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25
GP 2k

【閒聊】[GGO分析]遊戲內的防具盤點

樓主 我怕版規10 scarhscarl
GP11 BP-
老樣子,首都SBC格洛肯鎮樓


(分析資料來源僅包含刀劍本傳與GGO外傳的小說版、漫畫版以及動畫版等相關系列作品)
(分析僅為個人觀點)
(注意,文章內容將會涉及小說未動畫化部分,請斟酌點閱)


Gun Gale OnlineGGO)雖然是做為一款FPSRPGVRMMO,但RPG相關要素
(STR、AGI、VIT等六維配點,以及系統內的各種技能),並不是影響玩家戰力的唯一因素,
玩家的裝備(槍械、防具、道具)也是很重要的一環,這裡將介紹系列作品中出現過的所有防具,並簡略地去分析與排名其防禦程度。


(以下舉凡防彈等級、裝備名稱等資料皆以系列作品中出現數據為主、網上資料為輔)
(部分防具系列作品中並沒有切確名稱,筆者將以特徵來命名之)
(以下表現統計截止至本傳第23卷、外傳第8卷與部分第9卷)
(若有遺漏或錯誤,歡迎補充與指正)



各樓層導引
B2 【GGO防具功效、子彈穿透力介紹、測試標準】
B3 【部分用語解釋】
B4 【第I級別 簡易防彈裝備–頭部防具】
B5 【第I級別 簡易防彈裝備–防彈背心(1)】
B6 【第I級別 簡易防彈裝備–防彈背心(2)】
B7【第II級別 進階防彈裝備】
B8【第III級別 宇宙戰艦裝甲板】
B9【特別介紹 對光學槍防護罩
B10【其他】



[GGO分析]相關系列文章


筆者:
很大一部份涉及現實軍事裝備相關的部分是這位Tzefa大大(以下簡稱T大)
替我修正與補充了許多這方面的知識,畢竟我在槍械軍事這塊領域也還只是菜鳥
今天多虧T大才能順利產出這篇文章!!!



(施工完成)
(建議使用電腦版排版以獲得最佳體驗)
11
-
LV. 25
GP 2k
2 樓 我怕版規10 scarhscarl
GP3 BP-
GGO中的防具功效


在GGO之中,防具具有「防禦界限值」的設定,也就是單次能承受多少威力的傷害傷害低於此界限值則攻擊將會被防具擋下(不過不代表玩家會完全無傷),但若傷害超過的話則防具將會碎裂而損壞。


GGO外傳小說第二卷原文


不論是現實中或是Gun Gale Online這款遊戲中,子彈的威力都來自於:
  • 對物體(人體或是木材、磚牆、鋼板等) 穿透強度的:「穿透力」  
  • 以及彈頭在被擊發出去後所攜帶的能量:「動能」

「穿透力」讓子彈能夠去擊穿一些水泥牆、土堆掩體或是防彈鋼板、頭盔…等介於彈頭與肉體之間的任何物體,並達到擊中目標的功能;而「動能」則是彈頭攜帶的、能夠在侵入人體後造成殺傷力的能量,即便彈頭被防彈衣等防具擋下無法貫穿,也會將動能傳遞出去並對人體造成衝擊。
(現實中,據一些軍警人員的經驗,著防彈衣被子彈擊中的感覺就像被球棒揮打在身上一樣,並會產生瘀青,如下圖)


接下來將根據以上兩種關於子彈破壞力的項目(穿透力、動能),去對GGO中出現過的防具去做分析,並使用GGO中幾種常見的子彈類型去做防禦力測試:
  • 9x19 mm手槍彈
  • 5.56或7.62 mm步槍彈
  • 12.7或14.5 mm 大口徑子彈
(由前至後威力越大、穿透力越強、動能越高,以下簡易圖表區分之)




測試標準

以系列作品中出現過防具抵擋子彈的戲份為判斷依據,並檢視防具在被子彈擊中時,透過以下兩點來對各式防具進行簡易的分級與評價

面對子彈的「穿透力」是否會被貫穿
在不被貫穿的情況下,被「動能」影響的程度




(1. 本文僅為簡易向科普文,不會去過度深入探討相同口徑不同裝藥量的子彈區分、口徑/彈殼長度相
同的同種子彈但不同彈種、子彈擊中防具時的距離與角度、不同槍械使用同顆子彈在威力上的差異、或是子彈侵入人體造成的空腔效應…等問題,況且系列作品中也沒提到GGO有空腔效應的設定或表現。)
(2. 防具防禦程度排名為第III級別> 第II級別 > 第I級別;防禦程度將以★數多寡來評價,並輔以來說明同級別各個防具的不同之處。)
(3. 防具入手難度同樣也是以★數來區別,★越多越難入手,反之亦然。)
(4. 內文中的持有者以擁有該防具的玩家為主,有使用過的其他玩家不列入。)


3
-
LV. 25
GP 2k
3 樓 我怕版規10 scarhscarl
GP2 BP-
部分用語解釋


【BOB】

         
   第三屆BOB宣傳圖                                                         第三屆BOB觀賽大廳


The Bullet of Bullets的簡稱

是GGO中ZASKAR(營運公司)舉行的最強玩家淘汰賽。預賽採一對一的方式,地形、氣候、日夜、位置配置均為亂數決定,決賽則是在包含多種地形的廣大地圖上亂數配置所有玩家進行混戰,故不管預賽或決賽都無法在賽前就調整出占有絕對優勢的裝備與能力。獲得名次的參賽者,除了遊戲幣獎金外,還能選擇遊戲道具或實體模型槍作為獎品,但選擇實體獎品的玩家必須在報名時填入現實世界的真實姓名與住址。

除了第一屆是可以自由選擇要參加美服或是日服的比賽之外,往後幾屆都僅能參加居住地伺服區舉辦的比賽,目前舉辦到第四屆。

《桐人》《詩乃》在系列作品中參與的 BoB皆為日服舉辦的




【SJ】

                                             
第一屆SJ宣傳圖

         
     第二屆SJ看板娘                                                          第二屆SJ觀賽大廳


Squad Jam的簡稱

BoB 的團隊戰版本,為了決定最強小隊的比賽,因某小說家(時雨澤惠一)觀看了第三屆BoB決賽的協力場面而萌生舉辦的念頭,並自資贊助讓ZASKAR辦一個「日本伺服器限定」的官方賽事。參加人數為2~6人。規則大致與BoB相同。之後也有其他人贊助再開辦。

起初第一屆因是實驗性質的賽事,且獎品過於寒酸,報名隊伍少到甚至連預賽都沒有,不過隨著舉辦的屆數,除了賽事的特殊性(小隊戰、稀有場地、特殊規則) 使得知名度提升外,逐漸豐富的優勝獎品讓報名的隊伍急起直上,也增加了預賽和敗部復活賽的存在,並陸陸續續投入更多GGO中最新型或是稀有的強力武器和道具,同時遊戲內的知名中隊也開始參賽,算是一個發展迅速的新興比賽






【20260816遊戲測試】

進攻方玩家

防守方NPC


ZASKAR舉辦給過去SJ名列前茅隊伍參加「為檢測新製作的AI操作NPC的戰鬥力而舉行的測試賽」之活動「20260816測試賽」之中,聲稱傾盡ZASKAR全體員工研發出來之新型遊戲AI。除了強度超群外,還會配載GGO內最新型甚至未發布之強力裝備,共有7名NPC據守在攻略目標之歐式城堡內,其統一穿著美軍使用的多地形迷彩戰鬥服,並穿戴了軍用頭盔和戰術防彈背心保護頭胸。

玩家必須在兩個小時的時限內,攻克由NPC所防守的城堡,並選擇將敵方NPC全數殲滅 或是 奪取毒氣彈頭來通關。

另外由於營運方認為玩家僅有一條命的話將會過於困難,故採取3條命制度,玩家戰死後將會在待機區域等待180秒後在距離小隊隊員最近位置復活,同時有十秒的無敵時間;另外按照作品中的描述,參賽者似乎是被轉移到美服進行遊戲測試




【野外團體戰】

基本上就是指本外傳中,不是在BOB或是SJ的場合發生的團體戰鬥,通常發生於像SBC格洛肯*等安全場所以外的野外區域,其中比較主要的戰鬥有以下這幾次 :

* 設定是GGO世界觀的首都,基底是宇宙戰艦,SBC全稱為space battle cruiser (宇宙戰鬥巡洋艦),包含新玩家的出生點:回憶大廳、報名BOB用的機台所在的總督府、以及槍械商店、道具商店、玩家自營的店面…等設施都在此。



1. 本傳幽靈子彈篇第一場戰鬥,發生在滿佈舊時代建築遺跡的岩漠 《詩乃》所在的對人PK中隊對專門狩獵mob小隊進行的突擊戰鬥,並碰到被雇用來當作護衛,持M134迷你砲機槍的玩家 :《貝西摩斯》。


                              

2. 本傳第三季動畫第一集B part原創的森林野外團體戰,由《桐人》《亞絲娜》《詩乃》…等主角團在森林區域與《加百列》《POH》等人率領的對人PK中隊發生戰鬥。


                               

3. 外傳漫畫原創的荒野野外團體戰,發生在〔SJ1〕前,《蓮》與《Pitohui》在荒野狩獵場與其他
無名小隊發生的PK戰鬥。

2
-
LV. 26
GP 2k
4 樓 我怕版規10 scarhscarl
GP0 BP-

第I級別  簡易防彈裝備


# 此分級分為「頭部防具」「防彈背心」兩大類,每一類將會包含數項防具。

  • (1.這一級別的防具基本上最多只能防禦到7.62 mm步槍彈的威力,再往上就會被徹底破防)
  • (2.僅對作品中有足夠表現與資訊的防具做較詳細的分析,其他則簡單做介紹不贅述)



【頭部防具】

# 該類防具包含「德式鋼盔Stahlhelme」「阿爾金頭盔」「頭套護具」「FAST頭盔」…等數項不同頭盔。


頭盔總覽

先簡單說說頭盔這防具在現實中的防彈原理,畢竟根據系列作品中的描述來看,GGO的遊戲機制下的頭盔擋子彈的原理和現實根本沒太大差別。

論防禦力的話,頭盔其實比不過能正面硬剛子彈的裝有防彈插板的防彈衣,論正面被直擊的話充其量也就只能擋擋手槍彈或是爆裂物的破片 (不同頭盔有不同的防彈等級,並不是每種都能擋下子彈);
頭盔的優勢在於其圓型的設計能夠提供弧度,這些弧度能夠將非正面射來的步槍子彈彈道傾斜並彈飛,使得頭盔不至於被穿透,另外也透過頭盔內側加裝海綿等內襯以及固定頭盔的懸掛系統來達到吸收部分動能避免衝擊過大的功能。

以上大概就是頭盔防彈的原理,接下來將介紹數種系列作品中出現過的頭部防具。

.
.
.
.
.



【德式鋼盔Stahlhelme 】

持有者 :《不可次郎》


(現實中的Stahlhelme鋼盔)


外型上應該是參考德國二戰鋼盔Stahlhelme,並以其為基底進行再設計的二創鋼盔,筆者向T大詢問的結果是長得像,故應該是黑星紅白 (GGO外傳繪師) 自創的。

〔SJ2正賽〕前,剛轉移至GGO中的《不可次郎》在得到《M》的金援後購買該防具,自此就變成她在這個硝煙漫佈的世界常駐裝備之一。

作品表現

1. 〔SJ2正賽〕中,《不可次郎》闖過草原區域突進《PM4》所在的圓木屋時,遭到《Pitohui》以Savage 110BA狙擊步槍發射的.338 Lapua Magnum步槍彈(威力介於7.62 mm – 大口徑子彈)擦過頭盔外側,但被頭盔的弧度彈開來,動能讓《不可次郎》頭部像被推了一下稍微往右傾斜。
                               
(被.338 Lapua Magnum步槍彈擦過)

2. 〔SJ3正賽〕尾聲時,《不可次郎》於巨大郵輪被炸成兩截後向船尾推進時,閃躲來自《伊娃》使用VSS狙擊步槍發射的9x39 mm步槍彈(威力介於9 mm – 5.56 mm),彈擦過頭盔且並沒有造成任何損傷,也沒有被動能傳遞影響到的描述。

防禦程度  
★☆
# 現實中的此鋼盔可以正面抵擋手槍發射的9x19 mm手槍彈或是.45 ACP手槍彈 (威力比9 mm略大)且只會使鋼盔表面造成凹陷並無法造成穿透;作品中則有透過頭盔的弧度錯開步槍彈的彈道,進而將其彈飛的表現。
                      
(被9x19mm手槍彈擊中不同弧度,皆不被穿透)


入手難度
★★
# 雖然沒有明確說是在玩家自營店面還是一般的道具商場入手的,筆者認為雖然會比較貴,不過應該不是太難入手的防具,但可以確定的是花別人的錢 (M資金) 購買的。

.
.
.
.
.



【阿爾金頭盔】

持有者:《BOSS》


(現實中的阿爾金頭盔)


GGO外傳漫畫版第一話中《蓮》與《Pitohui》在荒漠野外碰到的敵對小隊隊長《BOSS》所戴的頭盔。
原型是俄羅斯的阿爾金頭盔 (altyn helmet),重達約5公斤,酷似安全帽的黑色外型,整體主要是由鈦合金外殼與芳綸纖維內襯組成,同時前方安裝了防彈面罩

漫畫版中的頭盔可能是《BOSS》自行客製化的,尺寸大約是現實版本的一半,要不就是玩家的虛擬體頭部太大導致的視覺差。

作品表現

1. 外傳漫畫版原創的〔荒野野外團體戰〕中,面對《蓮》持P90衝鋒槍潑灑的5.7x28 mm手槍彈彈幕(威力介於9 mm – 5.56 mm),《BOSS》頭戴的頭盔透過弧度彈開了一些防彈盾牌漏防到的子彈

(擋下5.7x28 mm手槍彈)


防禦程度
★☆
# 現實中該頭盔可以抵禦大部分種類的手槍彈在近距離的直擊,甚至穿透力在手槍彈中數一數二的5.7x28 mm手槍彈都無法完全貫穿頭盔,經過測試僅能穿透鈦合金外殼,然後在芳綸纖維內襯被擋下,而作品中則有彈開數發《蓮》的P90衝鋒槍發射的5.7x28 mm手槍彈的表現。
                       
(正面擋下FN-57手槍發射的5.7x28 mm手槍彈)


入手難度
★★
# 作品中並無描述,筆者推測綜合該名玩家的打法與裝備 (STR-VIT型與大量防具),以及在野外進行對人PK戰鬥獲取高報酬的表現來看,該頂頭盔可能是高於頭盔類防具的平均價格

.
.
.
.
.



【頭套護具】

持有者:《Pitohui》

首次亮相於〔SJ2正賽〕中後段,形似格鬥運動中保護頭部周圍的科幻風格防具,雖沒有明說是什麼材質,但有描述具有防彈功能以及加裝小片防彈板,以及比一般頭盔更輕的重量;另外其並非完全覆蓋住整個頭部,在前45度與後45度兩處都是鏤空的,以便馬尾能夠在稍低的位置露出。

筆者推測,鑒於《Pitohui》的裝備入手與使用習慣,此頭盔可能屬於需課金的特制頭部防具,但防彈能力應該不超過一般頭盔的範疇。

作品表現

1. 〔SJ2正賽〕中,在圓木屋中《MMTM》小隊隊長《大衛》使用M9-A1手槍發射9x19 mm手槍彈擊中《Pitohui》的頭套,子彈被擋下同時衝擊力讓其頭部往後仰。(動畫原創)

                             
(近距離彈開9x19 mm手槍彈)


.
.
.
.
.



【FAST頭盔】

持有者: 7名NPC


(現實中的FAST頭盔)


於〔20260816遊戲測試〕由守城的NPC們統一配戴
全名為Ops-Core Future Assault Shell Technology Helmet (未來突擊外殼技術頭盔 簡稱:FAST頭盔)
美國開發生產的戰鬥頭盔,其左右兩側均設有導軌可供使用者安裝通訊設備、耳機、手電筒等裝備,正面中央也有固定座透過適配器來安裝夜視儀或是攝錄器材,以此提供戰術優勢
防彈等級則可以正面抵擋 9x19 mm手槍彈

.
.
.
.
.




頭盔總結

雖然不是所有頭盔都能給予非常強力的防護功能,但有總比沒有好,結合現實中的設計與系列作品中的表現來看,除了能正面擋下一些常見口徑的手槍彈與破片外 (對應GGO中的手槍與部分衝鋒槍等槍械、破片手榴彈與榴彈…等爆裂物噴濺的碎片),透過外型的圓弧也能一定機率地彈開非直射的步槍彈 (對應GGO中的突擊步槍和狙擊步槍),光是能有效地保護頭部這塊傷害倍率較高的要害,其實效益就已經算很高了

除了提供防禦之外,頭盔也能當作是單兵頭部模組化的擴充功能,像〔20260816遊戲測試〕中的NPC配戴的VEST頭盔就有加裝耳機支架與麥克風,同時正面也安裝了可以配載夜視儀的翻斗車支架,又或者是像SJ其中一隻參賽隊伍《ZAT》中的實況型玩家《賽因》,在他戴的頭盔前後左右黏貼著超小型攝像機做為實況轉播的工具;另外雖然系列作品中沒有出現,但理論上也可以在側面的導軌安裝戰術手電筒、正面裝備夜視儀或是紅外線熱成像儀…等外掛式物件。

總結來說,如果真的有GGO這款遊戲,我肯定會選擇裝備頭盔,在提供基礎防護之外還能安裝數項道具來應對不同戰況使用,相比第 II或第 III級別的防具而言更容易入手,高性價比值得你擁有 !

0
-
LV. 26
GP 2k
5 樓 我怕版規10 scarhscarl
GP0 BP-
第I級別  簡易防彈裝備
(續1)


(一名正在將防彈插板裝入防彈衣的士兵)


【防彈背心】


防彈背心總覽

同樣這裡也簡單地對防彈背心的防彈原理做介紹,同時輔以現實中不同國家的防彈等級系統做為參考:
 
防彈背心大抵分為以下三種
  1. 軟質防彈背心
  2. 複合防彈背心
  3. 攜板背心



軟質防彈背心通常是由尼龍、芳綸纖維或是凱夫拉材質製作而成,這些高強度人工纖維構成的軟質層能夠有效抵擋手槍彈、爆裂物的破片或是霰彈槍的彈丸,防彈原理大致是透過纖維延展性將子彈的衝擊分散到防彈衣的其他區域,進而稀釋子彈的威力,最後彈頭形變成蘑菇狀被包裹在軟質層之中達到防彈的效用。優點是穿戴者易於活動且輕便,但缺點就是面對口徑更大的步槍彈就難以應付,這時候就需要複合防彈背心了。



複合防彈背心除了防彈軟質層之外,還會安裝由金屬、陶瓷、甚至是複合材質做成的防彈板,從而具備更良好的防彈效果;
原理如下 : 子彈擊中防彈衣→被硬質的防彈板擋下子彈穿透力,同時子彈與防彈板龜裂消耗大部分能量→被軟質層吸收子彈攜帶的動能→最後再由防彈背心的內襯緩衝層吸收餘下的衝擊。


(COD4中,身穿攜板背心的普萊斯隊長)

近年來,鑒於複合防彈背心整套穿下來的重量較重長時間穿戴不易行動,外加防彈插板本身的防護等級比軟質層高,不少各國部隊開始採用不加裝軟質防彈衣,只穿著一件可以攜帶一到兩塊防彈插板的戰術背心,比起傳統的複合防彈背心更加輕便透氣,以及執行特殊任務時更加靈活同時保有防步槍彈的能力,這種本身沒有防彈材質僅能攜裝防彈插板的戰術背心被稱為PC背心(Plate Carrier),即為:攜板背心



下面表格是國際目前最通用的NIJ防彈等級系統,由美國國家司法機關 (National Institute Justice 簡稱NIJ) 所制定,一共分為六個等級,不論是防彈軟質層或是防彈板、甚至頭盔也都適用這個衡量標準

(1. 鑒於待會介紹系列作品出現的部分防彈背心需要,在此加了俄羅斯GOST防彈等級系統中的兩個等級做對應)
(2. 另外將前面自製的威力分級表中,我們將主要當作參考物的9x19 mm手槍彈,5.56或7.62 mm步槍彈,12.7或14.5 mm大口徑子彈也放入比對)

  
NIJ等級
  
  
使用子彈
  
  
武器
  
  
對應GOST等級
  
  
自製表
  
I
  
.22 LR
  
.38全披甲彈
  
低威力步槍發射.22 LR &
  
.38左輪手槍
  
Class  1
  
  
IIA
  
9 mm手槍彈
  
.357 mm Magnum 軟尖彈
  
一般9 mm半自動手槍 &
  
.357左輪手槍
  
 
  
9x19 mm手槍彈
  
橫跨IIA與II等級,定位取決於是透過手槍發射還是衝鋒槍發射
  
  
II
  
9 mm手槍彈
  
.357 mm Magnum 軟尖彈
  
長槍管手槍&短槍管衝鋒槍發射的手槍彈
  
 
  
  
IIIA
  
.44 Magnum空尖彈
  
9 mm手槍彈
  
長槍管卡賓槍發射的手槍彈
  
Class  3
(介於IIIA與III之間)
  
  
  
III
  
7.62 mm全披甲彈
  
.308 Winchester步槍彈
  
M14自動步槍發射的步槍彈
  
 
  
7.62 mm步槍彈
  
IV
  
.30-06穿甲彈
  
M1加蘭德步槍發射的全威力步槍彈
  
 
  
12.7或14.5 mm大口徑子彈威力超出IV等級的防禦範圍
  
大抵


(防彈插板擋下子彈後的樣子)

大抵就是防彈背心被防彈等級內的子彈擊中基本上都能擋住
例如今天我穿一件 NIJ IIIA的防彈衣,只要對方槍枝威力不超過衝鋒槍發射的 9mm手槍彈,我都能被防彈衣保護。

以上大概是防彈背心原理與防彈等級系統的概述,接下來將介紹數種系列作品中出現過的防彈背心。

0
-
LV. 26
GP 2k
6 樓 我怕版規10 scarhscarl
GP1 BP-
第I級別簡易防彈裝備
(續2)


【防彈背心】

#該類防具包含
..…等數種不同防彈背心。

.
.
.
.
.



【Point Black MRV防彈背心】

持有者:


(


原型應該是90年代特警風格的代表性防彈裝備

小說插圖中的背心中央有一條明顯的直線,側腹有數個織帶

(T大: 黑星紅白絕對把插圖的背心畫的過於細長了)

作品表現

1.〔SJ4正賽〕裡,於柴油機車停駛時遭到《ZEMAL》小隊的成員於百米內發動的偷襲,一發應該是由MINIMI輕機槍或內蓋夫輕機槍發射的

防禦程度
#

入手難度
# 系列作品中並無提到價格或入手難度,筆者根據這套背心裝備的防彈插板的防禦能力屬於第I級別防具中較突出的這點去推測,該防彈背心可能與頭套護具一樣是課金取得的防具,提供多功能的模具化承載裝具之外也有不錯的防彈能力。

.
.
.
.
.



【Pro-Tech PTA 防彈背心】

持有者:



(現實中的Pro-Tech PTA原型正反面)


參考原型大概是00年代後期美軍海豹部隊配發的Pro-Tech PTA Vest,十分典型的大面積防護防彈背心,前後兩片面板的結構設計,從正面一路延伸至側腹的位置提供更多的保護空間

(T大 : 因為該背心的設計過於常見,如果有更準確的型號懇請補充~)

作品表現

1.〔SJ4正賽〕中,在手槍戰區域的巨型商場中,一發來自雷明登XP100手槍的.308 Winchester步槍彈 (威力與7.62x51 mm接近) 擊中《M》裝備在腹部的防彈板,防彈板發揮了其功用沒有被貫穿,但子彈威力之大,動能衝擊下仍讓他減少了一成的血量

防禦程度
# 現實的PTA設計是很常規的NIJ IIIA等級的防彈軟質層加上前後防彈插板,而透過作品表現的話防彈插板的等級應該落在NIJ IIIA – III等級之間,但筆者推斷應該是NIJ III等級
(否則防彈插板只有NIJ IIIA等級的話應該會被.308Winchester步槍彈貫穿)

入手難度
# 筆者認為雖然《M》是有能力強力課金的玩家 (如.宇宙戰艦裝甲板),但與《Pitohui》的風格不同,《M》在大部分個人裝備上都頗為樸素實用,故推斷這套防彈背心應該也不是什麼太昂貴難以入手的裝備

.
.
.
.
.



Modular Body Armor Vest防彈背心

持有者:



                (現實中Modular Body Armor Vest原型)                      (Molle系統使用原理)


原型可能是2000年代後期始於美軍各特種部隊普及使用的Modular Body Armor Vest (MBAV),一樣是較為典型的防彈背心,佈局上較為主流,同為前後兩片式但防護面積較小的結構設計,側腹位置以兩條織帶與插扣固定前後板同時可調整鬆緊,模組化設計則是使用現今各國軍隊主流的Molle系統 (Modular Lightweight Load carrying Equipment 模組化輕量裝備附載系統)

(T大 : Molle系統又可稱作PALS系統 Pouch Attachment Ladder System 梯狀附包掛載系統,不過細分的話兩者還是有差)

這套也是《不可次郎》使用M資金購入的裝備,但很明顯是輕裝版本,沒有使用側圍組件(在左右側附位置將背心的前後板包覆起來,同時可以安裝彈藥包或是側邊防彈板等額外裝備);此背心防禦程度上仰賴前後片插入的防彈板以及 NIJ IIIA等級軟質防護層,不過因為《不可次郎》這套是輕裝版本,故沒有側圍提供側面的防彈能力

(格局設計與《M》的Pro-Tech PTA相似)

.
.
.
.
.



Point Blank CQB Assault System背心系統

持有者 :《克拉倫斯》

(Point Blank CQB Assault System背心系统原型)


宝塚般外观的女性玩家《克拉伦斯》,在〔SJ2正赛〕中的巨蛋丛林战首次登场,并给了女主备用的弹匣作为赠礼,尔后的大赛甚至加入主角团的小队,特色为全身黑的衣着。

设计上应该是参考了90年代美军海军陆战队所配发给所属的各特种部队的Point Blank CQB Assault System背心系统,整个系统的结构是由内部的防弹背心与外部承载装备所组合而成的分体设计;

防弹程度上,内部黑色防弹背心提供NIJ IIIA等级的软质层,同时前后可以加装防弹板,不过系列作品中倒是提到她加装的是符合科幻世界观的薄型防弹板而非现实世界有的型号。

(T大: 两个黑色装扮的女人穿的都是90年代的代表性装备,估计是时雨泽老贼的个人喜好吧,毕竟都是他年轻时最酷炫最战术的设计)

.
.
.
.
.



6B23防弹背心+ 6Sh112承载装具

持有者: 《SHINC》全员


( 6B23防弹背心与6Sh112承载装具)

(胸口/腹部防弹板与凯夫拉材质保护套)

(整套穿起来的样子)


体操社、或称亚马逊女战士团的《SHINC》,鉴于她们是一支以俄系特色为主轴的小队,不仅是使用的都是俄系枪械,全队也统一穿着俄军现代使用EMR迷彩的作战服和装具: 6B23防弹背心6Sh112承载装具

6B23是俄军于00年代后期开始发放装备的防弹背心,之后改良为新的EMR迷彩配色版本并与6Sh112承载装具一同搭配使用,并在2014年的克里米亚事件中大量配备于俄军身上;

在防护功能上,整件背心除了具有GOST Class 1等级的凯夫拉材质软质防护层之外,还有前后各两片,总计四片的防弹钢板,防弹板与软质层并用能达到GOST Class 3等级的防御效果

(T大:毛子是真的喜欢搞上下分开的两片式钢板)




T大更长篇的评论

「这次把原型说得这么肯定是我几乎可以确定黑星红白找的参考图是什么,来源是这张克里米亚事件中俄军小绿人的照片(上图)
其实一开始在看SHINC的形象时我心里就有底了肯定是这个组合,但对于脖子上立起的是外套的领子而非防弹背心的护颈感到非常不解,难道黑星误解了护颈的构造?
但看到这张图后我完全明白了...就是黑星刚好找到了一张使用者把护颈放下来的照片当参考而已......
而护颈翻下去后卡在胸前的轮廓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插图中胸前的构造看起来有点诡异的扭曲」

.
.
.
.
.



Stridsväst 2000战术装具

持有者: 《MMTM》全员
             
           (仅有瑞典军迷彩服的小说插图) ( Stridsväst 2000战术装具原型)

               


咱们活在《Pitohui》与其他主角团阴影下的室内CQB战斗专精队伍《MMTM》,在小说插图中其实完全没有着任何防弹相关装备,就只有一件瑞典军队用迷彩衣,明明小说原文有描述他们的装备里有防弹板.....最后是在漫画版中找到他们更多的战斗服装。

设计原型可能是瑞典军队的Stridsväst 2000战术装具,符合《MMTM》小队使用欧洲装备与穿着瑞典军迷彩服的设定其实这套装备只是个承载装具,不具有防弹功能,但漫画版绘师たもり在《MMTM》成员的背部画了背面挂载结构和Stridsväst 2000战术装具结合,笔者认为这样应该能让他们有空间能安装防弹板,虽然仅有防御到背部就是了

(T大:剧情设定里这一只明明不是强调速度的队伍,不穿防弹背心就很怪)

.
.
.
.
.



自卫队防弹背心1型

持有者: 《Narrow》全员(自卫队)
出现于参加〔SJ1正赛〕的《Narrow》小队身上
设定是航空自卫队的成员
理所当然地在游戏中就使用了现实中自家的装备
插图也是直接根据自卫队的背心画的
不过其防护程度貌似只有NIJ IIIA等级的防弹纤维软质层
不能安装防弹插板

自卫队防弹背心1型是1992年开始配发
但因为防弹性能上的不足
尔后被大幅增强防御的防弹背心2型/ 3型取代。

(笔者吐槽: 刀剑系列作品设定时间都是在202X年了,
这些自卫队队员现实怎么可能还在用00年代就退役的1型)



(现实中的自卫队防弹背心1型)


.
.
.
.
.



Crye CPC包覆式携版背心

持有者: 《柯尔》
               


《柯尔》是《TOMS》这支全员重视AGI (敏捷度)配点的小队中最快的成员,初次登场是〔SJ3正赛〕中,小队装备上以着重灵敏易于活动为主,主要武器则是挑选冲锋枪或是缩短化的突击步枪这些轻巧容易控制的枪械;

Crye CPC全名Crye Cage Plate Carrier (包覆式携背心),被全世界多国特种部队采用着,设计特点是透过特殊的负重承载结构来分配全身装备的重量,防护方面则是标准的前后各一片小巧防弹板,侧面位置也有安装防弹的空间,但相对就没地方装软质防护层了,不过缓冲层还是有的。

(T大 : 這東西給一個強調速度的輕裝角色穿這個挺怪的,因為做為CPC設計精華的這套承載結構本身不輕,而且要在負載了一定程度重量後才會開始體現出它的價值就像你去跑百米衝刺然後背個專業登山包的感覺,這套應該和MMTM他們的Stridsväst 2000戰術裝具互換才對)

.
.
.
.
.



防彈背心總結


整體來說不論是GGO這款遊戲內或是現實世界,防彈背心主要提供了兩大功能

一是防護   二是承載

首先是防護功能,不用多說防彈背心就是為此目的而設計的,軟質層或是防彈插板在被自身防護等級以內的子彈擊中基本上都是可以擋下來的,不過不論是防彈插板還是防彈衣基本上都不輕,一件NIJ  IIIA的軟質防彈衣就重3.8公斤,而防彈插板依照尺寸與防彈等級不同,從1、2公斤到4公斤都有,整套制式複合式防彈衣的重量可以來到8公斤左右,對於穿著者而言都是不小的負擔,當然作為遊戲的GGO,玩家受惠於六維素質的輔助,自然在穿著這重裝備時會比現實軍警人員輕鬆許多。

再來提到承載能力,防彈背心有三種方式可以具有攜帶單兵戰鬥裝備的功能,這裡的單兵戰鬥裝備簡單來說各種在戰場上行動或是戰鬥會使用到的物品,舉GGO中出現過的裝備來說有備用彈藥/彈匣、小隊隊徽、急救治療套件、望遠鏡、戰術轉角鏡…等裝備。

  • 第一種是使用額外的承載裝具,如上面提到的《SHINC》小隊的6Sh112承載裝具背心,透過另外的戰術背心提供承載功能,現實中這種裝具的優點就是方便依照不同戰情勢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功能,可以只要承載功能或是攜防兼顧。
  • 另一種是現今較為流行的模組化功能,上面不可次郎的MOLLE系統就是如此,這種讓防彈背心直接具有承載功能的一體式設計能讓士兵客製化自身的裝具,現今大部分軍警都採用這種設計作為主流裝備。
  • 最後則是直接將彈藥包或是小包縫死在背心的方式,不過這是在模組化功能前的產物,且GGO中也沒出現過類似案例。


筆者做個總結,在GGO中雖然身著防彈背心會感受到重量,但鑒於玩家受惠於角色素質的輔助,比起現實能更輕鬆的攜穿這些裝備;
在這個前提下,防彈背心除了裝有防彈插板提供防禦,又有許多空間能安置裝備,能在戰鬥時直接抽出使用省略掉操作UI將物品從虛擬背包取出的時間,有這些優點為何不挑一個來裝備呢~
1
-
LV. 26
GP 2k
7 樓 我怕版規10 scarhscarl
GP1 BP-
第II級別  進階防彈裝備


# 此分級包含五項防具,分別為
「複合型裝甲」「全身式護甲」「科幻防具」「裝甲護具」「Vant-VM防彈盾牌」

  • (. 這一級別的防具基本上能做到抵擋7.62 mm步槍彈的威力,往上至12.7 mm大口徑子彈雖然大多都會被破防,但多少還是能達到減傷的效果。)

.
.
.
.
.



【複合型裝甲】

持有者 :《豬金》
《豬金》設定圖


第二季動畫僅出現兩三秒的戲份


由〔BOB3正賽〕中的參賽者《豬金》所裝備的防具,小說原文描述其使用槍械為Jatimatic衝鋒槍,透過將武裝輕量化來換取能裝備裝甲的空間,並使勁提升VIT (血量)成為防禦為主的玩家

小說描述其裝甲具有複合式功能,包括了減弱光學槍威力的防護立場、以及對實彈的高防彈機能,頭上戴著附加臉罩的厚重頭盔,全身包含背部都被裝甲覆蓋住。

動畫設定圖中,顯示出其裝甲主要覆蓋住頭部、前上半身、背部、雙肩、小腿脛等部位,其他位置則是著白灰色戰鬥服;頭盔則安裝可上下旋開的面罩,用以保護相對脆弱的護目鏡。

作品表現

# 作品中無直接表現,不過透過《詩乃》自述,在較遠距離時沒辦法藉由PGM Hecate II反器材步槍發射的 12.7x99 mm大口徑子彈一擊就給予致命傷,但也自述說若是在更近距離的話,應該有辦法擊中頭盔擊殺《豬金》

筆者認為這裡關於較遠距離的描述有兩種可能
  • 是大口徑子彈無法貫穿或是僅能造成些許破損,並透過連續兩發的動能來震傷人體
  • 是大口徑子彈使防具的防禦界限值耗盡並碎裂,緊接著的第二發子彈再貫穿無防具保護的人體
而擊中頭盔的話,不論能否貫穿都能依靠動能給予頭部重擊的效果來擊殺之。

防禦程度
# 雖說動畫設定圖中在人體要害像頭部、前胸的臟器等都有包覆住,但在下半身以及局部四肢僅有戰鬥服遮蔽,在實戰中還是有被擊中的風險

入手難度
# 作品中並無正面描述,但筆者認為通常這種高防護性能的裝甲多少還是需要投入現實金錢來購入,更別說這套無論是對實彈與對光學槍都能防禦。

總結

系列作品中唯一一個具有複合型功能的防具,同時擁有對光學槍以及實彈槍的防禦力,即便不是在大賽中,GGO一般的野外區域發生玩家之間的對戰也能充分發揮該防具的能力
(鑒於野外區域的對戰基本上都是狩獵mob的玩家之間的對戰、或是PK玩家與狩獵mob的玩家交戰…等,這些情況都有光學槍與實彈槍的涉入)

雖然作品中沒有出現真正被擊中的畫面,但在《詩乃》自認無法一發大口徑子彈貫穿之並擊殺《豬金》的背書下,這套防具的防禦力理論上還是遠高於第I級別的防具的

.
.
.
.
.



【防彈盾牌】

持有者 :《BOSS》
          (漫畫中《BOSS》使用Vant-VM防彈盾牌)                 (射擊遊戲中出現的原型)


GGO外傳漫畫版第一話中,《蓮》與《Pitohui》在荒漠野外碰到的敵對小隊隊長《BOSS》所持的防具。

原型為俄羅斯的Vant-VM防彈盾牌重達25公斤,設計上可以抵禦普通步槍彈,具有像墓碑一樣弧狀外形,並在上方處有個長方型觀察窗。

漫畫版出現的Vant-VM在比例上貌似比起現實版本的稍微大一些,直立狀態能覆蓋身形堪比《M》的玩家《BOSS》大部分身軀(約1米9米)。

作品表現

1. 外傳漫畫版原創的〔荒野野外團體戰〕中,《BOSS》持防彈盾牌不斷扛下 來自《蓮》的P90衝鋒槍(5.7x28 mm手槍彈、威力介於9 mm – 5.56 mm) 與《Pitohui》的AKM突擊步槍(7.62x39 mm步槍彈)的射擊。

(擋下7.62x39 mm步槍彈)

(擋下5.7x28 mm手槍彈)


防禦程度
# 單手持盾的靈活度與能抵擋7.62mm等級的防禦力,以及廣大的遮蔽面積,讓該防具能夠提供高度的安全性但盾牌始終會有無法防禦到的死角,實際上透過《BOSS》與《蓮》的戰鬥可得知,即便快速轉換防禦方向,仍有被子彈擊中的情況

入手難度
# 作品中並無描述,筆者認為遊戲中盾牌類型的防具應該都是較難入手的

總結

各國軍警單位常見會使用的防彈盾牌,本來這種數十公斤的防彈盾牌現實中都是在做建築物突入作戰時才會短時間裝備的,但畢竟GGO是款FPS混RPG的遊戲,玩家因RPG的配點機制而能做出一些超人類的舉動,像《BOSS》除了裝備該盾牌之外、頭上戴著同樣也是俄製的阿爾金頭盔(重達5公斤)、手持AK-104突擊步槍(3.7公斤)、身著防彈背心…等加總起來的重量,只有在遊戲中才能如此長時間裝備並戰鬥。

(甚至有使用盾牌攻擊的表現)

回歸到防彈盾牌本身,若是結合作品內表現與現實設定的話在防禦力上抵擋7.62 mm級別以及以下的子彈是綽綽有餘,即便是近距離也能彈開,使用複合材質的盾牌透過金屬部分提供抗穿透,布質纖維緩衝子彈的動能,從而提供使用者絕佳的防護,同時在其背面有兩個把手,對於左右撇子的玩家而言都能很好的上手,另外配備防彈玻璃觀察窗或是窺鏡能更便於探查前方的狀況,這種手持盾牌相對來說較為適合運用在環境較複雜的地形作為攻堅使用。

.
.
.
.
.



【科幻防具】

持有者 :〔SJ2正賽〕中七隊聯合戰隊某名隊長與其隊員
       

由GGO外傳小說版〔SJ2正賽〕中聯合其他六隻小隊向《PM4》發動攻勢的小隊長所裝備,並沒有詳細描述防具的外型,只表示該玩家全身戴滿符合世界觀的科幻防具

動畫版中顯現的樣貌為覆蓋住上半身胸腹與背部的黑色防具,往上衍生至肩膀部位呈圓弧裝,並在前臂上安裝了同材質的護手板。

作品表現

1.〔SJ2正賽〕,《Pitohui》使用M107A1反器材步槍(12.7x99 mm大口徑子彈)擊中裝備科幻防具的該隊長,子彈無法直接貫穿胸口的防具,但卻使防具的防禦界限值用罄並破碎,巨大動能使得他往後飛出三米,並讓其減損四成血量。(動畫版被改成射中脖子或頭部直接擊殺)

防禦程度
# 即便能不被大口徑子彈直接貫穿,且理論上能擋下常見子彈的穿透力,無奈裸露的部位不少,頭部與下半身可能會成為射擊目標。

入手難度
# 作品中並無描述,筆者認為應該不會比第 I級別的防具昂貴多少

總結

對於非課金或是課金較少的玩家而言,應該算是一個較好入手且性價比滿高的防具。
雖然不確定對動能的吸收程度如何,但能在胸腹與後背等重要部位給予理論上能抵擋大部分子彈穿透力的堅固,在防禦力上高過第I級別的防具,並提供相較於防彈插板更大範圍的防護

.
.
.
.
.



【全身式護甲】

持有者 :《T-S》小隊六名隊員

由〔SJ2正賽〕首次參賽隊伍《T-S》的全員裝備著,並在之後的〔SJ3正賽〕以及〔20260816遊戲測試〕中都大力地發光發熱。

  • 護甲主體為暗灰色,並呈現出如同未來士兵般的外貌,全身除了手肘或膝蓋後方等可動關節處之外,都被護甲覆蓋住。
  • 頭部則戴上太空裝般的頭盔,頭盔上附有護目鏡,同時內建望遠裝置與測距功能,不過使用的代價是會比平常的視野狹窄。
  • 全罩式頭盔可以自動控制從下巴位置將整個頭盔向後打開,另外透過操作虛擬UI的「裝備解除」可以讓護甲從四肢、胸口、背部等部位分別從玩家身上卸下。
  • 在非慣用手上裝備了盾牌,長方形的盾牌安裝在上臂,可以在舉槍射擊時確實保護住心臟肺部等重要器官。
  • 在每位隊員的頭盔後方或是盾牌上都標記了「001」到「006」的數字編號做為辨識,另外在頭盔後方也都打上「一隻從水中露頭而出的殺人鯨」的小隊共通徽章。

作品表現

1.〔SJ3正賽〕中,《002》在防守巨大郵輪時,遭到《M》以M14 EBR戰鬥步槍(7.62x51 mm步槍彈)火力壓制,子彈都被護甲彈開,但還是提到動能帶來的衝擊仍會傳遞到身上,並可能因為擊中部位的不同而變成毆打並損失血量。

2.〔SJ3正賽〕中,《Pitohui》身著原先屬於《T-S》其中一名隊員《艾爾賓》的全身式護甲,近距離彈開《大衛》用 M9-A1發射的 14發 9x19 mm手槍彈

3.〔20260816遊戲測試〕時,《T-S》小隊六名隊員遭到NPC《洛克》使用GM6Lynx反器材步槍(12.7x99 mm大口徑子彈)射殺;
但沒明確描寫是護甲直接被貫穿導致死亡,還是如同科幻防具一樣護甲先因防禦界限值耗盡破裂,然後再被其後的第二槍擊殺。

4.〔20260816遊戲測試〕時,《T-S》小隊隊員在實行蜈蚣突擊作戰期間被NPC《伏特加》操作PKP PECHENEG輕機槍(7.62x54 mmR步槍彈)所發射的部分火網擊中,並被護甲彈開

5.〔20260816遊戲測試〕時,在接近城牆與闖入城門的過程中,《T-S》小隊隊員不斷遭到M4A1突擊步槍(5.56x45 mm步槍彈)、SCAR-H SV步槍(7.62x51 mm步槍彈)、PKP PECHENEG輕機槍(7.62x54 mmR步槍彈)等槍械開火擊中,但都被抵擋下來,不過在動能的影響下在近距離時經常會使身體失去平衡

6.〔SJ4正賽〕中,《T-S》小隊在城市廢墟區域與《TOMS》小隊交戰,對方小隊的武裝皆不能對護甲造成傷害,對方武裝包括
  • MP7A1衝鋒槍(4.6x30 mm手槍彈、威力介於9 mm – 5.56 mm)
  • AKS-74U卡賓槍(5.45x39 mm步槍彈、威力介於9 mm – 5.56 mm)
  • HK53卡賓槍(5.56x45 mm步槍彈)
  • K1卡賓槍(5.56x45 mm步槍彈)

防禦程度
# 對於追求極致防禦的GGO玩家來說,這套防具可說是非常符合需求,比起一般僅保護頭胸或是背部的防具,從頭到腳都被包裹住的全身式護甲就完全不用擔心被擊中哪裡的問題,且除了大口徑子彈之外,常規的槍械所發射的子彈(包含 7.62mm級別及以下) 都能無視穿透力並彈開,同時也能有效地吸收多數動能

入手難度
# 作品中並無直接描述,但筆者認為通常這種高防護性能的裝甲多少還是需要投入現實金錢來購入,尤其這套除了防護功能之外還有其他尖端科技化的功能。

總結

極具未來風格的防具,不禁令人聯想到XBOX代表作 : HALO系列 中的士官長所著的雷神之錘裝甲,深灰色的護甲以有稜有角的形狀包裹住全身,頭盔內建的護目鏡散發出充滿賽博氣息的螢光藍,以及在非護甲覆蓋之處有著電藍色的材質包覆,整體氛圍就像是科幻世界來的士兵。

防禦力上在外傳算是一個頗具指標性的代表防具,堅固程度僅次於宇宙戰艦裝甲板,不過高防護的代價下就是護甲的重量過重導致移動速度受到懲罰變得緩慢,在機動性受到限制的情況下經常就變成高破壞力武器展示火力的測試品 (諸如被光劍、RPG-7、反器材步槍等武器當罐頭拆),但至少在沒有特別準備的情況下,大部分的常規武器是很難對他們造成有效傷害的

.
.
.
.
.



【裝甲護具】

持有者 :《DOOM》小隊六名隊員

出現於〔SJ4正賽〕首次出賽隊伍《DOOM》全員身上,該隊伍成員是因聽聞有小隊參賽的SJ存在而從其他遊戲轉移到GGO來的玩家,在此之前曾一同在數個VR遊戲中遊玩,故角色的基礎數值都相當高,但因為不具備GGO中的槍械知識與技能,故選擇投入現實金錢購買大量的高性能炸藥與護具材料,將自身打造成自爆功擊兵來發光發熱

防具被描述比《T-S》的全身式護甲更為龐大笨重,更像是將裝甲板直接纏綁在身上,裝甲板覆蓋住正面的上半身與四肢,頭上則戴著宛如iron giant的頭盔,背部則是沒有護具保護,只背著裝滿高性能炸藥的巨大背包。

作品表現

1.〔SJ4正賽〕中,其中一名隊員於橋上戰鬥中突進時遭到《LPFM》小隊不斷射擊,其中包括 :
  • 《克拉倫斯》使用AR-57突擊步槍發射的5.7x28 mm手槍彈 (威力介於9 mm – 5.56 mm)
  • 《Pitohui》使用KTR-09突擊步槍發射的7.62x39 mm步槍彈
等都被擋下。

甚至連《夏莉》使用 R93戰術 2型狙擊步槍發射的開花彈(威力略小於大口徑子彈)擊中護具腿部都無法造成破壞,伴隨開花彈爆炸產生的高穿透力雖然沒有貫穿護具,但爆炸震波的動能還是確實地傳遞出去,造成該名隊員失去重心跌倒。

防禦程度
# 具有能不被接近威力接近大口徑子彈的開花彈擊穿,以及對常規子彈的抗穿透與減緩動能的堅固程度,不過因為背部沒有安裝裝甲板,被從後方襲擊或是露出背部的話將會十分危險

入手難度
# 已確定是透過現實金錢購買而得的材料製成,雖說防禦程度出色,但筆者認為比起其他有多功能的防具來說應該還是相對好入手些

總結

以GGO來說是新人玩家的《DOOM》一眾來說,筆者認為估計是因為他們遊戲經驗豐富,在轉移進來到正式參賽前應該有在攻略網站上面作事前功課,才能直接正確的購入以GGO來說已經是非常堅固的護具材料,並自行製作成防具,論實際表現的話是在第II級別之中最高的,有著被開花彈擊中能不被打穿以及吸收部分動能的高度防禦程度

不過缺點也相當明顯,除了厚重的裝甲板帶來的負重對於STR較低的玩家不友善之外,背部整塊裸露的部分也成為一個弱點處,如果《DOOM》在製作該套裝甲時不是作為自爆用途而是一般槍戰用的話,將全身都覆蓋住裝甲板將會是一件十分恐怖的防具,但應該會被負重過重懲罰使得移速緩慢就是了…


1
-
LV. 26
GP 2k
8 樓 我怕版規10 scarhscarl
GP1 BP-
第III級別  宇宙戰艦裝甲板


持有者 :《M》


世界觀設定中為人類返回地球所搭乘的宇宙戰艦的裝甲板為原料,製造出八片高50公分/寬30公分/厚約1公分的盾牌,並以金屬環將全部連結起來,形成伸展開來會是高50公分/弧形長度約240公分的斜立扇狀鐵壁,首次出現在〔SJ1正賽〕中,並在之後的故事中不斷出場。

除了有八片連結一起的斜立鐵壁用法之外,由於在〔SJ2正賽〕後《M》有額外在盾牌上裝加把手以及方便鐵板間拆卸組裝的機關,故也可以依照戰場環境與戰況,選擇使用將四片盾牌連結起來的高120公分/寬50公分的個人防盾,或是使用一個或數個單片盾牌的小型防盾 等數種用法,來去做到最大程度的戰術運用。

斜立扇狀鐵壁 透過人力展開



   
                        八片裝甲板折疊狀態                             正中央兩塊裝甲板有機關可以產生槍孔空間



完整展開狀態 作為防禦碉堡兼槍架功能 可以看見裝甲板後有腳架支撐地面



單片使用的小型防盾  其後有用銲接安裝上的把手


作品表現

1.〔SJ1正賽〕中,以斜立扇狀鐵壁的方式將遭到《MMTM》小隊隊員《傑克》使用HK21通用機槍(7.62x51 mm步槍彈)的彈幕射擊,並將其全數彈開
(扛下7.62 mm步槍彈的火網)


2.〔SJ1正賽〕結尾,《M》將攜帶裝甲板的背包被在身前,並遭到《SHINC》小隊隊員《冬馬》使用SVD狙擊步槍(7.62x54 mmR步槍彈)擊中並毫髮無傷


3.〔SJ2正賽〕中,《PM4》小隊遭到七隊聯合戰隊攻擊時,《M》將裝甲板以斜立扇狀鐵壁的方式置於瀑布後方擔當誘餌,遭到二十名聯合戰隊的玩家以不同槍械射擊,其中包括:
  • Mini-Uzi衝鋒槍(9x19 mm手槍彈)
  • MP7A1衝鋒槍(4.6x30 mm手槍彈、威力介於9 mm – 5.56 mm)
  • 雷明登Versa Max Tactical霰彈槍(12鉛徑霰彈、威力介於9 mm – 5.56 mm)
  • AKS-74突擊步槍(5.45x39 mm步槍彈、威力介於9 mm – 5.56 mm)
  • AK-74M突擊步槍(5.45x39 mm步槍彈、威力介於9 mm – 5.56 mm)(動畫原創)
  • M16A1突擊步槍(5.56x45 mm步槍彈)(動畫原創)
  • AKM突擊步槍(7.62x39 mm步槍彈)
  • RPD輕機槍(7.62x39 mm步槍彈)
  • FN FAL突擊步槍(7.62x51 mm步槍彈
  • M40A3狙擊步槍(7.62x51 mm步槍彈)
等,但都被裝甲板抵擋下來


4.〔SJ2正賽〕中,以斜立扇狀鐵壁的方式遭《SHINC》小隊隊員《冬馬》使用PTRD1941反坦克步槍(14.5x114 mm大口徑子彈)數次擊中宇宙戰艦裝甲板連接組成的盾牌,子彈無法貫穿裝甲板,但動能卻將連接盾牌的一般金屬環扭斷並使裝甲板被擊飛
(即便被14.5x114 mm大口徑子彈擊中仍然沒被貫穿)


5.〔SJ2正賽〕中,圓木屋戰中《Pitohui》使用單片小型防盾近距離抵擋 兩發《MMTM》小隊隊長的STM-556突擊步槍發射的5.56x45 mm步槍彈。


6.〔SJ3正賽〕結尾時,《Pitohui》與《不可次郎》各持4片盾牌組合而成的個人防盾遭射擊,分別是
  • 《伊娃》使用VSS狙擊步槍(9x39 mm步槍彈,威力介於9 mm – 5.56 mm)
  • 《蓮》使用P90衝鋒槍(5.7x28 mm手槍彈、威力介於9 mm – 5.56 mm)
但皆被防盾擋下


7.〔20260816遊戲測試〕中,《T-S》小隊隊員在實行蜈蚣突擊作戰時每人各持一片小型防盾抵擋NPC們的火力,其中包括:
  • NPC《伏特加》使用PKP PECHENEG輕機槍發射7.62x54 mmR步槍彈,被輕易的彈飛。
  • NPC《洛克》使用GM6Lynx反器材步槍發射12.7x99 mm大口徑子彈,子彈無法貫穿盾牌但強大的動能使得持盾牌的《005》需要有其背後的《SHINC》小隊隊長《伊娃》一同撐著來抵銷壓力


8.〔20260816遊戲測試〕中,《M》雙手各持一片小型防盾遭到NPC《哈珊》使用SCAR-H SV步槍(7.62x51 mm步槍彈)連續射擊,但被《 M》不斷改變盾牌位置擋下


9.〔SJ4正賽〕中,《M》雙手各持一片小型防盾來抵禦《SHINC》小隊的火力,其中包括:
  • 《羅莎》操作的PKM通用機槍、《冬馬》/《安娜》操作的SVD狙擊步槍所組成的7.62x54 mmR步槍彈火網,但被擋下
  • 《伊娃》操作的PTRD1941反坦克步槍(14.5x114 mm大口徑子彈)擊中左手持的小型防盾,盾牌被動能噴飛,並使《M》的左手遭到扭斷彎曲

防禦程度  
# 裝甲板在系列作品中的數次表現都說明其防禦力是遠高於上面幾項防具的,不單是能抵擋子彈的穿透力,還具有其他防具無法比擬的緩衝來吸收動能;
但畢竟也只是盾牌,相較於一些全身或半身式的護甲而言,對於無法防禦到的背後以及上方等死角部分仍存在不少風險

入手難度
# 根據《M》的說法,該金屬在黑市的素材店之中,以異常恐怖的高價販賣著,這同時也呼應了本傳《死槍》提到的,是GGO中能入手的最高級金屬。

其價格之高,筆者推測單純以遊戲內獲取的代幣可能不足以買到足以製成道具的量,作品中基本上都是透過投入大量現實金錢來購買,而像《M》那樣使用該金屬製作成數面盾牌並且加工成可單獨使用以及能自由拼接的用法,比起單純購入該金屬更為考驗玩家的現實財力。

總結

為 GGO現存防禦力最高的防具,且幾乎可以扛下 GGO中所有常見的子彈的攻擊,可以說是十分作弊的物品;9 mm與5.56 & 7.62 mm等的子彈不光是無法穿透,連動能也會被極大幅度的吸收掉,不過若碰上12.7 mm乃至於GGO現存口徑最大的14.5 mm等大口徑子彈的話,雖然裝甲板可以抵擋大口徑子彈的穿透力,但大口徑子彈所攜帶的動能卻不是其他子彈可以比擬的,透過系列作品中的多次戲份可以得知,除非是雙手支撐並以身體去做緩衝,否則其他情況下子彈動能都會將裝甲板直接擊飛。

但大部分的情況而言,裝甲板本身極高的硬度造就了該防具頂級的抗穿透性、極高的動能吸收能力 等,且若是事先得知敵對玩家使用大口徑步槍射擊的話,是可以透過全身支撐裝甲板來抵銷威力的,另外對於光劍這種高破壞力的科幻近戰武器,也能抵擋攻擊而不被破壞;

最強的防禦力搭配上透過不同數量盾牌的組合運用,因應情況去對應GGO內大部分的槍戰與地形環境,可以說是全方位近乎完美的防具,缺點大概只有無法一次保護到全身和價格過於昂貴吧…


1
-
LV. 26
GP 2k
9 樓 我怕版規10 scarhscarl
GP1 BP-
特別介紹  對光學槍防護罩


持有者 :大部分GGO玩家


GGO的玩家幾乎人人都會裝備的防禦裝置,外型酷似大型寶石材質胸針的道具,能在對人戰鬥時提供削減光學槍*子彈威力的功能

雖然實際上看不見,但是裝備的人就會像包裹在透明的繭一樣的立場之中,不管從哪個角度射擊,光學槍子彈都會被削弱

* 粒子槍、雷射槍、光束步槍、光線槍──雖然有各種稱呼方式但構造都相同。它們有著宛如科幻世界的虛構外觀與名稱,發射的不是子彈而是能源光線。包含能源彈匣在內都相當小型且輕量,射程長命中率也高算是它的優點。但同時也有每一發造成的傷害不高,而且在對人戰鬥時會被名為「對光彈防護罩」的道具抵擋下來的缺點。這種槍械的設計都帶有科幻味道,有著由直線組合起來的形狀。

在設定上,這些科幻槍械是世界觀中「在太空船裡使用的武器」

作品表現

1.〔野外團體戰〕中,與《詩乃》同中隊的玩家《銀狼》在突擊mob狩獵小隊時,遭到持光學槍的敵對玩家射擊,子彈在其前方一米處左右被防護罩衰減抵擋下來

2.〔野外團體戰〕中,《戴因》近距離 (約幾十米) 遭到兩名持光學槍的敵對玩家射擊,雖然擋下部分光學槍子彈但仍有數發貫穿防護罩直擊身體並奪走其全部血量

3.《蓮》在2025/11-12月這段期間的某一天在沙漠狩獵場首次PK其他玩家時,光學槍子彈在近距離被衰減擋下三四發左右並在下一發擊穿護罩

4.〔SJ3正賽〕前期,《SHINC》小隊隊長《伊娃》以自身為誘餌吸引全員持光學槍的《RGB》小隊的火力,子彈火網飛越 700公尺的距離被護罩抵擋下來,僅以百分之零點幾的比例在緩慢扣除血量;同隊正在操作PTRD1941反坦克步槍的《冬馬》《蘇菲》也有被擊中但沒造成什麼傷害。



防禦程度  
# 一定距離下可以大幅減弱光學槍子彈的威力,且鑒於光學槍的特性,子彈飛行距離越遠減弱的效果越顯著。在近距離雖然也是有減傷效果,但系列作品中的表現卻告訴我們那點效果有跟沒有一樣,反倒是中遠距離就十分有用,就算被正面直擊幾十發所扣除的血量也不成問題。

入手難度
# 基本上沒有甚麼入手門檻,只要有玩就能累積購買這項防具需要的點數,系列作品中本外傳不少玩家都有配備。

總結

作為遊戲中唯一能抵擋光線槍攻擊的防具,極度親民的價格且理論上不怎麼佔用攜帶空間,以及能在一定距離下輕鬆衰減光學槍子彈的傷害,高性價比讓大部分玩家都願意隨身隨時裝備一個。

基於GGO玩家有著「對怪物戰用光學槍、對人戰用實彈槍」的準則,先不論一般野外區域容易會跟攜帶光學槍狩獵mob的玩家戰鬥的情況,就連BOB或是SJ的比賽這種幾乎沒有光學槍出場的場合大多的參賽選手都會裝備該防具出賽,由此可見對光學防護罩的易及性與普及性,可以說是一項全民道具

    


1
-
LV. 26
GP 2k
10 樓 我怕版規10 scarhscarl
GP3 BP-
其他

這裡將放上系列作品中其他出過的防具,主要是無法辨認防具的現實原型,以及缺乏足夠可以作為參考的表現,或是根本就沒有現實原型,就一同集中於此並簡短評論。

通常是本傳的防具比較有這個問題,鑒於本傳的玩家風格大多是以日式RPG風格在設計(指服裝裝備觀賞性較強烈),防具多是採用看不出來是現實世界有的材質或是設計,更增加辨識的困難度。

外傳雖然整體裝備是以現代軍事為主旋律,玩家看上去更像是從FPS出來的(裝備與服裝的設計是以實用性為主),但因為動畫經費問題,作畫較為簡略,故比較無法辨識出防具原型,連設定集也沒有進一步的補充。


第一位死槍事件的受害者《ZXED》,第二屆BOB的冠軍,鼓吹AGI配點的好處卻自行使用STR-VIT配點。如果只看上圖動畫版的造型,感覺不拿槍直接放到SAO裡也不會突兀.....
雖然有在比賽中是穿另一套防具的可能,但純論圖中的服裝的話,只有胸腹前的未知材質板子能防禦,且透過遇害前在訪談節目中表示,遭到亞軍的《闇風》用Calico M900A衝鋒槍發射的9x19 mm手槍彈擊中,《ZXED》自述「可以大大減低其殺傷力」,論表現來看的話大約只有第 I級別防具的防禦力
另外腰帶上貌似有配戴一個造型較特殊的對光學槍防護罩。


不是很懂為什麼本傳那邊在設計GGO人物時很喜歡用斗篷或長下擺.....回到防具本身,可以看到腰帶上有安裝對光學槍防護罩,再來就只有胸前那塊薄板,但沒有實際被擊中的表現無法判斷防禦程度。
(筆者吐槽,小說原文說其買裝備時買了「厚實的防彈背心」.....然後小說插圖畫卻長這樣)


第二屆BOB的亞軍《闇風》,AGI強化型玩家,人稱「打跑戰術之鬼」,主武器是M900A衝鋒槍。
前胸後背應該是各有安裝一塊只有保護整個胸腔的科幻薄型板,同樣沒有擋下子彈的表現,腰帶右側裝備了對光學槍防護罩。
(被《詩乃》使用PGM Hecate II反器材步槍的12.7 mm大口徑子彈擊殺不太能當作有效參考)


《詩乃》現實中的朋友:新川恭二 在GGO中的虛擬角色《鏡子》(可憐人),跟《闇風》一樣前後裝備薄型板,遮蔽的範圍稍微延伸至腹部,沒有實際的戰鬥戲份。


一票路人,穿著奇形怪狀的防具,只有其中佩戴頭盔和最後一張龐克頭玩家的戰術背心比較正常。


第三屆BOB中《桐人》在第一輪預賽碰到的玩家《餓丸》,算是相對裝扮較為實用風,雖然頭盔上的用於偽裝的雜草其實完全不夠多就是了.....另外有被《桐人》用FN-57手槍發射的5.7x28 mm手槍彈擊穿身上防具的描述,以 B5的 NIJ表來看防具防禦程度大約落在 NIJ IIIA以下


第三屆BOB正賽中被《桐人》與《詩乃》惡意組隊擊敗的COS三國武將玩家《夏侯》,身上一整套濃厚中國風的盔甲,雖然看起來很厚實,但欠缺表現來確定具體防禦程度。
(被《詩乃》使用PGM Hecate II反器材步槍的12.7 mm大口徑子彈擊殺不太能當作有效參考)

本傳第三季動畫第一集B part中,主角團在GGO中的原創外型,相較幽靈子彈篇的設計稍微擺脫日式RPG風格向FPS實用風靠攏,雖然還是有些影子存在,例如《克萊茵》和《莉茲貝特》肩膀上那個不明所以的裝備。基本防具有對光學防護罩,以及小型薄板或防彈背心等。
(至於《亞絲娜》那套GGO原創服裝,因為日式RPG風格過於濃厚就不另行放上來。)


本傳反派《加百列》的服裝裝備算是川原筆下最貼近軍事實用風格的一位,整體以黑灰色為基底,上半身穿著防彈背心 (T大表示 動漫中很常見防彈背心形象,但暫時找不到是否有現實原型)。
筆者猜測應該是有軟質防彈層與防彈插板的正規複合防彈背心,但沒有切確防禦程度的表現


第二屆SJ中,被《M》雇用來參加比賽的四名傭兵,小說描述身著綠色混茶色高效迷彩服,同時裝備插有防彈板的戰術背心,武裝也是稀有強力的槍械。在圓木屋戰中遭到《MMTM》小隊強攻,有描述其中一名傭兵遭到G36K突擊步槍發射的5.56x45 mm步槍彈擊中胸口的防彈插板有減傷的表現,推測可能具有NIJ III等級的防禦能力

不過動畫經費問題導至被畫得十分簡略,雖然小說有出現在插圖,但因為位在插圖邊緣,故無法太具體去判斷他們裝備的防彈背心的現實原型。


第四屆SJ時,加入機槍狂小隊《ZEMAL》的女玩家《碧碧》,是從ALO那邊轉移過來,與《不可次郎》是死對頭。身著戰術背心,上面有數個應該是使用模組化功能安裝而上的裝備小包,推測這套背心也可以安裝防彈插板,但黑星紅白畫得有些難以分辨故較難認出現實原型,同時也欠確被擊中的表現來推測具體防禦力。

.
.
.
.
.




全文完
3
-
未登入的勇者,要加入 11 樓的討論嗎?
板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