一束玫瑰花給哈爾波克拉特斯,以此來讓他保守這個秘密。(括號中的名稱是該神在希臘神話中的對應名稱。希臘跟羅馬神話的關係挺複雜的,不過大差不差)

以上的故事雖然煞有其事,但其實經不太起深究。一來希臘神話(或者說任何神話)本就相當於野史的集成,要說能找到一個真正的起源也不太可能。此外,哈爾波克拉特斯其實源自埃及的太陽神荷魯斯(Harpocrates 來自埃及文的「幼童荷魯斯」 ḥrw-pꜣ-ẖrd 的希臘文轉寫 Har-pa-khered),本來沒有「秘密」的含義,是因為其中一個象形文字𓀔(ẖrd,指幼童)中食指放在嘴前的動作被誤解為保密之意,因此才被希臘人當作緘默之神。

不過無論如何,以上的典故在古羅馬時期應該還是人盡皆知的。至少 Sub rosa 的來源 Sub rosa dicta velata est.玫瑰花下所言請保密。」,便是指羅馬人的一項習俗:宴會時在桌上擺放玫瑰(從字義來看應該是吊掛在天花板上),以此來間接地要求賓客不要將宴會中所言外流。這個典故後來先後從德文和拉丁文被引入英文,因此也會用 Under the rose 來表達相同的意思。

劇情中的引用

首先是最明顯的,就是母雞卡團用面具掩蓋團員的真實身份這件事情。不過要注意的是,五人的面具上雖然有花的紋路,其分別為祥子(唐菖蒲)、海鈴(彼岸花)、初華(萬壽菊)、喵夢(蝴蝶蘭)、睦(菊花),當中沒有玫瑰。這裡大概就是單純取這句短語中「秘密」的意思,撞花純屬巧合。
「數字跟外表」

再來是本話片頭後的開場白,「接下來各位觀眾即將觀賞的,是懷抱著祕密的、屬於她的故事。」這裡是祥子的聲音,而祥子的「秘密」之一便是她的家庭狀況。可能是祥子的自尊心不允許別人因為自己的家庭狀況而指點或施捨,她並沒有把自己的情況透露給睦子以外的人知道。此外,從後來祥爸問祥子「妳要去武道館吧?」的時候,祥子回答的「是啊,原來你知道啊」,可以知道祥子是沒有和祥爸坦承自己組建母雞卡一事的。也許是內心隱約知道祥爸會有的反應,或者只是自尊心讓她想獨自承擔一切。
這裡祥子是順著初華的提問說是工作的電話,但其實是警察局通知祥子去接喝得爛醉的祥爸。這裡有可能是懶得解釋,但更有可能是祥子自尊心作祟。

另外一個比較容易被忽略的可能的呼應,是祥子回憶過去時給媽媽準備的生日驚喜。除此以外,這一幕後面祥爸到家時,祥媽也有對他說「你的美德就是真誠」,現在看來也和如今保守秘密的祥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沒,這句其實挺牽強的,就說說)
原文是「お母様のお誕生日まで秘密ですわ」

最後是喵夢密謀摘面具一事。當秘密被揭露開來,當玫瑰下的誓言隨著面具被扔在地上,Ave Mujica 的高潮,才剛要開始⋯⋯
鍵帽:「一想到等一下要做的事情我就想笑」

她的秘密在月色下已無所遁形,人偶們重新取回了人類的模樣。
那會是幸福?還是毀滅?
命運的齒輪,已無法停止。

資料來源

39
-
LV. 23
GP 414
3 樓 Dogeon EpicEricMao
GP29 BP-

#2 𝔈𝔵𝔦𝔱𝔲𝔰 𝔞𝔠𝔱𝔞 𝔭𝔯𝔬𝔟𝔞𝔱.【結果決定一切。】


在喵夢的計策下,Ave Mujica 的成員在舞台上被迫摘下了面具。
曝光了真面目的她們,引起了世間的高度關注。
被背叛的祥子、嘲笑著的喵夢、以及憔悴的睦。
失去面具的人偶們所迎接的首次假面舞會,究竟會是⋯⋯

現實中的典故

木棉花的翻譯差不多就是拉丁文的字面原意,「結果決定一切。」其中 Exitus 是名詞「最終結果」,後來也被引申為「死亡」的隱喻;Acta (或者標準一點應該是 Ācta)是名詞「作為、過程」;Probat 是主動動詞「檢驗、證明、展示」,後演變為英文的 Prove。兩個名詞的主格和受格剛好都是一樣的,但從拉丁文常見的順序是主-受-動來推斷應該要翻譯為「結果證明過程」。

該句最早出自古羅馬詩人奧維德的著作《女傑書簡(Heroides)》中的第二章第85行:

atque aliquis 'iam nunc doctas eat,' inquit, 'Athenas;
某人說了:「現在馬上讓那人去受教了的雅典吧。」
armiferam Thracen qui regat, alter erit.
「總會有別人來掌管武裝了的色雷斯的。」
exitus acta probat.' careat successibus, opto,
結果會證明一切的。」我祝福那人失敗,
quisquis ab eventu facta notanda putat!
那個認為凡事都只求結果的傢伙!

這個章節是色雷斯國王的女兒費利斯(Phyllis)寫給雅典國王的兒子得摩豐(Demophoon)的書信。由於得摩豐沒有依約從他的家鄉回來色雷斯,因此寫信埋怨⋯⋯之類的,老實說文本量太大了,加上各家翻譯品質參差不齊又有所出入,有點懶得啃完。總之這裡說了「結果會證明一切」的某位老兄因為說了得摩豐的壞話,被費利斯嘴了一遍。不過從後面的字句中可以看得出來,費利斯其實對於這個落跑王子會不會回來還是很沒信心的。總之可以看得出,這句話其實是有一層負面的、覺得「這件事情就是會有不好的結果,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的意義在的。

這句話後來又被拿來總結馬基維利的《君主論》所倡導的理念,亦即「成果決定一切」、「君王可以不擇手段的去實現目標」的功利主義。《君主論》中一再強調統治者不應被道德所侷限,因為那將會是限制你、使你墮入失敗深淵的枷鎖。為了成功,使出什麼手段都是可以的,而這樣的想法也可以在劇情中找到相呼應的橋段。不過在此聲明,筆者不是史學專業,以上的論點蠻有可能有錯的,歡迎有修過西洋史的同學指正。

劇情中的引用

喵夢這種為了出名不擇手段,甚至不惜把母雞卡的特色假面拉進垃圾車的行為,很明顯就是上述的功利主義。對喵夢來說,進樂團終究只是手段,是讓自己出名的手段。也因為這樣,在祥子不給她承諾了的數字和臉蛋的時候,喵夢大概就已經下定決心要揭開假面了。對她來說,相較於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熬出頭的覆面樂團,在 Live 之後看到母雞卡進熱搜、電視和雜誌紛紛前來採訪,這種實打實的、馬上能夠看見的獲利,才是喵夢更想要追求的。

這邊得幫喵夢說句話。從後面的劇情也可以看出喵夢也是努力家,她並不是只會炒短線的韭菜,並且是願意下功夫去練習打鼓和演戲的。並且實務上來說,摘面具確實給母雞卡帶來了空前的成功。但喵夢疏忽了團員中隱藏的地雷,並且在毫無感覺的情況下開心的踩下去了,於是⋯⋯

也只有現在才笑的出來喔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睦寶失言和斷線的糟糕結果,也體現了 Exitus acta probat. 這句話中所隱含的負面期望。正是睦的失言,讓祥子首次意識到自己沒有注意到團員的問題。最後上台前,喵夢看到上氣不接下氣的睦,也多少意識到睦的狀況有點不對勁了,因此露出了略顯驚訝的表情。不過對喵夢來說,這段時間漲起來的名聲也是實打實的,因此後面又有了春風得意的笑容。


喵夢你還是太天真了啊,睦頭人瘋起來可是連自己都怕的。

此外還有一個可能的引用,也就是本話又一金句「真的動不動就有人在傳要解散或感情不和呢,害我差點忍不住大喊 Sumimi 才不會解散了呢!」基本上完全對上了 Heroides 中的感情結構。雖然從字面上來看,真奈是反對路人的說法,並且是想要宣示主權的。但從甜甜圈局中兩人的肢體動作和微表情來看,很顯然初華對 Sumimi 是不上心的,而真奈也多少看得出這件事情,只能盡自己所能給予初華支援。以上蠻有可能是藍色窗簾,但如果不是的話,腳本恐怖如斯啊⋯⋯

半個甜甜圈能傳達的訊息太多了啊⋯⋯

斷了線的人偶,真的會獲得自由嗎?

資料來源

29
-
LV. 24
GP 414
4 樓 Dogeon EpicEricMao
GP18 BP-

#3 𝔔𝔲𝔦𝔡 𝔣𝔞𝔠𝔦𝔞𝔪?【我該如何是好?】


或許是精神過於疲憊,導致睦在演唱會中演奏出錯。
她癱坐在地的模樣,就像一個斷了線的木偶。觀眾屏息凝神。
雖然靠著祥子的機智化解了危機,但這次事件對 Ave Mujica 的未來卻投下了深深的陰影。

溫馨提醒:本篇會涉及寶石之國劇透。沒看過的話趕快去看,真的很好看,真的。

現實中的典故

Quid 是帶有質問和感嘆語氣的「什麼、如何」,而 Faciam 在此是第一人稱單數、帶假設語氣的「作為、行動」。整句合起來就是「我將來應該要怎麼做?」,蘊含著一種迷茫、不知所措的情感。類似的句法在聖經中很常見,例如:

Collegerunt ergo pontifices et Pharisaei concilium et dicebant: Quid facimus, quia hic homo multa signa facit?
祭司長和法利賽人聚集公會,說:「這人行好些神蹟、我們怎麼辦呢?」
——《約翰福音》11:47
His auditis conpuncti sunt corde et dixerunt ad Petrum et ad reliquos apostolos: Quid faciemus viri fratres?
眾人聽見這話、覺得扎心、就對彼得和其餘的使徒說:「弟兄們,我們當怎樣行?
——《使徒行傳》2:37

考量到動畫業內也經常存在借鑑和致敬的行為,這句話也可能是擷取自《寶石之國》第8話片尾曲《Liquescimus》。該話中,磷葉石的手臂因故被折斷,於是南極石帶著磷葉石去緒之海灘找修復手臂用的材料。在磷葉石將就著接上金和鉑金的時候,因為相性太好而突生異變、大量生長。與此同時,月人趁機攻向兩人(?),被新手臂限制行動的磷葉石沒辦法迎戰,而孤身奮戰的南極石也遍體鱗傷,好不容易擊退了月人。

這時候的磷葉石被金和鉑金形成的牢籠困在裡面,南極石看到後便去幫忙磷葉石脫困。但月人突然偷襲,把南極石打碎並帶走,與此同時磷葉石的新手臂卻怎樣都不聽從他的指示行動,甚至阻擋著磷葉石出聲呼救。即便最後磷葉石終於成功操縱起黃金,他最後還是沒有追上帶走南極石的月人。金剛石老師因為被另一批月人牽制,只能在最後接住從空中墜落的磷葉石。「是老師的錯。」悠遠而惆悵的片尾響起,與磷葉石的心境相呼應。

きみは白い影 何度も
你那白色的背影,無論多少次,
砕け散る 月に消えた
碎裂散去,都消失在了月亮上。
雪の瞳も 記憶も凍った髪も
你那像雪一樣的眼瞳也好、記憶也好、被冰凍著的頭髮也好,
溶けてゆくよ 冬が溶けゆく
都溶解了。冬天溶解了 / 溶在了冬天裡。
Quid faciam? Odi et amo!
我能怎麼做呢?只能又恨又愛!
Quid faciam? Odi et amo.
我能怎麼做呢?只能又恨又愛。
在磷葉石本人想要拯救南極石的同時,黃金卻極力阻攔著他,彷彿是為了保護磷葉石一樣。

再往前追溯的話,這句 Odi et amo. 出自古羅馬詩人卡圖盧斯的《歌集》第85篇,一篇寫給虛構的女性萊斯比亞(Lesbia)的詩歌:

Ōdī et amō. Quārē id faciam fortasse requīris.
我恨且愛著。「為何這麼做?」也許你會問。
Nesciŏ, sed fierī sentiō et excrucior.
我不知曉,我只是這樣感覺,並受著煎熬。

萊斯比亞是卡圖盧斯詩歌集中的一個重要的名字,指涉著萊斯博斯(Lesbos)島上的一些年輕女性,並且有著色情的寓意。這句「我恨且愛著」也是卡圖盧斯的一大金句,其簡潔有力而感情豐沛的特性也讓這句話在爾後的各種文學作品中被多次引用。另外可以看到原句中是有 Quārē id faciam 的,也許《Liquescimus》的作詞志娥慶香是照著這句改寫,來表達磷葉石的迷茫、自我懷疑和對前景的猶豫。

劇情中的引用

磷葉石的髮色居然跟睦子米一樣,怎麼有這麼巧的事情(

本話是睦寶的主場,展現了睦犯錯、迷茫、最終被保護型人格 Mortis 徹底吞噬並「展露笑容」的過程。顯然睦本人面對如今超出自己控制範圍的一切是十分迷茫的、不知如何是好的。這句 Quid faciam? 或許可以看作是睦對祥子言聽計從,詢問「自己下一步應該做什麼」;也可以看作是睦聽了喵夢的正論之後,不知道自己是否該繼續跟隨祥子的自我質問。

從後面第4話的內容來看,睦完全是有能力成為一位社牛的。但因為和祥子的羈絆牽制著自己,以及之後可能可以看到的,睦寶畸形的成長環境,讓這種自我矛盾從 Crychic 解散的時候開始就一直綁著睦:讓她在話說出口前陷入迷茫,「我說出口的話,事情又會變糟了」,並讓她在失言後再度陷入自我懷疑。

這幕睦佇足著,任由雨水打濕自己的畫面,展現的就是睦的不知所措和迷茫,也讓她失去了自我防護的能力。

而這句提問也在本話最後,從 Mortis 身上得到了回覆。「已經沒事了喔。」Mortis 徹底包裹住睦,她再也不用為此感到迷茫了。也許這是一時的逃避現實,也可能睦寶本人格就此再也不會甦醒,永遠沉眠於漆黑的搖籃之中。

接下來非常藍色窗簾,且聽且過。從前面對寶石之國第8話的解析,明顯可以看出磷葉石與睦的心境是有所呼應的。因為自己的不作為而讓摯友陷入危機,又被「另一個自己」所囚禁⋯⋯黃金又是把磷葉石關起來,又是攔著磷葉石不讓他出聲,或許也是為了保護他不被月人抓走,恰巧與 Mortis 作為保護型人格的存在相呼應。在磷葉石奮力掙扎取得主控權的過程中,黃金也逐漸取代了他脆弱的身軀;而睦則是在與自己、與 Mortis 的數次對話中自我省思,最終選擇了接納,接納那個曾被自己視為身外之物的、能言善道的 Mortis。總之是十分漂亮的對仗,很難想像不是故意的。

每次甦醒時都會獲得重生。
而再也不會甦醒的,則是永遠的死。
我願為妳編織搖籃!
用天鵝絨織成,如棺材般的安眠曲。
將妳溫柔包覆。妳甚至不會察覺自己已陷入沉眠。
所以說,已經不會有事了!
晚安,祝願妳有個好夢。
不論那是沈睡或死亡,都願她至少得到安息。

資料來源

18
-
LV. 24
GP 457
5 樓 Dogeon EpicEricMao
GP12 BP-

#4 𝔄𝔠𝔱𝔞 𝔢𝔰𝔱 𝔣𝔞𝔟𝔲𝔩𝔞.【戲已劇終。】


多虧睦在台前幕後積極活躍,Ave Mujica 的話題熱度不斷提升。
昔日的不和早已不復存在,成員們其樂融融。
煥發出全新魅力的 Ave Mujica,讓祥子感到——

現實中的典故

據傳是羅馬皇帝奧古斯都的遺言:Acta est fabula, plaudite.「故事已然完美落幕,鼓掌吧!」

雖然資料來源不是很清晰,且這句似乎不是完整版,但總之知名度是有的。其中 Acta 跟第2話不同,是取被動完成式分詞的「行動」意,也就是「做了、行動了」;Est 約莫等於英文的 to be,這裡是和 Acta 連在一起強調「做了」這件事情是既定的事實;Fabula 作為名詞,有「故事、寓言」和「演繹、表演」的雙重意涵;Plaudite 則是第三人稱複數、帶祈使語氣的「鼓掌、喝采」。常見的翻譯除了上面的「故事已然完美落幕,鼓掌吧!」之外,也有翻成「我把我的(人生)故事演繹得不錯吧?請鼓掌。」的。

奧古斯都的偉大,無需多言。光是這句遺言就可以看得出奧古斯都有多自豪(當然他的個人經歷完全足以支撐這句話的重量)。他將自己的人生比擬做一場戲劇、一場盛大而華麗的表演,而戲劇落幕的同時,也是生命的終點。爾後這句中二的遺言也因為其自帶的戲劇張力,經常會出現在演劇的最後,除了取字面上的意思提示觀眾可以鼓掌喝采了之外,也是一種和觀眾告別的儀式

劇情中的引用

能說什麼呢,夠明顯了吧⋯⋯

因為 Mortis 一通低端操作,母雞卡成功在燃盡最後一點火光之後消逝了。Ave Mujica 宣告了終結,告別了仍沉湎於夢境中的觀眾。請鼓掌吧。



當然了,這才第4話,事情肯定是沒有這麼簡單的。不過從 C Part 中母雞卡成員各自找到了出路來看,目前的 Ave Mujica 應該確實是解散了。至於這齣八點檔大戲是否精彩,就由客倌自行定奪,總之我是嗑的很爽(

沈默帶來的絕望將她支配,
沈默隨即宣告了一切的終焉。

資料來源

12
-
LV. 24
GP 457
6 樓 Dogeon EpicEricMao
GP38 BP-

#5 𝔉𝔞𝔠𝔱𝔞 𝔣𝔲𝔤𝔦𝔰, 𝔣𝔞𝔠𝔦𝔢𝔫𝔡𝔞 𝔭𝔢𝔱𝔦𝔰.【汝避已成之事,而求當為之事。】

現實中的典故

Facta 作為複數名詞是「成就、事蹟」的意思;Fugis 是第二人稱現在式、帶已然語氣的「躲避、逃避」;Facienda 是呼格名詞「要被做的事情」;Petis 是第二人稱現在式主動動詞、帶已然語氣的「追求、探尋」。合起來就是「你逃避已經成就了的事情,而去追求待成就的事情。」或者通俗點說,「吃碗內看碗外」。

這句和 #2 的 Exitus acta probat. 一樣,出自《女傑書簡(Heroides)》第七章第15行:

nec nova Karthago, nec te crescentia tangunt moenia,
難道這新建立的迦太基、這堅固的城牆不吸引汝嗎?
nec sceptro tradita summa tuo.
就連這奉給汝的至高權柄也不能打動汝嗎?
facta fugis, facienda petis;
汝逃避既成之事,而追求未竟之事。
quaerenda per orbem altera, quaesita est altera terra tibi.
汝已尋得這片土地,卻欲走遍世界尋覓其他領域。
ut terram invenias, quis eam tibi tradet habendam?
若汝尋得一方水土,又有何人會將之為汝所用?
quis sua non notis arva tenenda dabit?
又有何人願將之贈與素未謀面的汝?

這個章節是迦太基皇后蒂朵(Dido)寫給特洛伊的英雄艾尼亞斯(Aeneas)的書信。在特洛伊被希臘攻陷的時候(也就是著名的木馬屠城),艾尼亞斯險些被殺,而後被阿芙蘿黛蒂和阿波羅救走療傷。此後艾尼亞斯和一群逃難的特洛伊人一路逃亡,來到了迦太基。在這裡,艾尼亞斯與皇后蒂朵產生了短暫的戀情,蒂朵甚至提出了由迦太基接納特洛伊難民的提案。但是在神后朱諾(Juno)的使者墨丘利(Mercury)的建議下,艾尼亞斯最終決定悄悄離開迦太基繼續逃難。在蒂朵發現的時候,艾尼亞斯一行人已經離開迦太基前往義大利了。於是蒂朵發出了詛咒,讓迦太基人永遠反對特洛伊人,而後用刀插入胸口自殺。這封書信便是蒂朵的遺書,向艾尼亞斯控訴著他的不仁不忠。據說艾尼亞斯後來旅行到冥府的時候,曾經試著呼喚過蒂朵的名字,但是沒有得到她的回應。

之後艾尼亞斯成功到達義大利,並且在拉丁之王拉丁努斯(Latinus)的協助下落腳。不過拉丁努斯收到了一封神諭,說他的女兒拉維尼亞(Lavinia)將會被許配給艾尼亞斯,即便這時候拉維尼亞已經被許配給了盧杜里之王圖努斯(Tunus)。在朱諾怎麼又是你的強烈要求下,圖努斯聯合厄特魯斯克之王達爾康(Tarchon)和拉丁的女王亞瑪達(Amata)對艾尼亞斯宣戰,最終卻戰死沙場。於是艾尼亞斯以妻子之名建立了拉維尼城,並在死後被封神。

開播前劇情預測

可以看出 Facta fugis, facienda petis. 這句話指涉的對象是英雄艾尼亞斯,指控他明明有了迦太基,卻還是執意去尋找其他落腳處。對照到母雞卡的劇情內,祥子的所作所為顯然是最好的呼應:
  • 特洛伊城淪陷,艾尼亞斯逃離特洛伊:對應祥子年幼喪母、跟隨祥爸。
  • 艾尼亞斯與蒂朵的戀情:對應和 Crychic 的大家相遇、產生羈絆。
  • 朱諾慫恿(AKA天意)讓艾尼亞斯離開迦太基:對應祥爸被辭退後家道中落(運氣不好AKA天意),祥子因此主動退出 Crychic。
  • 艾尼亞斯離開後蒂朵自殺:對應祥子離開後,C團瞬間崩壞。
  • 艾尼亞斯在冥府呼喚蒂朵卻沒有回應:對應祥子與C團另外三人關係鬧僵。
  • 艾尼亞斯找到天使輪並在義大利落腳:對應祥子建立母雞卡。

到此為止劇情跟神話都對得上,可以推測接下來的劇情也會跟艾尼亞斯的故事相關。從拉維尼亞、圖努斯和艾尼亞斯的關係下手,或許可以把拉維尼亞看成初華、圖努斯看成真奈。這樣的話,真奈與祥子之間「爭奪」初華的衝突似乎也是可以預判的。那麼最終是否會像神話一般,真奈敗北、初祥股漲停,就得繼續看下去了。至於和圖努斯聯手的另外兩個國王所對應的角色,目前為止還不太好說。可以確定的是,母雞卡一定會在劇情最後以某種方式復活,屆時或許祥子也能夠像艾尼亞斯一樣,以 Crychic 之名建立起她真正的歸屬也說不定。

初祥股崩盤,這局是甜甜圈女士的勝利(

而以標題本身來說,這句話可能是某個C團團員對祥子的苛責,也有可能是祥子內心的自省。但無論是哪一種可能性,都可以想見下一話會是祥子的主場,也可以推測祥子與C團的和解很快就會發生。

這集確實是祥子的主場,不過與C團和解看來是還要一段時間。從解散之後回到祥爹家、而後被爺爺勸回豐川宅邸、補充的C團回憶、再到最後收到燈皇邀約,再再展現了軟糯小祥吃碗內看碗外後吃癟的景象,詳細下面展開。

劇情中的引用

首先我們可以從祥子的角度來看這句的意思:祥爺顯然是希望祥子繼承豐川家業的,也幫祥子打點好了巡演違約相關的所有問題。而對祥子來說,這份家業便是蒂朵允諾的迦太基這裡湊個爺孫CP,但顯然祥子本人是不領情的。也許向爺爺示弱是自己無法接受的,又或許玩樂團才是自己所追求的理想鄉——即便通往那名為命運共同體的應允之地的,是一條生死未卜的、佈滿荊棘的道路。對應艾尼亞斯的故事,這時候的祥子,或許也已不曉得應該怎麼面對自己的理想了吧。


翻到大陸網友的一篇分析寫了另外一種視角,筆者覺得寫得也不錯。祥子一開始出走,是希望可以同時維持C團和祥爹的關係,但最後發現自己賺生活費加上每天到警察局失物招領就已經筋疲力竭了。之後組成母雞卡,本來是希望能夠透過商業樂團證明自己獨立的能力,之後卻適得其反,不僅讓和祥爹的關係破裂,也在之後因為我們看到的一系列事故面臨解散。或許可以稱之為**好高騖遠導致賠了夫人又折兵**吧,但正是現在失去了一切(?)又重新正視一切的祥子,才有能夠和其他團員重新開始的潛力也說不定。


總之目前的祥子已經回到宅邸了。因為解散後沒有和初華繼續同居的理由而回到祥爹家,之後又因為與祥爺的約束不得不回到宅邸。這正是祥子「避已成之事,而求當為之事」後得到的後果,也可以說是祥爺(蒂朵)與豐川家施加在祥子身上的束縛與詛咒吧。

初華一開始也可以說是吃碗內看碗外。在兒時玩伴兼幻想對象表示要和自己組一輩子樂團時,忽略了目前已經成團的 Sumimi,毫不猶豫的同意了祥子的邀約。而在被祥子拋棄(?)之後,初華的表現是非常震驚且失落的。包括一開始讓祥子廝守終身,以及之後祥子離開後掉布丁跟泡兩杯咖啡,都可以看出初華對祥子感情的深沉。但就目前為止,這份理想終究無法被實現。


這集結尾並沒有初華的旁白,或許是三角女士自顧不暇沒空接case,但又何嘗不是母雞卡眾人終於真正摘下難繃假面,開始正視「真正的自己」的展現呢?

資料來源

38
-
LV. 24
GP 548
7 樓 Dogeon EpicEricMao
GP20 BP-

#6 𝔄𝔫𝔦𝔪𝔲𝔪 𝔯𝔢𝔤𝔢𝔰.【掌握心靈。】

Mortis 為了喚醒沉睡的睦緊纏著爽世不放,
而 MyGO!!!!! 的成員們在看見已經變了一個人的睦後⋯⋯。

現實中的典故

Animum 是單數受格名詞「生命」、「心靈」或「思想」(見名曲ANIMA),Reges在此則是第二人稱未來式主動格動詞「掌控、監管」,合起來便是「(你)掌握心靈」或「(你)掌控思想」。片源使用的其實是 Animum reges,但木棉花的字幕少打了一個s,變成了 Animum rege。而 Rege 是祈使語氣的「掌控」,意思會有微妙但不容忽視的差別。本文分析將以片源使用的句子為準。

本句出自古羅馬詩人賀拉斯(Horace)的《書信集(Epistles)》第一冊第二章第62行:

Ira furor brevis est; animum rege,
憤怒即是短暫的狂暴。你應掌控你的思想
qui, nisi paret, imperat;
因為你若不令其服從,它將反過來命令你。
hunc frenis, hunc tu compesce catena.
你應當用鎖鍊與挽具限制它(思想)。

本文文體是賀拉斯寫給洛里烏斯(Lollius)的信件,內容大概是引用荷馬史詩來告誡洛里烏斯,應當時時管控好自己的情緒(尤其是負面的情緒),否則會帶來不好的影響。根據《書信集》的其他內容,洛里烏斯曾在西斯帕尼亞服役、負責攻打坎塔布里,也可能曾經作為一位史學家記錄下特洛伊戰爭的故事。書信集的一二冊中有不小的篇幅是寫給洛里烏斯的,從此也可以看出兩人的交情頗深。

開播前劇情預測

注意原句使用的是 rege 而非 reges(這大概也是為什麼木棉花字幕會出錯),所以是有祈使語氣的「你應該⋯⋯」。而這裡加了s的標題,則更像是對未來有所把握的「你必定能掌握心靈」。

從預告畫面來看,下一集似乎會是睦解開心結重新見光的故事,而我們知道 Mortis 是作為睦被壓抑的潛意識出現的,也就是「心靈」。事實上原文的內容也非常契合睦現在的狀況:在讓本能的衝動(Mortis)掌管自己之後,睦便再也拿不回主導權,就連低操魔提斯主動歸還都沒辦法。那麼標題的「掌握心靈」,是否預示著睦成功限制住自己的黑暗面,或者與之達成某種程度上的和解呢?

大框架是對的,可惜方向完全相反了呢。詳細下面展開~

劇情中的引用

注意原句使用的是 rege 而非 reges(這大概也是為什麼木棉花字幕會出錯),所以是有祈使語氣的「你應該⋯⋯」。而這裡加了s的標題,則更像是對未來有所把握的「你必定能掌握心靈」。

從大莫老師的表現(以及陰陽眼樂奈提供的資訊)來看,基本可以實錘莫提斯「保護型副人格」的身分。但所謂「保護」顯然不是在實際效用上為睦提供處事上的協助,否則母雞卡也不會這樣不歡而散了。直到本話,我們還是可以從不少地方看出牢莫即便一手一把低端操作還是執意要「保護」睦寶的行為。

在聽到樂奈的吉他之後,睦寶的病情首次有了好轉的跡象。然而正當睦透過電視螢幕認真看著吉他的時候,旁邊的 Mortis 看起來有點不爽的走過來關掉電視,甚至在之後開始回放港口之戰的畫面。在給了「你(睦)需要我(Mortis)保護的理由」之後,又開口說了「我會替你擋下所有可怕的東西」、睦表達抗拒和想要找祥子時的膨脹(物理)和阻止、以及後面硬是把睦寶塞進玩偶堆等行為,無不展現了這個「保護者」無所不用其極且不計後果的監管行為。

那麼再來看看標題的「掌控心靈」,是誰掌控著誰已經很清楚了。

還看,我偏不給你看,你醒了我不就完了

根本就是恐怖片,李子就只會騙人

睦寶是想要阻止爽世找祥子的,因為祥子不希望自己家醜外揚。但牢莫那管這麼多,給我滾回去

參考資料

20
-
LV. 24
GP 591
8 樓 Dogeon EpicEricMao
GP25 BP-

#7 𝔓𝔬𝔰𝔱 𝔫𝔲𝔟𝔦𝔩𝔞 𝔓𝔥𝔬𝔢𝔟𝔲𝔰.【雨後天晴。】

意外揭露的 CRYCHIC 解散真相。
祥子對睦、Ave Mujica 乃至 CRYCHIC 的刻意回避,這番虛張聲勢的謊言,在原 CRYCHIC 成員間掀起了不可忽視的波瀾。

現實中的典故


Post 作為介係詞,特指空間上的「在⋯⋯之後」,但作為副詞亦能代表空間或時間上的「之後」;Nubila 是複數格的「雲、霧」;Phoebus 則是源自希臘文 φοῖβος「光亮的」,通常被用於代指太陽之神阿波羅。整句的字面意思便是「在雲霧遮蔽後面的是太陽/光亮」。句中的「雲霧」和「太陽」作為「人生上的困難」和「希望、可能性」的象徵,因此也可以信達雅地翻譯為「撥雲見日」。注意文中其實是沒有顯式的「雨」的意象,不過視情況兩種意涵是可以相通的

本句因為其正向思考的意涵,經常被作為座右銘使用(例如委內瑞拉蘇利亞大學和美國康乃狄克州首府哈特福市)。然而類似句型的座右銘其實還有 Post nubes lux.「烏雲之後乃光明」,以及出自聖經《約伯記》17:12 的 Post tenebras lux.「黑暗之後乃光明」。

開播前劇情預測

這裡之所以選擇以「雲」和「太陽」為意象,筆者認為是要和第3話中睦寶被奪舍的畫面相呼應。這段畫面的精妙之處在於,原本滿臉陰霾的睦被莫提斯鼓勵了,霎時睦的面龐便被煦煦陽光照亮,但最後的畫面卻是由莫提斯這個龐然大物的「黑暗」所遮蔽,睦寶仍然處在陰影之中。

實際上更像是莫提斯和睦的「雲」散開了,讓背後的「太陽」白祥得以回歸。

下集預告中出現了「祥子站在睦家門前,立希在旁邊觀望」、「破碎的睦的布偶」、「睦拿書砸鏡子」等畫面,也許是在祥睦二人見面後,祥子終於袒露了自己的心聲並和睦道歉,但作為保護者的 Mortis 仍執意掌管睦的軀體,於是兩個人格爆發激烈爭吵⋯⋯或者祥子還是拉不下臉進門,睦莫只是單純想要內耗而已,之類的。總之天上代表「C團和母雞卡的各種破事」的烏雲或許能夠被驅散,但持續把持著睦寶的「黑暗」莫提斯可能還沒有辦法得到解決。考慮邦多利之後還得讓睦寶進卡池開劇情,雙重人格這一設定究竟要怎麼收尾也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沒想過前半完全正確欸。但後面可見祥子的內心還是掛念著睦寶的,只是因為莫提斯的表態才一直不敢跟睦見面(怕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至於莫提斯的問題,目前看來睦寶已經康復大半了,就等下一集繼續和解吧。


劇情中的引用

標題的引用,其實我們都早已知曉。

在祥子按下那熟悉的和弦,彷彿回到了那本認為再也回不去的時光,陽光穿過了這一年以來的種種陰霾,照亮了少女們的面龐。此刻一笑泯恩仇,過往的不愉快如此輕易的就被拋之腦後。

雲間をぬって きらりきらり
透過層層雲彩 不斷閃閃發光
心満たしては 溢れ
填滿心靈又滿溢而出
いつしか頬を きらりきらり
臉頰不知不覺 亦在閃閃發光
熱く 熱く濡らしてゆく
熱淚沾濕了我的面龐

《春日影》,同樣的一首歌,曾經牽起少女們感情,又曾經毀壞了少女們擁有的一切。如今物是人非,CRYCHIC 的眾人早已分道揚鑣,卻又被同樣的一首歌所拯救了。

祥子:「那裡曾是我的歸宿。使我深陷其中,甚至到拼了命的想別開視線的地步。但就到此為止了,CRYCHIC已經不在了⋯⋯」

必須說光就這部分來看,本話的情感處理是很不錯的。雖然是情理之中的展開,但正所謂在樂隊少女動畫中,有事情就要用音樂解決。而《想成為人類之歌》重新的讓 CRYCHIC 的大家敞開心扉,最終再以《春日影》正式宣告少女們青春的休止符,她們的愛恨情仇也在此結束。

目前網上有許多針對情感處理的爭論,對此筆者一律建議主動忽略走音還有聖愛音跟吃醋海鈴跟前面幾集母雞卡的部分,重新仔細看過一遍本話,相信你也會為了少女們的重修舊好而感動。

參考資料

25
-
LV. 24
GP 625
9 樓 Dogeon EpicEricMao
GP32 BP-

#8 𝔅𝔢𝔩𝔲𝔞 𝔪𝔲𝔩𝔱𝔬𝔯𝔲𝔪 𝔢𝔰 𝔠𝔞𝔭𝔦𝔱𝔲𝔪𝔰.【你是多頭的野獸。】


現實中的典故

Bēlua 是單數名詞「野獸、怪物」;Multorum 是屬格複數形容詞「許多的、多個的」;Es 是第二人稱單數陳述格「你是⋯⋯」;Capitum 是屬格複數名詞「頭」。這裡的 Capitums 多了一個 s,可能是武士道的疏忽,不太可能是意有所指。合起來就是「你是多頭的野獸/怪物」。

本句與 #6 一樣,出自《書信集(Epistles)》第一冊第一章第76行:

Quodsi me populus Romanus forte roget,
如果羅馬人民偶然問我:
(中略,大概是問賀拉斯為什麼不從政)
olim quod volpes aegroto cauta leoni respondit, referam:
我將引用從前那謹慎的狐狸對病中獅子的回答:
'Quia me vestigia terrent, omnia te adversum spectantia, nulla retrorsum.'
「因那些腳印令我恐懼,全數朝向你的方向,無一返歸。」
Belua multorum es capitum. Nam quid sequar aut quem?
你是一個多頭的怪物。我該追隨誰或何物?
(中略,大概是說從政的人用各種方式掌權貪污)
Verum esto aliis alios rebus studiisque teneri:
姑且承認吧:人們被不同事物與追求束縛;
idem eadem possunt horam durare probantes?
但同一群人能對相同事物堅持哪怕一小時嗎?

本文是賀拉斯寫給其贊助者梅塞納斯(Maecenas)的信件,內容大概是闡述自己「退出公共生活,追求哲學與內在自由」的理念。作為《書信集》的開篇,本文闡述賀拉斯婉拒重返羅馬政治活動,藉此批判當時社會的腐化與群體盲從,並表達哲學在約束人們慾望上的重要性。此外,本文也展現了賀拉斯創作風格的轉變,以及他在政局中的自我反思。

而希臘羅馬文化體系中的多頭怪物,那當然就是傳說中砍掉一顆頭會長出兩顆頭的勒拿九頭蛇,海德拉(Hydra)。文中的「多頭怪物」指涉的是前面提問的羅馬人民,其中「怪物」是強調了當時羅馬人民的道德淪喪與非理性,以及其給羅馬文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多頭」則是指這些怪物三心二意、立場反覆的投機態度,以及暗示民主 AKA 多數暴力加上人民的投機主義可能帶來的危害。

引文之後又分別以富人任性地頻繁遷居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以及窮人「已婚的說單身好,未婚的說結婚好」的善變的態度,來嘲諷說羅馬的富人跟窮人都是一個樣的善變(原文:「他租船出海時暈船之狀與富人無異——儘管後者乘私人三槳船。」,特別嘴)

有留言補充說這句跟巴比倫大淫婦有關。雖然這句話本身並沒有直接出自聖經,但聖經裡面對巴比倫大淫婦的描述也很貼合這句話:

於是我在靈裡被天使帶到曠野。隨後,我看見一個女人騎在一隻深紅色的獸上,這獸有七個頭,十隻角,遍體布滿了褻瀆的名號。
那女人身穿紫色和深紅色(purple and scarlet)的衣服,以金子、寶石和珍珠為裝飾。手裡拿著金杯,杯中盛滿了可憎之物和她淫亂的汙穢。
在她的額上寫著一個奧祕的名號:「大巴比倫,地上的淫婦們和可憎之物的母親。」
隨後,我看見那女人喝醉了聖徒們的血,以及為耶穌做見證之人的血。我看到她就大大驚奇。
——《啟示錄》17:3-6

七頭十角怪獸的形象也在《啟示錄》13:4-8 和《但以理書》7:7-8 中出現過,通常被視為政治暴力壓迫人民的化身。而大淫婦的形象則是影射古巴比倫的奢靡與偶像崇拜,同時暗喻羅馬帝國(或任何與世俗權力勾結)的宗教體系。考慮母雞卡世界觀一向跟聖經故事關聯緊密,這樣的比喻也很有可能在編劇的考量之內。

開播前劇情預測

比較起來,巴比倫大淫婦的比喻更多是在批判權位者的腐敗,而賀拉斯的比喻更多的是注重個人意志上的混亂(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基督文化和希羅文化思考方式上的差別)。兩種比喻或許都能在本集找到對應。

根據下集預告,我們可以看到母雞卡剩下的三人也開始動起來了。首先是已經消失兩集,看起來心事重重的初華,其心理活動我們不得而知,但大概是知道了CRYCHIC和好的事情,發現自己的祥子脫離掌心而難過之類的(?)
我們知道爽世抬頭拍照是在幹嘛了,也看到初華得知C團疑似復活之後失落的表情。從下集預告來看,大概這件事情要等下一集才有著落。

再來是在跟森美奈美說話的喵夢,大概率是因為投機蹭流量失敗,過氣沒流量而跑來抱大腿。但當初美奈美會答應喵夢幫忙牽線,很大程度是因為跟自己女兒的這一層關係。如今母雞卡解散,美奈美顯然是沒有理由幫她了。我們大概可以在下一集看到喵夢碰一鼻子灰,以及美奈美作為權勢者的腐敗(甚至還是偶像崇拜的偶像)和不在乎自己女兒的一面。
從喵夢有名牌聯名款來看,過氣是不至於的。不過明顯可以感覺到喵夢有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事物,且大概率是戲劇或音樂——而非自己目前正在積極爭取的各種流量。至於美奈美,原本的預測是基於此前的聲優訪談,不過看來是筆者自己多慮了。單純是跟喵夢一樣,覺得睦天生的演技太可怕,才會產生我們所看到的奇怪的距離感。與其說是不在乎自己的女兒,不如說是因為看到其才能而心生畏懼吧。

最後是在本話結尾跑來求和的海鈴,最後的表情看起來是沒有得到想要的成果。她最後說的「可以也和我重修舊好嗎(私とも、元サヤに戻りませんか)」,這裡的「元サヤに戻る」是特指「與(曾經感情不好的)前任和好」,可見海鈴對於歸屬感的需求還是很強烈的。
本話著重描寫了海鈴的心理活動,以及造就貝斯僱傭兵的背景故事,下文再展開細說。

標題的多頭怪獸應該可以對應到喵夢在母雞卡解散之後面臨的困境,以及海鈴在主動表示「樂隊不會長久」後又自己跑來求和的立場反覆
不如說,海鈴也有她真正想追求的事物,但是礙於自己的笨拙和死腦筋而一直沒辦法達成。

此外是好像已經跟祥子和好的睦寶,後面睦沈入水中的畫面,可能是展現睦與莫提斯內心的互動,也許莫提斯這個第二人格會在下一集坦然面對自己已經沒活的現實,與表人格睦達成和解吧。
還沒和解,哇咧。甚至還變多了,武士道要怎麼收進手遊啊⋯⋯

劇情中的引用

從海鈴的口中,我們知道了她變成貝斯雇傭兵的心路歷程:第一個組的樂團,因為自己太求好心切,忽略了團員們的心理狀態,因而被本以為是自己認為「團結」的樂團成員們排擠。在如此的壓力下,海鈴選擇了逃避——避免與他人建立更緊密的聯繫、選擇「分散風險」,想著這樣就不會再受傷。

海鈴對於人的情感是敏銳的。能夠在 MyGO!!!!! 瀕臨解散的時候,敏銳的察覺到燈的猶豫;能夠在睦初見病徵的時候第一個察覺到;能夠在多個樂隊中混的風聲水起,這些都顯示了海鈴從第一個樂團解散之後是有所成長的。在與許多人的深度交流之中,海鈴的情感認知被千錘百鍊,造就了如今的 EQ 神榜。然而因為第一個樂團留下的創傷,海鈴始終不敢踏過那個門檻,只是停留在如今四處遷徙、三心二意、卻沒有一個長久歸宿的「多頭野獸」。

但海鈴這樣的做法顯然是不合理且不切實際的。這樣確實讓海鈴不會再受傷,但也就此放棄了可能的歸屬。在 DISRUPTION 提出邀約的時候,海鈴也選擇了拒絕——即便從場內的一些小細節來看,DISRUPTION 應該是海鈴除去母雞卡之外最投入的樂隊了。對海鈴來說,Ave Mujica 正是她長久的軍旅生涯中,久違的動了真情(才會嫉妒祥睦的 CRYCHIC)的,她渴望已久的歸宿。也正是這份感情,將會驅動著海鈴,成為重組母雞卡的推手。然而,已經拒絕了的祥子、自己的問題都還沒解決的睦、暫時沒有必要回歸的喵夢(此處存疑)、持續掉線的初華,復權的路還漫漫長啊⋯⋯

多頭野獸中「多頭」的部分,指的大概是海鈴跑多個樂團的事情

接下來是喵夢的部分。在《啟示錄》中形容的巴比倫大淫婦,其形象是「身穿紫色和深紅色的衣服,以金子、寶石和珍珠為裝飾」。那麼我們再看看下圖中,喵夢的聯名款運動服,顏色大略是有對上的。聯合巴比倫大淫婦背后代指的「偶像崇拜」,這裡的引用也就呼之欲出了。此外,聖經中也有給出巴比倫大淫婦的後續:

雖然顏色有點出入,但是要硬是解釋成打光太亮也是可以的⋯⋯吧?

如果覺得喵夢的衣服太不像深紅色的話,我們來看真的有穿深紅色衣服、甚至「手拿金杯」的人。這裡的金杯通常被解讀為聖杯,並且是盛滿了愛與死亡的聖杯。碰巧的是,劇中的海鈴前後前往會面的人,正是「愛情」Amoris 與「死亡」Mortis。再下去就是假藥了,我們點到為止。

雖然跟這裡討論的標題引用沒什麼關係,但可以看到海鈴的衣服。此外,注意她手上有12個袋子,左右各6個,是不是很像某張世界名畫呢?

不論裝飾得多麼華麗,終究不可能以假亂真。
因為人偶終究,
只是人偶。

參考資料

32
-
LV. 24
GP 664
10 樓 Dogeon EpicEricMao
GP19 BP-

#9 𝔑𝔢 𝔳𝔦𝔳𝔞𝔪 𝔰𝔦 𝔞𝔟𝔦𝔰.【你走了我就活不下去。】

海鈴暗中策劃、Mortis死纏爛打、若麥愈發焦慮、初華陷入苦惱。
形形色色的思緒開始彼此糾纏。

現實中的典故

Ne 是副詞「不⋯⋯」,用於否定後接的動詞;Vivam 是第一人稱單數假設語氣「生存、活著」;Sī 意思是「如果⋯⋯」,使用時如同英文的語序,前接結果後接原因;Abīs 是第二人稱單數已然語氣「(你)離開、遠離」或「(你)改變」。合起來看便是「如果你離開了,我就不能活著。」

很可惜的是,筆者能查到最接近的出處是京都大學數理解析研究所的山下剛教授整理的拉丁文名言集(見參考資料),其中便有這句 Ne vivam si abis. 的存在。

不排除此句有更深的典故,但更可能只是 Ne vivam si「我願死去,假若⋯⋯」的活用。例如在著名辯論家西塞羅(Cicero)寫給他的好友阿提庫斯(Atticus)的書信中用到:

“Quid poteris,” inquies, “pro iis dicere?”
你會問,我能找到什麼來幫他們(指三位嫌疑犯)辯護呢?
Ne vivam, si scio;
如果能知道的話,我願意死去。
in illis quidem tribus libris, quos tu dilaudas, nihil reperio.
看來我在你大力推薦給我的三本書裡面找不到什麼建議。

開播前劇情預測

重力場全開的發言呢。反正先猜初華崩潰,以及海鈴復辟不成。別忘了狗團是直到第十集才成功復合的,甚至我們還有五集的空間可以和解,製作組穩如老狗!

是真沒想到初華就只會殺人。目前想要復辟的只有海鈴、初華和睦,但海鈴為了達成目的不擇手段和不願承擔責任的行徑,著實讓喵夢難以信服。至於祥子更是鐵鐵的站在CRYCHIC一側,兩邊的戰火一觸即發。

劇情中的引用

對三角初華來說,祥子就是使她前進的動力,是她心中永遠的白月光。初華的重力場可說是本作中無人能出其右的,以下省略五百字。總之,終於有出場機會的初華,一上來就把自己的重力場演繹的淋漓盡致,包括主動打聽 CRYCHIC 的近況、在聽到 CRYCHIC 可能復活的時候面露驚愕、再到之後想使出復仇滾睦,要和募資米漿爭奪祥子⋯⋯如果說這四團11人內,誰最符合「你走了我就活不下去」這麼重的敘述的話,肯定是三角初華了吧⋯⋯

關於初華的心境變化,由於原作缺乏相關戲份,或許會有一點難以帶入她的心境。這邊推薦這篇貼文,看完應該會對初華的角色曲線更有共鳴。

早就知道初華就只會殺人

再來是作為「附屬品」的 Mortis,正如祥子所說姑且不吐槽憑什麼是祥子說的,她的存在本來就是為了幫助睦寶應付麻煩的社交場合與後來的母雞卡公關危機。如今母雞卡不復存在,且可能可以回到那名為 CRYCHIC 的歸宿,睦自然會認為不需要 Mortis 了,並且想要嘗試奪回主控權。至於「沒有 Ave Mujica 就活不下去」的 Mortis 能做的,也就是起身反抗、嘗試復活母雞卡,最終失手反殺本人格了。

怎麼現在就輪到你高高在上評斷魔提斯了

最後是承認欲求怪物八幡海鈴,非常諷刺地是如今母雞卡整團最積極重組樂隊的人。從前一話海鈴的背景故事可以看出,她此前組樂團的經歷,讓她對於「樂團」這個概念同時保持著「不會長久的」的不安感,以及「想要找到歸宿」的渴求。不過與看起來不同,海鈴恐怕並沒有在一開始就真的把母雞卡當作歸宿。

詳細的推導與分析可以參考這篇貼文。總之對海鈴來說,就連在解散的時候,母雞卡都不是海鈴心目中的歸宿。真正讓海鈴萌生戰意的,是被立希責備的「妳到底是不是母雞卡的一員」、是在台下看到的祥睦二人看似找到歸宿,一片和樂融融的景象、是之後求和被拒絕,立希評價的「因為妳讓人無法信任」、是喵夢說的「妳明明手握大權,但一出事就把責任推乾淨」。如今接連被前團員和摯友否定的海鈴,急需一個自我肯定的來源——重組母雞卡。對如今的海鈴來說,沒辦法重組母雞卡,是又一次的對自己能力的否定,是比死還要可怕的事情。

現在的海鈴就真的不值得信任啊

參考資料

19
-
LV. 24
GP 693
11 樓 Dogeon EpicEricMao
GP25 BP-

#10 𝔒𝔡𝔦 𝔢𝔱 𝔞𝔪𝔬.【又恨又愛】

我想把人生的一切獻給妳。

現實中的典故

Odi 是第一人稱陳述語氣動詞「憎恨、厭惡」;Et 是連接詞「且」;Amo 是第一人稱陳述語氣動詞「喜愛」。合起來就是「(我)恨且愛著(某人事物)」。

本句出自古羅馬詩人卡圖盧斯(Gaius Valerius Catullus)的《歌集》第85篇,一篇寫給虛構的女性萊斯比亞(Lesbia)的詩歌:

Ōdī et amō. Quārē id faciam fortasse requīris.
我恨且愛著。為何我要這麼做?也許你會問。
Nesciŏ, sed fierī sentiō et excrucior.
我不知曉,我只是有著這樣感覺,並受著煎熬。

如果這段文字看起來很熟悉,這並不是錯覺,可以參照 #3 Quid faciam. 的解析,總之這裡詳細展開說明。

卡圖盧斯所愛的,明顯是這首詩要獻給的對象萊斯比亞——實際上很可能是指一位實際存在的女性克洛迪亞(Clodia)。根據記載,克洛迪亞的婚姻生活並不幸福,且她曾與多位已婚的男人有過關係,當中便包括本詩的作者卡圖盧斯。至於卡圖盧斯所恨的,有一說是對萊斯比亞這個人的又愛又恨。不過更有可能的,或許是他恨著違背善良風俗、背叛了婚姻的自己吧。

第二句的 Nescio,可以被翻譯為「我不知道」或「我不明白」,代表卡圖盧斯對於心中衝突的情緒是不明瞭的、不知所措的。後面的「煎熬」原文使用的動詞是 Excrucior,(其中一種)字面上的意思是「我受肢刑」,具體形象如下圖,有看過中世紀世界觀的作品的人應該都可以認得出來。總之這個字非常具象化地展現了卡圖盧斯被愛與恨兩種互相衝突的情緒所拉扯,以及卡圖盧斯面對這種複雜難解的情感時,心中的煎熬和無助


當然了,由於這首詩篇幅極小卻又充滿情緒張力,加上各種場外證據(其他詩作)的旁襯,後世的各種翻譯版本也對這首詩有各種不同的詮釋,在此只是展示其中一種最廣為接受的解釋。

開播前劇情預測


很剛好的,我們可以把初華代入卡圖盧斯祥子代入萊斯比亞(克洛迪亞)。

祥子雖然有還算優渥的家庭條件,但她的生活卻說不上幸福。本來祥媽還活著的時候,祥子仍然有機會感受家庭的溫暖,但在祥媽死後,作為財閥家庭的獨生女,祥子所背負的是整個豐川家的期望。「婚姻」便是組成家庭,而如今家庭生活不美滿的祥子,必定會選擇從其他途徑尋求歸屬感。而祥子所選擇的,便是一輩子的樂隊、命運的共同體。從此開始,藍髮媚魔祥子與眾多已有家室(誤)的少女們邂逅,並讓這些少女紛紛為之著迷,其中也包括了她的兒時玩伴,初華。

從本話中祥子的行動和態度看得出,祥子在樂團追求的,並非其口中聲稱的音樂。實際上祥子也是孤單的,期望在樂團中與自己的青梅竹馬睦寶追尋永遠的歸宿。但最初聽著初華一口答應的祥子卻不知道,自己引了多麼可怕的惡狼入室。


縱然初華已經有了 Sumimi,她卻仍心心念念著自己心中的白月光萊斯比亞。可以看得出,如今三角初華的心中,正有著「想要獨佔祥子」的愛,以及「討厭越線了的自己」的恨。然而自從祥子的一通電話以後,初華對祥子的愛意變得愈發難以壓制;藍髮媚魔的一輩子邀約,也讓初華心中的糟糕念頭無法控制地增長、糾纏、撕扯著初華的內心。想必在下一集中,我們可以見到三角初華情緒拉扯的高峰吧。

初華對祥子的愛可以說是病態的。雖然初華在劇中的表現看起來對祥子百依百順,但只要仔細復盤就會發現,不論是車站的爭吵還是睦寶該不該演奏的爭吵(這部分沒有畫面,但是可以間接推導),其實初華都是站在祥子的對立面的。但筆者認為這並非初華不愛祥子的表現——相反地,這再再證明了初華對祥子的愛有多麼癡狂。

透過接連否定對方的行為和成果,讓祥子徹底失去對自己的信心,並在其情緒最低潮的時候「伸出援手」接進家裡住⋯⋯先是讓祥子質疑自己的能力,並且使用輕蔑的語言「無效化」受害者的感受,比如:「(開玩笑的說)還沒數到十!」或「這樣對身體不好,要好好睡覺!」等。以上內容改寫自維基百科「煤氣燈效應」。雖然看起來可能有些滑坡,但初華的PUA顯然在本話中確實收穫頗豐。

於是,祥子終於徹底放棄掙扎,乖乖照著其他人的想法重組母雞卡。然而從始至終都口口聲聲說要組建命運共同體的祥子,卻沒有了當初在CRYCHIC時的笑容。因為原本軟弱但溫情的白月光祥子,早已經死了;如今所剩的,不過是空有軀殼的,任由初華擺佈的提線人偶。

劇情中的引用


如同前面所敘述的,初華與祥子的人物恰好可以代入卡圖盧斯與萊斯比亞的故事,而初華正是那個被鄰家少女灌了迷魂湯的癡心漢。雖然把初華講的像是擅長情緒操縱的瘋子,但從初華嘗試挽留祥子不成的樣子、以及掙扎著要把 Imprisoned XII 的歌詞刪掉等行動來看,筆者認為初華心中還是知道自己這樣做是不好的,不論是對祥子還是對 Ave Mujica 而言都是過於病態的感情。另外考量到初華(初音)與豐川家的聯繫,恐怕初華對祥子的感情會是一段禁忌之戀。總而言之,初華心中的「恨」,想必是恨著那愛著不該愛的人的自己恨著自己滿溢而出卻無法控制的愛情吧。


與此同時,一對筆者從沒想過的組合殺出戰場——是喵睦CP!這兩人的關係性,筆者認為可以參考B站的這部影片

喵夢在第9話最後的「噁心」,其實是說給「偽物」Mortis聽的。她看得出一開始的睦是「本物」,自然也能分辨得出如今只能展現「半吊子的演技」、不懂得什麼是「愛」的 Mortis。她厭惡著不好好珍惜自己演技的睦,認為睦自己禁錮住自己的能力是狡猾而不負責任的表現。如同本話開幕劇中瑪麗·安東妮的故事一般,巴黎製的束腰對應著睦對自己感情的克制和對演技的活用;「只要停止揮霍浪費,不僅能得到國民的感謝,還能得到眾人的祝福」則是對應了如今睦自己(Mortis)將自己(小睦)囚禁而導致的一切後果。

自從看到若葉睦那渾然天成的演技之後,喵夢就此折服,視線再也沒辦法從她身上移開。她恨著睦,恨著那能力遠超自己的傢伙,恨著那「讓我自己覺得一無是處」的若葉睦,恨著怎樣努力都無法到達那般高度的自己。這種厭惡感和無力感,加上喵夢逐漸了解和同情睦的遭遇,便最終以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形式,轉變成了喵夢對睦的愛。那便是喵夢的,「既狡猾,又讓人羨慕,且惹人心愛」的扭曲的感情。


落幕的時刻終究會到來。
然而在此處等待她的,是為她準備的斷頭台。

參考資料

25
-
LV. 24
GP 716
12 樓 Dogeon EpicEricMao
GP28 BP-

#11 𝔗𝔢 𝔲𝔰𝔱𝔲𝔰 𝔞𝔪𝔢𝔪.【化成灰我也想愛你。】

――接下來各位觀眾即將觀賞的,是懷抱著祕密的、屬於她的故事。

現實中的典故

Te 是賓格「你(單數)」;Ustus 是 Uro「燃燒」的被動完成式分詞,也就是「已被燃盡」;Amem 是第一人稱主動假設語氣動詞「愛」,對應最前面的賓詞「你」。合起來就是「假使我被燃盡,我也必會愛你。」

本句出自拉丁詩人普羅佩提烏斯(Propertius)輓詩集第三冊第15首詩的第46行*:

at tu non meritam parcas vexare Lycinnam;
但請不要給 Lycinna 帶來非她應得的困擾;
nescit vestra ruens ira referre pedem.
妳輕率的憤怒不會自己知道如何收手。
fabula nulla tuas de nobis concitet aures;
勿讓我們(Propertius 和 Lycinna)的故事打擾妳的耳根;
te solam et lignis funeris ustus amem.
我只愛妳一人,哪怕妳已被烈火焚葬。
*不同的資料來源對本詩的各行句子有兩種不同的排列方式,但不影響解析內容

單句乍聽之下是十分深情且重力場全開的告白,用「我對你的愛忠貞不渝,至死不休」的話語闡述著自己愛意之深。但從前文可以看出,本詩的背景故事並非單純的深情告白而已。本詩是寫給一位化名辛西婭(Cynthia)的虛構女性(雖然有人曾經猜測此人是另一位詩人 Hostius 的女兒 Hostia),內容大致是讓其不要對另一位女性萊西娜(Lycinna)吃醋。

辛西婭在普羅佩提烏斯的詩集中多次出現,並且經常被其稱讚為「博學的女作家」。而萊西娜則是普羅佩提烏斯的初戀,不過根據其在詩中的說法,兩人已經三年沒有說話了。岔題一下,左圖是一幅由約翰·威廉·高多德 (John William Godward)於1918年所繪,與萊西娜同名的肖像畫,據信就是在闡釋本詩中的萊西娜。與此同時,右圖是祐天寺若麥的聲優米澤茜。可能過於滑坡,但不得不說其神韻有幾分相似。


詳細解析可以查看這篇參考資料的第50頁。總之普羅佩提烏斯花了幾乎一整首詩的篇幅,極力為自己的初戀萊西娜辯解。先是說自己早已忘了那個女人,又花了幾乎所有篇幅舉了希臘神話中狄耳刻(Dirce)嫉妒導致禍端作為例子,最後再說不要打擾萊西娜,她不該被打擾⋯⋯任何一位明眼人看到這樣的文字,都能看出老兄絕對跟他的初戀有一腿。也就是說,所謂「愛到卡慘死」的宣言,卻恰恰是自己背叛了感情的證明不過要注意的是,這種欲蓋彌彰的感情,正是詩人所刻意展示出來的,並不是說普羅佩提烏斯真的是個渣男(一樣參見上面的資料)。

開播前劇情預測

雖然不排除製作組只是搜尋到了日文的來源,並且簡單將之當作單純的深情告白;不過考慮到前面武士道還有餘力用《心》和《達米安》來吊書袋,這層引用八成也會在下一集展示出來。

看起來沒有,真的只是初音小姨打從心底喜歡祥子⋯⋯嗎?

有趣的一點是,下集預告中的所有畫面,都是此前的集數有出現過的畫面,並沒有任何新資訊。不過可以肯定下一話會給初華(初音?)的設定做補完,並且解釋其深深愛上祥子的理由。目前祥子、初華、真奈三人的感情也尚待解決,或許這句「忠貞」宣言,正是初華給真奈的擔保也說不定呢。

原來初音對小祥是真愛,真奈才是那個被蛋雕的挺王😭

劇情中的引用

初音對祥子的「愛意」在本話的獨角戲中展現的淋漓盡致。因為私生女身分被軟禁在小豆島上的初音,被敕令絕對不可以接近豐川祥子,卻是越得不到的就越想要,直至對自己的自卑感和對藍髮少女的愛意將之徹底淹沒。初祥的關係經常被比作牛郎織女,但就筆者看來更甚於此——牛郎織女能在每年七夕相會時相擁而泣,而被下了禁足令的初音卻只能遠遠望著她朝思暮想卻遙不可及的祥子。

偶然觸碰到的本該遙不可及的存在,逐漸被滿足的私慾,只讓鳥籠之中的少女愈發渴望自由。初音突破了牢籠,來到了東京,只為了徹底掙脫命運的枷鎖,與她心愛的織女會面。命運卻是如此蠻不講理,在母雞卡短暫的活動以後,又再度將兩人強制拆散。

然而初音慾望的溝壑已在每日幸福的幻影中一天天成長,直至造就如今我們看到的,為祥子陷入癡狂的「三角初華」。哪怕我和祥子再如何不幸——不對,正是因為我們的不幸,祥子的身影才愈發令我愛憐。「就算我背負的原罪灼燒著我們,就算無法戰勝不講理的命運,我也依然只愛妳一人。」


然而結合場外的訪談和場內的一些尚不知所以然的運鏡來看,事情可能並不如表象一般。以下為假藥,可以當自嗨文看過去,不過筆者內心還是願意相信我們可以看到母雞卡有令人滿意的結局。

柿本監督在一篇訪談中提及母雞卡製作過程中有參考孟喬森症候群。孟喬森症候群的典型症狀為「不斷向周圍的人報告自己擁有各類疾病,模仿疾病的症狀,但經診斷後都會發現患者其實無病」、「是一種通過描述、幻想疾病症狀,假裝有病乃至主動傷殘自己或他人,以取得同情的心理疾病。」

目前為止的許多畫面中,有著多到看似刻意的作畫失誤,即便在3D動畫中出現作畫失誤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各種訪談中也多次暗示著敘述性詭計的存在,而本作中多次出現旁白,敘事最不可信的角色,便是三角初。是否如同典故中極力為初戀辯護的普羅佩提烏斯一般,三角初也正在用幾乎一整季的篇幅,嘗試說服、欺騙觀眾,使我們相信她是愛著祥子的呢?我們所見到的一切表象,是否不過是她用來博取同情的舞台裝置呢?


參考資料

28
-
LV. 24
GP 763
13 樓 Dogeon EpicEricMao
GP18 BP-

#12 𝔉𝔩𝔲𝔠𝔱𝔲𝔞𝔱 𝔫𝔢𝔠 𝔪𝔢𝔯𝔤𝔦𝔱𝔲𝔯.【浪擊而不沉】


現實中的典故

Fluctuat 是第三人稱主動陳述語氣的動詞「浪湧、動盪」;Nec 是副詞「(即便⋯⋯也)不」,用於修飾後方的動詞 Mergitur;Mergitur 是第三人稱被動陳述語氣動詞「沈沒、溺水」。合起來便是「即便被大浪擊打,(她)也不會沉沒。」

本句是巴黎市的座右銘,自從16世紀便有相關的記載,不過是直到1853年法蘭西第二帝國時的巴黎改造(也就是大都更),才正式在巴黎的市徽中出現官方紀錄。自此,這句話也出現在了巴黎的各種政府建築和學校之中,並在之後的數版市徽之中以「不畏風雨的船艦」的形象流傳於後世。

巴黎市徽。

這句話來自另一句拉丁銘言的縮略,據傳是中世紀的教皇額我略九世或依諾增爵四世所言:

Niteris incassum navem submergere Petri;
你試圖擊沉彼得之艦;
Fluctuat at numquam mergitur illa ratis.
那船艦會動盪,卻永遠不將沈沒

其中的彼得之艦是指「聖彼得的帆船」(Barque of Saint Peter)。聖彼得是耶穌的十二使徒之一,也是天主教會體系中承認的首位教宗;而所謂聖彼得的帆船,正是藉由彼得曾經的漁夫身分,形象地比喻著天主教會,歷任教宗則是在其上掌舵之人。

當時的教廷與神羅皇帝腓特烈二世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甚至出現了數次軍事衝突。1241年,腓特烈二世襲擊了熱那亞的艦隊,俘虜了兩位正要前往參加譴責腓特烈二世會議的紅衣主教,史稱吉廖島之戰。此後,腓特烈二世宣布「羅馬長期搖擺不定,被各種錯誤所蛀蝕,又將自己定義為世界之首」、「我們失去了最好的紅衣主教朋友,如今教皇已經成為我們最大的敵人」。作為回覆,教廷便發表了如上的宣言,宣示教廷不會被擊垮的信心。

而後腓特烈二世又宣言「命運指引著,星辰教誨著:那隻鳥兒即將展翅高飛。我,腓特烈二世,將成為世界之錘!」教廷則是回覆「命運指引著,聖經教誨著:他們談論著罪,你的生命將是短暫的,你的懲罰將是永恒的。」

正如此句讖言所述,之後腓特烈二世因為被伊諾增爵四世絕罰(相當於開除教籍)而失勢,其繼承人康拉德四世也只撐了四年就被鬥垮了。此後的教廷雖然也經歷了大大小小的動盪,直到如今也依然作為聖座,在梵蒂岡市屹立不搖著。

開播前劇情預測

我們必須相信母雞卡作為武士道力推的企劃,最終至少一定會留有樂團的形式,這樣才能賣卡。

如同教廷被當時不可一世的腓特烈二世打壓一般,如今的母雞卡經歷了大風大浪,也被豐川大手和團內的各種破事弄得一片狼藉。接下來的母雞卡究竟要如何浴火重生尚不得而知,但從標題來看,我們應該能夠看到事態往正向的方向發展⋯⋯吧?

參考資料

18
-
未登入的勇者,要加入 14 樓的討論嗎?
板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