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6
GP 41

【心得】(劇透)言葉之庭動畫、漫畫、小說結局的異同

樓主 TankerBale TankerBale
GP54 BP-
小弟是最近才補番完的。真的很慶幸是最近才補番,因為可以馬上接上小說與漫畫結局一起看,胃痛時間少了很多。



先說一下小弟所理解的結局編年史:

(1) 言葉之庭電影版的開放(胃痛)版結尾,嗯......

(2) 2013/09發行的秦基博"言之葉"專輯,偷偷的在MV裡把最關鍵的雪野穿上秋月鞋子的結尾藏在新歌MV裡面(這個非常重要,當初如果言葉之庭的結尾剪成MV的結尾,就是直接HE開放結尾,省掉大家很多胃痛時間)。(11.13補充:想多了解這一支新海誠親自剪的,言葉之庭MV的朋友,請參考:雪野的決心,並肩與前行--新海誠的另一個言葉之庭動畫版本)



(3) 2013/11同名連載漫畫的結尾,用了MV的結尾,雪野穿上了秋月的鞋子去上班。

(4) 在2014出版的小說中,結束在秋月與雪野五年後在光之庭園重逢,秋月帶著鞋子要送雪野之時。

基本上,小說是新海誠迄今對言葉之庭的最終結局版本,所以在這個版本裡有試圖整合電影與漫畫的結局:

(1) 電影結局裡在涼亭中出現的鞋子是試作失敗品。小說中有交代,被秋月媽媽說出這雙鞋子中看不重用,所以沒送出。

(2) 小說結局中兩人重逢時的造型,特別是雪野的髮型與裙子,直接套用漫畫結局的設定。所以可以把漫畫第七話的封面頁中雪野穿上鞋子與秋月並肩行走的場景,視為是小說最後結局的延伸場景。

(3) 小說結局倒數第二句話,基本上可以對得上漫畫版結局倒數第三頁與第二頁的雪野表情變化。

不過三個版本的結局也有些許出入,特別是漫畫因為不是嫡出,出入最大:

(1) 漫畫裡面秋月是在學校的時候就把鞋子完成送出,小說裡面定調這已經是五年以後的事情。

(2) 漫畫裡出現雪野媽媽在雪野穿鞋時擔心她又要去當老師。這絕對對不起來。小說中定調是雪野第一封信寫給秋月的時候她已經又在私立高中當代課老師了。

(3) 動畫最後秋月在冬天讀雪野第一封信的時候,出現的雪野是在島上的公立高中教書的場景,但是小說中雪野是在市裡面的私立高中先教兩年半以後,才又努力考上了島上的公立高中教職,時間跟秋月畢業後出國的時間差不多。(小說中的設定比較合理,這也交代了雪野在這段時間中一直也有自己努力的目標,而且兩個人其實在默默地相互鼓勵。)

:雪野最後教書的地方是瀨戶內海伯方島小漁港旁的愛媛縣立伯方高等學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這一篇看到更多的資訊:(冷知識,微劇透) 雪野老師去了哪裡教書?

話說回來,新海誠還是有給漫畫版留空間,除了前面所說的,小說結局的雪野穿著與新髮型直接套用漫畫設定以外(但是漫畫結局中秋月的衣著設定當然是錯的,秋月20歲回來的時候已經是被義大利流行教育兩年的專業人士,腳上穿的是自製的高級雕花皮鞋,不會還是高中生的休閒打扮),另外就是新海誠在動畫與小說中都沒交代一件事情,只在漫畫裡面有交代,那就是兩個在樓梯哭完以後發生甚麼事情。(回房間去.......坐在沙發上交換地址)。此外,漫畫補上了秋月回信給雪野的景。

另外幾件值得一提的事情:

(1) 新海誠有些地方一直在改,最明顯的就是秋月負氣離開後雪野在想甚麼。原劇本是在心裡自言自語說這樣對大家都好,最後爆發說自己在說謊,然後起身去追秋月。這一段獨白在電影版沒出現,變成用影像在回想兩人世界,然後爆發。小說版變成是雪野先對秋月生氣,氣到最後想到"枉費我一直忍耐沒有說,我喜歡你",然後發現自己根本按耐不下喜歡秋月的心意,接著才爆發。

(2) 小說裡面在電影ED跟小說結局中間插入了第十話,這一話藏了好幾個彩蛋,包括雪野在這五年的心聲,以及秋月在這五年的心聲,都藉由秋月的媽媽說了出來,連結了動畫ED與小說結局。

(3) 小說第十話與最終話尾聲非常用心的交代了如果雪野跟秋月最後在一起的話,家庭與社會地位都不會是問題。秋月家習慣年齡差一輪的姊弟戀,雪野家很明顯希望有女婿入贅最好。秋月透過出國修行成為專業人士的開外掛迅速在社會地位上追上來。在高中畢業前跟伊藤與媽媽的三方會談中更是在男人氣概、成熟度、識見上都遠遠勝過保守不前的前中年男子。

(4) 小說結局最後一段完全呼應第一章最後一段兩人的初見場景,是個完整圓滿的結構。

結論:如果"你的名字"算GE的話,那"言葉之庭"的結局真的是新海誠作品迄今非常罕見的HE,而且還是發生在客觀條件最不被看好的CP上。新海誠看來真的很喜歡這對CP。

(補充)如果有興趣知道從電影ED到小說ED中間,秋月與雪野分離的57個月當中發生了甚麼事情的話,可以看這裡的整理(重劇透,大雷):


以及另一篇漫談心得(超長文,請慎入):


如果諸君看完言葉之庭結局意猶未盡,想到新宿御苑朝聖的話,這應該是門檻數一數二低的動畫聖地之旅,僅提供小弟的聖地之旅經驗指南:

我的言葉之庭聖地小旅行

(11/5補充) 發這篇文開始討論言葉之庭的結局之後,又做了不少功課。首先,最主要的發現是,新海誠在電影版最後最後的彩蛋裡面,在雪野用的信紙上面藏了最主要的線索,在這裡雪野用接近密碼的方式對秋月表達了心意。所以雖然當時兩人距離修成正果還前路漫漫,但至少已經確定了是戀情成就的GE。分析請看:

言葉結局中藏心意的時間點與信紙密碼


另外,小弟也大膽試著整合電影、小說、漫畫中的資訊、場景、台詞,寫了一篇同人小說,試圖補完電影版中關鍵的,從兩人在公寓外樓梯相擁一直到秋月在冬日涼亭讀信中間所發生的事情。請不吝指教:

節日前夕,信紙的奇蹟,Que Sera, Sera

(11/9補充) 不少朋友可能會好奇,雪野在樓梯的場景到底有沒有在言語中回應秋月的心意?我的看法是有。請參考:


(12/1補充) 中文版言葉之庭翻譯小說在最終話的翻譯有些關鍵瑕疵,可能會影響讀者對結局的理解,但其實新海誠在小說最終話給的是相當甜蜜的結局。請參考以下兩篇連結根據日版原文,對最終話翻譯的幾個關鍵點所進行的修訂調整:

雪野的心在怦怦跳:還原言葉之庭小說結局的高糖甜度

孝雄凝視著雪野綻開笑顏:還原言葉之庭小說最後一段的甜度

(1/27補充) 在公視要播放言葉之庭的除夕時候,終於完成了一直想寫的一篇二創,也就是補完官方小說最後一話結束時,秋月與雪野重逢在光之庭園的那一天,後來發生了甚麼事情。基本上可以視為是言葉之庭小說的"偽·第12話"。有興趣的朋友,敬請指教:

歡迎回來。新鞋子。一起到海邊去吧 -- 雪野百香里與秋月孝雄

(2/1補充) 你的名字的結局時間推定是2022年,依照言葉之庭的時間表,這已經是孝雄與雪野在光之庭園重逢的三到四年以後,也該是兩人已經結婚的時候了。如果結婚以後的孝雄與雪野,遇到交往中的瀧與三葉,會是甚麼樣呢?當小雪老師聽到宮水同學的戀愛煩惱時,曾經是過來人的她會怎麼說呢?這是一篇完全歡樂向的二創,歡迎指教:

(言葉之庭X你的名字) 小雪老師的三葉戀愛相談室 -- 孝雄雪野與瀧三葉
54
-
LV. 7
GP 112
3 樓 琴音 poorxx
GP0 BP-
在日本擁有「背景神」、「新世代宮崎駿」美稱的動畫導演新海誠,昨日現身漫畫博覽會暢談新作《言葉之庭》。動畫敘述夢想成為製鞋師的高中生孝雄,下雨天蹺課到公園繪製鞋子素描時,遇見獨自喝著啤酒的27歲高中女教師雪野。之後兩人總在雨天見面,發展出若有似無的「姊弟戀」。
新海誠笑說,他20多歲時,確實和大自己10多歲的女性交往過,但這都和電影無關,他認為,探究兩人在物理、心靈、社會地位上的距離,以及愛情的過程比較重要,而女主角可說是自己的化身。
新海誠說,他27歲時陷入低潮,對未來失去方向,糾結於該繼續在原本穩定的電玩公司任職,還是勇敢離開工作專注於成為動畫導演。透過女主角投射他當初的徬徨與感觸。
對於男主角以製鞋師為目標,新海誠也有他的用意,「一是希望男主角夢想完成某件事,二是女主角正值人生、工作瓶頸,需要一雙新鞋讓她往前走」。
《言葉之庭》今年5月在中、日、港、台四地上映,結局未交代兩人後續發展。新海誠說,太多人跟他抱怨作品結局都「太哀傷」,他考慮下個月即將連載的《言葉之庭》小說,「給個比較積極、正面的結尾!」「雖然快樂結尾大家都喜歡,但錯身而過的戀情會讓人成長!」
今年40歲的新海誠,2002年花了7個月,幾乎僅憑一己之力,推出短片《星之聲》驚豔動畫界,成為日本動畫界新星。他的敘事風格深受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影響,時而科幻、時而寫實,文學性的故事加上自剖的長獨白與電影運鏡技巧,獨樹一格。
之後作品《雲之彼端》、《秒速5公分》等,都以精緻的影像、深刻描繪人物內心屢獲好評。現在雖有近百人的工作團隊,新海誠透露心境沒有太大差別,所有故事與分鏡都是一人獨立完成,中後期才有團隊加入。他的新作《言葉之庭》小說,下個月開始在日本Media Factory的「Davinci」漫畫小說情報雜誌連載。
0
-
LV. 6
GP 51
4 樓 TankerBale TankerBale
GP2 BP-
新海誠這個專訪我看過,這是在小說開始連載之前的事情。說幾點我的看法:

第一,糾結在作者在創作中途的發言不見得有什麼意思。創作過的人都知道,前後反覆與改變心意是常有的事情。然後這是一個已經完成的作品,我們可以就作品最後呈現的情形來討論作者的最終意圖比較有趣。

第二,新海誠在這個專訪中的發言,我的解讀,也可以是:某個一直糾結在某個無謂原則的作者終於要修改自己原則時的----啊,是大家要我這麼做的----傲嬌發言啊(笑)

第三,新海誠不只投射自己在女主角,他把自己投射在男女主角兩個人身上,例如男主角與身邊社會的格格不入以及對於追求工匠技藝的狂熱堅持。

第四,這很重要,這個專訪不可能說死言葉之庭的結尾是甚麼,因為動畫版本身是個開放結尾。電影的最後一句話是秋月說的:

いつかもっと、もっと遠くに歩けるようになったら・・・会いに行こう。(如果有一天,已經能夠走得更遠更遠了,就去見她吧。)

這個結尾很重要,沒有這樣的開放結尾,小說還硬要來救成HE就成了平行世界了。如果讀原訪談,他說的是"悲傷的結尾"(沒有看原文,很難知道原文是甚麼,可能翻譯成"胃痛"也不錯)。為什麼是個悲傷或悲觀的開放性結尾,因為大家都知道男女主角前面有三座高壁:第一是身分社會之壁,第二是年齡差距之壁,第三是漫長等待之壁。因為要解掉前兩個高壁,沒有五年甚至十年是辦不到的。一個是前途茫茫的高一學生,一個是再三年就要30歲的女孩子,再怎麼看,惆悵放棄不是比較容易,也比較合乎現實嗎?

這就是最有趣的地方,前幾部作品當中沒這些高壁的CP都是不救直接放生,忽然這一對放手了大家也覺得理所當然的CP要來救了。為什麼?因為這裡有體諒、堅持、勇氣跟成長的故事可以說啊。新海誠寫到快400頁的言葉之庭小說不是為了揮一下魔杖,把BE變成大家喜歡的HE,而是他自己有個想說的故事可以說,而這個故事不再落入"錯過的戀情才能讓人成長"的窠臼。從這一點來看,言葉之庭從動畫到小說,我們看到一個創作者的改變(或者說成長,笑),也反映在他後來的作品中。當然,這可以另外寫一篇po文來討論了。

(10/11補充)根據新海誠於2014.2.2在Twitter上公布的雪野信紙,確定了動畫結尾為GE無誤。請參見:

(劇透)言葉結局中藏心意的時間點與信紙密碼
2
-
未登入的勇者,要加入 5 樓的討論嗎?
板務人員:歡迎申請板主