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50
GP 8k

【其他】關於OG 個人的一些想法與感慨

樓主 灰鎧帝克勞瓦特 clavat
GP83 BP62
機戰30週年了
OG經過5年以上漫長的等待
依舊沒有任何續作的動靜
而明年  雖然是OG問世20週年
但看現狀大概也不會有新作出來


有些人會批評說
OG生不出來  是因為賣的不好
甚至還說都虧本了
OG玩家們還一直敲碗
還奢望出新作
是不是太過份的要求


我想有這類想法的人
應該先搞清楚一點
那就是
我們這些OG玩家
從頭到尾
也不希望遊戲公司虧本好嗎


當初眼鏡社為什麼要開始做OG?
不外乎就是為了
把這個名為機戰的餅做大
讓玩家用另一個故事角度來接觸機戰
而廠商也有錢賺
一開始這是雙贏的局面


但時過境遷 事與願違
OG市場越來越小
但我們這些喜歡的玩家
還是持續守著它


只是曾幾何時開始
我們這些喜歡OG系列的人
持續用手上的錢捧場入手新作的玩家
持續支持這系列的玩家
卻要開始背負罵名
好像我們希望搞到遊戲公司破產一樣



我們是希望這個系列延續
也希望廠商能賺到錢
這樣子想有什麼地方不對了嗎?


反而是批評我們的人
常常是對OG沒興趣的版權機戰玩家
這現象很正常
畢竟應該不會有人自己跳出來罵自己
肯定是置身事外
才會落井下石


OG是虧本
但我們這些有花錢捧場的人
還要被沒花錢捧場的人罵說
我們一直在害廠商虧本
請問這是什麼邏輯?


寺田在機戰問世11年後
催生出OG系列
而市場目標
不用說自然是原本的全體機戰玩家
但OG一直以來
市場都比版權小許多


換言之
真的害OG虧本到生不出新作的玩家
是我們這些敲碗的人
還是至始至終壓根不玩OG的人
大家可以想想看


所以說到底
上述那種只玩版權
不玩OG的機戰玩家
才正是害廠商賺不到錢
壓垮OG系列的稻草


不信?
你可以想像一下
寺田就站在你面前
你跟他說你一直以來只玩版權
不玩OG
你看他會用什麼表情回應你


當然
同樣是機戰玩家
有人就是只喜歡版權  
就是喜歡看到自己喜歡的動漫參戰
不喜歡什麼都是原創機體的OG


不喜歡不買單是無妨
只是這樣的人
沒有資格批評OG玩家期待新作的心!
更沒有資格怪罪OG玩家讓廠商虧本!


因為讓廠商虧本的人
從來就不是我們


以前有時候OG
會被一些版權玩家吐槽說
全部都是原創角色
又沒有什麼作品參戰
燃不起來 有什麼好玩的


真是如此嗎?


如果說玩版權機戰的玩家是機人番迷
那OG玩家
則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機戰迷


參戰作品是一種情懷的話
OG的情懷 就是這整個機戰系列


看著過去許多不同款機戰的主角們
一一參戰到同一個世界
每一個主角
都代表了當時機戰的一段過去
一段段與玩家一起走過來的日子
而這些角色到了新世界
用不同的方式串聯在一起
這帶給玩家的熱情感
就跟版權機戰的眾多參戰作品是一樣的


對於長久追逐“超級機器人大戰”
這系列遊戲的玩家來說
OG原創世紀   是凝聚了
超級機器人大戰這整個系列的存在
對OG玩家來說
這每一款OG系列
所代表的不只是機戰遊戲

而是這個系列的歷史




再會了
鋼龍戰隊
83
62
LV. 45
GP 12k
2 樓 地獄海怪俠 kamemonster
GP16 BP-
我是由GBA一代開始, 用GBA玩, 再用NDS玩的老人...
反而我不會有太多感想甚麼的。曾經可能也有吧...

OG2之後很明白就完全暴走, 不斷加入"新"(??)的原創... 而新入的又要基本打完他們的劇情部份。
本來OG1和OG2後明白就是主線是舊阿法加減些原創... 拼接一些老作品的原創。
"新"作是應該加, 但原本在OG1打下的主線就應該推進...

版權機戰極限也只是第四次... 但那個是由第二次才算是劇情機戰, 所以其實是三步曲而已, 加上EX可以說四步吧...

OG都玩到超過它了...
能比的只有在第二次開始硬分上下集的Z系列吧?

其實我是不相信二十多年前OG1出來時會是一個二十年以上企劃啦。

7-11節目中寺田的說話, 就是主力推OG商品... 側面說其實是證明給上層人士看這產品IP還是有號召力的吧? 所以咧? 有人會買甚麼節目中介紹的OG產品去協助證明這IP還有點號召力嗎?
我自己是因為喜歡機人就早早訂了千值練SRX了... 倒和支持7-11寺田OG商品無關。

尾大不掉是我眼中OG的事實, 有機會的話, 我是希望他再出一作就收掉OG1時代立下的主線就是了。至於甚麼W又加入啊, Z加入之類的... 我很煩又來打新入故事不推主線的輪迴, 是希望不要啦。快快完了就好了咧~~
16
-
LV. 45
GP 3k
3 樓 基爾法 yugioh386
GP11 BP-
贊成

OGMD我已經過四輪了。(但還是沒白金,我玩的非常隨興囧)

反而X、T我過完男女主角後就沒動力了,除非想再看看某機體才會再拿出來

不是說版權不好,而是OG給我的畫面震撼力實在是猛到不行,以及每個都各有特色的原創角色

從我第一次接觸到機器人大戰就是GBA的OG1開始,真的對這系列放不下
反而是後來才知道原來機戰是有大雜燴版權的囧

不管之後要出的是OG還是版權我都支持,但看到一些酸言酸語不免還是覺得悲哀

不過看這情勢,OG我也不要求要把W或其他原創主角加進來,好好的把伏筆解開做一個結局我就心滿意足了
雖然感覺有難度就是...4田都這樣說了QQ
11
-
LV. 50
GP 52k
4 樓 搞什麼喵啊 GN02226420
GP2 BP-
OG 的機體很多都很帥
但人氣真的不高

模型也都絕版缺貨居多
我一直很想買那個騎士機
但都天價

希望能再版啊
2
-
LV. 40
GP 1k
5 樓 sor sor
GP0 BP-
其實OG系列也陷入第N次的死循環
第N次系列有著
1.前作某某角色已死
2.前作某某故事結束
3.機體登場問題
偏偏OG故事還沒到一個END
重啟不是不行但會有前作的遺憾

續作要出的話
前作某某故事結束勢必要出新的故事、角色
新的故事、角色刻畫太薄弱的話
會有關卡、劇情灌水或是太短等問題
OG系列真的要好好的規劃一下
0
-
LV. 29
GP 564
6 樓 紳士魂 zx852134
GP0 BP-
一直在想要OG出個合集移植上到pc跟ps4 等等
不然現在新玩家想玩OG只剩OGMD 能買
包一包丟上新平台賣總能賺個奶粉錢啊
更懶一點連HD畫質提升其實都不需要也會有人買
0
-
LV. 30
GP 442
7 樓 姆姆 sega6869
GP1 BP-
直接捅破說白了
沒賺很多就是賠
股東就是要錢
但母公司的態度???
如今就算OG真的死透不再開發
至少可以拉故事線回版權機戰
可惜的是
堂堂30周年紀念
真的很想拿來跟F~F完結篇對比><!!
版權機戰的參戰作品數是錢用光了??
還是上面死都不加??
拿去搞玩具!?
這次沒OG
要是機戰30也賣很糟
那就啥都沒
看了直播後只能感嘆
出資的比玩家大
不然也不會有動畫的藍光賣的奇遭無比
卻有金主出資繼續搞下一季
就連SNK也冒出了一個大股東還是搞石油的
只希望這次胖寺能把部分OG的路線
融入機戰30裡面
反正預約特點SRX~賽巴斯塔這兩隻
因該不會只參戰而已
如果真的版權跟OG真的合一了!?
那也頂多回到過去的機戰
後面兩彈DLC也直接講眀了
有OG的機體!!
個人猜想DLC的OG機體可能只參戰
但也僅只我個人的猜想!!
就等10月28號吧
OG沒了至少跟版權重新合一
也算是延續的一種!

1
-
LV. 33
GP 1k
8 樓 qq530xyz qq530xyz
GP1 BP-
要上班了…

一句話問你就好?

“靠北的人PS4的OGMD玩了沒?”

Ps store特價都4百多的東西了,是有幾個買過?

今早看GNN的SRW30留言暴增到360個…

根本就是笑話!昨晚直播放送本板就來噴子ID了~

萬人響應,無人到場?笑死!
1
-
LV. 10
GP 99
9 樓 harry yumeototsu53
GP12 BP-
樓主的邏輯有點怪
OG玩家是核心玩家
只玩版權的玩家是輕玩家

但牢固機戰這座金字塔的,往往是底層但數量最多的輕玩家
只憑頂點的核心玩家再努力也不可能把樓蓋那麼高
這種輕視輕玩家的言論只會削弱金字塔的根基
令機戰變得更脆弱

至於輕玩家的狂妄發言
用温柔的眼神包容一下不好嗎?
機戰可以存活也是因為有他們在
12
-
LV. 33
GP 8k
11 樓 伊葛雷特 ROBOTER
GP18 BP-
OG代表整個系列的歷史⋯?
是不是把自己捧太高了啊?

這整篇言論看下來就是,
自以為的OG玩家批評喜歡版權機戰的玩家⋯

OG廚都這樣的?
都是同系列的作品之一卻莫名鄙視別的作品。
18
-
LV. 39
GP 2k
12 樓 Kion25 kwong25
GP9 BP-
OGMD銷量突然少2OG一半,這不會全部是製造作組的問題。


兩款都玩過我覺得MD劇情是有拖,但也不置於說成製作組自爆,有新機加入,戰鬥演出還是保持超水準。那麼為什麼會突然少一半,我認為是遊戲界的改變造成。


近年電競和直播很流行,而看台排除聊天看妹的部分,一般都是競賽類和動作類,後者以黑魂類比較多觀眾。能夠專注看台一般也會選看動作遊戲,連我自己喜歡回合制的粉絲也很難一直專心看回合制遊戲。因此機器人大戰很難在直播平台上吸引新玩家。


然後就是遊戲種類都傾向開放世界和黑魂動作類,新世代玩家進入遊戲界往往不是走電競就是走雲玩家後,然後選擇動作類遊戲,有些更是為了直播賺人氣,為了直播你一般不會挑回合制的開台。


這種我稱為退化的改變應該就是造成MD銷量只剩一半的原因之一。


當你玩過2OG,而又是機器人大戰粉,MD推出都一定會支持,頂多就玩過後覺得不及2OG好,但這已經是你購買後的事,因此,有玩2OG的照理還是會玩MD。2OG的時代,電競,黑魂和開放世界類還不算非常普及,但是到了MD很有可能因為上面的原因,有部分玩家放棄了這個類型的遊戲,造成銷量少了一半。


這絕對是很可悲的事,我們這些粉終有一天會老,機器人大戰將會在我們老去之前或之後就會消失,這不難預見,因此我們除了購買之外,還有什麼可以做?


- 開台:不管你觀眾有多少,開台就好了,增加曝光率,讓更多的玩家了解這個系列


- 觀看戰鬥:這是困難的,要不段重複看的確會辛苦,但是機器人大戰的魄力就是它的戰鬥演出,我看過很多開台的大大一般都會省去戰鬥,老實說,沒有戰鬥演出的機器人大戰真的不知道有啥好看,除非你是首輪不段衝趕快破關例外


- 推薦:如果你有孫子之類可以向他們介紹這個系列,不只是為了機器人大戰,而是為了回合制的遊戲


- 贈送:如果你去巴哈新聞看,底下的留言有很多都說「沒有這個這個動畫嗎?PASS」嘛很可惜,有部分玩家也曾玩過機器人大戰,但是因為缺少某款動畫參戰就PASS掉,如果你朋友是這樣,不仿送給他吧,那又可以多買一套之外還可以讓更多人認識。


我一直覺得機器人大戰是一種民族象徵,有代表性,歷史性,老外會幹這種嗎?韓國會嗎?都不會,而機器人動畫也是日本而聞名,但很遺憾,商家為錢看才不管你這種無聊的意義。


官方的宣傳始終很有限,又不能隨便募資,因此作為粉絲我們應該協助宣傳,這不止是為了機器人大戰,而是為了整個在退化的遊戲界,真的不想在未來只有一堆開放世界和動作遊戲。
9
-
LV. 9
GP 46
14 樓 北極之星 ph002344
GP5 BP-
某些喜愛OG的版友言論太過偏激,EX:不是OG的機戰沒有買的價值,一直出版權機戰,機戰要完...等,時間長了也不記得哪個版友說的,久而久之個人就對OG觀感不佳;就像每次版權參戰公布,沒有自己喜愛的作品加入的版友,在那刷沒有什麼作品加入不是機戰,久了對那個作品也會感到厭煩,個人印象最深刻的是G鋼彈吧,每次新版權作下面都有人在叫,真的煩。但我也不是討厭OG跟G鋼彈啊!有出OG新作,G鋼有參戰我也是很開心的。
就像很多版友不承認DD是機戰一樣,但個人日常生活中認識很多只玩手遊,不玩主機的玩家,我覺得開個手遊,讓輕度玩家也能認識,進而支持機戰這個系列不好嗎?DD每次鎮壓戰(應該是這個名字吧,很久沒玩了)開個OG機體給你換,對機體角色有興趣的人,自然會想去認識OG,不也是DD的好處之一,當然某些喜愛的版權作品被卡在DD那的人大概喜歡不起來,如:鐵血、AZ、革命機,我也理解就是了。
不管版權、OG,還是手遊、主機,會關注機戰的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鋼之魂,沒必要自己人全部吵成一團吧!機戰能出一個作品是一個作品,個人是會繼續陪它走下去的,沒有打到你的點的人,就等哪天你滿意新作品了,再回頭支持吧!
5
-
LV. 40
GP 3k
15 樓 choir_evolution GUNIT
GP6 BP-
※ 引述《kwong25 (Kion25 )》之銘言
首先OG系列絕不是只在OGMD摔一次才全面崩解,而是從2OG開始就埋下種子註定前途黯淡了
其實2OG銷量也是OGS腰斬砍半,遠不及BANDAI NAMCO的期望數字(本以為35萬起跳,結果最終累計不到30萬),那時候就注定OG系列立場岌岌可危了,不斷延期要花超長開發時間跟成本,結果銷量僅有如此,讓BANDAI NAMCO認知到"OG系列是個不賺錢的貨"
BANDAI NAMCO也不是無情到2OG那時就當下決定要斬,之後還有繼續讓寺田搞魔裝系列、DP&IB,然後最後OGMD還正式初次大規模出海外中文化,給了這麼多機會還是端不出成果才決定要凍結OG

OG會落到這樣地步,我覺得責任跟問題最大的,確實還是寺田等製作組這邊
明明開發決定權不在自己身上,卻沒有分配好系列整體規劃步驟、認為可以一直讓你永遠出下去,
結果遊戲內容吸引不了新人(OGMD很明顯是知道大勢不妙,所以拼命宣傳是新章跟改變標題命名方式怕新人第一印象認為是續篇而規避,結果還是白費功夫),還讓過去支持的粉絲玩家逐漸流失
弄到難得的感謝祭慶祝氣氛得向還在期待中的玩家們表示歉意,然後一直狂推商品祈求玩家抱持促成將來能再有新作的希望能多買單...
6
-
LV. 43
GP 915
16 樓 Evans A129083682
GP2 BP-
有資源不做遊戲弄了一個這個


我現在也是不知道怎麼樣看

只希望有生之年還有辦法看到大雷鳳




昨天半夜的第二部也發表了一堆玩具 模型

就是看不到新OG…..


我看樓上一堆人在講日本銷量⋯笑死人外行人才只看日銷,你以為你買中文版日銷會增加嗎?

以前沒翻譯沒代理的時代你去買水貨一片兩千多的機戰才是算在日銷的好嗎?


編輯補個展覽網址


2
-
LV. 34
GP 3k
17 樓 ChrisEva s0939326930
GP1 BP-
其實寺田對OG的態度絕對是十分認真的
從GBA開始就對OG的投入非常認真,所以機戰玩家對OG系列(直到MD為止)都是十分好評
再加上當時是黃金年代的產物,後來的OGs也是乘著PS2的強勢獲得玩家的讚賞與優秀的銷量

但OG的問題根源在於,它就只是一款「製作優秀的機戰作品」而已
對近期的萬代來說
機人題材的IP價值能否廣泛延續到各類媒體帶來額外收益,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現在就算推出製作水準更優秀的機戰作品,只要IP沒辦法擴散出去。
即使遊戲作品再優秀,還是難以抵擋機人作品的沒落潮。2OG已經徹底證明這一點

為何萬代仍舊願意讓版權機戰繼續出新作?
很簡單,像機戰這種跨作品的共演,可以給萬代的模型以及相關周邊帶來更多的收益
要說是萬代產品廣告也不為過
看看近期的版權機戰,有哪部機戰是幾乎沒有萬代發行其他周邊產品的作品?

而寺田其實在延續機戰跟OG的IP上作了相當多的努力
迎合萬代取向推版權機戰作,延續機戰IP本身的價值
但也同時在想盡辦法讓OG的IP價值能進一步擴散

所以OG展,以及推出OG的模型作品(不只是完成品,連萬代主流的HG也開始有OG機體了)
可能就是寺田給OG系列找出路的新手段

而喜愛OG的玩家也必須認知這一點
就是「OG不能再侷限於『優秀的遊戲作品』這一點上」
只是看到OG遊戲新作就買,是沒有辦法延續OG這個IP的
(但如果有本事讓OG新作單周銷量就上百萬套,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OG現在需要的不是優秀的遊戲作品,而是機體與人物能不能吸引更多機人番愛好者的共鳴
讓OG這個機戰原創IP有遊戲以外的可能性
我自己是沒預算買完成品,但我也買了賽巴斯塔HG,之後古鐵HG我也會收
1
-
LV. 32
GP 391
18 樓 銀炎之牙 Joe132995675
GP1 BP-
  我目前最遺憾的是2OG沒有移植到PS4上,2OG跟MD好像是用同個引擎+兼用卡吧,但卻沒有上PS4,說起來有人跟我一樣MD看到J參戰就想也不想的直接下訂嗎?

  想了一下OG開發周期長,但OGS、OG外傳、2OG通通沒移植到PS4&NS&PC上,而MD的定位偏偏是要拉新粉,對想逆流的新粉來說入坑難度就已經很大了,又不是每個新粉都像我一樣會一直關注OG的消息跟去看劇情。
1
-
LV. 41
GP 591
19 樓 xzro xxzz87
GP0 BP-
既然有人談到OG
那必定得談到機器人大戰初衷
機器人大戰就是讓新舊玩家
回顧知新和增加其他作推廣的遊戲
很多人都是在喜歡某作品下
進而購買機器人大戰
這樣的客群數是挺龐大的

而OG就只有喜歡機器人大戰原作的客群
也就是原作下要有自身龐大粉絲
雖然沒授權合作成本
但銷售量也差了不少
所以加固自身作品魅力吸引新玩家
OG才能成為賺錢的作品
我記得動畫也推了
沒有極大的反響
必需要根究原因
才能找出OG的不足之處
0
-
LV. 29
GP 89
20 樓 片目下三郎 hk112914
GP0 BP-
套用一下某遊戲媒體的主編在直播上回應「廠商對玩家的道義」之類問題:

「麻煩你看看這間是什麼公司! 人家是商業公司啊!
人家出遊戲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 賺不了錢的就直接丟垃圾桶,然後再做別的吸你們錢包裡的錢!

合你口味就麻煩乖乖付錢! 不合口味你就閉嘴滾到一邊去!

要廠商回應玩家的期望製作一隻遊戲? 你腦袋進水啦!!」

0
-
未登入的勇者,要加入 37 樓的討論嗎?
板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